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操练完能练体操单杠教学视频吗

浙江一初中把广播操改为练气功 不仅有利长个和强身健体,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静心习惯
 来源:皖东晨刊电子版 
来源:皖东晨刊电子版作者:责任编辑:yfs001
据《楚天都市报》消息在校生每天要做广播体操,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不过现在有的学校也想出了很多新招,最近记者从家长口中了解到,金华鞋塘初中师生把广播体操改成了练气功,是一种叫八段锦的气功,据说这是一项非常柔美的运动。前天下午记者来到学校,学校副校长黄伯康老师正利用体育课时间,教授学生练习八段锦。黄副校长还有一个身份是金华健身气功研究会负责人,他告诉记者,有次课堂上看到有学生精神状态不佳,便想到练习八段锦,希望能缓解疲劳放松身体,到现在推广已经有两年时间了。从本学期初开始,他便让学生利用大课间休息的25分钟时间,全校一起练习八段锦。强调按摩穴位,讲究细节拉伸,整套动作6分钟,相对简单,适合学生们练习。“学生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不仅有利长个和强身健体,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静心习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黄老师说。今年读初一的蒋晗钰同学告诉记者,一开始同学们都觉得不适应,感觉动作很别扭,可是慢慢练习觉得特别舒服,“周末我会教爸爸妈妈一起练习。”不少学生对于八段锦比较新奇,愿意去尝试,也有学生私底下讨论,觉得有点土。一位姓陈的家长告诉记者,一开始还是心存疑惑,不过看起来效果很好,“我小孩子上课的确很少打瞌睡了。”陈先生表示,只要孩子身体健,倒是也不会干涉学校教学生练习什么运动。也有家长提出疑问,学生练习气功会不会对身体有什么伤害。浙江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副教授丁政杨告诉记者,练习气功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什么问题,前提是一定要有专业资格的老师指导,学生必须听从老师的指挥,可以锻炼身体,强身健体。阅读参考八段锦形成于12世纪,是一项优秀的中国传统保健功法。在历代流传中形成许多练法和风格各具特色的流派,动作简单易行,功效显著。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动作舒展优美,如锦缎般优美、柔顺,又因为功法共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八段锦的体势有坐势和站势两种。坐势练法恬静,运动量小,适于起床前或睡觉前穿内衣锻炼。站势运动量大,适于各种年龄、各种身体状况的人锻炼。
[责任编辑:yfs001]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当前位置: >
  腰腿疼痛是中老年人或从事弯腰劳动者常见的一种疾病,疼痛严重时,连移动身体、步行、弯腰、屈腿或起居都十分艰难。我已是七旬的老人,前几年就常感到腰腿疼痛,吃什么药、用什么土方都不见效。严重时,连蹲厕所、穿鞋袜等均感到疼痛,甚感苦恼。&
  后到医院做了螺旋CT检查,发现腰3/4、腰4/5椎间隙软组织密度影向周围膨出,双侧隐窝变小,挤压硬膜囊,双侧神经根受压。腰5/骶1椎间盘中央气体密度影很明显,这是腰间盘膨出和变性的表现,当即在医院理疗科进行了牵引理疗,后又做了七八次,并遵照外科医生的叮嘱,回家后睡觉改用硬板床。&
  以后疼痛虽有好转,但症状还远远没有消除。没事时,我常冥思苦想,认为腰间和左腿的疼痛,关键是腰椎骨向外凸出了,压迫神经根所致。倘若吊吊单杠,利用身体重量下垂的牵力,岂不是可以拉动腰椎骨强迫它伸直,让向外凸出(膨出)的椎骨再向里收缩吗?只要腰椎骨变直,它自然就不会再挤压硬膜囊,使双侧神经根受压而疼痛了。&
  从理论上坚定以后,我便付诸行动。我在一棵粗膀大树上,用两根厚皮带扎牢两个圈垂下,再在皮带下垂的两个圈中,套上一根坚硬的木棍,权作单杠之用。操作时,我双手握牢横木棍,使脚板完全离开地面,让自己140多斤重的身体自由下垂。刚开始时,我根据自己的能力,作小运动量的垂吊,每天吊两三次,每次吊15~30秒,以后再逐渐增加拉吊的次数和拉吊的时间。慢慢地我做腰腿前后摆动,幅度的大小视当时体力和疼痛所允许的程度而定。3个多月以后,我渐感腰腿的疼痛程度在一天天减轻,后来在不知不觉中竟完全消失了。
相关养生资讯中学课间操变成练气功 最好别有商业猫腻
黄伯康还有一个身份——金华健身气功研究会负责人,那么黄伯康有没有借学校职务之便推广气功,追问的更深的一点即是,黄伯康有没有在推广中公权私用?若黄不能自证清白,就很难回应公众之疑。
作者:王祥
最近记者了解到,浙江金华鞋塘初中把广播操改成了练气功,据说这种叫八段锦的气功是一项非常柔美的运动,该校副校长黄伯康亲自教授学生练习。黄副校长还有一个身份,金华健身气功研究会负责人。他称,有次课堂上看到有学生精神状态不佳,便想到练习八段锦,希望能缓解疲劳放松身体,到现在推广已经有两年时间了。()
好的精神面貌,于人于己都有益。于人可以获得他人的好评价,于己则可以做起事来事半功倍。所以,对“学海无涯”的学生来讲,课间动一动确有好处。但将课间操改为练气功,怕是有所不妥。
不妥之一:是否征求了学生们的同意。没有哪项法律法规规定,中学生课间操可以是练气功,所以对于企事业单位性质的学校来说,就应遵循“法无明文规定即不可为”的惯性,不可随意做出决定。即便一定要做出决定,那也得征求涉事者——学生们的意愿。金华鞋塘初中,你们有吗?
不妥之二:该校副校长黄伯康能否自证清白。黄伯康还有一个身份——金华健身气功研究会负责人,那么黄伯康有没有借学校职务之便推广气功,追问的更深的一点即是,黄伯康有没有在推广中公权私用?若黄不能自证清白,就很难回应公众之疑。
不妥之三:这气功是健康无害的吗?尽管八段锦形成于12世纪,已有几百年历史,但若没有卫生部门联同教育部门的鉴定,学校就擅自让学生们操练,一旦出现健康隐患,谁来负责?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常被人用来强身健体;但伪武术也充斥其中,尤其是一些江湖骗子将伪武术包装成武术,忽悠群众,骗取钱财,其不仅毫无科学性,反倒有损人身体健康。
也许学校想让学生提振精气神,从而能有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学习的初衷是对的,但千万要严防其中渗入商业猫腻。对于此事,金华教育部门也应及时介入,或调查决定本身,或联合医学机构鉴定气功是否妨碍健康。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龙网原创首发,版权所有。转载时请务必标注来源“华龙网”和作者姓名)
[责任编辑:
看重庆新闻客户端
华龙网官方微信
重庆新闻微信号
热线:023-
新闻热词搜索
来源:360新闻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 传真:023-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混元一气功 - 搜狗百科
混元一气功
该词条缺少基本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帮助词条更加完善!
混元一气功是太极元功拳术108势单操法中内外兼修,形神气技合一的一种行功功法。本功是专门修炼人类赖以化生、生存的混元真一之气的功法,所以命名为混元一气功。
混元一气功元者,本来之物也。在人谓之元精、元气、。混元者,元精、元气、元神三者合一也。纯一不杂为精,融血脉为气,虚灵活动为神。一者三,三者一,一体三用。修炼者要先知此“三物”在混元中潜藏,修炼之理,循修炼之法,得修炼之功。因为人未有此身之前先有此物,有了此物之后方能无形生形,无质生质。离开混元便离开先天之本体。而失去本体谈强身健体、、增智增能,便是空话。因为本功是专门修炼人类赖以化生、生存的混元真一之气的功法,所以命名为混元一气功。
人之一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五官四肢,五脏者,心肝脾肺肾是马,六腑者,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是也,五官者,目肝窍、耳、鼻肺窍、口脾窍、舌心窍是也,四肢者,身份手、两足是也,皆以筋为脉络,筋始于爪甲,聚于肘膝,里结于头面,其动而活泼者气也,所以练筋必先练气,气行脉外,血行脉中,血犹水也,百脉犹百川也,血循气行,发源于心,日夜十二时周流于十二经,瞬息罔闻,潮血来回,百脉震动,肝主筋而藏血,脏腑经络之血皆肝之所升运,温升者肝之性,木升则流畅陷于凝瘀,久而失其华,鲜红变而紫,紫变而黑,木动疏泄不敛而泄矣,是故血气之性不可逆,血气之身,练功习技者,尤当保也,浑元一气功,练习时,以虚心凝神,排除一切杂念为主,使外魔不入侵,内邪远避,始克有成,于是治脏之法尚矣,治脏者,即调和内脏,使有病者愈其痛,无病者固其元,澄心凝神,无我无他,至静至寂,无念无想,然后练功,可收奇效。治脏之法,每日午前午后,静坐叩齿咽津,可去腑脏诸病,盖腑脏为气力之府,若不健全,练气行功,焉能收效。故每日练功之前,先行此法,以祛内邪,而逐外魔,使神完气沛,再行吞吐,则收效奇速,人身最重要之机关为腑脏,能深解平腑脏,其于却病延年之道,庶几得之矣,今将腑脏形象暨受病之因,免病之诀,分类录之,俾练气行功者之注意也。
其形如未开之莲花,中有节孔,位居背脊第五椎,各脏皆有系于心,五行属火,旺于四五月,色主赤,苦味入心,外通窍于舌,出汁液为汗,在七情主忧乐,在身主血与脉,所藏者神,所恶者热,面赤色者心热也,好食苦者,心不足也,忸忡善忘者心虚也,心有病舌焦苦,喉不知五味,无故烦燥,口生疮作臭,手心足心热也。
其形如悬匏,有七叶,左三右四,位居背脊第九椎,乃背中间脊骨第九节,五行属木,旺于春二月,色主青,酸味入肝,外通窍于目,出汁液为泪,在七情主怒,在身主筋与爪,所藏者血,所恶者风,肝有病,生蒙翳,两眼角赤痒,流冷泪,眼下青转筋,昏睡善恐,如人将捕之。面色青者肝盛也,好食酸者肝不足也,多怯者肝虚也,多怒者肝实也。
其形如镰刀,附于胃,运动磨消胃内之水谷。五行属土,旺于四季月,色主黄,甘味入脾。外通窍于口,出汁液为涎。在七情主思虑,在身主肌肉。所藏者志,所恶者湿。面色黄者脾弱也,好食甜者脾不足也。脾有病不思食,多涎,肌肉消瘦也。
其形如悬磬,六叶两耳,共八叶,上有气管,通至喉咙,位居极上,附背脊第三椎,为五脏之华盖。五行属金,旺于秋七八月,色主白,辛味入肺。外通窍于鼻,出汁液为涕。在七情主喜,在身主皮毛,所统者气。所藏者魄,所恶者寒。面色淡白无血色者肺枯也,右颊赤者肺热也,气短者肺虚也,背心畏寒者肺有邪也。肺有病咳嗽气逆,鼻塞不知香臭,多,皮肤燥痒也。
其形如刀豆,有两枚,一左一右,中为命门,乃男子藏精、女子系胞处也,位居背脊第十四椎,对脐附腰。五行属水,旺十月十一月,色主黑,咸味入肾。外通窍于耳,出汁液为津。在七情主欲,在身主骨与齿。所藏者精,所恶者燥,面色黑悴者肾亏也,阳事痿而不举者肾弱也,肾有病,腰中痛,膝冷足痛或或痹,而骨酸,牵痛,腰低屈难伸也。
生理上效果
腹部无力之时,为之阻滞,肠胃之消化能力亦因之减退,食物积滞于中,必致受害,故必腹部有力,后血液得以流行畅达而无阻,每一吞吐,则腹部亦受其运动,肠胃坚固,消化之能力大增,排泄作用亦因之以旺盛,行绝迹矣。
前述腹部力厚,则血液循环无阻,由血液中之酸素、营养力,以保卫脑经,使之强实健全,即作事过多,脑亦不沉乏矣。
腹部有力,则向下强张,不为物所惊,此即所谓胆力壮也,大抵人在遇惊之际,身体必先向前弯曲,横隔膜向上卓立,强压胸部,斯时心脏受其压力,为之支援,于是胆虚心惊,冷汗频出,其故实由于腹部都无力,例如登山之际,劳动之时,以至行拳舞剑,苟腹部有力者,虽倦而心不跳动,即极据此理也,如胆小如鼠之人,稍遇可怖之事,则胸前咚咚,有如小鹿者然,是其人未怯而心已虚,胆力何由而生矣。
腹部有神经三支,又在胃壁之中,亦有神经,此诸种神经,依浑元一气功而受其刺激,肠胃即起兴奋作用,或制止作用,血管亦随之收缩或胀膨,可使胃液分泌旺盛,对于肾脏,足以使大小便通解,又可整齐肺及以及之机能,引起血管之运动性,使全身各部之血液,畅行无滞也。
人常行此气功后,横隔膜渐渐向下,胸部及肺脏,均随之向下扩张,吞吐愈多,肺量愈高,肺脏自可健强,且肺脏之上部,为人身最弱之处,苦下腹部无力,势力常劳动及于上部,易患肺病,若行此功后,上部无再劳动之必要,其强健自可知矣
既行浑元一气功后,定默念案,以习排打操功,期气随意注,俾心气力三者之一致也,念念不绝 ,斯时及于心理上之效果,果如何乎,约可分为以下四时期。
一方依生理之吞吐作用,使头脑冷静,却除杂念忘想,一方依默念方法,使注意气行,打消一切思虑,久而久之,则其效自见,所有默念,自能时时蒙蒙脑府,气随意注矣。
此时已入于成熟之际,虽不必时时注意,及于默念,而因第一时期之力,默念案自能现于脑府,贯通欲用之部分,对于默念之目的,已有几分效果。
此时心中之默念案已牢牢记着,其效用将扩及周身各部,活泼泼地,自由自在,任我运行,苟再用力,则其效即可大彰矣。
此时期实为浑元一气功三步以外之上乘,第三时期尚须赖自己之意志,以维持之,至此则豁然大悟,与天地同流,了彻一切,光明洞达,此实性命法诀之极轨也,要亦禅门中所谓修身养性也。
吞吐第一式
混元一气功承无我无他式,身体姿势不动,只将两手掌心转向前方,微开其口,舌上卷,微抵上颚,两肩后收,胸开张,可用力过猛,从口吞气入腹,须轻轻修修。吞气愈修长愈妙。不停,两足跟应吞气之势,轻轻提起,离地约一拳。待两手举至头顶时,掌心向下,手指微接,遂即用力向下按,同时鼻中吐气,使浮气出,而气存。初习者,两臂骨节不见响动,且酸痛异常,习之既久,功夫已深,则骨节咭咭有声,气随意注,顿觉腹坚如石,臂力加增。不停。缓按两手,掌心向下,用力作势,同时鼻中继续吐气,使浮气排出,丹田有力,两眼开张,直视身前。吐气愈悠长悠佳,不可用力。两深怕继续下按,待按至胸下时,两臂两腕用力益猛,惟须缓慢而有力,切不可急速,待按至下腹前方,停止吞吐,喉间咽气一口,不可随意吞气吐气,即待第二次吞吐时,再行开口吞气,是为吞吐第一式。
吞吐第二式
承上式,身体姿势不动,待其咽气一口后,即微开其口,舌上卷,微抵上颚,两肩后收,胸开张,不可用力过猛,从口吞气入下腹,须轻轻悠悠。吞气亦须悠长,不停,两足跟应吞气之势,轻轻提起,足跟距地约一拳。不停,两足跟藉上身之沉劲着地,同时两膝稍屈,两肩下沉,两臂稍弯,闭口沉气,使下腹向前迎,但不可显形。暂时闭口沉气,停止吞吐,使下腹有力,如初习者,即用力伸下五指,两掌相合,左手拇指按右手拇指,习之艰苦久者,则两眼左右开合轮睛,再将两手伸下伸开五指。再虚握两手成空拳,少林所谓是也。用力上提,而松肩坠胯,头顶开胸,亦须缓慢,同时鼻中吐气,下腹微向前迎。不停,待两手提至小腹前时,即暗用分劲,向左右分提之,同时两臂渐渐弯曲,两掌心渐渐向上转,肩愈下沉,胸愈开张,下腹愈有力。不停,待两手提至两肋旁,两两掌心向上,两肘向后时,方停止吞吐,喉间咽气一口,不可随意吞吐,即待第三次吞吐时,再行开口吞气,是为吞吐第二式。承上式,身体姿势不动,待其咽气一口后,即微开其口,按前法吞气。稍停,足跟提起,亦按前法。稍停,足跟着地,闭口沉气,两膝稍屈,亦按前法。停止吞吐,初习者用力缓举两手,习之艰苦久者,开合轮眼,待两手举至两肩上,亦按前法。两手乃渐向内合,待两手指微接于头顶上,两膝已渐渐伸直,亦按前法。即缓按两手,用力作势,同时鼻中吐气,亦须悠长,两臂两腕用力,待按至下腹前方,停止吞吐,咽气一口亦按前法。是为吞吐第三式。
吞吐第四式
承上式,待咽气一口后,身体姿势不变,按前法吞气。足跟轻轻提起,亦按前法。足跟藉上身之沉劲着地,闭口沉气亦按前法。两掌反腕,掌心向外,指端相对,从胸前上提向外转,肩下沉,肘下坠,头顶上攒,下腹有力,同时按前法鼻中吐气。稍停,待转至两臂左右伸直为度,肩须松开,两手掌心向下,指端向左右极力伸开,下腹沉气,停止吞吐,并咽气一口,亦如前法。
吞吐第五式
承上式,待咽气一口后,身体姿势不动,按前法微开其口,吞气。足跟轻轻提起,亦按前法。足跟着地,闭口沉气,亦按前法。稍停,两腕指端转向前下方,掌心由下转向后再向上,此系方欲转时之图影,同时吐气,亦按前法。缓缓转腕,待转至两臂伸直,掌心向上,停止吞吐,并咽气一口。
吞吐第六式
承上式,待咽气一口后,身体姿势不动,微开其口,按前法吞气。足跟提起,亦按前法。稍停,足跟着地,闭口沉气,使下腹有力,松肩坠胯屈膝瞪目。稍停,两手向上,举掌心向外,亦按前法。稍停,两手举至头顶,两掌指端轻接,膝已伸直,掌心向前稍向下方。两手按至下腹前,同时停止吞吐,亦按前法,咽气一口。
吞吐第七式
承上式,待咽气一口后,即按前法微开其口吞气。不停。足跟提起,亦按前法。足跟着地,闭口沉气,亦按前法。两手掌心向外,稍向下,从下腹前上提向左右分开,分向两股侧,此则中途之图影,同时按前法吐气。不停,两手分至两股旁,掌心向前,膝已伸直,五指伸开,同时停止吞吐。
吞吐第八式
承上式,上身姿势不变,只左腿向前,右腿在后,两手掌心向下,置于两股旁,两膝稍屈,身体重点在左足跟,开口吞气,亦按前法。闭口沉气,下腹向前擁,松肩坠胯头顶上攒,两眼张开。稍停,使气注入下腹,用力前迎,两手五指抓劲,强按下腹,两下相抵,同时鼻中吐气,亦按前法。再右腿向前,左腿在后,按前法吞气。闭口觉气,下腹前擁,松肩坠胯头顶上攒,两眼张开。五指用力强按下腹,亦按前法吐气,是为吞吐第八式,如第四十八图。如用两手掌拍击小腹,亦可使小腹坚实,而同时吞吐,则气随意注,为用亦广。
澄心静气式
左足并靠右足,成身体正立姿势。两腕微靠两股,掌心向下。头直颚收,两眼张开。沉肩,头顶上攒,以鼻深吞吐三次,再闭口藏舌,而行调息,即鼻吞鼻吐,如平常呼吸,同时心中默诵佛号,使心思清静,,期收至效,则外魔不侵,内邪远避,习技者能深解乎此,其余功却病之道庶几得之矣。此式习之约二三分钟,再行散气功,以期贯注四股百骸,为我用也。
散气第一式
,两腿勿庸深屈,身体正直,两肩轻垂,左手向左平伸,右手屈置左肩前,两手掌心向下,头稍左斜,目视左手指端,此时肩须极力松劲。稍停,左手向右屈,右手向右甩,掌心向下不变,同时用鼻吞气,较吞吐八式则异,须注意及之,如第五十一图。稍停,待至右手向右平伸,左手屈置右肩前,掌心仍向下,此时肩须极力松劲,同时鼻中吐气,亦按前法。稍停,反前法,右手向左屈,左手向左甩,同时鼻中吞气,如第五十三图。不停,左手甩至向左平伸,同时鼻中吐气。如此往复约若干次,是为第一式。
散气第二式
左掌虚据,屈肘胸前,掌心向内,左臂在外,左拳虚握,屈肘胸前,掌心向外,右臂在内,左腿提起,右腿伸直,松肩,坠胯,头顶上攒,闭口藏舌,同时鼻中吞气。稍停,左腿猛力蹬出,惟足不着地,足跟用力下蹬,同时鼻中吐气,亦按前法,两手应吐气之势分开,左手向下,掌心向后,右手向上,掌心向前,使丹田有力,气贯四肢,此为左式,如第五十五图。稍停,将两拳收回,左足着地,再将左拳虚握,屈肘胸前,掌心向内,左臂在内,右拳虚握,屈肘胸前,掌心向外,右臂在外,右腿提起,左腿伸直,同时鼻中吞气,此为右式,与左式相反。稍停,右腿猛力蹬出,足不着地,右手向下,掌心向后,左手向上,掌心向前,用力分而撑出,同时鼻中吐气,亦按前法,使丹田有力,气贯四肢,如此左右式往复若干次,但在两手向左右上下分时,须用撑力,有哪托沉重物状,足底似蹬千斤石状而心中默念气贯四肢。此式效果最大,初习颇苦之,不三数日,周身酸痛,待习之既久,则坚实,气贯四肢,而骨节咭咭有声。
散气第三式
骑马式,两手如合抱式,但不接触,指端向前,掌心向下,虎口要圆,两臂弯屈,松肩,坠胯,头顶上攒,同时鼻中吞气。稍停,两臂猛向中央互撞,左臂在下,右臂在上,使丹田有力,同时鼻中吐气,默念气贯四肢,尤须注意两臂。稍停,两臂张开,同时鼻中吞气,稍停,两臂再猛向中央互撞,右臂在下,左臂在上,同时鼻中吐气。此式互撞时,须适当吐气未已之际,而五指仍伸开,初习时,两臂不必用力相撞,轻轻接触即可,待习之日久,再猛力相撞,习之百日,则肌肉坚实,习之一年,再与排打第五式相辅为用,则所谓成矣。如此左上右下、右上左下往复互撞若干次是为散气第三式。
散气第四式
左躬式,两拳虚握,屈肘胸前,右拳在内,左拳在外,两手掌心向内,两眼注视左拳,同时鼻中吞气,松肩、坠肘,头顶上攒,下腹前擁。稍停,右拳变掌向前猛力伸出,掌心向前,指端稍向左方,左拳猛力向后伸出,掌心向后,指端稍向右,眼视右手指端,两臂向前后伸出时,右手须用撑力,左手稍含搂力,两肩松开,周身抖擞,使丹田有力,气贯四肢,同时鼻中吐气。稍停,两掌收回,仍为掌,屈肘胸前,左臂在内,右臂在外,掌心向上稍向内,眼视右手指端,同时鼻中吞气。稍停,左掌向前,右掌向后,猛力伸出,左手掌心向前,指端稍向右,右手掌心向后,指端稍向左,眼视左手指端,两掌伸出时,左手须用撑力,右手稍含搂力,松肩,周身抖擞,使丹田有力,气贯四肢,同时鼻中吐气。稍停,右膝弯屈,从右向后拗身,变为右躬式,两掌收回,即变为掌,屈肘胸前,掌心向内,两拳虚握,左拳在内,右拳在外,眼视右拳,同时鼻中吞气。稍停,两拳变掌猛力伸出,左手向前,掌心向前,指端稍向右,须用撑力,右手向后,掌心向后,指端稍各左,稍含搂力,松肩,下腹前擁,使丹田有力,气贯四肢,同时鼻中吐气。稍停,两掌收回,仍为掌,屈肘胸前,右掌在内,左掌在外,掌心向内,眼视右手指端,同时鼻中吞气。稍停,两手前后猛力伸出,同时吐气,亦按前法,如此左右往复若干次。初习颇苦之,甚至周身酸痛,尤以腋肋较为吃力,习之百日,则肌肉坚实,勤习一年,则气贯四肢,骨节咭咭有声,习之三载,则气随意注,再与排打操功相辅为用,则铁肋功成矣。
散气第五式
,两膝稍屈,两臂弯屈,两掌如爪,掌心向下,虎口要圆,松肩,头顶上攒,颈须挺直,镇静丹田,两眼张开。右掌由胸前屈置右腋窝,指端向后,掌心向上,左掌移置右手前,掌心向上,松肩,坠胯,同时鼻中吞气。稍停,右掌掌心向上不变,沿右腋窝向后伸出,松肩,使右肩向后伸出,左掌由右肩前向前伸出,掌心仍向上,两手五指强伸,同时鼻中吐气。稍停,右掌向前移,掌心仍极力现上,左掌由胸前向左腋移,掌心仍保持向上,头稍,眼视右手指端,使下腹前擁,同时鼻中吞气。稍停,两手如抱物然,轻轻向前移动,待至右掌移至额前,左掌移至胸前,此时两手掌心已上下斜对,即右手掌心向前下,左手掌心向前上,眼视右手拇指,同时鼻中吞气。稍停,两掌继续向前移动,待转至左掌在额前,右掌在胸前,两掌仍保持相对,眼视左手拇指,同时吐气。稍停,左掌屈置左腋窝,向上,指端向后,右掌移置左手前,掌心向上,眼视指端,同时鼻中吴气。稍停,左掌向后伸出,右掌向前伸出,两手掌心仍向上,眼视右手指端,同时吐气。稍停,左手向前移动,右手向左腋前移动,两手掌心仍保持斜向相对,头顶向左转,眼视左手拇指,同时鼻中吞气。稍停,两手如抱物然,轻轻向前移动,待移至左掌在额前,右掌在胸前,两手掌仍斜对,即左手掌心向前下,右手掌心向前上,同时鼻中吞气,两眼张开。稍停,两掌继续向前移动,待移至左掌在胸前,右掌在额前,两手掌心仍保持相对,同时吐气。以上三图,系半面向左,两手亦如揉空悬之球然。须缓而有劲,气随意注。此式初习,腰腹两肋苦甚,待习之百日,则觉胸襟开阔,爽快异常,勤习一年,则气贯四肢,从腋肋渐达指尖,其效妙甚。
散气第六式
骑马式,两膝稍屈,两臂弯屈,掌心向下,五指伸开,虎口要圆,两肩松下,胸开张,头宜直,眼瞪起,头顶上攒,闭口藏舌,镇静丹田。右肩下垂,右掌作向左前推揉势,左臂弯屈,作向左前推揉势,即右手下沉,左手浮起,上身稍向左倾,使下腹向左前擁出,同时鼻中吞气。稍停,两手掌心渐转向左前方,指端渐转向上方,头顶稍向左前转,两手含揉推之势,眼视左手指端,使丹田有力,气贯四肢,同时吐气。稍停,两掌继续向左前推揉,左膝渐屈,右膝渐直,下腹前擁,同时鼻中吞气。稍停,待推揉至两臂伸直,右臂渐屈,掌心转向前,左臂稍屈,掌心转向前,两掌指端向上,虎口斜对,作向回带领之势,身体略收,同时吐气,使丹田有力,气贯四肢,此为向左推揉之势乃阳柔阴刚之势。稍停,左肩下垂,左掌作向右前推揉势,右臂弯屈,作向右前揉推势,即左手下沉,右手上浮,上身稍向右倾,使下腹向右前擁出,同时鼻中吞气。稍停,两手掌心渐渐转向右前方,指端渐渐转向上方,头稍向右前转,两手含揉推之势,眼视右手指端,使丹田有力,气贯四肢,同时吐气。稍停,两掌继续向右前推揉,右膝渐屈,左膝渐直,下腹前擁,同时鼻中吞气。稍停,待推揉至两臂伸直,左臂渐屈,掌心转向前,右臂稍屈,掌心转向前,两掌指端向上,虎口斜对,作向回带领之势,身体略收,同时吐气,使丹田有力,气贯四肢,此为向右推揉之式,亦阳柔阴刚之势,此式初习时,要领极难领悟,习之百日,则肌肉坚实,勤习一年,则气随意注,是为散气第六式。
排打第一式
混元一气功左足踏出,左掌握紧,屈肘胸前,右拳紧握,斜拖于后,同时微开其口,舌微抵上颚,吞气,眼视左拳,默念坚如石,气贯上身。待吞吐气已毕,即将右拳排击左胸,同时按前法吐气,惟吐气须于拳着胸时并行,且胸须稍向前迎,此为左式,如此继续排打,初习者击四次、八次、十二次,渐渐增加,以四十次为度,其初也排打力小,愈我力愈增吐气声音亦愈大。右足踏出,右拳紧握,屈肘胸前,左拳作欲击右胸之势,同时微开其口,吞气。待吞气已毕,急将左拳猛击右胸,同时吐气,亦按前法渐进,至四十次为度,此为右式。是为排打第一式。。此式习之百日,则肌肉突起,勤习一年,则不畏拳棍之击,习之三载,则利刃可避,而迎面前胸最易致伤害命之六穴,亦可无虑矣。
排打第二式
右足踏出,右拳紧握,默念气由凡田入右肋,右肘横屈胸前,掌心向前下,虎口向内,左拳作欲击右肋势,同时微开其口,舌微抵上颚,吞气。等吞气已毕,急将左拳猛力击右肋,下腹前擁,右肋向前迎抵,同时吐气,亦按前法,而须渐进,以四十次为度,此为右式。左足踏出,左拳紧握,横肘胸前,掌心向前下,虎口向内,右拳作欲击左肋势,同时微开其口,舌微抵上颚,吞气。待吞气已毕,即将右拳排击左肋,使下腹前擁,左肋向前迎抵,同时吐气,亦按前法,而须渐进,以四十次为度,此为左式,此式初习亦颇苦之,习之百日,则两肋肌肉坚实,勤习一载,即可避坚,如铁尺排打,不畏拳击,习之三年,则利刃可避矣。是为排打第二式。
排打第三式
右足踏出,右拳紧握,右肘屈置右肋,掌心向上,左拳置额上,掌心向前,松肩,使下腹前擁,同时开口吞气,亦按前法。待吞气已毕,即将左拳排击右小腹,使小腹前迎,同时吐气,亦按前法,此为右式。稍停,左拳提起,仍置额上,同时开口吞气,亦按前法。待吞气已毕,急将左拳击左小腹,亦如前法,同时吐气。右足踏出,左拳紧握,左肘屈置左肋,掌心向上,右拳置额上,掌心向前,同时开口吞气,亦按前法。待吞气已毕,右拳排击左小腹,同时吐气,亦按前法,此为左式。稍停,再将右拳提起,仍置额上,同时开口吞气,待吞气已毕,即将右拳排击右小腹,同时吐气,亦按前法,此式初习苦之,且觉痛楚,习之百日,则小腹坚实,勤习一载,则气贯丹田,不畏拳击,左右往复击之,其初以四次、八次、十二次,渐至四十次为度,排击时使小腹有力,而且前迎,排打力量须渐渐增加,同时吐气且须与击着相应,是为排打第三式。
排打第四式
左足踏出,左拳紧握,左肘屈置左肋,右拳置额上,同时开口吞气,亦按前法。待吞气已毕,右拳轻击心窝,同时吐气,初习者须轻轻击之,不可骤用猛力,须渐渐增加力量,此为右式,。右足踏出,左拳置额上,右肘置右肋,同时开口吞气,待吞气已毕,左拳轻击心窝,同时吐气,此为左式,初习者须轻缓渐渐增加力量,且初习苦甚,习之百日,胸肌坚实,勤习一年,气随意注,则不畏拳击,是为排打第四式。
排打第五式
左足踏出,左臂伸出稍弯,掌心向右,虎口向上,右臂屈置额前,掌心向外,虎口向下,两拳虚握,松肩、坠胯、头顶上攒,同时开口吞气。待吞气已毕,右拳猛力下击,左拳变掌,接击右小臂,右肩极力下沉,右臂前推,右手食指极力伸直,右臂与左掌接触时,含圈力向前抵,眼视右手食指,同时吐气,此为右式。。右足踏出,右臂伸出稍弯,左臂屈置额上,两拳虚握,右手掌心向左,虎口向上,左手掌心向前,虎口向下,同时开口吞气。待吞气已毕,左臂猛力下击,右拳变掌,接击左小臂,左肩极力下沉,左臂前推,左手食指极力伸直,左臂与右掌接触时,含圈力前抵,眼视左手食指,同时吐气,此为左式,此式亦须渐进,初习以十二次、十八次,至八十次为度,习之百日,则臂膊肌肉坚实,习之一载,则食指与小臂坚如铁石,无意习得,与人较手,可以防身,可以致胜,两臂互撞,挟持敌手腕臂或敌方击下,即提起挑挂,再继劈下,临机致胜,确有奇效,是为排打第五式。
操功第一式
混元一气功,两膝稍屈,左手紧握砂袋之末端(砂袋内以水龙袋或粗布数层之长袋,内盛炼制之铁砂,及绿豆、麸、炼制铁砂,系用铁珠砂盛于旧铁锅内炒红,浸入鲜猪血内,炒七次,再埋入土中二十一天,去其火性,然后放入砂袋内,两端用丝线缝固之),右手紧握中段,左手置于下腹前,掌心向下,虎口向前,右臂伸出,稍弯,右拳与左拳斜向相对,掌心向左上方,虎口向前,默念气贯百会(即顶门)及额心(额心穴即前额骨),确信坚如铁石,同时微开其口,舌微抵上颚,吞气。待吞气已毕,一件件和合力抡起砂袋向顶门击之,头顶俟砂袋击下时,须收下颚,头顶处同攒,向前迎,同时鼻中吐气,亦须渐进,盖头骨甚薄,初习时气不能十分鼓注包罗,可用力小,渐次力猛,此式习前,须多习无我无他式,以期心静神敛,初习可四次八次十二次至二十次为度,并须自己留意,若觉痛楚过甚,须缓而击之,习之百日,则头顶肌肉虽薄,而坚实,勤习一年,则贯顶开砖,习之三载,则贯顶开石,避坚不畏击,但须与操功第二式、第三式并合之,是为操功第一式。
操功第二式
骑马式,将砂袋放于顶门上,前后垂下两端,左手将砂砖一块至三块,放于砂袋上,中食二指扶于砂砖之下缘,掌心向内,免其落地,右手持另一砂砖之下缘,伸直右臂,掌心向前,同时开口吞气。待吞气已毕,右手将砂砖上举击头顶上之砂砖,同时鼻中吐气,头顶俟砂袋击下时,须收下颚,头顶向上攒,向前迎,头挺直,默念气贯百会,自信吾之头额坚如铁石,亦须渐进,其初也必不能碎,甚至头痛,但余实验结果,如操之以时,持之以恒,百日即可一击而碎,而头无恙也,初瞳以四次八次十二次,至二十次为度,勤习一年,即可以砖击头,吐气攒顶,一击而砖碎矣,习之三年,则不畏拳棍之击,避坚得之矣,是为操功第二式。
操功第三式
骑马式,两膝稍屈,左手将砂砖一块或三块,放于顶门上,以中食二指扶于砂砖之下缘,右手持另一砂砖之下缘,伸出右臂,掌心向前,同时开口吞气。待吞气已毕,右手将砂砖上举击顶门上之砂砖,同时鼻中吐气,头顶俟砂砖击下时,须收下颚,头顶上攒前迎,颈挺直,默念气贯百会,自信吾之头坚如铁石,则气随意注,可一击而碎,此式亦须渐进,初习四次八次十二次,至二十次为度,如习之百日,则贯顶开砖,勤习三年,则铁头功成矣。再习击砖以后,可用一寸宽数分厚之击顶,吐气攒顶,一击弯之,再易钢尺,一击折之,再易圆木棍击之,吐气攒顶,击之无恙,甚将棍折,是则要在学者之恒心耳,即欲强身健体,不期致用,然肌肉坚实,气血流通,丹田有力,益寿延年,亦佳事也,是为操功第三式。
操功第四式
右足踏出,两手紧握之柄,右手在前,掌心向左,虎火向前下,左手在后,掌心向右,虎口向前下。(铁扫帚即用铁丝长三尺一束,约七十根至一百根,缠为扫帚形,上端散开,下端束布缠丝为柄,铁丝亦须炼制者,即铁丝放炉上绕红,浸入鲜猪血内,烧七次浸七次,再撒石灰用布包裹埋于土中廿一天,去其火性,然后取出备用)同时开口吞气,上身前迎,头顶上攒。待吞气已毕,一件件和将铁扫帚抡起,向脊背击之,须右手至虎口向下,反腕掌心向前,同时吐气,脊背向上迎抵。此式亦须渐进,初习四次八次十二次,以二十次为度,衣服不可过薄,亦不可过厚,以铁扫帚击时,初习觉痛不至外伤为度,最好以薄绒衣为佳,待习之功深,则赤背亦可行之,渐易木棍铁尺击之,此为右式,左足踏出,右手在后,左手在前,为左式。习之百日,则骨肉坚实,习之一年,脊背可不畏拳棍之击,且开砖易如反掌,勤习三年,即可避坚避锐,而龟背功成颖,是为操功第四式。
操功第五式
左足踏出,左肘屈置胸前,左拳紧握,掌心向上,右手紧握铁扫帚,拖于右股后,胸腹前迎,同时开口吞气。等吞气已毕,右手将铁扫帚抡起,向左胸左户左臂击之,同时胸肩向前迎,鼻中吐气,此式亦须渐进,衣服同第四式,初习四次八次十二次,以二十次为度,此为左式,右式反此,习之百日,两肋肩臂膊肌肉坚实,习之一年,即可改木棍铁尺,击胸臂膊两肋,不畏痛楚,勤习三年,则避坚即成功,而不畏利刃,避锐亦可得之,所谓击胸、铁尺排肋,则气随意注,包罗周身,运用裕如,乃其小者焉,是为操功第五式。但操功虽此五式,而其中包括甚广,如竹片排打、沙砖排打周身等,要在习者心领神会矣。
按摩第一式
两足分开直立,两足离开间隔与两肩相等,两掌合拍,左手拇指压于右手拇指之上,两臂上举,指端向后上方,用食指之缘,前后往来按摩顶门,同时以鼻吞吐,须缓和,镇静丹田,胸开张,头上攒,两眼极力开张,以消顶门操功吞吐之火,如此往复若干次,待火气消而汗液降为止,是为按摩第一式,又名摩顶功。
按摩第二式
身体姿势不动,左右手均可,用掌横摩额心,五指伸开,掌心向内,如以右掌按摩,左臂屈置背后命门处,以消额顶之火,而清心也,额骨通心故也,两眼张开,是为之按摩第二式。
按摩第三式
身体姿势不动,两拳紧握,使两拳食指之中节极力弯曲突出,用食指中节按于两眉稍之凹陷处(按即)转揉小圆按摩之,以消两太阳之火,两眼极力开张,是为按摩第三式。
按摩第四式
身体姿势不变,两瓣紧握,使搦指之根节极力弯曲突出,即以拇指根节按于上眼眶上,沿眼眶左右手均可用掌,即左手由上而左而下而右而上转一周,右手由上而右而下而左而上而转一周,如此按摩,转至若干周,以消两眼之火,而舒肝也,且两眼更极力张开,待两眼清朗沔水流出为度,以上三四两式,又名明目功,是为按摩第四式。
按摩第五式
身体姿势不变,两手掌心向下,两手拇指按于两金钱穴(即)上,强压通耳之筋络,向下向后按摩之,以消两颧之火及耳上之火,两眼张开,往复若干次,是为按摩第五式。
按摩第六式
身体姿势不变,两掌伸开,按于两耳上,使两手食指中指离开,挟持两耳,两掌用力按动挟劲,向上向下来往按摩,向上劲小向下劲大而长,以消两耳之火,盖五官七窍,火多相通声气,浑元一气功,练后最注意多行按摩者,厥惟两耳两眼,如按摩得法,决无耳聋眼起白云之弊,两眼更宜张开,往复若干次,待耳中嗡嗡冒火,而脑府清朗为度,是为按摩第六式,又名聪耳功。
按摩第七式
身体姿势不变,两掌抚于顶门,向下按摩之,同时头顶上清,两眼张开,两手向下,按摩时,如吾人之际,甫由水中探首外出,畏水入目,用两手按摩头面去水之状,再用两手由面上往下按摩,如捋须状,是为按摩第七式。
按摩第八式
身体姿势随便,立式均可,依照理发之放睡,两手虚握成拳,捶击周身各部,以消各部排打操功之火,而行其气,最为重要,因动作繁多故无图,其骑马式,可先捶两肩两肋胸腹左臂右臂腰肾股腿,最好两人互相捶击,较为便利。按摩功,俗谓放火,在气功最关紧要,气息吞吐之火,排打操功之火,如不明放火,将来两耳、两目容易致疾,或他部发生病像,著者实地经验,以走两目者为多,两耳次之,因一般怎私拳家,每故意不传,致使求学者,每多向隅,但在此时,放火发汗,毛孔已开,怕风,须先在室内或避风处散步,再行任意散步为要。是为按摩第八式。
两手应两足前进之势,来往前后旋动有如揉球状,两膝稍弯,使丹田有力,以舒各部之气血,练功后,若再练习拳械藉舒其气而放其火,则更妙矣,是为散步式,如第一百二十七图,系左足前进,右手前旋,左手后旋,两掌心前后之式。
浑元一气功,非拳械功夫可比,习者须加以注意,未练功前,先习无我无他式,使心静神心敛,丹田镇静,再习吞吐功、澄心静气式、散气功、排打功、操功,末施按摩功、散步式,初习十日之内,练完无我无他式,再练吞吐八式,每式一次,即吞吐一口,吞吐完了,即练澄心静气式,默念气纳丹田,再练散气六式,每式往复四次,再练排打五式,每式往复四次,再练操功五式,每式往复四次,末练按摩八式,每式数次或十数次,须视当时情形而定,觉头火、眼火、耳火未肖,可多练之,觉头火、眼火、耳火已消,且汗液已出,可少练之,惟按摩时,眼要极力张开,且散步式亦须稍长,最后自由散步,是为全功。习之二十日内,练完无我无他式,再练吞吐八式,每式二次,即吞吐二口,吞吐完了,即练澄心静气式,再练散气六式,每式往复八次,再练排打操功各五式,每式六次,末练按摩八式散步等。习之一月,练完无我无他式,再练吞吐八式,每式四次,即吞吐四口,吞吐完了,即练澄心静气式,再练散气六式,每式往复十次,再练排打操功各五式,每式八次,末练按摩八式散步等。习之一月以上一百日以内,可自由增加,但须看各人心得以增之,大约次数如下。练完无我无他式,再练吞吐八式,每式八次,即吞吐八口,共八八六十四口,吞吐完了,再练澄心静气式,继续散气六式,每式往复十二次,再练排打操功各五式,每式十二次,末练按摩八式散步等。百日以上,一年以下,练完无我无他式,再练吞吐八式,每式仍为八次,即练澄心静气式,再练散气六式,每式往复十四次乃至二十次,再练排打五式,每式往得十二次乃至二十次,末练操功各五式,每式十二次至十六式,更练按摩八式散步等。习之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无我无他式练后,吞吐八式,仍每式八次,登心静气式稍久,约十分钟以内,以期气养丹田,散气六式亦十四次至二十次,排打五式每式则由二十次增至四十次,操功五式每式由十六次至二十次,末练按摩八式散步,但习之既久或有心得,或先天秉赋独厚,无气旺盛,吞吐功成,则一吞吐间,气随意注,避坚避锐,防身御侮,健脏强身,可任吾心性灵动以行之矣。浑元一气功之吞吐法,亦即呼吸之别名,道家所谓导引吐纳,释家所谓练气行功,儒家所谓善养浩然之气,均功同名异也,吞气有以口吞或鼻吞之分,亦即文法武法之别也,俗谓文火武火,吐气则完全以鼻行之,口吞为武法,如吞吐八式、排打五式、操功五式是也,其法即微开其口、舌上卷、微抵上颚,神思,冥心凝目,轻轻悠悠,用口吸气,俗谓喝气,又名吃气,又名天罡气,默念呵字,是为吞气,再闭口藏舌,使气下降,贯注小腹,是为沉气,由鼻孔呼出,俗谓醒气,默念哂字,亦须轻轻悠悠,是为吐气,以上则称武法。鼻孔吞气为文法,如无我无他式、澄心静气式、散气六式、按摩八式是也,即闭口上卷抵上颚,心静神敛由鼻孔吸气,俗谓闻气,默念嘘字,亦须轻轻悠悠,是为吞气,使气入于小腹,是为沉气,仍由鼻孔呼出,醒气默念哂字,是为吐气,总之口吞为武,鼻吞为文,文武并行,火候相间,收效自速,若江湖,铁球排打铁尺排肋等功,大多纯系武火,习者易致内伤,道家理门静坐调息等功,大多纯系文火,稍有不慎,每易致魔,况时光甚久,志在强身健体,似觉望眼欲穿,志在防身致用,似觉深远难求,每不似文武火候相间之为速,此则浑元一气功之别开生面者,惟习此功者,切忌急进,更勿躐等,且须戒酒绝烟节欲,此则又与理门相近之处也,余于烟酒嫖赌无所嗜好,未始非练气功之功也,盖酒乱性伤脾,练气功者宜忌之,烟刺激,伤肺耗津,练气功者尤宜戒之,即室内有他人吸烟之际,亦不可练功,否则吸入余烟,顿觉胸廊刺痛,为害亦甚,至于练功场所,尤须检点,院庭须清洁通空气曝光者为佳,如室内清洁,无污浊气,通曝光空气,似又较便利,至于冬立火盆炭炉前,向火焰吞吐,则余不敢赞同也,盖火焰之气有伤脏腑,希勿滥行之,此则江湖技士多行之,习者注意及之可也,色欲与腑脏诸官居、神经系统均有连带关系,即大脑中之先天气亦有联系(生理学名曰水户,为脑府之总枢),须有节,倘色欲与练功并进,则求死之道也,须注意及之。练功后,不可坐卧饮食,须散步后徐徐行之,稍有不顺,或觉胸廓胀痛,可斟服自解,如排打操功时觉有不顺或痛楚时,可斟服璃()丸自解,练功期间,切忌生嗔暴怒,以免伤及肝木,或犯之,可斟服自解,倘有不明之处,可迳函发行所转交敝人可也,敝人实地经验,深知气功并非笔墨所能尽,况此种功夫,与其他拳械外功不同,倘走错路径,或练习过猛,甚有关系,故不惮烦琐,赘述篇末,然后学所知,正如坐井观天,尚希方家垂教幸焉,兹值国术渐渐复兴之秋,且须公开于世,以期互相探讨,故不揣鄙陋,草此一篇,期以此之改良,是所望于阅者诸公耳。
云,人身有十拳,盖拳为一拳,肩为一拳,胯为一拳,臀为一拳,肘为一拳,膝为一拳,拳为一拳,掌为一拳,指为一拳,足为一拳。此十拳也,论练体,可运动四肢百骸之筋肉关节,流通血液,有天然之活泼,论应用,可发挥各部之机能,得手眼身步五合三催之效用,进退转侧,收临机致辨之功,此国术之特征也,然掌其灵敏之机者,则惟气力是赖,拳经云,气在先行,力在后随,丹田盛而气力足,此不移之定理也。浑元一气功,乃练体应用兼备之秘技也,初步强身,深求致用,当吾人初步功夫欲深求之以为吾用也,则于练气行功后,再习此操手应用功夫,欲谓打豆囊,有所谓打砂包者,则余非敢赞同也,埋四方亭架于庭前,上装以吊钩八个,挂豆囊八份于钩上,豆囊形如西瓜,其蒂在上,亭高约七尺上下,豆囊垂下之高低视操手时而定,其绳附环,可以伸缩之,操头高约五尺,与头顶齐,以便用头顶撞击之,操肩高约四尺,与肩齐,以便用肩抗击之,分前肩后肩侧后肩数中,操胯臀膝高约二尺,与胯齐,以便用胯靠击之,只胯打一种,用臀撞击之,分左臀右臀后臀数种,用膝撞击之,只膝风跪膝二种,但跪膝此功不适用,操足高约三尺,与肋齐,以便用足踢踹并之,此则可参照拳术中腿法行之,操肘拳掌指高约四尺,与肩齐,或稍低半尺,以便用拳掌指击之,此则可参照拳术中拳掌指各法行之,但以上十拳,于击豆囊前须微开其口,舌上卷,微抵上颚,吞气,待头肩胯臀膝肘拳掌指足击着豆囊时,须同时以鼻吐气,更须默念气贯注欲用之部分,以期气随意注,则势雄力猛,当者辟易,尤以掌击豆囊时,未着豆囊前,须虚握其拳,不可用力,待击着豆囊时,再随吐气之势而紧握其拳,既免挫腕拗指之弊,更得刚柔相济之功,练功者不可不知也,豆囊架全份木架制费约需洋六元,计亭架吊钩洋四元,豆囊及吊环棉绳每个洋三元,共八个合洋二十四元,连同亭架,统共需洋三十余元,足供一年之用。有此一年操手功夫,临机应用,致胜非难也,而气随意注,肌肉坚实,如欲运气使臂不畏击,令臂膊凸起,立时应心意而起,因每日操手操功,皮肉之空间成其自然之功夫,一用意运气,即便鼓注包罗,如觉功夫稍有进步,可以胸腹迎击豆囊,以坚实、腹膜,初习用力稍轻,渐次增加,待习之稍久,胸腹坚实,更赴以操功,则铁牛功成矣,但习此功时,吐气虽然用鼻,惟须微开其口,能照常说话更佳,此乃开口功夫,较之闭口功,为用更大,此又当注意者,附著者操手练功图及豆囊架,如图二,他如两臂屈于肩前,两臂套臂套系长绳,左右各三四人或五六人,甚至七八人用力拉之,而吐气作势,使下盘有力,不至拉开,亦极增力健体,是为,如演著者练功摄影之五。
参考资料:
扩展阅读:
合作编辑者:
搜狗百科词条内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点击编辑词条,进入编辑页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体操单杠教学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