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说钱拿去打新股的,怎为什么会出现质量亏损亏损

  [摘要]  报告导读不确定性中寻找Alpha机会,关注超跌优质次新股+高送转主题投资要点不确定性中寻找Alpha机会Alpha主题“利刃”:次新股+高送转。我们认为,具备“类创业板”属性的“新”“酷”“炫”次新股和有意愿且有能力进行“高送转”的个股成为当前不确定性市场背景下确定性较高的Alpha品种,可重点关注这两类主题。  超跌优质次新股或“一马当先”今年以来,次新股备受追捧主要支撑因素包括:制度红利、“新”“酷”“炫”的“类创业板”属性、标的稀缺性、筹码干净、外延并购和高送转预期强烈等。  经历6月中旬市场的激烈调整后,部分优质的次新股被“错杀”。我们认为,当前的时点可重点关注优质次新股被“砸开”的投资机会,部分前期超跌的优质次新股将成为最具确定性、兼具弹性的投资方向;另外,6月底-8月份次新股的密集送转成为增量资金重点关注因素,叠加中期高送转效应,次新股短期内或具备了股价上行的催化剂。  中期“高送转”的时点再次临近在当前中报“高送转”时点再次临近的背景下,该主题在市场不确定性条件下同样具有较强的Alpha属性:逻辑之一在于主题的“确定性”,历史经验表明高送转成为岁末年初及年中不可缺席的“盛宴”;逻辑之二在于短期内市场主题相对匮乏,“高送转”作为传统的事件驱动性主题有望重获关注。  主题重点关注标的综合以上逻辑,并结合行业研究员推荐,我们筛选出重点关注的核心标的为:  中科曙光、赢合科技、金雷风电、众信旅游、东方通、长亮科技、三六五网、克明面业。  作者:佚名来源浙商证券)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新股资讯
机构打新两个月浮盈7.3亿元
  在发行新政出炉之前,对于新股而言,此刻的A股市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与一级市场申购日渐冷清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打新股的收益正伴随着二级市场的回暖而步步高升。截至上周,上交所和深交所本年度已合计发行新股18家,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内,包括公募基金、券商、险资、社保、PE/VC在内的机构投资者通过打新账面浮盈已超过7.3亿元。
  申购热情降温
  从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将制度改革的利剑直指新股发行机制那一刻起,一级市场发行遇冷的命运就已经注定。
  直到年内第一只大盘股中国交建出现大规模缩量、减价发行的情况,网下认购仍然不足,以至于迫使承销商启动余额包销机制之时,一级市场春寒料峭的现实可谓昭然若揭。
  横眉冷对新股发行的第一梯队来自于基金系。继去年年底华宝兴业基金(微博)公开宣布暂停参加新股询价后,今年年初,信达澳银基金公司新近加入了拒绝询价的阵营。有关统计显示,在国内规模排名领先的基金公司中,已有两家明确表态将暂时不参与新股询价,4家表示会减少参与。
  询价降温的风潮迅速弥漫到整个机构投资者队伍。新金融记者粗略统计了今年新上市公司的询价记录,截至上周末,新上市公司网下申购的询价家数平均仅为27-28家,最高纪录是中国交建保持的47家。
  但在2011年,200余只新股平均每家都能接到41家机构的询价,最高时曾达到过83家,机构询价的积极性远高于今年。
  当然,伴随询价热情的退潮,机构申购的热情也在节节降低。今年以来上市的个股,网下超额认购倍数的平均值仅为6,中国交建发行时甚至没有出现超额认购的情况,最新登陆二级市场的吉视传媒网下超额认购倍数也不足2。而在去年,新股发行网下超额认购倍数的均值超过了16。
  统计显示,1-2月以来,19家新上市公司网下申购冻结资金规模不过165.6亿元。对于这般冷清场面,从事新股策略研究的大通证券分析师吴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说道:“一级市场的申购热情和二级市场高度正相关,并且,还存在着一定的反应时滞。”
  他认为,去年的新股破发潮是促使机构投资者“用脚投票”的关键诱因。“二级市场下跌的时候,一级市场的估值很有可能还维持在高位,新股上市后就面临着破发的风险,这就是去年的情况。但如果破发家数持续增多,反过来又会抑制一级市场的申购情况,这就是目前的状态。”
  而在浙商证券宏观策略分析师张延兵看来,除了去年申购新股而大规模亏损的前车之鉴,流动性不足也是抑制机构打新热情的重要因素。“打新股需要钱,但今年资金面并不宽松,否则央行也不会二度下调存准率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机构询价和申购热情降温的同时,一个始终困扰A股市场的指标也悄然遇冷――2012年以来,新股首发市盈率大幅度下挫。
  除华录百纳(微博)和国瓷材料首发摊薄市盈率仍在50倍之上,其余包括在创业板上市的新股在内的17只个股首发PE均徘徊在30倍上下,更有中国交建和杨子新材摊薄后的溢价率不足20倍。
  不难看出,在新股发行机制、特别是定价机制改革之前,甚至在行业市盈率指标尚未出炉之前,机构投资者们已顺着市场自身的节奏先行一步了。
  打新收益崛起
  引发新金融记者注意的是,新股在一级市场频频遇冷的遭遇,却成为其在二级市场迎来爆炒的伏笔。接连走低的申购热情和新股溢价,正在引发沪深两市又一波“新股行情”。
  除江南嘉捷和海思科仍小幅破发外,其余已上市的12只新股的最新价位已全面高于首发价格,吉视传媒上市两天股价就暴涨了80%,较早上市的朗玛信息和环旭电子的涨幅则直逼100%。截至上周五收盘,已有6只新股在首发价的基准上飙升50%以上。
  “在市场稍微有回转迹象的时候,新股市盈率的大幅下滑给二级市场腾出了一定的空间。”吴表示。
  当然,新股在二级市场受到的热捧也使得机构的打新收益一路高升。根据《新金融观察》报的统计,从今年1月13日第一批新股安瑞科和国瓷材料首发上市,一直到2月24日收盘,短短26个交易日,包括公募基金、券商、险资、社保、PE/VC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年内通过打新账面浮盈已超过7.3亿元,平均每个交易日获利2800万元。
  值得称道的是,基金系依旧是获利最多的方阵,包括华夏、嘉实和南方在内的20家基金公司年内打新的账面收益已经达到3.4亿元,几乎包揽了全体机构投资者打新的半数收成。
  与此同时,一级市场的买方力量中,券商系正紧追基金公司,收益率扶摇直上,证券公司的自营和资管两大部门合计账面盈利已超2亿元,其中,连中8大新股的渤海证券自营团队的账面浮盈甚至接近7000万元。此外,广州证券、银泰证券和国泰君安的自营部门均获得了超千万元的收益。
  在险资阵营中,中国人寿、泰康人寿(微博)和中国人保分别收获7826万元、1971万元和652万元。社保基金的收益也超过了4000万元。另外,兴业国际信托也将超700万元的浮盈收入囊中。
  新金融记者注意到,上述机构虽都赚得盆满钵盈,但申购策略却各有不同。有的集中火力、孤注一掷,有的则分散风险、广泛撒网。机构打新盈利的整体排行榜上,诺安基金(微博)和中国人寿双双采用了第一种策略,仅仅依靠吉视传媒这一只新股两日的涨幅,就稳稳坐上了排行榜的头两把交椅,分别净赚1.4亿元和7826万元。
  与之不同,同时获配杨子新材、安科瑞、共达电声、环旭电子、江南嘉捷、荣科科技、万润科技和吉视传媒8只新股的渤海证券,则依靠接近7000万元的收益成为盈利排行榜上的第三强。
  值得关注的是,伴随上周收盘,沪指已稳稳站上了久违的2400点,对于现阶段新股申购的策略,吴提醒投资者:“目前环境下依旧不适合高市盈率发行,整个市场的热情还不足以推动高市盈率个股上行。另外,一级市场的申购要围绕二级市场的热点板块和行业展开。”
  改革,不是郭树清一个人的战役
  很多人都在解读郭树清,甚至猜测由他所引领的这一轮改革风暴能否真正成功。其实,改革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郭树清提供给市场怎样的路径,更取决于多少人愿意跟上,以及跟上的速度。
  在沪指触碰阶段底部2313点的一周后,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了郭树清时代。在郭将办公室从建设银行的大楼搬到证监会之前,这位以经济体制改革理论见长的官员几乎从未发表过任何与股票紧密相关的言论,资本市场对他充满好奇与期待。
  市场甚至来不及等待郭树清表态,来自股民、机构、学者以及媒体的“改革谏言书”已然蜂拥而至,一句句质疑毫不留情地抛向了郭树清――为什么中国经济领跑,而中国股市领跌呢?为什么上市公司业绩变脸如此迅速呢?为什么圈钱时毫不手软的公司们在分红时却纷纷吝啬起来了呢?为什么ST股多年未有退市呢?投资者将A股孱弱的矛头直指资本市场的制度漏洞。与郭树清一同到来的,是一场痛斥制度顽疾、热议改革路径的全民大讨论。
  很不幸,投资者尚未收到这位新主席的回复,却意外收到了A股的反馈――郭树清履任半个月后,股市发生了2011年最惨痛的一轮杀跌,沪指径直穿透2200点,“十年一梦”的叹息声不绝于耳。然而,正是从这一刻起,这位新主席开始“发声”了,而且一发不可收拾。
  日,郭树清现身于第九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第一次阐述了他关于资本市场发展和改革的看法,并抛出中国股市要“吸引养老金入市”的重要言论。之后一个月内,郭树清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国内各大经济论坛上。
  直到今年1月9日,上任两月有余的郭树清第一次系统公布了他近阶段的“工作清单”――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从新股上市到垃圾股退市,从抑制新股超高价发行到敦促上市公司分红,从强化中介机构职责到吸引长期资金入市,甚至是从法律制度完善到监管理念革新,这份“清单”几乎回答了此前市场质疑的所有问题。&
  此后,包括郭树清在内的证监会多位高层官员先后重申并强调对分红、退市、内幕交易、长期资金入市的坚定态度。
  然而,“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投资者并没有一呼百应。相反,关于新主席提出的“养老金入市”的安全性问题、“IPO不审行不行”的风险性问题,市场观点不尽相同。
  如此情境下,改革心切的郭树清没有安静等待市场的反馈声,反而加速将其改革思想延伸到更多的领域,甚至主动谈论起了A股的投资价值――此前一周,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的成立大会上,郭树清提出整体估值不足15倍、蓝筹股静态估值不足13倍的中国股票市场已显示出罕见的投资价值。
  此番言论,着实激起资本市场千层浪。一部分分析人士将郭树清的表态直接解读为“监管层主动唱多”,甚至打趣般地将郭树清誉为中国最大的股评家。与“唱多”声音遥相呼应的是,上周,旨在鼓励产业资本增持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六十二条及第六十三条的决定》,以及沪深两市各行业市盈率指标接踵出炉。种种利好下,多头代表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正不遗余力地为新一轮牛市摇旗呐喊。
  然而令市场不解的是,作为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市场规范的建设者,投资价值的判断已然超出了郭树清的职责范围。我们是否能够将他这一系列表态单纯地解读为唱多A股呢?
  郭树清的高调行动和他进入资本市场的时点不无关系,某种程度上,是市场现状将他推到了这个风口浪尖。郭履任于资本市场危难之际。所谓危难,并非在于指数的下跌,而在于恐慌性杀跌的行情已背离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使得资本市场既不能合理反映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也不能对经济发展起到可持续性的刺激作用,融资功能岌岌可危。
  正如当初一封封“谏言书”所讲,种种顽疾的背后是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缺失,不完善的制度和不成熟的市场主体共同成就了非理性的投资文化。正在力促改革的郭树清意在为资本市场补上制度建设这一课,他所指引的是一条资本市场自我回归之路,回归到合理反映经济发展预期、有能力容纳更多证券化需求的良性轨道上来,而不是引领着沪深两市重演2006年的疯狂突进。
  如此回归,理论上能缔造一波超跌部位的“补涨行情”,但与此同时,估值中轴的主宰权也将顺势转移到经济层面上来。从这个角度讲,郭树清的改革风暴不等于唱多,实则是在交权――多或空将不取决于监管层,而取决于中国的经济、取决于上市公司的业绩。
  当然,郭树清所勾勒的这一条回归之路必定会伴随着局部的阵痛。在觊觎制度红利之前,各方市场主体毕竟先要保全性命。郭树清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涉嫌内幕交易和利益输送的中介机构,誓死不分红的“铁公鸡”,业绩惨不忍睹的ST企业,以及那些爆炒新股、追捧垃圾股的投资者。
  在中国这样以政策推动的经济体中,生存的关键是要抢在管理层行动之前先做好准备。还好,证监会长时间、高频率的“政策吹风”不仅明确了“牺牲”的方向,还给市场留下了充分的准备时间。各方力量是否在跟随监管层的指引,迅速撤离“危险地带”并积极潜伏于“价值堡垒”之中呢?似乎并不尽然。
  上周四,郭树清“遏制新股炒作”的表态声再次见诸主流媒体之日,新股吉视传媒却在上市首日遭二级市场疯狂抢筹,股价涨幅一度超过100%,导致上交所不得不对其实施临时停牌。
  因此,在跟上监管层的改革步伐、重建市场投资文化的关键时刻,各方人士不仅要“上书”这位新主席,也有必要审视一下自己的投资行为。
  毕竟,“改革”不是郭树清一个人的战役。文/&智梦寻
我要点评此资讯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给朋友:
以上行业显示为大行业分类,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
Copyright@2002-.cn
备案序号:京ICP备号-4
京公网安备:37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浙商证券“代客炒股”巨亏 律师称保底协议纯属忽悠
  2016年底,金先生发现自己的股票帐户只有2100万元,而一年前这个帐户还有5000万元。从5000万到2100万,一年间金先生的证券帐户亏损2900万,亏损幅度高达58%。据金先生透露,“代...
  2016年底,金先生发现自己的股票帐户只有2100万元,而一年前这个帐户还有5000万元。从5000万到2100万,一年间金先生的证券帐户亏损2900万,亏损幅度高达58%。据金先生透露,“代”他操作股票帐户的正是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近日,中国网财经记者接到一位来自江苏常州的金先生爆料,称自己在2015年底曾与浙商证券江苏分公司签订了为期一年的投顾服务协议,金额为5000万元,但协议到期自己不但没赚到钱,到现在反而“亏了三千万”。  “保底”协议不保底 委托炒股一年亏损2900万  金先生出具的资料显示,日,其与浙商证券签订了一份金额为5000万元的投顾服务协议,经办人为浙商证券南京分公司总经理助理苏某。该协议显示,不保障本金安全,收益分配方面,超出本金的部分,甲方即浙商证券可获得30%的分红,乙方即金先生获得70%;赔偿机制方面,本金亏损部分浙商证券承担30%,金先生承担70%。止损位是亏损总额不超过本金的10%。该协议的到期时间为日。图为投资者金先生提供的投顾服务协议  投顾协议显示,乙方金先生全权接受甲方浙商证券的投顾服务,根据甲方投顾指令进行账户操作,严禁乙方在无投顾指令的情况下私自操作。该协议签订后,金先生表示自己在浙商证券开设的股票账户其实一直由浙商证券独立操作。  2016年8月份,金先生发现自己股票账户的亏损金额超过1000万,占本金的比例超过20%,然而浙商证券并有按照协议书进行及时止损。金先生找到经办人苏某进行询问,苏某提出会为其保本,随后双方签署了一份补充协议书。这份补充协议书的内容包括:浙商证券保障金先生本金安全,本金亏损由浙商证券全部承担;合同运行期间,乙方金先生不得干涉和影响甲方的操作思路与操作方法。  转眼协议期将满,日金先生发现自己的账户已亏损近2100万,便催促浙商证券清盘并退还本金。按照金先生的说法,浙商证券同意在日清盘同时会将5000万汇入金先生账户。  但到了约定日期,浙商证券方面并没有如约清盘。金先生找到与其签订协议书的经办人苏某,苏某称总部正在商量开会。金先生出具的一段视频资料显示,日,他在与苏某面谈时,苏某称总部无法拍板此事,同时清盘的事情仍在商量。
无相关信息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浙商证券成券商IPO排队“钉子户”
作者:佚名&&&
中金在线微博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等了近33个月 同期和后来的都上了
  排队IPO的券商哪家“苦”?近日,《金证券》记者在查阅证监会官网公开信息时注意到,券商行业中,浙商证券已成排队IPO队伍中“钉子户”。公开信息显示,自日首次预披后,经过33个月的时间,依然前途未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和它同时预披的国信证券、东方证券都早已上市;在它之后的华安证券、中原证券也成功上市。
  此前市场一度有消息称,浙商证券有意中止上市进程。昨日《金证券》记者通过招股书中公开联系方式,试图连线浙商证券求证相关情况,不过其公开电话一直无人接听,公开邮箱地址则显示无法找到。
  同期的后来的都上了
  根据证监会官网公开信息,日,浙商证券首次发布了招股书。同一天,国信证券也发布了招股书。两个月后,银河证券发布了招股书。当年年底,东方证券、东兴证券和中原证券也加入到排队IPO的队伍中。
  日,国信证券顺利上市;次年2月,东兴证券上市;次年3月,东方证券上市;去年12月,银河证券顺利过会;今年1月3日,中原证券上市。
  换言之,当时排队的6位兄弟,现在只有浙商证券一家没有上市的消息。
  如果和同阶段的兄弟们比不够“忧伤”,那么和后来的兄弟们比,浙商证券更“苦命”。
  2015年5月发布招股书的国泰君安;同年6月发布招股书的第一创业;去年3月发布招股书的华安证券——他们分别在2015年6月、2016年5月、2016年12月上市。更不要说同时期借壳哈投股份的江海证券、借壳宝硕股份的华创证券、甚至是上周刚刚敲定的借道华鑫股份曲线上市的华鑫证券。
  浙商证券在上市这条道路上,似乎离它的同水平行业兄弟越来越远。
  《金证券》记者注意到,浙商证券在日曾经更新过一次招股书。不过就证监会官方网站披露的信息来看,此后再无更新招股书的动作。浙商证券官方在公开场合也未再透露出些许关于上市的情况。
  已等待近33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市场一度有消息称,浙商证券已经中止了IPO之路。
  外界猜想有其合理之处,因为按照IPO排队要求,上报财务数据必须是最近三年的,如果浙商证券仍要继续排队,肯定要将相关材料更新到2016年。“如果上年财务数据出来后,他们还没更新,那说明就不排了。”国内一家券商投行部人士对《金证券》记者说。
  但浙商证券内部一位人士则表示,不可能不排队,券商上市已经是行业共识。他解释,券商要发展,必然要增加资本金。要增加资本金,首选方式必然是上市融资,所以券商上市是大势所趋。
  那么,浙商证券为何成了券商排队IPO里的“钉子户”?
  实际上,就浙商证券日发布的更新后的招股书来看,公司业绩下滑风险较明显。除此之外,“踩雷”也成为近年来浙商证券的一个“烦恼”,如私募债兑付风险、国海证券“萝卜章”等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日至今,浙商证券已在排队窗口等了近33个月,等了这么久,是否会寻求其他渠道登陆资本市场?
  昨日,《金证券》记者试图连线浙商证券求证相关情况,不过其公开电话一直无人接听,公开邮箱地址则显示无法找到。
责任编辑:cnfol001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拿去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