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并网逆变器并联联不能工作在同一频率是什么原因

微网中并联逆变器的环流控制方法_肖华根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微网中并联逆变器的环流控制方法_肖华根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多机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孤岛检测技术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多机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孤岛检测技术研究
> 多机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孤岛检测技术研究
多机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孤岛检测技术研究
摘要:随着新能源发电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可再生能源被转化为电能通过并网输送到电网。并网要求具备功能,目前对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机,通常对其输出施加一定的扰动以提高能力。本文从并网运行的角度对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并网逆变器所常用的移频与移相两类主动孤岛检测技术在多逆变器并联工作下的相互联系及内在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给出这两类方法下的逆变器孤岛检测设计注意事项及孤岛算法参数选取方法,从而为逆变器孤岛检测提供了理论指导。 叙词:并网逆变器 光伏 孤岛检测 移频 移相 Abstract: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 grid-connected converters are widely employed for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utilization. The islanding detection is a mandatory function for such converters. It usually injects perturbations in the converters' output to improve islanding detection effectiveness. The current research is mainly focusing on the islanding detection of individual converter. This paper is dedicated to investigating the strategies for multiple PV grid-connected converters oper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rmally used active frequency shift and active phase shift islanding detection methods in multiple converters system are explored. The design principle and parameters selection rule of the two strategies are also presented. It provides basic islanding detection design guidance for multiple PV grid-connected converters system. Keyword:Grid-connected converter, PV, Islanding detection, Frequency shift, Phase shift 1 引言[1] 本文引用地址:随着新能源发电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燃料电池)被转换为电能后通过并网逆变器输送到电网。孤岛检测是并网逆变器所必备的功能[1-9]。并网逆变器的孤岛现象是指电网因故中断供电时逆变器仍向电网传输电能,和本地负载形成一个公共电网系统无法控制的自给供电孤岛[1,2]。该现象的发生会威胁到电网维修人员的安全,影响配电系统的保护开关动作程序,在重合闸时可能对用电设备造成损坏等。在孤岛检测中,仅依靠被动式检测方法容易漏检,通常采用被动与主动相结合的方法以减小检测盲区。然而主动检测法需对逆变器的输出施加扰动,再检测公共点的电压、频率、阻抗等的变化来判断电网存在的情况。因此,要求主动孤岛检测法能适用于各种负载情况同时又对电网产生的不良影响较小。但大部分研究都只是针对单台并网逆变器,使其在单机运行时能够检测孤岛,针对多并网逆变器并联运行下的孤岛检测性能研究较少。
随着逆变器被越来越多的接入电网,研究并网逆变器的孤岛检测有效性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对各种孤岛检测法进行了分析,针对光伏并网逆变器所常用的移频与移相两类主动孤岛检测技术在多机工作模式下的相互联系及内在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给出这两类方法下的逆变器孤岛检测设计注意事项及孤岛算法参数选取方法,从而为多机光伏并网逆变器孤岛检测提供了理论指导。2 主要孤岛检测方法 被动式孤岛检测方法就是检测并网逆变器与电网连接处电压的异常现象,主要有过/欠压与过/欠频法、电压相位突变检测法及电压谐波检测法[2]。一般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均要求具备过/欠压与过频欠频保护功能。但电压相位突变检测及电压谐波检测在实际中因动作阀值选取困难而较少采用。
根据所施加扰动方式的不同,主动式孤岛检测法主要分为移频法、移相法及功率扰动法。移频法主要有主动移频法[2,7,9](Active Frequency Drift, AFD)与带正反馈的主动移频法[2,9,10 ](Active Frequency Drift with Positive Feedback, AFDPF),通过对逆变器的输出频率进行扰动来提高孤岛检测效果。移相法主要有滑动相移法[2,10](Slip Mode Frequency Shift, SMS)与自动移相法[11](Automatic Phase Shift, APS)等,通过对逆变器的输出相位进行扰动来提高孤岛检测效果。
被动式孤岛检测法只是被动的去检测公共点处的电压异常现象,在多机并网逆变器中的相互影响可以忽略。因此主要分析主动式孤岛检测法在多机光伏并网逆变器间的相互影响。3 主动式孤岛检测法在多机光伏并网逆变系统中的工作特性分析 3.1 带有功率扰动孤岛检测法的多机光伏并网逆变系统
功率扰动法对并网逆变器的输出功率产生一定扰动。多机并网逆变系统若只有部分逆变器采用功率扰动法或存在逆变器所施加的扰动方向不一致或者扰动不同步,则整个系统的孤岛判断因平均效应而受到影响。同时功率扰动也降低了光伏发电的利用率。3.2 带有移频或移相孤岛检测法的多机并网系统
主动移频法(AFD)对逆变器输出电流的频率进行偏移以实现孤岛检测。该偏移量为固定值[2,7,9]。自动移相法[11]是在滑动移相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加快了电网断电后的相位偏移速度。为简化分析,本文主要讨论滑动移相法。由于与一般较小,由式(7)可得总电流的幅值与单个逆变器电流的幅值之和差别较小。孤岛检测的扰动主要体现在相位偏移上。由式(8)和式(9)可知不管m取何值时,总电流的相角总是介于两台逆变器各自的相角之间。下面分三种情况讨论光伏逆变器的并联情况,所有的分析都基于所接入的电网容量足够大。
(1)采用AFDPF与SMS方法的逆变器各一台
由式(9)可知两台逆变器并联后合成电流的相角介于两台逆变器各自相角之间。AFDPF检测法的为正值,式(2)和式(5)则表现出相角在频率的正反馈下变化方向一致,即当频率变化时两种方法所产生的相位扰动方向相同。因此,只要每台逆变器单独运行能够有效检测孤岛,并联后也就同样能准确检测出孤岛现象。
(2)两台逆变器均采用AFDPF或SMS方法
由式(2)可知,对于任何负载,均采用AFDPF孤岛检测法的逆变器的电流相角变化方向是一致的。同样均采用SMS方法的逆变器的电流相角是一致的。只要单台逆变器的孤岛检测性能保证,均采用AFDPF或SMS方法的逆变器并联后孤岛检测效果不受影响。
(3)有一台逆变器采用AFD方法
逆变器采用AFD方法时,对系统产生单一频率增加方向的扰动。AFDPF与SMS方法均引入了频率正反馈,使得既可向频率增加又可向频率减小的方向扰动,主要取决于负载的性质。当与采用AFD方法的逆变器并联时,在某些负载下会发生扰动方向冲突,从而降低孤岛检测能力。因此,建议在使用移频法时多采用AFDPF方法,该方法在容性负载时向频率减小的方向扰动,在感性负载下向频率增加的方向扰动,可与SMS方法相兼容。
该推导虽从两台逆变器出发,由式(8)和式(9)可知,以上结论也同样适合多机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情况。4 AFDPF与SMS参数选取 其中为电流相位偏移角,为孤岛形成后的公共电频率。将过/欠频保护装置的动作频率(50&0.5Hz[14])及式(2)带入式(14)即可画出基于品质因数与谐振频率空间的盲区图,如图3所示,其中同一线型所包围的区域即为检测盲区。 对于SMS孤岛检测法,一般取, 根据式(5)同样计算出[12]。此外,参考AFDPF的工作方式,可采用线性频率正反馈作为相位扰动以简化SMS算法(即将式(5)线性化)。5 仿真验证 采用Matlab/Simulink对多机并网逆变电系统的孤岛检测性能进行仿真。取电网电压220V/50Hz,频率保护动作阀值为50&0.5Hz。
将本地RLC负载的有功设置为3kW,谐振频率为50Hz,负载品质因素设为2.5。针对图2所示的系统,建立了两个并网逆变器,其中一台逆变器采用AFDPF孤岛检测法,另外一个采用SMS孤岛检测法,两者的功率因数均为1且分别提供 50%的负载所需有用功。公共点的电压、频率及两个逆变器的输出电流如图4所示。电网在0.1s时断电,在0.18s系统频率超过频率保护上限值50.5Hz,即检测出孤岛,逆变器驱动信号立即被封锁。
当两台逆变器均采用SMS孤岛检测法,其中的一台提供30%的本地负载所需有用功,另外一台提供70%的本地负载所需有用功。在此情况下的公共点的电压、频率及两个逆变器的输出电流如图5所示。电网在0.1s时断电,在0.22s时系统检测出孤岛。
当两台逆变器均采用AFDPF孤岛检测法,其中的一台提供30%的本地负载有用功,另外一台提供70%的本地负载有用功。在此情况下的公共点的电压、频率及两个逆变器的输出电流如图6所示。电网在0.1s时断电,在0.14s系统检测出孤岛。以上检测结果均满足国家规定[14]的2s检测时间。该推导虽从两台逆变器出发,由式(8)和式(9)可知以上结论也同样适合多机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情况。6 结论 并网逆变器均带有孤岛检测功能,通常在被动式孤岛检测的基础上对逆变器输出再实施一定扰动来进一步提高孤岛检测能力。本文对多台光伏并网逆变器并联运行时的孤岛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并网逆变器所常用的移频与移相两类主动孤岛检测技术在多机工作状态下的相互联系及内在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给出这两类方法下的逆变器孤岛检测设计注意事项及孤岛算法参数选取方法,从而为多机光伏并网逆变器孤岛检测提供了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 IEEE Std 929-2000, IEEE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utility interface of photovoltaic (PV) system[S].
[2] Evaluation of islanding detection methods for photovoltaic utility-interactive power systems[R].IEA-PVPS T5-09, Albuquerque, NM, 2002.
[3] Ropp M E. Design issues for grid-connected photovoltaic systems[D].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tlanta, GA, 1998.
[4] Smith G A, Oninons P A, Infield D G. Predicting islanding operation of grid connected PV inverters[J]. IEE Proceedings Electric Power Applications. ): 1-6.
[5] 郭小强,赵清林,邬伟扬.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孤岛检测技术[J].电工技术学报,):157-162.
[6] 张纯江,郭忠南,孟慧英等.主动电流扰动法在并网发电系统孤岛检测中的应用[J].电工技术学报,):176-180.
[7] 王志峰,段善旭,刘芙蓉.光伏并网系统反孤岛控制策略仿真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9-31.
[8] 郑诗程,丁明,苏建恢等.光伏发电系统及其孤岛效应的仿真与实验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
[9] Ropp M E, Begovic M, Rohatgi A. Analysis and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the active frequency drift method of islanding prevention[J] IEEE Transactions on .Energy Conversion, ): 810-816.
[10] Ropp M E, Begoviv M, Rohatgi A. Determining the relative effectiveness of islanding detection methods using phase criteria and non-detection zones[J]. IEEE Transactions on Energy Conversion, ): 290-296.
[11] Hung G, Chang C, Chen C, Automatic phase-shift method for islanding detection of grid-connected photovoltaic inverters[J]. IEEE Transactions on. Energy Conversion, ): 169-173.
[12] Sun H.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islanding detection method using the concept of non-detection zones[D]. Concordia Univ., Montreal, QC, Canada, 2005.
[13] Lopes L A C, Sun H.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active frequency drifting islanding detection methods[J]. IEEE Transactions on Energy Conversion, ): 171-180.■
分享给小伙伴们:
我来说两句……
微信公众号二
微信公众号一光伏并网逆变器防孤岛效应实验
摘要:所以,逆变器通常会带有防止孤岛效应装置。被动技术(探测电网的电压和频率的变化)对于平衡负载很好条件下通电和重新通电两种情况下的孤岛防止还不够充分,所以必须结合主动技术,主动技术是基于样本频率的移位、流过电流的阻抗监测、相位跳跃和谐波的监控、正反馈方法、或对不稳定电流和相位的控制器基础上的。关键字:逆变器、孤岛效应、实验原理:在电容器串联的电路里,只有与外电路相连接的两个极板(注意:不是同一电容器的极板)有电流流动(电荷交换),其他极板的电荷总量是不变的,所以称为孤岛。&孤岛是一种电气现象,发生在一部分的电网和主电网断开,而这部分电网完全由光伏系统来供电。在国际光伏并网标准化的课题上这仍是一个争论点,因为孤岛会损害公众和电力公司维修人员的安全和供电的质量,在自动或手动重新闭合供电开关向孤岛电网重新供电时有可能损坏设备。所以,逆变器通常会带有防止孤岛效应装置。被动技术(探测电网的电压和频率的变化)对于平衡负载很好条件下通电和重新通电两种情况下的孤岛防止还不够充分,所以必须结合主动技术,主动技术是基于样本频率的移位、流过电流的阻抗监测、相位跳跃和谐波的监控、正反馈方法、或对不稳定电流和相位的控制器基础上的。现在已有许多防止的办法,在世界上已有16个专利,有些已获得,而有些仍在申请过程当中。其中的有些方法,如监测电网流过的电流脉冲被证明是不方便的,特别是当多台的逆变器并行工作时,会降低电网质量,并且因为多台逆变器的相互影响会对孤岛的探测产生负面影响。在另一些场合,对电压和频率的工作范围的限制变得宽了,而安装工人通常可以通过软件来设置这些参数,甚至于ENS(一种监测装置,在德国是强制性的)为了能在弱的电网中工作,可以把它关掉。:一般是用谐振模拟负载电路,同时定义了一个质量因数,“Q-factor”。尽管如此,这些试验还是很难运行,特别是对于那些高功率的逆变器,它们需要很大的试验室。试验的电路和参数会根据不同国家有所不同,测试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试验者的技术水平。&  现已开展了一些研究,用来评估孤岛效应和它关联风险的各种可能性,研究表明对于低密度的光伏发电系统,事实上孤岛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负载和发电能力远远不可能匹配。但是,对于带高密度光伏发电系统的电网部分,主动孤岛效应保护方法是必要的,同时辅以电压和频率的控制,来保证光伏带来的风险降到极其微小,这一数据须与不带光伏的电网的年触电预计数相比较。大多数光伏逆变器同时带有主动和被动孤岛保护,虽然没有很多光伏突入电网的例子,但对于这方面,国外的标准没有放松。&  孤岛效应是基站覆盖性问题,当基站覆盖在大型水面或多山地区等特殊地形时,由于水面或山峰的反射,使基站在原覆盖范围不变的基础上,在很远处出现"飞地",而与之有切换关系的相邻基站却因地形的阻挡覆盖不到,这样就造成"飞地"与相邻基站之间没有切换关系,"飞地"因此成为一个孤岛,当手机占用上"飞地"覆盖区的信号时,很容易因没有切换关系而引起掉话。:  由于孤岛效应的潜在危险性和对设备的损坏性,社会公共工程和发电设备业主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反孤岛控制。因此,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应用中必须防止孤岛效应。含义所谓孤岛效应,即指如并入公共电网中的发电装置,在电网断电的情况下,这个发电装置却不能检测到或根本没有相应检测手段,仍然向公共电网馈送电量。孤岛效应的危害  一般来说,孤岛效应可能对整个配电系统设备及用户端的设备造成不利的影响,包括:&  1)危害电力维修人员的生命安全;&  2)影响配电系统上的保护开关动作程序;&  3)孤岛区域所发生的供电电压与频率的不稳定性质会对用电设备带来破坏;&  4)当供电恢复时造成的电压相位不同步将会产生浪涌电流,可能会引起再次跳闸或对光伏系统、负载和供电系统带来损坏;&  5)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因单相供电而造成系统三相负载的欠相供电问题。&  由此可见,作为一个安全可靠的并网逆变装置,必须能及时检测出孤岛效应并避免所带来的危害。
检测方法  孤岛现象的检测方法根据技术特点,可以分为三大类:被动检测方法、主动检测方法和开关状态监测方法(基于通讯的方法)。一、被动检测方法  被动式方法利用电网断电时逆变器输出端电压、频率、相位或谐波的变化进行孤岛效应检测。但当光伏系统输出功率与局部负载功率平衡,则被动式检测方法将失去孤岛效应检测能力,存在较大的非检测区域(Non-Detection&Zone,简称NDZ)。并网逆变器的被动式反孤岛方案不需要增加硬件电路,也不需要单独的保护继电器。1)过/欠压和高/低频率检测法  过/欠电压和高/低频率检测法是在公共耦合点的电压幅值和频率超过正常范围时,停止逆变器并网运行的一种检测方法。逆变器工作时,电压、频率的工作范围要合理设置,允许电网电压和频率的正常波动,一般对220V/50Hz电网,电压和频率的工作范围分别为194V≤V≤242V、49.5Hz≤f≤50.5Hz。如果电压或频率偏移达到孤岛检测设定阀值,则可检测到孤岛发生。然而当逆变器所带的本地负荷与其输出功率接近于匹配时,则电压和频率的偏移将非常小甚至为零,因此该方法存在非检测区。这种方法的经济性较好,但由于非检测区较大,所以单独使用OVR/UVR和OFR/UFR孤岛检测是不够的。2)电压谐波检测法  电压谐波检测法(Harmonic&Hetection)通过检测并网逆变器的输出电压的总谐波失真(totalharmonic&distortion-THD)是否越限来防止孤岛现象的发生,这种方法依据工作分支电网功率变压器的非线性原理。如图4-2,发电系统并网工作时,其输出电流谐波将通过公共耦合点a点流入电网。由于电网的网络阻抗很小,因此a点电压的总谐波畸变率通常较低,一般此时Va的THD总是低于阈值(一般要求并网逆变器的THD小于额定电流的5%)。当电网断开时,由于负载阻抗通常要比电网阻抗大得多,因此a点电压(谐波电流与负载阻抗的乘积)将产生很大的谐波,通过检测电压谐波或谐波的变化就能有效地检测到孤岛效应的发生。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非线性负载等因素的存在,电网电压的谐波很大,谐波检测的动作阀值不容易确定,因此,该方法具有局限性。3)电压相位突变检测法(PJD)  电压相位突变检测法(Phase&Jump&Detection,PJD)是通过检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输出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变化来检测孤岛现象的发生。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并网运行时通常工作在单位功率因数模式,即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输出电流电压(电网电压)同频同相。当电网断开后,出现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单独给负载供电的孤岛现象,此时,a点电压由输出电流Io和负载阻抗Z所决定。由于锁相环的作用,Io与a点电压仅仅在过零点发生同步,在过零点之间,Io跟随系统内部的参考电流而不会发生突变,因此,对于非阻性负载,a点电压的相位将会发生突变,如图4-3所示,从而可以采用相位突变检测方法来判断孤岛现象是否发生。 相位突变检测算法简单,易于实现。但当负载阻抗角接近零时,即负载近似呈阻性,由于所设阀值的限制,该方法失效。被动检测法一般实现起来比较简单,然而当并网逆变器的输出功率与局部电网负载的功率基本接近,导致局部电网的电压和频率变化很小时,被动检测法就会失效,此方法存在较大的非检测区。二、主动检测方法  主动式孤岛检测方法是指通过控制逆变器,使其输出功率、频率或相位存在一定的扰动。电网正常工作时,由于电网的平衡作用,检测不到这些扰动。一旦电网出现故障,逆变器输出的扰动将快速累积并超出允许范围,从而触发孤岛效应检测电路。该方法检测精度高,非检测区小,但是控制较复杂,且降低了逆变器输出电能的质量。目前并网逆变器的反孤岛策略都采用被动式检测方案加上一种主动式检测方案相结合。1)频率偏移检测法(AFD)  频率偏移检测法(Active&Frequency&Drift,AFD)是目前一种常见的主动扰动检测方法。采用主动式频移方案使其并网逆变器输出频率略微失真的电流,以形成一个连续改变频率的趋势,最终导致输出电压和电流超过频率保护的界限值,从而达到反孤岛效应的目的。
2)滑模频漂检测法(SMS)  滑模频率漂移检测法(Slip-Mode&Frequency&Shift,SMS)是一种主动式孤岛检测方法。它控制逆变器的输出电流,使其与公共点电压间存在一定的相位差,以期在电网失压后公共点的频率偏离正常范围而判别孤岛。正常情况下,逆变器相角响应曲线设计在系统频率附近范围内,单位功率因数时逆变器相角比RLC负载增加的快。当逆变器与配电网并联运行时,配电网通过提供固定的参考相角和频率,使逆变器工作点稳定在工频。当孤岛形成后,如果逆变器输出电压频率有微小波动逆变器相位响应曲线会使相位误差增加,到达一个新的稳定状态点。新状态点的频率必会超出OFR/UFR动作阀值,逆变器因频率误差而关闭。此检测方法实际是通过移相达到移频,与主动频率偏移法AFD一样有实现简单、无需额外硬件、孤岛检测可靠性高等优点,也有类似的弱点,即随着负载品质因数增加,孤岛检测失败的可能性变大。3)周期电流干扰检测法(ACD)  周期电流扰动法(Alternate&CurrentDisturbances,ACD)是一种主动式孤岛检测法。对于电流源控制型的逆变器来说,每隔一定周期,&减小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出电流,&则改变其输出有功功率。当逆变器并网运行时,&其输出电压恒定为电网电压;当电网断电时,&逆变器输出电压由负载决定。每每到达电流扰动时刻,输出电流幅值改变,则负载上电压随之变化,当电压达到欠电压范围即可检测到孤岛发生。4)频率突变检测法(FJ)  频率突变检测法是对AFD的修改,与阻抗测量法相类似。FJ检测在输出电流波形(不是每个周期)中加入死区,频率按照预先设置的模式振动。例如,在第四个周期加入死区,正常情况下,逆变器电流引起频率突变,但是电网阻止其波动。孤岛形成后,FJ通过对频率加入偏差,检测逆变器输出电压频率的振动模式是否符合预先设定的振动模式来检测孤岛现象是否发生。这种检测方法的优点是:如果振动模式足够成熟,使用单台逆变器工作时,FJ防止孤岛现象的发生是有效的,但是在多台逆变器运行的情况下,如果频率偏移方向不相同,会降低孤岛检测的效率和有效性。三、其他方法  孤岛效应检测除了上述普遍采用的被动法和主动法,还有一些逆变器外部的检测方法。如“网侧阻抗插值法”,该方法是指电网出现故障时在电网负载侧自动插入一个大的阻抗,使得网侧的阻抗突然发生显著变化,从而破坏系统功率平衡,造成电压、频率及相位的变化。 还有运用电网系统的故障信号进行控制。一旦电网出现故障,电网侧自身的监控系统就向光伏发电系统发出控制信号,以便能够及时切断分布式能源系统与电网的并联运行。&&PV-RLC防孤岛测试负载根据国家新能源光伏并网逆变器防孤岛保护试验的相关测试要求专门研发的一款测试设备。PV-RLC防孤岛测试负载满足:中国的《孤岛防护国家标准草案》、IEEE&5《带电力系统的设备互连配电资源的合格试验程序》、VDE《德国标准-发电机和公共低压网之间的自动开关设备》、IEC&《并网连接式光伏逆变器孤岛防护措施测试方法》、AS_5《能源系统通过逆变器并网第3部分电网保护要求》中文版、G83-1-1英国认证标准、UL美国认证标准、DK5940意大利认证标准,同时满足中国金太阳认证的标准。中国金太阳认证的标准CGC/GF001:2010《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要求。防孤岛效应保护方案和被动式防孤岛保护方案。防孤岛效应保护试验:
试验中负载消耗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与额定值的偏差百分比(%)图1&防孤岛效应保护试验平台图1给出了防孤岛效应保护试验平台,K1为被测逆变器的网侧分离开关,K2为被测逆变器的负载分离开关。负载采用可变RLC谐振电路,谐振频率为被测逆变器的额定频率(50/60Hz),其消耗的有功功率与被测逆变器输出的有功功率相当。试验应在表5规定的条件下进行。注:由于电网从逆变器吸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不确定性,该项试验使用实际电网比模拟电网更具有说服力。试验步骤如下:a)闭合K1,断开K2,启动逆变器。通过调节直流输入源,使逆变器的输出功率PEUT等于额定交流输出功率,并测量逆变器输出的无功功率QEUT;b)使逆变器停机,断开K1;c)通过以下步骤调节RLC电路使得Qf=1.0±0.05;①RLC电路消耗的感性无功满足关系式:QL=Qf*PEUT=1.0*PEUT;②接入电感L,使其消耗的无功等于QL;③并入电容C,使其消耗的容性无功满足关系式:QC+QL=-&QEUT;④最后并入电阻R,使其消耗的有功等于PEUT。d)闭合K2接入RLC电路,闭合K1,启动逆变器,确认其输出功率符合步骤a)的规定。调节R、L、C,直到流过K1的基频电流小于稳态时逆变器额定输出电流的1%;e)断开K1,记录K1断开至逆变器输出电流下降并维持在额定输出电流的1%以下之间的时间;f)调节有功负载(电阻R)和任一无功负载(L或C)以获得表6中阴影部分参数表示的负载不匹配状况;表6中的参数表示的是偏差的百分比,符号表示的是图2中流经开关K1的有功功率流和无功功率流的方向,正号表示功率流从逆变器到电网;每次调节后,都应记录K1断开至逆变器输出电流下降并维持在额定输出电流的1%以下之间的时间;若记录的时间有任何一项超过步骤e)中记录的时间,则表6中非阴影部分参数也应进行试验;g)对于试验条件B和C,调节任一无功负载(L或C),使之按表7的规定每次变化1%。表7中的参数表示的是图2中流经开关K1的无功功率流的方向,正号表示功率流从逆变器到电网;每次调节后,记录K1断开至逆变器输出电流下降并维持在额定输出电流的1%以下之间的时间;若记录的时间呈持续上升趋势,则应继续以1%的增量扩大调节范围,直至记录的时间呈下降趋势。&h)以上步骤中记录的时间都应符合5.5.1.3的规定,否则即判定试验不通过。&表2&试验条件A情况下的负载不匹配状况
投稿、咨询、爆料——电话:(021),邮箱:,QQ:
微信公众号:
Solarzoom光伏太阳能网
微博公众号:
SOLARZOOM光伏太阳能网
每日光伏市场参考
在日结束的“安徽颖上‘光伏扶贫’竞标会”上,居然爆出了单瓦5.9元人民币的创纪录新低价,让整个光伏业内的有志之士忧
联系我们:021- 服务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离网逆变器并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