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干旱图片叶卷筒象旱的一样是怎么回事

玉米从根部往上干叶是怎么回事_百度知道
玉米从根部往上干叶是怎么回事
玉米青枯病玉米茎基腐病(青枯病)
症状 植株感病后,叶片突然出现青灰色青枯,似霜冻危害,根系和茎基部呈水浸状腐烂,并逐渐变为褐色;茎基部三、四节间,明显失水,变软变空,乃至干缩,后期植株易倒伏;根部空心变软,呈褐色或紫色,须根减少,易拔起;果穗下垂,穗柄柔韧,不易掰离,穗心干缩,脱粒困难,千粒重显著下降。
流行规律:一般,在乳熟期间,如遇天气炎热,突降大雨,温度聚变的条件,病害即迅速而严重发生。品种不同,其发病轻重也有明显差异。
防治措施 本病属土传病害,在目前尚无有效的土壤处理药剂的情况下,应以农业预防为主。
① 选用抗病品种;
② 增施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③ 适时播种,避开病害对关键生育期的危害,减轻损失;
④ 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透气不良而影响根系活力,预防病害发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1、缺氮肥有两种情况可以出现这样的现象
玉米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目前在:
&& &2010年玉米茎叶除草剂发生严重药害,给农民带来一定损失,也给生产企业、销售商增加不少麻烦,并影响到该类药剂的应用推广。现笔者根据掌握的相关情况进行讨论,以期在今后尽量减少此类药害的发生,推动玉米田茎叶除草的又好双快发展。
&& &一、本年度玉米茎叶除草剂药害具普遍性、严重性
&& &本次药害分布区域广,持续时间长,危害性重。从地域上,涉及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等。从时间上,东北三省的春玉米自6月上旬出现药害,华北、西部等地的夏玉米药害在7月中旬刚刚结束,持续40余天。对玉米危害的严重性,从影响玉米正常生长,至玉米死苗断垄或成片死亡。从药剂品种上,在药害发生的严重区域,不论是烟嘧磺隆、硝磺草酮的单剂还是复配剂,包括不同生产厂家、不同含量、不同剂型均出现药害,只是发生程度轻重而已。如此现象,在我国推广玉米茎叶除草剂以来尚属首次。
&& &二、玉米茎叶除草剂药害主要症状
&& &本年度药害全为显性,也是过去常见症状,只是普遍又集中发生。如玉米生长受抑制,秆细苗矮;玉米茎叶褪绿变色、玉米叶水渍状或严重白化;玉米生长高矮不齐,差距较大;玉米心叶拧在一起&马鞭状&;玉米茎叶裹在一起&拳头状&;严重矮化;干叶烂心,直接影响玉米后期生长并造成减产;重者死亡。
&& &三、玉米茎叶除草剂药害的成因
&& &1.异常高温是导致本次药害的主要因素,又可称&热药害&。
&& &据主要地区的气象记录资料显示,今年气候出现异常,高温天气(35&C以上,下同)出现早,持续时间长。黑龙江省早春低温过后,6月上旬至7月中旬持续高温,河北、山东、山西也有雷同情况,后期温度仍上升并超过东北地区。在此期间,虽有降雨,但未根本改变高温情况,多数情况处高温干旱或高温高湿。此阶段,正大量使用玉米茎叶除草剂。
&& &高温干旱或高温高湿的气候现象,致玉米自身新陈代谢功能紊乱,生理生化作用失衡,分解酶活力下降,对外抗逆力明显减弱,在此情况下,应用玉米茎叶除草剂很易导致产生药害。
&& &2.综合用药技术欠科学,促成或加重了玉米茎叶除草剂药害。
&& &用药量相对偏高。在正常年份的气候条件下,以山东、河南等地为例,有效成分用量:烟嘧磺隆在3.5-3.8克/亩,硝磺草酮在7-9克/亩是不会产生药害。但今年如此用量就很可能产生药害。各地一些有经验的农民,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用药量,则相对减轻了药害程度和发生比率。与此相反,有些农民除草心理过于迫切,不考虑高温气候条件,仍在盲目加大用药量,有些经销商为提高销量,也提倡高用量,如把土壤处理剂与茎叶除草剂复配使用,还有的把烟嘧磺隆与硝磺草酮复配应用,但不减少两者的用药量,这对加重玉米药害,无疑是雪上加霜。重喷也是在加大用药量,按正常使用,一亩地应喷两桶水,但部分农民亩用量不减,但减少兑水量,一亩地只喷一桶水,使用浓度提高一倍;在往返喷药过程中,相互边缘喷两遍,又增加了一倍,与正常兑水量不重喷比,等于提高了4倍。还有些农民,喜欢对着有草的地方多打药,但同时也喷了玉米,等于提高了用药量。
&& &2,4-滴丁酯复配剂混用不合理。东北地区为高效防除&三菜&,在烟嘧磺隆、硝磺草酮单剂或复配剂中再加2,4-滴丁酯。正常年份下,加入72%2,4-滴丁酯乳油20毫升/亩,就出现少量药害,今年按此用量,便加中了玉米药害的普遍性和严重度。如玉米心叶&马鞭状&、玉米歪苗、玉米秆脆倒伏等现象,均是2,4-滴丁酯的药害,而非烟嘧磺隆、硝磺草酮所致。
&& &喷药时期不适宜。玉米茎叶除草剂的最适喷药期:一是玉米3-5叶期,6叶以后应定向半定向喷雾,但部分农民为图喷药方便,在玉米6叶期以后仍是全田喷雾,致药液在喇叭口内大量积累形成药害。二是每日的下午4点以后,有些农民因缺乏常识,仍中午前后喷药,也加重了玉米药害的发生。
&& &喷药机械有问题。在玉米集中种植区和有些农民喜欢快速喷药,使用机械、半机械、弥雾机进行玉米田茎叶喷雾,很易使药液在心叶喇叭口内积累形成药害。
&& &敏感玉米形成药害。多数农民已了解和掌握烟嘧磺隆对敏感玉米形成药害,采取了相应措施,今年相对说,烟嘧磺隆对敏感玉米造成药害偏轻,而硝磺草酮则偏重。如有的农民,将硝磺草酮及复配剂应用到玉米制种田,但对玉米制种的亲本性能不了解,又不采取喷药保护措施,便对制种的敏感母本产生药害。还有的农民,将硝磺草酮及复配剂应用到甜玉米,但用药量同大田栽培玉米品种,也很易形成药害。
&& &四、玉米茎叶除草剂药害补救措施
&& &减轻或避免玉米茎叶除草剂药害,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定向或半定向喷雾;补救玉米茎叶除草剂药害,最有效的措施是加强肥水管理。
&& &面对今年玉米田茎叶除草剂的药害,各地都采取了一些措施,收效并不一样,归结如下。
&& &玉米&马鞭状&、&拳头状&药害。此类情况属玉米重型药害,通过补救措施来挽回玉米正常生长不现实。最好的补救措施,先人工辅助解除&马鞭状&、&拳头状&的外部形态,再施肥浇水,并结合喷施叶面肥或生长调节剂,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如不采取第一条措施,其它措施收效不大。
&& &玉米茎叶干枯比较严重,但心叶尚未死亡。此类情况属触杀型药害,最有效的措施是先施肥,再浇水,尤其追施速效氮肥,再连续浇地,玉米很快恢复生长,如玉米在9叶期以前形成此类药害,通过上述补救措施,玉米一般不减产。但仅喷施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类,效果就不理想。
&& &一般轻型药害。包括玉米叶片出现失绿斑,轻度褪色生长受抑制等。首选措施是加强肥水管理,如无浇水条件,只能喷施叶面肥,生长调节剂,也收到一定效果。常用的该类药剂有复硝酚纳、奈安、赤霉素、磷酸二氢钾、尿素等,应结合具体情况合理选用。
扫描二维码关注滨农科技微信
山东滨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当前位置:&首页-致富早班车-节目内容
玉米旱灾涝灾应对技术
日期:&&&&&&&&&&&&作者: &&&&&&&&&&&&来源:
播出时间:2014年10月30日
1、主持人:听众朋友、农民朋友们,早上好!我是节目主持人杨林。欢迎您收听今天的《致富早班车》节目。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的种植范围很广,其产量受很多因素影响,而旱涝灾害是制约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今天的节目时间里,我们一起学习一些应对旱涝灾害的技术及相关知识。做客我们节目的专家是来自山东省滨州职业学院的吕桂云副教授。现在王老师已经来到了我们的演播室,欢迎您吕老师!
  &专家:主持人好,听众朋友,农民朋友们,大家好!
2、主持人:欢迎您,吕老师。据我所知,我国地域广阔,玉米适应性强,所以种植区域也很广泛,但在各地区的种植分布却并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是这样吧?
&专家:是的。因不同种植区域的降水分布大不相同,我们在学习旱涝灾害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我国玉米的种植区域划分。
3、主持人:我国玉米的种植区域是怎样划分的?让吕老师给我们做简单介绍。
&专家:我国玉米种植区域,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七个区域:
&1.东北春玉米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和辽宁的北部地区。
&2.北方春、夏玉米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南部及山西中北部、陕西北部地区。气候特点为冬冷干燥。
&3.黄淮平原夏玉米区包括山东、河南、山西南部、陕西中南部、江苏、安徽的淮河以北地区。属温带半湿润气候,温度高,无霜期长,日照、雨量比较充足。
&4.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包括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湖北、湖南的西部丘陵山区、甘肃白龙江以南地区。属温带湿润性气候,雨量充沛。
&5.南方丘陵玉米区包括广东、海南、福建、江西、浙江、台湾、上海和湖南、湖北东部,广西南部、江苏、安徽的淮河以南地区。
&6.西北内陆玉米区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地区。雨量少,气候干燥,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玉米栽培。
&7.青藏高原玉米区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的甘孜以西地区。气候特点是高山寒冷,低谷温和。
 4、主持人:不同的种植区域,气候条件各异,降水量也不同,在玉米生产中,我们该怎样应对呢?吕老师。
 专家:好的。其实,干旱是制约春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土壤水量平衡分析,中国春玉米带生长期缺水量从东向西逐渐增高。哈尔滨、长春、沈阳以东地区缺水量在50 mm以下,由此向西逐渐增高,在甘肃河西地区,达到最高值500 mm。而应对涝灾大多应用在夏玉米生产中,主要是发生在黄淮平原夏玉米区。
&5、主持人:在讲玉米旱涝灾害的应对技术以前,我觉得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下玉米对水分的要求。是吧?
&专家:玉米不同的生育时期对水分的要求是不同的,表现为:
&1、播种到出苗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3-5%,此时要求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的70%为宜。
&2、出苗以后:苗期田间持水量控制在60%左右。
&3、拔节前后:进入植株旺盛生长阶段,植株迅速增大,同时温度升高,对水分的需求迫切,需水量增大,这时要求土壤水分占田间持水量70-80%。
&4、抽雄前后-开花、吐丝:是需水最多的时期,这个时期有充足的水分,保证土壤水分占田间持水量的70-80%。抽雄前10 天至后20 天需水量200毫米以上。
&5、籽粒成熟期:进入成熟期以后籽粒基本定型,对水分的要求逐渐减少,土壤水分对产量的影响越来越小。
&6、玉米总耗水量:早熟品种300-400 毫米,中熟品种500-800 毫米,晚熟品种800毫米以上,但全生育期内不得少于350 毫米。
&总的说来,玉米营养生长期土壤水分占田间持水量的60-70%为宜,花期以70-80%为宜。
&6、主持人:这是玉米对于水分的6方面要求。吕老师,一旦缺水,出现干旱的情况,他是怎样影响玉米产量的呢?
   专家:干旱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生育期的影响:在玉米苗期干旱会抑制玉米的生长速率,使发育期显著延迟,而在拔节期会促进玉米早熟,导致发育期明显缩短。
(二)对株高的影响: 干旱对玉米株高产生明显抑制。
(三)干旱对叶面积的影响:干旱会使叶片干卷萎蔫,进行光合作用的绿叶面积减少。
(四)干旱对果穗性状的影响:干旱会使玉米果穗穗长变短,果粒数减少。最终导致玉米减产。
&  &7、主持人:那我们如何来判断干旱呢?或者说当玉米遇干旱后会有哪些田间表现呢?
   专家:受旱田间主要有如下表现: 苗期干旱,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发黄,茎秆细小,即使后期雨水调和也不能形成粗壮茎秆孕育大穗。喇叭口期干旱,雌穗发育缓慢,形成半截穗、穗上部退化,严重时,雌穗发育受阻、败育,形成空穗植株。 抽雄前期干旱,雄蕊抽出推迟,造成授粉不良,形成花籽粒。 授粉期如果遇到干热天气,特别是连续35度以上的干旱天气(副热带高气压带在江淮之间停留),造成花粉生命力下降,影响授粉,形成稀粒棒或空棒。外观上花丝不断伸出苞叶,形成长长的胡须。 一直处于干旱或半干旱状态的植株,其植株矮小,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叶片卷皱,发黄,甚至枯死。如果旱情得到缓解,植株恢复生长,恋青,在穗部上下节形成多个小的无效穗,并且容易招引螟为害茎秆、嫩穗。灌浆期的遭遇旱灾,则籽粒不饱满,穗棒松软,有的穗轴上籽粒呈从大至小梯状排列。
8、主持人:原来是这样的。说了这么多,我们对于玉米干旱的原理、表现、如何判断都了解的很清楚了,那下面我们还是抓紧时间,告诉农民朋友怎样应对旱灾吧。
  &专家:好的。充分发挥现有应急抗旱水源工程的作用,浇水保苗。集中有限的水源优先保证高效经济作物、高产地块和处于临界状态地块用水,重点保口粮田、高效田,努力提高抗旱经济效益,减轻干旱造成的损失。有条件的地方建议用“地龙”进行喷灌,即节水用可缓解空气干旱。浇水1-2天后要铲一次,破除土壤板结,防止水分蒸发。
如果没有水浇条件,我们就要从以下方面做好应对:
&  品种选择
&  注意选择种子拱土能力强、籽粒灌浆和脱水快、较抗旱的玉米品种。在中、下等肥力及盐碱地块,种植稀植或半耐密中早熟耐旱品种;在肥力较高、有机肥及化肥投入水平高及有灌水条件的地块,可选择种植耐密、半耐密中熟或中晚熟高产品种。如:先玉335、农大84、仲玉3号等。
& 种子处理
  &播前进行种子精选和晾晒,挑选均匀一致的种子,选择晴天晒种三天,提高发芽势、抗病性和出苗整齐度。
& 种子包衣
  &利用抗旱型复合种衣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防治苗期病虫危害,增强根系的活力和自身抗逆性。对玉米催芽种子不能进行包衣处理,防止出现药害。
  &施肥要点
& 通过测土,实行配方施肥。
  &增施钾肥能通过减少植株蒸腾损失来提高水的利用率,增强作物自身的抗旱力。结合播种每公顷施氧化钾45-75公斤(或氯化钾100-150公斤)为宜。采用化肥深施技术,做到种、肥隔离,避免烧种子和幼根,影响出苗。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用养结合。多渠道扩大肥源,通过增施农家肥、秸秆还田、种植绿肥以及深松等措施,加强农田培肥,改善土壤结构和供肥能力,提高化肥利用率并逐步减少化肥施用量。
  加强田间管理,根外喷肥促生长
  苗龄较小的地块要利用早晨或傍晚用尿素、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进行叶面喷肥。增加植株叶片水分,降温增湿,同时可给叶片提供必须的水分及养分,促进玉米生长。及时拔除田间杂草,做好红蜘蛛监测,发生病虫害及时防治。
适时收获增粒重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玉米多为紧凑型品种,发生干旱时出现假熟现象,苞叶干枯后,籽粒仍然灌浆。根据地块植株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收获期,当植株已经干枯、果穗倒挂、苞叶枯白的地块应及时收获,对有绿色叶片的植株要适当延迟玉米收获时间,提高百粒重。一般在玉米苞叶干枯松散,籽粒变硬发亮,籽粒基部黑色层形成,乳线消失时收获。
 9、主持人:欢迎回来,听众朋友您现在收听到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致富早班车节目,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玉米旱涝来应对技术。刚刚我们介绍了干旱的应对措施,下面我们再来说说涝灾。吕老师,涝灾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大吗?
&专家:当然。涝灾较轻表现为玉米倒伏,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小。涝灾中度表现为玉米倒伏,而且玉米无法正常生长,减产一半甚至更多。严重涝灾表现为玉米根系无氧而死,玉米绝收。
 10、主持人:那涝灾是怎样影响玉米产量的?以及涝来发生后会有什么田间表现?吕老师您来分别介绍一下。
&专家:积水会造成土壤板结,根系缺氧,细胞死亡,吸收水和养分能力弱,叶子失水缺肥发黄枯死,同时,水带走土壤中大量养分,玉米缺肥,生长不良;田间湿度增加,病害发生严重。
&具体的田间表现为:
  ⑴ 苗期:从出苗-七叶易受涝害。当土壤水分过多或积水,使根部受害甚至死亡,当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的90%时则形成苗期涝害。田间持水量90%以上持续3 天,则玉米三叶期表现红、细、瘦弱,生长停止。连续降雨大于5 天会造成苗弱黄或死亡。
 & ⑵ 玉米中后期:是耐涝性较强的时期。地面淹水深度10 厘米,持续3天只要叶片露出水面虽然不会死亡,但产量会受到很大影响。在8 叶期以前因生长点还未露出地面,此时受涝减产最严重,甚至绝收。若出现大于10 天的连阴雨天气,玉米光合作用减弱,植株瘦弱常出现空杆。
  ⑶ 大喇叭期以后:耐涝性逐渐提高。但花期阴雨7 月下旬-8月中旬雨量之和大于200 毫米或8 月上旬的雨量大于100 毫米,就会影响玉米的正常开花授粉,造成大量秃顶和空粒。
 11、主持人:听了您的介绍原来涝灾对玉米的产量影响更大。那我们有什么应对措施呢?您来介绍一下吧。
&专家:可以这么说。在说技术以前,先说说补救原则吧。
&1、视灾情分类补改原则。对灾情非常严重、绝收地块,及时毁种,改种生育期短的其它作物;对灾情不十分严重,可以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土壤条件、促进作物灾后复壮的地块,及时采取技术措施,减轻灾害损失。  
&2、尊重自然规律及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原则。按自然规律和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采取相应补救措施,科学改种适宜的农作物品种。  
&3、尽量不毁种改种其它作物原则。目前,已经进入立秋节,我县立秋节后有效积温有限,改种其它作物受到有效积温制约;同时,一些生育期短的作物产量一般较低。如果受灾地块能够通过加强田间管理,采取补救措施能够取得一定产量,尽量不进行毁种改种其它作物。  
&4、依靠科技手段补救原则。要因地制宜、因作物品种,采取适宜的促转化升级技术措施,促进受灾作物恢复生长,促弱转壮。  
&5、抢时快救原则。一方面在积水、沥涝的情况下由于缺氧根系会迅速腐烂丧失功能,需迅速采取相关补救措施减缓灾情;二是绝收地块迅速毁种改种其它作物,不能延误农时,影响改种作物正常成熟和产量。
&12、主持人:这是原则。那在坚持这些原则的基础上我们再来学习下面的补救措施吧,当遇到涝灾时,这是很关键的。是吧?
&专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补救:
&(一)迅速排水降渍  
 农田长时间积水,土壤严重缺氧,农作物根系功能下降或窒息死亡。因此,暴雨后根据积水情况和地势,采用排水机械和挖排水沟等办法,尽快把田间积水和耕层滞水排出去,减少田间积水时间,做好田间沟渠的疏通、清淤工作,确保田间沟渠的排水畅通。抢排明水,降低水位,预防二次涝渍。同时,要把叶片、茎秆上的糊泥掸掉或洗净,以恢复叶片正常的光合作用。
 & &13、主持人:吕老师,我发现当玉米被水淹了,很容易同时发生倒伏现象,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专家:这就是我们的第二项措施:
&(二)早扶倒伏植株  
  暴风雨后,玉米可能出现倒伏。倒伏玉米茎叶重叠,不利于通风透光,造成田间郁闭,会引起病虫害蔓延而减产。因此,要尽早扶起倒伏的玉米,如果倒伏发生在拔节前,玉米自身有一定的恢复直立能力,不必人工扶直。如果倒伏发生在抽雄后,必须人工扶起,,但要尽快扶起,最好在2~3天内完成。  
 & 14、主持人:前面您提到涝灾的水会带走土壤养分,那这个时候是不是还要补肥呢?
专家:是的,一定要及时补肥促壮。
&(三)及时补肥促壮  
 玉米受涝后,一方面土壤耕层速效养分随水大量流失,另一方面作物根茎叶受伤,根系吸收功能下降,植株由壮变弱。因此,要及时补施一定量速效化肥,促进农作物恢复生长,促弱转壮。  
 1、根外追肥。根外追肥,肥效快,肥料利用率高,是农作物应急供肥的有效措施。田间积水排出后,应及时喷施叶面肥,保证农作物在根系吸收功能尚未恢复前对养分的需求,促进农作物尽快回复生长。玉米田每亩用0.2%~0.3%的磷酸二氢钾+1%尿素水溶液45~60公斤,进行叶面喷雾;每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2、补施化肥。植株根系吸收功能恢复后,再进行根部施肥,补充土壤养分,保证作物对养分的需要,促进植株转壮,减轻涝灾损失。玉米处于抽穗扬花期以前的地块,每亩补施20~25公斤高浓度复合肥,并于大喇叭口期或抽穗扬花期每亩补施7.5~10公斤尿素,促进玉米恢复健壮。  
 & 15、主持人:还有哪些有效措施吗?
 & 专家:还可以从以下方面做一补救:
&(四)抓好中耕培土。中耕锄划培土,具有疏松土壤、散墒,促进更新发育的作用。玉米受涝后,往往造成土壤湿度大、土壤板结、通透性差,致使农作物根系活力下降,抗倒伏能力低下。应抓住雨后晴好天气,及时中耕1~2次进行松土和雍根,破除板结,防止沤根,增强根系活力和植株抗倒能力。  
(五)强化病虫害防治  
&受灾后,由于田间湿度大,往往会出现病虫害发生蔓延,因此,对受灾地块,重点做好中后期玉米螟等虫害和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玉米螟防治,夏玉米心叶中期,用白僵菌粉0.5公斤拌过筛的细砂5公斤制成颗粒剂,投撒玉米心叶内;在心叶末期,用50%辛硫磷乳油1公斤,拌50~75公斤过筛的细砂制成颗粒剂,投撒玉米心叶内杀死幼虫,每亩用颗粒剂5~7.5公斤。防治玉米叶斑病,在玉米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代森锰锌5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0.3%的磷酸二氢钾喷雾。  
  &16、主持人:如果一旦出现涝灾特别严重,没法补救的地块,那我们是不是该改种其它农作物?还是要采取什么措施呢?吕老师。
 & 专家: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但一旦发生了,我们也要正确对待。绝收地块要抢时毁种。8月10日前,可以毁种改种大白菜、萝卜、芥菜;8月10日以后,可以种植香菜、菠菜、樱桃萝卜或定植大葱等早熟或耐寒的蔬菜品种。涝灾偏晚不适宜再毁种其他作物,水浇条件好的地块可以考虑进行设施农业建设与生产,提高生产效益。 
人类无法抗拒大自然的威力,但我们可以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早做打算,有防大涝抗大灾的思想意识,进一步搞好农田基本建设,落实防洪防涝抗灾设施措施。重点搞好沟渠清淤,疏通排灌沟渠,修复农田设施,清理排水障碍,检修、备足排灌设施设备,做到旱能浇,涝能排,为确保秋粮作物丰产丰收提高保障。
全国各地县市农广校
石家庄市农广校网站
承德农村远程教育网
北京市房山区农广校
鹤壁市农广校
山西临汾农广校
南阳市农广校
甘肃省天水市农广校
烟台农广校
临沂农广校
阜宁县农广校
奉贤农广校
洛阳市农广校
丰南农广校
松原市农广校
农业职业院校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赣州农业学校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职业学院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科技管理学校
潍坊职业学院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农业部部属新闻媒体
CCTV7——农业节目
三农在线—农民日报
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村读物出版社)
全国农业展览馆
中国农机新闻网
行业网站推荐
湖北农业远程教育网
人民乡镇在线
中青家政网
三农数据网
巴东农广校网
农民教育培训网
中国林业培训网
中国国家培训网
新兽医杂志
大连商品交易所
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年 旱灾 玉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