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2015玉米价格还会涨吗上调吗?

所在位置:&&&&>&&&&>&&&&>&&正文
新玉米价格走低 农民惜售盼涨
[导读]&目前,国内新季玉米收获完毕,开始大量上市。今夏的持续干旱对玉米产量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在需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国内玉米产大于需的局面仍未改变。在此背景下,玉米市场行情呈现怎样的走势,农民和收购主体对玉米价格还有怎样的期待?
目前,国内新季玉米收获完毕,开始大量上市。今夏的持续干旱对玉米产量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在需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国内玉米产大于需的局面仍未改变。在此背景下,玉米市场行情呈现怎样的走势,农民和收购主体对玉米价格还有怎样的期待?本报记者在河南、吉林进行了调查,本版还邀请专家对玉米市场行情进行了分析预测。
河南:开秤价下滑 市场收购谨慎
本报记者&陈四化 张培奇 实习生 范亚旭
玉米在河南省粮食生产构成中的地位日益提升,2014年玉米种植面积达到4925万亩,约占全省秋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2.3%,较2013年增加了120万亩,是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种植品种。眼下,新玉米开始上市,记者在河南省多地采访了解到,玉米价格开秤后呈现下滑态势,市场主体收购谨慎,农民期盼价格上涨。
成本上升,农民盼涨
在济源市梨林镇大许村新大地农机专业合作社院内,社员段巧丽在来回翻晒着玉米,“再晒三天,这些玉米就可以卖了”。
该合作社玉米种植面积为1000亩。今年河南大旱,“虽然旱,但中间浇了几次水后,玉米长势比去年都要好,就是今年的玉米生产成本每亩要比正常年份多投入50多元,而玉米的价格却没能上涨。”段巧丽说,新玉米刚产出时的价格在1.3元/斤左右,后来就降到了1.1元,最近也没有上涨的趋势。
合作社晒干了的玉米一般都会选择直接销售给附近的养殖场或饲料厂,但由于今年8、9月份玉米价格比较高到后来价格滑落,让合作社也产生了观望态度。“投入的成本高,如果价格不卖到最高,感觉吃亏了,合作社这次打出的玉米也不会一次卖完。”段巧丽说。
在滑县白道口镇西河京村,正在晾晒玉米的黄国兴告诉记者,他家种了50亩玉米,预计亩产能达1400斤,每亩比去年增产近200斤。由于农田灌溉设施好,又配合测土配方施肥、晚收技术等,玉米非但没有受旱,反而还有所增产。
黄国兴说,玉米刚收下来时,因为晾场小、粮仓少,他就卖了很少一部分,大约1万斤,价格是1.1元/斤。“现在家里剩下的玉米,用铁丝笼储存,不怕虫咬和霉变,等等再出售,盼着卖个高价钱。”
市场收购谨慎
在滑县白道口镇付勇粮食收购点,有几个农户正在售粮。老板胡付勇说,今年玉米刚收获时,价格高,一天能收五六万斤,最好时能收十来万斤。这段时间下雨,农民都将玉米储藏起来,外出打工了,玉米价格也降了,卖玉米的很少,他们一天仅能收两三万斤。、
“今年的玉米价格和去年基本持平,但是我们的收购量不如去年,去年一个月就能收购1000来吨,今年仅收四五百吨。”胡付勇说,收购的玉米主要销往县内的饲料加工企业和县外的淀粉生产企业。
由于新玉米水分相对较高,个体粮商入市收购都比较谨慎,一般水分超15%的较多,价格在1.08元/斤左右;水分15%以内的价格在1.11元/斤左右,折合成标准品约为1.13元/斤左右。而省内一些饲料加工企业也只是少量收购新玉米,面对玉米市场保持相对谨慎的态度。
滑县瑞阳中慧饲料有限公司月加工玉米1000多吨。据采购部经理程相佩介绍,玉米刚收获时,主要从县城周边农户那里收购,1.12~1.16元/斤,比粮食收购点高出2~3分钱,卖家较多。现在卖家较少,他们主要从收购点购进玉米。“目前看,玉米价格有微小上浮,行情不太明朗,公司不会收购太多玉米储存,最多收购20天的库存。”
后市或将小有涨幅
记者从河南省农业厅了解到,近几年来玉米总体的种植面积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主要是因为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在生产效益上不太可观;在种植管理上,玉米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使得农民都偏向种植玉米。
另据粮食部门相关人员介绍,玉米丰收后,农户为了方便,普遍采取紧急处理的方式销售玉米,而此时由于玉米的水分、杂质等含量相对较高,影响了玉米的价格。而且,新玉米大量上市后,造成市场上的玉米短期内供过于求,这也是粮价低的一个原因。
有着丰富种植销售经验的黄国兴看好玉米市场的前景。“受干旱天气和养殖业发展影响,今年玉米需求量会增加,价格还有涨幅空间。从往年的市场情况来看,估计会在明年春季三四月份以及‘青黄不接’的八九月份涨到最高,今年最高时都涨到了1.5元/斤。”
据了解,由于农村玉米储藏水平有限,一般农户都是在来年春天选择清仓,到秋季养殖高峰时节,玉米的供应减少,导致价格上涨明显。
据河南省粮食局相关负责人分析,新粮上市期内,市场供应压力持续释放,玉米的价格显示出弱势;但后期随着供应减少、市场需求的增加,玉米价格会有小幅度上涨。对玉米市场还有一个影响因素是今年的玉米政策对后市的影响,玉米临储政策的出台或许能够缓解玉米市场弱势的局面。
(时昌宁对本文亦有贡献)
吉林:上市高峰未到 农民待价出售
本报记者阎红玉
10月底以来,吉林省大田里的玉米收获完毕。记者从多地了解到,目前,农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进行的是玉米晾晒、脱粒、归仓等工作。除少部分生产者直接出售新玉米外,更多的是晾晒降水份,待到价格合适时出售。
据中国玉米网数据,11月13日,吉林玉米收购价格在元/吨,这一价格与上一年度2240元/吨的吉林玉米临储价格相比,还有差距。
记者了解到,2013年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为5898万亩,今年达到5941.5万亩,去年全省玉米产量为550.15亿斤,是历史上产量最高的年份。今年全省的玉米产量接近去年或有所增加。
“今年,吉林省的玉米生产形势好于常年,接近历史最好水平的去年。虽然7月下旬至8月上旬局部地区出现旱情,但措施得力,实现了抗灾夺丰收。”吉林省农委农业处处长张永林表示,今年受旱地块分布散碎,多为沙坨地、岗地和山坡地,干旱对吉林省粮食生产总体影响不大。此外,玉米生产基础条件好、集成技术的大面积应用、整体气象条件较好,为玉米的丰产奠定了基础。
“今年我们合作社迎来了大丰收,保守预计每公顷产玉米在2.5万斤以上。今年合作社玉米种植面积达到320公顷,玉米产量达700多万斤以上。”榆树市忠实农民合作社理事长李国辉告诉记者,这些玉米都已经收回到了自己经营的两个国家粮食临时储备库里,正在晾晒和烘干。
虽然丰收了,但李国辉还有顾虑:“什么时候能解决靠天种地?”每年播种期间,他都盼着春来早,盼着天不旱也不涝,适宜播种,播种后担心有倒春寒和冻灾,生长期又担心虫灾、风灾、水灾、旱灾、早霜等。
比起对生产风险的担心,榆树市环城乡姜家村党组织副书记郭秋红更为销售焦急。姜家村现有玉米面积900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在2.5万斤以上,全村玉米总产量在2250多万斤以上。“农民什么时候不再担心粮食丰收后卖粮价格低?”
“今年我们榆树市的粮食收储、加工企业给出了玉米的收购价格,在标准水范围内玉米收购价是1.035元/斤,去年是1.12元/斤,价差很大。”郭秋红说,但由于农民经营得不好,相当一部分玉米出现霉变问题,达不到企业要求。11月16日,村里有10多万斤玉米订好了按0.88元/斤收,但收到一半,因为“超霉”企业就不收了。
卖给粮贩子比较容易,但价格很低,30个水0.84元/斤,而去年是0.87~0.88元/斤。今年品质好一点的、24个水才能卖到0.91元/斤。
为了能把玉米卖上合理的价格,姜家村的村干部和经纪人每年都要不停地联系买家,把很多时间、精力、资金都用在了路上。虽然一些粮贩也来收,但他们给的价格低,村民不愿意卖给他们。目前,农民出手卖粮的不到1/3。
玉米价格短期内稳中趋弱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习银生
干旱影响产量,但仍为历史次高年份
近年来,在比较效益提高的作用下,我国玉米面积持续增加,2014年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依然较高,面积继续增加。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11万多个农户的种植意向调查显示,今年全国玉米意向种植面积较上年增加1.75%。从气候条件来看,主产区玉米在播种期及苗期气候相对有利,东北产区播种期比往年提前1周左右,基本实现苗齐、苗全、苗壮。但入夏后华北和东北两大产区先后出现持续旱情,对玉米生产造成较大威胁。其中,辽宁、河南南部、吉林西南部旱情较重。今年干旱对玉米的影响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干旱发生在主产区,东北和华北两大产区都有发生;二是干旱发生在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两大产区干旱发生时都处于玉米灌浆期,对产量形成具有关键性影响。
总体上今年全国干旱面积不及常年,但干旱程度较重,且发生在主产区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对玉米产量确有负面影响,玉米产量将出现下降。但黑龙江等未受旱地区继续丰收甚至增产,加上播种面积增加,全国玉米减产幅度不大,预计总产可能达到2.1亿吨甚至更高,为仅次于2013年的历史次高年份。
消费需求低迷,玉米阶段性供大于求
国内玉米连续大幅增产,市场总体供求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今年全国玉米总产虽有所下降,但仍为丰收年景,在消费需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呈现产大于需格局,总体上我国玉米已进入阶段性供大于求。
消费方面,由于国内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玉米深加工产品下游需求不足,加上在国家托市政策作用下,玉米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经营困难,导致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不足,限产、停产现象较为普遍。玉米酒精加工企业和淀粉加工企业开工率长期分别徘徊在40%和50%左右。
从饲料消费来看,受H7N9流感等的影响,上半年禽业养殖整体处于小幅亏损状态,生产尚未得到有效恢复,下半年以来虽有好转,但远未恢复到正常水平。与此同时,由于生猪价格偏低,猪粮比价持续处于盈亏平衡点以下,生猪养殖也陷入低谷,全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同比都出现了下降。养殖业的低迷导致玉米饲用消费受到较大影响。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全国饲料总产量8300万吨,同比下降3%。
政策主导市场走向,9月份玉米价格创历史新高
今年1~4月,国内玉米价格稳中趋弱。进入5月份后,“政策市”特征十分明显,由于东北产区大部分玉米被国家临储收购,市场粮源不足,特别是优质饲用玉米粮源紧缺,形成了国家库存量大与市场粮源偏紧并存的局面,导致市场价格逐步攀升。加上国内玉米产区旱情持续发展,加剧了市场看涨预期,推动价格进一步上涨,不仅高于去年同期,而且创出历史新高。9月份,国内玉米产销区批发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2.8%、9.8%,比历史最高价分别高出12.1%、9.2%。
新玉米上市后价格快速回落,后市仍有回落压力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新玉米上市后,市场价格一般都会出现季节性回落,今年情况也不例外。9月下旬以来,新玉米逐步上市,市场有效供应迅速改善,价格出现快速回落,其中华北产区回落幅度较大,东北产区也普遍有所下跌,目前新粮收购价格已与去年同期基本相当。随着新玉米上市量不断增加,供应压力还将进一步加大,市场价格仍有回落压力。不过,今年国家仍将实行临时收储政策,预计临储收购价格与去年基本接近,一旦市场价格低于国家临储收购价格,东北三省一区就将启动临时收储,对市场将会产生托底作用,预计后期市场价格回落的幅度不会太大。
从明年来看,玉米消费需求预计将有一定回暖,有利于提振玉米价格。一方面,宏观经济形势将基本保持稳定,经济增速很可能不会有明显提升,因此玉米深加工消费可能难有明显起色。但另一方面,随着养猪效益好转,生猪产能正逐步恢复,同时鸡蛋价格高位运行,养禽业产能出现恢复性增长,这将对玉米饲用消费起到较为明显的拉动作用,预计明年玉米饲用消费将恢复增长。
总体看,短期内国内玉米价格将保持稳中趋弱态势,建议农民朋友应根据自身的存储条件和其他实际情况决定玉米销售策略。缺乏存储条件和需要售粮还贷的农户可采取必要措施加快玉米降水脱粒,在上市高峰来临前选择适当时机出售玉米;存储条件较好的农户也应尽量避开上市高峰,选择价格较高的时候出售;存放“地趴粮”的农户,应采取措施改善通风条件,防止霉变造成粮食损失。今年各地新建库容较多,不排除出现加工企业和贸易商为掌握粮源而抢收抢购的局面,建议企业和贸易商不要过于悲观,应根据自身条件择机积极入市收购。
点击下载:
[责任编辑:wn159]
&&&&京公网安备USDA料上调美国玉米产量预估,因天气状况良好
据芝加哥8月8日消息,市场观察员预计美国农业部(USDA)将在下周一上调今年美国玉米产量预估,因今夏温暖潮湿的天气令美国多数地区的作物受益。
美国农业部将于下周一公布8月全球农作物供需报告。
分析师将密切关注美国农业部对玉米大豆单产和总产量的预估。今年秋季的收成将决定供应能如何从去年的紧俏水平反弹。
若美国农业部周一的报告与预期差距较大,那么谷物和大豆期货价格可能将大幅波动。
分析师对玉米单产的看法乐观,主要由于7月多数时间美国中西部的凉爽天气令作物压力较低。多数玉米在这一时期进入关键的授粉阶段。
分析师担忧玉米种植带西部部分地区的土壤干燥。
&“除了内布拉斯加州,爱荷华州,明尼苏达州和达科他州,其他所有州的单产潜力均创纪录,”Western Milling市场分析师Joel Karlin说。
接受道琼斯新闻网调查的分析师平均预估,美国农业部(USDA)对今年美国玉米产量的预估将在140.05亿蒲式耳,较上月预估的139.5亿蒲式耳增加0.4%。
去年美国玉米产量在107.8亿蒲式耳。
分析师称,8月供需报告中政府将预测玉米亩产在157.7蒲式耳,较上月预估的156.5蒲式耳增加0.8%。
分析师还预计USDA将下调大豆产量预估,因部分地区干燥,以及作物生长放缓。
USDA料将美国大豆产量预估下修2.5%至33.36亿蒲式耳,低于之前预估的34.2亿蒲式耳。USDA料将大豆亩产预估下调2%至43.6蒲式耳,上月预估为44.5蒲式耳。
多数地区距离收割仍有至少几周的时间,分析师称目前对大豆和玉米产量过度乐观还为时过早。
一个不确定因素是,爱荷华州相对干燥的夏季将如何影响作物最后的生长阶段。春季暴雨是爱荷华州作物的一个利好因素。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关注我们:
热门搜索:
& &&& &&&今夏“断粮”风险威胁玉米深加工企业
今夏“断粮”风险威胁玉米深加工企业
&&来源:经济参考报
阅读数:51
&&&&&&&科学储粮使得农民售粮习惯发生变化。图为吉林省梅河口市牛心顶镇小河北村农民把玉米放进科学储粮仓内。新华社记者 齐海山摄&&&&&&&种种因素表明,2010年吉林玉米市场价格将会继续保持强势。玉米价格高位震荡一方面增加了种粮农民收入,对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高企的市场价格,会对玉米深加工企业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可能面临&断粮&风险。&&&&&&&一方面国家大批量拍卖临储玉米,另一方面农民囤粮惜售;随着玉米需求的刚性增长,不少加工企业采取了涨价&抢粮&的收购策略;再加上玉米播种推迟的推波助澜,国内玉米现货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目前吉林玉米收购价平均每吨超过1800元,达到近10年来历史最高点。&&&&&&&&至少还要等几个月卖粮!&&&&&&&&&我们家春节前卖了一大半玉米,每斤0.67元卖的,留到现在的玉米有的粮贩子一斤要给0.81元,我也没卖,听说今年的玉米还要上涨,我至少等再涨几分钱再说。&农安县开安镇农民初长阁说。&&&&&&&据吉林省粮食局统计,截至5月18日,全省新粮入库440亿斤。按全省530亿斤总产量计算,商品量已基本入库,农民手中尚有部分余粮待售。&&&&&&&《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走访了榆树、农安、德惠等产粮大县的农村,发现不少农民家里的玉米简易仓里还是满满当当,&早卖早吃亏&的想法得到了不少农民的认同。榆树市五棵树镇互助村农民尹玉国院子里的粮仓是用木棍及铁丝网做成的,1.5公顷的玉米一直都没有销售。&我们去年至少能打粮1.8万公斤,每公顷产量在1.2万公斤以上,家里孩子上班,国家还给我们农民补贴,自己还养了几台拖拉机农忙的时候干点活,所以不缺钱,也就不着急卖粮,看着吧,粮食价格还会上涨,我们村早卖粮的村民都说吃亏呢。&尹玉国说。&&&&&&&&尹玉国的邻居刘国忠也没有销售玉米,粮仓做得好一点,通风、离地就不能出现&捂粮&的危险,啥时候玉米青黄不接了再卖,&至少还要等几个月卖粮!&刘国忠说。刘国忠预计去年能打粮1.85万公斤以上,&村子里至少有20%左右的村民没有卖粮。&刘国忠告诉记者说,今后将改进储粮仓,换成角钢和铁丝网设备的,还能保存粮食更久一些。&&&&&&&在产粮大县农安县,不少卖粮农民也很羡慕&不着急&的农民,春节前卖粮最好的也就是每斤0.70元左右,现在卖粮都达到了0.80元了,而且看架势还要涨。&我们家春节前卖了一大半玉米,每斤0.67元卖的,留到现在的玉米有的粮贩子一斤要给0.81元,我也没卖,听说今年的玉米还要上涨,我至少等再涨几分钱再说。&农安县开安镇农民初长阁说。&&&&&&&业内人士认为,变动的市场行情和居高不下的价格,让农民的惜售心理逐渐趋强。由于国家收储及扶持政策支撑,近一年多来国内玉米价格持续强势上涨。目前,虽然市场价格仍处在高位,但农民出于对今年国家提价收购政策的预期普遍存在惜售心理,这导致东北产区贸易企业及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情况不佳,进而导致现货市场供应略微偏紧,并为玉米价格的上涨提供了有效支撑。&&&&&&&《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农民储粮设施比较简陋,如果进入雨季销售容易产生霉变现象。农户现有的储粮设施,对于高水分玉米不能适应,容易出现低温生霉,出现霉变,粮食降价等,给农民造成更大的损失。有的农户玉米与地面直接接触,粮食状况易受气温变化的影响,随着气温升高、雨水增多,如果储粮方式不当,将直接影响粮食质量。&&&&&&&七八月份加工企业可能出现&粮荒&&&&&&&&加工企业普遍认为,当前最主要的就是两个隐患:一是八九月份原料匮乏企业面临停产风险,二是玉米价格不断上涨企业没有利润空间甚至陷入亏损。有企业表示,&国家保护农民利益,玉米价格肯定下不来了,明年如果继续今年这种状况,整个行业都有可能崩盘。&&&&&&&&作为&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的产物,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企业十年内有了大发展,年加工量节节攀升。从当前的市场形势分析,今年七八月份部分深加工企业可能出现阶段性&粮荒&。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入夏后东北地区农民手中余粮销售殆尽;二是储备有限,以吉林省为例,吉林省地储粮加上国储粮总计约有七八十万吨,但仅吉林当地19家规模较大的深加工企业一个月就需要消耗玉米80万至90万吨;三是由于种种原因,本年度中储粮公司在东北地区的临储玉米收购基本呈现停滞状态,这对玉米深加工企业后期原料供应威胁较大。&&&&&&&吉林省用粮企业收购价格尽管整体维持平稳,但也有个别企业再度上调收购价。长春大成烘干玉米(烘干粮)挂牌价格为二等1820元/吨、三等1810元/吨。松原赛力事达挂牌价格为1780元/吨,黄龙及中粮生化公主岭公司挂牌价格为1780元/吨。中粮生化榆树公司、公主岭禾丰玉米收储公司、吉安生化、四平天成公司、四平市和农牧业有限公司、吉林德大等企业挂牌介于每吨元之间,每天收购量多数为几百吨,只有少数企业达到2000吨左右。由于收购量不足,不少企业对今后保障企业正常运行的粮源产生担忧,不得不采取提高收购价格策略抢收余粮。&&&&&&&&今年是吉林省历史同期粮价最高的一年,平均玉米收购价每吨接近1800元,较去年高200多元。&华润赛力士达玉米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军介绍说,正常农民售粮有两个高峰,一个是春节前为了过年,另一个是春耕前为了种地,可今年这两个高峰都不明显。他认为,从目前的形势看,今年七八月份吉林这些加工企业很可能出现&粮荒&,一是到时候农民手中余粮销售殆尽,省里的地储粮加上国储粮总共也就七八十万吨,而仅十九家规模企业一个月就需要八九十万吨原料,根本不够用。&&&&&&&据了解,目前中储粮正在研究拍卖上一年年收购的临储玉米,让不少企业既喜且忧。刘军认为,中储粮的拍卖,对于缓解企业原料压力,抑制玉米价格上涨势头有一定作用,但拍卖价格目前还不明朗,预计到厂价在1650元/吨左右。&由于种种原因,2009年国家临储粮收购基本没动,眼下的危机依靠临储粮能够得到一定缓解,但明年怎么办,现在看不到任何前景。&他说:&国家保护农民利益,玉米价格肯定下不来了,明年如果继续今年这种状况,整个行业都有可能崩盘。&&&&&&&&市场减产预期进一步增强&&&&&&&倘若后期东北恶劣天气继续出现,东北玉米减产预期将会进一步强烈,其对市场所能产生的支撑力度也会随之增强。&&&&&&&进入三四月份以来,东北玉米产区持续低温、雨雪频繁造成玉米播期推迟,成为市场炒作的重要因素。以吉林省为例,3月份全省平均气温为零下6.0℃,比常年同期低3.7℃,4月份全省平均气温为3.9℃,比常年同期低3.4℃。而且这两月内全省多低温雨雪天气,导致气温回升缓慢,土壤解冻进程比常年明显偏晚,使旱田整地和水稻育苗播种期明显落后于常年,严重影响了旱田整地播种和水稻育苗播种进度。&&&&&&&东北玉米主产区的各级政府都采取了措施,组织农民采取各种应急方式方法抢播抢种,克服了种种困难,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播种工作。但由于播期推迟7-15天的缘故,对秋后丰收预期造成了担忧。&&&&&&&吉林省气象台台长王晓明告诉记者,今年入春以来气温偏低,降水特多,留给农民播种的时间不足十天,没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吉林省就完成了大田播种,中西部地区甚至已经开始了水稻插秧工作,不仅抢回了播种,而且也为秋季丰收抢回了积温,后期温度较高,对前期造成的积温损失具有明显的补偿作用。&&&&&&&另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年黑龙江地区气候复杂,五六月份的降水偏少;辽宁西部易旱地区随着气温的快速回升,干旱范围和强度也可能再次增大。因此,今年东北新季玉米的产量可能下降,进一步增添了市场对下半年乃至明年国内玉米供应紧张的预期。倘若后期东北恶劣天气继续出现,东北玉米减产预期将会进一步强烈,其对市场所能产生的支撑力度也会随之增强。&&&&&&&一些粮食专家认为,玉米价格上涨问题亟须引起关注,因为玉米作为应用比较广泛的粮食原料,有可能出现一涨带动千业涨的现象&&&&&&&多进口百万吨玉米对我国玉米市场的直接影响并不大,却有可能对我国玉米不断看涨的心理有所打压
投稿邮箱: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畜牧家禽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畜牧家禽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 (/)”,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饲料兽药产品直通车
饲料及相关
兽药及相关
畜禽机械设备
&|&公司概况&|&会员服务&|&网站建设&|&广告\杂志&|&企业邮局&|&诚聘英才&|&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0 VIP客户投诉电话:5 传 真:6 E-mail:&
战略合作伙伴:
法律顾问:德恒律师事务所 白律师您好, []|
今夏猪肉价格一路涨上来 9月份还会进一步上涨
●市区白条肉近四个月来批发均价一览
韩驰/制图炎炎夏季本是猪肉消费传统淡季,然而今年6月份至今,“二师兄”的身价却是只涨不跌,温州市区猪肉批发价格上涨了两成多,零售价每斤也上涨了2元以上。“近两三个月,猪肉价格节节攀升。”市区世纪联华超市南国店负责猪肉销售的工作人员杨先生告诉记者,6月份该超市前腿肉做过7.9元/斤的特价,从7月份开始就很少做特价了,7月中旬前腿肉价格涨到9.5元/斤,目前已上调至10.8元/斤,后腿肉的价格则从7月份的10.5元/斤连续上调至11.8元/斤。“今年夏天的肉价是有点反常的,大热天销量下降,价格却在上涨。”在市区新城农贸市场做了多年猪肉生意的潘老板表示,6月份前后腿肉的价格每斤为14~15元,最近涨到了16~17元一斤。据市菜篮子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6月以来,由于天气炎热,市区猪肉需求量不断下降,价格却在持续上涨,特别是7月中下旬以来涨速明显加快。而市区猪肉每月需求量却从5月份的59000多公斤逐月减少至7月份的50396公斤。此外,据记者了解,近日毛猪的收购价也攀升至每斤8元多,与5月份养猪户难以保本的状况相比,如今不少养猪户终于得以“翻身”。温州哼力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胡永波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玉米、豆粨等饲料以及人工成本的上涨,养猪户的保本价格上升至每斤7元多,“5月份毛猪收购价跌至今年最低点6.2元/斤,我养了3000多头猪,每卖一头就多亏一点,心里直发愁,现在好了,一头猪能赚个200元左右,终于不用担心了。”“今年下半年的猪肉价格应该说是提早进入到了上涨通道中,往年一般要到8月中下旬猪肉价格才开始明显上涨,而今年7月份肉价涨势就已非常明显。”温州菜篮子集团生猪肉品批发市场经理陈玉富表示,存栏量减少是肉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今年四五月份许多养殖户出现亏损,为了不再赔本便低价甩卖生猪,致使近两个月出栏的生猪明显减少,生猪收购竞争激烈,导致价格上涨。另外,今年不少地方遭遇35℃以上高温,生猪的食欲大大降低,出现生长缓慢等现象,七八月市场上的生猪平均重量每头比去年同期减少了5公斤。高温也导致了生猪运输成本和死亡率增加,因此这个夏季生猪需求量相对减少也没挡住生猪价格的上涨。陈玉富告诉记者,按照往年规律,中秋、国庆两大节日即将到来,9、10月份是猪肉消费传统旺季,目前国内无论是大型养殖场还是散户,生猪存栏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预计9月份猪肉价格还有进一步的上涨空间。原标题:今夏猪肉价格一路涨上来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新闻排行热议图片新闻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玉米价格还会涨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