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根廷能买到中华烟吗什么商场能买到冲锋衣

在阿根廷什么商场能买到冲锋衣_百度知道我7月18-7.20计划苏格兰高地三日 游,很多人都说一定要穿冲锋衣。我7.17一天的时间在爱丁堡暴走,可以不可以在爱丁堡买冲锋衣呢?哪位过来人知道在哪里买,什么牌子的。价格大约是多少?如果能告诉我店名及地址那就更好啦。谢谢!
想买the north face ,columia,marmoe这些牌子的
菜鸟一枚 朋友建议买好一点的 但冲锋衣家里还有个骆驼三合一的 好像质量还ok 因为很少出门 不想浪费1000+买件冲锋衣穿个几天。。。
大神给点意见 谢谢
各位大虾~8月下旬到9月初去挪威,因为要去Lofoten群岛,担心会冷,是否需要买一件冲锋衣?
听说北欧的户外运动品牌很多,不知道在那里买会不会便宜呢?
如果在挪威买的话,有没有推荐的品牌和买的地方?
帐篷要超级防雨的 最好有人买过 试过的 还有冲锋衣呀 网上 那些价格差距太大了 我都被搞混了
跪求啊!!!!
那种牌子的冲锋衣比较好?
三月中下旬去拉萨,需要穿冲锋衣么?苦恼是否需要购置冲锋衣,还有冲锋裤有必要么?
如题,一般在瑞士的什么地方可以买到?
大概都有哪些品牌?
大概多少钱呢?
多谢多谢各位大侠!
热门出境旅游目的地其他帐号一键登录:
& 北面、狼爪、哥伦比亚等冲锋衣哪里的比较便宜?
查看: 997|回复: 5
手机看此贴:
用得意APP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转发至朋友圈
UID150036&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0 &积分8&在线时间2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最后登录&
UID150036&帖子&精华0&金币4 &威望0 &注册时间&
网上的怕买到假货
UID701845&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7 &积分2310&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70&最后登录&
UID701845&帖子&精华0&金币2313 &威望0 &注册时间&
广 告aotelaisi
UID701845&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17 &积分2310&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70&最后登录&
UID701845&帖子&精华0&金币2313 &威望0 &注册时间&
UID241303&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833 &积分26636&在线时间4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50&最后登录&
UID241303&帖子&精华0&金币26613 &威望3 &注册时间&
UID342726&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74 &积分8148&在线时间2561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最后登录&
UID342726&帖子&精华0&金币3026 &威望0 &注册时间&
广 告黄陂奥莱
UID68350&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7 &积分6447&在线时间2306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90&最后登录&
UID68350&帖子&精华0&金币1835 &威望0 &注册时间&
我在美国,可以代购,前段帮你代购了一件北面三合一的冲锋衣和一件哥伦比亚的冲锋衣,我微信号是。
04:57 上传
04:57 上传
04:57 上传
04:57 上传
04:57 上传
04:57 上传
版权所有& Powered by阿根廷游记之全景照
巴西侧魔鬼之喉
Center Terro
莫雷诺冰川_北侧面
莫雷诺冰川_全景
阿根廷侧魔鬼之喉
阿根廷游记之布宜诺斯艾利斯
布宜是一座大城市:加上周边区域一共有一千三百万的人口,4000多平方公里。当地人说布宜就好像纽约,移民城市,metropolitan。连布宜的居民也有特殊的称呼:porte?os。感觉就好像上海人管自己叫城里人,别人都叫乡巴佬一样哈哈。我们在布宜一共呆了三天,去了Palermo、Barrio Norte、Microcentro、La Boca、San Telmo这几个区,体会到了一些这座大城市的多彩。
在飞机上拍的布宜,真有大城市的架势啊
看这些高楼
海港区,据说是布宜现在发展最快的区域
市郊的富人区,家家有游泳池@@
我们的新年夜是在中产阶级集中的Palermo区度过的。这是个安静的区域,绿树环绕,中心部分有不少时尚的小店,ZY评价店里的衣服相当新潮。怪不得布宜能有“南美小巴黎”之称呢。
老树藤与老爷车
绿色环绕的老房子
ZY对这个搭配赞不绝口
住在小资区域的一个副产品是价格不菲的晚餐——我们对比了多家餐馆之后还是为晚饭一人花掉了150多比索,相当于40刀吧,远高于平时的饭钱。想想为了让新年夜不至于饿着,只有忍了。不过事实证明这顿饭还挺值的:除了正宗的三道菜之外,还有乐队演奏chacarera,南美民俗音乐的一种。新年到来的时候大家一起倒数,互相捧杯喝香槟庆祝,然后去外面看焰火。
热情的大厨,由于语言不通她花了好大的劲比划告诉我们菜单上都有什么
布宜的牛排很不错
阿根廷最有名的啤酒牌子Quilems
午夜之后表演者开始就着音乐的节奏起舞,之后有些游客也加入进去。Chacarera是一种节奏感很强的音乐。曲子一般来说是6拍子,吉他手在第4拍会扫一下空弦,曲子的一些部分需要观众在2、3、5、6的弱拍打拍子,很能调动气氛。舞者同样需要很强的节奏感——跳舞时双手多数时间是举起的,注重脚下功夫,有时候就跟踢踏舞似的。男士手上会拿一条红围巾,一曲跳完给女士带上。我们在布宜一直没有看tango(Hostel介绍的tango表演都挺贵的),不过能欣赏到民俗音乐也算弥补一些遗憾了。
Barrio Norte
Barrio Norte区的一个重要地标是贵族公墓——阿根廷的名人大多埋葬于此。墓地大多有十分精致的欧式雕塑,显得很奢华。
但大部分旅游者都不是来看这些雕塑的,而是来瞻仰不起眼角落里的一处贝隆家族的墓。受人爱戴的贝隆夫人Evita就埋葬于此。这座墓室并不豪华,但往来的游人和门上的鲜花仍然能表达Evita在人们心中特殊的地位。
no me llores perdida ni lejana, no soy parte esencial de tu existencia, todo amor y dolor me fue previsto, cumpli mi humilde imitacion de cristo quien anduvo en mi senda que la siga sus discipulas
大概意思是:不要为我哭泣,我不是你们的全部。所有的爱和痛苦都是注定的,我只是上帝的谦卑的信徒。
围绕贵族公墓的周边有一座殖民地时期的教堂,还有几个广场立着不同时代的雕像。附近还有一家以印象派作品出名的艺术博物馆,可惜我们去时恰巧不开门。博物馆不开门的情况我们之后在布宜遇到了许多次……
人马雕像与麻雀
这座花瓣雕塑每天早上会打开、晚上会收拢
街头艺术家
Microcentro
布宜的市中心和其他大城市一样,充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各种标志性建筑。不用多说,看照片吧。
足有一个block宽的Av 9 de Julio(只照下一半),号称世界最宽的街道
国会前面的群雕
我们在布宜的其中一天是阿根廷一个摇滚歌星El Adiós a Sandro的葬礼,献花的人从国会排队排了好几个block
一位总统曾经的住所
整修中的科隆大剧院,号称世界三大剧院之一(LP说08年就开始修了,咋还没修好……)
同样整修中的国家剧院Teatro Nacional Cervantes
圣马丁广场
热闹的步行街Florida,有点上海南京路的感觉@@
粉红房子,总统办公的地方,也是《贝隆夫人》中麦当娜唱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的地方
粉红房子前的雕塑
La Boca是殖民者在布宜最先居住的区域。传说19世纪70年代布宜爆发黄热病,有钱人都从La Boca搬到了北边的Palermo等区,La Boca就开始吸纳外来的移民。如今的La Boca是工人阶级所居住的区,所引以为傲的是鲜活的街头文化和博卡青年队的球场La Bombonera。
雕塑所塑造的Mendosa是阿根廷的第一个殖民者,但最终因和土著居民不合而撤离了布宜
巨赞的创意~
花花绿绿的小房子
博卡主场外观
介绍队员的墙
这些上等的座位和包厢都是按整赛季出售的。中间黄色座椅那个是马拉多纳和家人专用的包厢
星光大道,可惜马拉多纳和巴蒂斯图塔的位置是空的
LP上说布宜是一座具有没落贵族气质的城市,而前几天在繁华和熙攘的人群中我并没有感受到这种气质。但在最后一天去了San Telmo区特别是去了El Zanjón de Granados之后,这种气质留给我很深的震撼。
San Telmo汇集了很多博物馆和教堂,这是其中之一
Plaza Dorrego的店铺卖各种小玩意,其中还有好多古董店
Porte?os好像很喜欢收藏这些陈旧的小东西
El Zanjón是一处很有意思的房址——它不是博物馆,却记录下布宜几个世纪的历史。进门后引导我们的是一位颇为雍容的老妇人,用她带些口音的英语向我们娓娓道来这座房子的故事。这所房子在1830年代是一户富贵人家的居所,这户拥有马车、船舶和奴隶的贵族以海上贸易为业,过着极尽奢华的生活。1870年左右因为黄热病的流行他们出售了这出居所搬去了北边。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这座房子成为外来移民的廉租房,最多时住了200多人,过着七十二家房客那样拥挤而多元化的生活。大厅和门廊也被巧妙地改造而成为零售者、酿酒匠和鞋匠的店铺。20世纪随着社会的动荡这所房子逐渐破败而被废弃了,直到1980年被一位商人以极低的价格买下。这位商人,也是我们有幸见到的房主,本来想在这里开家餐馆。但他偶然间发现房址地下有18世纪乃至更早时留下地基、渠道、水井、生活物品等等,意识到了它不同寻常的价值。由于政府无暇顾及投钱保护这处遗址,这位商人就自己精心保护、发掘和修复这所房子,同时开放参观和聚会作为经济来源。走在这座古建筑里,想像它几百年的样子,真的有时空穿梭的感觉。
门廊在贵族居住时是可以进出马车的
这种砖叫Adobe,是19世纪造房子时所用的原件。现在在砖之间加入了水泥加固。其中的槽是用来通雨水的
贵族居住时留下的画像,其中的女子是他家的一个女儿
容量很大的地下蓄水池,用来采集雨水
布宜最早的城市规划图,这幢房子在左下方两条河交汇处
通往地下渠道。几百年前这下边是河,由于上游居民的污染变得很脏,所以住家垒起渠道把河封闭了。现在早已没有水了
阿根廷游记之小城镇印象Puerto Iguazú
这是一座为伊瓜苏瀑布旅游而诞生的小镇,小到在Google Map上查不到它的街道,要绕城一周步行基本就可以。小镇离巴西、巴拉圭、阿根廷三国的边界线很近,也算除伊瓜苏之外又添上了一项旅游资源。
伊瓜苏河将三国分开,三个国家分别在河边立上了方尖碑标志
巴西的绿黄白
巴拉圭的红白蓝
阿根廷的蓝白蓝
当地一种红色石头Rodocrosita所做成的饰品
Puerto Iguazú给我留下的另一个印象是热带的暴雨——很猛。有时候10秒钟就下大了,再过10秒就暴雨倾盆了。下了几分钟又突然收住——云开日出了。甚至有时候就在太阳底下下起太阳雨。这样的地方雨具根本就没有用,躲起来也常来不及。但反正淋雨也是解暑的,就当冲凉咯。
哈哈我们瞬间从热带跳到温带~ 先感慨一下阿根廷真是大啊,从Iguazú到Ushuaia的距离可以在北京上海间往返4次了。Ushuaia早上6点不到天就亮了,晚上10点多太阳才落山。习惯夜生活之后回到布宜,奇怪怎么8点天就黑了?一想是纬度差好多……
说回来,从在飞机上第一眼看到乌斯怀亚起我就觉得这座城市有人间仙境的潜质。背靠雪山,面朝大海,一切显得和谐宁静。乌斯怀亚地处火地岛南端的Beagle Channel沿岸。海峡对面是属于智利的几个小岛,再往南是德雷克海峡,穿过去之后就是南极啦。20世纪政府阿根廷为了宣誓主权在火地岛设了免税区,鼓励移民前来这片荒芜之地。岛上的工业也就发展起来,人口也越来越多。在这里工作的收入能有内地的3倍,烟酒也免税。但由于冬天太过严寒,多数人还是不会常驻。
近几年南极旅游兴起,乌斯怀亚由于离南极最近成了主要的南极游出发城市,港口停满了游船。乌斯怀亚本身的旅游资源也很丰富,附近有火地岛国家公园、企鹅栖息的岛屿、Martial冰川,还有专业雪质的高山雪道。同时乌斯怀亚还是世界上最靠南的城市,有最南边的邮局和银行。Beagle Channel的南岸有智利的小镇威廉姆斯港,不过只有2500人,还不能成为城市。导游说要打压他们,不能让世界最南城市给智利抢走啦~
乌斯怀亚的第一眼
一种类似罂粟的花
纪念Evita的小广场
吃饭的餐馆同时是一家博物馆。阿根廷人的确喜欢收集旧东西啊
做成企鹅形状的muffin
Hostel的墙上挂满了游客的照片
El Calafate
卡拉法特紧邻着阿根廷最大的湖Lago Argentina。阿根廷湖的水主要来自冰川融水,而冰川中裹挟的矿物质使湖水变成了神奇的淡蓝色。湖中有鳟鱼(属于入侵物种),供养鸟类栖息,所以在卡拉法特附近形成了一个鸟类栖息地。湖边不远外还有个介绍巴塔哥尼亚历史的博物馆。
远看阿根廷湖
市中心的小店
鲜花丛中的小桥
阿根廷湖边
逍遥自在的火烈鸟和野鸭
遗址中发掘的壁画
土著居民的象形文字
El Chaltén
这座Fitz Roy山脚下的小镇是阿根廷最年轻的城镇,建于1985年。据说镇上规划了墓地但还没有人埋进去的@@ El Chaltén同时也是阿根廷的徒步与登山者之都,走在大街满眼都是穿着冲锋衣、背着登山包、健步如飞的背包客,看着十分亲切:P 也许是受背包客影响,或者是因为年轻,小镇的氛围极其可爱——随处可见色彩鲜艳式样精致的小房子,所有路牌也都是卡通体:P 陌生人之间见面都要互道一句Hola,哪怕彼此都是行色匆匆。这样一座年轻的小镇,满满的都是活力和趣味。
中国恰好在地心的对面呢
小镇口上牌子
Fitz Roy山区徒步旅游的指南。这里徒步旅游的各种标注都非常到位
有趣的小房子^^
巴塔哥尼亚地区养羊比较多,羊肉汤~
阿根廷游记之旅行者
我们在阿根廷的一路全部都住的青年旅店,再加上参加了一些tour,所以结识了一些旅行者。所遇到的这些旅行者中欧洲人居多(尤其是英国和德国人),美国人少一些,亚洲人不常见,要有也多数是在美国定居的。中国人来旅游的更是少得可怜,或许是我们的行程和那些公费旅游团不一样吧,哈哈。不过这不是否认中国在阿根廷的影响——勤劳勇敢的祖国人民早已把混合中式和西式的餐馆开到乌斯怀亚和卡拉法特啦。
欧洲人的旅行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旅游”差别很大。一般出行都是一个人或者两个人(couple或朋友),见不到一帮人的。多数的行程在一个月到半年之间,比较典型的行程是3个月左右。我一开始挺奇怪人家怎么能有那么多假的——问了一些人之后发现他们多数不是那么朝九晚五的工作。有的是趁换工作的间隙出来,有的自己就是老板,还有种挺常见的情况是在非英语国家教英语——边教书边旅行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当然碰到过一个北卡Bio Stat的博士生是个例外,她玩到一半突然想起来好像下学期选了课,但不知道开学了没有,特别好玩。不过她是五年级厄,五年级博士生当然可以无所谓了哈哈。
典型的旅行者除了游阿根廷之外,临近的智利、巴西、秘鲁甚至中美洲经常也一并去了,人家不像咱中国人处处要签证。比较常见的情况是拿着本旅游手册走一步看一步,当天晚上看明天的行程,然后跟你说“we are really bad planners”。我就想人家这是把旅行作为生活呐,生活哪能一天天安排得事无巨细的。而且天气、身体状态等等因素多数都是不可控的。不过我作为严格的计划者也有优势:节省时间,而且提前订票往往便宜。很让我自豪的一件事情是走之前打印了所有城市的地图,所以当有人问我地图哪里拿的时候可以得意地说“我自己打的,如果需要可以借给你优盘”,嘿嘿^^
虽然典型的旅行者行程往往比较松,budget可是不松的。在El Calafate和El Chaltén的几天我和一对英国夫妇同行,他们会为了节省机票钱而坐38个小时的长途汽车,也会每天自己在Hostel厨房烧饭吃。El Chaltén的头一天我跟他们说在餐馆吃到了羊肉很不错,他们当即表示羡慕,并且第二天去botcher买了羊肉回来炖萝卜= = 住Hostel烧饭并不是他们的特例,因为厨房的冰箱里经常是挺满的。旅行生活化嘛,我还是这样归结~
欧洲人的另一个特点是往往会说多国语言。见到我们会用英文聊天,但是有什么西班牙文的广播之类一定是能听懂的——像我们这样一句西班牙文都不懂就出来混的还真少见(虽然到处比划也挺有乐趣的哈哈^^)。我们遇见过的一位比较极致的瑞士人,身为瑞士人会说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被这三个国家包着,没有办法……),然后在巴西和阿根廷工作又会说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此外还会英语和希伯来语。而且应该都属于是熟练掌握的。这位热情帮我们找Hostel的大叔最初还被我们当做拉客的奸商了……实在是不好意思。我们在巴西和阿根廷边界各种过关和倒公交车也都是靠他。
来自欧洲的旅行者也挺能为别人考虑的,可能是multilingual和心理理论有相关吧。比如有两次我晚上回到一个熄了灯的宿舍之后别人借给我手电筒(住Hostel口袋里一定要插一支手电!),或者当我们被某些西班牙文困扰的时候会有人上前帮忙。相比下来我不那么靠谱,有时候要打搅到人家。住Hostel真的是需要所有旅客仔细维持的,比如借用的餐具洗好放好,再比如有的楼梯会吱呀作响,晚上走就要脱了鞋。回到旅店随心所欲地往床上一横这样的事情是别想了,除非订private room。不过生活嘛,就是要自己收拾的。
写着写着发现还挺有条理的哈哈~ 保持了一个中心思想——就是一种生活化的旅行。挺自在也挺靠谱的。希望以后也能像欧洲人一样的旅行~ 不过首先需要像美国人一样的工作恩。
后面的图怎么那么小啦???
回复玩笑人物:因为传一张大照片要5分钟左右
更多照片请见阿根廷游记之:
回复于悦:囧。。。那也不用压缩得这么狠嘛,宽度800应该还可以吧
好充实的旅行,好详细的解说~真好~!!赞!
回复于悦的图片:好美,能亲眼看,羡慕。可惜你后面相片太小了
同意上面的意见. 呵呵..
图要大点就更好了& 呵呵
有一天我也会去的,等着阿根廷!
图片好小啊,游记写的不错。
回复草鱼的图片:壮美!
收藏了,以后会去的!
向往南半球 & 阿根廷 &好美的地方
写得很认真 半夜三更我撑着眼皮子也认真地读完了真的很感动感动阿根廷摄人心魄的美景感动那些人们对于生活的随性和真挚当然也感动LZ不辞辛劳事无巨细地攻略分享。5年之内,必去阿根廷!!!!
回复草鱼的图片:壮观
&楼主,去巴西那边的瀑布,没有办巴西签证也能过去吗
图压得太小了啊~~
图有点儿小了,不过很漂亮。
准备去伊瓜苏玩一两天,谢谢你的介绍。
回复洲博通:你准备出国了?
收藏了。作为下次去的借鉴。谢谢啊!
回复草鱼:
回复草鱼的图片:
有机会一定要去乌斯怀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场买到假货怎么赔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