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都镇有没有叫古韵风的茶号一个叫项超凡的人

澳门立博国际娱乐正网:永春概况 - 网上赌博技巧()
多云?27℃-36℃
08:20:24 &&&&&&&&&&&&&&&来源:
永春展览城广场
网上赌博技巧
在项目合同中,深华发约定,中恒集团应在解除与深圳万科的合作后,促成包括深华发在内的相关各方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完成“华发旧改项目”实施主体的确认工作。
  永春县为福建省泉州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南,泉州市西北部,戴云山脉东南麓,北纬25°13′-25°33′,东经117°40′ -118°31′。东接仙游县,西连漳平市,南和南安、安溪两县市接壤,北与大田、德化两县毗邻。全境呈带状,东西长84.7千米,南北宽37.2千米。总面积1451.8平方千米。辖15镇、7乡。人口54.72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27007人。汉族为主,有壮、回、畲、高山等少数民族。旅外华侨、华裔、港澳同胞100多万。通行闽南方言泉州话。
  永春,古称“桃源”,地处福建省东南部,位于东经117°41’-118°31’,北纬25°13’-25°33’之间,东与莆田市仙游县相接,西和漳平市交界,南同南安市、安溪县接壤,北和大田县、德化县毗邻。全县总面积1468平方公里,全境呈带状,东西长84.7公里,南北宽37.2公里。总人口45万人。居民通行闽南语。现设18个镇、4个乡、9个国营农林茶果场。永春由来, “四时多燠”(气候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美誉),故称永春。桃源由来 , “众水会于桃溪一源”,故名桃源。[1]图
  永春县西周至春秋战国属七闽、闽越地,秦代属闽中郡。汉初属闽越国。汉元鼎五年废闽越,元封元年徙其部分民于江淮间,以其地属会稽郡。东汉建安初,属侯官县(驻地福州)。三国吴永安三年属东安县。梁天监(504–519)中至陈属南安郡。隋开皇九年(589)改南安郡为县,以其西北二乡置桃林场,属南安县。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闽国时升为桃源县,后晋天福三年(938)改为永春县。宋元明均隶属泉州,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升为永春直隶州,辖德化、大田二县,民国二年(1913)废州,复改为县。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闽南金三角经济开放县。全县辖18个镇、4个乡、236个村(居)委会、8个国营农林茶果场。
  全县总人口56.22万人,12.22万户,其中农村人口43.71万人。总面积1468平方公里。永春是福建著名侨乡,早在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就有人旅居南洋群岛,永春籍华侨华裔、港澳台胞达120万人,遍布世界47个国家和地区。 永春夜景
  福建省第二大山脉戴云山脉自德化南伸本县,绵延全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100米左右至1000多米,最高处是位于呈祥的雪山,海拔1366米。全境呈长带形状,东西长84.7公里,南北宽37.2公里。全年无霜期320天,平均气温20.4℃,降水量毫米,气候温和,湿润多雨,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之称。自然资源丰富,主要有农林产品、药材、水力、矿藏等资源优势。全县有林地面积151.21万亩,林木蓄积量370.8万立方米,生态公益林48.4万亩,是全省重点林区县之一。农产品主要有芦柑、茶叶、食用菌、毛麻竹、枇杷等。野生中草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全县有药用植物1000多种,是福建省著名南药出口基地县。境内溪流纵横,有桃溪、湖洋、坑仔口、一都溪四大水系,水资源总量18.21亿立方米;矿藏资源有煤、铁、锰、锌、铜、花岗岩、高岭土、石灰石、叶腊石、矿泉水、地热水等。 永春
  森林覆盖率69.2%,绿化程度94.5%,是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城、全省绿化模范县、林业十佳县和环境保护先进县、生态示范区。县城大气质量100%达到功能区标准,城区环境质量由90年的7级上升为2010年的2级。
  晚唐著名诗人韩屋,客居数年。南宋理学家朱熹,数到永春,留下了“千浔瀑布如飞练,一簇人烟似画图”的传世佳句。明末惠安诗人黄吾野,为永春文人颜延榘挚友,曾泛舟夜游桃溪。牛姆林是闽南面积最大、最富内涵、最具吸引力的生态旅游区,被誉为“闽南西双版纳”,为国家4A级景区,有国家3A级风景区百丈岩、魁星岩、乌髻岩、仙洞-普济寺,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北溪、观山,省级森林公园魁星岩、碧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关桥、魁星岩、巽来
  永春县城(5张)庄、县文庙,省最美乡村-优秀乡村之一、“森林人家”北溪旅游村;还有风雅颂、东溪大峡谷、岱山岩、雪山岩、留安塔、沈家大院等风光旖旎的风景名胜。
  所获荣誉
  永春县是国务院首批开放县之一,是“国家卫生县城”、“中国芦柑之乡”、“中国纸织画之乡”、福建省乌龙茶生产出口基地县、全国最大的陶瓷灯饰生产县、全国最大的神香生产出口基地和全国重点地方产煤县。
  行政区划
  县人民政府驻桃城镇,距泉州市中心54千米。全县辖18个镇、4个乡:桃城镇、五里街镇、一都镇、下洋镇、蓬壶镇、达埔镇、吾峰镇、石鼓镇、岵山镇、东平镇、湖洋镇、坑仔口镇、玉斗镇、锦斗镇、东关镇、桂洋镇、苏坑镇、仙夹镇、横口乡、呈祥乡、介福乡、外山乡。共有27个社区、209个行政村。
  北宋(960—1126),全县划分为5个乡,共辖17里。元()置25都,明永乐()并为14都,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恢复25都。民国初期沿用乡、里、都。民国18年(1929)全县改划为6个区;民国23年区下改为联保,实行保、甲制度;民国31年实行新县制,联保整编为乡(镇)。新中国成立后,县下设区,区下设乡;1958年3月,撤区并为大乡;10月改为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下设生产大队;1984年10月,实行政社分开,人民公社改为乡(镇),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
  5乡、17里、25都分辖情况:
  宣和乡:辖4个里7个都。
  民苏里辖一都草洋 顶三乡 栖榔 黄沙 堂贤 黄坂 陈踝 蓬坑;二都田中 碧溪 福鼎 西溪 贵德 溪塔 歧兜 姜埕。
  善化里辖三都吴畲 兴洋 厚洋 曲斗 芷坑 下洋,四都黄沙 坑安 湖丘头 龟洋 赤水 里坑 徐山 横路 徐坑 陈坑 湖上 锦斗 卓湖。
  福德里辖五都田地 蓬山 魁斗 景山 五斗 芦地 洋头 青园 吴田 白岩;六都 割边 坑柄 云台 谢内 溪边。
  升平里辖七都汤洋 陈坂 西昌 高丽 南桐 许平。
  里仁乡:辖3个里4个都。
  招集里辖八都东瓜仑 周坑 莘田 安林 前坂 万代 苏坂。
  安仁里辖九都吴堡 洋头 白荇 御史格 白芒坑 乌石 龟地;十都后溪 卓坂 卓口 羊角 东园 洑溪。
  始安里辖十一都卿园 陈庄 小边 山门 大边 洑江 龙塘 上场堡 菩萨格 石玉。
  集庆乡:辖3个里4个都。
  安平里辖十二都小站 吴坂 夹漈 西向 苦坑 南无石 文章 埔尾 檺仔林 龙窟。
  迎福里辖十三都前溪 探花山 湖尾 坂头 花石 大榜 马洋 旦岭 梧洋 金龟山。
  和风里辖廿四都院后 后山洋;廿五都后坡 董埔 湖窟 后格 后庙 产贤 卿美洋 大羽 大鹏 白马垄。
  善政乡:辖4个里6个都。
  昭善里辖十四都龙卷 留安 肖坂 大路头 罗口 洛阳 丰山 北墘 合平 坂上 张埔 下埔头 石门。
  和平里辖十五都太平 冷水亭 水磨安 店上 山城 金东洋 尧口 许坂;十六都内八坑 外八坑 内碗窑 外碗窑 小乌洋。
  桃源里辖十七都美墘 云峰 白云;十八都仙溪 尾坂 涂桥 黄内 湖洋 尾寮。
  清白里辖十九都西莲 仑头 龙交沙 排楼 东山 吴崎岭 姜莲坑 陈岭。
  民康乡:辖3个里4个都。
  鸣琴里辖二十都洋上 乌庵 周田 上山 金墘 羊岭 龙头 梅坂 大坪 西蒿 岭格 石牌 外蒋 内蒋 介福洋 坑头 龙津 山紫美 四班 大丘头 洋尾。
  常安里辖廿一都东临 后垄 割竹 枣岭 桥头铺;廿二都张格 蓬莱巷 溪碧 垄内 坑头 白鹳 洋平 苏坑 呈上 东坑 西村 蓬壶。
  慕仁里辖廿三都埔头 徐山 山前 吴坑 徐前 石鼓 马垵 小林 前田 磁灶。
  民国18年(1929)4月,全县划分为荣义(一都)、武陵(蓬壶)、大同(五里街)、和平(太平)、桃林(岵山)、锦绣(湖洋)6个区,设区公所。民国23年编保甲户籍。民国25年5月,成立区署:第一区署在街尾,第二区署在汤城,第三区署在湖洋,第四区署在福鼎。按10户为甲,10甲为保(城区25甲),5至7保组成联保。全县计设4个区署、54个联保、354个保、3348个甲。民国26年,调整机构,2000户左右设区署办事处,裁撤部分联保。次年,撤销区署办事处,充实联保。民国28年,撤销联保,设乡(镇)公所。民国31年4月,实行新县制,整编乡(镇)、保、甲,至次年春划分为2个镇、25个乡、250保、2675甲。
  历史沿革
  永春古称“桃源”。隋开皇九年(589)析南安县西北乡置桃林场(治所在今石鼓镇桃场村),不久因人口过少撤销,直至300多年后才设县。唐武德五年(622),析建州、南安县置丰州,永春地属丰州南安县。唐贞观九年(627)丰州并入泉州(今之福州),属泉州(今之福州)南安县。唐久视年间(700年),析泉州(今之福州)的南安、莆田、龙溪置武荣州,属武荣州南安县。唐景云二年(711),改泉州名为闽州,以武荣州为泉州(今之泉州),属闽州都督府泉州南安县。至五代后唐长兴三年(932),均属闽国南安县。后唐长兴四年(933)闽国时升为桃源县,以其众水会于桃溪一源,故曰桃源。后晋天福三年、闽国(938 永春)因与湖南桃源县重名,遂以境内草木繁盛,四季如春,改名永春县,治所在上场堡(今桃场村)。宋开宝二年(969)迁大鹏山南今址。历属清源军(下辖今泉州、莆田)、平海军(下辖今泉州、莆田)、泉州、泉州路、泉州府。清雍正十二年(1734)升永春为直隶州,辖大田、德化两县。1913年废州为县,属南路道(厦门道)、南路道辖同安、思明、晋江、南安、金门、莆田、仙游、永春、德化、惠安、安溪、大田十二县,驻思明县,民国22年(1934年),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永春县隶兴泉省(泉州、莆田)。1934年起隶属第四行政督察区(辖同安、晋江、南安、金门、安溪、莆田、仙游、永春、德化、惠安十县,驻同安)、第五行政督查区同。日解放,属泉州专区(辖晋江、惠安、南安、安溪、永春、莆田、仙游、金门、同安九县,后又改名为晋江专区)、晋江专区(地区)、泉州市日解放,泉州市。
  永春县辖桃城、下洋、五里街、蓬壶、岵山、湖洋、一都、坑仔口、玉斗、锦斗、达埔、吾峰、石鼓、东平14个镇及横口、桂洋、祥芝、苏坑、介福、仙夹、外山7个乡,229个村(居)委会,9个国营农林茶果场,1456个自然村。117335户、512952人。
  1999年,永春县辖15个镇、7个乡:桃城镇、五里街镇、下洋镇、蓬壶镇、岵山镇、湖洋镇、一都镇、坑仔口镇、玉斗镇、锦斗镇、达埔镇、吾峰镇、石鼓镇、东平镇、东关镇、横口乡、桂洋乡、呈祥乡、苏坑乡、介福乡、仙夹乡、外山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516781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桃城镇 63019、 五里街镇 35736 、一都镇 16147、 下洋镇 21883、 蓬壶镇 60458、 达铺镇 63687 、吾峰镇 16686、 石鼓镇 32273、 岵山镇21863 、东平镇 17582 、湖洋镇 38979、 坑仔口镇 16312、 玉斗镇 17163 、锦斗镇 15280、 东关镇 12449 、桂洋镇 12485 、苏坑镇 13734 、横口乡 7897 、呈祥乡 7019、 介福乡 8468 、仙夹乡 12318 、外山乡 5343。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2000年,撤销苏坑乡,设立苏坑镇;撤销桂洋乡,设立桂洋镇。永春县辖17个镇、5个乡:桃城镇、下洋镇、蓬壶镇、五里街镇、岵山镇、湖洋镇、一都镇、坑仔口镇、玉斗镇、锦斗镇、达埔镇、吾锋镇、石鼓镇、东平镇、东关镇、桂洋镇、苏坑镇、横口乡、呈祥乡、介福乡、仙夹乡、外山乡。共有11个居委会、225个村委会。
  桃城镇 镇政府驻东岳,辖5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桃城居委会、环翠居委会、桃东居委会、桃溪居委会、化龙居委会,德风、留安、榜头、南星、花石、济川、卧龙、长安、张埔、丰山、洛阳、上沙、姜莲、仑山、外丘、洋上、大坪。
  五里街镇 镇政府驻真武殿,辖3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五里街居委会、仰贤居委会、儒林居委会,西安、大羽、埔头、高垄、吾东、吾边、蒋溪、华岩。
  石鼓镇 镇政府驻深中洋,辖5个社区居委会、8个村委会:石鼓社区、社山社区、桃场社区、桃星社区、桃联社区、卿园、吾江、半岭、马峰、凤美、洑江、大卿、东安。
  岵山镇 镇政府驻东山园,辖11个村委会:茂霞、岭头、龙阁、潘溪、塘溪、铺上、和林、铺下、南石、文溪、北溪。
  湖洋镇 镇政府驻溪口,辖17个村委会:锦凤、吴岭、龙山、上坂、溪西、溪东、清白、美莲、桃源、桃美、锦龙、湖城、高坪、玉柱、白云、石厝、蓬莱。
  下洋镇 辖10个村委会:下洋、上姚、曲斗、涂山、新坂、大荣、新村、含春、长汀、溪塔。
  蓬壶镇 镇政府驻陈坂,辖22个村委会:壶中、八乡、联星、南幢、美林、高峰、高丽、丽里、孔里、壶南、鹏溪、观山、西昌、美中、美山、军兜、魁都、都溪、汤城、仙岭、 永春县
  魁园、东星
  一都镇 镇政府驻中坂,辖14个村委会:仙阳、光山、龙卿、林山、鲁山、仙友、黄田、南阳、黄沙、三岭、玉三、吴殊、美岭、苏合。
  坑仔口镇 镇政府驻坂中,辖8个村委会:玉西、魁斗、诗元、西坪、福地、洋头、杏村、景山。
  玉斗镇 辖9个村委会:玉斗、玉美、竹溪、凤溪、红山、白珩、新珩、云台、炉地。
  锦斗镇 镇政府驻五美,辖6个村委会:锦溪、卓湖、洪内、长坑、珍卿、云路
  达埔镇 镇政府驻院前,辖21个村委会:岩峰、新溪、伏溪、光烈、金星、东园、洪步、达德、新琼、达中、达理、楚安、建国、蓬莱、钱峰、延寿、溪源、乌石、达山、汉口、狮峰。
  吾峰镇 镇政府驻桥头镇,辖8个村委会:吾中、枣岭、吾西、侯龙、择水、吾顶、培民、梅林。
  东平镇 镇政府驻太平街,辖9个村委会:太平、东山、太山、霞林、冷水、鸿安、文峰、店上、云美。
  东关镇 辖3个居委会、9个村委会:东华居委会、北空居委会、龙坑居委会,东关、金城、山城、内碧、南美、东美、溪南、美升、外碧。
  桂洋镇 辖8个村委会:桂洋、文太、壶水、岐山、茂春、金沙、库湖、新岭
  苏坑镇 镇政府驻大溪坂,辖7个村委会:嵩山、嵩溪、光明、洋坪、嵩安、东坑、熙里。
  横口乡 乡政府驻福中,辖10个村委会:福中、云贵、福德、姜埕、贵德、福联、环峰、下西坑、上西坑、横坑。
  呈祥乡 乡政府驻村仔尾,辖3个村委会:呈祥、西村、东溪。
  介福乡 乡政府驻大草埔,辖3个村委会:紫美、龙津、福东。
  仙夹乡 乡政府驻杜宅垵,辖8个村委会:龙美、夹际、东里、德田、美寨、龙水、龙湖、山后。
  外山乡 乡政府驻松溪,辖4个村委会:乾溪、云峰、草洋、福溪
  2001年,撤销仙夹乡,设立仙夹镇。永春县辖18个镇、4个乡:桃城镇、下洋镇、蓬壶镇、五里街镇、岵山镇、湖洋镇、一都镇、坑仔口镇、玉斗镇、锦斗镇、达埔镇、吾锋镇、石鼓镇、东平镇、东关镇、桂洋镇、苏坑镇、仙夹镇、横口乡、呈祥乡、介福乡、外山乡。
  2002年9月,福建省人民政府闽政文[号批复同意永春县横口乡政府驻地迁移:横口乡政府驻地从福中村迁移到云贵村。
  2003年末,永春县辖18个镇(桃城、五里街、下洋、蓬壶、岵山、湖洋、一都、达埔、吾峰、石鼓 美丽的永春
  、东平、坑仔口、玉斗、锦斗、东关、桂洋、苏坑、仙夹)、4个乡(横口、呈祥、介福、外山),11个居委会、225个村委会。2003年末,全县总户数152864户,总人口54958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7007人。各乡镇人口(人):桃城镇 62239、 五里街镇 31787 、一都镇 16950 、下洋镇 17896、 蓬壶镇 66807 、达埔镇 72506 、吾峰镇 19703 、石鼓镇 34147、 岵山镇 24166 、东平镇 18639 、湖洋镇 41948 、坑仔口镇 16467 、玉斗镇 19065 、锦斗镇 16378、 东关镇 14463 、桂洋镇 14144 、苏坑镇 15279 、仙夹镇 14983 、横口乡 8063 、呈祥乡 8349 、介福乡 9223 、外山乡 6295 。2005年,永春县辖桃城、下洋、蓬壶、五里街、岵山、湖洋、一都、坑仔口、玉斗、锦斗、达埔、吾峰、石鼓、东平、东关、桂洋、苏坑、仙夹18个镇,横口、呈祥、介福、外山4个乡,共有27个社区、209个行政村。
  乡镇简介
  桃城镇 代码
  镇政府驻东岳,辖5个社区、17个行政村:~001_桃城社区、~002_桃东社区、~003_桃溪社区、~004_化龙社区、~005_环翠社区、~201_德风村、~202_留安村、~203_榜头村、~204_南星村、~205_花石村、~206_济川村、~207_卧龙村、~208_长安村、~209_张埔村、~210_丰山村、~211_洛阳村、~212_上沙村、~213_姜莲村、~214_仑山村、~215_外丘村、~216_洋上村、~217_大坪村。
  五里街镇 代码
  镇政府驻真武殿,辖3个社区、8个行政村:~001_五里街社区、~002_儒林社区、~003_仰贤社区、~201_蒋溪村、~202_吾边村、~203_吾东村、~204_高垅村、~205_埔头村、~206_西安村、~207_大羽村、~208_华岩村。
  一都镇 代码
  镇政府驻中坂,辖14个行政村:~201_光山村、~202_龙卿村、~203_鲁山村、~204_林山村、~205_仙友村、~206_黄田村、~207_仙阳村、~208_南阳村、~209_黄沙村、~210_三岭村、~211_美岭村、~212_苏合村、~213_玉三村、~214_吴殊村。
  下洋镇 代码
  辖10个行政村:~201_下洋村、~202_上姚村、~203_曲斗村、~204_新坂村、~205_涂山村、~206_大荣村、~207_溪塔村、~208_长汀村、~209_新村村、~210_含春村。
  蓬壶镇 代码
  镇政府驻陈坂,辖22个行政村:~201_八乡村、~202_联星村、~203_南幢村、~204_美林村、~205_高峰村、~206_高丽村、~207_丽里村、~208_孔里村、~209_壶南村、~210_鹏溪村、~211_观山村、~212_西昌村、~213_美中村、~214_美山村、~215_军兜村、~216_壶中村、~217_魁都村、~218_都溪村、~219_汤城村、~220_仙岭村、~221_魁园村、~222_东星村。
  达埔镇 代码
  镇政府驻院前,辖21个行政村:~201_新溪村、~202_洑溪村、~203_光烈村、~204_金星村、~205_东园村、~206_岩峰村、~207_汉口村、~208_狮峰村、~209_洪步村、~210_达德村、~211_新琼村、~212_达中村、~213_达理村、~214_楚安村、~215_建国村、~216_蓬莱村、~217_前峰村、~218_延寿村、~219_溪源村、~220_乌石村、~221_达山村。
  吾峰镇 代码
  镇政府驻桥头镇,辖8个行政村:~201_枣岭村、~202_吾中村、~203_吾西村、~204_择水村、~205_后龙村、~206_梅林村、~207_吾顶村、~208_培民村。
  石鼓镇 代码
  镇政府驻深中洋,辖13个行政村:~201_石鼓村、~202_社山村、~203_卿园村、~204_桃场村、~205_桃星村、~206_桃联村、~207_吾江村、~208_半岭村、~209_马峰村、~210_风美村、~211_洑江村、~212_大卿村、~213_东安村。
  岵山镇 代码
  镇政府驻东山园,辖11个行政村:~201_岭头村、~202_龙阁村、~203_磻溪村、~204_塘溪村、~205_铺上村、~206_茂霞村、~207_和林村、~208_铺下村、~209_南石村、~210_文溪村、~211_北溪村。
  东平镇 代码
  镇政府驻太平街,辖9个行政村:~201_太平村、~202_东山村、~203_太山村、~204_鸿安村、~205_冷水村、~206_下林村、~207_文峰村、~208_云美村、~209_店上村。
  湖洋镇 代码
  镇政府驻溪口,辖17个行政村:~201_吴岭村、~202_上坂村、~203_龙山村、~204_溪西村、~205_溪东村、~206_清白村、~207_美莲村、~208_桃源村、~209_桃美村、~210_锦凤村、~211_锦龙村、~212_湖城村、~213_蓬莱村、~214_高坪村、~215_玉柱村、~216_白云村、~217_石厝村。
  坑仔口镇 代码
  镇政府驻坂中,辖8个行政村:~201_玉西村、~202_诗元村、~203_魁斗村、~204_西坪村、~205_福地村、~206_洋头村、~207_杏村村、~208_景山村。
  玉斗镇 代码
  辖9个行政村:~201_玉斗村、~202_玉美村、~203_竹溪村、~204_凤溪村、~205_红山村、~206_白珩村、~207_新珩村、~208_云台村、~209_炉地村。
  锦斗镇 代码
  镇政府驻五美,辖6个行政村:~201_锦溪村、~202_卓湖村、~203_洪内村、~204_长坑村、~205_珍卿村、~206_云路村。
  东关镇 代码
  辖3个社区、9个行政村:~001_东华社区、~002_龙坑社区、~003_北硿社区、~201_南美村、~202_内碧村、~203_外碧村、~204_东关村、~205_东美村、~206_溪南村、~207_美升村、~208_山城村、~209_金城村。 永春县
  桂洋镇 代码
  辖8个行政村:~201_桂洋村、~202_文太村、~203_壶永村、~204_岐山村、~205_茂春村、~206_金沙村、~207_库湖村、~208_新岭村。
  苏坑镇 代码
  镇政府驻大溪坂,辖7个行政村:~201_嵩山村、~202_光明村、~203_洋坪村、~204_嵩安村、~205_嵩溪村、~206_熙里村、~207_东坑村。
  仙夹镇 代码
  2001年,撤销仙夹乡,设立仙夹镇。镇政府驻杜宅垵,辖8个行政村:~201_夹际村、~202_东里村、~203_德田村、~204_美寨村、~205_龙美村、~206_龙水村、~207_龙湖村、~208_山后村。
  横口乡 代码
  乡政府驻云贵村。辖10个行政村:~201_福中村、~202_云贵村、~203_福德村、~204_姜埕村、~205_贵德村、~206_福联村、~207_环峰村、~208_上西坑村、~209_下西坑村、~210_横坑村。
  呈祥乡 代码
  乡政府驻村仔尾,辖3个行政村:~201_西村村、~202_东溪村、~203_呈祥村。
  介福乡 代码
  乡政府驻大草埔,辖3个行政村:~201_紫美村、~202_龙津村、~203_福东村。
  外山乡 代码
  乡政府驻松溪,辖4个行政村:~201_墘溪村、~202_云峰村、~203_草洋村、~204_福溪村。
  在14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同时兼有三种不同的气候类型,西半县属中亚热带,东半县属南亚热带,而千米以上山地则属北亚热带。全县无霜期320天,平均气温20.4℃,降水量毫米,气候温和,湿润多雨,夏长不酷热,冬短无严寒,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之称。
  地理位置
  永春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南,泉州市西北部,戴云山脉东南麓,北纬25°13′-25°33′,东经117°40′-118°31′。东接仙游县,西连漳平市,南和南安、安溪两县市接壤,北与大田、德化两县毗邻。全境呈带状,东西长84.7千米,南北宽37.2千米。总面积1451.8平方千米。北纬25°13’—25°33’,东经117°40’—118°31’。面积1451.8平方千米。永春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系戴云山脉主体部份,海拔千米以上山峰58座,雪山(海拔1366米)为最高;东部地势呈阶状。
  永春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系戴云山脉主体部份,海拔千米以上山峰58座,雪山(海拔1366米)为最高;东部地势呈阶状。主要溪流有桃溪、一都溪、坑仔口溪、湖洋溪等。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侯,年均气温17-21℃,年均降水量mm。永春境内山多地少,地势趋西北高东南低,著名的戴云山脉绵延全境。境内以蓬壶马跳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多山,有1000米以上山峰58座,地貌资源丰富,分布有火山岩地貌、石灰岩地貌、花岗岩地貌以及丹霞地貌等,山体俊美,自然风光迷人 ,是永春县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优势。东部属闽东南沿海隆起地区,呈阶梯状,以丘陵和河谷为主,沿桃溪散布着串珠状的山间小盆地,是永春县重要的经济文化带。
  境内资源丰富,溪流纵横,水系发达,水能蕴藏量17.12万千瓦,其中可装机开发量11.7万千瓦。山地面积152万亩,森林覆盖率66.8%,木材蓄积量270万立方米,是全省用材林基地之一。地下矿藏主要有煤、铁、锰、石灰石、高岭土、明矾、花岗岩、辉绿岩、矿泉水、地热水等。永春无烟煤储量达1.3亿吨,煤质好,是全国地方重点产煤县之一,闽东南地区的煤炭主要供应地。高岭土储量丰富,分布甚广。坑仔口盘龙山矿泉水是全国第四家由国家矿产储量委员会命名的优质天然矿泉水,其水质可以与比利时士巴矿泉水、法国埃维昂矿泉水、美国山谷矿泉水等世界名牌相媲美。
  永春工业正在崛起,涉及采掘、电力、化工、造纸、陶瓷、建材、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美术工艺、纺织、制药等20多个行业,向社会提供1000多种产品,形成了以煤炭、食品加工、生物医药、陶瓷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开发、创造了一批名、特、优产品。永春老醋、养脾散、金桔糖、神香、漆篮等产品一直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有较高的声誉。这几年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2009年被省政府列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试点县,伴随着具有永春特色的生物制药产业的建立及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果汁饮料灌装和纯净水生产项目在永春的落户,必将对永春的工业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
城区乡镇建设
永春县城已焕然一新
  2012年4月底,已完成桃城镇姜莲村、岵山镇北溪村、玉斗镇云台村、下洋
  镇新村村、达埔镇楚安村、蓬壶镇南幢村、东平镇文峰村等7个示范村村庄规划。其中:桃城镇姜莲村、下洋镇新村正在建设中;五里街镇大羽村规划正在完善中;仙夹镇山后村、苏坑镇嵩山村完成了地形测量,已委托设计单位正在规划。桂洋镇:投入200多万元,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设溪滨公园、鲤鱼山公园;计划投入1亿元,提升村庄美化绿化工程,加快宫口街、桂西、桂东三个片区改造;落实治污保洁工程,建设垃圾清运20多座,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点已完成设计正招投标;投入150万元实施道路美化硬化工程,完成桂南、桂西桥建设。呈祥乡:年度计划投资193万元,谋划生成峡谷绿地公园、“五要”工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老人活动中心、中心村整治提升等项目5个;建设规范化村务公开栏和LED显示屏等宣传环保知识;开建农村生活污水高效分散处理示范工程;东溪村四旁绿化4000株,沿线公路两侧种植白玉兰等名贵树木;大峡谷出口建绿地20亩。该项目为2012年福建省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资金项目,总投资476万元,规划新建具备调温、调光、调湿、防虫等功能的智能温室7000平方米,3个温室大棚。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永春乃至我省精致农业(花卉)或现代都市农业(花卉)示范基地,推动我省大花蕙兰向高新方向发展。
  经济社会
2012年,我县围绕“推进新跨越,建设新永春”工作主线,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共实施五大战役项目205个,年度计划投资100.61亿元,完成投资110.5亿元,其正在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强力新引擎——2012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将实现235.6亿元,增长12.8%,财政总收入15.5亿元,增长19.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增长23.4%。
  根据县城调队抽样结果显示:我县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02元,同比增长12.5%;人均消费支出10828元,同比增长9.6%。
  农业经济
  粮食总产量13.73万吨,完成计划的102.9%。农业八大基地完成产值15.56亿元,增长8.2%。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0%以上,生产技术水平可达国内或省内先进水平。现有较成规模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41家,各类加工点4000多个。45个农产品获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永春佛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通过国家质检总局技术审查。省市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59个项目和重点帮扶村的54个项目建设进展顺利,19个村级财源建设项目初见成效。“六千”水利工程、通村公路提级改造和自然村道路硬化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工业经济
  全年新办工业企业55家,总投资4.28亿元。全县工业增加值增长17.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8%。生物医药产业保持强劲发展态势,完成总产值3亿元,增长57.9%。纺织服装、
  永春老醋(4张)矿产资源、农产品加工、陶瓷、造纸及纸制品等五大传统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完成总产值72.5亿元,增长23.7%。翔升织造有限公司扩建生产线等3个省级工业新增长点项目建成投产,美岭水泥厂2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等5个省级工业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县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从194.5上升到201。
  第三产业
  牛姆林、百丈岩等生态旅游效应不断扩大,北溪和汤城—仙岭—观山被国家旅游局列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年接待游客78.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1亿元。商贸流通、餐饮服务等行业发展较快,全县集贸市场交易量达2.1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41亿元,增长12.8%。
  项目建设
  组织实施11项重点工程和11件实事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28亿元,增长25.3% 泉三高速永春段
  。泉三高速公路永春段和南环路建设全线开工,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城区市政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福建万家美针织轻纺服饰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工业项目建设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21亿元,增长36.3%。城镇建设。县城面积扩大至10.5平方公里。桃城小区二期、福龙丽景三期等小区建设步伐加快,完成房地产投资1.88亿元。
  民营经济
  全县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完成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7.7%。探花山综合工业园区累计引进企业92家,已投产企业75家,标准厂房建设16万平方米。2006年,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20笔,担保额2764.4万元。
  对外开放
  全年新批三资企业20家,合同利用外资4610万美元,增长13.9%;实际利用外资2235万美元,增长25.1%;外贸出口总额7997万美元,增长63.2%。组织19家企业参加德国、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展销会,企业获得意向订单2187万美元,增长32.6%。组团参加“世界永春社团联谊会”第七次代表大会,邀请马来西亚永春籍议员访问永春,与海外侨亲、港澳台同胞的联络沟通进一步加强。
  人民生活
  全县城乡10501人享受低保,比上一年增加358人。转移农村劳动力8000人,城镇新增就业9200人。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农村家庭贫困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重点优抚对象和革命“五老”人员实施医疗补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全面铺开,全县农民参合人数达378758人,参合率达89.5%。造福工程、计生二女困难户和贫困残疾人安居工程、地质灾害点搬迁安置工程等全面完成。
  社会事业
  实施科技项目49项,被评为省科技进步先进县。2006年4月,被省政府确认为福建省“双高普九”县,成为全省建制县中第一个“双高普九”达标县。被评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8.8%,被评为省绿化模范县。土地市场和矿业秩序治理整顿深入开展,连续7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扎实开展,成功举办福建省民间传统武术比赛。被评为省首批平安县。
  永春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福建省第二大山脉——戴云山脉自德化南伸本县,绵延全境。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以蓬壶马跳为界,大致可分为两部份。西北群山叠嶂,幽壑高岩,泉清树绿;东南丘陵起伏,盆地相间,犹如珠串散布。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经数游永春,不禁赞道“千浔瀑布如飞练,一簇人烟似画图”。 永春民风淳朴,劳动力充足,素质良好。全县劳动力20.6万人,占总人口的39.2%。每十万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者达586人,其比例居泉州市第二位。全县有普通师范学校、技工学校、成人中专学校各1所、职业中学4所、普通中学36所。1995年开始全县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永春县是福建省著名侨乡和港澳台胞的主要祖籍地,华侨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明德宣五年(公元1430年)就有人旅居南洋群岛。在东南亚至今仍有“无永不开市”之说。目前旅居海外的华侨、华裔以及港澳台同胞达103万人,足迹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在侨居地与当地人民一道披荆斩棘,艰苦创业,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他们热爱祖国,关心家乡建设,为永春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1993年11月成立的“世界永春社团联谊会”(简称“世永联”),不仅对加强海外乡亲的横向联系,敦睦乡谊,合作交流,而且对该县开展海外侨务工作,加快永春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等方面,都起了很大作用。近年来,永春发挥侨乡优势,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项目规模日趋扩大,投资领域不断拓宽。
  历史名人余光中、余承尧、留从效、梁灵光、梁披云、留正、庄夏、梁良斗、颜域、庄际昌、尤扬祖、洪永世、苏昌培、林俊德、谢孟、陈普足、林阿绵、陈英、周自超、吴作栋、陈晋接、林一心、陈明、陈秀东、林连通、林国雄、许寒冰、苏晋中、郑石生、陈亚琼、林连玉。
  永春为全国柑橘生产基地,“中国芦柑之乡”,省重点林区县,茶叶生产基地之一。农副产品还有稻米、甘薯、马铃薯、芋头、小麦、木薯、蕉芋、花生、大豆、甘蔗、烟叶,油茶籽、油桐籽、棕片、笋干、板栗、蘑菇、香菇、黑木耳、紫胶、松脂,花卉、荔枝(岵山荔枝色艳味甘)、龙眼、枇杷、桃、柿、香蕉、西瓜、番石榴、李、酸梅,药材(罗汉果、砂仁、银花等),湖洋“水仙种”、狮峰“佛手种”茶著名。
  永春老醋
  永春老醋选用优质糯米、红曲、芝麻、白糖为原料,按一定配方精心酿制,其酿造技术独特。醋色棕黑,强酸不涩,酸而微甘,醇香爽口,回味生津,且久藏不腐。同江苏镇江香醋、四川保宁醋、山西老陈醋齐名媲美。此醋旧时是民间富户秘传自酿食用,些许作为珍品馈赠亲朋好友。家中一坛老醋往往经年不断地添加陈酿,历经百年,为吉祥如意之象征。作为商品的不多。
  永春佛手
  1954年,爱国华侨、全国归侨联合会副主席尤扬祖出资与县人民政府合办永春酒厂。1958年酒厂扩展为酿造厂。在吸收民间传统酿醋技法的基础上,改进配方和工艺,使老醋品质更佳,产量倍增。1960年正式命名为水仙花牌永春老醋,由外贸部门经营出口。永春老醋曾获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被选送参加第四届亚太地区国际贸易博览会展出,在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永春佛手茶:永春佛手茶成品条索紧结肥壮卷曲,色泽砂绿乌润,香气浓郁清长,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橙黄明亮,具有独特果香。当地群众常用以制作盐茶和柚米茶,治疗痢疾、中暑、高血压等症。
  永春芦柑
  永春芦柑始种于五十年代初,是爱国华侨尤扬祖先生出资率先引种的,仅三、四十年间,它已经成为一种遍植于千家万户的大宗产品,载誉于海内外的名优产品。现在全县已种植柑桔10万多亩,年社会产量100万担,面积、产量已经连续15年居全省第一位,被誉为“柑桔之乡”。占永春柑桔产量80%以上的主产品芦柑,以其果形端正硕大、色泽橙黄、果皮薄、酸甜适度、脆嫩香甜、富含维生素及其营养成份等优点,于1989年一举夺取全国优质水果第一名;产品远销全国合大城市和星马港澳、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去年出口总额占全省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居全省第一。这样,永春芦柑的面积、产量、质量、出口创汇等四大方面均居全省第一,既为永春人民谋了福利,又为永春人民争得了荣誉,这一象征吉祥、幸福、发达的“东方佳果”,理所当然为全县人民所喜爱,并以其为题举办了永春芦柑节。这一活动得到了我们总理李鹏同志的巨大关怀,他的亲手题词,给节日增添无限的荣耀和喜庆气氛,经全县人民以巨大的鼓舞和鞭策;我们的这一活动,也得到了各级领导和海内外乡亲的关心和支持,佳宾团聚、高朋满座、盛友如云,给节日增添了隆重、热烈的气氛!可以相信,通过举办芦柑节,以柑为媒、以节联姻,广交朋友,隆结乡谊,宣传永春,对于进一步弘扬“团结、奋发、奉献、开拓”的永春精神,对于开放的步伐,建设永春,振兴永春必将产生深远和重大的影响。永春芦柑栽培时间短,发展速度快。查考史书,永春县没有柑桔栽培记载。明清县志仅记有与柑桔同科的果树如风柑、佛手柑、橙等。1932年,漳州有一批柑桔苗木进入永春栽种,但成活率很低。直到1953年,印尼老华侨尤扬祖先生回到永春县达埔乡老家,不久在达埔猛虎山独资开辟柑园,引种芦柑名种,办起了华侨垦植场,成为芦柑上山的倡导者。1958年,全县柑桔面积发展到476亩,但产量只有300担(15吨)。1955年至1977年是永春芦柑的扩种阶段。到1977年,已种植0.84万亩,产量达79120担(3956吨),全县柑桔面积、产量跃居福建省第一位,永春被洽谈 “柑桔之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永春县坚持开放的方针,实行开发与开放并举,农业投入与科技进步并重,采取国营、集体、个人、联办、引进等“五个轮子一起转”的方法,使全县柑桔生产进入了大发展阶段,年产量从1978年的6.1万担(3050吨)猛增到今年的百万担(5万吨)。产量连续15年居福建省首位。目前,全县已种水果12.5万亩,其中柑桔10.07万亩,平均每个农户种柑桔1亩,产柑桔10担(0.5吨)左右。柑桔品种也大大增加,目前全县已有了三个属70多个品种。主要有芦柑、蕉柑、印子柑、寻柑、福柑等。永春芦柑是一带传统的名优特产之一,也是永春发展生产的当家品种。具有果形硕大端正,色泽橙黄,果皮薄,果肉汁多脆嫩香甜、风味独特、富含维生素及其它成份余款 点,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国外水果商称之为“东方佳果”。1989年12月,农业部在江西南昌召开全国优质水果评选会上,永春芦柑成为同类产品中的冠军,被誉为“桔乡新秀”。至1990年,全县芦柑种植面积达9.7万亩,占柑桔总面积的95%,产量约3.83万吨,占柑桔总产量的90%。每年10-12月,是永春芦柑7万亩,占栽培总数的70%。随着柑桔投产的逐步增加,永春柑桔产量还会继续增长,向更高产更优质发展。
  白鹤拳术
  拳术,又称国术,闽南人亦叫“打拳头”也称功夫武术。在福建闽南一带以及星马、印尼等地华侨中,一谈起打拳头,常要绘声绘色称道:“永春白鹤拳,无烧也拉仑。”“无烧也拉仑”系闽南方言,即水不烫,也有微热的意思。这里是用来形容永春白鹤拳的厉害。
  永春白鹤拳作为南少林一达尊、二太祖、三行者(猴拳)、四罗汉、五白鹤、五大拳种中最年轻的拳种,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历久不衰,是有它的历史渊源,健身作用和技击价值的,它以悠久的历史,独特风格,朴实又丰富的内涵,辩证而富哲理的技法而盛行于世.,永春白鹤拳是一个具有多项内容的优秀拳种。永春白鹤学以鹤为形、以形为拳、取象于名、冠于雅称、寓意其中、便于记诵、易于领悟、利于习练。
  它的套路动静有法、虚实分明、快慢相间、起伏有序、脉络贯通、神气流畅、似刚非刚、似柔非柔,形神兼备,轻盈灵巧、潇洒飘逸、弹抖劲力足、技手变化多。
  它讲究「内外合一」,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意守丹田、以意引气、意到气到、气到劲到、以气催力、吐气生威、攻防并重、运手务柔、著手须刚、讲究「子午虚实、吞吐浮沉、刚柔缓急、后发先至」,拳法结构严谨清晰,攻防意识鲜明,手法短桥多变,步法走闪灵活,劲力饱满刚脆。
  永春白鹤拳自创始形成、传播发展、衍化变革,以至形成完整技术理论体系,迄今已三百余春秋,虽几经沧桑,亦创造辉煌。现支分派衍,花繁叶茂,虽各自开宗 永春县佛手茶
  垂统,然情结祖庭。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海内外鹤友,或组团或个人,纷纷到永春寻根访祖,交流技艺。作为中华武术瑰宝的永春白鹤拳,继承发展,我侪责无旁贷,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坚信,有著三百多年光辉历程的永春白鹤拳,得天之时、得地之利、得人之和,必将更加发扬光大
  白鹤拳与太祖、罗汉、达尊、行者诸拳一并称为少林五祖拳。它是福建南拳中较年轻的拳派,是祖国南拳百花圃中一朵鲜艳明媚的奇葩。这一拳派,最早在福建省著名侨乡永春县流行,而后传到德化、大田、永安、福州、福清、泉州、同安、厦门、漳州直至台湾等地,故又称“永春白鹤拳”。近来在福建南安又有发展成为自成体系的[鹤拳道]。
  白鹤拳顾名思义,当与白鹤有关。在永春民间,至今仍流传着一个白鹤仙教拳法的故事。清朝康熙年问(1662——1722年),福建省福宁州(今福安、宁德一带;另一说为浙江省处州府丽水县)北门外,有个名叫方种公的,妻室早亡,唯一女儿,玻名七娘。方七娘自幼聪明过人,好学武艺,俏丽多姿。方种公年上花甲,方七娘正满十六妙龄。远近各方青年纷纷登门,向七娘求婚。七娘为赡养老父,发誓不嫁。不料,有豪门望殷子弟,竞窜入方家,妄想调戏七娘。
  有一天,知州派出爪牙,走村串户,横征暴敛。看到方七娘姿色超凡,吏爪便生邪念,上前要戏弄七娘。七娘踏个偏步,双手挥劈。其中一个吏爪便脑浆横飞。知州当即派人揖拿七娘治罪。那知当夜曾阿四已携七娘母子潜逃。几往周折,他们回到永春县。而后,在永春五里街金峰山麓的观音亭一带,向郑、王、吴、林、李、蔡、颜、乐等姓的二十八英俊传授白鹤拳技,白鹤拳就这样,在永春山区扎根繁衍开始结果,成为乡人普遍喜爱好学的武艺。
  永春白鹤拳内容丰富多彩,有徒手拳法,有操持器械各法,又有点穴技法。徒手拳法有双手、两腿、头部“五技”,有108个技法和儿十个套路。每个动作,均有名称,如鹤冠、鹤嘴、鹤翅、鹤脚、弓、箭等。各技法,也有如“白鹤独立”、“白鹤展翅”、“白鹤踏雪”等名称。套路也各有独特的命名。初学者,要先练“三线”、“摇技”、“运气”、“摇节”等。器械包括刀、枪、剑、戟等十八般武艺,亦各有其技法、套路。永春白鹤拳还有按经络、穴位、时辰不同,用“鹤技”点断筋脉的技法。此外,它还包括一套推拿、按摩、接骨、治防的方法、药方以及制作丹膏药散的知识。因而,白鹤拳名师又是骨伤科名医。
  广泛的流传
  永春地处闽南山区。在漫长的暇社会中,虎狼出没,兵匪窝乱,豪绅勒索,官吏压迫,乡村百姓,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一切,逼使许多人都要有“二谱功夫”。那些离乡背井、远渡重洋谋生的,对拳术更要有“二步七”。因此,当七娘、阿四把白鹤拳带到永春山区后,从县城州内、五里街、达埔、蓬壶到岵山、太平、湖洋等地,到处设有拳馆,男女争相学技。《永春县志》载:“郑礼,和风里大羽人,善拳术。康熙间,……礼父明,尝与七娘角,不敌,病将死,遗言命礼师七娘。”“礼与林椎、姚虎等与七娘习白鹤拳,礼精勤不懈,遂以技名。”其时,郑礼技艺最高。名扬闽南各地后,他远游福建、江西.与各地拳师较量,并从中取人之长。从而,使永春白鹤拳得到发展。他的徒弟,遍于八闽大地。此后的二百多年,正如《永春县志》所云:“永地以拳名者,大率礼之徒所授也。”与此同时,永春白鹤拳也随着出洋谋生的人,传播到东南亚各地。特别是索称“无永不开阜”的马来亚,几乎各主要市镇,都有永春拳师在开馆授拳。
  历史上,永春白鹤拳在抵御深山兽害、反对封建压迫、抗击土匪强盗中,曾起过很大作用。有一年,返永春探亲的几位海外华侨,因害怕路过南安一山岭被土匪抢劫,滞留泉州许久。名拳师郑礼在泉州比武闻讯,忙找上侨亲说:“跟我回去,包保无事”。来到山岭,果有几个强盗从丛林跳出,杀气腾腾。持刀抢劫。郑礼佯装众人代表,上前欲交出财宝,便用“单枝”朝一歹徒点穴,又卖个空,夺下歹徒大刀,杀了过去。众匪只好下跪告饶。侨亲于是安抵故里。清咸丰三年(1853年),应太平天国起义、威震八闽的永春林俊义军,武艺高强,翘勇善战,所向披靡,先后攻克永春、德化、大田、永安、尤溪、仙游等十八个州县。首领林俊,就是名赫一时的白鹤拳名师。
  解放后,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下,永春白鹤拳得到进一步发展。对流传于民间的白鹤拳套路、技艺进行发掘,搜集、整理。多次推选代表,参加各级举办的武术表演、比赛。其中,郑礼拳师后裔、省武术协会会员、曾两次荣获全省武术表演、比赛一等奖的郑文存,整理了“永春白鹤拳》手稿,对其来历、特点、技法,拳套等作了较完整的总结。文存拳师年已八十,仍精神矍铄,于闽南各地继续传授白鹤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地,还出版了《干德原白鹤拳谱》、李载鸾著的《白鹤拳秘要》等书籍。不久前,国家体委,省体工队曾派人到永春,寻访白鹤拳名师,发掘整理永春白鹤拳。永春县的这一风格独特的拳术,必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发展。这一拳圃中的鲜花,必将在祖国的大好春光中,开放得更加烂漫。
  城区有宋代以来所建的“五星井”(金井、银井、五井、龙井、虎井)。西郊许港为宋代石鼓码头遗址。西部帽顶山寨是清代林俊农民起义军根据地,大鹏山有垂云寺。美魁堂为1929年朱德率红四军进驻横口乡福鼎村时旧址。东关镇东关桥(通仙桥)是始建于宋代的长廊屋盖梁式桥。康山、九兜山、大宗山等有商周文化遗址,蓬山(五斑山)有普济寺,陈岩山有仙洞。名胜古迹还有桃溪惠明寺、百丈岩马氏庙、留安塔、文庙。现又新开发呈祥东溪大峡谷,等一系列生态景区。
  牛姆林
  牛姆林又称姆林山,因“势若牛姆,孕崽怀宝”而得名。它位于永春县下洋镇境内。1958年划为森林禁伐区,1984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8年规划建设生态旅游区,面积1000公顷。牛姆林是在闽南地区保留最完好、最具特色的原始森林群体,被誉为闽南的西双版纳。牛姆林是避暑胜地。它位于南亚热带北缘,海拔490—1105米,属亚热带季风山地气候,年平均气温17—18℃,最低气温-4—5℃,夏季月平均气温25—28℃,常年云雾缭绕,四季如春,堪与庐山媲美。这里动植物种类繁多,现已查明,区内有维管束植物135 科760种,共中宿轴木兰、钟萼木、水松、半枫荷、闽楠、闽鄂山茶、白桂木、红豆杉、红豆树、青檀等被列入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名录,百日青、青钱柳、深山含笑、黄檀列为全省珍贵树种,其中有牛姆林“镇山之宝”之称的青钱柳单株之高大在全省尚属罕见,群落之大更是全省数一。还有野生脊椎动物54科118种,其中蟒蛇、穿山甲、苏门羚、大灵猫、小灵猫、鹰类、白鹇等 11 种动物属国家重点保护对象,另有野生蝶类73 种,其中金斑喙凤蝶属国家一级保护。牛姆林是名人仙迹荟萃胜地。宋朝永春进士陈知柔诗:“霜后绿筠仍旧色,云中金磬出新声”。都是描写臼尖牛姆林的旖旎风光。1929年08月朱德率三千红军进驻福鼎村时,也到牛姆林一带勘查,称它是:绿涛奔牛,仙泉流韵。
  牛姆林是天然陈列馆:这里动植物种类繁多,现已查明,区内有维管束植物135科760种,共中宿轴木兰、钟萼木、水松、半枫荷、闽楠、闽鄂山茶、白桂木、红豆杉、红豆树、青檀等被列入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名录,百日青、青钱柳、深山含笑、黄檀列为全省珍贵树种,其中有牛姆林“镇山之宝”之称的青钱柳单株之高大在全省尚属罕见,群落之大更是全省数一。
  岱山岩
  岱山位于福建省永春、漳平与大田三县交界的崇山峻岭之中,覆盖5000亩的原始森林,树奇石怪;山中古树参天,风景优美,令人心旷神怡。岱山岩因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和当地进士陈光在此吟诗唱和而闻名,现仍保存有“月蓬第一峰”、“寒竹风松”等墨宝,留有文昌阁、朱子读书处、朱子洞等古迹,是永春西部一处绚丽的风景名胜区。
  现在自下而上已经开辟的有24景:1、曲径通幽;2、断头蛇;3、姊妹松;4、连根树;5、南瓜树;6、石上松;7、猴子上树;8、板根树;9、寒竹风松;10、岱山岩;11、钟鼓石;12、方竹林;13、杨公化台;14、文昌阁;15、狐狸洞;16、施公化台; 17、三足鼎立树;18、望卿亭;19、朱子洞;20、登天洞;21、来凤台;22、长命树;23、月蓬第一峰;24、岱山天风。
  仙洞山
  坐落在永春县蓬壶镇,是泉州道教名山福建省唯一的炎帝庙。山上覆盖着一片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郁郁葱葱,掩映着一座古庙--炎帝庙,其建于五代南陈末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山顶无极殿是供奉神农氏的另一所在,居此可鸟瞰蓬壶胜境,南宋理学家朱熹游览后写下"千浔瀑布如飞涟,一簇人烟似画图"的绚丽诗句。仙洞山石奇树秀,移步即景:来鹤台、仙人指、藤门、虎关、鸟道、蝠地洞天、神农洞府、静林听蝉等十八景。站于山脚远眺来鹤台,如老君诵经之态,与泉州清源山的老君岩相映成趣。
  普济寺
  隐落于永春蓬壶镇五班山山腹之中,五班山即五峰一字排开由西南向东北伸延,形成一大弧形屏障。这里远离繁华古镇,独得一方幽静。普济寺始建于五代(公元907年-960年间),自名僧音净卓锡后,代有高人硕彦,1936年高僧性愿法师来任方丈,重振寺风。1939年5月,一代高僧弘一大师来到普济寺,掩关治律,弘扬佛法,撰著佛经。弘一法师在普济寺有一年半时间,生活十分俭朴,"三衣过冬,两餐度日"。他称普济境地幽辟,风俗淳古,有如世外桃源而叹为观止。他坚持不开山、不授徒,于诵经、著述、弘法之余,鉴抄佛教经典无数,且写得一手好字,永春士僧俗"有求者均书佛号经偈作答,以借墨缘。"因此,弘一墨迹在永春俯拾可得。大师还在普济寺度过他六十大寿,他在俗至友柳亚子、夏丏尊、徐悲鸿及得意门生丰子恺,均以诗词画幅献桃祝寿。
  百丈岩
  ——国家AAA级旅游区
  百丈岩位于福建省永春县蓬壶镇境内的白鹳山脉南端。山峰称马德山,峰巅的寺庙俗称马氏、马寺。寺前有五彩巨石,酷似向天烛火,因而亦称百丈岩。它地理位置独特,山势险峻,登临俯察,有如九天揽胜。放眼远眺,村烟点点,桃溪蜿蜒,令人心旷神怡,素有“小泰山”之誉,因其一峰独耸。
  乌髻岩又名“灵应岩”,国家AAA级旅游区,位于永春县城西北40公里的锦斗镇飞凤山。岩称“乌髻”,因岩石有乌石形似古代仕女美髻而得名。初建于唐开元年间,距今1300年,是泉南佛国独具特色的著名古刹,又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级对外开放宗教活动场所、集“朝圣”与观光于一体的优秀旅游胜地。
  魁星岩风景,国家AAA级旅游区,文曲星下凡,连中三次状元,皆因其貌极丑,接榜时吓昏皇后而落选,一怒之下,魁星踢掉书斗尔后投江。人们敬慕其才,塑像为神,企求赐予人间以智慧和才华。全国供奉魁星的庙宇共有两处,其中一处就在永春石鼓镇。魁星岩寺始建隋开皇九年,几经沧桑,现已修复一新,为重担悬山式仿古建筑,稳健大度,其实非凡。内供奉如来,观音等佛像以及清水住市诅师神像,可谓集佛教\儒教于个岩。东溪大峡谷、云河谷景区、北溪桃花旅游区、东关桥、留安山等著名景点。
  大鹏岩
  大鹏岩:又名垂云寺,位于大坪村正中,建设于唐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50年),传说系大鹏神鸟栖息之所,故建大鹏岩,供奉释迦,该地形称为“云梯”,寺后有“犀牛望月”,“蜘蛛结网”为伴,寺内有奉宪示禁石刻二块,分为道光28年07月,12月所立,寺外有“涤尘”石刻,清同治七年十二月所立的修筑永春大鹏山龙脉原碑记的碑文,寺边有座清朝国师墓,该岩摩崖石刻被永春县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康鸿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没有叫古韵风的茶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