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为无故喘消瘦不食消瘦可以打猪瘟吗?

仔猪副伤寒的诊治_兽医学论文_第一论文范文网
第一论文范文网免费提供兽医学论文范文,兽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并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论文分类导航
仔猪副伤寒的诊治
刘本君/ 黑龙江职业学院农牧工程学院 (一)发病情况 双城乐群乡一养殖户家中,饲养80 日龄左右的仔猪百余头,接种过猪瘟、蓝耳病及口蹄疫疫苗。连日来相继有10 来头猪发生体温升高,精神差,蔫食,不愿运动,消瘦等症状。个别患猪眼部有脓性分泌物。部分猪皮肤上有暗红色斑点。有2例未出现任何症状,突然发病死亡。发病3 d 后共死亡7 头。用青霉素、链霉素及安乃近等药物治疗,用药后症状有所减轻,但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于是来到动物医院就诊。 (二)症状 病猪表现体温升高, 达40℃~ 42 ℃,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饮欲增加。眼部有黏液和脓性分泌物,少数角膜浑浊。部分猪耳部、胸下、腹下及四肢有紫红色出血点或出血斑。患猪病初便秘后下痢,排灰白色或黄绿色腥臭粪便,有时带有血液,常有腹痛症状。随着病程的发展,病猪呼吸困难,咳嗽,痉挛,体温下降,有的出现皮肤湿疹。严重病例卧地不起,衰竭死亡。病程2 ~ 3 周,病死率25% ~ 50%。耐过猪成为僵猪。 (三)病理变化 剖检部分死亡病猪发现血液凝固不良,皮下脂肪胶样浸润。胸腹腔积液,暗红色。心内外膜均有出血点,肺淤血、水肿,小叶间质增宽。胃黏膜出血。脾肿大,呈橡皮样的暗紫色,脾间质增生。肝肿大,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坏死灶。胆黏膜有散在的芝麻粒大溃疡灶,胆汁浓稠。肾脏淤血,呈蓝紫色,上有出血点。膀胱有出血点。盲肠、结肠、回肠后段,肠壁增厚,黏膜覆盖一层弥漫性腐乳状坏死性糠麸样假膜,下层有溃疡。肠系膜淋巴结索状肿大,出现浆液性、出血性炎症。 (四)防制 1. 预防本病应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消除引发本病的诱因。断奶分群时不能突然改变环境,猪群饲养密度不能过大,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在断奶前后应口服或肌注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菌苗。当发现本病时,应立即对发病仔猪隔离消毒,并对病死猪深埋或焚烧。 2. 本病的治疗可选用药敏实验有效的抗生素,土霉素或者氟苯尼考,剂量30 ~ 50 mg/kg,肌肉注射,每日1 次,连续5 d。呋喃唑酮,剂量20 ~ 40 mg/kg,口服,每日1 次。连用5 d。同时配合使用黄芪多糖或板蓝根注射液。 治疗3 d 后不再有猪只发病,5 d 后发病猪群痊愈。 (五)小结 1. 沙门氏菌病为人畜共患疾病。为了防止本病传染,应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提高机体抗病力。屠宰检验时,病畜禽应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食用肉类一定要充分煮熟,防止鼠类窃食食物和饮水,饲养员、兽医、屠宰人员应注意卫生消毒工作。 2. 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沙门氏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造成发病率逐渐上升,因此治疗本病使用一种药物治疗无效时,可换用其他种类的抗生素,有条件的话最好先做药敏试验。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 14:57:28
网友评论《仔猪副伤寒的诊治》
本类论文总排行版
本类论文本月排行
本类论文本周排行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给猪打啦氟苯尼考能不能打猪瘟苗?
理论上没有影响,因为猪瘟疫苗是活病毒,但大剂量的氟苯尼考会影响猪的免疫系统,可能造成疫苗免疫效果降低.另外打针的猪要是有病,使用疫苗后出现免疫反应的可能性就加大了.建议隔1-2天再打疫苗,当然紧急免疫除外.希望对你有用.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家里有2窝小猪的生病了[3个月左右]都看了快一个月了还没好现在剩下不多了,身上有紫红色、红色块点、有呕吐、食欲不好、发烧、无精神,请问是猪瘟吗?又该这样防治?急、、、、、
09-10-08 &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病急、高热稽留和细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等变化为特征。OIE将其列为A类疫病。 1 病原学 猪瘟病毒属黄病毒科、瘟病毒属。 本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既能在冷冻条件下存活,也能在烟熏烤晒加工的肉品中存活;但不耐热,仅部分毒株可抵抗56℃温度。pH&3.O或pH>11.O可灭活;对乙醚、氯仿、 β-丙烯内脂敏感;能被2%氢氧化钠、1%福尔马林、碳酸钠(4%无水或10%结晶碳酸钠+0.1%去污剂)、离子和无离子去污剂、含1%碘伏的磷酸灭活。 2 流行病学 该病发生于亚洲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中美及南美、非洲及部分欧洲国家。 在自然条件下,猪、野猪是猪瘟病毒惟一宿主。其他动物有抵抗力。猪不分年龄、性别和品种均易感。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先是一头或几头猪发病,以后逐渐增多,经1~3周达到高峰,发病率80%~100%。治疗无效,病死率极高。呈流行性或地方流行性。 病毒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感染。也可经眼结膜、伤口、输精感染及胎盘垂直传播。直接接触感染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精液、血液而感染;或通过农场访问者、兽医及猪的贸易活动传播;通过污染的栏舍、器具、车辆、衣物、设备及采血针头间接传播;用未煮沸的泔水喂猪也可导致传播。 传染源为病猪、愈后带毒和潜伏期带毒猪。病、死猪的所有组织、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持续毒血症并数月排毒的先天性感染的仔猪;带毒的猪源细胞苗及自然弱毒株均可成为传染源。 3 临床症状 猪在胎儿期接触到猪瘟病毒有可能终身感染,潜伏期一般为几个月。仔猪接触病毒后潜伏期为7~10天,通常在感染后5~10天具感染性,但慢性感染病例一般在3个月后才具感染性。 急性型:高热稽留(41~42℃)。食欲减退,偶尔呕吐。嗜睡、挤堆。呼吸困难,咳嗽。结膜发炎,两眼有脓性分泌物。全身皮肤黏膜广泛性充血、出血。皮肤发绀,尤以肢体末端(耳、尾、四肢及口鼻部)最显著。先短暂便秘,排球状带黏液(脓血或假膜碎片)粪块;后腹泻排灰黄色稀粪。大多在感染后5~15天死亡,小猪病死率可达100%。 慢性型:体温时高时低,呈弛张热型。便秘或下痢交替,以下痢为主。皮肤发疹、结痂,耳、尾和肢端等坏死。病程长,可持续1月以上,病死率低,但很难完全恢复。不死的猪,常成为僵猪。多见于流行中后期或猪瘟常发地区。 温和型:多年来一些地区散发一种所谓“无名高热”症,经研究证明多为猪瘟。因其潜伏期长,症状较轻不典型,病死率一般不超过50%,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称为“温和型”猪瘟。病猪呈短暂发热(一般为40~41℃,少数达41℃以上),无明显症状。母猪感染后长期带毒,受胎率低、流产、死产、木乃伊胎或畸形胎;所生仔猪先天感染,死亡或成为僵猪。 4 病理变化 急性型: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全身性出血、淤血,尤以(耳根、颈部、胸腹下、四肢内侧)皮肤、淋巴结、喉头、膀胱、肾、回盲处明显。脾不肿大,边缘有暗紫色稍突出表面的出血性 梗死,为猪瘟特征性病变,但一般不常见,仅50%~70%病例出现梗死病变。常见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周边出血显著,杂有贫血变化,呈红白相间的大理石状,多见于颌下、颈部和腹腔淋巴结。 慢性型:主要为坏死性肠炎,一般在回盲瓣口、盲肠及结肠黏膜上形成同心轮状的纽扣状溃疡,突出于黏膜面,颜色黑褐,中央凹陷。通常无出血及炎性病变。全身性淋巴组织萎缩。仔猪常见胸腺萎缩,肋软骨连接处外生骨疣。 5 诊断 5.1 依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5.2 实验室诊断 在国际贸易中,指定诊断方法为过氧化物酶联中和试验(NPLA)、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FAVN)、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无替代诊断方法。 病原鉴定:采病猪器官组织经冰冻切片,进行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验,或细胞培养分离病毒,结合免疫荧光或过氧化物酶法检测病毒。以单克隆抗体确诊鉴定。 血清学试验:过氧化物酶联中和试验、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样品采集:用于鉴定病原应采扁桃体(最合适的样品)、(咽、肠系膜)淋巴结、脾、肾、远端回肠、活病畜血液(经EDTA抗凝)。上述样品置冷藏条件下(但不能冻结)尽快送至实验室。 用于血清学试验应采疑似康复畜、母猪生下的疑似先天感染仔猪及被监测猪的血清样品。 5.3 鉴别诊断 应与非洲猪瘟(临床不能区分,须采样送检)、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沙门氏菌病、猪丹毒、急性型巴氏杆菌病、其他病毒性脑脊髓炎、链球菌病、链球菌病、钩端螺旋体病、香豆素中毒等病区别。 6 防治 本病尚无治疗方法。感染猪须扑杀、动物尸体应销毁。在猪瘟流行的地区,使用猪瘟弱毒疫苗能有效地减少经济损失,但却不能有效地消灭猪瘟。在无猪瘟或进行猪瘟根除计划的地区,应禁止使用猪瘟疫苗免疫。 6.1 预防 猪场应贯彻自繁自养的方针,建立种公猪及种母猪血清监督系统和有效的生猪认证及记录系统,并与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兽医建立有效的联系,防止引进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提高猪群的抵抗力。检疫工作应特别抓住屠宰场和生猪的市场、收购、运输、仓库以及病猪肉品的处理等环节。泔水等应煮沸消毒后喂猪。严禁将猪瘟病猪或污染病毒的物品带进猪场。 在猪瘟流行地区可采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或与猪丹毒、猪肺疫制成的二联苗或三联苗免疫接种。 6.2 处理 发生猪瘟的地区或猪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采取紧急、强制性的控制和扑灭措施。 发生疫情后,应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包括发病猪数、死亡数、发病地点及范围、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疫结果,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主管部门。 由当地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由县级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布封锁令,对疫区实行封锁,控制疫区内猪及其产品的流动。 扑杀病猪及同群猪,并无害化处理。严格消毒场地、猪舍、用具;污水、污物要严格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对疫区、受威胁区的健康猪一律采用猪瘟疫苗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注射时每头猪要换一个针头,并可适当增加剂量至2~5头份,但不得应用二联苗或三联苗。 详细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上、下游地区传染情况。对疫区以及周边地区进行监督。最后1头病猪死亡或扑杀后,经过1个潜伏期的观察,并经彻底消毒,可报请原发布封锁令的政府解除封锁。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猪瘟的发生,病变及预防治疗策略(之一)来源:中国猪e网 作者:郝民忠 时间: 点击: 1970 一、病原 猪瘟病毒,呈圆形。存在于病猪的血液、分泌物及排泄物(眼屎、粪、尿等)中。被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饲料、饮水及器具等都能传播本病。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存在于尿内的病毒如不经发酵,则很难失去毒力,都可成为传染源。此外,带毒猪、狗、禽、蝇及运输工具等,也都可传染本病。其传染途径为消化道、呼吸道、皮肤的创伤及眼结膜;也可通过胎盘垂直感染,给该病的免疫带来一定困难。二、症状 潜伏期长短不一,多由进入猪体病毒数量多少,毒力大小,猪抵抗力的强弱及其有关因素而定,平均为4-10天。临床上分为最急性、急性、慢性猪瘟。     最急性型 病势急剧,常在不呈现任何症状情况下,突然倒地死亡。由于疫苗的使用最急性少见了  急性型 病初体温升至41℃左右,持续不退;患猪先便秘,拉黑色似算盘珠硬烘,上附有“猪油”状粘液,有的随后腹泻,拉污秽恶臭稀粪;眼结膜发红,红肿流泪,有眼屎附着;公猪包皮肿胀,内有恶臭的黄色积尿,手挤有白色恶臭尿液流出;常见磨牙、昏睡、转圈、摇头或倒地四肢抽动、眼球上翻等神经症状:病至中后期,患猪四肢内侧、下腹腔部、耳后及外阴等处指压不退色;有的病猪干性轻咳,呼吸困难,呈胸式呼吸。一般多在1-2周内死亡。  慢性型 病程长达1个月以上,表现很不规则,体温时高时低,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但以下痢为主;病猪消瘦、贫血、弓背缩腹、头尾下垂、咳嗽、有的耳尖或尾尖出现干枯、后肢无力、行走摇晃。病猪多数死亡,而幸存者,也难以养肥,成为僵猪  近年来,各地还出现一种非典型猪瘟,为经过自然变异的低毒力病毒感染引起。对仔猪毒力强,有时可出现一些临床症状,一般病情都较轻,甚至不呈现典型的症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低剖检可见三、剖检与诊断  1)全身淋巴结肿大,尢其是肠系膜淋巴,切面四周边缘暗红色,中央灰白色,红白相间,很似大理石花纹一样2) 脾脏边缘往往可见粟粒大至黄豆大小的黑红色突起的出血,通称为&梗塞&3)大肠特别是回盲口部常有轮层状\中间突起的圆形纽扣状溃烂,所以群众称该为&烂肠瘟&4)肾脏颜色苍白,表面有分散或密布的针大出血点5)膀胱和喉头都有点状出血.,一般称为温和型猪瘟。6)体温在39.5~40.5°C之间,稽留,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结合实验室检查如采用ELISA试剂盒、兔体交互试验、酶标抗体技术等。防治目前本病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应以免疫接种等综合预防措施来控制本病的发生.有的采取一些对症疗法和中草药治疗,可获得一定疗效.定期进行预防接种是预防猪瘟的有效措施, 常用疫苗:1)猪瘟活疫苗(I)———乳兔苗。2)猪瘟活疫苗(II)———细胞苗。3.)猪瘟活疫苗(III)———淋脾 猪瘟疫苗使用说明1.以上3种疫苗在没有猪瘟流行的地区,一般在断奶后注射一次即可2.疫情威胁时,子猪可在21日龄~30日龄和65日龄左右各注射1次。3、严重流行区。可以进行超前免疫。仔猪出生后不吃初乳即可注射疫苗。注后2小时再吃乳4.被注射疫苗的猪必须健康无病,如猪体质瘦弱、有病,体温升高或食欲不振等均不应注射。5.注射免疫用各种工具,须在用前消毒。每注射1头猪,必须更换一次煮沸消毒过的针头,严禁打“飞针”。6.注射部位应先剪毛,然后用碘酒消毒,再进行注射。猪瘟脾淋苗的优点   抗原性好——为普通细胞苗的5倍抗原含量高——与国际标准接轨低过敏(组织成份单纯)——过敏源含量极低免疫猪群抗体水平高,抗体滴度均匀使用:猪瘟的加强免疫、猪瘟的紧急免疫接种控制慢性猪瘟、非典型猪瘟、温和型猪瘟母猪: 断奶时注射猪瘟脾淋疫苗1~2头份,或一年注射3次,每次注射猪瘟脾淋疫苗1~2头份,注意配种后15天内、产前15天内的母猪不注射,15天后加以补注  公猪:一年免疫二次,每次注射猪瘟脾淋疫苗1~2头份后备种猪: 使用前注射猪瘟脾淋疫苗1~2头份。仔猪:1  猪瘟非严重污染地区(场)     20~30日龄注射猪瘟细胞苗4头份。 60 ~70日龄时同剂量再加强免疫一次,如选为种用仔猪,可用猪瘟脾淋疫苗1~2头份。 仔猪:2.猪瘟污染较重地区,或疑有母猪猪瘟带毒猪场采用0-35-70免疫模式,即:0时免疫,仔猪吃初乳前1小注射猪瘟活疫苗1头份/头;35日龄注射猪瘟活疫苗2头份,或猪瘟脾淋疫苗1~2头份 70日龄注射猪瘟脾淋疫苗1~2头份 外购猪养猪场猪瘟免疫猪苗购入后3~5天猪注射猪瘟脾淋苗2头份/头, 五紧急接种现在多使用猪瘟细胞培养弱毒冻干活疫苗”(用世界著名的中国猪瘟兔化弱毒株一C株,接种牛睾丸细胞培养,收获细胞培养物,加稳定剂,经冷冻真空干燥制成)免疫预防,但各地常出现免疫失败,多点散发非典型猪瘟,也常见混合感染,母猪发生繁殖障碍,给养猪场户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建国以来多年使用“猪瘟组织苗”(1头份具有足够的免疫当量),在一般畜牧兽医人员头脑中,免疫程序与剂量已成定式,近些年改用“猪瘟细胞培养活疫苗”(1头份只含有150个免疫当量),但仍沿用原来的程序与剂量,免疫程序不合理,剂量不够,疫苗使用方法不当。或有野毒感染,而猪瘟暴发或受威胁的地区,采取紧急接种猪瘟疫苗,可以控制猪瘟病的再发生与蔓延。在发生猪瘟的猪场对无临床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的所有猪只(除哺乳仔猪外),每猪一律实行10头份接种,注苗后4—5天可能出现个别死亡,但一周以后猪瘟可平息。对受威胁区的所有猪只(哺乳仔猪除外),一律实行8头份接种,一周后猪群可得到保护。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用户名:密码:
当前位置: &
& --& 猪瘟疫苗能治疗猪瘟吗,猪瘟疫苗哪个厂家好
猪瘟疫苗能治疗猪瘟吗,猪瘟疫苗哪个厂家好
&&& 猪瘟是一种传染性非常强的传染病,常给养猪业造成毁灭性损失。预防猪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猪瘟疫苗,但是猪瘟疫苗能治疗猪瘟吗?也一直困扰着养殖户,为此,本文做了以下的总结。&&& 猪瘟疫苗能治疗猪瘟吗&&& 实践出真知,一位从七十年代早期到现在,一直从事临床工作,验证着这一论点。可以说七十年代的作为是幻想+无奈+无知+探讨=没有效果的做法;而八十年代以后的这种作为是印证+为反驳提供真正的第一手资料=事实还是无效的做法!经过反复的思考和研究,笔者认为有一种可能就是:诊断失误=有效!即是说:在临床实践中有些人在治疗猪病时,多次、反复使用多种抗生素不见好转,就武断的认为可能是感染了猪瘟,随即尝试使用大剂量猪瘟疫苗去治疗病猪。一段时间后,病猪慢慢恢复了,使用者便认为是猪瘟疫苗在起作用,殊不知原来是自己误诊了!&&& 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临床上,病毒性疾病大多会出现发热症状,这些疾病的治疗用抗生素、解热止疼药疗效甚微或无效,有些仅能起到暂缓作用,药力一过,仍然发作;其次是有大部分的单一病毒病可以经过一定时间后自愈,而早期使用的抗生素对防治细菌性继发和并发感染具有不可抹灭的功劳。&&& 如果用大剂量猪瘟疫苗治疗猪瘟病毒有效的话,那么这种效果应该是可塑性的,即是对所有的猪瘟病病猪都应该有效,而不是对某个猪瘟病猪有效,但对其它的猪瘟病猪就无效!&&& 如果通过临床诊断+可靠的化验室诊断确诊是猪瘟的病猪,哪位仍能用注射大剂量猪瘟疫苗而不用高免血清、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血清制剂的方法,达到一定的治愈率,那才是真的有效!&&& 猪瘟疫苗哪个厂家好&&& &&& 【主要成分与含量】主要成分为猪瘟兔化弱毒株。每头份脾淋苗不少于组织毒0.01g。&&& 【性状】本品系冻干苗,外观为淡黄色海绵状疏松团块,易与瓶壁脱离,加稀释液后迅速溶解。&&& 【作用与用途】用于预防猪瘟。接种后4日即可产生免疫力。断奶后无母源抗体仔猪的免疫期为1年6个月。&&& 【用法与用量】肌肉或皮下注射。&&& (1)按瓶签注明头份用生理盐水或专用稀释液将疫苗稀释成1头份/ml,每头接种1ml。&&& (2)在没有猪瘟流行的地区,断奶后无母源抗体的仔猪,接种一次即可。有疫情威胁时,仔猪可于21-30日龄和65日龄左右各接种一次。&&& (3) 断奶前仔猪可接种4头份疫苗,以防止母源抗体干扰,而导致免疫效果降低。&&& &&& 主要成分:含猪瘟兔化弱毒株(CVCCAV1412)的细胞毒至少0.015ml/头份。&&& 重庆澳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位于国家现代畜牧科技示范核心区―荣昌县板桥生物工业园,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厂区总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2009年通过农业部GMP认证,是一家主要从事动物用生物制品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现代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已建成细菌活疫苗生产线、细胞毒活疫苗生产线和猪瘟活疫苗(兔源)生产线、研究检测中心、实验动物中心。拥有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的羊包虫病基因工程疫苗、布氏菌病活疫苗、猪瘟活疫苗、猪瘟耐热保护剂活疫苗和猪伪狂犬病活疫苗等产品批文,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 以上介绍了猪瘟疫苗能治疗猪瘟吗,猪瘟疫苗哪个厂家好,希望以上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提醒大家在猪瘟疫苗免疫过程中,只能对健康猪进行免疫接种。对体质瘦弱、精神委靡、发烧、食欲不振等猪只均不应接种疫苗。
大家都在看
最新畜牧养殖
最新招商公司
最新招商产品
最新供求信息
最新养殖基地
火爆产品大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仔猪猪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