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用处支付有什么用处??

欢迎您, !|
||||||||||||||||||||||||||
你用微信做什么?
《新楚商》 
字体:&&&&中金在线微博微信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文/零点e动营销张洋
  “我们能在微信上玩什么?”在今年8月5.0版本更新之前,答案或许是“免费的文字、语音聊天,朋友圈分享状态”、“一个好用的IM(即时通讯)工具”等。在5.0版本更新之后,这个答案或许要变成“玩游戏,逛街买东西,地图导航”、“互联网上的任何事”。从微信5.0版本更新的内容看,微信新的商业布局渐趋明朗:以微信游戏和付费表情完成内容支付,以微信支付形成手机O2O支付闭圈,而扫一扫则是从虚拟到现实的窗口。如果腾讯的这步棋走得够精巧,不久的将来微信有望成为互联网世界最为庞大的一个入口,无论是支付、查询、游戏还是应用,都通过微信平台接入。届时,现有的手机系统+APP模式有可能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微信+服务接口模式。
  微信在商业上的精密布局已是显而易见,可再精妙的布局最终也要回到市场上接受检验。一盘“棋局”的走势关键,仍然取决于用户态度。对于微信的3亿用户来讲,全新的改变意味着什么?用户的接受度如何?通过对微信用户的使用行为进行调查,我们便可知晓一二。为此,2013年8月,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西安、杭州7个城市18-40岁的微信用户进行线上访问,回收有效问卷1020份。
  新功能抢夺用户
  “只见新人笑,未见旧人哭”,喜新厌旧出于人性,更是市场准则。用户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在5.0版更新后,微信平台的新旧功能出现了“竞争”:对比已更新5.0版本的用户和未更新5.0版本的用户,新版本重点强化和升级的四大新功能―游戏、支付、扫一扫、摇一摇在“常用率”和“重要率”两方面都大幅度升高,而传统功能语音聊天、文字聊天、朋友圈则不同程度地下滑。以微信游戏为主的新功能强势出现,得到了很高的关注度,挤兑了微信通讯功能的生存空间。同时下滑的还有QQ邮箱、漂流瓶等平移自QQ产品的古董功能。(参见表一)
  支付新功能遇冷?
  在新的功能中,微信支付是使用率最低的一项,只有3.3%的用户表示经常使用;相反,微信游戏从无到有,赢得了17.9%比例的常用用户,而扫一扫也有了比之前版本多6%的常用比例。从调查结果看,微信游戏和新扫一扫都有比较高的使用比例,尤其是游戏功能,一度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这说明用户对微信功能的延伸持开放的态度。那么,微信支付没有获得足够多的用户,是不是用户现在不太接受这样的支付方式呢?
  请看另一组数据,虽然在“常用率”这一指标上微信支付的比例很低,但是对各个功能“重要率”的认识上,出现了一些变化。认为扫一扫很重要的接近20%(经常使用的比例为16%),认为微信支付功能重要的有8%,微信游戏则得到了少于常用用户的支持比例(18% VS 15%)。这或许可以说明,用户对扫一扫+微信支付这样的O2O功能组合可能扮演的重要角色还是认可的,当下使用率不高,可能是推广不足,也可能是体验尚待完善,但可以预见的是,只要微信团队足够重视,在一段时间的沉淀后,数据会发生变化。微信游戏新瓶装旧酒,如果不能在新鲜度上维持相当水准,使用率增量势必放缓。而微信支付和扫一扫或许正相反,日后有强劲增长甚至井喷的潜力。
  微支付的关键是买什么
  从“你最期待的微信新功能”数据中,也能发现玄机:57.8%的用户希望增加地理位置服务功能,54.9%的用户希望增加生活支付功能,46.4%的用户希望完成政府便民事务,43.4%的用户希望增加微信网购。回答最集中的几个答案都涵盖在微支付的范畴内,我们还能说微信支付功能没有前景?手机支付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而激发市场潜力的核心要素是:首先,提供一个靠谱的支付平台;其次,提高便捷性,微信支付就有希望成为用户能接受的靠谱的支付平台;最后,就是“支付什么”了。目前人们期待在手机平台上完成支付的核心诉求是快捷,特别是对于风险低、金额低但是传统支付方式繁琐的便民服务,比如缴费、充值等。从营业厅到PC端再到手机端,生活服务型支付提高便捷性是大势所趋。(参见表二)
  在另一项问题“希望用微信支付购买的产品”中,62.5%的人选择了话费支付,51%的人选择了电影票购买,44.8%的人选择了缴水电费,31.4%的人选择了虚拟货币购买,其他选择较多的包括服装、美食、鞋包、美食、差旅支付、日化产品等。相比之下,只有18%的用户选择了购买家电,9%的用户选择了和汽车相关的购买。人们可以接受的微信支付产品品类以生活服务、虚拟支付和部分低价快速消费品的实体产品为主,愿意支付购买高额耐用消费品的不多。
  同时,在被问到接受“用微信支付多少价格的产品”时,78%的用户表示,对微支付功能可以接受的额度以1000元为限,如果人们普遍使用的是生活支付和小额支付,那么1000元和它能够实际购买的产品类型便是契合的。
  通过对人们能够接受的价格或品类,可以看出当前用户对微支付功能的定位和期待,从此次调查数据得到的结论看,更多的人把它定位于“手机零钱包”。之前关于微支付平台的各种颠覆性猜想或许在短时间内还无法实现,不过这也不是微信平台的问题,而是手机支付尚处在市场培育阶段的现状所致。淘宝用了十年时间让人们接受了电脑下单,年轻人虽然在网上购买越来越多的商品,但对于汽车、大家电等价位较高的商品而言,实体店购买仍是主流。微信支付平台的当务之急,或许并不是如何从传统零售业分一杯羹,而是从小额支付着手,不断完善功能体验和安全性,培育用户的、购买支付习惯。
  微支付:特定群体的突破口
  微支付要突围,市场培育必不可少,但是在培育市场初期,找准核心受众往往能事半功倍。在前文提到的“你最希望微信新增的功能”问题中,网购的支持率为43%,但是这一数字在不同年龄群体下却有着差异:对微信网购的期待,18-25岁年龄段的用户为31%,26-30年龄段和30-35年龄段的用户分别为45%和48%,而36-40年龄段的用户则达到了57.7%。数据显示,年龄越大,有微信网购意愿的用户规模越大,36岁到40岁的70后群体对微信网购的期待最高。
  从另一方面看,公众账号是5.0版本更新之前企业与微信用户沟通的最重要的桥梁,很大程度上,对公众账号的态度,反映出用户对微信平台商业板块的态度。在“会因为什么原因而关注微信公众账号”这一问题上,70后(36-40岁)对公众账号“提供促销信息(69.2%)”、“有新产品推荐(51%)”、“在线购买方便(39.4%)”表示出兴趣,而这一数字比18-25岁群体要高。另一方面,在“因为什么原因而取消公众账号”这一问题上,70后群体对广告的容忍度也是最高的,只有34%的用户表示会因为企业账号发广告而取消关注,而这一数字在18-25岁年龄段的群体中高达50%。(参见表三)
  这其中蕴含的信息就是:36-40年龄段群体希望微信提供更多的商业信息以支持他们完成更多的网上支付。他们的购买力是各年龄段中最高的,在社会地位上也是各个行业的中坚,但是对于网络新技术和如何在膨胀的信息中获取自己需要的技术、信息,他们不如年轻的一代。比起80后、90后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E一代”,70后成长在国内互联网萌芽之前,对于新媒体、新技术,由于缺少先天基因,他们是后辈,这导致他们的购买行为趋于传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转变购买方式的意愿就低。相关数据表明,70后在微信中不是一个小群体,他们通过手机通讯录添加好友,维持业务伙伴的友好关系,他们像接受QQ一样接受了微信,现在他们期待微信能为他们解决更多的互联网生活的问题,其中便包括“更便捷的网购”。根据目前微支付功能使用率低的情况,或许会有大的启发:如果能在70后群体这样一个微购物需求旺盛的群体中进行重点突破,培养第一批核心用户,微支付或许能更快地摆脱当前的鸡肋境况。
  微信5.0版上线,改变了人们对微信平台的既有认识,它显然已不满足于解决“人与人沟通”这样一个浅层次的问题,而是开始尝试“人与商品、与企业的更有效沟通”,未来或许就是“人与物、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联通”。从新功能实现的微信的新定位来看,微信有这样的野心,也有这样的实力。微支付在这样一个生态闭圈中占据了核心位置,但是从目前的数据看,用户似乎不太买账。首先,功能尚待完善。其次,从此次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认知上,用户希望用微信平台购买的主要是小额、虚拟的产品,且金额不高,微信想改变用户的支付习惯,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中金在线推出"微行情"服务啦!关注中金在线微信,您可以随时随地发送股票名称、简拼或代码,1秒便可查到最新行情;发送"黄金"、"白银"、"利率"查询贵金属报价和基准利率。快试试吧!
微信关注方法:1.扫描左侧二维码;2.搜索"中金在线"(cnfol-com)关注中金在线微信。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频道文章精选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微信扫描二维码,体验微行情服务,速查股票、利率、贵金属行情系统专题栏目
最新系统下载
推荐系统下载
主题推荐下载
近日有所谓的&安全专家&发布了信息称:如果手机和钱包同时丢失,只要3分钟时间,坏人就能用微信支付把你银行卡里的钱转走。
网上确实有这样的文章,华子上网也看了。到底谁说的对,我们还是来听听微信官方小编是怎么说的。
现在微信官方小编直接根据&安全专家&发布的原文,一步步告诉你,把钱通过微信支付转走有多难!
咦,路上躺着一个钱包和一台手机,里面有银行卡和身份证!我要把里面的钱都转走!
原文:获取手机,顺利打开并进入微信
微信官方小编实践:打开手机,有锁屏密码,好的,本次行动扑街&&
好啦,那就再假设我们拿到的是一个没有任何锁屏保护的手机:
原文:进入微信钱包,进行绑卡操作
微信官方小编实践:打开微信,使用自己和对方手机将两人加为微信好友。然后打开微信【钱包】,需要输入手势密码,好的,行动再次扑街&&
当然你会说,我们可以通过聊天窗口转账!好的,那我们来试试这招行不行。
打开聊天窗口,选择【转账】,然后&&是的,你必须知道微信支付密码,于是不知道密码的本偷又一次扑街。
原文:绑定银行卡
微信官方小编实践:手机/微信钱包均无密码保护,进入微信钱包,发现主人已经绑定了储蓄卡,所有转账操作均需要验证微信支付密码。甚至解绑重新绑定新卡也需要验证微信支付密码。行动再次扑街&&
原文:验证手机号并绑卡、设置密码、转账,
微信官方小编实践:手机/微信钱包均无密码保护,主人的微信支付也没有绑定任何银行卡。终于可以进行绑卡然后转账啦!那么问题来了,你怎么知道这部手机就是主人在银行预留的手机号?!你怎么知道这张卡的实名信息就是钱包主人本人的?!如果不是,行动再次扑街&&
说到这里你看明白了吗?!
要完成&安全专家&所谓的实验,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同时获得身份证、银行卡、手机;2.手机号码与银行预留号码一致;3.手机没有锁屏保护;4.微信钱包没有手势密码;5.此微信必须从未绑定过任何银行卡;
还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在小偷进行绑卡、转账操作的过程中,你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纳尼,作为一个现代人,你的手机和钱包同时消失,你多长时间会发现并进行挂失、冻结手段?
所以说,要完成这个&实验&,需要同时满足以上所有条件,这个几率几乎比中彩票还困难!所以,这只能是一个&实验&,呵呵~
退一万步来讲,就算以上情况真的出现,微信支付也依旧留了一手。
转账额度限制已绑卡开通微信支付的用户每日最高转账金额为2万元。而在收款方面,已绑卡开通微信支付的用户每日收款最高额为2万元,未绑卡用户最高收款额为3000元。微信支付实名认证小偷收取转账并提现必须绑定银行卡,此时需要进行实名认证,因此小偷的个人信息(姓名、银行卡、手机号)都会留下记录。
在此奉劝所谓的专家,有闲工夫来恐吓用户,不如多想想怎么把安全产品做好,让用户更加安心的享受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生活便利!
尽量避免把手机、银行卡、身份证放在一起,即使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也不要惊慌。不过小编还是给大家提几个小建议,这样就能把小偷的行动扼杀在萌芽状态。
手机设置锁屏密码
2. 微信钱包设置手势密码
3. 一旦发现手机和钱包丢失,立马联系银行冻结帐号,并及时修改微信帐号密码。
涨姿势请订阅本自媒体。新的动态你第一个悉知。
学姿势和我一起上网,上网每天和你分享!
本文来自于【】
建议使用以上版本或、浏览器访问本站,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有什么区别?
支付宝是把用户的支付款暂时保管,等用户确认收货以后,再转账给卖家,微信支付和这个模式一样吗?
按投票排序
微信支付从流量切入拼支付流程,大而全的支付宝钱包无法舍弃存量拼流量,因此拉出微博支付专精流量作为牵制。支付宝需要确保支付宝钱包的绝对优势才算赢,微信支付只要保持对支付宝的竞争压力就算小胜。除了壹钱包之外,打酱油的产品无法影响这两大巨头的竞争。  微信支付和支付宝钱包之争,是流量和存量之争。  这里的流量泛指用户进行交易的资金流,存量泛指用户在交易、理财等行为中沉淀在账户上的存量资金。存量和流量肯定是密切相关的,但切入的侧重点不同,会造成产品在使用体验上的巨大不同。由于支付宝钱包力求做同时覆盖流量和存量的全功能产品,因此在支付上永远做不到像微信支付那样彻底舍弃其它客户端从而将移动支付简化到极致。 支付宝:居中的资金管理者  先来说支付宝和支付宝钱包。由于淘宝上是担保交易,你要先把钱付给支付宝,确认收货之后再命令支付宝把钱付给卖家。因此,支付宝的基因天生就是居中的资金管理者,它的目标始终是把用户的资金留在自己的账户内。这样的基因由余额宝这个产品放大了,理财产品不仅把用户用于消费的钱留在账户里,更直接瞄准了家庭财富。最近余额宝也开始试探一年期的固定收益产品,虽然是早在淘宝理财上出售的万能险,但余额宝渠道的销售速度远远不是和支付宝账户隔离的理财账户能比肩的。也就是说,支付宝和其身后的淘宝天猫目标相同,都是希望你在它的体系内可以满足所有需求,它们虽然欢迎别的机构进入体系内成为必要补充,但是并不希望你通过这个体系向外获取其它服务。  这是个特性造就了“淘宝天猫+支付宝余额宝”的强大,但也决定了支付宝的弱点:支付过程无法简化。在支付宝快捷支付诞生之前,通过支付宝用网银付款是相当复杂的过程,支付成功率也一直不高。正是支付过程无比顺滑的快捷支付奠定了支付宝在流量领域的市场地位。但是这个最佳支付体验的宝座现在要让给微信支付了。 微信支付:不留恋存量资金  现在微信支付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在快捷支付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支付流程,并且把“财付通”这个第三方支付平台也简化掉,让支付回到你用银行卡直接付款这个最短流程上去。  正因为微信支付专攻流量,所以我们找不到微信支付对存量资金的留恋。微信支付的页面上只有银行卡标志,不存在余额的概念,更不存在微信之外的某种支付账号,也不会劝你用账户余额购买理财产品。这样将移动支付以外的东西统统砍掉,其实是恢复了支付的本来面目,就像很多用户到现在也分不清淘宝账户和支付宝账户,更没几个人能记得清支付宝登陆密码。而且简化掉这些多余的包袱,让全功能的支付宝钱包没有办法模仿,因为微信支付只需要保障微信和银行卡的连接安全,支付宝钱包除了保障连接安全还要保障账户资金的安全——这两个任务的难度完全不是一个级别,不是实力和经验差距能够弥补。所以,支付宝钱包虽然添加了免密码支付和6位数字密码支付,仍然在支付流程上比微信支付更繁琐——因为只有微信支付不需要保障账户资金安全,可以把财付通账户都彻底简化掉。微信支付不需要在市场份额上动摇支付宝,只需要保持自己在支付流程上的客户体验优势,就能对支付宝造成阴魂不散般的持续压力,而支付宝恰恰又没法舍弃安身立命的存量根基去和微信支付宝拼流量。  新发布的支付宝钱包8.0可以证明以上结论(《支付宝钱包8.0:社交金融全面微信化》)。尽管支付宝钱包在用户数量上远远超过微信支付(不是超过微信),但是仍然选择模仿微信的界面和操作逻辑,就是这种持续压力的体现。  微博支付等玩家的竞争力  因此,我们也就很容易理解微博支付的任务是什么。既然在新闻稿里强调6位数字密码支付,肯定是要突出支付宝钱包做不到的差异去牵制微信支付。可同时微博支付又无法克制商业化的冲动,总想着搞出点账户余额好卖理财,这恰恰是与简化支付的任务相矛盾。我预测,微博支付难成大器,会在完成牵制对手侧翼的任务之后遭到抛弃,沦落为一个战略型产品而非实用型产品。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说明为什么支付宝不担心大玩补贴营销的百度和网易。百度理财的收益率补贴到8%,网易理财的收益率补贴到10%,而余额宝最近推出一年期产品仍然只有7%(注:余额宝的“马上发财”贺岁产品,没有补贴)——并且7%的收益率在之前的聚划算上就出现过。百度和网易在流量上比腾讯实力还弱,百度百付宝的使用场景比财付通更少,网易压根没见着支付工具露面。从流量切入竞争的微信支付会让支付宝忌惮,但从存量切入的竞争可就一点也不会让支付宝害怕。作为存量的理财资金当然也有客户体验,但这个体验并不仅仅由收益率决定,还包括这个理财买和花方不方便、理财能否敞开购买。百度和网易只是把货币基金包装一下而已,既不能长期补贴,也找不到让理财资金可以花的地方,还必须限额搞抢购——有着余额宝金子招牌的支付宝当然没道理害怕这样糟糕的客户体验。实际上,在存量方面没人拼得过大而全的支付宝体系。  互联网公司只能从流量和存量中二选一切入,但壹钱包背后的平安集团就不一样了。虽然壹钱包现在还只是个半成品,但是有平安为它导入现成的流量和存量,和需要白手起家抢支付宝份额的互联网公司完全不同。壹钱包的流量来自,如果用平安的银行卡终究还是自家的产品更直接;存量来自平安旗下的保险、证券,这些理财资金也是已经在平安体内的,通过壹钱包多个功能总比没有强。更何况平安集团还有陆金所加持,不一定什么时候里面就会冒出一大波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毕竟,对于腾讯、阿里这样的互联网企业来说,互联网是根本、金融是工具;对于平安等金融企业来说,金融是根本,互联网才是工具。  2014年移动金融竞争看点  就移动金融应用而言,目前最大的竞争看点当然是打车。快的和嘀嘀疯狂烧钱抢客户,算的不是打车市场的账,而是背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移动金融账。谁能把这群白领的移动支付习惯掌握住,那后面电影票、团购、餐饮等一系列场景应用都能自然而然地延续下去,以移动支付为基础的移动金融就会包含无限可能。但支付宝钱包的防守任务更重,哪怕是快的打车占了上风,微信支付也可能通过其它类型的支付场景突然冒出来构成威胁。而且从目前的竞争局势来看,快的就算占上风,也无法像支付宝一样占据绝对优势,所以微信支付会慢慢地建立自己的支付生态圈。  不过,微信支付就算在某几个应用场景内取得突破,也很难进一步动摇支付宝的庞大的存量。余额宝一统中低端在线理财市场的局面恐怕已经没什么悬念,一年的时间也不会让巨头间的竞争局面有大的改变,最多在细分领域互有胜负罢了。与理财这个刚性需求造就的存量概念相比,在《支付宝钱包8.0:社交金融全面微信化》中提及的社交金融,可能会成为独立于移动金融的概念,也有可能随着支付宝钱包引入社交元素而成为移动金融下无足轻重的子概念。  从3-5年的长期发展看,移动支付等功能构建起来的移动金融仍然要比拼谁的“生态圈”更繁荣。从生态圈的角度看,主抓存量的支付宝钱包和主抓流量的微信支付代表了两种开放的模式。没有存量负担的微信支付比支付宝更开放一些,商家可以只把微信支付当成工具或渠道之一,自由度比支付宝更高;当然相应的缺点是,微信支付体系内没有庞大的账户资金存量,商家能从支付宝体系内得到的好处比微信支付更多。其它移动金融玩家,哪怕是拥有大量客户和资源的商业银行,也不太可能独自建立第三个移动金融生态圈。  无论如何,在移动金融领域,确确实实能够感受到互联网金融对市场竞争起到了显著的加速作用。如果没有因余额宝而起的互联网金融之风,这些后续竞争不会如此迅速地进入白刃战阶段。再接下来的看点,就是互联网企业能否在互掐之余真正杀到金融机构的领域,以及平安集团等金融机构能否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主动出击。毕竟支付宝钱包已经实现独立运营,除壹钱包之外其它商业银行也在大力推动自己的手机客户端产品。移动金融市场从开始就是一片红海,未来的竞争除了拼速度,最大的变量将是大家谁先犯错。  你看,我就说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思维这样的水货完全不一样吧。除了互联网金融,2014年的移动金融之争同样会非常精彩。原文网址:
微信服务号+支付与支付宝服务窗+支付的游戏规则,两家公司差别相当大:1、微信、支付宝与授权服务商(受理机构)之前的关系在支付宝变化之前,两家公司基本是一致的。每个业务经理对应多个授权服务商,现在情况已经悄然发生变化,每个授权服务商对应不同行业不同大区的业务经理。微信还维持原来得对接方式……2、准入门槛上的区别支付宝的门槛是建立在国家标准或者底线的基础上的,实体商户的门槛较低,基本上有营业执照就可以玩了。微信设置的门槛要远高于国家标准,一个商户要玩微信服务号、支付需要相当多得证照资料,证明自己得清白。3、商家与受理服务商的关系,受理服务商与受理服务商的关系结构巨大差别。微信的生态支持不同得受理机构同时可以为一个商家服务,具体表现在支付商户号和第三方授权两个层面上(去年开始开第三方授权解决服务商之间争夺接口资源问题)。不同得服务商也可以为商户开不同得“银行卡”(商户号),商家自己选择怎么用,用哪个。支付宝的玩法比较单一,只允许一个服务商为商家提供“全套”的服务窗、支付业务。4、市场、运营行为上的区别支付宝的策略是“一力降十会”,不管你用什么花哨的手段和玩法(生态、智慧、场景这样得高逼格词藻和市场推广),我用大量的补贴手段来赢得高频消费行业(餐饮和超市)高知名度公司的青睐。微信的玩法是基于其生态下大批受理机构的各种玩法,这取决于微信在技术上与亲生或者领养儿孙们合作的努力。创造了繁荣的玩法。总结起来,一个简单粗暴,0、1规则;一个合作共赢,优胜略汰。仅供参考!
微信理财通和支付宝余额宝有类似的地方,比如微信理财通和支付宝余额宝都是一种货币基金,微信理财通对应的基金是华夏财富宝货币基金,支付宝余额宝对应的是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其对投资者的作用都是一种资产增值的理财工具,收益支付方式都是日复利,按日结算。至于他们的细微差别,分别有以下几个:华夏财富宝货币基金成立于日,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相对较早,成立于日。微信理财通目前推出的门槛是0.01元,相当于1分钱,而余额宝的门槛是1元。支付宝余额宝的广告词是‘会赚钱的钱包’,赎回后可用于支付宝支付,可以随时支出购物。微信理财通则需要转出到银行卡、再由微信支付完成,多了一道步骤。按照微信的规划,理财通将完全依附在微信中,主打移动平台,因此无法通过PC平台购买理财通。而支付宝余额宝则在手机端和PC端都可以使用。至于收益率,截止1月15日,华夏财富宝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是6.435%,同期余额宝的7日年化收益率是6.618%。由于该货币基金成立刚2个多月,没有长期收益对比,仅能参考近期收益情况。除自身基金收益之外,理财通这次组织了“抢红包”活动。按照活动规则,理财通将向1月22日体验理财通业务的用户,发放元-5000元不等的红包。此外,理财通还引入第三方投资顾问机构——好买网,对基金公司和基金产品收益预测做中立评价,以提高理财产品的透明度。内容来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的用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