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广场里训练杀手吗

美影院杀手向狱警吐口水被戴上口罩(组图)_新浪教育_新浪网
美影院杀手向狱警吐口水被戴上口罩(组图)
  7月24日,奥罗拉市18岁少女阿什莉?德乌尔跪倒在枪击案遇难者戈登?科文登与家人的合影照片前。戈登?科文登是阿什莉?德乌尔家人的朋友。
  23日首次出庭时,霍姆斯举止怪异,橙红色的头发蓬乱,神情困倦,时而睁眼,时而闭眼点头。   心理学家称其举止怪异有3种可能性:处于精神病中期阶段;患烦躁抑郁症;伪装自身反社会行为
  ■ “《蝙蝠侠》首映血案 男子闯影院杀12人”追踪
  据新华社电 美国科罗拉多州奥罗拉市影院枪击案嫌疑人詹姆斯?霍姆斯在阿拉珀霍县监狱关押期间频繁向狱警吐口水,监狱管理人员不得不给他戴上口罩。
  23日首次出庭时,霍姆斯举止怪异,橙红色的头发蓬乱,神情困倦,时而睁眼,时而闭眼点头。法官走进法庭时,他的辩护律师不得不用肘部提醒他起身。
  美国广播公司报道,这些只是霍姆斯怪异举止的一部分。20日遭逮捕后,他在阿拉珀霍县警察局一边挑眉毛一边直盯墙面。霍姆斯告诉警方,他是影片《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中蝙蝠侠的敌人“小丑”,存有少量残余火药的包是他的“木偶”。
  霍姆斯20日晨在奥罗拉市一家影院开枪射杀12名观众、打伤58人。他的作案动机迄今不明,检方定于7月30日正式向他提出谋杀等罪名指控。
  美国特工处心理学家玛丽萨?兰达佐24日做客《早安,美国》电视节目时说,霍姆斯举止怪异有3种可能性,一是处于精神病中期阶段;二是患烦躁抑郁症;第三种则是他故意举止古怪,以伪装自身反社会行为。
  ■ 调查
  校方将疑犯包裹交给警方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25日证实,安舒茨医学院收到一件科罗拉多州奥罗拉市影院枪击案嫌疑人詹姆斯?霍姆斯寄送的包裹,已经呈交警方。
  福克斯新闻网站以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执法部门官员为消息源报道,警方和联邦调查局23日接到报告,称科罗拉多大学安舒茨医学院一名精神病学专家收到一件据信寄自霍姆斯的包裹。调查发现,包裹不构成威胁,寄送者另有其人。
  不过,调查人员随后搜索医学院收发室时发现另一件在寄件人地址一栏写有霍姆斯姓名的包裹,收件人仍是这名精神病学专家。获得搜查令后,警方取走包裹并启动调查。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霍姆斯接受调查人员讯问时曾提到这件包裹。
  蒋骢骁(新华社专稿)
  疑犯笔记本绘有袭击细节
  一名执法部门消息人士告诉福克斯新闻网站记者,包裹内含一个笔记本,绘有袭击细节。
  这名消息人士说:“笔记本中有一些与屠杀相关的插图。”
  图画包括一些人物线条画,一些人挥舞着枪向另一些人射击。笔记本中描绘的袭击方式与霍姆斯现实生活中的行为类似。
  这件包裹在袭击前还是袭击后抵达科罗拉多大学成为媒体关注的话题。福克斯新闻网站报道,包裹上周已经投送到科罗拉多大学安舒茨医学院,由于收发室关闭,因此直至23日才被发现。
  美联社援引校方一份声明报道,包裹12日送达学校。科罗拉多大学发言人雅克?蒙哥马利告诉媒体记者,学校及时分发了所有属于安舒茨医学院的邮件和包裹。但是,一般而言,如果美国邮政管理局方面不需要收件人签名,校方不会追踪包裹的去向。
  蒋骢骁(新华社专稿)
  ■ 声音
  奥巴马承诺减少枪支暴力
  承认宪法保护民众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
  结束在奥罗拉探望伤员和遇害人家属的行程后,美国总统奥巴马25日来到新奥尔良市,在美国全国都市同盟一场会议上讲话。
  奥巴马说:“我认为,许多拥有枪支的人应该认可,AK-47型步枪应由军队士兵所有,而不是罪犯。这类枪支应该出现在战场,而不是城市街头。”他承诺:“我将持续和两党成员、宗教团体以及民间组织合作,以就减少枪支暴力达成一致。”
  这是影院枪击案发生后,奥巴马首次“大篇幅”提及枪支管控议题。枪支管控是美国核心政治议题之一。就传统而言,民主党主张采取更严格的管控措施,共和党则赞成对公民持枪少加限制。
  在美国,选举年提及、讨论枪支管控话题十分敏感,甚至可能导致“政治自杀”。
  奥巴马25日在讲话中首先承认,民众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得到宪法第二修正案保护。“我像大多数美国人一样,相信第二修正案确保美国人持有枪支的权利。”他说,“我认为,我们认可拥有枪支的传统,它一代代传承――打猎和射击是我们珍贵的国家遗产之一。”
  杜鹃(新华社专稿)
  奥巴马政府短期内恐怕难以在枪支管控领域有所作为,因为以“全国步枪协会”为首,华盛顿存在一支资金雄厚且势力强大的院外游说团体。另外,宾夕法尼亚州、俄亥俄州和弗吉尼亚州这3个总统选举的重要“战场”拥有大量“枪支友好型”选民。――媒体分析
不支持Flash你现在的位置:&&&&&&亡命天涯--评《杀手亡命》
亡命天涯--评《杀手亡命》
《杀手亡命》Hit And Run
[美]劳伦斯·布洛克 著&& 尤传莉 译&&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9月版
&&&&& 凯勒和以往一样在完成工作的同时顺便去集邮,可这次任务还没完成他却踏上逃亡的路途。凯勒第一次如此的狼狈,他不仅成为替罪羔羊,而且几乎失去了一切。
&&&&& 像一部公路电影,凯勒跨州过市,从俄亥俄州到衣阿华州、印第安纳州、宾州、田纳西州,直到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市,他遇到了茱莉亚……
&&&&& 桃儿在这次最具危险的旅程中更显她超群的魄力和智慧,当之无愧的是凯勒的最佳搭档。
&&&&& 既然是亡命天涯,本该是惶惶不可终日,或者是紧张激烈的火爆追逐场面,但书中以轻松幽默的笔调展开叙述,节奏舒缓却又扎实,这是杀手系列的特色之一。而该系列另一个不可或缺的特色就是充满黑色幽默,本书也不例外:不菲身家的凯勒在逃亡中常常为付不起加油和住宿的费用所困扰,他还做了一件以前从没做过的事:掠夺死者财物;他空怀珍邮却不能变成现金使用;最后凯勒与BOSS手下塔格特的对决就更加地让人叫绝—两人的焦点集中在一只垂垂老矣的威尔士柯基犬身上。
&&&&& 就像杀手系列的前几部作品一样,我们除了关心凯勒如何能脱身和复仇,更多的是还被书中反映的人情世故所感染和打动。书里不时散发着着淡淡的怀旧气氛,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传统消失的惆怅。
&&&&& 江湖中人终有退隐的一天,凯勒既找到爱情归宿,又手刃仇敌,失去的财物又回来了,便以杀人利器变作修补房屋的泥瓦刀,与爱人过着温馨宁静的生活。如此阳光的结局使得杀手系列暂告一个段落,但谁又能说清凯勒什么时候又会续写他的暴力史呢?
--------------------楼主管理员给此话题奖励了3分!
偶像知道 布洛克到底写了多少书啊 好多好多啊
--------------------罪恶的火焰终将燃尽一起光明的枷锁
布洛克确实能写,光系列就有5个:
[美]劳伦斯·布洛克Lawrence&Block&(~)  Series:马修·斯卡德(Matthew&Scudder)系列:
父之罪(The&Sins&of&the&Father,1976)&  &&&&在死亡之中(In&the&Midst&of&Death1976,)&  &&&&谋杀与创造之时(Time&to&Murder&and&Create,1977)&  &&&&黑暗之刺(The&Stab&in&the&Dark,1981)&  &&&&八百万种死法(Eight&Million&Ways&to&Die,年夏姆斯奖Shamus&Awards  &&&&酒店关门之后(When&the&Sacred&Ginmill&Closes,1986)&  &&&&刀锋之先(Out&on&the&Cutting&Edge,年夏姆斯奖Shamus&Awards提名&  &&&&到坟场的车票(A&Ticket&to&the&Boneyard,1990)1991年夏姆斯奖Shamus&Awards提
名&  &&&&屠宰场之舞(A&Dance&at&the&Slaughterhouse,年夏姆斯奖Shamus&
Awards提名、埃德加奖Edgar&Awards  &&&&行过死荫之地(A&Walk&Among&the&Tombstones,1992)&  &&&&恶魔预知死亡(The&Devil&Knows&You’re&Dead,1993)1994年夏姆斯奖Shamus
&Awards&  &&&&一长串死者(A&Long&Line&of&Dead&Men,1995)&1995年夏姆斯奖Shamus&Awards
提名、埃德加奖Edgar&Awards提名  &&&&向邪恶追索(Even&the&Wicked,1997)&  &&&&每个人都死了(Everybody&Dies,1998)&  &&&&死亡的渴望(Hope&to&Die,2001)&  &&&&繁华将尽(All&the&Flowers&Are&Dying,2005)
雅贼柏尼·罗登拔(Bernie&Rhodenbarr)系列:
别无选择的贼(Burglars&Can’t&Be&Choosers,1977)&  &&&衣柜里的贼(The&Burglar&in&the&Closet,1978)&  &&&喜欢引用吉卜林的贼(The&Burglar&Who&Liked&to&Quote&Kipling,1979)&  &&&阅读斯宾诺莎的贼(The&Burglar&Who&Studied&Spinoza,1980)&  &&&画风像蒙德里安的贼(The&Burglar&Who&Painted&Like&Mondrian,1983)&  &&&把泰德·威廉斯交易掉的贼(The&Burglar&Who&Traded&Ted&Williams,1994)&  &&&自以为是亨弗莱·鲍嘉的贼(The&Burglar&Who&Thought&He&Was&Bogart,1995)&  &&&图书馆里的贼(The&Burglar&in&the&Library,1997)&  &&&麦田贼手(The&Burglar&in&the&Rye,1999)&  &&&伺机下手的贼(The&Burglar&on&the&Prowl,2004)
  杀手凯勒(Keller)系列:
杀手(Hit&Man,1998)&  &&&黑名单(Hit&List,1999)&  &&&杀人排行榜(Hit&Parade,2006)
杀手亡命(Hit&And&Run,2008)
睡不着觉的贼伊凡·谭纳(Evan&Tanner)系列:
&&&&睡不着觉的密探(The&Thief&Who&Couldn't&Sleep,1966)&  &&&作废的捷克人(The&Canceled&Czech,1966)&  &&&谭纳的十二体操金钗(Tanner’s&Twelve&Swingers,1967)&  &&&谭纳的非常泰冒险(The&Scoreless&Thai&(Two&for&Tanner),1968)&  &&&谭纳的两只老虎(Tanner’s&Tiger,1968)&  &&&&Here&Comes&a&Hero1,968&  &&&Me&Tanner,&You&Jane,1970&  &&&Tanner&on&Ice,1998
奇波·哈里森与里欧·海格(Chip&Harrison&&&Leo&Haig)系列:
&&&&&&&&&&Make Out with Murder (1974)&&&&&&&&& No Score (1970)&&&&&&& &Chip Harrison Scores Again (1971)&&&&&& The Topless Tulip Caper (1975)&&&&&& A.K.A. Chip Harrison: Make Out With Murder / Topless Tulip Caper(omnibus) (1983)&&&&&& Introducing Chip Harrison: No Score / Chip Harrison Scores Again(omnibus) (1984)&&&&&& The Affairs of Chip Harrison(omnibus) (2001)
--------------------
管理员给此回复奖励了
参与话题讨论,请先
331名成员125个主题
可用积分:10分    milly_010 :    
底层人民总是最悲惨的。但人们一眼执著地活着
日,东帝汶宣布脱离葡萄牙独立。9天后,印度尼西亚入侵该国。残暴的占领军屠戮的人口多达20万之众,其中1/3的人口为东帝汶人。    
美国国家安全档案管(National Security Archive)解密文件证明,美国政府不仅为印尼军队提供了屠杀使用的武器装备,而且还明确地批准了入侵计划。根据解密档案的记载,日,美国总统杰拉尔德•福特(Gerald Ford)、国务卿亨利•基希格(Henry Kissinger)与苏哈托总统进行了会晤,同意了苏哈托的入侵计划。入侵行动在随后第二天旋即展开。解密文档同时也显示,美国卡特政府在1997年阻止了该档案的解密处理。    
若昂•卡拉斯卡劳(Joao Carrascalao),东帝汶前总统之弟,至今仍然流亡海外的政党领袖,在东帝汶遭到入侵的整整35年后,接受了今日民主(Democracy Now!)主持人艾米•古德曼(Amy Goodman)的采访。他说,“我抵达雅加达一个小时后,福特总统和亨利•基辛格也到了雅加达。当天晚上,雅加达政府一位位高权重的高官,印尼上校苏延托,通知我,美国政府已批准印度尼西亚入侵东帝汶。”    
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助理历史教授、国家安全档案助理研究员,布拉德•辛普森(Brad Simpson)告诉艾米:“这些文档向我们展示了,美国历任政府在随后25年中,刻意隐瞒了这一事实,将美国支持印尼入侵东帝汶的详情列为机密,不让美国公众和国际社会知道,对20世纪80年代,发生在东帝汶的屠戮丑闻的可信报告,实施有组织地查禁,或漠然视之,不予理睬。同时,美国政府想尽一切可能办法,规避国会禁止军售的法令,使军火出售的渠道产畅通无阻。”    
在入侵发生的20年后,旅居印度尼西亚的两位最具批判精神的评论家,一跃成为国际知名人士。东帝汶籍活动家,卡洛斯•菲利普•西门内斯•贝洛(Carlos Filipe Ximenes Belo)天主教主教和何塞•拉莫斯•霍塔(Jose Ramos-Horta),于1996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这次颁奖让雅加达、华盛顿始料未及,震惊之极,而且也让华尔街受到很大刺激。    
东帝汶屠戮事件,只是苏哈托政府执行的、为数众多的警察国家政策的一个例子。在1997年,将军队派遣到这些独立主权国家的行径,被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他们给出的堂而皇之的理由是,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在东南亚的泛滥。事实情况却是这样的:多数暴动之所以爆发,是因为人民已经绝望,他们强烈希望,以此摆脱苏哈托独裁政权的奴役,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这些揭竿造反的人民才求助他国政府,如中国,要求获得军事或医疗援助,但美国主流媒体完全无视这一点。同时,媒体完全无视的事实还包括,受到庇护的苏哈托政权,也是服务于公司帝国利益。苏哈托一心一意想控制所有周边群岛,即使是那些并不拥有令人垂涎的资源的地区也不例外。对此,华盛顿政府和华尔街都十分关注,并给予支持。公司帝国的老板深知:如果想在那些他们觊觎已久的资源充足的地区自由行动,不受拘束,那么他们就得庇护苏哈托,支持这个独裁者实现统一印度尼西亚大业的宏愿。      
苏门答腊岛(Sumatra)位于石油和天然气丰富的亚齐省内,其北部突出部地区的居民,从我到达印度尼西亚后开始,遭印尼军队杀害的,超过1万人。成千上万的人死于莫鹿加群岛(Molucca Islands)、西加里曼丹(West Kalimantan, 婆罗洲)和伊里安查亚(Irian Jaya,新几内亚岛)发生的冲突中。一个又一个的案例,无不反映出了那些武装军队的真实目的:确保跨国企业所觊觎的资源的安全。因为,从本质上讲,这些跨国企业资助支持了苏哈托政府,理应受到保护。诚然,石油开发和矿产开采公司是掠夺资源的急先锋,但大量其他公司也接踵蜂拥而至。他们利用该地的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从开发建设项目和消费品市场中捞取利润。以国际银行和商业界的投资为基础发展经济,印度尼西亚是当之无愧的典范。因为看到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来偿还贷款的前景,印度尼西亚政府进一步加大举债的力度,将资金注入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以此催生其他产业的需求,如,酒店、饭店、购物商场,以及与项目建设相伴而来的建设、服务、金融、交通产业的发展。结果,富裕的印度尼西亚人和外国人从中获益无数,但绝大多数印度尼西亚人民却为此受苦受难。人民爆发的抵制运动一次又一次被武装部队镇压。    
印度尼西亚的环境,和其人民遭受的苦难情形一样,也受到严重的破坏。矿藏开发、纸浆和纸张生产厂家及其他开发资源的产业,耗尽了大量的资源,伐光了世界上最大雨林的大面积植被。有毒废物充斥河流。工业区及周围城市上空充满污染空气。1997年,印度尼西亚失控的森林大火产生了大量的有毒烟雾,使东南亚上空一片阴霾,成了世界上轰动一时的头号新闻。从根本上说,这种结局,就是经济杀手和腐败的印尼政府共同引发的。    
  吃完饭了,来这里看书喽。。。
印度尼西亚“经济奇迹”的其他受害者,还包括其他部族人民,布基人、迪亚克斯人(Dyaks),美拉西亚人(Melanesias,美拉尼西亚意为黑人群岛,位于西太平洋、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群岛上居民多为美拉尼西亚人,通用美拉尼西亚语。主要有新喀里多尼亚岛、斐济群岛、所罗门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和俾斯麦群岛。译者注。)及其他土著文化。他们的土地被夺走,他们的肉体和文化一并被消灭。这种现代的种族灭绝,之惨绝人寰,实无法仅用人类苦难的程度来衡量,这是对人性灵魂的公然践踏;联系到历史上发生的种族屠杀,包括美国国内发生的、对原著民的屠戮,这就更加令人痛恨、泄气、沮丧,令人绝望。尽管这种臭名昭著的行径在当今一直受到世人的谴责,但是,这种受美国政府和美国跨国企业资助的掠夺模式,仍然还在重演。    
当不断恶化的经济危机,开始严重地冲击印度尼西亚经济时,苏哈托政府最终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结构调整计划(Structural Adjustment Package, SAP)。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议苏哈托政府:取消燃油和食品补贴,停止很多其他社会服务,以此减少开支。这种缺乏平衡的政策明显对富人有利。结果,挨饿、死亡人口不断攀升,仇恨政府的情绪蔓延开来。  
  已经下载,看完了。。
印度尼西亚人民忍无可忍,走上街头,抗议示威。因为害怕混乱不断升级,即使是富人也要求改变现有局势。1998年5月,苏哈托被迫下台,最终结束了他长达32年的独裁统治。日,美国克林顿当局切断了与印度尼西亚军队的一切军事联系。    
然而,这些事件绝非预示了公司帝国势力在印尼的终结。相反,他们在印尼的势力更为强大。当权的印度尼西亚人,因为赶走了独裁者而得到人民的感激,他们把自己装扮成人民的公仆。事实上,苏哈托倒台,美国喜不自胜,然后,他们又扶植了新的政府。不久,日,圣诞节的第二天,灾难降临了。海啸袭击了印度尼西亚。无疑,灾难的发生将为公司帝国巩固势力提供新的契机。    
在海啸的袭击下,大约有20万的人死于非难。然而,参加重建项目的企业(多数都是美国企业),都把这次悲剧看作牟取暴利的大好时机。地震、飓风和海啸夺走了数以万计的性命,摧毁价值不可估量的大量财产,然而,这些灾难却能提升国内生产总值。灾难带来的死亡和破坏损失,并没有在经济统计数据中予以考虑,然而,重建工程中所投入的几十亿美元,却被经济统计数据不断援引,从而形成了一种误导世人的积极假象。  
  连载好累啊。。  
  麻烦给我全书,,谢谢
大多数美国公民并没有意识到,国家灾难跟战争其实没什么两样:对于大型企业来说,这都是牟取暴利的黄金时机。自然灾害发生后,投入重建工程的巨额项目专款,往往被预留给美国工程建筑公司和跨国企业,而这些企业,却拥有自己的酒店、饭店、零售连锁商场、通讯和交通网络、银行、保险公司以及隶属公司帝国的其他产业。“援灾”项目没能帮助处于贫困的农民、渔民、小饭店、小招待所及当地的企业家,相反,“援灾”项目为帝国扩张的走狗提供了另一个圈钱的渠道。    
  雷可雷非常雷 :    
的确很累呀。尤其是发帖子的时候还要小心别被领导逮着。    
又没有跟贴鼓励,好郁闷呀
大发海啸灾难财    
日,是个黑暗的日子。不仅对那些遭受海啸袭击的直接受害者来说,是黑暗的一天,对于相信应该同情、协助生活在同一个地球的受灾人民的我们所有人来说,也是黑暗无比的一天。早在自然灾害来袭的好几个月前,无耻剥夺背后蕴藏的悲剧就已经开始了。     
2004年9月,印度尼西亚选择了另外一个军界人士—时任将军的苏西洛•班邦•尤多约诺(Susilo Bambang Yudhoyono)—担任总统。根据《纽约时报》的说法,“在苏哈托将军的高压独裁统治期间,其人的仕途生涯,可谓平步青云……”    
1976年,军队挑选苏西洛赴美国乔治亚州本宁堡(Fort Bening)接受军事训练,后又获得美国“国际军事教育和培训计划”资格,两次赴美受训。海啸席卷印尼海岸时,他一下子成为粉粹亚齐省独立运动的理想领导人。    
跟蔓延各群岛的很多当地运动一样,亚齐省发生的运动,也是强烈希望脱离印尼政府独立。他们认为,印尼中央政府在经济上盘剥他们,在政治上实行残酷的高压政策。亚齐省的环境和土著文化备受外国公司的破坏,甚至是摧毁,然而,当地人民却没有为此而得到补偿。印度尼西亚最大的资源项目之一,一家液化天然气(LNG)工厂就位于亚齐省内,然而,液化天然气获得的利润中,只有那么一点比例分拨给当地,用以资助学校、医院和其他投资,帮助那些受到工厂严重影响的人们。      
“过去50年来,拥有丰富资源的亚齐省,一直渴望有朝一日能脱离印尼独立,”曾获得诸多新闻报道奖的知名记者梅丽莎• 罗西(Melissa Rossi)说过。他的撰文散见于《新闻周刊》(Newseek)、纽约《新闻日报》(Newsday)、《君子》(Esquire)、《乔治》(George)、MSNBC以及《纽约观察家报》(The New York Observer)。偶尔也从全球热点地区给我发来问候的邮件。“海岸线各地,石油富足,印尼政府之所以象蚂蟥一样紧紧吸附于亚齐省,原因正在于此。”虽然现在解密的档案还很少,但据估计,在该省持续30多年的武装冲突中,已有1—1.5万人被杀,而这场持续的浩劫,就发生在海啸袭击印尼海岸和陆地的前夜。早在2004年,政府代表和亚齐自由运动组织(Free Aceh Movement, GAM。[印尼语:Gerakan Aceh Merdeka,简称GAM,又译亚齐独立运动组织,是一个主张以暴力手段争取亚齐独立的组织。组织由一名亚齐商人创立,总部设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并在亚齐招募游击队,以武力争取亚齐省脱离印尼独立,建立一个有别于印尼的回教国家。)就开始进行秘密谈判。自由亚齐运动组织似乎取得了谈判中的有利地位。如果谈判成功,亚齐人民将可以享受石油、天然气和其他本地资源利润带来的一些福利,取得一定程度的自治,还可以获得他们数十年以来一直争取的其他权利。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来袭的海啸改变了一切。  亚齐自由运动组织是一个本地组织,他们的主要活动地区,恰好被巨大的海啸所摧毁,因此,海啸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极为严重地削弱了该组织的力量。他们中的一些关键领导人死于此次海啸,一些领导人痛失了家人。他们的通讯系统和交通设施被毁于一旦。接下来,他们的工作重点发生了转变,从以前的抵抗运动和谈判行动中,转移到救治海啸受害者并管理救灾工作上来。    
而另一方面,政府却迅速采取行动,利用这种混乱实施自己的阴谋。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和其他未受影响地区毫无作战经验的军队,源源不断地空运到亚齐省。几月之内,他们就将得到美国军事人员和雇佣兵的协助,如美国前中情局特工尼尔,他也曾率领一个小组前往亚齐保护美国建筑承包商。这些武装部队,以临危受命解救灾区受害者为幌子,开始实际控制受灾区域。他们不可告人的目标,也包括镇压亚齐自由运动组织。  
布什政府也毫不迟疑,争分夺秒地行动起来。在海啸来袭当月的第二个月,即2005年1月,华盛顿政府发布命令,终止了克林顿政府于1999年切断与印尼高压军队的一切军事联系的政策。接着,白宫迅速向雅加达调派了价值100万美元的军事装备。《纽约时报》在日的报道中指出:“海啸降临后,华盛顿政府抓住这个天载难逢的机遇……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Condoleezza Rice)已提议,美国应加大力度对印尼军官进行培训……亚齐省,30年来一直在战斗在平叛分裂活动一线的印度尼西亚军队,自海啸发生后,已经全线展开,部署到位……这些军队最终的目标,看上去是要削弱、扼杀自由齐亚运动的武装部队。”2005年11月,华盛顿政府解除了针对印尼的武器禁运,从而全面恢复了与印度尼西亚军队的关系。      
当时的自由亚齐运动组织,正努力从灾害造成的损失中恢复元气,积极协助本地社区的重建工作,同时也面临难以招架的强大军事和政治压力—印度尼西亚军队和那些来自美国同谋的威胁。自由齐亚组织已筋疲力尽,完全不堪应付这一切,最终他们与政府签署了一份对他们来说极不公平的条约。这一次,最大的赢家,跟过去一样,又是公司帝国。事实上,海啸灾难进一步确保,他们对亚齐省的掠夺将不受丝毫影响地持续进行。    
公司帝国利用海啸对亚齐省的掠夺,亚齐的勒赛尔山生态保护区(Leuser Ecosystem)给出了强有力的证明。过去30年以来,本地不时爆发的抵抗运动,成功地将木材和石油公司拒之门外,保护了孕育了世界上最为富饶的森林地带之一。而现在,自由亚齐运动组织已几近瓦解,那块最为富饶的地区又开始被外国公司所破坏。  
公司帝国利用海啸对亚齐省的掠夺,亚齐的勒赛尔山生态保护区(Leuser Ecosystem)给出了强有力的证明。过去30年以来,本地不时爆发的抵抗运动,成功地将木材和石油公司拒之门外,保护了孕育了世界上最为富饶的森林地带之一。而现在,自由亚齐运动组织已几近瓦解,那块最为富饶的地区又开始被外国公司所破坏。    
迈克•格里菲斯(Mike Griffiths),一家石油公司前高管,在20世纪80年代,辞掉了给他带来高薪的工作,完全投入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使命中来。199年,他出力协助建立了保护勒赛尔山国际基金会(Leuser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2006年,他为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ational Public Radio, NPR)“电台考察”(Radio Expeditions)节目制作小组担任导游,前往亚齐省。该节目主持人迈克• 沙利文(Mike Sullivan)是这样报道的,“冲突过后、,对森林的破坏有可能逐步升级,面临的最大威胁—甚至比砍伐那些价值不可估量的热带硬木和油椰树植被更为严重的威胁—来自修路工程。”电台节目接着解释说,建筑工程公司游说世界银行和其他“援助”机构贷款筑路修桥,从而更好地为木材和石油产业提供更大的便利。迈克•格里菲斯告诉美国国家公共电视台:“如果对勒赛尔山生态保护区不闻不问,放任自流,那么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保护老虎、猩猩、大象和犀牛的最后机会,我们还将失去私400万人民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条件—众多居民正是依靠这块区域获得用水,防止水灾和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  
  美国真厉害。
  我X,强贴留名。
印度尼西亚的统治精英、美国政府和跨国企业之间过从甚密、不为人知的关系,显示了二战后期公司帝国在世界各国活动所用的同样伎俩。帝国势力的扩张主要是秘密进行的。因为民主制度要求要求全体选民有知情权(democracy assumes an informed electorate),所以,这些见不得光的手段直接威胁了美国人所追求的理想信念。这些所作所为,也是我和那么多“开发建设专家”执行任务带来那些灾难的直接旁注,尽管这提起来,是那么地令人心烦意乱,不得安宁。    
  qhdwyc :  
是啊。美国的富有就是建立在对全球的掠夺基础上的。    
      9  贪腐恶果    
在《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一书中,我详细讲过: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我和斯通-韦伯斯特工程建筑公司(Stone and Webster Engineering Company, SWEC)维持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在那个时期,这家公司是美国最大、最受尊敬的咨询顾问和工程建设公司之一。我也提到过,该公司付给我50万美元封口费。作为回报,我将放弃写我担任经济杀手的故事。这家公司只是偶尔要求我真正为他们做点事。    
1995年的一天,斯通-韦伯斯通公司一个高层官员打电话过来,要求和我见面谈谈。在午餐时,他和我谈到一个项目,在印度尼西亚建造一个化学处理中心。他自信地向我透露,那将是公司成立100年以来所能承建的最大项目之一,投资额高达10亿美元。“我下定决心,要把这个项目搞到手,”他说,然后压低嗓音,向我坦白,“现在还没有把握,除非我想出办法,给苏哈托家族的一个成员支付1.5亿美元。”    
“受贿,”我附和道。    
他点头同意。“你在印度尼西亚呆的时间很长。能不能给我透露点消息,怎么才能把贿赂的这个事搞定。”      
  我告诉他,我听说有四种方法,可以“合法的贿赂”目标人物。斯通-韦伯斯特公司可这样安排,从目标人选和他的朋友控制的公司,租赁推土机、起重机、卡车及其他大型设备,然后支付过高的租赁费用;也可以将部分项目工程以高得离谱的价格转包给那些他们掌控的公司;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模式,以高价购买食物、房子、汽车及其他此类物品(contract for);还可以安排印度尼西亚的目标人物的子女,赴美就读著名大学,费用全包,在美国就读、生活期间,给他们支付顾问或实习生工资。我也提醒他,要安排数额如此庞大的费用,极可能要四种方式同时使用,而且还要花几年时间。但是,我向他保证,我曾见过这四种方式都用得十分成功,而且到头来,从没有发现任何人将这些美国公司或其高管告上法庭,从来没有。同时,我向他建议,可以考虑使用艺妓,这样有助于使交易更为隐秘,不为人知。
  天呢,真可怕
“你说的艺妓,”他狡黠地咧嘴一笑,“已经在努力展开工作。”至于其他,他表达了他的疑虑,苏哈托家族的人可能会要求“一次性现金支付。”(cash up front)    
不得不承认,要“一次性”用现金支付如此巨额的费用,我毫无办法。至少是不用“违法”就到达到这个目的,我无能为力。    
他感谢我后就走了。关于这个问题,我再也没有听到进一步的消息。    
10年后,2006年的3月15日,《波士顿环球时报》(The Boston Globe)在商业版块头版中以大幅标题报道如下:‘贿赂备忘录’和斯通-韦伯斯特的破产。这篇文章讲述了这家创建于1889年、拥有辉煌业绩的公司,是如何彻底走向没落的悲剧故事。2000年申请破产保护,随后被Shaw Group接管。《环球时报》这样报道,“被解雇的员工人数远远超过1 000人,他们员工持有的斯通韦伯斯特的股票一落千丈。”《环球时报》记者史蒂文•贝利(Steve Bailey)得出的结论是,该公司的崩溃可追溯至“那个至关重要的备忘录,(它)详细列出了之前并没有公开的秘密计划:为了赢得该公司历史上最大的建筑合同,公司将给苏哈托总统的一个亲戚非法支付1.47亿美元的好处费。”      
  一定要戒
  要戒就来QQ  
  这是一部写的相当好的小说
                                                                                                    占个坑。。。                                                            
第二件事,得从我收到的一封邮件说起。那封邮件来自在20世纪70年代曾与我共事过的一个印度政府官员的儿子,他要求与我见面。  在纽约曼哈顿上城西区(Upper West Side),我和埃米尔(非真名)在一个安静的泰国餐馆会面。他告诉我,《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深深地触动了他。他的父亲在雅加达曾将对我提到他,那时他大约10岁。他也记得,曾多次听到过我的名字。他说,他知道他的父亲也是我的书中描述过的那些腐败官员之一。然后,他看着我的眼睛,坦率地承认,他也走上了父亲的腐败之路。“我想一吐为快,”他告诉我。“我想自白,像你那样。”他轻轻地笑了笑。“不过,我有家庭,还有我的事业,我会失去很多。我确信你明白我的意思。”    
我向他保证,决不会透露他的名字,也决不会以任何方式暴露他的身份。    
  天呢,真可怕  
    抱歉,本来想一直发帖子的,但是网络实在不好,页面总是打开到一办就死了,郁闷    
  米国的文化就是贪婪的文化,米国最虚伪。
因为周末事情比较多,来不及更新帖子,抱歉呀。    
谢谢大家的关注,我还会不断更新的,请大家多多支持
    既然是竞争对手,阴谋也好,阳谋也罢,兵不厌诈,计不如人就该努力提高,谴责人家阴险有什么用?!    
  红尘独步 :    
赫赫,就是呀。大家都可以阴谋嘛,我估计咱中国也没闲着。    
但是这本书可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自己写的。
从埃米尔的故事,我们能看到许多的内幕。他指出,为了资助军方活动,长久以来,印度尼西亚军队一直就从私营部门筹集资金。他试图对这种做法轻描淡写地带过,耸了耸,然后笑了起来,然后说,这种行径在第三世界国家可谓司空见惯。接着,他的神情逐渐严肃起来。“1998年苏哈托倒台之后,情况变得更加糟糕。苏哈托的确是一个军事独裁者,他一直决意将武装部队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他的统治结束后,马上就有很多印度尼西亚人尽一切努力修订法律,希望文职官员拥有的权力比军方更大。他们认为,一旦减少军队预算,他们就可能实现他们的目标。可惜的是,那些手握军权的将军,他们知道在哪里获得支持:外资采矿和能源公司。    
我告诉埃米尔,他讲的这些让我想起了其他国家的类似情形,如哥伦比亚、尼日利亚、尼加拉瓜等等国家,在这些国家,雇佣兵(private militias)也被用来补充国家军队之不足。    
“对,”他表示同意。“印度尼西亚也有雇佣军。但我要讲的,比起这个,有过之而无不及。最近几年来,我们的军队已被外国公司所收买。这种相互勾结的关系,实在令人恐惧,因为,你知道,这些公司除了拥有我们的资源之外,现在还控制我们的军队。”    
我问他,为什么要向我透露这些秘密,他把头转开,向餐厅窗户外面望去,看着那来来往往、飞驶而过的车流。终于,他转过头来看着我的眼睛。“我是其中的同谋者。我比我父亲更腐败。我就是中间人,为这些腐败活动牵针引线,然后从公司收钱,最后将钱安排到军队。我能做的,只能是告诉你这些,希望你让整个世界知道这些秘密交易。”    
  好书,买来看看
    追风老年 :  
谢谢顶贴。  
书目前市面上还看不到,请在这看更新贴呀  
我与埃米尔会面的几个星期之后,一次在扫视《纽约时报》网站时,一篇报道吸引了我的注意。那篇文章详细报道了总部位于新奥尔良市的Freeport-McMoRan铜金公司(Freeport-McMoRan Copper & Gold)进行的内幕交易—在过去7年来,该公司给该地区(巴布亚省-Papua)驻扎的军队指挥官和各部支付了2000万美元。作为回报,军队将保护地处这偏远省份的公司财产。”报道继续断言,“印度尼西亚武装部队的军费开支,只有1/3来自该国财政预算,其他部分均从其他隐秘渠道以”保护费“的名义收取,因此,这些军队头目就能脱离政府财政预算之控制,独立展开行动。    
读完这篇报道后,接着我又注意到《纽约时报》网站上登载的另外两遍类似文章,发表时间为2004年9月。这些报道描述的事件,就发生在我曾粗暴践踏过的苏拉威西岛。文章言之确凿地指控,总部位于丹佛的世界上最大的黄金开采公司,纽蒙特矿业公司(Newmont Mining Corp.),涉嫌非法将含砷、汞的废料倒入布雅湾(Buyat Bay)水域。在读这两篇文章时,我意识到,我以前在该地执行的工作,为该公司在该地进行金矿开采、污染河流提供了便利,因为正是我们这些经济杀手一手策划、融资、主持修建了这些项目,那些电力系统、公路、港口及其他基础设施。我的项目经理,查理•伊林沃斯,曾在我们第一次前往印度尼西亚时指出,我们被派遣到这里执行任务,首要目标就是确保那些石油公司得到他们需要的任何东西。但没过多久,我就了解到,我们的使命不仅仅是为石油公司提供便利。苏拉威西岛就是鲜活的例子,它明确地告诉我们“援助”资金是如何落入跨国公司的腰包的。    
《时报》文章指出,“与纽曼特公司的斗争,进一步强化了公众日益形成的普遍想法:矿业开采和能源公司牢牢地抓住印度尼西亚法规系统薄弱的这一有利情况,大肆掠夺当地资源。很多人都谴责那里发生的腐败、任人唯亲的裙带关系,还有从苏哈托将军时代遗留下来的落后法制体系。当初正是那位在1998年被赶下台的独裁统治者,以一定价格的回报,急切地对外国投资者敞开了印度尼西亚的大门。”  盯着这些报道时,“贝茨维尔”市长和那位布基土著居民的指控,似乎以文字形式出现在我的电脑显示屏上,就像圣经中描写的先知再次复活,映入我的头脑,压得我喘不过去气来。事实上,美国的确将他们的蝙蝠派遣到其他国家,大力掠夺资源,污染他国的家园。驾驶古老的木质船舰的水手,用大砍刀武装自己。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以这种装备抵御五角大楼派出的强大力量,胜出几率几乎为零。    
或者说,以此抵御被公司收买的更为隐秘的武装力量,同样没有胜算。      
  “一个经济杀手”辛苦了!  我谨代表对这本书的内容感兴趣的读者向你致敬!  
  惊心动魄!“经济杀手”要灭亡中国!  世界上的确有“经济杀手”这个行当,的确有利用“经济杀手”灭亡整个国家的  先例。这不是幻想小说,而是严酷的现实。正因为现在“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准备  跟中国拚一把”,所以利用“经济杀手”从内部灭亡中国的战略才更必要,更现  实,更“经济”,更可行。“主流经济学家”们的一切作为究竟是使中国社会越  来越凝聚,还是越来越对立?他们对这种倾向究竟是忧心忡忡竭力制止,还是满  不在乎兴高采烈变本加厉?如果是科学,起码得实事求是,起码得面对现实。既  然“主流经济学家”们除了光拿话甜和人之外对中国社会最底层的人的命运毫不  在意,想方设法把他们往绝处赶,往死里逼,那就证明他们的的确确是蓄意以“  改革”的名义在中国制造对抗,制造内乱,让中国自行崩溃。李登辉为什么那么  起劲鼓吹中国“七块论”为“台独”壮胆?形形色色的海外“学者”、“民运”  为什么那么起劲鼓吹“中国崩溃论”?就是因为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们的“  改革”方向给了他们希望和精神支柱。    用形形色色的“基金会”收买“经济杀手”,让他们以“主流经济学家”的面目  操纵“改革”;以个人发财为诱饵赎买各级官员替对整个社会而言是自杀性的“  改革”保驾护航、最终走向人民群众的对立面;把“改革”引向贫富对抗、官民  对抗、阶级对抗的方向,最终导致全面的“官逼民反”、社会动乱——这就是新  形势下灭亡中国的最现实最有效的战略。这不仅在理论上可能,在世界上有先例  ,而且在中国已经造成了越来越明显的严重社会危机。这难道都是瞎编的神话?  这难道不值得中国人警惕?   
  我的邮箱地址,想要一份“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 续集”。多谢!
  惊心动魄啊
抱歉各位,谢谢大家来此顶贴。    
由于个人原因,最近几天实在没时间上来更新,很抱歉。    
继续更新。
在印尼惨遭毒手    
在我的演讲过程中,有时候,听众会告诉我最新的媒体报道,说耐克和其他类似公司的状态正日益改善。我和多数我见到的人一样,都想相信这是真的。我们都希望,耐克创始人菲利普•奈特(Phil Knight)和领导层其他高管行事负责。我联系到莱斯利和吉姆,就是那对曾在印度尼西亚象耐克工厂工人一样生活过的夫妇,他们现在制作一部反映血汗工厂的纪录片。他们给我的回复邮件让人不容乐观:    
自从2000年在印度尼西亚实地考察、生活后,我们又去了两次,一直和那里的工人和工会领袖保持联系。从最好的情况来看,情况得到了最低限度地改善,但工人工资和组织独立工会的权利这些最关键的问题,绝没有比2000年的情况来得更好,尽管耐克试图让公众改变想法。    
印度尼西亚政府规定的工人最低工资已经提高,但是物价水平同步上升,食品、水费、食用油、服装、住房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无不例外。那些工人仍然被迫作出这样的选择,“自己吃饱,还是让孩子吃饱。”我们最后一次去印度尼西亚时,是耐克工厂的一个工人迎接我们的。她从2000年以来一直在接受我们的采访,在耐克工厂工作了8年。她神情忧郁地拥抱我们,挤出一点笑脸,勉强地说“一切照旧,跟以前一样。”    
发生变化的是汽油价格,以及伴随而来的车费,来回工厂的交通费用都上涨了。现在,仅来回工厂的交通费,就能占到他们本已敷不入出的微薄薪水的30%。上涨的那部分交通费用,从哪里来呢?那些每周工作6-7天,为那些跨国巨头努力工作的男女工人,有时候不得不只给米饭加点盐,作为每天两顿的饭菜。    
20世界90年代晚期,耐克公司这样回应有关血汗工厂的指控:那些批评人士简直不知到他们自己在讲什么;他们的外包工厂被其他企业家所拥有,因此耐克根本就没有权力去作出改变。2002年,耐克公司对此的回应是“事情提到点子上了……(不过却)找错了对象。”    
2002年之前,耐克公司官员一直在全美跟踪我们的行程,无论我们是在高校,还是在高中就此问题演讲,都能发现他们的影子。在我们造访每个学校之前,他们会被给这些学校一些资料,谴责我们即将要发表的演讲内容,然后会在学生报刊中发表一篇社论,声明我们讲的全不是实情。如今,耐克公司策略似乎发生了变化,开始参加社会责任会议;开始承认,他们的确也有问题,不过,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在于,全体利益相关群体齐心协力,共同努力(耐克的说法)。    
同时,全球耐克工厂发生的类似事件持续增多。20世纪90年代不断曝光的丑闻包括:支付过低的工资,上班时只准许上2次卫生间,恣意谩骂工人、实施肢体虐待和性虐待,威胁工人领导人、实施肢体暴力。    
如果耐克真的将印度尼西亚耐克工人(大约占耐克公司所有员工的1/6)的工资翻番,这将用掉耐克公司将近7%的广告预算,即16.3亿美元。如果耐克公司真的愿意将其一小部分广告预算拿出来,用以给工厂生产的产品支付更高的单价,我们将会看到,多数血汗工厂中的工人工作的恶劣条件将不再存在。      
  我就是一个经济杀手,继续努力啊,我们大家都等着。
  真可怕  
  好久没有来看书了,自我谴责一下。。。
  greatalfred :  
谢谢支持,继续努力,不辜负大家的期待    
  milly_010 :    
赫赫,我也要自我谴责一下,好久没来发帖了。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经济杀手:美国欺诈全球真相》已经出版了。
      全球化陷阱 :    
你的名字很有意思呀,刚好契合这个帖子的主题
或许,莱斯利和吉姆是站在经济杀手的对立面的,但他们也跳不出那些帮凶、走狗的魔掌。他们给我讲述了他们亲身经历的、骇人听闻的遭遇。那天晚上,他们一行人—他们两人;他们的主席,乔尔(Joel);他们的印度尼西亚司机和翻译,被一伙武装歹徒所追杀。  “他们骑着摩托车围住我们的车,”吉姆说。“司机一路狂飚,将车开到附近的一个军队检查站,然而,那个士兵示意我们过去。”     
“那个士兵发狂似地想尽快摆脱我们,”莱斯利补充说。“他可不愿意开罪那些家伙,它们简直就是印度尼西亚的黑手党。”    
“最后,司机被迫把车停下来。那些人用枪指着我们,命令我们赶快下车,把我们推来搡去。我当时想,”莱斯利说话的时候,身体明显在颤抖。“这下可玩完了,我们的名字将列入‘失踪人员’名单上。”    
他们逃过了这次劫难,但他们的司机却遭到毒打。“一次警告,”乔尔小声说。    
“你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吗?”我问他们。    
“以后,我们会更加小心,”吉姆回答说。“要特别留意我们要前往的地方。留意应该何时行动。不过,我们还会去印度尼西亚的。我们将完成记录片。让世人都能看到。”    
当我读到关于斯通-韦伯斯特公司、Freeport-McMoRan铜金公司及纽蒙特矿业公司的报告,当我听到吉姆、莱斯利和乔尔的恐怖经历时,不禁开始再次反思,我作为经济杀手执行任务的后果;同时,我也想到了购买血汗工厂制造的产品的那些人,想到了购买剥夺资源的产业生产的产品的那些人。印度尼西亚的故事在不断重复地发生,同时也构成了美帝国秘史。    
让人遗憾的是,那个帝国已将自身确定为一种新式标杆,一种模式,尽管这种模式弊端不少,却正被其他国家所效仿。2004年,我的西藏之行让我认识到,中国也有他们自己版本的经济杀手和帮凶走狗,而且这些杀手和帮凶可能比我们的更为成功,结果更为有效,更具摧毁性。        
    名侦探小强 :    
  我看过~得出个结论:“美国是打劫别国的财富~而我国是打劫人民的财富”~
    skywyj :    
赫赫,精辟
  怎么没有了?楼主,继续
  真相真相
  dddddddddddddddddd
  顶楼主,做个记号,下次来看。  
  记号!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pt杀手训练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