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年头玉米干旱图片应该怎么管理

玉米种植管理中的10类误区_农药通-爱微帮
&& &&& 玉米种植管理中的10类误区
按玉米种植的管理顺序,下面指出了农民在玉米管理时的10类误区,看看你有那几个:一、播种的误区:
观点: 1、普通种子可以做单粒播种使用。很多农民对单粒播种的种子不感冒,认为普通的种子自己用簸箕簸一下,挑挑小粒就行了,一样可以做单粒播种的种子。2、随意设置株行距,对密度没有概念,总认为稠比稀好。有很多机手改造播种机成为随意调整行距的结构,按50厘米行距播种。株距定到了17-18厘米。3、种肥不错行。4、浇蒙头水进行大水漫灌。5、播种浅了受不了,播种越深越好。解释:每年都会有农户为此而受到损失。单粒播种技术是个新技术,单粒播种的成功不是单一环节的简单改进,而是一个系统的新技术,为什么几年前没有这个技术呢?原来很多农民采取手工点播的方法播种,也没有现在的播种效果,什么原因呢? 单粒播种成功离不开以下要素,缺一不可。 1、高质量的种子,纯度要高,不能低于98%,芽率芽势要高,不能低于95%,大部分普通玉米种子是达不到这个要求的。手工挑一挑是不行的。 2、单粒播种最大的成功就是实现了科学的种植密度,一个品种只有在合理密度下才能最高产,密度大了小了都不能高产。密度大了还会造成倒伏,空杆,感病等问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过稀了也会减产,但不会出现倒伏空杆的问题。 3、播种保苗是关键,不恰当的播种方法会造成缺苗断垄进而影响密度影响产量,化肥烧种,焖种烂种的问题是造成缺苗的主要因素。只有没有灌溉条件的地块才必须进行深播,以降低干旱对出苗的影响,能随时浇水的地块必须浅播,播深不能超过5厘米,3厘米最佳。播种过深再大水漫灌会造成种子没有呼吸而焖烂,种子和化肥不错行施入会造成化肥烧种的问题,化肥使用量大的更严重,推荐使用公司的根生元种肥,不含氮,不烧种,可以不错行。二、除草剂使用的误区:
观点: 1、不知道玉米除草剂的类别和使用时期,乱喷乱用。2、除草剂与有机磷农药和微肥混用,图省工。3、不按说明用量,随意增加药量。4、贪图便宜买淘汰类型的除草剂。5、图快使用机动喷雾器喷施。6、药没用完再喷一下。解释:每年都会有农户因除草剂的原因造成玉米减产。根本原因是农民对除草剂不了解,没有掌握相关知识。玉米除草可分为三个时期,每个时期使用的除草剂种类不同,不得乱用。 出苗前
苗前除草俗称封地除草剂,种类有甲草胺、乙草胺、丁草胺、乙莠水、莠去津。苗前除草的地块应注意以下方面:一是土壤湿度要较大。在玉米播种以后,雨后或浇地后喷施,如土壤干旱或长出小草以后,基本上是不能用的。二是当麦茬较高、田间麦草覆盖地面时,这一类除草剂最好不用,因为喷不到地面形不成药土层,就不能杀死顶土发芽的杂草。三是封地除草剂用药时间最早,药效期一过,杂草很快就会长起来,需要补喷第二次其他的除草剂,浪费人力物力。四是封地除草剂易使玉米叶片发黄,尤其是高温时用药,容易伤根。鉴于以上问题,现在苗前除草逐渐被苗后除草代替。 出苗后2页至5叶前 主要消灭小草。此时使用的除草剂一般以砜密磺隆、烟密磺隆成分为主,单一制剂有 25%宝成、80%玉农乐等,复合制剂主要是添加了阿特拉津(莠去津),如50%玉宝、80%玉封杀等。一般在施药后7 天左右杂草变黄,20天左右杂草枯萎死亡。在玉米苗后2~5叶期可全田喷雾,除草效果好、安全性高。也有个别品种对该类除草剂敏感,植株会叶片发黄,但1个月左右可恢复,不影响产量。甜玉米、制种田、糯玉米、登海部分品种易产生要害,应慎用。特别提醒:全田喷雾的玉米田应在5个叶以内进行,超过5个可见叶后就不要喷了,且施药的前后7天不要使用有机磷农药,否则,应定向喷雾。烟嘧在华北如果每亩施用有效成分超过3克,就容易出现药害。用这类除草剂时遇气温高、用量大、重复喷雾、使用时期晚、药液喷入玉米心等情况都可能引起药害。6到9叶期是玉米对除草剂最敏感时期,此期施用会带来药害,过了9叶可以考虑行间低剂量定向喷雾防治草害,注意:2,4-D丁酯和二甲四氯钠两种成分的苗后除草剂不要使用,极易产生要害!玉米药害表现症状是玉米叶片变窄或者皱缩,心叶卷成直棒状,或心叶难以抽出而呈牛尾巴状。茎扭曲,根茎变脆,易倒折,茎基部发粗呈鹅头状,甚至开裂。严重的植株上部发育生长受阻,上部叶片畸形,雄穗发育不全,雌穗畸形。玉米生长的中后期 在玉米中后期发生草荒时,可以选择使用百草枯,用20%含量的150倍液,加防护罩进行定向喷雾。由于这是一种以触杀作用为主的灭生型快速除草剂,即使药液“溅”到玉米叶片上,也只是局部干枯,不会造成“死棵”。此期千万不要使用草甘磷类,这是一种灭生型内吸性除草剂,主要是针对多年生杂草,多用于果园、沟渠、道边防除杂草,也可在农作物播种后、出苗前使用。如玉米中后期使用该药,因其具有内吸性,稍有不慎就会因下部叶片受害而传导全株,导致玉米死棵、减产严重。三、化肥使用的误区: 1、尿素使用的误区。尿素不要这样施:不要与碳酸氢铵混用,会造成尿素转化慢进而造成挥发和流失损失;不要地表撒施,大部分氮素在尿素转化为氨的过程中被挥发掉,利用率只有30%;不要做种肥,尿素含有的少量缩二脲会对种子和幼苗产生毒害,影响种子发芽盒幼苗生长;使用尿素后不要马上浇水,尿素的转化需2-10天才能完成,马上浇水会因尿素溶于水而随水流失。 重视玉米功粒肥的使用。玉米抽随后很多时候土壤的养分已经满足不了后期生长发育的需要,要想获得优质丰产,必须酌施一些速效氮肥,防治玉米早衰,促进玉米灌浆和籽粒饱满,提高千粒重。2、过度施肥,认为多施肥就能多打粮。解释:以嘉安磷控释肥为例,每亩在出苗后开沟深施80斤即可满足玉米一季的营养需求。施肥过多会造成化肥残留而土壤板结。增施有机肥农家肥,适当喷施锌肥等叶面肥对玉米增产效果明显。3、控释肥的使用时间。控释肥(缓释肥)具有控制肥料中氮肥释放时间的成分,所含氮素会根据不同玉米生长阶段缓慢释放,因此具有一次施肥,一季有效的特点。合格的控释肥能保证玉米生长后期不脱肥。控释肥的使用时间最佳为玉米出苗后20天。开沟施入。四、片面相信页面肥的效果。叶面肥种类很多,分为四类:1是营养型叶面肥如尿素、磷酸二氢钾等,2是调节型叶面肥成分为激素或生长素如芸薹素内酯、赤霉素、多效唑等,3是生物型叶面肥成分为氨基酸、固氮菌、腐植酸等,4是复合型叶面肥,是以上类型的各种组合。本处指第一类。叶面肥在玉米根部提供营养不足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缓解缺素症状,能够改善玉米生长,提高产量。但应在保证土壤科学施肥的基础上合理使用,避免本末倒置。叶面施肥应注意以下问题:掌握玉米叶面肥的适宜种类,掌握适宜的浓度不得过浓,掌握选择施肥部位喷施方法和时期,避免高温的午前午后喷施。以起到理想的效果。五、浇水的误区。1、有水就浇,有肥就上。解释:拔节期前不宜浇水,过度干旱时例外2、玉米鼓泡不浇水。解释:孕穗期和灌浆期是玉米需水的关键时期,此期干旱无雨时要浇水。六、化控剂不敢早喷。化控剂属于叶面肥的一种,应该按说明书的要求使用时间喷施,过晚喷施不能起到降低穗位增加抗倒伏的效果,喷施时间选择晴天的早9点前和下午4点后,一扫而过即可,不要重喷,株高1米高以后喷施效果明显降低。七、果穗与产量的关系。 观点: 认为大穗就高产,大穗比小穗高产,粗穗比细穗高产。解释:玉米高产的决定因素包括:亩密度、千粒重、穗重、出籽率等。任何一个因素不足都可能不会高产。大穗的品种如果轴粗粒浅出籽率低就不会高产,亩密度达不到合理的要求过稀即使个头再大也不会高产,考察一个品种是否高产一定要综合各个因素,单一的优势都不是决定因素。一个地块穗子匀实了,密度合理了,如果种植的品种出籽率高一般都会高产。八、空杆缺粒就是种子质量不好。 观点: 空杆和缺粒是种子质量问题。 解释:玉米空杆和缺粒产生的原因有多种,肥力不足时,施肥氮磷钾结构不合理,造成空杆;密度过大,通风透光差,植株间争肥争水易造成部分植株空杆;抽穗期前高温干旱土壤缺墒,会影响雄穗开花和雌穗花丝的抽出,造成花期不遇,花丝易枯萎不能授粉而空杆;雄穗散粉期遇到连阴雨天气会使花粉爆裂,失去活力造成授粉不良导致空杆出现;化控剂和除草剂喷施时间不合理,遇到玉米雌雄分化敏感期会造成败育;病虫害的危害也会导致空杆的产生。现在的玉米繁种质量已经显著提高,种子纯度都可以达到国家要求,因纯度原因造成的空杆现象越来越少了。九、倒伏就是种子的问题。观点: 玉米倒伏了就是这个品种不抗倒伏,销售者应承担责任。解释:每个品种根系发育的时间稍有差异,为更好的增加品种的抗倒性,都会要求在6-8叶期(半米到一米高)喷施制定的玉米化控营养剂。同一个品种科学喷施化控剂的比没有喷施和喷施时间不合理的抗倒性强,很少出现倒伏的情况。科学种田要求水肥管理应该科学,没有一个绝对抗倒伏的品种,只要按科学的方法管理,所有的品种都能抗倒伏,罕见的大风和暴雨情况发生时出现倒伏属于正常现象。为增加玉米的抗倒性还应注意下面的问题:拔节期不要水肥过多;施用含量科学的复合肥料;留苗密度不要过大;及时防治病虫危害;按时喷施化控剂。十、收获时间的误区。观点:1、白皮就熟了,可以收获了。2、割到塌一塌,能和晚收效果一样。3、人家收咱就收,收晚了会丢。解释:玉米从授粉到完熟需要52天左右的时间,玉米白皮时刚刚完成乳熟阶段,蜡熟阶段需要10天左右,此阶段是玉米千粒重形成的关键时期,对玉米的品质也有重要影响。完熟的特征是籽粒底部形成黑胚层,此期玉米淀粉转化已经完成,籽粒饱满,千粒重最高,产量最高。对比试验显示,晚收10天能增产10%以上。建议9月30日前后收获玉米,遇9月份连阴雨天气时应在10月1日后适时收获玉米。玉米植株割到后对玉米后熟没有明显效果,大家都晚收了,就没有晚收怕丢的担心了。小结 种地要讲科学,很多认为好的东西未必是科学的,有可能造成减产损失。玉米的高产需要三个要素:种子、肥料、气候。在三个因素中种子占30%,肥料占30%,气候因素占40%。管理措施属于肥料要素中的一部分。文章摘自互联网▼农药通【nongyaotong】▲长按图中二维码并识别关注 查询|植保|互动|防伪|溯源
“使用农药通成为农药达人其实很简单”
点击展开全文
农药通是一款查询农药产品详细信息的“好帮手”;输入产品登记证号、名称、批件号、企业名称等条件能查到产品的详细信息,通过作物名称和防治对象查询到需要使用的相关农药,同时根据农药的有效成分查到其分子式、分析方法、理化性质、中毒症状等等详细信息。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联系QQ ,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欢迎来到3456.TV
当前位置: >>
>> 玉米灌浆期如何管理,玉米灌浆期管理技术
玉米灌浆期如何管理,玉米灌浆期管理技术
&&& 目前玉米已已进入灌浆期,而玉米灌浆期又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关键时期,所以这个时期一定要做好管理工作,那么玉米灌浆期如何管理呢,玉米灌浆期管理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玉米抽雄吐丝后进入灌浆期,这一时期的管理目标是减少营养消耗,扩大通风透光,提高光和效率,提高产量,抗旱排涝,防止倒伏。除做好正常的肥水管理、防治病虫害以外,重点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玉米灌浆期如何管理之隔株(行)去雄&&& 玉米是同株异花作物,雌雄花分开长在不同位置,一般接受异株的花粉受精、结籽,显现杂交优势,籽粒大而饱满、产量高。如天然或人工将本株的花粉授给本株花丝,则出现结实少、籽粒小、产量低的退化现象,故应尽力避免。隔两株去一株或隔两行去一行的雄花,可使异花授粉率提高而增产约5%~10%,是提高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去雄应在天花抽出约1/3~1/2时将其抽拔掉扔于田外。&&& 一般隔株去雄较隔行去雄效果好,因隔株去雄使去雄株的前后左右均为未去雄株,增加授粉机会;隔行去雄则使授粉机率减少。另外,田边地头的植株不要去雄,以免影响授粉。&&& 其次玉米灌浆期如何管理之全田去雄&&& 玉米天花出齐后散布花粉15天后花粉即将散完,这时,应将天花从茎秆处折(或剪、削)除,扔于田外。这样做有以下几点好处:&&& 1.改善田间光热条件。因为残余的天花如同一把遮阳伞,大约能遮挡住20%左右的日光和热量,这对玉米的成熟极为不利。&&& 2.减少消耗。天花散粉后,除雄花和小花梗外,其他主茎与分枝并未死亡,但多因霉菌沾染,呈灰褐色,光合作用极其微弱,需要依赖植株维持生命,如不折除徒耗养料、水分和光合产物。&&& 3.防止倒伏。折除天花后,株高降低,减少了天花招风作用,使大风雨造成的倒伏折茎危险减少,也可使茎秆长的更粗壮些。&&& 4.消灭病虫。天花主茎中往往有玉米螟潜藏,有的还染有黑粉病病疱、蚜虫、红蜘蛛等。&&& 第三玉米灌浆期如何管理之拔除空秆:由于品种特性或留苗过密,玉米田间往往存在不长棒子的“空秆”玉米,有的是玉米在根际长出1~2个分蘖,长不出棒子,这些空秆与分蘖均应拔除。&&& 第四玉米灌浆期如何管理之削顶:玉米进入蜡熟期后,它的干物质(产量)基本上不再增加,如果阴雨较多,为促使早熟可削去玉米棒以上的茎秆(连同叶片),这样可以极大地改善通风透光和温热条件,使之早熟。&&& 第五玉米灌浆期如何管理之扒开玉米壳叶:如果阴雨天气较多,为促早熟可将玉米棒子(果实)外部的苞叶撕扯开,使之曝晾出来,这样很快就能使籽粒硬化成熟。&&& 另外要注意玉米灌浆期病虫害的防治&&& 玉米灌浆期的主要病虫害有小斑病、弯孢霉叶斑病、褐斑病、锈病、三代玉米螟、蚜虫、粘虫等。弯孢霉叶斑病用唏唑醇或戊唑醇喷雾防治;褐斑病、锈病可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三代玉米螟用5%三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每亩用6克或25%辛?氰乳油兑水50公斤对准果穗、叶背喷雾;蚜虫每亩用70%吡虫啉10―20克喷雾;粘虫用菊酯类杀虫剂防治。&&& 以上内容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吧,希望小编的分享能为大家带来帮助,想要了解更多农业信息,请及时关注火爆农资新闻资讯。
文章标签:
相关新闻:
最新资讯:
最新农资招商企业
最新供求信息
最新农资招商产品
版权所有 WWW.3456.TV- Copy Right&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北方春玉米区田间管理技术
该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和内蒙古的全部,山西的大部分,河北、陕西和甘肃的一部分,是我国玉米主产区之一。属寒温带湿润、半湿润..
该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和内蒙古的全部,山西的大部分,河北、陕西和甘肃的一部分,是我国玉米主产区之一。属寒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带,冬季低温干燥,全年降水量400~800毫米,其中60%集中在7~9月份。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大部分地区温度适宜,日照充足,适于种植玉米。玉米主要种植在旱地、有灌溉条件的面积不足五分之一。1.及时间苗、补苗和定苗,保证苗全、齐、壮采用条播和穴播的地块,在玉米长出3~4片可见叶时应及时间苗,达到4~6片可见叶时进行定苗。定苗的原则是“四去四留”,即去弱苗留壮苗,去大、小苗刘齐苗,去病苗留健苗,去混杂苗留纯苗。如果苗前除草剂的效果不佳,可在苗后补喷对玉米无害的除草剂如玉农乐等。2.中耕在6~7片叶时中耕除草和培土。一般定苗后进行2~3次中耕除草,防止后期倒伏。如果植株表现出缺肥症状,结合中耕要进行适量补肥。3灌溉与追肥浇水应根据当时旱情状况和玉米生长发育需水规律进行灌水。(1)播种期灌水应充分利用冬季和早春的降水,采用免耕播种的方法。不易春灌,以免减低地温。若墒情较差,可采用喷灌,在播种和喷施除草剂之后少量灌水。(2)苗期灌水如果未出现较为严重的旱象,一般不灌水,对幼苗进行抗旱锻炼,培育壮苗,增强玉米生育中后期的吸水吸肥能力和抗倒伏能力。(3)拔节——孕穗期灌水这一阶段以保持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宜,若遇干旱应及时灌水。没有在苗期进行补肥的玉米,在大喇叭口期要进行追肥,其追肥量应占总施肥量的40%—50%。在旱作条件下,利用自然降雨进行追肥。玉米借雨追肥是提高经济有效的措施。(4)抽雄—开花期灌水玉米抽丝期对水分最为敏感,这一阶段以保持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宜。玉米抽雄前后是需水高峰期。玉米吐丝后进入灌浆期,对水的需要仍很迫切。4. 主要(1)主要病害防治玉米丝黑穗病,以三叶期前,特别是幼芽期侵染率高。播种前可用包衣剂对种子处理进行防治。玉米瘤黑粉病,为局部侵染性病害,在玉米的整个生长过程中陆续发病。彻底清除病残体,割除病瘤必须在病瘤初见时进行,以防治病瘤成熟后冬孢子飞散传播。就是说,必须及时、连续、彻底和大面积全免割除。割下的病瘤要拿出田外处理。(2)主要虫害防治粘虫,在6月中下旬,平均10株玉米有黏虫150头时,就需要进行防治。用菊酯类农药灭虫,用量为20~30毫升/亩,或用80%的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玉米螟,时间掌握在喇叭口末期,BT乳剂0.15·0.2千克/亩,制成颗粒剂,放入玉米的心页中或加水30升喷雾,或放赤眼蜂1.5万~2万/亩,分2次释放;蚜虫,治蚜必须及时,尤其是苗期,可喷倍乐果进行防治。5.收获青贮玉米在蜡熟初期生物产量最高,也是青贮玉米品质最好的收货时间。青贮玉米要边收边贮,及时压式密封,以提高青贮量应该降到28%以下。也可在玉米蜡熟后期扒开果穗苞叶晾晒,降低籽粒含水量。有条件的可进行粒籽脱水,以便作为工业加工原料长期保存和运输。
微信公众平台每天定时发送农技知识 一对多的进行问题解答更多关注微信:nyjs123农业技术3G门户通过手机查询农业资讯、农技知识、订购产品方便快捷。享受更多优惠活动APP客户端一手的农业资讯、农技病害知识、企业产品供求尽在掌中
我要留言:怎样抓好玉米后期综合管理技术_玉米_中国百科网
怎样抓好玉米后期综合管理技术
      当雄穗在顶部的叶鞘中露出1厘米左右时,即进入花粒期,也就是玉米已到生长后期,此时,植株高度及每一片叶的长度和宽度都已定型,是决定籽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为此,这一时期的主攻方向是:为植株供应足够的水分,保证玉米开花、授粉良好,促进养分顺利向籽粒转移,延长中下部叶片的寿命,防止后期脱肥,达到果穗及时成熟,籽粒饱满,减少秃尖,增加粒重的目的。应抓好以下综合管理技术。  一、看长相巧追攻粒肥。如果发现叶色转淡,有早衰现象,甚至中下部叶片发黄有干枯可能时,应及时补追氮素化肥,也可采用磷酸二氢钾或尿素进行叶面追肥,维持、延长中下部和穗位以上功能叶的时间,促进籽粒形成、饱满,增加千粒重,有条件的可喷施硫酸锌、硼砂等微肥。  二、攻粒水。玉米抽穗到乳熟期需水最多,若遇天气干旱,应灌攻粒水,不仅可以提高结实率,而且,能促进养分的运转,保证籽粒饱满,提高产量。  三、隔行去雄,促穗增重。为了减少植株营养物质的消耗,使之集中于雌穗发育,增加果穗穗长及粒重,可在玉米抽雄开始期,也就是雄穗刚露出顶叶,尚未散粉之前,及时隔行去雄。  四、后期中耕。灌浆后若有条件可浅锄一次,促进土壤通气增温,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和养分分解,促进玉米根系呼吸和吸收,防止叶片早衰。  五、适时收获。玉米收获期的早晚对玉米产量和品质均有一定影响,在玉米乳熟期收获可获得较高的产量,通过采取以上综合管理技术,可促进玉米增产增收。( 来源:四川农村信息网 )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今年,一些玉米主产区遭受持续高温与干旱,气候条件相对较差,玉米播期过长,玉米出苗均受到干旱影响,玉米播种、查苗补缺工作十分繁重。进入7月以来,玉米主产区降水过多,给苗期、拔节期生长带来危害。玉米是需水量大但又不耐涝的作物。土壤湿度超过最大持水量80%以上时,玉米就发育不良,尤其在玉米苗期表现更为明显。玉米种子出苗后,涝害发生得越早受害越重,淹水时间越长受害越重,淹水越深减产越重。玉米出现涝害以后应尽快采取补救措施,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排水降涝要疏通田头沟、围沟和腰沟,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湿度,达到能排、能降的目的。  中耕松土涝害易造成土壤板结,通透性差,影响作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及营养物质的吸收。降水后田间积水时要及时中耕松土,破除土壤板结,促进土壤散墒透气,改善根际环境,促进根系生长。倒伏的玉米苗应及时扶正,壅根培土。  早施苗肥、拔节孕穗肥玉米是需肥量较大的作物,涝害导致土壤养分流失严重,苗势弱,要及时追施提苗肥(每亩施尿素15公斤和复合肥20~30公斤),大喇叭口期每亩追施尿素20~30公斤。对受淹时间长、渍害严重的田块,在施肥的同时喷施高效叶面肥(1%的尿素加0.2%的磷酸二氢钾)和促根剂,促进恢复生长。  增施一次偏肥干旱时玉米补种、补苗现象突出,玉米苗生长参差不齐,对弱苗多施一次肥。  加强病虫害防治由于田间积水,土壤水分饱和,空气湿度大,易发生各种病虫害如灰斑病、大小斑病及玉米螟等。喷施叶面肥时,可同时进行病虫害防治。玉米螟用0.3%辛硫磷颗粒剂或4.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防治。玉米灰斑病用70%甲基托布津1200倍液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  分期收获干旱造成出苗差,补种、补苗的玉米,生长发育落后于先期出苗的,先成熟的玉米应先收获,切勿等到一起收获,防止先期成熟玉米霉烂。  补种、改种其他经济作物对受淹时间过长,缺苗严重的田块,灾后应及时补种或改种其他经济作物。  李自清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西瓜
  推荐阅读:欢迎关注,
聚焦进口食品、休闲食品、红酒、白酒、乳品、食品机械、食品添加剂、饮料、保健食品等最新行业大事件!网址:  
免责声明:1.本网中刊登的文章、数据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原创文章由食品商务网编辑整合,转载请注明食品商务网出处。
2.转载其它媒体的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网站刊登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下一条:
相关资讯:
相关热点:
本栏目更新
本行业更新
热门产品招商
能动动手指解决问题绝对不卖出一步,这可能是当下年轻人的常态吧。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网上购物这一行列。不管
僵尸肉风波扑面而来最近看的最多的新闻估计就是僵尸肉了。什么是僵尸肉?“僵尸肉”指冰冻多年销往市场的冻肉,“僵尸肉”多为走
提到夏天,少不了的就是冷饮,水果,空调....在炎炎的夏日躲在空调房里来一杯冰爽的饮料,看一本怡情的电影,这生活或许是大
资讯频道联系电话:8
食品商务网 版权所有
ICP证:浙B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玉米干旱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