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如何解决高并发啊!

自己过于在意别人想法,如何克服?
有时甚至因为过于在意而焦虑,请问如何克服?是否需要人引导?
按投票排序
927 个回答
首先, Be strong! 我一直把《冰与火之歌》当成《三国演义》在看,两部小说中我最欣赏的分别是泰温和曹操。共同点就是睿智与腹黑。首先, Be strong! 我一直把《冰与火之歌》当成《三国演义》在看,两部小说中我最欣赏的分别是泰温和曹操。共同点就是睿智与腹黑。先来看看泰温说这句话的前后文context。泰温真不是一般的聪明,一下就拆穿了詹姆:泰温真不是一般的聪明,一下就拆穿了詹姆:许多人只是想表现出或者标榜自己完全不在乎别人的言论。这种看法在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中也有类似桥段。斯特里克兰德说道:“有人说他不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这多半是自欺欺人。……但是我觉得事事要获得别人的批准,或许是文明人类最根深蒂固的一种天性。……那些告诉我们他们他们毫不在乎别人对他们的看法的人,我是绝对不相信的。这只不过是一种无知的虚张声势。他们的意思是:他们相信别人根本不会发现他们的微疵小瑕,因此更不怕别人对这些小过失加以谴责了。” 事实证明,只有斯特里克兰德自己做到了一直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他的画从不给同侪评判,死前还销毁了很多画作。但毛姆并没有在这一点上过多阐释原因何在。究其原因,就在于人类对自身价值的判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对我们的看法。阿兰德波顿在《爱情笔记》中有过这样的精妙比喻:“一个离群索居的人可以得到一切,但独独没有个性,也就是说个性诞生在他人对自己的反应之中。我们会因为别人的看法而给自己定格,所以不同人会使我们获得不同的自我感觉。这种自我可以比作是一只变形虫,它的外壳可以灵活伸缩,从而适应环境。” 所以,最根本的解决途径就是“认识你自己”。在我成长历程中一个很重要的人对我影响最深的一句话就是“Know Thyself", 这是古希腊的一句箴言,在我看来,已经包含了人生所需的全部智慧。如果能够真正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想要什么样的生活,那么别人的赞美攻讦议论又怎么会去在意呢?诚如叔本华所言,一旦我们充分了解了他人思想的肤浅和空洞的本质,他人观点的狭隘,他人情感的琐碎无聊,他人想法的荒谬乖张,以及他人错误的防不胜防,我们就会逐渐对他人大脑中进行的活动变得漠不关心,我们就会明白任何一个过度重视他人观点的人给了他人过高的尊严。过多地关注那些在我们的葬礼上不会露面的人的看法,是我们把自己短暂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破坏殆尽。只有那些击中目标的谴责才能使我们收到伤害,我们个人的品质不应该取决于他人的评价,难道和氏璧没有得到楚王的认可,它本身的价值就降低了吗?难道李白被放逐夜郎,他的诗文就不震铄古今了吗?当我们真正认识了自己,也就不会在乎一大群路人甲乙丙丁形成的随机群体对我们的看法了。另外值得提的一点,不要无缘无故接受别人的批评攻讦之词,也不要无缘无故接受他人的赞美,显然,后者更难。无论什么样的评价,先经过理性分析,到底是不是说中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是而已。
过于在意别人的想法和评价,是缺乏自我认同、内心没有整合和心理不够强大导致的敏感。人有两套评价系统,一套是自我评价系统,另一套是他人评价系统。未成年时,更多地依赖他人评价;心理成熟后,更加相信自我评价。理想状态是最终能实现这两种评价的统一。过于在意别人想法和评价的人,就是自我评价系统弱小,过分依赖他人评价系统的心理上不够成熟的人。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学会全然地接纳自己,承认和允许自己有缺点、不足,乃至阴暗面,善待自己,不要用一个僵化的观念勒住自己的脖子,跟自己过不去;也不要粘连于过去某种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放不下,跟他人过不去;更不要狂妄而又徒劳地与大自然和规律抗争,以致怨天尤人,跟老天爷过不去。只有全然地接纳自己,才能整合自己的内心,淡化和消除内心的矛盾纠结痛苦,最大限度地减少内耗,内心才会日趋强大。其次,要加快心理成长,实现思想上、心理上和情感上的成熟及独立。凡事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担当,具有明确的边界意识,能分得清自己是自己,别人是别人,别人的想法和评价,针对的只是他心中的我,未必就是真实的我,所以,既然嘴巴长在别人脸上,自己无法阻止,只能任凭别人去想和说,自己也不必太在意。第三,要勇猛精进,不断积累积极体验和成功感,夯实自己的心理基础,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人的心理与现实是互为因果的关系。现实的强大(硬实力)会带动心理上的快速增长,心理成熟和心力充沛(软实力)也会促成现实的成功与壮大。积极行动,敢于挑战,不畏艰险,去争取胜利,从现实和心理两个方面去壮大自己。如果有一天,你不再敏感于他人的想法和评价,能够做到“敏”而不“感”,即能够敏锐地觉察他人的想法和评价,而又不会因此而动情绪心的时候,说明你的内心已经足够强大!自信、乐观、力量、笃定,将与你同在!
谢谢三位邀请。有些很喜欢照镜子,看到超市或商场中的镜子不免想多看几眼的人,反映了对自身容貌的不自信,他们试图通过看到镜子中自己的良好形象来安抚自己。同样,一个在意别人评价(相当于一面镜子)的人,也反映了对自身“是否是好的”这一点的不确信,他们试图通过得到好评来安抚内在的不满意。心理学家库利对自我的定义是:“对每个人来说,他人都是一面镜子,个人通过社会交往了解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从而形成自己的自我 ”。由此看来,别人的评价对一个人至关重要,好的评价人形成对自己好的感觉,坏的评价让人形成对自己的糟糕的感觉。在幼时重要人物对个体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对自己的态度:喜欢自己 vs 厌恶自己。一个女孩,经常被外婆以“别人家的孩子”多么聪明、会说话、懂礼貌、爱学习为由持续不断地贬低,我们可以猜测这个女孩肯定是自卑的。没有人会甘愿自卑,所以这个女孩总想千方百计地证明自己。通过不断地逼迫自己,她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她对评价非常在意,别人细微的不满或差评都会让她心情低落好几天。你对自己满意吗?很少有人能做出肯定的回答。那些牛皮吹得很大的人,或者沾沾自喜于一些成绩的人,看上去很自信,但其实对自己很不满意,不满意到只能靠幻想中的成功来安抚自己。文化以制造对自己的不满意为己任,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足常乐并不是被提倡的态度。从阶级关系来看,当民众们对自己很满意时,谁来替统治者卖命地干活?看来,通过塑造成功形象,制造等级差异,普遍营造“你还不够好”的信念,是统治者对个体的御心术。吊诡的是,社会又要求个体能“自尊、自爱、自信”,社会意识与社会潜意识的分裂可见一斑。过度在意别人评价,反映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强大的张力。一般来说,幼时很少得到肯定与赞赏的孩子,或者经常被批评与贬低的孩子(比如那个女孩),容易出现苛刻的理想自我。因为当现实自我无法被肯定时,便只能通过理想自我来实现它,这相当于自恋需要的延迟满足。相反,一个幼时经常得到适度肯定的孩子,则会形成有弹性的自我理想,这些人能更多的欣赏和认同现实自我。成长过程中理想化父母(每个孩子都渴望自己的父母是优秀的)的缺失也会导致理想自我的苛刻。当一个人的父母是没有地位的、无法自控的、懒惰的,被人瞧不起的形象时,难免会使他的理想化双亲需要受到创伤,从而执着于原始的理想化状态,无法转化为健康的自我理想。为了缓解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张力状态,一个人会不断的试图得到好评来缓解理想自我的压力,不断地讨好理想自我。所以这些人会非常贪婪别人的好评,非常害怕差评。如果要改变这种情况,关键是让天平摆向现实自我这一端,去欣赏和认同现实自我。这是一种可以培养的习惯,以下是一些参考的建议:当发现别人比你好时,或当遭遇到失败时,想想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就,已经拥有的85%(关系、经历、技能......),这不是罪过或矫情,而是一种对自己的尊重。执着于未曾拥有的15%并非是一种建设性的态度。知足常乐并不会让你止步不前,人天性有一种追求自我实现的驱力,这种驱力并非靠比较或压力才能被激发,心理学家大多数同意这个假设。放下成为第一或一流这种原始理想化的幻想。你是一流自然会是一流,你不是一流再怎么折磨自己也成不了一流。爱迪生的“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那是自谦。为了进步努力当然是需要的,但过度努力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反而会得不偿失。接受别人的肯定与赞赏,并为此而感激,这是一种值得培养的能力与习惯。明白失败是生活的一部分,并把事件的失败与整个人的失败区分开来。如果认为事件失败是你整个人的失败,便是一种不合理的归因。觉察此类不合理的想法,不被此类想法所带走或占据,指出其不合理之处,并相信作为个人来说,永远是有价值的。一般来说,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加,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会更加客观与合理,其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张力也会缓解,理想自我能变得柔和下来,此时,人会更善于去欣赏现实的自我。以上的建议只能起到缓解的作用。最后要补充的是来自于宗教修行的建议,有一条路径是经常让自己处于“存在”状态,这可谓是最彻底的摆脱评价的途径。存在是去体验,去创造,去给予;是去接受新鲜的思想和变化,好好地活在当下。习惯于评价的人,很难有存在的状态;而保持在存在状态下的禅修者,则较少有评价性态度。禅修是对治自我批评的良药,长年禅修的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也保持觉察的习惯,充分的抑制导致抑郁情绪的自我批评。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读读弗洛姆:《占有还是存在》这本书。——————————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首先,要有自己的看法。这并不容易,需要积极主动的思考。自己没主意,就会在别人的声音里患得患失。其次,要分人。他对你重要,他的看法才重要。不相干的人的看法,不用费心。70亿人,对自己重要的,就那几个。最后,不管你怎么做,怎么说,都不会让所有人满意,总会有人不高兴。那就让他不高兴吧。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Mark Bauerlein上周正好在QQ群上讨论了哈佛幸福课第22课关于自尊的话题,据说自尊分为三种:依赖性、独立性、无条件。在意别人想法的人,显然属于依赖性自尊。研究表明,人的幸福感和自尊的绝对高低关联较小,更多和自尊的波动有关。依赖性自尊恰恰是最易受外界影响而波动的。所以会造成焦虑。如果你逐步向独立性自尊转变,焦虑就少多了。看看下面这个视频是怎么说的吧。
人类个体在社会环境下生存,都会受到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无一例外。以下是我提供的具体操作方法:1、牢记自我认知顺序的“心法”。(1)自己怎样看待和评价自己是第一重要的;(2)自己怎样看待和评价别人是第二重要的;(3)排在第三位的,也是最不重要的,是别人怎样看待和评价你。注意:这个顺序一定不要搞错。每一个人在社会中生活,必然要对社会环境、群体特性以及自身价值进行认知和了解。不了解心理学知识的人,通常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直接将认知和了解的关注点投向外部,忽视对自身的认知和了解,而对自身的认知和了解,恰恰是一个人内心成长的前提和确立自我价值的基础。在自我认知的基本层面,有些排序是极其重要的,如果你想成为一棵大树,那你就必须把根深深地扎在对自我价值的认可之上。一旦这个"心法"得到内心的认可和确认(甚至不需要理解其具体原因),作为个体的人就能真正开始确立自我价值,就能真正开始审视自己,审视别人,审视这个世界,否则,你的内心就会在社会思潮和他人意见的影响下,左右摇摆甚至失去自我。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成长过程中确立和发现自我价值,尤其是当你不知道这三条“心法”时。2、自我监控:自己的言行是由自己大脑控制的,而不是由别人。很多意识和行为上的偏差,都源于对具体概念认知的模糊。像这样一个每个人都知道的道理,很多人却没有深入思考过真正的含义,事实是什么样与内心认为是什么样,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这一点必须在意识层面上加以留意和区分。我们的大脑是很容易偷懒的,一个不留神,它就会放弃对很多貌似相同但必须区分的理念的过滤。没有人不想成为自己言行的主人,也没有人放弃自己的判断愿意被别人的意见左右,但只有确立了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的人才能独立地分析和判断事实,才能够排除其他信息的干扰和他人意见的影响。用自己的大脑对生活环境中的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判断和分析,也是有条件的,也是需要经过一番努力训练的。PS:最常见的控制大脑的手段就是“洗脑”,而洗脑的第一步就是消除对自我价值的认可,以直接结论代替独立思考。3、理解人在思想和行为上有趋同性。人毕竟是群体动物,习惯于在判断和评价事物时寻找参照物,通常这参照物也都处于自身认知水平范围之内。而人最喜欢寻找的参照物,就是同类,这包括同类的方方面面。有人会以别人衣着为参照物,有人以别人的发型为参照物,有会以别人驾驶的汽车品牌为参照物,有人会选择以别人的想法作为参照物。这也是衣着时尚、发型时尚、思想潮流等之所以存在的心理基础。有参照自然就有比较,而有比较自然就会受影响,对普通人影响最普遍的就是别人的意见,尤其是与你最亲近的人。很多时候,受别人意见影响,仅仅是因为发表意见的人在你心里太重要了,与你的关系太密切了。4、你要懂得:其实大家都是普通人,在生理上和在心理上都有相似的需求。地球上的人类有数十亿,除了性别差异之外,其他生理和心理结构都基本相同,所经历的人生成长阶段和人生体验也都差不多,都是从年幼成长到年老,经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和生老病死。你关注的东西也一定有人和你一样关注,你苦恼的事情一定也有人和你一样苦恼,就像过于在意别人看法的困扰,这世界上有很多人也和你一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早一点意识到这个问题,能减轻你很多思想上的压力。5、“聚光灯效应”对每个人都有影响,但没有人处于被关注的中心。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解释,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有被人关注被人尊重的需要,但每个人对于关注的承受力是不一样的。假设自己处于“聚光灯下”被人关注实际上这是人心理深层次需求上升到自我意识层面的表现。我们总是会不经意的把自己的问题放大,总以为人家会注意到,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人家或许当时会注意到可是事后马上就忘了,没有人会像你自己那样关注自己的。也没有人始终处于所有人关注的中心。从生活层面上看,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生活,都有自己重要的事要忙,实际上没有人关注你。总之"聚光灯效应"只存在于你的头脑中,而非真实情况的反映。6、在生活中积累自信,早日打造好自己的职业锚。敏感,是衡量人是否自信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实根子还是在于自我价值的不足。人在社会中生存,都有自己谋生的手段和领域,都要投入时间和精力,而过于在意别人的想法,很多时候也跟没有建立好自己的职业锚有关。职业锚,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职业锚强调个人能力,动机和价值观三方面的相互作用与整合,在生活中如果你能协调好这三者,让这三者清晰地呈现在头脑里,对你有助于你自信的积累,受别人意见影响的程度就会降低。PS:不要让自己活得太过于轻松,越专注在自己的领域的人,受别人意见影响的程度通常就会越小。7、意识到确实有人在用操纵的手段。这一点可能讲的有点阴暗,但不能排除,毕竟这是个现实的世界,的确有人会用这招来对付别人。如果有操纵欲的人确认你是个没有主见的人,那他很容易采用意见和建议来影响你,比如延缓你的决策,干扰你的判断,或者提高他在他心中或某件事情上的价值。这些人确实是要警惕的。在职场里就常有这种情况,有些人在提意见建议的时候热火朝天积极踊跃,但其目的只是让领导感觉他很有思想很有价值,或者是利用意见和建议的机会给别人挖坑,但一旦意见和建议被证实无效甚至造成损失的时候,就把黑锅甩给对手,自己躲在角落里冷笑。这种情况下,需要你去认真感受和发现,一旦确认,你就不需要在意他们的想法,保持自己的独立判断和警惕性不中招即可。
7月22日再更新:自己做不到 就找心理咨询师。修复开始于自救的毅力和决心,但绝大多数时候 毅力和决心远远不够用。你需要专业的,完全私人化的修复方案,这种帮助就在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那里获得。你要真的如此渴望修复,就请坦然面对问题,积极寻找心理咨询师。投入一些时间和金钱,换来的是无价的成长,甚至是重生的可能。-------------------------------------------因为工作时间都是提前预约的关系,我平日里能自己安排的时间是少之又少。抱歉绝大多数评论不能一一作答,希望在这里能综合对几个核心的问题开启探讨。1. 关于无条件的爱 unconditional love 当你顺着我手指的方向,去闭眼遥想无条件的爱在亲人或爱人之间应该有的模样的时候,你会发现所谓的无任何条件的爱是不可能实现的。我在原回答中举的例子(即爱人者对被爱者有精神上或物质上的任何索取都让这份爱成为有条件的爱)让很多人长叹世间一定不存在无条件的爱。然而,事实上,在现在这个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阶段,当一个国度富足安定,生活在其中的人在物质之上向往精神追求,并最终在学习,反思,和成长的过程中实现独立人格发展,之后,他们会自然而然地,依人之本性做出种种有意识的生活选择。我们绝大多数人成长于家庭,于是这些男男女女中的大多数也会在自我意志的饱满支撑下,选择走进人生下一阶段,在婚姻之上,挑战自己 选择担当父亲母亲的责任。这样的前提之下 父母之爱子女,则必然是无条件的。因为对这些父母来说,孩子的到来丰富他们的人生,给了他们更大的挑战和人生成长的可能,孩子的存在本身就已经给了他们想要从孩子身上得到的一切。其道理就同一个自尊自信并理性认知生活的人会不断的寻找新目标,不断为自己找寻更多人生价值一样。这种爱不强势,不卑微,不会压迫,更不会宠溺。这样的爱让父母自然而然为子女谋记深远,这样的父母作为健康而完整的人,深深知道独立人格的重要性,知道安全感的非凡意义,所以他们会鼓励孩子去尝试,去体验,去拥有孩子自己的认知和思考,但这一切父母又决不会让孩子去孤独一人经历,他们要陪伴成长,陪同孩子,同他们沟通来辅助 引导孩子拥有高贵人格和成熟的内心,让他们去找到自己的使命感,找到他们想要追寻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更要在他们跌倒受伤时,在孩子青春萌动,开始面对现实,进而体会到愤世嫉俗,优柔寡断,固步自封,懒散怠慢,不敢梦想的时候,抱抱他们,轻声但坚定的告诉他们: “你这样的感受非常正常,你这样的阶段也必然只是一个阶段,因为我,妈妈我,或爸爸我,我曾几何时也经历过这些,让我告诉你人本质的软弱,愚昧,和浅薄,告诉你尽管如此,我们依然是如此值得被爱,因为我们也拥有着与生俱来来的,存在的意义,和 若给予选择的机会的话,不死的,向上的力量。”我在评论中的回答里提到了文化,希望也能从宏观角度点拨我们的头脑去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进行反思。深入一点讲,纵观中国家庭及学校教育(其实教育是实实在在的文化的产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每个孩子都多么的独一无二,与众不同,他们与生俱来的探索的勇气,和美秒的好奇心,接连不断产生的新鲜想法,被愚昧的系统一生碾压。这些孩子长大,往往终其一生依然相信 我要努力做到这个或那个,我就值得被爱了,天然的挑战并改变环境的锐气,因为理性教育逻辑教育的缺失,锐气不见,取而代之变成后天的戾气和奴性,即取悦环境,适应环境,进而愚昧之下捍卫环境 maintain status quo。当一个社会这样做教育的时候,它也是为自己判了在多项社会发展领域里无法创新难以进步的无期徒刑。2013年当我最初开始和中国家庭做心理咨询的时候,每次听到了解到在这样的大文化背景下 人心所受的种种压抑和痛苦,我都感到阵阵心痛和深切无奈。也是为什么我初到知乎时,曾在一篇回答中询问中国心理咨询行业是以怎样的人文基础发展起来的?以及心理咨询师是以何理论基础去工作的 ()我至今对此问题怀有极大兴趣。细细想来,人类从物质极度匮乏的原始文明走至今天,我们的创造力是何等伟大,当我们作为一个物种终于可以afford,可以承担起给我们自己本就值得拥有的,最最基本的,作为人的权力,作为人所值得拥有的信任和信念,当这个时代终于到来的时候,(其实对很多别的国家来说,这一天早已到来)我们还要被蒙蔽,被堵住双眼,被加以最坏的推断,这真的是极大的悲哀。2. 关于修复的可能性和方法我不是motivational speaker,不擅长为大家总结出简单易懂的自我修复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很多人在评论中问我方法,仿佛世间有一个黄金秘籍,只要发现便可以日行千里,一步登天。很抱歉让这些读者失望,我没有这个秘籍,而且我个人认为,任何推崇有这个秘籍的言论都是不负责任,不科学不严谨的。我们每个人的自我认知不同,自我认知体系的发展阶段不同,灵性的感知度不同(就是你的大脑和你的心有多近?--举例:道理都懂是大脑懂,内心感受不仅不能因为道理懂了就能更有效的管理,甚至连深刻理解这些感受的思维能力练习都差强人意),这些都决定了每个人都站在不同的人生点上,我们有的距离开启内心修复这条路很近,有的则很远;有的已经走在路上,有的甚至不知道这条路的存在。一个人在过去或现在的经历中,若长期在意识或潜意识层面体验过伤痛,压抑,迷失,“缺爱”,失联no sense of connection,深度麻木,或极度自我怀疑等,ta对自己的认知则会因为这些经历而扭曲,自我认知就会受到阻挠,无法完整的发展。经历这各种状态的人,我个人认为就是全人类,每个人程度不同,深度不一罢了。 所有人,或者说所有敢于自知的人,都会大大受益于内心修复和修炼。这里也回答了很多问“我还有救么”的人,答案是,只要你还活着,只要你不满足于仅仅生存,你拥有一颗热烈的想要生活的心,而非活着的状态,那么你就有救,现在开始就有救,你就是你的救赎,你要自我思考,你要去争取条件,为你自己争取你需要的一切,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因为施害让你的环境变糟,或者重伤你本可以成长的意识性consciousness(意识性是良知和内心力量的发源地,当我们漠视自己的良知,我们也会越来越没有改造自己的力量和勇气)伤害别人就是间接的伤害自己,伤害别人是你对human being 也包括你自己作为人的极度不尊重-----你要拼尽全力活的“自私”,尊重自己的基本人性,允许并鼓励你自己彻底完整的爱自己,也只有从“自私”开始,我们才可能做到健康的“无私”,彻底告别我们文化里推崇的,崇拜的,甚至压迫着我们的 苦大仇深的 自我牺牲似的 苦难英雄主义。3. 关于心理咨询在修复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幸福相似,不幸则各有各的不幸。的确,硬性或软性的伤害(aggression & passive aggression)对每个人的影响都不尽相同,这里面除了外在因素,还有内在基因的差异,不同基因体对不同刺激会有不同反应,这种反应更会与环境互动,换回不同的反馈。心理咨询在内心修复的过程中拥有着非凡的价值和意义,鉴于这部分很容易过度专业, 而且也有很多知友建议我在这个平台维持科普级别的信息分享,我这里只做大体描述。现代心理科学目前为止所获取的treatment efficacy & effecitveness (心理诊疗及咨询效果)数据显示最佳的伤痛修复的心理学理论派系为人本心理学(person-centered therapy),该类型在美国东西海岸包括欧洲都很盛行,这类咨询风格融合了创伤修复,并通过提高当下生活知觉(awareness)来达到当下生活质量的提升。这种当下(present moment)的重新建立和认知完全由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经历,咨询师不是医者,而变成了陪同者和引导者,将这类咨询师比喻成来访者从未拥有过的 可以给予无条件爱的 具有独立人格的父母 也不为过。来访者在咨询关系中可以体验到无条件的接受和支持,咨询师本人作为另外一个人给来访者新的人生注脚,并通过绝对安全的,包容的,和以锻炼积极自我修为为目标的修复性关系(therapeutic relationship)的建立和发展帮助来访者重新经历内心成长,拥有在无条件爱的基础上才可以拥有的自由和种种内心力量。当你获得这种心的自由,你便不在惶恐和焦虑,多余出来的精力,你会跟随人性本能,去追求更好的更美的更广阔的生活。------------------------------------------------------------以下是原回答---------------------------------------------------------------谢
邀。说实话我比较反感过度的心灵鸡汤式的抚慰建议(出于对寻求建议者长远心理健康的考虑),尤其这种推崇所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活出你自己”等等诸如此类的建议,在我咨询的经验中,这类意见总是弊大于利,它们只是提供了更好的defense mechanism(抗拒机制)而已,只是让这个人更有技巧的逃避真相,长远来看都是更多的限制ta内心的真实成长。。。。 简单来说,人是社会动物,我们会关注自身形象的展示和表达实乃人之常理,是再正常再健康不过的内心需求。就算是那些所谓的可以真的不去理会别人想法的人,他们只是在practice defense mechnism,只是更有技巧的去逃避,或者扭曲外界讯息,以达到压抑本能,不理会那些让他们觉得很难理解,或很迷茫,或很痛恨,或很纠结的社会期待(social expectation),其实这种人往往也裹挟着深刻的孤独感。但当一个人关注别人怎么看自己 甚至到了没有自己的程度,他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想象一下,一个人做事说话乃至思考之前 都感到一种无名的压力 或潜意识层面的压迫感,即冥冥中觉得自己必须要去选择别人会认可的行为 语言甚至思想,这种没了自己的状态,反映了人生早期self-esteem自尊心发展的畸形,也反映了该阶段人生的self-identity发展不成熟。一些重要的必须去深刻探索的问题可以帮助你弥补这方面的成长缺陷,包括:我是谁?我是怎么样一个人?我的过去如何定义了我?我现在有多大的力量?如何靠近未来的我?未来的我是谁?宇宙万物中唯一你可以控制的要素,就是你自己。你的思想,你的行为,以及你的生活态度。当我们把这些最宝贵的资源搁置不用时,在没了自己的时候,除了焦虑感,伴随着的还有庞大的虚无感,不安感,自卑心,以及脆弱和极端行为倾向。提问者的焦虑心并不少见,这里有投射的可能性,也和生活里没有无条件存在的爱有很大关系。先说无条件的爱,很多人自幼感受的到他们父母的爱其实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你要听我的话,按我的意念学习生活,将我告诉你的人生经验奉为真理(很多父母将自己存在的安全感建立在孩子对自己的服从上,真的很不幸);爱人的爱是有条件的,条件是你要提供爱情关系里我们各取所需期盼得到的东西,可能是外在的,比如相貌,身材,家世,工作;也可能是内在的,比如一颗强大的心脏来包容和接纳,一颗细腻的心来给我温柔或安全感等等。。。 强大或细腻的心源自健康的自尊心,没有这样的自尊心,陷入恶性循环。其实健康的自尊心 或者说自我概念(self-concept)绝对的依赖于我们儿时是否接受到了饱满的,持续的,无条件的爱;自我定义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也更依赖于我们是否可以给予并接受到无条件的爱。当这些条件无法满足的时候,诚惶诚恐,不可终日,做事说话没有底气,甚至连获得底气的方法都没有,虽然这些都实实在在不是你的错,但将自己从这种痛苦中解放出来,却必然由你来做。要改善,不得不先从修复伤痛开始。常听人说,我内心的伤痛我感受不到啊,那是因为我们的心理免疫系统早已在潜意识层面麻木了自己儿时的失望,恐惧,和不安,以确保人的生存(spiritual survival)。重新让这些痛苦感受醒过来,你才可以开始练习修复,练习积极的自我修为。当有一天 你甚至可能修复到可以心平静气 发自内心的认同你自己,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你是值得被了解被认识的,即使过去没能在你身上发生无条件的爱,那也真的不是你的错。这一天慢慢靠近的过程,也是你在慢慢的学会爱别人的过程。那时候,你会说:“我会担心身边人怎么评价我么?当然会啊,但是不会焦虑。因为我是爱他/她们的啊,我希望他们过的好,我爱ta们的心 不论他们懂不懂 我是一定知道的” 说完这句话,你会笑一笑,温暖如你,都忘了去顾虑是不是要担心别人会议论你“假惺惺”。
从佛教的角度来谈一谈这个问题。在佛教中,这种在意他人看法的在意,可以归类为执取,也就是我们常听说的“这位施主你执着了”的执取。这种执取是怎么生成的呢?十二因缘中有关于此的理论:六入缘触(六种感官)(接触外界信息),触缘受(感受),受缘爱(贪爱、渴求),爱缘取(执取)大概意思就是:你旅行时偶然发现一个蛋糕店,在那里吃了一块蛋糕(六入缘触),觉得好好吃好幸福(触缘受),还想要吃一块(受缘爱),于是每次路过这个城市你都必须去那家蛋糕店吃一块蛋糕(爱缘取)在某一次路过这座城市时,你发现这家蛋糕店倒闭了,你再也吃不到心爱的蛋糕,于是很伤心,觉得很可惜(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于是有了各种各样的痛苦。从上面可以看到,从触开始,就已经形成了一个链条:——图片来自《习惯的力量》——图片来自《习惯的力量》我们因为得到宽慰而觉得舒服(奖赏-触缘受),因而对其形成了渴求(受缘爱),于是在下次还想要得到这种舒服时(暗示-贪爱蠢蠢欲动)我们就会继续寻求别人的宽慰(惯常行为),由此又得到了奖赏,于是由此加深循环,贪爱越来越深,变成了执取(爱缘取),人对他人看法的在意最初就是如此生成的。那么,怎样才能削弱执取——在意别人的看法呢?答:打破这个循环。----------------------------正念的分割线-----------------------------正念就是一种很好的打破方法。先介绍一下,正念是佛教的一种禅修技巧,目前也被心理治疗所使用,根据正念开发出了很多心理治疗方法如:正念减压疗法(MBSR)正念认知疗法(MBCT),对于预防抑郁症复发效果显著,详见书籍:正念预防复发(MBRP)主要用于物质依赖人员预防复发。辩证行为疗法(DBT)接纳与承诺疗法(ACT),理论基础:关系结构理论。这种技巧具体是怎样的呢?答:你吃饭的时候,要知道自己在吃饭。不是说你脑子里想着“我在吃饭”这个概念,而是你提起筷子时,要注意到自己在提起筷子,接下来注意到筷子在移动,筷子碰到了一块肉,筷子和肉接触的一刹那的触感,夹起肉时感受到的肉的重量,筷子从盘子向自己嘴的方向移动,肉和舌头接触的一刹那的感觉…… 要如实体会,你和筷子、肉、吃饭的关系。如果你在读上面一段话时,不仅是在想象筷子和肉,而且明明白白地体会到:我正在读一段关于筷子和肉的话,我的眼睛在盯着电脑屏幕,右手在握着鼠标,中指指肚正和滑轮接触马上要滚动它,左手正拖着腮。我正坐在家里,室内温度有点低,再不加一件衣服可能会感冒…… 就是“如实观照”。——为了更加了解正念,你可以尝试一下在身体疼痛时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疼痛的感受上(比如走路不小心磕了脚趾),这时你会发现疼痛对你的影响被屏蔽了,你只是清楚地知道疼痛的感受,但疼痛并不会像原先一样使你痛苦,这时放开一点注意力,试着不去注意疼痛,你会发现痛苦的感觉又回来了。这个过程能很好的帮你理解正念。在正念里有八种态度 :「赤子之心」:这种觉察意味着将事物看作新鲜的,就像初次接触一样,带着好奇心。 「不加评判」:这种觉察意味着对于任何体验都进行公正的观察——不对任何想法、情绪或感觉标以好坏、对错、公平与不公平的标签,而是对每一刻的想法、情绪或感觉加以注意。 「确证认同」:这种觉察意味着确证并认可事物的本来面目。 「不加努力」:这种觉察意味着不贪婪,不抗拒变化、不逃离,换句话说,不加努力是指无论当下发生什么,都泰然处之,不试图远离所处之境。「平静祥和」:这种觉察意味着需要心态的平衡,智慧。这种觉察的品质能对变化的本质给予最深刻地理解,让你能够带来更深入的洞察与慈悲同发生的变化和谐相处。「顺其自然」:这种觉察意味着仅仅是让事物保持本来的面目而不加干涉,无需设法改变当前的任何事物。 「自我信任」:这种觉察意味着能帮助你靠自己的体验理解自己,无论真实与否。 「自我关爱」:这种觉察意味着能培养你对当前自我的关爱,不自责与批评。好了,在了解基本技巧之后谈谈该怎么把这种技巧运用到“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上去:回忆你最近一次强烈在意别人看法的事件,比如掉粉吧,掉完粉那个人还专门嘲讽了你一句“那个人好像一条狗啊”,假设你很在意,觉得很桑心,甚至愤怒。回忆当时的情景,此时,当时的情绪也会随之浮现上来。此时,闭上双眼,感受一下自己的内心,你会清楚的发现生气、在意、难受这种情绪真实的存在,具体的感受十分清楚,好好地感受一下它们的样子,如果你对这种情绪有排斥的话那么去了知排斥,了知排斥的感受,你会发现你的内心有点想把它推开,了知它,等到排斥消失之后继续了知情绪,一直了知、了知、了知,此时你会发现这种情绪对你的影响开始降低,你的难受变得不是那么难受,慢慢的这种情绪会消失、归于平静(一分钟消除负面情绪法我会乱说?)。不断的练习,直到能够非常娴熟的在接触的一瞬迅速生起正念,觉察到自己的情绪、执着与排斥。此时它将会很好的削弱触-受-爱-取之间的链接。这是一种很好的把自己和负面情绪剥离的方法,长期练习的话你会发现你的情绪越来越稳定、平静、不慌张,你的执取越来越轻。亲测有效。------------------------心理学乱入的分割线-----------------------------上面的是正念,在这里给出第二种很好用的方法——改变认知法与正念不同,这种方法是通过修改认知而达成目的,因为在中认为:“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根据"ABC"理论:A指与情感有关系的事件;B指信念或想法,包括理性或非理性的信念;C指与事件有关的情感反应结果和行为反应。事件和反应的关系:通常认为,事件A直接引起反应C。事实上并非如此,在A与C之间有B的中介因素。A对于个体的意义或是否引起反应受B的影响,即受人们的认知态度,信念决定。认知行为疗法认为:触经由认知才会引起受,想要改变不良情绪就需要重新构建认知结构。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认知并非完全是自己对事物的思考、想法,更多的是自动思维和一些比较隐秘的认知,比如自尊脆弱的人可能在遭到被他人贬低时并不一定能意识到自己有一种“我很没价值”的认知,他们很可能把精力集中在事件上而忽略自己的内心,所以关于这点,就需要专业的技术对自己的下意识想法、信念进行挖掘,并予以重建,有关于此技术的详细自助教程,非常的专业、实用,有时甚至比正念更有效。不过我还是推荐这两种技术都同时使用。亲测有效。------------------使内心安定而削弱贪的分割线-----------------------上文提到了打破链接、循环,我相信通过我叙述的那两种方法,打破链接是相对很容易的,但是“贪”本身却是根深蒂固。在佛教理论里,只有三果以上的圣人能够彻底断除贪,即使证得了四禅获得了绝对的平静,稍加放纵贪也会继续滋生,不难想到,在贪这种原始动力的驱使下,即使我们断除了链接,稍加放松也会有恢复原有模式的倾向。叔本华说的好:“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很多时候正是贪得到不满足而积累的痛苦过于强大,才会有很多心理疾病的产生,比如俞老师在答案中说的3岁以前的婴儿如果得不到抚养者的及时反馈的话(如饿了喂奶等等)那么长大以后就会很容易没有安全感等等。我想大部分人是不能出家专门断除贪的,那么,无聊总是比痛苦相对好一点。不过,这不代表着我们要放纵享乐,贪所追寻的乐受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欲乐,比如和人聊天、倾诉、和朋友适当的娱乐、音乐、美食等等,适当的拥有这些东西是合理的;另一种是心安,也就是内心安定、富足,而这种安定只有在明确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之后才会得到,就如大刘在《球状闪电》里说的:其实,儿子,过一个美妙的人生并不难,听爸爸教你(突然引用这句话有种奇怪的感觉= =#):你选一个公认的世界难题,最好是只用一张纸和一只铅笔的数学难题,比如歌德巴赫猜想或费尔马大定理什么的,或连纸笔都不要的纯自然哲学难题,比如宇宙的本源之类,投入全部身心钻研,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知不觉的专注中,一辈子也就过去了。人们常说的寄托,也就是这么回事。或是相反,把挣钱作为惟一的目标,所有的时间都想着怎么挣,也不问挣来干什么用,到死的时候像葛朗台一样抱者一堆金币说:啊,真暖和啊……所以,美妙人生的关键在于你能迷上什么东西。比如我——”爸爸指指房间里到处摆放着的那些小幅水彩画,它们的技法都很传统,画得中规中矩,从中看不出什么灵气来。这些画映着窗外的电光,像一群闪动的屏幕,“我迷上了画画,虽然知道自己成不了梵高。”我想,当一个人得到这种心安时,就不会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了(因为贪已经的得到了满足)。---------------------------------------------------------------------------------总结:世间有八风:得、失、谤、扬、赞、嘲、忧、喜,时时吹动人心,当学会如如不动才是。
以前从来没有在知乎上回答过别人的提问,这个问题恰好是我近期想过的,忍不住来分享分享看法。最初的想法来自制度经济学老师上课所讲的一个词:集体放逐。什么叫集体放逐呢,说白了,就是你害怕你所做的事情偏离了大家的平均水平,大家因此而对你产生看法,从而不理你、跟你对着干,致使你无法在一个集体中呆下去了。人们为什么害怕集体放逐?因为人们对这个集体有着各种各样的公共需求,有的人希望集体给自己提供一种安全感,觉得随大流的时候不会被揪出来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审视,有的人希望集体能够带给自己归属感,大家出去玩的时候记得招呼自己,就觉得自己还没有被集体抛弃。说到这,似乎都还没有跟问题沾上边儿,接着说。不同的人害怕集体放逐的程度不同(或者说不同的人对集体的公共需求不同),特别害怕集体放逐的人,就表现为太在意别人如何看自己,甚至每做一件事就会想一想别人会怎么看我啊,我这么做行不行呢,别人如果是我会怎么做呢。如此在乎别人的建议,源于非常害怕偏离集体的眼光,被集体抛弃。而不害怕集体放逐的人,就表现得更加特立独行一些,我就是我,我就这么做了,随便你们怎么看,你们排挤我也好背地里议论我也好,我都不在乎,简言而之,我不需要你们提供给我集体的安全感,我没有对集体的公共需求。(写到这儿,想到了一个处于这个极端的例子:月亮与六便士中的画家。他不但抛弃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甚至抛弃了我们几千年来约定俗成的道德观、价值观,他眼中甚至连他自己也没有了,甚至他亲自画出来的画也不在乎,他只在做一件事,画画。)以上两种,是最极端的两种情形,最怕的和最不怕的。我们大多数人,都处于这两极的中间,有的偏左一点儿,有的偏右一点儿。如果自己过于在意别人的眼光了,那么先自己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那么怕集体放逐?自己对集体的公共需求是什么?最后,万事都有一个度,只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个度就好,的确,自己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是不是自己也太在意自己在意别人的看法了呢?
一个真正欣赏自己、悦纳自己的人是不会在乎流言蜚语的。你一定有对自己十分不满意的地方,我不知道是什么但一定有。如果你不喜欢自己的形象气质,就沿着你喜欢的方向去改造:发型,身材,衣着,谈吐,这些都是可以重塑的;如果你不喜欢自己的社交圈子,就甩了那些狐朋狗友,简单的人更真诚且容易交往;如果你觉得精神失去支柱、方向,就找一些可以追随的信仰、偶像:电影明星,歌星,体育明星,各种星,只要找到你的范,你一定能华丽蜕变。总有一条路、一种方法会让你喜欢上你自己。当你有一天打心底热爱自己的时候,你会告诉自己:"别人的看法"?滚塔玛一边儿去?
我只知道如果让全世界都满意了,都开心了,最后留下的那个不开心的人就是自己。所以,在自己觉得的大事上适度自私,是合理的。
谢邀。在意别人的想法很正常,我曾经也很在意,关键词在曾经,克服方法就是经历多了就不在意了。但是,其实这个道理你应该知道啊。别人的想法对于你来说没有意义这个道理你其实也知道吧。人生难的地方就在于,大多数道理其实你都是知道的,但是你没法按照那道理去做。如果真的已经会因为这种事情造成焦虑了,其实我没什么建议= =帮你邀请了两位我觉得会有比较好答案的人。
需要明确的是一个人在意别人的看法,其出发点是好的,每个人都希望留给别人比较良好的印象,但是难免会遇到很多负面的评价。我们需要清楚别人对于自己的负面评价究竟是别人的问题还是自己的问题,有时候自己的确有些问题和不足,让别人对自己有不好的反馈,但还有些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比较挑剔的人,别人都没有给过自己这样的平均,唯独这个人把自己评价得如此不堪,那就考虑是不是对方的判断与常人不太一致,这时候就需要保持淡定,不要因为个别人对我的评价影响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也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我们需要通过实践来增强对于自我的评价,也就是增强自我确认感。自我确认感越强烈,面对负面评价越容易保持镇定。当然自我确认感的培养类似于自信心那样,不是一日建成的,需要一个过程,毕竟每个人都希望听到好话,通过自我确认可以逐步增加自信心。
另一个极端就是过度的聚光灯效应,也就是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产生了过度的自信,害怕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关注。这样的态度也会导致一些不好的情况,可同样比较难以改变,只有经过一次次的锻炼和挫折,可以使得自己静下心来思考,对自己有重新的认识,每个人在遭遇挫折的时候都会有自己应对的办法。恐怕最淡定的一种境界就是“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了。
要记住:你没有那么重要,没有那么多人都在关注着你,你只是很平凡的一个人;你很重要,全世界只有一个你,不要小看自己,要爱护自己。有自信。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拘小节。说者往往无心,听者学会无意。
自己牛逼了,谁都不会在意,金字塔式交往方式,人类社会的必然。当一个人对你有利益关系,或者潜在的利益关系时,你才会在意他。当反过来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个人在意你。这不是心理锻炼就能客服的。
喜欢在意别人的看法不一定是你缺乏自信,因为有的人性格天生就爱在意别人的看法。这种人性格可能是敏感型的,TA对别人的反应非常敏感,接收了多余的信息导致自己联想得太多。这种情况下,TA往往会陷入一种“别人在嘲笑我”的焦虑之中,而TA眼中的“别人”挥一挥衣袖,完全没在意TA在干什么……我高中时期遇到的一位女同学就是敏感型,人生第一次接触这种性格当时令我吃惊了好久(因为我的性格导致几乎不可能和敏感型做朋友)。什么事情呢,很小很小的一件事情,军训的时候女生要把头发扎起来,我们发的军训帽子普遍偏小,于是就显得头很大。我当时完全没在意,帽子一戴就出门下楼了,妹子和我走在一起。走进楼梯的时候正好一群男生从楼上下来,可能是在打闹吧我也不知道,就哈哈哈哈一边笑一边下楼。那个妹子突然拉着我很难过的说,他们肯定在嘲笑我们,我不想军训了……老子当时的表情:(°o°;|||||)对这种敏感型,要克服,靠自己几乎没救。你和TA说句安慰的话,万一哪里没注意TA就联想过多自己伤心去了,你完全不知道。我的建议是走进社会多参加参加活动,磨磨脸皮,玻璃心碎啊碎的应该就习惯了……还有一种可能是外向依赖型。这种性格的人天生没什么主见,喜欢参考别人的意见。重点可以体现在对于"自我"的认知,他们往往会用这种方向思考:“我女朋友说我磨叽,我是不是真的要改改了?“”三十岁了,是该结婚了“星座说我这种人是XXXXXX” “选XX专业是因为大家都说这个不错” 外向依赖型做事的内心驱动力来自于外物,他们会为了别人的赞美和看法去努力,但这不是坏事,不必总归到内心自卑感上。相对的是关注自我内心型。自我内心型做事的内心驱动力来源于自己:“我做这件事只因为我喜欢”“我选择这个专业因为我擅长做这个”“不结婚是没喜欢的人啊,没喜欢的人怎么结婚?”靠我女朋友竟然敢说我磨叽,我哪里磨叽了?星座也这么说?不准!不准!“还有一种可能是心理问题,也就是自卑、焦虑之类导致的。要小心了,不一定只是表现为特别喜欢知道别人怎么想的,还可能表现为攻击性特别强,别人说自己一丁点负面评价,就要强势反击,打赢嘴仗。这里提供一个我常用的小办法:一般来说,心理没问题的人,你是不会长期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的。(这种情况知乎药丸治不了,看心理医生去吧)如果有段时间突然开始了,先问问自己:你在害怕别人在意你什么?是不是怕自己演讲的不好,别人笑话?是不是不知道自己演讲的好不好,生怕别人觉得不好?是不是觉得自己又胖了变丑了,别人笑话?是不是自己做了错事,怕别人背后说你?演讲稿没背熟就去背,胖了就去减肥。然后使用女汉子大招:姐就这样了,怎么的?实在不行拉出一个小学同学”我两年级的时候有一天穿了不同颜色的袜子结果你们笑话我你还记得吗?“你小学同学:”???我记这个干啥?“拉出一个初中同学”我初三的时候有次当着你们面左脚踩右脚摔跤你还记得吗?“你初中同学:”……啊?什么时候?“你看,什么事十年后都是过眼云烟了,今天也是一样,不必在意,不必在意。
在不久之前,我也是一个「非常在意别人想法」的人,直到在二次元被歪曲。当我看到如潮的负面评价甚至是污蔑诋毁时,我果断关闭了所有页面,接下来几天我都没有接触网络而是让自己忙于学习乐于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了解我的人继续关心我喜欢我,风吹倒的墙头草打酱油早已忘了我是谁,而不待见我的各位见我没回应没痛苦没膈应生活的潇洒自得也就觉得无趣甚至窝火了。前段时间看到一段话:你不知道你男朋友跟你说了晚安之后与另一个女人情话绵绵。你不知道谁来你的空间主页是在和室友说“我给你看个傻逼”。 你不知道你一直真心相待的朋友,原来一直不信任你。你不知道曾经爱过你的人后来用怎样的措辞跟别人形容你是个无关紧要的路人。你不知道那些曾经跟你说是一辈子朋友的人后来在别人面前用什么样的心态骂你是个傻逼。你不知道那些莫名其妙跟你完全没有交集的人用如何刺耳的言语评价你。你不知道谁对谁真诚的赞扬过你,谁又恶言诽谤你。往往多数人对他人的评价都是通过别人的评价而主观臆断,同时因为事不关己所以他们不会去考虑自己的言行对当事人的影响与伤害,你无法决定别人的说法想法,所以如果你能做到问心无愧,举头三尺有神明,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如果实在会受到影响,很简单,和我一样,远离人言。不必逞强,不必说谎,懂你的人自然会知道你原本的模样。最后送题主两句话:生命短促,没有时间可以再浪费,一切随心自由才是应该努力去追求的,别人如何想我便是那么的无足轻重了。——三毛《梦里花落知多少》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林语堂
作为一个刚玩知乎没多久的新人,养成先回答再看其他人答案是个好习惯,不潜水,多思考嘛!我回答这个问题可能思考方向上不一样,理解这个题目是:听从别人,弱化自己。出现这个问题从我主观上说主要原因是不自信,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就是这样。
不自信,不太敢相信自己,当别人说的稍微在理就觉得不错,而不去自己思考,或有想法也不说,久而久之就习惯性别人说自己做,在意别人说的自己做了又违心或不舒服,很难受;或者因为别人说的一句话而整天脑子里都回荡着这句话……
当时是在初中,解决这个问题也是我在无意中读到一本类似于《心灵鸡汤》的书,感觉突然灵智大开,心里充满活力,每天想的更多的事儿是如何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感受着每天进步都有小快乐,自信这种东西也就是在每天的这种积累中不断增长的,当到一定程度,自然敢说敢做,别人说的能听进去,但不会盲目跟从……
说到这我觉得还有一定原因要归结于中国教育体制。
1、中国教育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填鸭式,容易折去孩子自由的翅膀。
2、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在接受一定程度的奴化教育,学生总是按照老师的节奏上课,做作业,没有自己独立的习惯和方式去安排生活,导致上了大学很多同学都迷茫,不知道干什么,男的整天打游戏,女的整天看韩剧,时间虚度,即便意识到也不去改变,因为这个时候没有“老师”去给安排“作业”。
3、失去了个人兴趣爱好,很多人活着都找不到自己在精神领域的爱好究竟是什么……所述中国教育原因均容易让人迷失自己,都找不到自己何来自信,没有自信当然就容易特别在意他人意见咯……这是我每天做的事儿,争取21天速成习惯:
1、每早醒来,床上回忆我昨天做的小事,从小事中进步了什么,体会了快乐。
2、坚持知乎上回答问题,然后看到技术、知识贴要努力回忆,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来。
3、吾日三省吾身,认真思考接下来如何做好的那件事。
4、鼓励自己,其实自己什么都不差,有身高,有长相,有女朋友,有健康和谐的家庭,还有稳步进步的自己……别人有的你都有……以上纯属个人愚见,希望有帮助。
爸爸去世之前说我没有什么大的缺点,但是没有明显缺点的人往往也没有什么优点,所以不要怕有缺点,叫我不用在意别人的看法,因为每个人眼里最重要的都是自己,没有人会把其他人看的重过自己。
本的主要目的,是让读者试着去探索,到底是太在乎别人的看法错了,还是另有原因呢?我先举个例子,让大家看看是不是有差异:问:我太在乎别人的眼光了,我之前买了一个平板,可是有一个舍友天天和我借,我已经实在不想借了,但是我又不好意思不借,我是不是太在乎别人的眼光了?极乐问:如果你是一个千万富翁,你有300个平板,随便玩,这时候舍友和你借,借吗?对方答:当然借了,送他也可以啊。极乐问:如果对方是你非常要好的朋友,她是一个特别善良的女孩子,你打心眼里喜欢她,就想一辈子和她在一起,她因为要考研,但是看复习资料需要用到平板,她想和你借一下平板,等看完视频一定还你,但是她还是有点不好意思,你这时候借吗?对方答:借啊,这么好的姑娘。极乐问:如果你的舍友下次和你借,你不借,死都不借,会发生什么?对方答:他肯定会很生气,觉得我是一个小气的人,可能还会双方有心结吧,我特别讨厌这样的冲突... ...极乐问:如果你和别人借东西,别人因为确实不方便,你会因此生气吗?对方答:不会的。极乐问:那你是通过什么断定你不借平板,对方一定会生你的气的?对方:... ...极乐:冲突已经先在你的心里产生了吧?你其实已经有了冲突,一方面想要在对方面前表现的好,另一方面又有着自己的现实需求,过多的压抑自己的需求,满足对方眼中的好,你渐渐会觉得满足对方是一件很累,很没有意义的事情,你看,转变成了自己喜欢的姑娘,冲突立刻消失了,因为自己内心的需求变了。你越是不正视自己的需求,你越是讨厌付出的感觉,你就越是讨厌别人的眼光。使别人的眼光变得讨厌的,是你自己啊。怎么可能,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呢?差异在于,知道别人的看法时,是积极应对,还是消极自责。再进一步解释一下:Higgins提出过自我差异理论,他认为,个体察觉到的自我概念由三部分组成:理想自我、应该自我以及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是有指引作用的,比如说:这次考试一定要考好啊,这里面既包含着理想自我(我要考好)也包含着应该自我(不能考差)。简而言之,理想自我指引着个体对目标的追求,而应该自我回避着一些目标。1.我是否有能力跟随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的指引,对这一点的回答决定了我们是否有能力在别人的看法侵犯了我们时,能够合理调试。2.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是我们结合了现实自我的状况而形成的,还是完全为了满足外界的眼光而形成的,决定了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是让我们提升的兴奋剂,还是总是伤害着我们自尊的指责者。如果不在乎外界的眼光,我写到这里应该结束了,因为我想诠释的都已经说清楚了,我是搞科研的,我的思维方式就是这种更加学术化和抽象的,但是知乎有知乎的规则,我写出来是要给别人看的,所以我必须要调整自己,迎合外界的认知方式,所以,我还必须要再举例,再解释,最好还能写出故事,要是能够萌萌哒就更好了。我们是群居动物,有社会,有群体,所以,外界的眼光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东西,因为我们之前的集体社会,过分的压抑个人了,使得外界眼光更多的是压抑,所以反抗来的特别剧烈,也导致了矫枉过正。正文:1.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是动态的,至少25岁之前是这样的。银行家的故事:有个银行家,事业成功,家庭和睦。他为人谦和,即使别人误解了他,也能耐心的解释,他应该算得上是一个优秀的不会被别人的眼光过分影响的人了。可是有一天银行破产了,他失去了经济来源,社会地位开始骤降,也没有人来奉承他了,妻子也会抱怨,因为家里还没适应丈夫没有收入的日子,依旧较高的开销让他们背负了很多债务。丈夫现在又无能为力,只能指责自己,开始酗酒,连最简单的工作都不愿做,妻子时常指责丈夫不上进,家庭矛盾激化。有一天在街上,一个老朋友嘲讽了他两句,他飞奔回家拿枪毙了那人,他似乎变得特别在意别人看法了。我们形成个体认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1)从自己的行为推断自己:当一个人说自己是一个不能坚持的人的时候,他一定能举出几个自己半途而废的例子。(2)从他人的行为反应推断自己:每当我们被分手的时候,自我感觉都会有点糟糕。(3)通过社会比较推断自我:初高中强化班垫底的孩子,即使他们到其他任何一个普通版都是很优秀了,但是在这个都很厉害的群体里面,他们一样觉得自己有点失败。(4)通过自我意识来推断自我:Kulm编制过“20项描述测验”,被试要求限时回答出20个同样的问题:我是谁?这书写20个我是谁的过程,就是自我意识推断的过程。我们通过以上4种方式形成了自我图示,自我图示这个概念来自于社会学的符号互动论,该理论认为,我们在社会交换的过程中,为了简化互动,会发展出一套符号化的东西。而自我图示,就是高度概括并且符号化的自我认知方式。以上4点中的第二点和第三点都是外界眼光,也就是表明,我们建立自我图示的过程中,至少有一半来自外界眼光。你还会认为外界的眼光不重要吗?2.关注外界,是一种特质我们个体把自己当做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叫做自我知觉,自我知觉分为两种,一个是内在自我知觉,另一个是公众自我知觉。可以先测一下内在自我知觉和外在自我知觉所占比重:我经常试图描述我自己。
4 我关心自己做事的方式。
4 总的来说,我对自己是什么人不太清楚。
4 我经常常反省自己。
4 我关心自己的表现方式。
4我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4我从不检讨自己。
4我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很在意。
4我很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
4 我常常担心我是不是给别人一个好印象。
4 我常常考察自己的动机。
4 离开家时我常常照镜子。
4 有时我有一种自己在看着自己的感受。
4 我关心他人看我的方式。
4 我对自己心情变化很敏感。
4 我对自己的外表很关注。
4 当解决问题时我很清楚我自己的心理。
4 此表是心理学家Fenigstein、Sheier和Buss在1975年编制的用于内在自我和公众自我的测量。第3题和第7题反向记分,代表内在自我的题目包括:1、3、4、6、7、9、11、13、15和17,把它的总分计算出来;代表公众自我的是:2、5、8、10、12、14和16。 每个人都可以检查一下自己是公众型(外在自我)还是私我型(内在自我)。大学生群体而言,内在自我均分为26,外在自我是19.所以,关注外界不是错误,而是一种认识方式以及个人特质,并没有对错之分。3.自尊外界的眼光会形成我们的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这时常会和我们的真实自我产生矛盾,将这种矛盾协调的能力就叫做:自尊。自尊的确立有两条途径:1.个体有控制环境的成功经验你看超人,他即使做一个带着眼睛的屌丝,他依旧敢追求白富美。2.他人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皮革马列翁效应。一个人自尊确立之后,还需要有支撑:一本研究自尊的巅峰之作,在心理学中算得上必读的学术性的书籍:《自尊的六大支柱》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其实有7个,但是为什么叫六大支柱呢?看书去吧...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环境比较恶劣,那时候买不到装订好的书,只能自己一页一页的打印,把这本书看完的过程也是我自尊建立的过程:这样的一页一页的纸片我都看下来了,还有什么不能坚持呢?以上都是非病态的关注外界眼光,后续补充已经成为了病态的,主要以精神分析观点。
已有帐号?
社交帐号登录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证书错误如何解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