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大四之后去德国读研条件,想问大学4年中应该怎么规划

我刚上大三,大学本科四年,学的是绘画,想去德国留学学设计,去哪的学制是几年?希望知道的人给我一些帮_百度知道
我刚上大三,大学本科四年,学的是绘画,想去德国留学学设计,去哪的学制是几年?希望知道的人给我一些帮
我想了解一下德国那所大学招收我这个专业的留学生:我上的大学山西大学属省部共建学校。关于申请奖学金的事情,需要学习几年。谢谢~~ 问题补充,深造研究生,留学想学设计。希望留学德国的前辈们指点迷津我刚升大三的大学本科生。还有就是,硕士生很难毕业吗,到德国留学,想要到德国留学,语言方面有哪些要求,读的专业是绘画,出国前需要做些什么准备,每年费用是多少?我的大学平均分也才81分。德国一般的公立大学好毕业吗
提问者采纳
写了很多,也许对艺术类的学生要稍微多点。每年在德国的学习和生活费用一般7万人民币左右。德国大学的新的学制是。出国前的准备和语言要求等。德国的外国留学生比较难申请到奖学金,硕士2年。硕士毕业对中国学生来说,具体哪所学校根据个人情况和机遇德国设计类院校不少,学士3年,一般是可能的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有留学问题的同学请加我交流QQ
德国设计类院校不少,具体哪所学校根据个人情况和机遇。德国的外国留学生比较难申请到奖学金。每年在德国的学习和生活费用一般7万人民币左右,也许对艺术类的学生要稍微多点。德国大学的新的学制是,学士3年,硕士2年。硕士毕业对中国学生来说,一般是有可能的。
你是山大的啊
我是太原理工大的。我大四了
正在准备去德国了。我是学工科的
和艺术的申请有些不一样,推荐一个网站给你 abcdv学桥论坛,把里面顶置的帖子读完了就懂得差不多了。花费的话看城市 东德的比西德花费少,但是西德相对比东德发达,一年有十万足够了。得奖学金的机会很少的。柏林艺术大学 汉堡美术学院 卡塞尔美术学院
斯图加特美术学院 这些都是世界著名的艺术大学 你可以到百度上查查这些学校的具体情况。先过aps审核
在考德语的考试 德福
达到4个4的话 就可以申请了,现在你大三 最重要的是德语和提高本科成绩,要想申请研究生的话 得本科毕业以后。我的qq是
有什么的话可以交流交流。 我在准备aps 刚学了一点点德语
准备明年一年都用在德语上。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放弃大学两年的学习时间去德国重读本科值得吗?
我是一个二本的大二女生。旅游管理(涉外旅游)专业。南京人。&br&现在的学校在一个小城市里。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感觉很不满意。&br&&br&简单介绍一下我的情况吧!&br&我从小属于事事争先,事事要强的那种人;初中和高中都是南京很不错的学校。&br&高考失误后,志愿也填失误了,上了一个普通的二本。&br&现在的这个城市里,生活竞争压力不大,生活节奏很慢。周围的人和自己原来的交际圈相差很大。(因为我的很多朋友都出国了,在国内的也是南师大、南财、苏大一类的)自己在这样的一个二本学校里,确实感觉挺难受的&br&所以大一的时候也是积极参加了很多活动,为学院为社团做了很多的事情,也跑图书馆,早上五点多起来和大三大四的挤图书馆。&br&可是,大一第一学期结束的时候,我发现,我做的这么多,其实一点意义都没有。&br&&br&社团、团委里那边老师学长都很喜欢我,因为觉得办事有能力,所以什么事情都找我做,但是我做了这么多,其实什么好处都没有拿到。还白白牺牲了很多时间。&br&所以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我放弃了团支书,以及在学院内的职务,包括学院的辩论队,之类等等。专心的学习&br&大一下学期的时候看了很多的书,平均每个月要看四五本。&br&其实我觉得这个量不是很多,但是周围人都会觉得很厉害什么的。我就觉得很难受。觉得周围人的生活和我不太一样。&br&他们追求的是平和安稳的人生,但是我总是对未来有着这样那样的期许。如果达不到我就会很难过。&br&&br&我现在大二,担任了一个社团的会长。&br&我发现我很独立。&br&社联要求要社团的名片、DV,我就一个人去拍,去切,去改,去做。大家都觉得我计算机好,其实我也不是特别会用Corel之类的软件,我都是自己下载了之后花个几分钟看教学视频再加上自己捣鼓出来的&br&和室友买的衣柜,自己一个人敲榔头敲了4个小时完成了。&br&很多事情,不喜欢找男生朋友帮忙。太要强,又确实太强悍。&br&&br&我是一个女生。&br&很多人和我说,一个女生,要什么强。&br&安安稳稳的找一个好人家多好,可是我不甘心。&br&我有自己的目标,理想和想要的未来&br&&br&在高三毕业的时候我花了一个暑假学习了德语,之后的寒暑假也一直在学习。&br&德国,可以说是我的一个梦想。&br&一直都想去德国读书。&br&&br&而我最喜欢的专业是管理学,从初中开始我就喜欢管理学。&br&所以后来学专业的时候我选择了旅游管理,因为是属于管理学下的分支专业。&br&&br&可以说,我的最大梦想,是去德国学管理学。&br&&br&高三毕业的时候我把自己大学四年的道路规划好,后来不断的对照并且修改。&br&本来打算毕业后去德国读研,后来发现我们这个专业去德国不好读研,去瑞士比较好。瑞士虽然和德国很近,而且也有德语为官方语言。但是我还是想要去德国。&br&&br&最近自考正在报名,有打算报自考考一个专业再出国,后来让在南京的朋友帮我去中介问了情况,中介说,我这样的情况最好是去读本科。&br&家里,妈妈说随便我。只要家里经济负担的起的情况下,她支持我的所有决定。&br&问了朋友,朋友有的支持我,有的表达出了对于之前都已经浪费了两年的可惜。&br&我辗转了两天了已经。&br&想在知乎上问问大家的意见。&br&&br&我现在有两个打算:1、放弃现在的学业换一个专业出国读本科。去德国读文科专业,经济类也可以,因为麻麻是会计,而且之前高中学的是理科,大学里高数学的也不错。&br&2、继续现在的学业,以后读研去瑞士。那么去德国读书就将成为我一辈子的遗憾。&br&&br&有梦想真的是一件很折磨人的事情。&br&因为梦想的实现过程除了有阻碍,梦想还会不时的骚动着你的心。&br&&br&还有几天就要导游证面试了,但是我想不明白这个事情我就不能专心。&br&&br&说一下家里的情况,&br&家里的年收入不高,大概就10万左右。&br&家里拆迁拆过2次,积蓄不多,有好几套房子。妈妈说,如果要出国,就卖掉一套。&br&&br&我现在唯一担心的是,如果我不能一次性顺利的通过,明年九月份不能顺利的去德国的话,我就又耽误了一年,而且家长属于比较唠叨又很...不知道怎么说。总之,如果选择了出国,不能成功的话我觉得我可能会奔溃而且会觉得很丢人!【一千个伤心的Leo啊呜呜呜】&br&不担心会想家&br&不担心会在外不能独立&br&不担心自己的语言关&br&不担心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及认真努力程度&br&其实也不清楚自己在担心什么。可能还是家里的原因比较多吧!小时候都是家里做好了决定,现在自己可以做决定了,却总是畏首畏尾的害怕起来了。&br&&br&真的值得吗?&br&&br&读完回来25-6岁了、&br&&br&===========================&br&我的职业规划是打算进一家德企,最不济做德语的教育机构的辅导老师,以及德语导游。&br&如果好的话,我想以后就留在德国了。&br&===========================&br&&br&现在的大学生活,不能满足我&br&在一个小城市里,缺乏我所需要的竞争力,自己感觉自己变得很懒惰&br&在大学里,即使很努力,感觉还是一无所获,什么都没有学到也没有得到。&br&想想即使成为了团委的副书记,学生会的主席,全国那么多高校,那么多历届的主席,部长什么的,你又算哪个?&br&可我又担心,去了德国,仍然不是我要的生活。&br&我要的,一个充满竞争,需要不断提高自己鞭笞自己学习的生活。&br&也许可以吧。、毕竟可以钻研语言= =
我是一个二本的大二女生。旅游管理(涉外旅游)专业。南京人。现在的学校在一个小城市里。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感觉很不满意。简单介绍一下我的情况吧!我从小属于事事争先,事事要强的那种人;初中和高中都是南京很不错的学校。高考失误后,志愿也填失误了,上了一个普通的二本。现在的这个城市里,生活竞争压力不大,生活节奏很慢。周围的人和自己原来的交际圈相差很大。(因为我的很多朋友都出国了,在国内的也是南师大、南财、苏大一类的)自己在这样的一个二本学校里,确实感觉挺难受的所以大一的时候也是积极参加了很多活动,为学院为社团做了很多的事情,也跑图书馆,早上五点多起来和大三大四的挤图书馆。可是,大一第一学期结束的时候,我发现,我做的这么多,其实一点意义都没有。社团、团委里那边老师学长都很喜欢我,因为觉得办事有能力,所以什么事情都找我做,但是我做了这么多,其实什么好处都没有拿到。还白白牺牲了很多时间。所以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我放弃了团支书,以及在学院内的职务,包括学院的辩论队,之类等等。专心的学习大一下学期的时候看了很多的书,平均每个月要看四五本。其实我觉得这个量不是很多,但是周围人都会觉得很厉害什么的。我就觉得很难受。觉得周围人的生活和我不太一样。他们追求的是平和安稳的人生,但是我总是对未来有着这样那样的期许。如果达不到我就会很难过。…
按投票排序
我自己是在德国留学的。不直接回答你的问题。而是把自己几年前的一篇博文转过来给你看,供想要留学德国的人做一个参考。著作权声明:本人在此担保,以下博文为本人原创,本人声明对其享有完全的著作权,任何人不得在未经本人允许的情况下,将其用于商业用途。非商业用途的合理转载及引用请注明作者“苏小蛇”或“kistar”。本人保有对此声明的解释权。关于留学德国的方方面面
我向大家保证,德国的饮食那绝对是美味无比、价格又便宜,24小时随时都能吃得到好东西。如何说起呢?我自己的观感肯定是不靠谱的。首先我说一下,大家选择在家吃饭还是上街吃饭,主要会考虑到的几个问题:首先,哪个选择更美味;其次,哪个选择更省事;再次,哪个选择更节约成本;最后,哪个选择更安全卫生、营养全面。OK,我想,大家都不会反对的是,在中国,无论是学生、从业人员、无业游民等各种职业,都很乐于隔三差五地去下一次馆子,有些人甚至干脆即使有条件在家里做饭,也从不在家里做,而是天天在小吃摊或者大排档或者小酒家或者大酒店吃饭,根据个人经济能力,不一而足。而在德国,对于德国本地人而言,除非大家有庆祝某件事情或者正式交流的必要,而且与宴人员没有任何人会做饭,或者实在是懒得做饭,或者是情况要求不能吃家常饭菜(比如商务餐,德国也是有的,只是比较少而已),否则几乎不下馆子。而中午休息时间过短、无暇回家做饭的人呢?他们大都带好了前一天做好的便当,休息时间,也就回到休息室去吃便当罢了。极少数有员工餐厅的公司,也并不能使每个员工都不吃便当——注意,不是并不能使每个员工不在他们餐厅吃饭,而是并不能使每个员工都不吃便当~~
除此以外,我还要提请诸位纳入考虑范围的是:首先,在德国的餐馆肯定更和德国人而不是中国人的胃口,其吸引顾客的能力到了中国人身上,还要打一个折扣,又贵又不卫生做得还不一定好吃的中餐馆除外;其次,德国的绝大部分商店、饭店很早就关门了,到了凌晨1点过后几乎没有可以吃东西的地方;再次德国在凌晨1点以后就木有了公共交通,而您是绝对打不起那2欧元起步的的士的,想去远一点的地方就食也很是需要下血本的。简单地说来,过了晚上0点过后,突然发现自己肚子饿了,而家中无存粮,得,您就饿死活该吧。
综上所述,在德国,饭馆饭店都好吃得让人身在福中不知福,肚子饿得快疯了,也只愿意默默地买一点零食或者买些食材回家下一两个小时的厨而不愿意去那物美价廉的饭店吃饭,这是一个怎样美好的国家啊~
首先我再次承认,我在德国与人的交流是很失败的。除了大约10个左右,每半年联系一次,但是关系真的很铁的铁哥们以外,德国人中,我甚至连个日常的点头之交都没有。但是,收起刚才那玩笑的嘴脸,我还是要很严肃地说,在德国,要想有能够满足自己日常交流需要的本地人交流圈,那是极其困难的。绝大多数在德国的留学生都因长期缺乏与他人足够的交流而相比于在国内变得内向不少。有人会说,不就是个语言障碍么?你这样这样那样那样地努力,不怕克服不了。我想说,真正的障碍,比语言要多得多。
首先是德国人相对于法国人、英国人而言更为严重一些的排外情绪,而德国人的严谨,或者说死板,也在交流上带来额外的障碍。德国人在许多留学生的眼中,应该是很有些kalt(冷漠)的,他们的礼貌、乐于助人,仅仅是一种对社会公德的遵守和表现。但真正的交流,绝对是在社会公德之外的,我问过我的德国朋友,在德国,同样也是,越熟的朋友之间越是肆无忌惮,以挖苦对方为乐自然是密友之间才会有的事情。而德国人的这种勤于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使得陌生人之间要变得熟稔显得更加困难。谁应该,在什么时候第一个开口说“操你妈”?我能不能狠狠地捏对方一把然后满脸贼笑地竖起中指?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进入真正交流之前的巨大障碍。绝大多数人,只能像公务交流一样地与你保持有忙互相帮的状态,而很难进入铁哥们状态。在中国那种,在网上逮着一个陌生人就blablabla地把自己的情史从头到尾数一遍然后顿时开始勾肩搭背的情况,在德国是不可能存在的。在国内,若你告诉别人,我的女盆友在外地,我很痛苦,或许会有人告诉你,傻逼你不会在本地找一个么?要不兄弟我帮你介绍一个?别管你们俩多熟。而在德国,你告诉别人,我的女盆友在国内,我很痛苦,别人只会有些不知所措地拍拍你的肩膀说一些“oh poor man”之类的话,然后话题无以为继。你希望被礼貌地对待么?你真的希望被礼貌地对待么?更别说有的时候,突然冒出一个陌生人对你说“中国要举办奥运,你们就自己去当运动员吧,我们才不会参加呢”这样让你火冒三丈的话。
第二是德国大学的居住情况导致了留学生与本地学生的巨大隔阂。住在学生宿舍的,绝大多数都是留学生,而本地学生,通常住在较为遥远的父母家或者干脆是自己租的房子。这种情况直接导致的一个客观结果就是,留学生与本地学生的交流时间大幅度减少。他们的活动范围不同,见一次面首先要付出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车程的代价。我曾经听说两个人,住在北京不同的区,在谈恋爱,谈得一副像是异地恋的苦逼样子。那么本地学生与留学生的交流难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是语言交流的障碍。这不仅仅是语言熟练度的问题,更有文化背景的强大障碍存在。比如说,讲一个笑话,希特勒blablabla,或者腊肉和江同志blablabla,说得起来么?有人会说,这正好是交流文化的机会啊,正好会有更多的话说啊。OK,我换一个说法,填平文化鸿沟确实是一种额外的项目选择,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还是乐于在同一片文化平原上尽情驰骋,而不是辛辛苦苦地遥遥相望,然后一铲子一铲子辛勤地填平文化鸿沟的。更何况,文化鸿沟带来的绝不仅仅只是日常沟通上的问题,更深层次地,是价值观问题。在遇到这样的问题之前,你大可以品头论足,基督徒比较好,还是无信仰者比较好,但是当你遇到这样的问题时,你不得不立刻面对的事实就是,对方认为自己要遵从上帝的安排,而你内心油然而生要嘲讽上帝的伟大性而介于宗教信仰的互相尊重不得不咽回肚子里去的悲催情况。在中国人身上,往往能够体现出儒家影响而产生的救世情结,对时局忧心忡忡,对ZF品头论足等等——别管这是荷尔蒙的发泄或是怎么,你必须承认救世情结在中国是存在的。而在德国,救世,那是上帝的事儿,大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热爱上帝,然后享受一种更趋向于个人主义的,有保障的自由人生选择,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乐观态度,并且根本不是依靠学习、理解、沟通就能够做到的,而是文化、生活环境直接构筑的天壤之别。
第四是生活模式的巨大区别。与国人交流,我有一种这样的经验,线下沟通或许会相对不畅一些,但在线交流时,往往可以提到一些触及本质的东西,比如个人的价值观,对时局的想法,对人生的追求等等。因为大家在线上除了干劈情操以外,并没有什么实质可行的互动项目。从而,在一种并没有任何日常交往铺垫的情况下,两个人由于通过线上对对方性格的了解——必须指出的是,在知识分子中,这种交流确实行之有效,平时你读的什么书、听的什么音乐、进行的什么娱乐,以及当你提出一些在你看来感触极深的事件以及你对其的看法,经过这些交流,能够跨越一些不必要的routine而迅速把握一个人的性格、品位、个人追求等等信息。而在德国,绝大多数德国人热衷于中国人完全没有形成氛围的各种户外活动,打篮球弱爆了,踢足球勉勉强强,而他们最经常做的,则是poco——跑酷。这种在中国完全没有形成气氛的活动,德国人却甚至在不明白它的含义之前就已经趋之若鹜。在整个大学里,你最经常看到的德国人不是在踢球,不是在打篮球,而是在做翻墙、爬杆、走细绳、跨车、蛙跳、俯卧撑、慢跑等等跑酷的基本锻炼项目。而你能想象么,一群中国人在排队翻三米多高的墙或者在爬一根光溜溜的铁杆???
第五是本地人中根深蒂固的朋友圈。在德国,要交到一两个朋友是不难的,真正困难的在于要建立一个属于你自己的朋友圈。要知道,若干个知心的朋友是一个人拥有最基础的社交生活的前提,但至少一个朋友圈,才是一个人能够拥有正常社交生活的基本。个人在德国生活四年,已经借由两个关系很铁的德国朋友,进入了两个朋友圈子的边缘。而想要建立一个以自己为交流核心的本地人朋友圈,到目前为止对我来讲还是一种天方夜谭。我想说,在这方面,我做到这一步已经非常不错了。对于德国人而言,朋友的朋友并不自动地可以成为自己的朋友,他们也并不怎么乐于认识朋友的朋友、或者是把自己的一个朋友介绍给另一个。一个朋友圈,意味着多人活动的顺利进行,而进一步地,意味着朋友圈子中两两之间的共同项目暴增,它的建立是一个人社交生活从线扩展到面的巨大进步。而建立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朋友圈,则意味着你在该圈子的所有活动中,享有最优先知情权。你与几乎每个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在朋友圈子中最紧密的,就好比一个圆的圆心,其半径比每两点之间的弦长来得都要短——至少地,它与所有点之间的距离之和,短于其它点与所有点之间的距离之和,也就是说,你是这个朋友圈子的核心。成为一个朋友圈子的核心,是一个人在社交上取得成功的一个标志,而在德国……我想说,不管你的社交能力再怎么好,留学生毕竟是留学生。这还仅仅是你挤进了朋友圈的边缘,成为朋友圈上的某个点的情况,而这几乎已经是最优情况了。这基本上要求你认识了该圈子中的核心人物或者次核心人物——将我引入两个朋友圈的人,就都是他们朋友圈子里的核心人物。而如果你认识的人,本身就只是朋友圈子中的边缘人物,那么你进入这个朋友圈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更进一步地说,拥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的人,往往会满足于在朋友圈内的交流,而放弃与朋友圈外的人再构筑新的朋友关系。这也就意味着,别说是进入一个朋友圈啦,你连新认识一个朋友,都比别人要难得多得多。
心理减压篇
请大家回答我一个问题:24小时中,同龄的中国朋友活跃人数最少的时间段是什么时候?早晨?不对。中午?下午?晚上?深夜?都不对。答案是清晨。6点到9点之间。这个时间段内,起床的人往往是因为有事要办,而没事做能够陪你聊天的人,这会儿都在睡觉,几乎可以说是无一例外。
再请大家回答我一个问题:24小时中,人最容易感到寂寞、出现心理危机、情绪低潮的时间段是什么时候?答案是深夜,睡觉前。尤其是失眠、空窗、疲倦等等负面因素在这时候都会纷纷表现出来,造成情绪低落。那么,德国的深夜是国内的什么时候?答案是清晨。我想加我人人好友的人,大都会发现,某些个国内的早晨,我会情绪暴走,狂发状态,跟我熟一点的人还会知道,我会到处打电话找人吐槽,寻死觅活之类的变态情况都在此时出现。而能够及时出现倾听者,得到适当安慰和情绪缓解的情况,却少之又少。近来我有了一个灰藏好的身处德国的吐槽好友,这种状况才得到了巨大的缓解。在此默默地衷心地感谢一下这位童鞋。包括和前女友的分手,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她不得不在清晨、还没有睡醒、床气还挺重的情况下承受我漫无目的的情绪轰炸。这也可以算作是我异国恋的悲剧之一。
长期的心理压力过大,与本人自己长时间空窗、性格导致的学业较为失败、社交以及日常生活上的种种不顺都有巨大的关系,并不能够直接推导到其他并不像我这么卢瑟的德国留学生身上。然而,当其他德国留学生在深夜出现心理危机的时候,我想,他们各自的痛苦感受却是与我没有多大差异的。
德国的大学教育较为严谨,考试并不像国内大学那么容易混过,这种说法在我看来,其实并不确切。排除了语言障碍,以及由于生活障碍而继而导致的厌学情绪以外——我知道确实有不少留学生中的威拿可以做到这一点,而且做得很好——其实德国的大学并不比国内的要难多少,别看德国的本地大学生中,有不少人中途读不下去了,改去读技校或者大专,实际上把这些人扔到中国的大学去,假设他们会完美的中文,他们只要保持他们的智商、努力程度和学习态度,他们在中国也是连结业证都拿不到的主。在德国留学,真正给留学生带来心理阴影的是语言障碍以及强令退学限制。
先说语言障碍。又是它,它在不同的地方,起的作用并不一样。即使是勤奋度在中国留学生中排1%的人,也依然无法像同样勤奋的人在国内一样,通读相关资料,详细掌握知识点甚至是业界动态。这不是不愿意,而是不可能。在初到德国的头5年,中国人的专业德语阅读速度,至少是德国人的1/20到1/2。这个1/2,我已经是绝对的高估了。能在五年之内,达到德国人1/2的德语阅读速度的人,在我眼里简直就是天才+勤奋之神的化身。这真的很难做到么?其实,我大概猜测一下要做到这步所需要付出的努力,似乎并不难,你若是每天能够抽出3-5个小时来读德语专业书籍,那么5年之后,我想你的专业德语阅读速度恐怕甚至能超过德国人。听起来很简单,但我们还是先忽略情绪和现实因素所带来的影响,扪心自问一个问题——即使是在国内,在大学平均每天能读3个小时专业书的人有几个?做到这一步的人,他们现在在哪?而在德国,你这么做,也就只能追求专业德语阅读速度超过一般德国人罢了,真的想要做到赶超德国顶尖的大学生——他们付出的可能和你差不多,甚至比你还少——基本上是天方夜谭。
说到这里,大家也许就理解了德国留学生在学业方面,最痛苦的地方了,不是因为和自己比赛比不过,而是因为人比人,气死人。在付出相同努力的情况下,你是永远无法赶超你的德国同学的。甚至,你比他们还要勤奋,得到的成绩却比他们差得多,还要面对他们的不解与歧视。有时候,你会恨不得恶狠狠地对他们说一句,有种的你用中文学这个专业试试?于是,到德国留学,说什么追求学业精进,是假的。本科所教的东西,甚至是硕士所教的东西,基本上国内也都已经掌握了,也就是说在德国是学得到的,在国内也能学,而且能够付出更少的努力学到。既然如此,你不打算读博士,你又为什么非要跑到德国来学呢?什么到德国好好学技术,回国做事业什么的,都是假的。
再说说我说的学业障碍的第二点,那就是强令退学限制。刚刚给大家展示了在德国留学,你撑死所能做到的上限,现在我们来秀一秀下限。在德国,我认识的能够做到我所说的上限——平均每天看3个小时以上专业课本的人,我只认识(可能认识,我不确定他们有没有做到)一两个;但够得着我所要说的下限的,包括我自己在内,我认识的不计其数。在德国大学里,有这么一条规定,最多最多,笔试3次未过,且面试失败者,将终身失去在此大学学习此专业的资格。听起来很稀松平常,但实际上,若你只抱着想要把学业混过去的心态——如前所述,其实你很难不抱这样的心态——则你很容易和我一样坠入这样的下限,一到考试期,天天为了重考而心惊肉跳,夜不安枕。要知道,要做到为了一件事情而努力勤奋是不难的;真正难的是要做到一件你明明知道不是你的目标,只是得过且过的事情,却依然保持努力勤奋,这才是困难的。为了保持大学能毕业,你却得天天秉承着在国内足以拿奖学金的求学态度去学习,这才是在德国求学的真正悲剧。我想,说到这里,哪怕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德国留学生同学都会忍不住点头称是的。投入产出比的严重失衡,以及周围天然形成的不公平状态,使得在德国求学的学子们很容易心理失衡。对于和我一样,从小凭着点小聪明,轻轻松松在学校里被人吹捧的人,这无疑是无比重大的打击,其心理落差堪称恐怖。这也是在德国留学生中,重点高校出身的人荒废学业的比例竟然高于——至少不低于——普通高校出身者的原因。
相比于在国内,德国的娱乐项目颇为匮乏。这里我所指的范围,要比之前再缩小一点,斯图加特的娱乐项目颇为匮乏,因为我去过基尔以后,发现那里的夜生活还是相当不错的。说起在国内,除了坐在电脑前,大家晚上会做些什么,不少女生会回答逛街,男生大约能勾肩搭背地扯扯淡,喝喝酒,吃吃烧烤,逛逛夜店之类。社交的广阔给娱乐项目带来了更多的可能,而国内娱乐硬件的过硬也给社交娱乐带来了合适的基础。每座城市,都有别有情调的书吧,咖啡店,有巨大的商业街步行街,有通宵的KTV,有钢管舞表演,有地下酒吧,电影院也有午夜场……价格相比于德国低廉10倍的Taxi也给了大家玩到深夜再回家的经济基础。那么,在德国呢?你不得不在午夜0点左右准备好回家,因为再晚的话你很可能就不得不准备搭一趟折合人民币两百多块钱的Taxi或者干脆做好通宵的心理准备。然而夜店基本仅集中在少数的几个闹市区。大学附近令人惊讶地根本没有商业区——具有足够消费能力的本地人大都有车而且不住在大学附近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更何况德国根本没有KTV!!!更何况德国根本没有烧烤大排档!!!更何况德国整座城市的商业街恐怕还比不上国内的一个商厦来得繁华、琳琅满目!!!更何况你在德国要买一个,比如说,动漫周边产品要花的钱足以让你喝一个月的西北风!!!你有什么资本娱乐?你有什么时间娱乐?你有什么条件娱乐?身在一座工科大学所在的城市,这里几乎没有文化沙龙——且不论就算有你能不能听得懂;这里的Disco极少有单身少女游荡——且不论就算有乃能不能勾搭得上;这里的人喜欢坐在一起喝酒,干劈情操——且不论你爱不爱喝酒,劈情操的时候你能插上几句话。第一篇日志有人说哀家宅,请、你、告、诉、我、我、不、宅、我、上哪去?!?!?!
留学生的娱乐生活呢?聚众打三国杀等桌游;聚众做饭——聚众做饭啊亲,是聚众做饭啊亲!!!!!聚众讨论国家大事、政治问题——现在你知道为什么留学生这么热爱政治了吧亲?你知道了吧亲!!!!!你若是不幸不喜欢玩桌游或者像我一样,现在住得离中国留学生聚集区颇为遥远的话,那么恭喜你,你基本上也就只剩宅家一途了。
好吧,让我们看看宅家的娱乐活动吧——聊天,有时差;打国内的网游——欧服不是每个人都打得起的——网速常常极卡;现在你们能理解哀家为什么视读书、听摇滚和喝茶为生命了么?退一步,说实话,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甚至,这恐怕是我在德国留学几年之间,最大的收获了。学会承受寂寞,学会在寂寞中读书、思考、享受生活,到了德国许多年后,我没有把留德的意义完全抹杀,不过是因为这些收获而已。
感情生活篇
我往往羡慕在国内的人们,哪怕他们是异地恋,至少没有时差的限制,至少无论发生什么事,他们能够以撑死1000元上下的消费或者撑死24小时以内的时间赶到对方身边。异国恋的悲剧,我就不想再提了,虽然我不想诅咒还在异国恋的学弟学妹们怎样,但它真的,至少很不靠谱。让我们说说本地恋吧。
对在国内的人而言,恋爱恐怕也就不过你要去哪座城市?我们能不能在同一时间去那座城市的问题。而对我们而言,要面对的却多了若干个问题,你什么时候不得不滚离德国?你要留在德国还是去别的国家还是回国?在德国的人没有像在国内大学里偶尔还会有的,谈恋爱就是牵牵手,散散步,在校园里追逐嬉戏之类的矫情场景,也没有为了女友大手笔砸钱,花前月下灯红酒绿的能力。大家考虑的是两个人在一起,谁做饭?经济负担怎么分配?作息时间合适不合适,是否要同居?学业进度是否相搭,一个人要不要等另一个人?异国恋很难被认为在考虑中,虽然我认识的朋友里,有个人能够、而且就快成功地走过一年多从朝夕相处走向异国分离再最终走向团聚的道路了,但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异国分离就等于彻底拜拜。这与感情多深并没有关系,甚至,恐怕感情越深,越应该理性地接受分手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不能够分担彼此的生活忧虑,不能够做到近乎夫妻一般的朝夕相处,恋爱基本上就等于扯淡。在国内的一些姑娘认为要求男人婚前有房是一种现实而靠谱的考虑,那他妈是犯贱。身处异国他乡,谁都不知道对方明天会在哪里,还能真心实意地牵手走到一起,听着很浪漫,实际上,这却才是最现实的考虑和感情。
常常有人问我,你咋不找个外国妞?好吧,如果读到这,你还问这个问题,我只好说请自行回头参看社交篇。我想不算自夸地说,我是一个读书人,对和伴侣在文化思想上的交流是有追求的。而对于我这样一个专业德语都还没学好的人,要去跟自己的外国女友解释中国传统文化,或者与之用德语探讨弗洛伊德、黑格尔,在我看来实在是太奢求了。选择范围小、符合条件严苛(不是要求高,而是被逼无奈)、相处要求的契合度大,能在德国谈一场靠谱的恋爱,实在是一件令人艳羡的事情。
如果你家里不是很有钱,或者你有不做啃老族的觉悟,那么,在经济上的拮据也是你在德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靠着打工自己养活自己?还是小心翼翼地使用父母给你的每一分钱?这都是你必须权衡再三的问题。关于这条,我想说,富二代们就不用来讨论了,我真真切切地羡慕你们。下定决心啃老的也不用出头了,我觉得啃老不啃老,不仅仅是一种为父母考虑的态度,更是一种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我羡慕你们,但并不赞同你们。
在德国,排除特殊的收入进项——比如某同学有过一份时薪20欧,每周能有两三个小时工时的工作——要想完全独立地养活自己,仅靠每年法定的90天全天工作,仅仅是见襟捉肘的。我想请在国内的诸位考虑清楚,抱着在国内能拿奖学金的求学态度以及花费每年90天,每天8小时的打工时间,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实在是无比强大。需要给国内的朋友们讲清楚的是,90天工作日,并不等于3个月,每个月撑死能够获得25天上下的工作日,而且课业比较繁重的时间段,你并不能打工,因为你不可能因为今天有一堂必去的课,而告诉工头说,我今天来不了。这样的工人是没人要的。而你所能接到的工作——主要指男生——大都是些出卖体力的最基础的劳动。一天干下来,通常是肌肉酸痛,满身汗臭,却还只想一头倒下小睡一会儿。就是这样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也就不过刚刚够维持你在德国最基本的生活而已,想要出游,想要多买两件衣服,你还必须有更多的收入进项。倒卖商品吧,找黑工(法律规定时间以外的工作、无合同、不合法、工资低、活又脏又累)吧,凭着点私人手艺当家庭教师吧,找minijob(只有单次,且最多一两个小时的工作,不计入工时)吧。
找个对象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缓解经济压力的途径,省房租、省伙食费。听起来似乎微不足道,那么我开列一下我自己在斯图加特每月生活费的项目吧:房租:200欧以上;医疗保险:70欧;手机费:10欧;学费(均摊到每个月):100欧;包括出游、下馆子、伙食、娱乐等等的一切其它费用:200欧以下。我的“其它费用”,算是朋友中相对而言比较高昂的了。就算是我这样的消费水平,“找一个女友”仅仅在房租一项上能给我省掉多少?——只需要出一半的房租,也就是至少——注意是至少,因为我当前的房租水平在斯图加特已经算非常低的了——能够多出100欧来花。在国内读大学时,每个月花600的,把你的开支提高到900来想想;每个月花1000的,把你的开支提高到1500来想想;每个月花2000的,把你的开支提高到3000来想想。每个月花5000的……请点红叉离开谢谢,我这个穷逼恶心到您了。而最恰当的比喻是什么呢?从600提升到900。为什么呢?因为600是刚好够你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水平的钱,而900,则是对你来讲突然多出了300块钱的奢侈费,生活水平,当然要大大不同。
写到这里,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一定要经济独立。这是我的个人理念,原本不应该加到这个纯苦逼的日志里头来,但我这篇日志也将转发到Qzone上,我父母会看见,也算对我父母要继续经济支持我在德国留学生活的再次回绝。其实我是不反对有富余经济能力的父母,拿出钱来支持子女买房、创业等等大笔开销的。但我认为,每个年轻人都必须及时地学会,自己有多少挣钱的能力就花多少钱。这是每个人一辈子都必须学会的极其重要的理财能力,哪怕你去当二奶被人包养,也总有需要这种理财观念的一天;哪怕你当家庭主妇,家中经济完全由丈夫支撑,你也要懂得根据丈夫的经济情况来花钱;哪怕你是富二代,而且不打算要孩子,你也要至少做到这辈子不会把你父母的钱彻底吃空。回国后,我是大大方方地做好心理准备,让父母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给我经济资助的。我父母不是贪图奢侈享受的人,对他们来讲,把钱花在儿子身上,远比让他们拿去自己享受要愉快一些,于是我也并没有打算要让他们去做让双方都更加不愉快的事情。但是,在德国的留学生涯,是我学会这项能力的重要契机甚至是唯一的机会,所以,若我在德国期间,依然心安理得地接受父母的“包养”,不最大程度地体会到自己挣钱的艰辛,我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人的。我在德国的许多朋友们,也都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不能说,经济不独立你们就是傻逼,但是我鼓励每一个在德国留学的朋友,在适当的时机,选择经济独立的生活,哪怕它再艰苦。
好久没有写这么长的东西了,更何况是一口气,我对自己都感到有些惊讶。这篇文章已经逐渐趋近于尾声,现在再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苦恼,有对男生而言的,也有对女生而言的,这些苦恼或许并不针对于每一个留德学生,但每个人的苦恼,却都是真真切切地存在的。
食材:在德国,你往往会很无奈地发现,有很多食材是弄不到的。你买不到海带,德国很奇怪,并不吃海里的任何植物。紫菜倒还好,亚超里是买得到的,可是要买海带,你却跑遍整座城市,恐怕都买不到。你买不到许多蔬菜水果,或者买不到新鲜的、好的、便宜的,苦瓜、空心菜、莲藕、香菜、木耳、莲子、奇异果、红毛丹、椰子、山竹桃……你买不到或者很难买到很多动物性食材,猪尾巴、猪头肉、猪舌头(牛舌倒是有的)、猪耳朵、除了贻贝以外的大部分贝类、甲鱼、兔肉、鲳鱼、大部分河鱼……当你在网上查一个菜谱的时候,很可能发现很多的食材,你需要去寻找替代品。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这群在德国做饭的人,绞尽脑汁地做几道像模像样的菜,也真是够为难的了。
饰件:在国内,无论男女,你能够找到各种各样有趣的小物件,比如说男生热衷的动漫周边,以及女生热衷的日韩饰品之类,什么十字绣,什么暖手宝,诸如此类。而在德国,你很难找到一件让你眼前一亮的创意性商品,要找到一件上面印着动漫萝莉的暖手宝?做梦吧。要想找到一张卡哇伊的小椅子?你努力。当然了,德国是模型控、军事用品控、卡丁车控等等的天堂,但前提当然是你有钱。曾经有一个盆友问我,要不要去打彩弹?我问,一次多少钱?很便宜的,XX欧——一个很吓人的两位数字。我说,算了吧。我穷。你可以花上千欧组装一辆很不错的自行车——当然了,可能会有内行人士告诉我极品要上万,别告诉我这么恐怖的数字谢谢。你也可以买到大量帅气得不可一世的军刀、匕首、气枪等等。但前提是你有钱……
住房:寻找住房往往是一件令人焦头烂额的事情,学生宿舍堪称是梦寐以求的不二之选——虽然它的价格大都在270欧上下,请参看经济篇。但学生宿舍,也不过能够住个3-4年。在此之后,大家不得不再去找合适的住房,房屋大小、卫生间、厨房、合租者、水电气网的消费,统统都在考虑范围之内,一个不小心,就能折腾出上百欧的差价,或者让你住得痛苦不堪,至于每次换住处时的搬家、到相关处更改住址等等一系列事情更是让人心力交瘁。身处德国,你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人,所有的事,都要自己一个人承担下来,最重要的是,你没有社会关系,没有足够的对社会背景的了解,一切的事情,只能一步一步来,从来省不了事儿。我搬家时,找了两个好哥们,花了极少的钱,或者说花了同等的钱大吃了一顿,解决了搬家的事,我已经感到不胜欣慰,自豪不已。在此再次感谢兄弟。而入住私房之后,小心使用水电气、注意手续的办理等等,也都成了你必修的事情。想省心?那就花钱吧。
这篇长文,很是有为自己诉苦、吐槽、开脱、生活不顺找借口的成分在里面。但与此同时,也有希望为留学生,尤其是德国留学生,尤其是斯图的德国留学生,尤其是武大交流项目过来的留学生,鸣个不平的态度。也希望诸位别把富二代留学生说得有多么不堪,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生活过得并不奢侈,甚至有一些人和我一样,选择了经济独立,并没有过得比穷人家的孩子自在到哪儿去。哪怕是确实享受着父母提供的钱,过着舒服的日子的人,我只想说,人各有命,出发点不同,人生观就不同,个人规划也不同。
只要不违背做人的原则,我并不赞同用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衡量别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人,说到底,最多是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不再在这个问题上继续讨论下去,并不妨碍我与别人进行其它方面问题的探讨。我真心希望我的好友也能秉持这样的态度。我对周二言说过,我对你并不了解,有其他好友对我说你人品差等等云云,我对你不熟,也不好做评价,但对我来讲并不重要,我看重的是你的才华,只要你有才华,我或许有天能从你那里学到一些什么,你自然就有存在于我的好友名单中的价值了。建议诸位看官,看人之时,取人之长,自己也可以获利、受教,而不要寻人之短,若只是发泄一下情绪也罢,若是以此为己任,恐怕于人于己,终归没有任何好处。更何况在你看来的短,是否为短处也未可知呢。
来德国,除了大家所说的什么开阔视野,学习“真正的技术”以外,我其实更看重的是我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是承受寂寞的能力,是静下心来读书的时间和能力。现在的我还无法断言,在德国的留学生活,给我的是得大于失,或者失大于得。我失去的已经太多太多,所能做的只是让自己的留德生活更有意义一些,更充实一些。望与诸君共勉。
等你三十岁的时候 你还真的只在乎这两年吗 那时候 你是个走遍欧洲 外文流利的人 而不是在国内郁闷的要死整天想当年老子怎么就没出去的人我觉得出去不是浪费两年 而留下 则是再浪费两年我不出去的原因 是因为 没钱…
是在长春读吗?
你出国吧,要不然你浑身难受。
謝。現身說法:沒有出生在南京的南京人,東大計算機系,大二過來的。經過了好多年再回頭想,覺得其實真沒什麼值得不值得。曾經每做一個決定都忍不住想好多「如果」和「假如」,現在的自己更珍惜當下,至少會努力做到珍惜。此處省去好幾萬字。回歸一句話風格:決定了,就別後悔。
题主问这个问题说明你虽然考虑了很多可还是没有决心和信心还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建议你先别想出国和在国内的利弊先想想自己放弃哪样将来会后悔只做你不做就绝对会后悔的事最后说一句很多大学四年毕业还要留德从本科重新读起的人你那两年算什么
值得。-先把德语学好,德福成绩很重要。选好学校,去读一年预科也不错。如果觉得时间紧,可以选择本科毕业直接申请研究生的。某些学校的研究生和德国的学校有交换生。
题主,你的情况出国绝对是很值得的。我的情况和楼主基本一致,曾在帝都某二本读了两年计算机,期间曾兼任系学生会主席和某社团主席,现在就读于荷兰某校。在我决定出国之前我也很忐忑,因为出国的话不仅仅是放弃两年的学业,也意味着我将放弃家里能提供给我的未来的机会(全家都是理工类,在国内学计算机也有以后好开后门的考虑)。楼主有的担心我曾经都有过。我只想说,楼主,如果你确定出国就是你想做的,并且你确定你能顺利毕业,那就来吧。不要犹豫了,要抓住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肯定也不想在三四十岁的时候后悔“为什么当年没出国”对吧!其实你在国内大学的两年也不算浪费,因为这两年中你获得的经历和成长在出国后给你带来的帮助将远远超出你的想象。国外的学习、生活虽然也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如意,但是真的跟以前的一切都很不同,值得感受一下。而且从题主你对自己的规划上看,出国时迟早的事情。既然都是要出国,干嘛还要等到两年以后呢。出国这件事,难度是本科&烟酒僧&博士。P.S. 德国本科(公立学校)貌似不收学费吧,而且生活成本也不高(跟荷兰比起来),整体来说很划算啊。以上纯属一家之言,题主如果有问题欢迎私信
其实我也不清楚许多人对德国的好感是从哪来的;之前知友
的答案已经说的很好了,只是,如果题主的确铁了心要出国(那苏知友的那篇文章是拦不住的);那您还有很多事要去完成,光说不做是不行的。如下的几个问题希望您认真的考虑和准备;(信息不对称是很多悲剧的源头)题主大学前两年的成绩如何;有开始准备APS的审核没;题主目前的德语水平如何;在多久之后可以开始备考TestDaF;对TestDaF成绩所反映语言水平和大学学习生活所要求的语言水平之间的差距有没有清醒的认识;题主希望去念管理学,那么对德国的学制有没有清楚的认识,例如FH和UNI的区别,有没有开始选校,有没有看相应学校BWL专业的Zulassungsordnung和Prüfungsordnung以及Modulhandbuch(课程设置的区别);考虑到管理学专业的特殊性(这真不是在本科就能学明白的),题主有没有相关的实践经验,对国内外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有没有自己的理解。PS: 欢迎对此题最有发言权的知友
楼主的情况其实我都懂,我是个大三的学生,大二结束后我跟着学校的项目来到德国,起初的那些向往都慢慢的被德国这边的环境埋没了,没有亲人,说句实话出了国一切都要靠自己,甭说什么出国之后找华人朋友,都是虚话,出点什么事大使馆都不一定管你。反正我现在还在这边读语言,需要考dsh入学,因为是学校间的合作,所以如果我们可以入学是可以通过在国内的专业成绩抵分的。其实来不来德国主要还是要看自己,我看楼主的意思还是很想来的,来这边就是靠自己自律,我在这边上语言课,每天就三个半小时的上课时间,其他时候都是靠自己学,还要耐得住寂寞,平时自己一个人,和国内又有时差,有什么事都只能自己解决。所以一切都靠你自己
个人体会,重读本科不值。但是看了你对自己的性格描述我觉得你可以试着拼一下。南京卖一套房子完全足够你轻松读到毕业了。问题是你是否真的认清自己的能力和拼劲了,谁都有不甘心的时候,决心和意志力很关键。靠隔三岔五的冲动来驱动学习是完全不够的。。。。
如果没有算错的话,题主应该是大二上在读,通过了中国高考的学生如果没有在高中毕业直接申请德国大学的话,可以申请转学德国大学。条件是211大学读满一个学期,非211普通本科读满三个学期,这样看来假如题主成功申请到明年春季或者秋季入学的话,并没有耽误时间或者是耽误太长时间。德国留学的话题主家的情况完全负担得起,因为德国大学的学费和中国差不多,生活费稍微多一些但只要不大手大脚应该不成问题。最重要的是语言关,如果能早日德福4个4的话可以不用在德国再上预科,可以省不少钱,而且不用再“浪费时间”。还有一点忠告就是,德国留学能DIY就DIY,不建议题主找中介,申请程序很透明,过程很规范,文书德语的题主写不了英文的应该可以写吧,写了可以找个人帮你改改或者找你学德语的机构的老师帮你翻成德文的。最后给题主一个实例,我有一个学弟现在也在读大二上学期,情况和题主很像,以前就读长沙四大名校之一,但高考失利,到了我们学校。计划转学分去加国,因为他感觉我们大学太水了(好歹是个211吧,汗。。。)。想去了以后读一个相近的专业,但不可避免的要降级,而且不可避免的要有一段适应期,大约会比他同级的同学晚毕业一年到一年半。他现在的申请材料已经寄出,正处在等ad的阶段。
值得,在德国25、26岁毕业出来算年轻的。然后两点建议:1. 你最好读个工科 2.找个工科大学城市。
以后你会发现是天堂。
我山东二本学校法科学生,现在大一,努力学语言中...能出去尽量出去吧,垃圾的环境里努力都被人孤立,只能装作什么都不在乎
-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跟去不去德国半点关系没有。出国是为了换个好点的环境,新的学历能让别人认识到我真正的价值。我是这么告诫自己的。
当然要去,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会坚持自己去德国学习的梦想!很佩服你,我现在也刚读大三!觉得你很有计划,是我值得学习的地方不管怎样,至少你尝试过!无悔了!但是我读了你写的,我觉得你会成功!!加油!!!
我觉得看你未来你想要的发展方向吧,很多人名校出来最后挣钱的是去做生意了,我觉得如果走这方面的话,读什么大学就无所谓了。如果是想安安分分当个员工,又分2种,一种家里有关系(不需要很牛),就在家乡弄份可能和专业完全无关的工作呗,一本和二本的差距比不上人脉,当然如果没有合适的关系能进到个自己知足的工作岗位,那二本找工作就比较艰辛了,作为一名大四的孩子,我很明确告诉你现在就业很难,我在北京读书,整体的氛围就是大部分企业都想要研究生,尤其是福利好的国企,我所在的学校怎么也能算一本中游吧,感觉就业很难。还有一点要提醒的就是现在好的单位招研究生会看本科背景,不管看重程度如何,会看重;另一种就是有点类似于走偏学术的道路了,这类型才是真的需要读个好学校,这种情况另一种是你读个差的学校,但是自己很上进,然后持之以恒,接下去也是能成功,这种我觉得正常人都不是,因为回报可能会很晚才看到,中国的大环境,恐怕大学生还没办法做的这种境界吧。说这么多,我只是想说你得看清楚你未来想自己怎么样发展,我完全不认为如果家里有关系能帮忙弄到什么工作很羞耻之类的,因为工作本身就比学习简单,用心总会做好的。我觉得是中国人太多了,可以挑的太多了,才会导致大家越读越高,好多职位其实并不需要那么高的学历或者技术水平。如果你是想好好走学术道路,我是建议你出国或者重新高考,差这一两年其实真的不算特别长,但是毕竟我们是女生,这个很吃亏,但是没有办法。关于国外,我想和你说的是我觉得也没有那么美好。我的一个同学就是高中后去了德国,她已经算是很独立了,但是和她联系,还是发现她在前2年完全没能融入德国学生的圈子,朋友基本都是华人。一方面语言障碍(她在国内学了半年德语出国的那种班,然后去那边上了语言一年吧),另外其实文化差异什么的比你想象的大。还有就是在欧洲社会,中国人还是挺难在事业上走到高层的,有人说过,我们华人就只是他们的一颗螺丝钉。看到不止一个人在国外觉得发展到了瓶颈而回国的了。补充一点就是,我当时大二时也考虑读研去德国,因为个人喜欢德国,后来发现德国完全不让转专业,觉得挺挣扎的,另外就是刚好和那个去德国的同学聊了聊,觉得她过的挺孤独的。费用上,应该问题不大,我同学生活费都自己打工完全自理了。德国基本学校都没学费吧,就个几百欧的注册费,就交一次。希望对你有帮助,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我和楼主情况异常相似,包括家里条件,想法,现状。我在北京读一个二本,现在大二,我从大一开学就开始学德语,放弃了寒暑假双休日的休息。最近也就要决定了,楼主我们可以交流一下,我十分想去莱比锡学经济信息学,不知道楼主看中的是哪个项目。
根据我在德国这将近五年的所见所闻,我想说适合自己的才是对的。每个人都想出来走走看看,但是留学毕竟要耗费很多成本,所以来之前先想好了,我将来想走什么方向。我在出国以前就对国内的社团活动不太感兴趣,想多学点东西就出来了。来到这边才发现不是每个人都跟我一样,很多人的决定都是父母给做的,或者迫于生活的无奈,本身并没有那么想走出来。所以很多人来到这边,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并不是很强,于是就不仅仅是25,6岁毕业的事儿了。
想太多会害了自己
考虑太久说明你还是犹豫,如果想去就去吧,年轻不疯狂追梦一把,老了绝对会后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国读研条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