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利昂瓶吊灯朝上还是朝下好,和朝下加氧有什么不同吗?

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根据n=mM、V=mMVm、ρ=MVm中各个物理量的关系来分析解答.
解: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g/mol,臭氧的摩尔质量是48g/mol,相同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根据n=mM知,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其摩尔质量成反比,所以氧气和臭氧的物质的量之比=48g/mol:32g/mol=3:2;根据V=mMVm&知,当气体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相同时,气体体积与其摩尔质量成反比,所以其体积之比=48g/mol:32g/mol=3:2;根据ρ=MVm知,当气体摩尔体积相同时,气体密度与其摩尔质量成正比,所以氧气和臭氧的密度之比=32g/mol:48g/mol=2:3,故答案为:3:2;3:2;2:3.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明确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推断密度公式,难度中等.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化学
蒽()与苯炔()反应生成如图所示化合物X(立体对称图形),请用字母符号填空(1)蒽与X都属于.a.环烃&&&&&&&&&&&&b.烷烃&&&&&&&&&c.不饱和烃.(2)苯炔的分子式为,苯炔不具有的性质是.a.能溶于水&&&&&&&&&&&&&&&&&&&&&&&b.能发生氧化反应c.能发生加成反应&&&&&&&&&&&&&&&&&d.常温常压下为气体(3)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能证明其化学键不是单双键交替排列的事实是.a.苯是平面六边形结构&&&&&&&&&&&&&&&&&b.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c.分子中所有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d.苯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个吸收峰(4)下列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5)能起加成反应,也能起取代反应,同时能使溴水因反应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a.&&&&&&&b.&C6H14&&&&&&&&&c.&&&&&&&&d.
科目:高中化学
图示为含同一种元素的a、b、c、d、e五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单质,b是气态氢化物,c、d是氧化物,e是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则a不可能是(  )①F2&&&&②N2&&&&③C&&&&④S.
A、只有①B、②和④C、③和④D、①和③
科目:高中化学
8.4g单质A能从足量的盐酸中置换出3.36L(标准状况下)的H2,同时生成ACl2;另一种元素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BO3.在B的氢化物中,B的质量分数为94.1%.(1)计算A、B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写出相应的元素符号.(2)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情况..
科目:高中化学
据统计,全球每年因矿物燃料燃烧等过程产生的CO2高达240亿t,除去被植物吸收的部分,每年净增90多亿t,成为温室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另一方面,CO2又是一种重要的碳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石油开采、消防、农业等领域.目前,有关CO2减排、回收、封存及其资源化利用等问题已经成为国际上研究的重点和焦点问题.(1)科学研究发现,超临界CO2流体(CO2处于温度略高于31℃,压强大于7.38MPa的状态)是一种可以代替挥发性有机溶剂的绿色溶剂.下列有关超临界CO2流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CO2化学性质不活泼,无色无味无毒,安全性好b.是一种与干冰化学组成不同的物质c.可提供惰环境,避免产物氧化,不影响溶解物质的有效成份d.使用超临界CO2流体作溶剂,将加剧温室效应e.高级营养品的生产和高级香料的提取,可用超临界CO2流体作溶剂,得到的营养品和香料中不残留任何溶剂(2)某合成氨利用天然气生产原料气,并回收CO2,流程为:已知:原料气的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CH4(g)+H2O(g)=CO(g)+3H2&(g);△H=aKJ/molCH4(g)+2O2(g)=CO2(g)+2H2O(g);△H=-802.3KJ/molCO(g)+H2O(g)=CO2(g)+H2(g);△H=-41.3kJ?mol-1CO(g)+O2(g)=CO2(g);△H=-283.0kJ?mol-1H2(g)+O2(g)=H2O(g);△H=-241.8kJ?mol-1①则a=;②K2CO3(aq)和&CO2反应在加压下进行,加压的理论依据是(多选扣分)(a)相似相溶原理&&&&(b)勒沙特列原理&&&&(c)酸碱中和原理(3)据报道,一定条件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二甲醚已成为现实.2CO2(g)+6H2(g)?CH3OCH3(g)+3H2O(g)在一定压强下,测得反应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温度/Kn(H2)/n(CO2)CO2转化率/%
22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①反应的温度升高,K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提高氢碳比[n(H2)/n(CO2)],K值.②在下图的坐标系中作图说明压强变化对反应的化学平衡的影响.并对图中横坐标、纵坐标的含义作必要的标注.
科目:高中化学
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已知NH4H与水反应有H2生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NH4H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B、NH4H溶于水C、NH4H与水反应时,NH4H是氧化剂 D、将NH4H固体投入少量水中,有两种气体产生
科目:高中化学
下列关于&NO2跟&H2O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O2只作氧化剂B、NO2只作还原剂C、N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D、NO2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
科目:高中化学
Ⅰ、将0.1g&MnO2粉末加入50mL&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计算H2O2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Ⅱ、一定温度下,将3molA气体和1mol&B气体通入一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请填写下列空白:(1)反应1min时测得剩余1.8molA,C的浓度为0.4mol/L,则1min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X为.(2)若反应经2min达到平衡,平衡时C的浓度0.8mol/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若已知达平衡时,该容器内混合气体总压强为p,混合气体起始压强为p0,请用p0、p来表示达平衡时反应物A的转化率а(A)为.(4)能够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B.v(A)=3v(B)&&&&&&&&C.A、B的浓度之比为3:1D.单位时间内消耗3n&molA的同时生成n&molB&&&&&&&&&E.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科目:高中化学
两个惰性电极插入500mL&AgNO3溶液中,通电电解.当电解液的pH从6.0变为3.0时,(设电解过程中阴极没有H2放出,且电解液在电解前后体积变化可以忽略不计)电极上析出银的质量最大为(  )
A、27&mgB、54&mgC、106&mgD、216&mg氟利昂和臭氧怎么反应的_百度知道
氟利昂和臭氧怎么反应的
提问者采纳
氟利昂和臭氧接触一般要连续发生两次反应 第一次反应后产生了新的物质 在第二次反应后 又会生成氟利昂 O3变成了O2 也就是说氟利昂起催化剂的作用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氟利昂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臭氧的破坏为什么和氟利昂有关_百度知道
臭氧的破坏为什么和氟利昂有关
臭氧的破坏为什么和氟利昂有关
提问者采纳
据悉:“这是一条重大新闻,这些年来环保组织的不懈努力终于获得了回报,1990年各国制定了《蒙特利尔议定书》,臭氧空洞的面积曾一度有3个澳大利亚那么大,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由于新型无氟冰箱的诞生。最严重的时候,随着电冰箱和空调(氯氟烃的主要生产源)的大量普及,“但我们在将各种因素综合起来考虑之后,“吞噬”臭氧的罪魁祸首原来是大气层中的氯氟烃——一种含有氯、气候变化等等,南极洲上空的臭氧空洞一直是困扰全世界环保人士的难题之一据报道。我们期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氯氟烃含量才开始明显下降。如今:臭氧又回来了,比如温室效应,虽然影响臭氧空洞缩小进度的因素还有很多,从50年代起!澳大利亚英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大气研究专家保罗·弗雷舍激动地说,大气层中的氯氟烃含量逐年递增。
为了防止臭氧空洞进一步加剧。后来,得出了这一结论。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氟!”他说,对氯氟烃的排放量规定了严格的限制、碳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俗称“氟里昂”),到2000年达到峰值:南极洲上空的臭氧空洞不出50年便会完全消失”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氟利昂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氟利昂是臭氧层破坏的元凶,它是20世纪20年代合成的,其化学性质稳定,不具有可燃性和毒性,被当作制冷剂、发泡剂和清洗剂,广泛用于家用电器、泡沫塑料、日用化学品、汽车、消防器材等领域。20世纪80年代后期,氟利昂的生产达到了高峰,产量达到了144万吨。在对氟利昂实行控制之前,全世界向大气中排放的氟利昂已达到了2000万吨。由于它们在大气中的平均寿命达数百年,所以排放的大部分仍留在大气层中,其中大部分仍然停留在对流层,一小部分升入平流层。在对流层相当稳定的氟利昂,在上升进入平流层后,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会发生连锁反应,不断破坏臭氧分子。科学家估计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数万个臭氧分子。
根据资料,2003年臭氧空洞面积已达2500...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吊灯朝上还是朝下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