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画一画我的好习惯

下载图片小提示:只要在你想要下载的小班我的好朋友简笔画图片上右击鼠标,选图片另存为就可以免费下载小班我的好朋友简笔画大图了
我的好朋友简笔画中班
宽480x295高
幼儿小班简笔画动物-动物大狂欢
宽992x772高
如何画梨简笔画
宽302x302高
小班绘画:蘑菇
宽600x450高
简笔画:微笑的小蜗牛,画画网
宽500x500高
简笔画 手绘 线稿
宽640x480高
动物动画片简笔画
宽567x567高
我的好朋友简笔画中班
宽480x252高
小班太阳简笔画_长大网()
宽477x437高
幼儿园小班简笔画兔子
宽567x567高
【幼儿园小班简笔画】【图】幼儿园小班简笔画欣赏
宽400x400高
小班绘画:蘑菇
宽600x450高
小班宝贝绘画作品:太阳
宽600x445高
草莓简笔画大全
宽711x720高
手绘情侣简笔画 2015译凡教育寒假托班
宽710x476高
儿童简笔画涂色图片大全
宽640x480高
适合幼儿园小班学画的小鱼简笔画图片
宽567x567高
适合幼儿园小班宝宝学画的向日葵简笔画画法
宽567x567高
我的好朋友简笔画中班
宽480x292高
幼儿园小班简笔画
宽567x567高
幼儿园小班金鱼简笔画
宽520x520高
幼儿小班涂色简笔画
宽567x567高
少儿简笔画教程
宽500x350高
适合幼儿园小班学画画的小鸭子简笔画画法
宽567x567高
小青蛙简笔画图片大全(14)-小动物简笔画青蛙
宽530x556高
幼儿小班水果简笔画
宽567x567高
小猫简笔画8
宽444x550高
小班绘画:蘑菇
宽600x450高
简笔画 手绘 线稿 500
宽500x333高
我的好朋友简笔画中班
宽480x282高
小班幼儿简笔画图片(2)
宽567x567高
幼儿小班简笔画_幼儿园小班树简笔画
宽567x567高
简笔画 手绘 线稿
小班下学过的画画
宽490x367高
我在小班的绘画作品(四)
宽490x715高
儿童涂色简笔画
宽567x567高
扫把簸箕简笔画
宽567x567高
适合幼儿园小班学画的小鸡简笔画
宽567x567高
12简笔画葡萄的画法 小班幼儿水果简笔画
宽567x567高
可爱卡通水果简笔画
宽567x567高小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您现在的位置:&&>>&&>>& >>
>> 浏览文章
小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作者:未知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小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小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有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不好,则终身受其害。”而良好习惯的养成则贯穿于幼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必须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去。每个幼儿从上那天起,父母就希望自己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幼儿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要培养幼儿好的生活习惯,必须从小培养。,在此,我就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谈谈个人看法:& & 一、“明确要求”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第一步。& & 孩子天生就是天真烂漫的,老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他们。他们就像一张白纸,教他们什么,他们必然会按所教的去做,所以要想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的指导与要求。首先要明确要求幼儿,让幼儿知道应该怎么做,怎样做是对的。然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在长期的生活中慢慢形成的,它需要老师的不断提醒,不断培养,让幼儿从小就知道幼儿园是一个集体,在集体中生活有一定的约束力。我们要求善于抓住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对孩子进行明确要求的教育。譬如:到户外做早操,到户外做时,要按次序排队。眼睛看前面,一个跟着一个走,不能大声喊叫;玩时不能抢别人的玩具,不损坏玩具。而且,玩过后要把玩具摆放整齐,饭前洗手,吃饭没有声音,饭后擦嘴,午睡能自己穿脱衣服,并且能自己安静入睡…..象这些琐碎的小事在成人看来是再简单不过的生活内容了,却构成了幼儿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的点点滴滴,例如:小班幼儿正确的洗手步骤可分为:将两只手的袖子上卷,双手冲湿后,抹肥皂进行搓洗,从手心到手背到手指,冲净肥皂,清甩三下,握拳走回活动室,摘下自己的毛巾擦小手,再把袖子放下。由于对幼儿的要求具体明确,幼儿也很清楚在什么时候自己应该怎样去做,从而变被动为主动行为,这样,便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二、“寓教于乐”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载体。& &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幼儿在洗手、入睡、吃饭、穿脱衣裤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在培养和训练中,孩子总是做得达不到要求,反复思考后,我觉得,可以把这些基本要求编成儿歌,让孩子边做边说,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呢?之后,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儿歌《洗手歌》和《漱口歌》,几番努力,孩子们学会了儿歌,每次洗手时都不忘说儿歌,洗手的顺序一点都没错,后来,我渐渐的发现游戏对于孩子习惯的培养很有效果。有一次,我看见班上的某个小朋友在玩玩具时,老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还不知道去捡,第二天,我就告诉小朋友我们今天要玩一个送“玩具”回家的游戏,小朋友很感兴趣,我用塑料筐布置成玩具的家,让孩子把“玩具宝宝”送回他们的家,游戏开展的效果非常好,一段时间下来孩子有了玩具需要回家的意识,每次玩过后都主动的把玩具捡好放到框里,良好习惯得到了提高。& & 三、持之以恒的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主阵地。& & 需要培养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养”不难,“养成”就需要很大的坚持性,需要不断的强化,特别是小班的孩子,他们基本上还没有自觉的意识,需要成人的提示和帮助。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键在于“渗透”和“坚持”,要把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渗透于孩子们一日生活中去,内容要具体化、生活化、可操作,如:我组织幼儿开展了“小手变白了”、“谁的小手最干净”等活动,把时间和语言结合起来,密切观察、发现问题,随时纠正,日久天长,便自然形成了习惯。从以上情况来看,必须与幼儿的生活实际密切结合,如:进餐方面,饭前洗手、进餐的正确姿势,不随便讲话,保持整洁,不剩饭菜,饭后擦嘴、洗手……总之,与幼儿生活的每一个环节紧扣,并保证幼儿作息有规律、爱清洁、讲卫生、有序和高质量,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要求,日积月累孩子的大脑神经才能形成“定型”,慢慢形成习惯。& & 四、坚持正面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催化剂。& &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讽刺好得多”心理学上说:愉快的情绪能促进大脑形成一个兴奋的点,使学习保持最佳状态。小小班由于年龄小的特点,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我就发现当小朋友玩玩具时,非常的吵闹,到处乱跑,大声斥责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而这时你轻轻说一声:我看哪些小朋友和老师一样做得好,安静的坐在小椅子上玩玩具,然后再表扬几个很快做到的小朋友真棒,必要时奖励五角星、小红旗,那么其他的小朋友也想得到,肯定也也会这样做。结合幼儿的这一特点,我在班上设置了“谁最棒”专栏,用五角星、红苹果和小红花来表示小朋友不同方面的进步,把小朋友的照片贴在一朵朵灿烂的小太阳里,老师每天都观察幼儿的进步,一周下来记录。小朋友为了争做好宝宝,得到更多的小红花,都努力认真的遵循各项常规,再此同时,我们也请配合,平时在家多对孩子进行肯定,借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我们也建议家长设立一个“宝宝学会了”观察表,具体内容:早睡早起,有礼貌,独立进餐,不挑食,爱护玩具…..在备注一栏里,写上宝宝今天在家做的事情,宝宝有趣的事情,家长可根据需要增添项目,对于宝宝每天的进步及时给予奖励和表扬,有的家长回去后这样做了,都反映说这样的观察表对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了很大的作用,自己的宝宝各方面都明显进步了,部分家长还在我那么小班的上做了介绍,让更多的家长朋友们学习科学的育儿知识,感受成功的快乐,后来,的确有很多家长加入了这一行列,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 五、家园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习惯培养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家长和老师一齐努力,形成合力,是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幼儿园教育纲要》中也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庭是人生最早接受习惯的课堂,家庭中的所有成员都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抓住每一实际,及时果断的突出要求,并坚持始终让孩子去实践,尤其当孩子送进幼儿园后,家庭更要与幼儿园实施同步教育,使孩子更快、更有效的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千万不要出现“5+2=0”的现象,指在幼儿园培养的五天的良好习惯,在双休日之内全部破坏,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一再要强调家园联系、、家园同步教育的原因。为此,老师要和家长加强联系,经常一起研究、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不能让幼儿在幼儿园是一种要求,在家又是另一种要求,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真正做到家园共育。& &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铸就优秀的品质。为了让孩子成为健康、聪明、勇敢的栋梁之才,让我们家园共同努力,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孩子一份享用终身的财富吧。
相关幼教资料:
上一篇:下一篇:
最新幼教资料
推荐幼教资料二次元同好交流新大陆
扫码下载App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阅读(9808)|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在LOFTER的更多文章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怎样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家教文章)',
blogAbstract:'\r\n \r\n一、循循善诱,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小勺  \r\n70%的小班幼儿不会拿勺吃饭,他们大多是在成人过度的呵护中,习惯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他们是真的“幸福”吗?缺少练习的机会的小朋友们,不仅手指精细动作的发展会不协调,阻碍自理能力的顺利发展,而且对小朋友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极为不利。如何解决呢?家长可利用好听易学的儿歌教会幼儿吃饭的方法:左手扶小碗,右手拿小勺。小勺盛米饭,小嘴悄悄尝,幼儿自己吃,越吃越香甜。另外,幼儿园的娃娃家区角中还提供了小动物和食物,以及大小不同的调羹,幼儿可以游戏中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家长在家也可以在开口的塑料框上贴个娃娃头或动物头,在碗里放点花生、小糖果之类的,让他们学习用小调羹喂娃娃和小动物吃饭。  ',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0,
publishTime:9,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0,
mainCommentCount:0,
recommendCount:2,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
hmcon:'1',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欢迎光临东台市教育局门户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文章作者 :丁丽丽  发布时间: 15:13:12 阅读次数:9556
& 224200& 0515&
[摘要] 小班幼儿入园后,最令老师和家长关注的一件大事那就是孩子的进餐问题,进餐状况如何关系到孩子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小班孩子能否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而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享受两个甚至四个成人的照顾,入园后,他们需要学会自己独立进餐,自我服务,这对他们来说是学习的开始。因此,怎样引导孩子们走好这第一步是关键,我在工作中,就怎样让幼儿吃饱、吃好,养成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方面做了一些研究。
[关键词] 小班幼儿& 进餐习惯
在幼儿园里,幼儿的进餐情况是小朋友适应幼儿园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家长关心的头等大事,也是小班老师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享受两个、四个甚至五个、六个成人的照顾,饭来张口就已经让他们很开心了,习惯不习惯就算了。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孩子自己不会吃、不会洗手、不会擦嘴;吃饭要人喂;习惯左手拿勺的;边吃边玩,吃饭到处掉米粒;偏食等这些问题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能有东西下肚,能吃饱。所以当小班幼儿在园吃饭后,老师就发现的问题与家长沟通,家长也表示束手无策,甚至有家长说这样的丧气话:一顿两顿不吃也没有关系,反正他饿极了也会吃。所以体检下来,营养不良的、营养过剩的、贫血的、胃不好的总会有许多。怎样将这些问题解决掉,怎样来培养小班幼儿的良好进餐习惯,在多年的小班工作中,我针对这一课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 &&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的养成,一辈子受用,坏习惯的养成,一辈子吃它的亏。可见好习惯的重要性。小班幼儿年龄小,可塑性较强,而且因为他们刚换了环境,走出了家人的包围圈,对一切都是陌生、新奇的。这个时间段,是我们对他们进行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及时地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的最佳时期。&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运用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如游戏、故事、儿歌、表演……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来进行学习操作,对正确的行为及时地给予充分的肯定,促进他们良好进餐习惯的形成。
首先,养成幼儿餐前洗手的良好习惯
&& &幼儿进餐前,首先要洗干净小手。洗手主要是让小朋友们掌握洗手的顺序和洗手后要保持手部的干净。在我们的德育画册中有这样一个活动《宝宝小手真干净》,活动中通过明明和乐乐行为的对比:明明玩后洗干净手再拿东西吃,吃得很香,乐乐玩后没洗手就拿东西吃,结果肚子痛。从而让孩子们知道洗手的重要性,愿意洗手。为了让孩子们掌握洗手的方法,还配备了琅琅上口的儿歌:挽、挽,挽袖子,冲、冲,冲湿手,抹、抹,抹肥皂,搓、搓,搓泡泡,洗、洗,洗干净。帮助幼儿记住洗手五步骤:挽袖子、冲湿手、抹肥皂、搓泡泡、洗干净。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还增加了一步:甩、甩、甩干净。让幼儿将水甩在水池里。刚开始的时候,手洗得干净,衣服、袖子没有弄湿的幼儿还会得到老师的小红花。为了让幼儿保持手部的干净,我们准备了大量的手指游戏:小不点睡了、开开门、大拇哥、手指找手指、小花狗和大石头、指五官……让孩子们在餐前的这一段时间内,保持手的干净,同时锻炼手的灵活性。俗话说:十指连心。心灵手巧,这也是对智力的开发,对反应能力的训练。经过了这样的几个环节,孩子们不但掌握了方法,而且改掉了洗手就是玩玩水的坏习惯,为卫生进餐做好了准备工作。
其次,加强幼儿就餐习惯的培养
&& &就餐,不像洗手那么简单,存在的问题各种各样。我们得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幼儿,有目的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持之以恒,这样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 &&一、循循善诱,教会幼儿正确使用小勺
&& &&小班不会拿勺吃饭的幼儿占70%,这样的问题在幼儿进餐的所有问题中是最好解决的。因为他们是在成人过度的疼爱中没有得到学习、锻炼的机会,他们的动作协调性发展的不太好。像我们班一位叫田维浩的幼儿,因为年龄偏小一点,家人又照顾得比较全面,所以第一次吃饭,他就没法拿勺,又想吃,就低头用嘴咬食碗里的饭。这样的幼儿,他并不抗拒进餐,你只要给他详细的语言和动作的示范指导,提供机会,让他们进行操作锻炼,他们很快就能掌握这一技能。
在德育中就有这样的活动内容:宝宝自己吃。活动中还用儿歌形象地讲述了吃饭的方法:为了能让他们愉快地进行练习,除了在吃饭时加强关注外,还可以用故事、游戏等形式来进行。比如中班有一个故事《小胖猪喝粥》,我们引导小班小朋友进行欣赏,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我就一边讲,一边做小胖猪喝粥的动作:舀一勺,喝一口。我还做出很陶醉的样子。孩子们爱模仿的天性立刻被这个动作吸引,于是,大家都一起来:舀一勺,喝一口。这个技能就这样在故事中被小朋友愉快地重复练习。我们还在区域活动里设立了一个生活区,让幼儿来喂小动物、小宝宝吃饭。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在喂的过程中,小朋友就了解到要想从碗里舀东西还不会掉在碗外面,就得一手把碗进行固定,一手拿勺来舀。在游戏的氛围中,幼儿沉浸在扮演的角色中,享受着作为“成人”的快乐,从而技能也得到了巩固,还培养了他们的自我服务意识。
二、耐心引导,打消幼儿依赖的心理
班上常常有这样的幼儿,会吃但不愿自己动手吃,要等人喂,这样的幼儿要占班上50%。午餐时经常会有这样的镜头:一个小朋友,手臂挂在椅子两边,手不拿勺也不扶碗,依赖心理和习惯性让他们在这里等待着老师来喂。你喂他,嘴张得老大,一吃一大口,不喂就坐那里看。老师说一句,才吃一口,吃的时候也不扶着碗,吃一口就会把手拿开歇一歇,一句话:吃饭真累。应该说这类孩子很聪明,他们很能掌握成人的心理;我不吃你会看不下去,你会担心我挨饿,你最终会来喂我。
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首先做到老师之间教育的一致性:坚决动嘴不动手。我可以多提醒你,可以坐在旁边看着你,可以帮你把饭热一热,但是,坚决不会喂你。有一次,在我们的多次提醒声中,季冬东还是吃到了最后,我坐到他身边,拿起勺,他立刻很顺理成章的面对我张大了嘴巴,而我,只是将碗里四散的米粒归归拢,又将勺子放下说:只剩下这么一点了,今天你吃得真快。他看到我放下勺子,很失望的合上嘴,眼神也有点打蔫儿,又听到我表扬他,来了精神,大口大口的三两下,就吃完了。可能因为突然发现原来自己还不能完全掌握成人的心理,或者发现原来大人不都是自己想象的那样,所以,接下来每天的进餐就容易多了。
陈鹤琴曾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可见,好的方面习惯了也就是一个好的习惯,不好的方面如果也是一句“习惯了”那就等于默认了一个坏习惯的养成,所以,有时候打破了幼儿的习惯性思维,他们的心理也会从依赖中跳开,这是加以适当的正面引导,对好习惯的养成又有很大的帮助。
& &&三、持之以恒,帮助幼儿改掉挑食的不良习惯
挑食的现象在班上是比较普遍的,尤其是小班幼儿比较多,占班上人数的65%。而且,我还发现一个怪现象:有的家长会特意来对老师说我家的孩子有什么不吃,最喜欢吃什么等,他们已经成了孩子挑食吃饭的支持者了。这个时候老师一方面要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明白,孩子挑食是非常不好的习惯,不利于孩子健康,请家长与老师共同配合,来改变孩子不良的饮食习惯,另一方面,老师也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孩子的个性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1.故事讲解,情感迁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故事中会有许多的小动物,这是小朋友非常感兴趣,非常喜欢的。所以我就利用了“爱屋及乌”的心理,让小朋友来尝试了解各种小动物爱吃的食物吃。比如故事《小兔乖乖》中,兔妈妈去采萝卜和蘑菇,回来小兔们都爱吃。我就介绍萝卜、蘑菇,并且还介绍几个相关的菜肴,让小朋友也来假装的吃萝卜和蘑菇,吃了变得很聪明,战胜了大灰狼。从而激发小朋友想尝一尝的欲望。等到幼儿园吃相关的菜了,我们再出示相关的动物形象,调动幼儿的食欲,改变进餐习惯。
2.餐前引诱,调动情绪
小班幼儿还处在直觉思维的阶段,他们易受具体事物的直接影响,同时孩子们都非常喜欢模仿老师。针对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我非常重视每天饭菜到班后的诱导工作。
菜到了教室后,特别是遇到小朋友不太喜欢的菜,我都会用夸张的动作和语言来表现出自己对这个菜的喜欢。像我们这个班的小朋友不太喜欢吃青椒土豆丝,所以当我一看见这个菜,就会很夸张的大声说:“哇,青椒土豆丝,我最喜欢吃了,留给我吃吧。”并用力的闻闻菜的香味,做出很陶醉,很想吃的样子。同班的老师立刻给予配合说:“不行啊,这是给小朋友吃的,噍,黄的土豆丝、绿的青椒丝,都好看啊,小朋友都喜欢吃,是吗?”小朋友们的情绪一下子就被调起来了,一个个都争抢着吃,吃完了还要再加一点,好香啊!老师的诱导还真管用。
&3.树立榜样,循循善诱
小班幼儿的模仿意识较强,所以同伴的影响力非常大。而且这阶段的儿童移情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对别人的意见、别人感情的反应敏感性明显增强,所以这个时候树立一个榜样,对一部分孩子会有很大的作用。
有一道菜是“冬瓜烧扇贝”。扇贝是一种海产品,比较鲜,有许多孩子不愿意吃,在碗里搅来搅去。这个时候只要有一个人在吃,就立刻会变成老师树立的榜样:你吃得真好。这是大海里的动物,可有营养了,你今天吃了这么多,一定会越长越高,越来越聪明。孩子都想长大、想聪明、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很快就会有“老师你看我也吃的”或者“老师我也聪明”的话语,扇贝也会一个一个跑到小嘴里、肚子里了。
4.浅尝即止,逐渐加量
不愿意吃的东西摆在面前,是一种压力,非常影响进餐的情绪。这时对量的有效控制,有助于给幼儿减轻心理压力,更容易接受本不愿接受的食物。
“浅尝即止”是第一步,尝一小口,试试味道。反正就是一口,吃下去不会有太强烈的反应。因为少,所以只是浅尝,压力相应的就会比较容易排除。这一步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得让他的身心慢慢的适应食物、接受食物。
“逐渐加量”是一个慢慢的过程,由少到多,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进行等待。说话得再三思量,不能因为一句话而前功尽弃。表扬得适时给予,让他的行为及时得到老师的肯定,给他信心,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
5.巩固保持,奖励肯定
点滴的进步来之不易,一定要保持住。这时抓住孩子“爱表扬”、“好表现”的心理,给予孩子一些言语上、物质上和行动上的奖励,不但会让他的好习惯养成,还会让他更自信。小红花是他们的最爱,是最好的物质奖励。在一日的活动中,因为他的进餐表现,多给一些在活动中的表现机会或者优先权,调动他的积极性,这会更加增强他克服挑食的信心。
最后,注重幼儿进餐后的卫生教育
在陈鹤琴教育家提出的十七条教学原则中,第一条就说到“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他还提到:家庭教育中“娇生惯养”是对孩子无原则的爱,它有损于孩子的身心发展。那收拾餐具、擦嘴、擦手这些幼儿自己能做的事就应该自己做,这也是培养自我服务的机会。“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孩子们从听老师讲方法,到自己实践,也许第一次、第二次还需要老师的提醒协助,但慢慢的,从“不觉到自觉”、“被动到自动”,他就能独立去完成,渐渐地就会变成习惯。卫生也从老师口中的一个深奥的词语变成了他的一种自觉行动了。
通过各种形式对幼儿实施教育,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将会使孩子受益终生。但要做到这些,仅仅依靠幼儿园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老师和家长的密切配合。因为,养成孩子良好的进餐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可一旦养成了好的习惯,就要使幼儿坚持下去,持之以恒。教师要多与家长沟通,争取到他们的理和配合,及时的交流幼儿在园、在家的情况,使幼儿在园和在家里的表现一样,家园共育,这样才会避免教育的脱节现象,孩子的习惯才会在不断的巩固中得以养成。
&&年早期教育新视野三等奖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版权所有 Copyright@ 江苏省东台教育网Email:你所在的位置: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正确的坐姿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正确的坐姿
出处:乖乖网
作者:慧琳
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教幼儿学习正确的坐姿,让幼儿知道坐姿不正确对身体有害,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活动准备:1、椅子、桌子、书等等。2、请大班幼儿排练好情境表演。活动过程:1、情境表演。教师请幼儿看表演,提出要求:看看大班哥哥姐姐表演了什么?表演一:一位“近视”的“红领巾”出场,手上拿着一本书,想看书,书离眼睛很近,可还是看不清。道白:“唉!小朋友,你们看我的眼睛。都怨我小时候不听老师和爸爸、妈妈的话,伏在桌上看书,把眼睛弄近视了。小朋友,你们千万别学我!”说完话,下场。表演二:一位“驼背”的“红领巾”上场。(时徉装驼背)道白:“唉!小朋友,你们看看我的样子。上星期学校为希望工程排练节目,就因为我驼背,老师不让我上台表演。都怪我小时候不听老师的话,坐在椅子上不挺直腰,你们可千万别学我。”说完,驼着背下场。2.幼儿谈情境表演内容。(1) 两位小朋友表演了什么?(如果幼儿印象不深,可再表演一次)。(2) 为什么两位大哥哥,一位近视,一位驼背?让幼儿知道从小坐的姿势不正确,就会伤害身体,成为近视和驼背的人。3.教师教幼儿正确的坐姿。(1)听讲时的坐姿。教师边示范边示范:听讲时坐在小椅子上,两脚并拢,身体挺直,坐在椅背双手放在腿上,眼睛看着前方(老师)。(2)教师请几名幼儿到讲台前学学坐,其他幼儿评评他坐得好不好,对不对,全体幼儿练习正确的坐姿数遍。(3)看书时的坐姿。教师示范讲解:两脚并拢,身体挺直靠在椅背上。双手拿书,胳膊肘放在桌上或书放在桌上,胳膊平放在桌上。注意用侧面示范。教师请几名幼儿到讲台前做一下看书时的姿势,其他幼儿评评它们坐得好不好,对不对。全体幼儿练习正确的看书姿势数遍。4.绘画时的坐姿。教师示范将讲解:绘画时的坐姿与看书时的坐姿大致相同,只是画画时,右手握笔,左手按住画纸。请全体幼儿练习数遍。5.教师总结。小朋友学习了正确的坐姿,希望小朋友要养成好习惯,长大后有一个健壮的身体。
乖乖精彩专题推荐
Copyright (C)
黔ICP备号-1
文网文[号 联系邮箱: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