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潜水最深多少米有多少人完成不了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听说潜水不能潜的太深,我想问人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潜水多少深度是安全深度?我喜欢潜水,经常抱着大石块下沉到水底,有时候水库很深,耳朵受不了压力.我一般都是在水库或深潭潜水的.有人说潜的太深什么气体会排不出来,人就会挂掉,一般下潜是多少深内安全的?我都没任何工具的 ,就深吸口气抱着大石头从船上跳下去的.这样安全吗?我感觉我一般可以下潜到10米左右的深度.压力很大有时候太深耳朵会流血.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不借助工具的时候,大概10米以内是可行的.耳膜的承压能力是有限的,像你描述的流血了已经是比较为二线了.从船上跳水也是有讲究的,穿潜水服的一般有后仰式和前跨式,直接跳无疑是危险的相信你的水性很好,但是也要注意,有句话不是说:“淹死的都是会游的”嘛哥们儿一定多小心啊~你不妨去看看专业的潜水网站,不用器材和用器材的差别不会很大,原理毕竟是一样的~给你两个潜水的论坛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请直接登录
下次自动登录
还没有新浪账号?
您有 条新提醒
咳!正文开始前我先侧重问一句,这里有王阳明的迷妹吗?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此时此刻,你也许会说:哇花花!看不出啊!原来你对哲学还有一番研究啊!......等等,你可能对我有点误会了,我说的是那个人形荷尔蒙,花臂王阳明啊!作为萧亚轩的前男友,被Elva引荐出道,台湾演员王明阳和郑元畅、高以翔、周韦彤等艺人共同飙戏,也有过几部叫得出名字的偶像剧,然而离大红大紫还有点距离。不过,王同学不在乎自己红不红啊,在他的生活当中,潜水才是正经事呢!如果说方大同的微博主题只有“薛凯琪”和“录新歌”,那王阳明的微博主题就只有“跟老婆潜水”和“拍新戏”。长的好看的人和对象全球巡回秀恩爱,而我只能默默舔着屏幕当一只追星狗。燃鹅,你要知道在哪里有大几率可以遇到这位大帅哥,花花给你指点迷津。看上图那么美,猜猜在哪?是菲律宾啊!王阳明曾多次前菲律宾潜水,其实除了明星,菲律宾本身也是潜水大牛们的心头好,有些牛人甚至定居菲律宾海边,就是为了可以每天和这片神奇大海亲近!对于中国潜水员来说,极其方便的交通,美丽的物价,潜水度假村也是性价比超级高,菲律宾人民的热情好客,潜水服务的无微不至,当地水文的丰富多彩,都是让我们一去再去的理由不是吗?!以下的菲律宾潜水胜地,你去过哪些?菲律宾地处热带,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均温28度。菲国拥有7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以及数目众多的内海,潜点非常多,并且各有特色,因而造就了其得天独厚的潜水资源。菲律宾对于咱们来说,距离不远,没有时差,签证易办,且经常有特价机票,大大降低出行的成本和难度。当地货币:菲律宾比索(大概除以7可以得到人民币的价格)签证信息:拥有申根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或日本任意一国有效签证即可免签入境不超过7天,具体入境方法,请丧点:;普通办理菲国签证所需资料也非常简单,签证价格也相当便宜。地图来自蚂蜂窝菲律宾在地理上被划分为三个区域:吕宋,维萨亚斯和棉兰老岛。虽然面积就那么一点,但是对于潜水员来说,每个地区都有不一样的吸引点。吕宋菲律宾的古国名就叫做吕宋,今指菲律宾群岛北部马尼拉及其附近一带,是菲律宾群岛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岛屿。不过实不相瞒,我第一次认识吕宋,还是因为许留山宣传的吕宋芒。(花粉:吃货的世界不解释)阿尼洛 Anilao关键词:微距天堂,海兔之都,无限岸潜阿尼洛是菲律宾最方便和最早开发的潜点,他最响亮的名字就是“微距天堂”啦!这里能看见各种各样的小东西,比如海兔、豆丁海马等,水下摄影师的最爱啊!阿尼洛周围遍布密密麻麻各种潜点,船程几乎都在半小时以内,海吐们尽管扔掉晕船药安心下水看海兔吧!阿尼洛的潜水度假村几乎都提供无限岸潜服务,绝对是刷瓶的最佳去处啊!到达方式:距离马尼拉公路交通110公里,飞机抵达马尼拉后只需乘坐2小时车程即可到达。从广州有直飞马尼拉航班,机场到Anilao交通一般也可以要求当地的潜水度假村提供,是相当方便的!最佳潜季:7-8月遇上雨季,能见度可能会稍差哦!其他时候任潜无妨!花花经过两次亲自体验了教学和FUN DIVE质量过后,也诚意推荐Anilao一家度假村给花粉哦,更和度假村联合推出了花粉潜水套餐,不管是考牌还是FUN DIVE,都是趣味无穷。?花花带队花粉集体Anilao考证之旅套餐当中还包括了无限岸潜,不用背着瓶子走几十米,在潜水度假村的楼梯上就可以翻身下水,只要有力气就可以背着瓶子探索海底世界,岸潜还是免费的哟!想要投入海底世界的花粉们,快快丧点我们的套餐吧:?花花认证的潜水摄影达人Andie也是Anilao常客,花粉们一起来欣赏下她的大作吧!Donsol关键词:鲸鲨、manta、萤火虫Donsol在1998年前都只是一个小渔村,然而在1998年的时候马尼拉的潜水员传出消息,说在这个叫做Donsol的小渔村那儿聚集了许多鲸鲨。Bang!火了!从此名声大噪。Donsol南部有一个知名潜点Manta Bowl,是Manta Ray的一个清洁站,由于这里有持续的水流,水中微生物丰富,能吸引到Manta、鲸鲨、锤头、甚至虎鲨。除了各种潜水活动,晚上要是有精力也可以去找萤火虫看哟!到达方式:从马尼拉开车抵达,用时8~10小时左右;或者在马尼拉搭乘飞机至Legazpi黎牙实比,后坐约1.5小时的车即可到达。最佳潜季:11~6月都适合潜水,期间3~4月是观赏鲸鲨的最佳时期。巴拉望巴拉望被称之为菲律宾最后一片生态处女地,由主岛巴拉望岛以及周边的各种群岛和小岛组成,首府为公主岛,周边一千多个大小岛屿非常适合潜水。这里还是名人的度假胜地,当年谢霆锋和张柏芝的婚礼就在这里举行。即使你不是持证潜水员,来到这里参加跳岛游也同样值得,原始的景色足够让你如痴如醉。科隆岛 Coron关键词:沉船、儒艮、镜湖科隆可不止德国那个科隆,菲律宾也有一个科隆,是众多沉船潜水迷的爱。这儿有15座沉船的潜店任你选择,都是二战期间美国空军击沉的日本船。除了沉船潜水,科隆岛的岸潜也受多人称赞。如果你爱童话,希望在海里也可以邂逅美人鱼,这里也是你的最好的选择!潜水的时候就可以和儒艮(美人鱼的学名)亲密接触哦!到达方式:可从马尼拉乘坐飞机抵达,机场名称为Busuanga Airport;或选择从公主港-爱妮岛-科隆岛的方式。图巴塔哈 Tubbataha关键词:船潜、manta、鲨鱼、全球最好潜点之一图巴塔哈珊瑚礁位于苏禄海域,被认为是菲律宾最好的潜点,1988年被划定为国家海洋公园并于1994年成功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当地政府努力保护这片海域,禁止一切非法捕鱼及珊瑚采集等破坏活动,使这里的珊瑚礁群逐步恢复到了原始状态。在马尼拉飞机场的广告牌上,有很多图巴塔哈的图片,大家在机场可以先过个眼瘾哦~这个潜点只有船宿可以选择,开放时间比斯米兰还短,感兴趣的话下手预定一定要快。http://tubbatahareef.org/wp/dive_operators所有船宿信息在上面提供的公园官网里都有,感兴趣请猛戳。最佳潜季:每年只在3月底~6月的第一周为船宿开放,其中4~5月为最佳。PG岛海豚湾&Verde Island 佛德岛关键词:海豚、鹰鳐Puerto Galera Island就是中国潜水员很爱去的一个地方,无论是新手还是资深潜水员,很多人去菲律宾都会到此打卡,是个适合新手考证也适合老司机欢乐潜的好地方。这里全年都是最佳潜季,当你想去菲律宾潜水但又担心台风雨季的话,选择PG岛就对了。这里必潜的潜点包括“Hole in the wall”,“Cayons”以及“Fishbowl”。从Galera出发,只要20分钟就可到达Verde岛。这是菲律宾峭壁潜水的好去处,海底也有着色彩丰富的珊瑚礁。San Agapito也是此处不可错过的潜点。注意:Verde岛是非常好的潜点,但是必须要有经验的潜水员才能挑战,有可能会出现洗衣机流哦!到达方式:从马尼拉乘坐私人交通或大巴车约1到2小时到达Batangas(八打雁)码头后转搭交通船前往。苏比克 Subic关键词:沉船、飞机残骸素有“东方小美国之称”的苏比克位于吕宋岛西南端荷浪牙波市海边,三面高山环抱,拥有天然的风浪屏障。就算到了台风季天气险恶,苏比克湾内依然是风平浪静。曾经是美国在海外最大的海军基地所在。自从1992年美军撤离后,这片禁区终于对潜水者开放。在这里潜的不是寂寞,是历史,下潜时看到若隐若现的大枪大炮也是挺过瘾的。注意:做一个好奇的潜水员而不是不顾自身安危的潜水员,进入沉船需要有”沉船专长“,沉船中光线昏暗,浮沉多,如果踢法不好,把尘扬起来,找不到出路就完蛋了!不要觉得酷就私自进入沉船,前段时间就发生了中国潜水员私自进入沉船出事的事故,花粉们做一个靠谱负责的潜水员!维萨亚斯维萨亚斯位于菲律宾的中部位置,同样有不少的潜点,而类似像薄荷岛、宿务等地,多拥有自己的机场,和马尼拉周边一些潜点相比较,减少许多舟车劳顿。Apo Reef关键词:鱼群、海龟、珊瑚礁在70年代末时,Apo reef被视为最早在菲律宾被瞩目的潜点,被称为世界第二大连续珊瑚礁群。然而后来随着渔民的到来,海域生态环境被破坏,直到近年才逐步恢复。这里曾经是海龟保育区,因此Apo也可以说是多数海龟的家,可以很轻易的在沙滩上看到海龟。到达方式:多以船宿为主杜马盖地 Dumaguete关键词:小东西、杰克鱼风暴早期的时候,海盗总在这个地方抢劫,而“Dumaguet”(扫荡)就成了这里的名字。后来在末尾多加了一个e,此后城市名字沿用至今。此处最佳的潜点为DuCoMi Pier,无需搭船即可到达,非常方便,其景观也是独一无二的,水下布满各种五颜六色的软珊瑚、海绵、海树、海鞭及海扇。Apo island也是这边的有名潜点之一,是菲国内著名的海洋保护区。这儿被封为小丑鱼之都,可以看见一群群的鱼儿在各式各样的软硬珊瑚间恣意地穿梭。有时也会出现强流,海流带来食物,就会吸引更多鱼类,因此在这里也有机会看到一大群杰克鱼、苏梅等。到达方式:乘坐飞机直飞杜马盖地,或在薄荷岛坐船抵达。薄荷岛 Bohol关键词:梭鱼群、黑珊瑚群、软硬珊瑚礁相信很多不关注潜水的人也知道薄荷岛,因为岛上被评为世界十大奇观之一的巧克力山曾是哈利波特的取景地,哈利波特的影迷加起来能绕地球三圈吧我想。潜水方面,巴黎卡萨Balicasag可以说是薄荷岛的明星潜点。巴黎卡萨其实是一个海洋保护区,包括Black Forest, Marine Sanctuary, Diver's Heaven等几个特别潜水点。不仅如此,我们在在水下看够海底生物后,回到陆地还能去看眼镜猴。到达方式:飞机飞到宿务再坐船,或马尼拉飞塔比拉兰长滩岛 Boracay关键词:白色沙滩作为世界七大最美丽岛屿之一的长滩岛有着全世界最浪漫的白沙滩,沿海的潜水学校提供英语,德语,日语,韩语,法语, 西班牙语和希伯来语等多种语言的潜水课程。与其他偏僻冷门的海岛相比,长滩岛可是热闹的多。这里的日落、白沙滩不容错过,但是潜水就还好,大家可以酌情选择。到达方式:可选择在马尼拉转机,飞到较近的卡迪克兰(caticlan)机场或较远的卡利波(kalibo)机场。麻辣拍丝瓜 Malapascua关键词:长尾鲨Malapascua的中文名真的太多了,又很可爱,最简单的就是叫他妈妈岛。麻辣拍丝瓜是刚刚我的输入法给他新取的名儿。这儿原本只是一个单纯的观光景点,直到后来因稀有的“长尾鲨”常在附近浅滩而名声大噪。此外,你还可以去到附近的Gato外岛潜上两潜,看看白鳍礁鲨和珊瑚花园。妈妈岛看长尾鲨需要凌晨4点左右就起床,潜到长尾鲨清洁站,可以看到大眼萌长尾鲨游来游去,很奇妙!也可以看到潜水员风暴?注意:不要冲进清洁站!!!!!!!把长尾鲨吓跑了大家可能会水下关你气瓶!另外,由于在20米30米深度会一直等候长尾鲨出现,建议用高氧!这样可以水下停留时间久一点哦~黄昏潜如果选择light house,灯塔这个潜点,可以看到麒麟鱼交配哦!到达方式:可从马尼拉转机到宿务或从国内直飞抵达,然后转车到Maya之后再坐船上岛。最佳潜季:11月~次年5月墨宝 Moalboal关键词:沙丁鱼风暴、小东西墨宝位于Tanon Straight塔尼翁海峡的东面,相对来说海水流动比较平静。这儿潜水主要能看到铺天盖地的沙丁鱼风暴,除此之外,这儿的海龟、章鱼、麒麟虾等小可爱也不少。最佳潜季:避开台风即可。到达方式:距离宿务市仅89公里,可在宿务乘车抵达。 棉兰老棉兰老岛位于菲律宾群岛的南部,提到这儿可能大多数人先想到的都不是潜水吧。这里长期以来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两派势力交火,也曾发生过武装分子袭击游客的事件,比如去年九月。若有花粉选择前往此地,还是要多加小心,低调行事。达沃 Davao关键词:珊瑚、微距资源因为相对较少游客前来此地的原因,达沃的潜水业与菲国内其他热门地点相比较还是属于初级。主要的潜点集中在Samal岛和Talicud岛。其中Big Ligid Island和Aundanao保护区以其壮观的峭壁和水下地形吸引了大量鱼群。距离达沃4小时车程外,有一个厉害的潜点Hinatuan Enchanted River,人称“无源之河”。不少洞潜潜水员前来此处寻找通往大海的源头,却至今未能找到。到达方式:可选择在马尼拉或克拉克转机飞往达沃。甘米银 Camiguin关键词:火山岛、垃圾潜水Camiguin距离薄荷岛不远,选择了薄荷岛的朋友可以顺路到此一游,这里相对薄荷岛就没那么高人气,也推荐给想要避开人潮的你。除了潜水,陆地行程也很丰富,四个镇,却拥有7座火山,天然地热温泉等着你哦,门票折合人民币也就5元而已。大家可以租小绵羊在岛上做追风少年哦~Muck diving--垃圾潜水,并不带贬义,这就像是一场水中寻宝活动,和小动物们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到达方式:从宿务搭乘飞机或在薄荷岛坐船前往。有人这么说:“菲律宾之于潜水者,犹如瑞士雪山之于滑雪者,夏威夷之于冲浪者,尼泊尔之于登山者。”( 换个说法:菲律宾之于潜水者,犹如GD之于VIP,彦祖之于妳,志玲之于你。)海洋世界的美谁潜谁知道,跟在海洋馆看动物是完全不同的体验啊。喜欢海的朋友赶快把考潜水证提上日程吧,一起来吸食这蓝色鸦片啊!?如何抵达珠三角的花粉们可以考虑从广州乘坐菲律宾航空的飞机直接出发,更大的利好消息是,菲律宾航空本月在广州设立了呼叫中心,广州成为了继菲律宾本土和美国过后,全球第三个呼叫中心。?菲律宾驻广州领事馆领导和菲律宾航空高层集体举杯庆祝广州呼叫中心诞生在呼叫中心成立之前,花粉们只能在工作日,通过菲律宾航空北京、上海、厦门、广州的办事处办理,现在,只需要拨打呼叫中心的号码400-100-2752,一周7天,早上9点到下午6点,都可以有热心又细心的客服人员来协助大家预定机票业务。只需要告诉你希望出发的时间,客服就可以立马协助你查到心水航班!花花经常都会被花粉询问:“哎呀,机票想要改签,或者想要补买行李,有点找不到门路的感觉。”确实,因为境外航空有些确实没有中国的客服呼叫中心,所以有时候真的要解决问题的时候,还需要拨打境外电话,拗着蹩脚的英文和客服艰难的解释整件事情,体验真的很无助。?菲律宾驻广州领区的总领事Marie Charlotte G. Tang 拨通了呼叫中心的热线1-400-1002752,成为了菲航中国呼叫中心服务的第一位顾客因此,有个可以用中文服务的客服、不用打国际长途沟通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啊,花花都要激动落泪了!另外,菲航高层表示,客服人员经过培训过后,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不光只是协助大家订机票这么简单,日后,客服的角色更加像是旅行建议规划师,可以根据客人需求建议机票及酒店打包产品,甚至在你只是想去菲律宾,却不太知道自己应该去哪里的时候,可以给你游览建议,促进消费决策!每个客服都是免费私人定制专员有木有!要去菲律宾潜水的同学们,菲律宾航空非廉航,所以是包括了飞机餐食和行李费用的,对于带着大包小包的潜水员们再适合不过了!现在已经可以拨打广州呼叫中心客服电话订购菲航机票咯~记得,热线号码是400-100-2752,在菲航75周年生日的时候,这个号码也是意义非凡哦~部分图片与文字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Travel Life , 2 girls. 在最好的时光里,我们给你上班的动力和不上班的理由。
菲律宾共和国(RepublicofthePhilippines)简称菲律宾(Philippines),位于东南亚,国土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是由西太平洋当中的大大小小7000多座...
新浪网旅游频道专业旅游网,全球华语最具影响力的旅游在线媒体。为网友提供权威实用的旅游资讯和景点信息,易操作的旅行攻略分享平台,和可信赖的旅游线路、机票酒店预订服务等。
旅游频道业务合作: 010-6
客服服务热线: 400-690-0000
新浪公司 Copyright &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不会游泳更容易成潜水达人-中国青年报
12版:旅游周刊
新闻排行榜 热点新闻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 & 往期回顾 & && &&&
不会游泳更容易成潜水达人
北石文并摄
中国青年报
&&&&刚刚在红海完成夜潜,一场奇特的体验。伸手不见五指的海底世界,只能凭借潜水灯直直的光线探寻一切。夜晚的海底世界是热闹的,连珊瑚都变得柔软,在光线照射下翩翩起舞。看到最多的是小丑鱼尼莫,不知道它们是不是在找爸爸。最神奇的是当你关闭潜水灯,眼前出现无数萤火虫似的发光体,给你一种深不可测的梦幻感。夜潜是种特别的体验,不仅是对海底生物的探索,更是关于黑暗、危险、安静的体味,带着些许诡异的色彩。
&&&&2014年的初冬,我在埃及地中海邂逅这一片美丽。看过斯里兰卡印度洋的色彩,感受过伊朗里海的孤独,体验过约旦死海的浮沉,以为再不会轻易被大海打动。而这一次,这片美丽的地中海用一种史无前例的蓝冲击着我的内心,冰蓝、湖蓝、浅蓝、深蓝交相辉映。和另一半潜水到海底,制造一场浪漫的海底示爱之旅,绝对好过跑到山顶对着大山高喊“我爱你”。
&&&&为了这爱的盛大场面,开始学习潜水吧!希望你了解了以下这些潜水的菜鸟级问题,尽快到大海中遨游。
&&&&不会游泳可以学习潜水吗
&&&&提起潜水,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要会游泳。关于这个问题,虽然两种运动都是发生在水中,但其实并没有特别直接的关联。这个圈子里有很多不会游泳却精通潜水的爱好者。
&&&&实际上,潜水运动中,移动依靠的是脚和中性浮力,然而会游泳的人,在潜水时会习惯性的做出“蹬”腿的动作,这其实不利于潜水,所以这方面反而不会游泳的人比较有优势。
&&&&当然,虽然游泳不是潜水的必须条件,但是会游泳多少会给初学潜水者心理加分。而且考取潜水证的前提条件是:能游泳200米,浮潜(带面罩、呼吸管、脚蹼)300米或在水上漂浮10分钟。
&&&&另外,学潜水一定不能“怕”水,如果天生对水恐惧,可能今生就注定与这项精彩运动无缘了。
&&&&潜水有什么好处
&&&&潜水和世界上很多运动不一样,它除了正常消耗你的体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以外,还能让人从中收获到无穷的乐趣,扩展你的视野。有人说,你在海底世界探索10分钟,远比你在地陆探索10个小时见到的生物还要多(当然这也取决于你在哪里潜水)。奇妙的海洋世界一定会带给你惊喜。另外,潜水还可以帮你形成良好的性格。因为潜水是一项绝对不允许你慌乱的运动,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安静、沉着,当遇到突发状况时一定要冷静思考和行动。所以经常潜水,除了让人开拓视野、保持身材以外,还能协助你养成沉稳的性格。
&&&&几岁可以学潜水
&&&&笔者在埃及地中海畔遇到的教练,在12岁时就开始潜水了。这不禁让人感叹,生在海边真爽。实际上按照规定,要参加国际专业潜水教练协会(PADI)开放水域潜水员课程或青少年开放水域潜水员课程的人,必须年满10岁。
&&&&潜水还需要潜水证吗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仿佛就是来领取各种“证”的。比如你在陆地上开车,需要驾照;在天空上开飞机,需要飞行执照;到海底去潜水,同样需要一张执照,也就是潜水证。
&&&&可能有些朋友没有潜水证也曾体验过潜水,但那只能算作初步体验,必须有教练手拉手带领,且下潜深度不能超过12米。这样的体验只给你在海底世界开了个小孔,而且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想要体验真正奇妙的海底世界,还是必须认真学习潜水相关技能,最终获得一张潜水证。
&&&&不过,如同有了驾照后不代表你一辈子都能开好车,考取潜水证只是学习潜水的第一步,只有不断学习和体验才能使你的潜水更安全,更有趣,更精彩。
&&&&去哪里考潜水证
&&&&考取潜水证,主要是到具有潜水授课资格的潜水学校或中心。以PADI为例,是去PADI官方授权的潜水学校学习,那里会有专业的教练和专门的教材来细致传授关于潜水方方面面的知识,一系列考试通过后就可以获得PADI颁发的潜水证。而在每一个适合潜水的海域附近,如泰国、马尔代夫、埃及等,都能找到这样的潜水学校或中心。
&&&&世界上有哪些潜水培训组织
&&&&世界上的潜水组织有好几百个,目前,世界较大的潜水组织有世界潜水联合会(CAMS)、国际潜水教练协会(NAUI)、职业潜水教练协会(PADI)等,最通用的就是PADI。
&&&&PADI创始于1966年,在世界各地拥有2.5万名教练,每年约发出超过50万张潜水执照,这使得PADI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潜水训练机构。
&&&&潜水证有哪些等级
&&&&以PADI为例,常用潜水员等级如下:&&
&&&&OPEN&WATER&DIVER(开放水域初级潜水员)简称OW,开放水域初级潜水员是最基本的潜水课程,受训学员可以学习到潜水技巧、与潜伴潜水时的潜水安全知识。课程包含有5节室内课程、5节游泳池实习课程及4次海洋实习课程。
&&&&ADVANCED&OPEN&WATER&DIVER(开放水域进阶潜水员)简称AOW,本课程提供参加学员不同的专长潜水训练,如深潜、船潜、水中导航及夜潜等。课程须完成5次开放水域潜水(开放水域进阶潜水员)或9次开放水域潜水(开放水域进阶加级潜水员)。参加学员必须具有开放水域初级潜水员或其他同等级之资格。
&&&&对于普通的潜水爱好者来说,考到AOW就已经足够,从一名完全不懂潜水的人到获取AOW,一般需要6天时间。AOW已经足够你进行海底休闲活动了,当然,如果想要从事潜水教学,那就还需要继续学习课程,包括EMERGENCY&FIRST&ACTION(第一紧急反应课程);RESCUE&DIVER(救援潜水员课程);SPECIAL&COURSES(潜水专长课程)和MASTER&SCUBA&DIVER(名仕潜水员课程),名仕潜水员是休闲潜水员的最高荣誉。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矮油,潜水的不潜水得都回下,我看有多少人_遂溪四中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734贴子:
矮油,潜水的不潜水得都回下,我看有多少人收藏
一楼日萌货
全球CMA学霸班在高顿!全员参加考试!短短两个月,全部通过!!!
水贴。85。
正太呢男朋友呢
女朋友在哪里
⊙▽⊙人类在此。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潜水到底有多危险,及有多少种死法(超长慎入) | 日志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这个帖子断断续续发在磨坊潜水版,一直想整理好再贴过来,今天看到秋秋问答里的一些回答实在忍无可忍了,大家就先凑合看吧,求游游不要追我的稿汁,这些随便闲扯的东西实在达不到要给你的质量,等我有空再好好写好吗。。。(一)潜水究竟有多危险我是个胆小怕死鬼,从开始潜水就特别关注各种事故报告,经常泡在scubaboard的accidents and incidents版面。以前懂得少,有些报告还看得稀里糊涂不明所以,现在懂得多一点了,便常常看得惊心动魄。最近在读DAN 2010年潜水安全会议的报告。三个主要组织,包括DAN的美国总部和亚太分部,英国水下俱乐部(BSAC)和PADI都在会上提供了他们的潜水事故统计,还有其他很多相关内容的讨论。这些论文和一些讨论后来被收集成书,名为“休闲潜水死亡事故研讨会纪录”(Recreational Diving Fatalities Workshop Proceedings),网上可以下载PDF全文: 说是休闲潜水,但实际上BSAC(英国水下俱乐部)的数据中也包括了大量超过40米的深潜以及沉船潜的数据,这是由英国的潜水环境决定的,后面有机会再慢慢说。这些潜水事故统计数据和所有的统计数据一样,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的数据收集上的困难,比如说DAN要统计全美国的数据,有个困难就是估计全美国的潜水员总数。相对来说DAN投保潜水员的统计就准确得多,因为分母是确知的。BSAC的组织结构也可以获得比较确定的数据,四篇论文看下来,我个人觉得BSAC的数据和分析是最为严谨的。DAN亚太分部也明确表示,他们对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加坡的伤亡数据比较有信心,而其他国家的伤亡事故恐怕有很多并没有统计在内。潜水事故统计数据的第二个问题是样本量比较小,信息不完全。BSAC 长达12年的统计中只有197个死亡案例,其中50多个没有详细信息,因此后续的数据分析只能建立在140个案例之上,很多地方不能得出比较确定的结论。但不管怎样,这些数据对我们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也回答了很多我心里一直以来的疑问。第一个问题就是:潜水究竟有多危险?我记得以前网上流传一个危险运动排名,说潜水大概是三十几名,排在足球(我个人觉得大概是橄榄球的误译)之后。也有人说,还不如开车危险呢。DAN的潜水死亡率与2004年进行的交通事故死亡率统计,还有2001年英国HSE的其他活动死亡率的统计对比告诉我们,这些都是错的(见表格)。休闲潜水死亡率高居榜首,为万分之1.63,开车的是万分之1.54,但不要忘记了,大多数人每天都开车,而绝大多数潜水员每年也没有潜几次水。在开始潜水的时候,我们大概都很依赖教练,总想着只要教练跟我们下水,就不会有大事。PADI的数据告诉我们,每年去考OW/AOW等潜水证的几十万人中,仍有十多人在课程中死亡。(见下图)不要忘记,这个数据也许并不完整。早些时候在悉尼发生的一起潜水事故就是OW的第一次开放水域潜水,死者是一个美国女孩,死亡水域深度只有五米左右。许多在悉尼的潜水员都表示,事故发生的水域水流平静,能见度好,是最最合适新手的。但这个女孩却转眼就掉队了,随后被发现死于水底。我想作为一个潜水员,老老实实承认潜水的确是一项危险的活动,应该不是坏事。只有知道了它的危险,我们才会更认真地去预防事故的发生。几个组织都提出,BSAC更是一再强调,从这些统计数据看来,大多数事故是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完全可以预防。(二)最危险的地方在哪里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一组数据是DAN亚太分部关于潜水死亡事故发生深度的调查。我们都觉得,当然是越深越危险,但实际上在休闲潜水的范围之内,这完全不成立。请看下图。这个图告诉我们,大约一半的死亡事故发生在10米以内。其中超过一半发生在水面。水面,是对于潜水员来说最危险的地方。这几年我想大家也看到了,泰国,台湾,香港,都发生过出水时被路过船只发动机致死的案例,这是水面事故的很大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出水后无法上船,漂流在水面上失踪或死亡的案例,当然也有过了很久被救起来的。跟这相关的有个著名的案子,发生在加州,主角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漂流丹”(drifting Dan)。他在2003(或2005年,我记不清了)的一次潜水中遇到了强流,与大部队失散,出水时离船较远,虽然他带有SMB和哨子,但还是没能引起船只的注意。更悲催的是,这时船上开始清点人数,不知道为什么,他的名字竟然被打了个勾。后来据说是当时点名有人答错了,但是船上少一套装备他们都看不出来吗???总之,既然大家都在船上,这个潜点的水流又太过强劲,船员们决定开去7英里外的另外一个潜点。在第二个潜点下水的人数清点中,“漂流丹”的名字被再次画上了勾。直到这次下潜结束清点人数,人们才发现他没有上船,开始就地搜寻,并通知海岸警卫队,请求协助,附近的其他船只也都动员起来,在这片海域四处寻找,而这时,可怜的丹正在7英里之外随着洋流绝望地漂浮。4个小时后,有一艘载着一批童子军的船路过丹所在海域——他们本来不从这里过,是临时有事修改航线才会来到这里——船上有一位十多岁的少年童子军,大概是买了个新望远镜很开心(这句是我自己编的),拿着望远镜四处张望,发现海面上似乎漂浮着一块垃圾。咦,不对,好像不是垃圾?再看看?好像……好像是一个人……丹得救了。回到家中,他开始漫长的状告船家的路程。不久前这个案子终于落下帷幕,丹获得了一百多万美金的赔偿。法官将他要求的两百万美金降至了一百多万,表示丹在这个事故中,自身也有一定的责任,例如他在与大部队分散后,不应该继续独潜,直到结束后再出水,导致离船太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船上有惦记我们的人,还是很重要的。(三)男女有别?下面我们来点不严肃的话题。在DAN投保成员中和PADI持证潜水员中,男女比例都约为2:1或略高。然而,在较为年轻的阶段,男性事故率远高于女性。请看下面的图。DAN美国的统计结果是,在65岁以前,男性的死亡风险远高于女性。DAN欧洲的结果是,40岁之前,男性死亡风险是女性数倍。DAN亚太的数据中,女性占死亡人数已经从30年前的6%上升到了19%(当然同时女性潜水员的比例也在上升),但至少目前风险仍然比男性要低(否则应该是和女性潜水员人数一样占33%)。只有在PADI课程中,女性风险才与男性大致相当。作为一个还在40岁之前,并且已经上完了PADI课程的女性,我感到非常欣慰。(当然,其实,你也可以指出,也许是因为男的潜的次数比女的多,难度比女的大……但是,我还是可以欣慰哈哈哈。)不过,DAN亚太又指出,女性死于惊慌的比例远高于男性。我悻悻地说,我偏不惊慌! (四)到底有多少种死法我每次谈这个题目的时候,很多不潜水的和休闲潜水的朋友都表示“喂不要说这么不吉利的话好吗”;但我认识的所有严肃的潜水员都不讳谈死,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有一种“I don't mind going this way”的感觉。事故分析(accident analysis)源于洞潜领域,为后来人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大大降低了伤亡率,其后也被扩展到休闲潜水领域,就像前面提到过的,几大潜水组织每年都会进行事故统计和分析。其实,潜水最常见的一种死法大概是“不知道怎么死的”。比如说事故分析领域的两位先驱,分别在1977年和1984年出版相关书籍的Sheck Exley和Wes Skiles的死因都至今未解。了解Wes Skiles的人可能比较多,因为他是著名的洞穴潜水员和摄影师,生前完成的最后一个项目,就是他死后一个月出版的国家地理杂志上的巴哈马洞穴介绍。他还拍过一个系列纪录片,叫做Water's Journey,从佛罗里达的洞穴系统入手,追溯该州的淡水源头(谁有这个片请给我一份,我请吃饭)。那部骇人的Sanctum虽然不是他拍的,却被献给了他,足见他在潜水摄影界的地位。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他并没有死在危险洞穴里面,而是在一次很普通的珊瑚礁拍摄途中,示意其他人后独自向水面上升,随后被发现躺在水底,失去知觉。医院后来说,他的死因无法确定,只能说是“意外溺亡”。他在事故时使用的是CCR,但没有什么公开的证据说明是装备的问题,也许是因为他的地位和事故时的情况,论坛上的消息也很少,连揣测都不热烈。Sheck Exley的死因讨论则相对较多。Exley 23岁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超过一千次洞穴潜水记录的人,也是少数几个用空气能下潜到122米的人,和少数几个到达过800英尺以下的技术潜水员。他1994年在墨西哥Zacaton天坑挑战SCUBA潜水300米记录时,同伴Jim Bowden提前结束潜水上浮,Sheck独自下潜然后死亡,潜水表显示最大深度为268米,手臂和气瓶阀都特意缠绕在引导绳上,显然是为了方便自己的遗体打捞。他的团队成员认为,HPNS(高压神经毒性,公认在500英尺以下才会发生)加上在大深度氮醉导致了他无法处理紧急情况而死亡。当然,这些资深潜水员们挑战的极限比我们多得多,他们的事故对于我们不用CCR不下40米的普通人来说,也不是特别有参考价值。不过话说回来,这两桩“不知道怎么死的”事故,如果硬要塞,也还是可以塞到我要说的第一种死法里面去:淹死。xxxxxxxxxxxxxxxxxxxx第一种死法:淹死xxxxxxxxxxxxxxxxxxxx细分起来,淹死又有几种可能:一种是在水下彻底没气了,又来不及上升到水面;还有一种是在水下呛水导致昏迷死亡,但是呛水的原因本身,就像Wes Skiles的事故一样,没有人会知道,只能够揣测。第一种情况,在去年七月菲律宾的苏比克发生过,本版上也曾经有过详细讨论,这里就不多说了。两位香港来潜水员以及一位在当地工作的美国教练一起在USS New York号沉船fun dive时,一位潜水员失踪,教练去寻找,后来被发现两人在船内溺亡,教练的浮力气囊里最后一口气都已经吸完。总之这个事故的教训,是潜沉船时,千万别丢掉引导绳……第二种在水下呛水导致昏迷死亡的情况,在我看到的材料中,貌似是新手,尤其初次课程中死亡的大部分新手所遇到的情况,多数情况下大概都是因为惊慌。(潜水教材和《银河系漫游指南》里面都说:don't panic!)前面说到那位在澳洲5米水深处出事的中国女孩就是呛水昏迷的一例,后来状告教练,案子拖了两年,不过还远没有同样在水下溺亡的Tina Watson案旷日持久,影响深远,因为剧情实在有够狗血。Tina Watson是个26岁的年轻女孩,来自阿拉巴马。2003年,她和新婚丈夫Gabe Watson一起去澳大利亚度蜜月,加入了一次为期十天的船宿潜水。不幸的是,在第一天她就溺死水下,尸体在28米深处海底被发现。此事最初并没有引起太大关注,但Tina的父母持之以恒地奔走呼吁,终于在2007年得到了媒体报道。Tina父母指称,她丈夫曾经在离开之前劝说Tina提高人寿保险限额,并且将他作为唯一受益人。从各方讨论来看,两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S/M的关系,Tina似乎被男友/丈夫各种压迫但仍然和他在一起。因此,他们认为,Tina是被新婚丈夫在水下谋杀的,丈夫关上了她的气瓶,后又打开,造成她自己溺毙的假象。2009年,Tina丈夫Gabe从美国飞回澳大利亚投案,承认“过失杀人”,但不承认谋杀罪名。“过失杀人”的判决基础是,在Tina遇险时,她丈夫并没有尽到作为潜伴的责任去帮助她,反而任由她死于水下,自己升上水面。辩护律师称,Gabe本人已有多年未曾潜水,因此显然也缺乏必要的救人技巧。他自己也在惊慌之下,飙升水面,造成后来下飞机后鼻腔出血,医生诊断为急性的barotrauma。最后Gabe被判五年监禁,一年半后可以保释。顺便说一下,Gabe在Tina死后再婚,新妻据说酷似Tina。就像我们前面说过的那样,潜水最常见的死法就是“不知道怎么死的”,所以这些案子的真相,也许永远都不会有人知道。××××××××××××××第二种死法:压力相关××××××××××××××和压力相关的死法,其实主要不是因为深水压力过大,而是因为下潜上浮过程中压力变化太大造成的。大家都知道初学潜水会耳朵痛,耳压平衡问题严重时还会导致耳膜耳鼓受伤。但压力变化更恐怖的后果,是肺部的气体体积变化造成的,俗称爆肺。这样的事故去年五月在菲律宾Anilao发生过一起,本版也有相当多的讨论,就不多说了,总的来说教训是第一要学会拔充排气管,第二万一面镜丢了不要惊慌,慢慢找就是了,其实在水下睁眼也没那么疼的,过一分钟就能忍受了(这是据buddy说的,楼主自己戴隐形没睁过眼
)。压力变化导致的死亡,除了爆肺这种比较壮烈的之外,还有温柔一点的,那就是传说中的减压病,每个新潜水员都应该闻之色变。它通常在浮上水面后2-48小时内发作,包括很多不同的症状,关节疼痛,肢体麻木,或者是皮肤上的大片红斑,都有可能是减压病的征兆。最讨厌的是症状太难确定,有时你真分不清是减压病还是自己神经过敏。减压病的治疗首先是立即呼吸纯氧,轻微症状在吸氧后可以缓解,如果不能缓解就要想办法送去减压舱。上次我缠着某熟悉的教练问他为什么不带我们去四王岛(Raja Ampat),他严肃地说那附近没有减压舱,万一出什么事情很危险,组团去责任太过重大。我说那不是有保险就可以叫直升机吗,飞到附近的减压舱也就一两个小时吧?他说你以为在东南亚想要直升机就能弄一架来啊?美得你!那全靠运气!减压病的原理其实并不能说非常清楚,当然大家都知道,在水下高压环境中溶解在各种组织,尤其是脂肪组织里的氮气,在压力减小的时候会逸出,变成气泡,造成各种后果。所谓的减压病(decompression illness,简称DCI)又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做arterial gas embolism,简称AGE,指血管中的气泡造成的动脉栓塞,凡是做过或者看人做过手术的人都知道这有多危险。与AGE相关的一个东西叫做PFO,patent foramen ovale,中文是卵圆孔未闭。卵圆孔是胚胎心脏中左右心房之间的一个孔,因为胚胎是通过脐带从母体那里吸取氧气,所以血液无需经过肺部,左右心房可以直接相连。出生后由于肺部压力剧减,导致卵圆孔上面的那片组织(想不起名字了)闭合,从而达到动静脉血左右分开的效果。据传说,世界上有25%的人,这个闭合都是不完全的,在肺部压力增大时可能导致左右心房之间的血液渗漏。肺部压力怎样会增大呢?比如说咳嗽啊,还有——答对了,潜水啊。如果右心房的静脉血带有从身体各处冒出来的气泡,然后不经过肺部直接流窜入左心房,进入主动脉,那么,呃,也许就挂掉了。说到这里,大概读者都和楼主一样想要直接冲去医院,检查看看自己有没有PFO了。不过其实很多潜水组织并不建议进行PFO检查,因为检查也有相对危险。最重要的是,PFO只不过是增加减压病风险的原因之一,每个人都不一样,甚至于每一个人每一天的情况都不同,没有PFO也并不能保证你的安全,所以在减压问题上,永远不要挑战自己的极限啊。DCI的另外一类是decompresion sickness,简称DCS,是由组织中的气泡引起的。(话说DCI叫减压病,这个DCS到底该怎么翻译呢?减压不适症?)DCS又被粗略地分成I型和II型,I型相对比较轻,比如最最常见的关节痛啊,皮肤痒啊;II型则相对严重,涉及到神经系统,比如说麻木啊半身不遂啊什么的。我听说过有I型减压病不进减压舱的(当然这个这个绝对不能推广哈),但II型就必须马上治疗了,否则也许会终身残废。实际上就算是I型,也很有可能留下一些些的后遗症,毕竟组织中的气泡也会堵塞血流妨碍局部供氧,有可能导致神经细胞的死亡,死亡的神经细胞可是不能再生的。关于DCS,我偷懒从wiki拷两个表格,翻译过来好了。症状 发生比例 局部关节痛 89% 胳膊的症状 70% 腿的症状 30% 头晕 5.3% 麻木 2.3% 气短 1.6% 极度眩晕 1.3% 晕倒或失去知觉 0.5% 症状出现时间 比例潜水后一小时内 42% 潜水后三小时内 60% 潜水后八小时内 83% 潜水后24小时内 98% 潜水后48小时内 100% 关于氮气逸出的速率与方式有很多模型,最早的是Buhlmann提出来的,后来还有神马VPM啊RGBM啊,具体的差别就不在这里详细讲了,总之是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与之直接相关的是要不要有deep stop,这个大家一直都在吵,就看你信哪一家了。目前并没有任何模型获得机理研究的支持,说白了大家都是用蒙的,纯属经验模型,所以减压病也就是个比较模糊的话题。再加上还有其他很多影响减压的因素,比如说脱水啊缺觉啊什么的,总之据说有一半的人在得减压病时并没有做错任何事,没有超过免减压时间等等,所以,得了减压病也不是神马羞耻的事情,见过的许多牛人都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得过不少次减压病。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休息多喝水,尽量保守地潜水,然后留心相关症状了。除了氮气之外,其他的惰性气体都有可能引起减压病,但是因为气体性质不同,相对应的减压计算也有不同,好在休闲潜水员基本上不需要管这些。休闲潜水员还有一件不需要在意的事情是所谓的Isobaric counterdiffusion,简称ICD,等压气体反向渗透,在切换混合气体(比如从氦氧混合切换到氮氧混合)时可能发生,据说这也有可能引起减压病。(楼主自己也还没太搞清楚ICD,这原理也很复杂,等学习完了再来仔细说吧。)因为有减压舱的存在,减压病导致死亡的例子在事故报告里并不多,当然也有可能这些事故发生的地方太过偏远,于是不见诸于报道。不多不等于没有,在BSAC的统计数据里面,还是有一例减压病死亡的。×××××××××××第三种死法:气体相关××××××××××××××大家都知道,我们呼吸的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组成,还有少量二氧化碳。大部分休闲潜水员呼吸的都是压缩空气,少部分采用高氧空气。但是不幸的是,这些气体在高压下,都会变成“有毒气体”。先来说氧气。氧气当然是最重要的成分,没有它我们就挂了。但氧气太多我们也会挂掉——氧分压一旦超过1.6,人就可能表现出氧气中毒的症状,主要分为神经中毒和肺中毒两种,前者出现较早,后者是长期积累后出现的。关于氧中毒的研究,最权威的人体数据在Oxygen and the diver这本书里面,此书早已卖断,二手书已经炒到三百美金一本。这些数据主要来自二战时期的英国海军和战后的美国海军——也只有在军队里才能进行这么可怕的实验,直接让人吸高压氧气到中毒为止。看着表格里面一排排的convulsed, convulsed,真觉得有些惊心动魄。这本书里的数据要讨论起来,又可以写一大篇,还是回来继续说事故。前一阵子出了一起技术潜水的事故,两位技术潜水员在水下21米进行初次减压的时候,其中一位迅速死亡。原来他的减压气瓶里不是这个深度所应采用的50%高氧空气,而是6米减压采用的100%纯氧。在水下二十米压力大约为3个大气压,纯氧的氧分压就是3,远远超过1.6的危险界限。最让人崩溃的是,后来他的潜伴发现,死亡的潜水员身上两个气瓶都是100%一百纯氧,而自己身上两个气瓶都是50%高氧空气。他们把瓶子拿!!!错!!!了!!!接下来说氮气。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通俗地说就是打酱油的,虽然存在,好像没啥好处也没啥坏处。然而氮气在水深到一定程度下,却能够让潜水员感觉到“氮醉”,nitrogen narcosis,据描述是一种类似于喝醉酒的感觉,有人说下降多少米相当于喝一杯鸡尾酒,鉴于楼主从来没有喝醉也没有氮醉过,实在无法提供一手资料。大家都知道醉驾可能造成什么后果,同样,醉潜也可能让人失去判断情况并正确反应的能力,误入歧途。大深度空气潜水造成的很多伤亡,都可能是因为醉氮造成的。像前几年香港打鱼到60米后急速上升死亡的那位,可能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还有一种很可怕的气体,是我们呼吸的空气中本来没有的,它叫做一氧化碳。据非官方资料(我论坛上看来的),有些时候空气压缩机可能烧到机油之类的,产生一氧化碳,污染压入气瓶的气体。好的压缩机应该有一氧化碳探测器,但安装位置不对可能就探测不到,即使安装对了,因为压缩机工作时声音巨响,离得稍远可能就听不到探测器的警报。总之,这件事情真实的发生了:就在前两个月,一个有经验的美国洞潜团队在墨西哥Cozumel探索一个洞穴,要从一个地方进去,游到另一个有气室的大厅里去。其中两个人使用CCR。进入洞穴之后,使用CCR的一个人突然开始加快游动,他的队友只好分成两组,一组两人紧紧跟上他,另一组落在后面。两分钟后此人昏迷过去,队友发现他已经关闭了自己的CCR,并且取下了备用气瓶(bail out)的呼吸器,显然他已经感觉到有问题,但还没有来得及解决。队友将他备用气瓶的呼吸器塞进他的嘴里,然后一路护送他原路返回,路上不断往他嘴里purge(就是按呼吸器,因为他已经不能自主呼吸)。18分钟后他们终于离开洞穴,马上进行急救,但未能成功。其实洞潜牛女人Jill Heinerth早就说过,洞潜拯救的第一条要点,就是不用着急,因为你要找的并不是一个还有生还希望的人,而是一具尸体而已——如果有人在洞里失踪或昏迷,那么几乎没可能活着出来。后来的分析发现,死者的CCR气瓶里面有一氧化碳污染。这件事情在scubaboard上贴出来之后,众多资深潜水员纷纷表示急需购置便携式一氧化碳探测器,并且要对每瓶气进行检测。二氧化碳的问题更加复杂一些,留着下次再说吧。 (后面的不知几时才会续上,敬请不期待。
本文由授权()发表,文章著作权为原作者所有。
我是看了碧海追踪和碧海蓝天两部电影之后就彻底迷上潜水了。。。
碧海蓝天是自由潜,和SCUBA不一样。。。碧海追踪木有看过。
潜水有风险,下水需谨慎。
我想起了 我看的那个电影~
但是想不起名字了
就是去年 快年底上映的 讲洞潜遇到事故 然后逃生的那个~
的话:我想起了 我看的那个电影~
但是想不起名字了
就是去年 快年底上映的 讲洞潜遇到事故 然后逃生的那个~Sanctum
潜水···原来那么危险啊······
很奇怪LZ到底在忍无可忍什么- -。没人否认潜水运动的风险,不过这从头到尾和会不会游泳有什么关系?所有死亡原因归结下来都是正常潜泳里遇到的甚至纯粹是粗心大意造成的,尤其压力和氧气耗尽这个可以说是教练一定会多次强调(至于连气瓶都弄错的你让我说什么好),真出了意外也是个人因素排第一的致死原因。你要非说压力不好估计,上浮的时候没弄明白,或者光顾着游泳没注意氧气,那你带的腕式压力计和水肺气密读表是干吗用的?而带着全罩面具还能淹死的,最后还“原因不明”?那我告诉你原因好了:1密封圈老化漏水;2:人为蓄意破坏;3,最常见的氮中毒后出现幻觉,在超过25米潜水中很常见,死者生前出现幻觉包括并以误认为不需要氧气也可以活动最为常见,于是吐掉呼吸管。所以潜水运动往往要求至少两人同行。而这还是有资格的教练会告诉你的问题你到底忍无可忍什么- -?-------这里是傲娇骑的签名档-------Ideologies separate us, dreams and anguish bring us together
----Eugène
的话:很奇怪LZ到底在忍无可忍什么- -。没人否认潜水运动的风险,不过这从头到尾和会不会游泳有什么关系?所有死亡原因归结下来都是正常潜泳里遇到的甚至纯粹是粗心大意造成的,尤其压力和氧气耗尽这个可以说是教练一定会多次强调(至于连气瓶都弄错的你让我说什么好),真出了意外也是个人因素排第一的致死原因。你要非说压力不好估计,上浮的时候没弄明白,或者光顾着游泳没注意氧气,那你带的腕式压力计和水肺气密读表是干吗用的?而带着全罩面具还能淹死的,最后还“原因不明”?那我告诉你原因好了:1密封圈老化漏水;2:人为蓄意破坏;3,最常见的氮中毒后出现幻觉,在超过25米潜水中很常见,死者生前出现幻觉包括并以误认为不需要氧气也可以活动最为常见,于是吐掉呼吸管。所以潜水运动往往要求至少两人同行。而这还是有资格的教练会告诉你的问题你到底忍无可忍什么- -?我对你回答不满的原因在那个问答里已经一条条说过了,就不再重复了。简单提一个非错误操作下可能遇到的空气(不是氧气)耗尽的可能:在快要上水的时候突遇下降流,回到大深度。这件事是真实发生过的。这个帖子是以前写的(而且还没来得及写完),没有针对你的意思,只是想提醒大家潜水有危险入行需谨慎。
我也不是打算否定你的提醒,因为确实有风险。但第一你提到的这类问题即使会游泳的也不是靠蛙泳来处理的,靠的是潜水技能中所包括的各种危急情况中的处理方式。就和你在水面抽筋有水面抽筋的处理方式一样。你不能拿水面处理的方式放在水下。其次提问是针对“不会游泳是不是不能学潜水”我的回答是能,PADI也是这么要求的,至于有些教练要求必须会游泳那是每个教练的风格不同,我的教练还把从来没游过水的我直接扔水池里了。而且我并没有回答“不会游泳能不能学了深潜然后随心所欲去任何地方潜水”,你补充风险没问题,但你对此表示不满我就觉得很莫名其妙了。最后还是要说,先弄清楚问题,并且欢迎补充。-------这里是傲娇骑的签名档-------Ideologies separate us, dreams and anguish bring us together
----Eugène
我有个土耳其的朋友,经常搞non-scuba diving。。。他说,经历block out(由于缺氧而晕厥)的过程是必须的。。。而且每个人都有一条positive line,也就是和你身体密度相应的浮力平衡点。。。在这个深度以上,即使你晕厥了,最终还是可以浮到水面上。。。但是如果是在这条线以下,你就等着沉到海底吧。。。。他测过自己的浮力平衡点,大概是5米。。。。因此,去潜水时身边必须要有同伴。。。去年土耳其最牛逼的极限non-scuba潜水者就溺水死了,他曾经创下了潜水7分钟的记录,潜水深度25米左右!!。。。youtube上有他的视屏。。。不过,排除这些危险因素,潜水还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按哪位朋友的话说“Imagining a world where you can fly! ”Only two things are infinite, the universe and human stupidity, and I'm not sure about the former...
用潜水具在海里潜过,自小会游泳,不怕水,但到五米深左右耳朵就受不了水压了,刺痛太厉害,就浮起来了,没有坚持下去。
2月初的时候我和4个同事去菲律宾长滩岛潜了大约12米的深度,下潜的过程就感觉快死了一样(耳朵巨疼,按了十几次鼻子才缓过来),到海底合影的时候一个同事还流鼻血了!竟然还有惊悚照片。现在看到这篇文章,真是心有余悸啊!
我居然看完了-。-话说潜水给人的感觉是贵族运动哇
我是一个研究潜水医学的学生,看了这篇文章很有亲切感
恩,俺 要去学潜水。
的话:我有个土耳其的朋友,经常搞non-scuba diving。。。他说,经历block out(由于缺氧而晕厥)的过程是必须的。。。而且每个人都有一条positive line,也就是和你身体密度相应的浮力平衡点。。。在这个深度以上,即使你晕厥了,最终还是可以浮到水面上。。。但是如果是在这条线以下,你就等着沉到海底吧。。。。他测过自己的浮力平衡点,大概是5米。。。。因此,去潜水时身边必须要有同伴。。。去年土耳其最牛逼的极限non-scuba潜水者就溺水死了,他曾经创下了潜水7分钟的记录,潜水深度25米左右!!。。。youtube上有他的视屏。。。不过,排除这些危险因素,潜水还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按哪位朋友的话说“Imagining a world where you can fly! ”free diving 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运动之一,比SCUBA危险多了。
的话:我也不是打算否定你的提醒,因为确实有风险。但第一你提到的这类问题即使会游泳的也不是靠蛙泳来处理的,靠的是潜水技能中所包括的各种危急情况中的处理方式。就和你在水面抽筋有水面抽筋的处理方式一样。你不能拿水面处理的方式放在水下。其次提问是针对“不会游泳是不是不能学潜水”我的回答是能,PADI也是这么要求的,至于有些教练要求必须会游泳那是每个教练的风格不同,我的教练还把从来没游过水的我直接扔水池里了。而且我并没有回答“不会游泳能不能学了深潜然后随心所欲去任何地方潜水”,你补充风险没问题,但你对此表示不满我就觉得很莫名其妙了。最后还是要说,先弄清楚问题,并且欢迎补充。我态度是不太好,这个我道歉。不过说的话不收回,因为我觉得直接说“不需要会游泳”对新手有片面的误导。至于PADI的教学系统,本来我就很不爽,呵呵。
的话:2月初的时候我和4个同事去菲律宾长滩岛潜了大约12米的深度,下潜的过程就感觉快死了一样(耳朵巨疼,按了十几次鼻子才缓过来),到海底合影的时候一个同事还流鼻血了!竟然还有惊悚照片。现在看到这篇文章,真是心有余悸啊!这个纯粹是教练问题,新手下去应该慢慢做耳压平衡,不行就不要坚持,要回到之前深度平衡了再下。流鼻血的是barotrauma,可能是本来鼻窦那里的问题,我有一个朋友就在拿了OW之后因此放弃潜水了,因为医生说这个没法治(还是要动大手术什么的,我记不清了)。
的话:我是一个研究潜水医学的学生,看了这篇文章很有亲切感我常常想,现在要是让我重新高考一次,我肯定就考二军医大的海医系了!
的话:free diving 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运动之一,比SCUBA危险多了。但是我那位从小在马尔马里斯海边长大的土耳其朋友表示,这就是他们娱乐的方式。。。。free diving 然后拿鱼枪射鱼。。。。夏天晚上12点还打个灯跑去潜水。。。。有时想想这种生活真的是自由而自然啊。。。。太羡慕他们了El psy congroo...
(C)2016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考潜水证多少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