雷电接口和usb type33接口可以用usb-c转接线吗

10:57:373566
曾经有一个难题摆在全世界人的面前,我们对它束手无策,默默地,默默地忍受了多年。终于,在 2013 年底,USB Type-C 接口来到我们面前,改变了我们插 USB 线缆的方式。
新接口到来之前的 USB 端口不支持正反插,因此我们插 USB 线的时候常常需要摸索 2、3 次才能成功连接,在黑暗中尤其如此。
好在随着 USB Type-C 接口的到来,这个世界性的难题终于得到解决。在 2013 年听到关于 Type-C 消息的时候,我们原以为距离它被应用在产品上,距离它普及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诺基亚 N1 发布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原以为远在天边的美事,已经近在眼前。
诺基亚可以算是在 Type-C 中敢吃“螃蟹”的第一人。去年11月份,诺基亚正式发布了旗下第一款安卓平板电脑,诺基亚 N1。这款平板电脑亮点有三,第一点是,它是诺基亚旗下第一款安卓系统的平板电脑;第二点是,它拥有类似苹果 iPad 的外观。第三点就是它采用了 Type-C 接口,虽说它采用的是 Type-C 型 Mirco-USB 2.0 数据接口,但也是世界上首款支持这一新型接口的设备,吹响了 Type-C 接口的号角。也正是从这以后,大家也逐渐对 Type-C 多多少少有所关注。不过,真正让 Type-C 接口被广泛讨论的是苹果 Macbook 的使用。(仿佛看到诺基亚默默的在墙角心塞,其实也没什么,佛教起于印度,结果还不是在中国发扬光大)智能手表也是一样,Apple Watch 的到来让更多人了解和接受了智能手表这种新事物。
今年三月份,苹果发布了新款 Macbook 笔记本,它其中一个妙招就是采用了 Type-C 接口。全新 12 寸 MacBook 除了耳机插口外只设有一个 USB Type-C 接口,这使得这个接口格外令人关注。
在 USB Type-C 接口到来之前,我们经常听到一个名词—— Thunderbolt(雷电接口)。雷电接口是苹果与 Intel 公司深度合作推出的一种技术,它融合了传统的 PCIe 数据传输技术和 DisplayPort 显示技术。在 Type-C 之前,苹果一直在大力推广这个接口,苹果的 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 系列笔记本电脑、iMac 一体式电脑、Mac Mini 轻便主机以及苹果的 Thunderbolt 显示器都配备了一个或者多个雷电接口。
苹果青睐雷电接口的原因是它带宽更大,传输速度更快。经过改造后的新版 Thunderbolt 2 接口,可以实现双向 20Gbps 的理论传输速度,远高于 USB 3.1 的 10Gbps 理论传输速度。
然而,Type-C 来临之后,甚至在此之前,我们就越来越少的提及曾经的雷电接口。Type-C成为了我们的新欢。
全新 Macbook 机身更薄,这与 Type-C 接口的使用离不开。USB Type-C 尺寸纤细(2.5mm),比雷电接口更有优势。
和雷电接口相比,Type-C 接口可以提供更高的功率输出,甚至高达 100W 的功率,用户可以通过 Typc-C 接口无需任何适配器直接为另外一部笔记本电脑或智能手机进行充电。
Type-C 接口的扩展能力超强,这个接口不仅可以当电源接口、USB 接口甚至是显示屏、VGA、HDMI 接口,拥有着将所有接口功能集于一身功能的本事。
抛开技术不说,我们单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Type-C 接口成本更低,更具性价比,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在诺基亚 N1 平板电脑的引领和苹果Macbook的发扬光大之后,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推出采用 Type-C 接口的手机,这种接口已经渐渐成为了一种新标准。处理器巨头英特尔未发布的更新型 Skylake 处理器会支持 USB Type-C 的接口,这意味着未来的笔记本也会大举使用 Type C 端口。
除了诺基亚、苹果和英特尔之外,谷歌这家科技巨头也已经宣布 Android M 支持 Type -C 接口。Android M 操作系统支持全新 USB Type-C 端口,这是对行业接下来安卓终端的发展树立标杆,所以安卓全系标配 USB Type-C 接口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事实上,不用等到下半年,现在就已经有数家国内厂商推出配备新接口的智能手机。只不过,新标准的推广和普及依靠国内小厂商是无法完成的,最终还是需要苹果、谷歌、三星等巨头来推动。
谷歌Android M操作系统的正式版将于今年 10 月份发布,新系统发布后,我们相信后半年,我们会看到许多采用 USB Type-C 接口的安卓手机发布,其中有一款可能就是万众期待的 Galaxy Note 5。三星向来喜欢拥抱最新的技术和标准,再加上苹果 Macbook 已经配备,甚至新一代 iPhone 都有采用新接口的可能,三星没有理由会放过。
那么问题来了,苹果新一代 iPhone 会采用 Type-C 接口吗?在 Macbook 之前,我们会认为这可能只会在安卓、Windows平台上成为主流,成为它们的标准,与苹果产品关系不大。然而,新 Macbook 却出人意料的采用了这个原以为只是其他平台的标准。Macbook 开拓了苹果产品的 Type-C 之路后,新一代 iPhone 6s 或者 iPhone 7 采用这种标准的接口可能性其实不低。
下面我们来谈谈标准这个问题。虽然苹果一直在标准之外,总是与其他的厂商不同。无论是之前的 Dock 接口还是现在的 Lightning 接口,都异于非苹果设备的 Micro-USB 接口。但是我们要知道,苹果游离在标准之外并不是为了装高冷装个性,而是为了更加方便用户,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
当市场上的标准能够提供令苹果满意的用户体验,苹果便不再需要额外创造自己的标准。比如苹果也已经和其他厂商一样开始采用 1080p 屏幕,把大屏幕手机的尺寸定位为更广泛被接受的 5.5 英寸。
Type-C 接口能满足苹果的要求,能够达到苹果想要创造的用户体验,苹果便有理由为iPhone采用这一接口。
那有什么理由不用 Lightning 呢?据了解,从多年前的 iPod 开始苹果的移动设备就一直在使用自己的专用接口。以前是采用 30pin 接口,后来改成了正反随便插、体积小巧的Lightning 接口。两代接口共同的特性是兼容多种类型的数据传输,既可以转接USB又能转换为 DVI、VGA 和 HDMI,还能连接各种音频设备。
正如我们上面所说,以前 USB 规范对其他数据协议的兼容性不好,满足不了苹果设备的需求,因此苹果自创了自己的标准。 但是 USB 3.1 Type-C 事实上已经完全能够替代 Lightning,与后者相比前者有大得多的带宽、更强的供电能力和不相上下的多协议兼容性,接口更小且同样可以正反随便插。苹果 Macbook、iPhone 等产品采用统一的全新的接口,这样也能够简化苹果花园中的接口标准,实现统一。
另外, Lightning 接口的数据线在被插入端是在接口的上侧或者下侧。这样设计的一个问题就是数据线在这一段是裸露的,没有屏蔽。并且数据线和屏蔽线距离太近,这种设计对做工有很高的要求,因为不小心会短路。USB Type-C,如果设备和主机连接起来,那么整个屏蔽线会在外面把数据线套住,有完善的保护功能,并且也不容易短路,做工要求也不高,制造成本也更低。
据传,新一代 iPhone 还将更加纤薄,Type-C 大小约为 8.3mm×2.5mm的外形更加适应人们对于笔记本、平板和手机等移动设备在机身厚度方面越来越苛刻的要求。
还有一点可能大家没有注意到,那就是迫于欧盟国家的压力,苹果也将不得不放弃 Lightning 接口,转而采用即将普及的 USB Type-C 端口。
据报道,根据欧盟统一智能手机充电接口的新法规,在 2017 年以后在欧盟成员国内使用的充电器端口统一配置为 MicroUSB 端口。安卓手机早已统一采用 Micro USB 接口,只有苹果还在采用自家的 Lightning 数据线,很显然,这条法规主要是针对苹果。根据新法规,如果iPhone欲在欧盟国家市场销售,它就需要采用统一的 Micro USB 接口,其中 USB Type-C 是最好的选择。
有网友表示,USB Type-C 带来的好处是明显的,比如充电时,充电线接头可以正反面直接插入手机,当然也可以不分正反的插入手机,最重要的恐怕是充电时间缩短 2-4 倍,当然也可给别的设备充电。
面对新的 Type-C 接口标准,你更多的是欢迎,还是反对?欢迎大家在评论中发表你的观点。
不错,很简洁!!!!
CE认证电源适配器& && && && && && &&&
您需要注册登录后,才能回帖哦!
快速登录:戴尔推出USB-C/雷电3接口的扩展坞
随着USB-C 3.0和雷电3等新接口的推广,戴尔在CES2016上公布了两款支持新接口的扩展坞Dell
Dock,Dell Thunderbolt Dock。Dell Dock采用连接USB-C 3.0接口来连接设备,支持同时输出双屏1920 x
1200 (60 Hz)分辨率,或单屏3840 x 2160 (30 Hz) 分辨率。Dell Thunderbolt
Dock则通过雷电3连接设备(兼容USB-C接口的Mac设备,如12寸MacBook),支持同时输出三屏1080p分辨率,或者双屏4K分辨率,均
为60Hz。售价分别为199美元和299美元,将于1月28日发售。
体型稍小的Dell Dock扩展坞提供了三个USB 3.0接口,2个USB 2.0接口,HDMI接口,mini DP接口,VGA接口,立体声输出,组合音频输入/输出,以太网端口。体型稍大的Dell Thunderbolt Dock提供了三个USB 3.0接口,2个USB 2.0接口,HDMI接口,标准DP接口,VGA接口,雷电3接口。另外,戴尔还推出了一个USB-C 3.0扩展棒配件,支持全尺寸USB 3.0接口,HDMI,VGA,通过电源适配器还能够为手机平板灯移动设备提供充电。
[责任编辑:KungfuDogg]
-5-4-3-2-1012345
当前平均分: 打分后显示
-5-4-3-2-1012345
当前平均分: 打分后显示
Advertisment ad adsense googles短信快捷登录
合作账号登录
验证即登录,未注册将自动创建万家账号
发送验证码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电脑报:都是Type-C,区别在哪?USB3.1与雷电3接口解析与外设推荐
都是Type-C,区别在哪里?
USB3.1/雷电3解析与外设推荐
本文出自出版的《电脑报》2016年第04期
如果有关注新近发布的一批新笔记本,不难发现在不少产品上都搭载了一个小小的新接口,这个接口或许大家并不陌生,就是在苹果12英寸MacBook上那个唯一的接口——不再分正反面的Type-C接口。但你是否知道,这个相同接口在不同笔记本上有着质的不同?或许它是USB3.1,也或许它是雷电3,不少另类产品上甚至还是USB3.0/2.0……那么,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又有没有什么可以尽用其功能的外设产品呢?
Type-C只是物理规格,背后有诸多不同总线
首先必须普及一个概念,USB
Type-C只是USB接口的一种物理规格,Type-A是我们常用的标准USB接口,Type-B也被称为Mini
USB,是早期的手机使用的梯形迷你USB接口(而现在大多安卓手机/平板使用的则是MicroUSB口)。
这些接口本身与采用的什么总线没有直接关系,就好比标准USB接口也有2.0/3.0之分一样。在2015年初诺基亚N1平板上就首度搭载了Type-C接口(苹果MacBook虽最有名,但并非第一款),但它就是USB2.0总线!
Type-C有两个优势,其一是不再分正反面,使用更傻瓜化;其二是尺寸明显更小,这对于时下轻薄风潮盛行的笔记本领域而言无疑是一个受欢迎的设计。
Type-C,带宽、供电大幅提升
在新一代笔记本中,首先有不少搭载了USB3.1
Type-C,尤其是以国内品牌新模具产品为代表,很多人拿到这个接口表示不知如何使用,还是先了解一下它的优势在哪吧。首先是带宽大幅提升,USB3.1理论带宽是10Gbps,比USB3.0的5Gbps翻了一番,但需要注意的是,如MacBook等部分产品采用的是USB3.1
Gen 1,实际速度依然只有5Gbps,而目前新一代笔记本基本上都升级为USB3.1 Gen
2,就是完整的10Gbps带宽了,但想要完全发挥这个带宽优势就必须使用SSD移动硬盘,因为U盘等闪存的速度已经跟不上带宽,反而会成为瓶颈。
USB3.1带来的另一个重要进步就是供电能力大幅提升,相对于USB3.0的5W(1A/5V),USB3.1最高可达100W(5A/20V),甚至可以成为笔记本的充电接口(MacBook就做到了),配合Type-C的小巧特性,轻薄本也就不再需要单独设计适配器接口了。
雷电3:雷电3肯定同时支持USB3.1,反之未必
作为雷电接口的主导者,英特尔一直都在致力雷电接口的普及化,但始终曲高和寡,仅仅在苹果设备上才有大量配备,而且外设价格大多价格不菲,久而久之甚至给了大家与当年Rambus内存类似的感觉——技术牛逼但策略错误,最终走向失败。
不过随着Type-C接口有了普及的趋势,雷电3总算找到了突破口,英特尔直接宣布将雷电3接口基于Type-C物理层,目前已知的采用雷电3接口的Windows笔记本已有戴尔XPS
13/15、宏碁掠夺者/暗影骑士2等,也都同时支持USB3.1总线,结束了前两代雷电接口依托于DisplayPort物理层的历史,这种“换一条大腿来抱”的策略从整个产品线高度来看是一次颇有前景的改变,雷电的高技术规格与USB的通用稳定设计得以结合!
雷电接口一贯都有极为出色的速度优势,哪怕是第一代就做到了10Gbps,而雷电3接口更是达到了双向40Gbps,这也就意味着它有着充裕的带宽来配合全功能扩展坞,甚至外接高性能独显,让轻薄本在保证便携性的同时,满足对功能性能的全面需求。
有雷电标记的Type-C接口,才能称为雷电3接口,注意,雷电3接口肯定是同时支持USB3.1的
USB3.1 Type-C转接类产品
A、转视频输出
特点:可转接DisplayPort/HDMI/DVI/VGA等接口
对于部分轻薄本而言,宽厚的标准视频输出接口都难以再有容身之地,因此转接也就成了必然,而这也正好发挥USB3.1高带宽的优势,目前市面上已有多款针对USB3.1
Type-C的视频转接类产品销售,多为USB3.1
Type-C公头转DisplayPort/HDMI/DVI/VGA母头设计,覆盖面很广,对于很多没有老显示器而言比较实用,但依然需要使用相应线材。总体而言此类转接头价格并不算昂贵,最多也不过140元左右。
B、转其他功能接口
特点:可转接标准USB3.0/RJ45有线网卡/SATA3/读卡器
除了可以转接视频输出之外,USB3.1
Type-C还能扩展笔记本所没有的功能模块,比如很多轻薄本没有标配有线网卡,但部分酒店却只有有线网络的时候,就可以通过USB
Type-C来转接为RJ45有线接口,价格在90元左右。与之类似的还有转接为多个USB3.0接口,一分二最便宜的不到20元就能买到,最多甚至可分出7个USB3.0。还有部分比较特殊的产品可以转接出USB3.0和SATA3接口,可连接2.5/3.5英寸硬盘来读取数据。除此之外也能转接出CF卡读卡器,方便单反玩家随时保存影像资料。
C、转移动硬盘
特点:可完全发挥mSATA/M.2SATA SSD
SSD性能,M.2 PCI-ESSD硬盘盒更优也更贵 &
150元左右(硬盘盒)
USB3.1 Gen
2的理论最高速度是10Gbps,也就是1.25GB/s,当然我们都知道理论归理论,实际速度肯定到不了这个数值,但即便是打对折,也已经基本满足SATA3
SSD的性能了,因此通过外置硬盘盒来搭配mSATA或M.2
SATA总线SSD,接口速度也不会再沦为瓶颈,而且目前此类产品的市售价格也比较便宜,150元左右就能买到了。
至于PCI-E总线SSD,理论上性能当然更强,更能将接口速度发挥到极致,但目前来看此类外置硬盘盒不算多,而且价格不菲,有条件当然可以上,不过对大多数人来说前者也就基本够用了。
雷电3转接类产品
A、转全接口扩展坞
特点:可转全部实用性接口
199~299美元
雷电3接口非常新,因此目前在电商上比较少能买到基于该接口的转接设备,但戴尔CES2016上就发布了2款基于雷电3接口的扩展坞,扩展功能十分强大,能提供3个USB3.0、2个USB2.0、HDMI、DisplayPort、VGA、有线网卡、音频输出等基本超越传统笔记本的接口功能,有了它,轻薄本或许真的就不再需要那么捆绑多接口在身上了,模块化功能设计或许在未来的轻薄本领域,会随着雷电3等新接口的普及而成为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B、转显卡扩展坞
特点:将独显功能模块化,提升性能且不影响散热
雷电3接口最让人兴奋的就是超高的带宽,这也让笔记本功能模块化有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外置显卡。其实早在雷电2时代就已经有人在MacBookPro身上实现了连接外置桌面显卡,虽然当时20Gbps(也就是2.5GB/s)的带宽与PCI-E3.0&16的32GB/s带宽完全没有可比性,但实测数据表明依然可达到桌面平台85%~90%的性能,而雷电3进一步提升了带宽,理论上也将进一步提升性能空间,在目前大型3
D游戏依然主要以全高清分辨率为主战场的前提下,雷电3外置显卡的性能已经完全足够了,而且因为显卡是外置的并不会将热量传导到笔记本上,长时间玩游戏自然也不会影响使用体验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天下大统】英特尔 Thunderbolt 3兼容 USB-C - 爱应用
合作帐号登录:
你确定要退出吗?
英特尔 Thunderbolt 3兼容 USB-C
近日英特尔可谓动作多多,继发布新一代四核 Broadwell 处理器,又公布了 Thunderbolt 3 接口标准。今后,Thunderbolt 3 标准线缆和接口将直接采用与 USB Type-C 接口相同的标准与设备相连,并提供更高的数据吞吐率(达到 40 Gbps)。这就意味着,今后的 Thunderbolt 3 接口外观上将和 USB-C 一样,仅仅在接口处标有闪电形标志用以区分。它不仅带有普通 USB 接口功能,使用集成电子芯片的 Thunderbolt 3 线缆后,将达到 USB-C 线缆无法达到的数据吞吐能力,且完成 USB 不能完成的 I/O 传输功能。目前苹果产品主要用的还是 Thunderbolt 2 接口,必须通过转换头才能转换成 USB 头。USB-C 接口将是今后的 USB 趋势,这种正反可插,且数据传输速度更高的接头将逐步代替目前的 USB 接口。而较之单一传输数据和供电的 USB,如果 Thunderbolt 3 兼容 USB-C,那么今后 Mac 上的开孔会进一步减少,一些厂商转而使用 Thunderbolt 也是可能的。英特尔预期首批采用Thunderbolt 3标准的外设将在 2016 年底推出。看似 Thunderbolt 3 在接口标准和外观上做了妥协,但仔细一想,却是一步好棋。注:Thunderbolt 的研发初衷是为了替代并统一目前电脑上数量繁多性能参差不齐的扩展接口,比如SCSI, SATA, USB, FireWire和 PCI Express。 Thunderbolt 是苹果与英特尔(Intel)的合作产物,由Intel开发,通过和苹果的技术合作推向市场。该技术主要用于连接 PC 和其他设备,融合了前两项成熟技术的 PCI Express 数据传输技术和 DisplayPort 显示技术,两条通道可同时传输这两种协议的数据。(摘自百度百科)
分享拿水滴
共0张,还能上传5张(按住ctrl可选择多张)
热度:33354
热度:361955
热度:126460
热度:258426
热度:86669
热度:68494
热度:69372
热度:122895
热度:65406
热度:5775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雷电接口和usb3.0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