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电脑读不出移动硬盘问题

查看: 22357|回复: 6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帖子UID140202
CFan贫民, 积分 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4 积分
现金34 cfan币0 在线时间12 小时积分66帖子精华0UID140202
一个老机子中的迈拓4G硬盘,可以正常运行。
但,取出来接在已有的硬盘盒中,连接到新机子上能被XP识别却只在任务栏显示,在“我的电脑”中却看不到
请问这该如何解决?
我的U盘正好也是老迈拓8G的,这个就可以显示盘符
而那个4G的,在老机子中也是能正常运行Win98的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帖子UID90020
CFan贫民, 积分 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6 积分
现金21 cfan币0 在线时间0 小时积分74帖子精华0UID90020
回复: 求助:关于移动硬盘能识别却不显示的问题
是不是没有分配驱动器号的原因?
你可以这样:右击“我的电脑”——&管理——&点击左栏的“磁盘管理”——&在没有出现的分区上右击——&更改驱动器名和路径——&更改——&指派一个驱动器名即可。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帖子UID140202
CFan贫民, 积分 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4 积分
现金34 cfan币0 在线时间12 小时积分66帖子精华0UID140202
回复: 求助:关于移动硬盘能识别却不显示的问题
我的U盘正好也是老迈拓8G的,这个就可以显示盘符
而那个4G的,在老机子中也是能正常运行Win98的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帖子UID140202
CFan贫民, 积分 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4 积分
现金34 cfan币0 在线时间12 小时积分66帖子精华0UID140202
回复: 求助:关于移动硬盘能识别却不显示的问题
顶上去,我需要提取老机子里的文件啊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0帖子UID130455
CFan芝麻官, 积分 26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45 积分
现金1155 cfan币0 在线时间22 小时积分2655帖子精华0UID130455
回复: 求助:关于移动硬盘能识别却不显示的问题
是不是你的机器的主板不支持扩展硬盘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帖子UID140202
CFan贫民, 积分 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4 积分
现金34 cfan币0 在线时间12 小时积分66帖子精华0UID140202
回复: 求助:关于移动硬盘能识别却不显示的问题
:burn: 找到一些,但愿能解决,也给大家分享
移动硬盘盘符不显示的故障
彦韬 日 第48期
故障现象:同事有一个组装的USB移动硬盘,内部是20GB的笔记本硬盘和USB1.1/2.0规范的转接口电路,但是在电脑上却不认硬件,无法找到USB设备。
我猜测是盒子里面的数据线接口松动,于是用螺丝刀卸下其外壳。果不其然,连接盘体的数据线眼看就要脱落了。上好数据线和外壳,插到我的机器上一试,系统马上提示“找到新硬件,正在安装它的软件”……电脑不认硬件故障排除,但当我打开“我的电脑”,却发现没有新安装的USB盘的盘符。
分析解决:怀疑是系统没有重新启动或移动硬盘没有重新插拔。但重新插拔了移动硬盘两次并重新启动了系统后,故障仍没有排除。多方检查,发现系统托盘里“可移动磁盘标记”显示完好,“拔出或弹出硬件”程序能正常运行和正确识别组件。“我的电脑”里有一个本地磁盘有重影;系统设备管理器里没有移动硬盘图标。将它取下插到另一台正在使用的机器上,运行正常,磁盘被正确显示;但重新换回,故障又依旧。仔细比较两机器的运行环境,发现只有盘符的多少不同:有问题的为五个本地盘,另一个为两个本地盘。
会不会就是这个差异导致产生了故障呢?再次启用“拔出或弹出硬件”程序的“显示设备组件”功能,发现有“FUJITSU MHH2064AT USB Device,通用卷 -(F:)”一项。“通用卷 -(F:)”?这不是与原硬盘的DATA(F:)盘重复了吗?忙问同事,结果确认,他曾在自己电脑上用MMC磁盘管理器将移动硬盘的路径设为(F:)。故障的原因找到,即盘符路径冲突引起了移动硬盘的隐藏。在MMC磁盘管理器中将移动硬盘的盘符指定为K,存盘退出,重新插拔测试,问题解决。
====================================
系统找不到闪存
Q:我的系统是Windows XP,最近在使用闪存时,系统提示发现了新硬件,而且任务栏中也有设备图标,但是在“我的电脑”中没有相应的盘符。重新拔插也不起作用,而该闪存在其他机器中使用正常,请问这是什么原因?该如何解决?
A:这可能是闪存和系统存在兼容性问题所致。你可以手动为闪存分配盘符,具体步骤如下:进入“控制面板”→“性能和维护”→“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依次双击“存储/磁盘管理”图标,然后右击“可移动磁盘”图标,单击快捷菜单中的“更改驱动器号和路径”选项,并在随后的界面中单击“添加”按钮,接下来选中“指派驱动器号”,同时从该选项旁边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合适的盘符,再单击“确定”就行了。最后打开“我的电脑”,你就能看到闪存的盘符了。
==============================
移动硬盘有两个盘符的解决
邓富强 日 第12期
  故障现象:笔者最近遇到一个现象,笔者的移动硬盘只有一个分区,在Win98中却显示为两个盘符,并且这两个盘符的内容一模一样。在Win2000/XP/Server 2003中完全正常,只显示一个盘符。
  故障分析与处理:笔者刚买回电脑时,移动硬盘在Win98中显示的是一个盘符,完全正常。笔者分析认为,很可能是后来对BIOS设置进行了改动造成的故障,仔细回想近一段时间对BIOS的改动,突然想起为了在DOS下能够使用USB设备,曾将“Advanced/Chipset Configuration”中的“USB Device Legacy Support”设置为了“Enable”,于是把它重新设置为“Disable”,保存设置并退出BIOS。重新启动计算机,进入Win98,移动硬盘果然只有一个盘符了。(天津 邓富强)
  小知识:消磁
  大家知道,由于CRT显示器的显像管易受环境磁场的磁化影响,所以CRT显示器内部都有一套消磁装置,用于显像管的消磁。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消磁电阻配合消磁线圈产生交流磁场,在每次开机时,对显像管进行消磁。而消磁电阻其实就是一个具有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也增大),当每次开机时,由于消磁电阻处于冷态,阻值较小,所以通过的电流就较大,于是就在消磁线圈中产生一定强度的交流磁场(消磁电阻与消磁线圈是串联关系),从而对显像管进行消磁处理。随着消磁电阻温度增高,其阻值也增大,通过的电流逐渐减小,然后保持在正常的较小值状态,此时称之为消磁电阻的热态,而显示器也就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
移动硬盘不能被系统识别处理
于永平 日 第07期
  因工作需要,去年笔者买了一块移动硬盘,由IBM移动硬盘盒和一块20GB的东芝笔记本电脑硬盘组合而成,经过一年多的使用,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正常情况下,移动硬盘同主机相连后系统即可将它认成“移动存储设备”,并自动在“我的电脑”中添加盘符。如果系统将移动硬盘认成“未知的USB设备”,那么移动硬盘将无法使用,出现这种情况时,大家不妨按以下顺序查找原因。
  一、与系统有关的设置安装问题
  1.不要以为只要主板有USB接口就可以使用移动硬盘,还要看系统是否支持。Windows2000、WindowsXP及以上版本的系统是可以直接支持移动硬盘的,无须安装驱动程序即可使用,而在Windows98下使用移动硬盘用就必须装驱动程序,否则系统就会将移动硬盘识别为“未知的USB设备”。
  2.对于一些Windows98用户来说,在安装好移动硬盘的驱动程序之后,可以从设备管理器中查看到移动硬盘图标,但是在资源管理器中却没有相应的盘符标志,这就是系统设置不当所致。在设备管理器中双击移动硬盘图标,并且点击弹出窗口中的“属性”按钮,此时可以看见“断开”、“可删除”、“同步数据传输”和“INT 13单元”四个选项,其中“可删除”一项前系统默认是没有打钩的,勾选这个选项之后重新启动计算机,就可以在资源管理器中看见新增的移动硬盘盘符了。
  二、主板的USB接口问题
  由于主板的USB接口有问题引发移动硬盘不能正常使用,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
  1.USB接口未开启:在一些老机器上(包括一些品牌机)虽然有外置的USB接口,但在BIOS中却是默认关闭的,这样即使系统支持也不行,因此应检查一下BIOS设置中USB接口选项是否开启:在启动电脑时按住Del键,进入BIOS设置,在“Chipset Features Setup”或“Integrated Peripherals”中将“OnChip USB”设置为“Enabled”,保存并重启电脑即可。
  2.系统不支持USB接口:这种情况也主要出现在一些老电脑上。如笔者的这台兼容机,主板是旗舰的VISTA710V2,主板芯片组用的是VIA Apollo MVP3,外接USB接口卡后系统竟然不认(装的是Windows Me和Windows 2000双系统),在“设备管理器”中找不到“通用串行总线控制器”。上网一查,原来是主板芯片组有问题,赶紧从网上下载最新的主板BIOS进行刷新,又下载了VIA专为该芯片组提供的USB驱动补丁,终于在我的电脑上认出了“移动存储设备”。
  3.USB接口供电不足:绝大多数移动硬盘正常工作所需的5V电压、0.5A电流可以直接通过主板的USB接口供给,但有的主板USB接口的供电达不到这一数值,从而导致移动硬盘无法被系统识别。好在移动硬盘盒的专用USB连接线上大都分出了一个PS/2接头,只要将该接头插在主板的PS/2接口上即可。
  三、操作不当导致移动硬盘不能被使用
  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移动硬盘不能正常使用,主要是指插拔移动硬盘的时机没有掌握好。
  1.在插接移动硬盘之前最好关闭正在运行的各种应用程序,也不要在系统启动过程中插接。
  2.移动硬盘刚接上时会有一个系统认盘、读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结束之前最好不要进行任何操作(建议给移动硬盘少分一些区,分的区越多,系统认盘的时间越长),要等到移动硬盘的工作指示灯稳定下来才开始操作。
  3.使用移动硬盘时也会出现以前能用,偶尔一次又不能用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先将“系统设备”中的“未知的USB设备”删除,再拔下移动硬盘,然后重启系统,再将移动硬盘接上,故障一般就能解决。
  四、移动硬盘本身的问题
  如果排除了以上故障原因,移动硬盘仍不能使用,那很可能就是移动硬盘自身有问题了。移动硬盘的结构比较简单,主要由硬盘盒和笔记本电脑硬盘组成,硬盘盒一般不易坏,出现问题多半是笔记本电脑硬盘引起的。为了避免移动硬盘自身硬件损坏,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移动硬盘使用时应放在平稳的地方,不要在它正在读写时移动使之受到震动。
  2.在拔下移动硬盘时要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等硬盘不读盘时,双击任务栏右下角的“拔出或弹出硬件”图标,在出现的窗口中先“停止”设备的使用,再从系统中删除设备选项,最后再从主机上拔下移动硬盘(切记不可在硬盘读写时拔下,否则极易损坏笔记本电脑硬盘)。
  3.即使在非工作状态,震动也是移动硬盘的最大杀手,这就要求用户在携带移动硬盘外出时要采取有效的减震措施(一些品牌的移动硬盘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设备本身已经采取了防震措施),最好把它放在四周有塑料泡沫的盒子里。
=====================
解决移动硬盘读写故障
  北京 任香玫 (日 第4期)
  故障现象:我在电脑城里DIY了一个移动硬盘,纽曼移动王USB2.0硬盘盒加40GB希捷5400rpm笔记本硬盘,外加了一块PCI转USB2.0控制卡(本人机器比较陈旧)。将移动硬盘接入USB插槽后,计算机就自动识别出来了。顺利拷贝了一个100MB左右的文件,当再拷贝一个1.2GB的文件时,拷贝到了1/5的时候就不能进行了。系统称找不到目的路径,拷贝终止。打开移动硬盘目的路径,发现刚拷贝过来的文件是损坏的,还无法删除,重启电脑,故障依旧,进入安全模式才能删除掉坏文件。
  分析解决:首先估计造成故障是因为供电不足造成的,但接上PS/2口取电线,问题依旧。将它接入别的Win98系统下,运行磁盘检查程序,修复了移动硬盘上的逻辑错误。开始怀疑是移动硬盘的问题,但是接上USB1.1插槽后连续传输数据达1个多小时,拷贝了2GB的文件也无任何问题。这时又怀疑是USB2.0控制卡有问题,从销售商那里换了张采用NEC芯片的USB2.0卡,情况才彻底好转。根据对问题的解决和查阅资料,这里有些经验想和读者分享:
  1.不要太相信硬盘及硬盘盒上写的额定电流。我的笔记本硬盘上就写着需要0.47A电流,硬盘盒上没写,但是在说明书上宣称加PS/2口取电后使用就没有问题,实际使用中却发现在不少机器上都会有供电不足的现象。本人对PC用万用表测得USB2.0口上电压4.9V、电流0.48A,PS/2口电压5.0V,电流0.6A,可是仍然在一些读写情况下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而在单位上一台采用磐英5B5G(Intel i865G芯片组)主板的台式PC上甚至无法认出盘来。建议认真选择好的硬盘盒和优质的接口线,在需要的时候还可以为移动硬盘添加独立供电。
  2.如果要使用USB2.0控制卡,注意选择优质的芯片,这样的卡在传输速度和稳定性上都好得多。
  3.USB2.0传输数据比USB1.1传输数据更耗电,同样,高速硬盘也比低速硬盘更耗电。所以在使用高性能的移动硬盘的时候,要格外注意供电的充分。
  4.不少计算机前、后置USB接口电气参数是不同的,前置USB接口供电电流、电压一般小于后置接口。移动硬盘接在前置接口上不行的话,可以接在后置接口上试试看。
  5.万一发生供电不足或掉电等导致硬盘读取错误时,不要惊慌,尝试用磁盘检查程序修复逻辑错误或者对物理错误进行标定隔离,这之后一般移动硬盘都可以继续使用。
==========================
系统识别不到移动硬盘
Q:我的主板是顶星i865PE主板、CPU是P4 2.4GHz,安装了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近日从市场上买来一个USB2.0移动硬盘,但接到电脑的USB接口后,在系统右下角的托盘区出现了移动设备的图标,但在“我的电脑”中找不到该设备,请问是不是移动硬盘有问题?
A:不要担心,移动硬盘没有问题,这是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出于安全性考虑,没有为移动硬盘分配盘符造成的。解决方法如下:
& & 依次打开“开始”→“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在计算机管理窗口的左侧选择“磁盘管理”,此时窗口右侧就会出现和移动硬盘容量相同“状态良好(活动)”的磁盘设备。在新发现的“状态良好(活动)”的设备图标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更改驱动器号和路径”,随后在弹出的窗口中点击“添加”,并从窗口右侧的组合下拉菜单中选择盘符并确定,系统就会自动添加移动存储设备。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帖子UID140202
CFan贫民, 积分 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4 积分
现金34 cfan币0 在线时间12 小时积分66帖子精华0UID140202
回复: 求助:关于移动硬盘能识别却不显示的问题
[quote=My366]一个老机子中的迈拓4G硬盘,可以正常运行。
但,取出来接在已有的硬盘盒中,连接到新机子上能被XP识别却只在任务栏显示,在“我的电脑”中却看不到
请问这该如何解决?
我的U盘正好也是老迈拓8G的,这个就可以显示盘符
而那个4G的,在老机子中也是能正常运行Win98的[/quote]
并且在“磁盘管理”中也看不到:sweat:
Powered by豆丁精品文档: u盘故障 u盘和硬盘的区别 u盘代替硬盘 u盘移动硬盘加密 用u盘做硬..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电脑u盘移动硬盘常见问题与故障与故障排除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苹果电脑与移动硬盘的问题
最近新买了苹果的本本,却发现跟我以前用的希捷移动硬盘在苹果系统上只能读,却不能删改东西了。。。另外,我有一个MP4,本本根本识别不了,在“设备”一栏中没有显示,只有一次不知道为什么能够识别。。。=_=LLLLL   GT;_LT;请问高手们这是怎么回事啊?其实是电白大半只,束手无策的某人在这里再拜谢过了~~~如果能够顺利解决的话某只会追加积分的。。。谢谢各位了。。。
09-08-29 &
外接驅動被禁止了吧.在bios里設定一下,找到usb那一項,改改試試看.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在正常情况下,移动硬盘同主机相连后系统即可将它认成“移动存储设备”,并自动在“我的电脑”中添加盘符。如果系统将移动硬盘认成“未知的USB设备”,那么移动硬盘将无法使用,出现这种情况时,大家不妨按以下顺序查找原因。 一、与系统有关的设置安装问题 1.不要以为只要主板有USB接口就可以使用移动硬盘,还要看系统是否支持。Windows2000、WindowsXP及以上版本的系统是可以直接支持移动硬盘的,无须安装驱动程序即可使用,而在Windows98下使用移动硬盘用就必须装驱动程序,否则系统就会将移动硬盘识别为“未知的USB设备”。 2.对于一些Windows98用户来说,在安装好移动硬盘的驱动程序之后,可以从设备管理器中查看到移动硬盘图标,但是在资源管理器中却没有相应的盘符标志,这就是系统设置不当所致。在设备管理器中双击移动硬盘图标,并且点击弹出窗口中的“属性”按钮,此时可以看见“断开”、“可删除”、“同步数据传输”和“INT 13单元”四个选项,其中“可删除”一项前系统默认是没有打钩的,勾选这个选项之后重新启动计算机,就可以在资源管理器中看见新增的移动硬盘盘符了。 二、主板的USB接口问题 由于主板的USB接口有问题引发移动硬盘不能正常使用,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 1.USB接口未开启:在一些老机器上(包括一些品牌机)虽然有外置的USB接口,但在BIOS中却是默认关闭的,这样即使系统支持也不行,因此应检查一下BIOS设置中USB接口选项是否开启:在启动电脑时按住Del键,进入BIOS设置,在“Chipset Features Setup”或“Integrated Peripherals”中将“OnChip USB”设置为“Enabled”,保存并重启电脑即可。 2.系统不支持USB接口:这种情况也主要出现在一些老电脑上。如笔者的这台兼容机,主板是旗舰的VISTA710V2,主板芯片组用的是VIA Apollo MVP3,外接USB接口卡后系统竟然不认(装的是Windows Me和Windows 2000双系统),在“设备管理器”中找不到“通用串行总线控制器”。上网一查,原来是主板芯片组有问题,赶紧从网上下载最新的主板BIOS进行刷新,又下载了VIA专为该芯片组提供的USB驱动补丁,终于在我的电脑上认出了“移动存储设备”。 3.USB接口供电不足:绝大多数移动硬盘正常工作所需的5V电压、0.5A电流可以直接通过主板的USB接口供给,但有的主板USB接口的供电达不到这一数值,从而导致移动硬盘无法被系统识别。好在移动硬盘盒的专用USB连接线上大都分出了一个PS/2接头,只要将该接头插在主板的PS/2接口上即可。 三、操作不当导致移动硬盘不能被使用 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移动硬盘不能正常使用,主要是指插拔移动硬盘的时机没有掌握好。 1.在插接移动硬盘之前最好关闭正在运行的各种应用程序,也不要在系统启动过程中插接。 2.移动硬盘刚接上时会有一个系统认盘、读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结束之前最好不要进行任何操作(建议给移动硬盘少分一些区,分的区越多,系统认盘的时间越长),要等到移动硬盘的工作指示灯稳定下来才开始操作。 3.使用移动硬盘时也会出现以前能用,偶尔一次又不能用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先将“系统设备”中的“未知的USB设备”删除,再拔下移动硬盘,然后重启系统,再将移动硬盘接上,故障一般就能解决。 四、移动硬盘本身的问题 如果排除了以上故障原因,移动硬盘仍不能使用,那很可能就是移动硬盘自身有问题了。移动硬盘的结构比较简单,主要由硬盘盒和笔记本电脑硬盘组成,硬盘盒一般不易坏,出现问题多半是笔记本电脑硬盘引起的。为了避免移动硬盘自身硬件损坏,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移动硬盘使用时应放在平稳的地方,不要在它正在读写时移动使之受到震动。 2.在拔下移动硬盘时要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等硬盘不读盘时,双击任务栏右下角的“拔出或弹出硬件”图标,在出现的窗口中先“停止”设备的使用,再从系统中删除设备选项,最后再从主机上拔下移动硬盘(切记不可在硬盘读写时拔下,否则极易损坏笔记本电脑硬盘)。 3.即使在非工作状态,震动也是移动硬盘的最大杀手,这就要求用户在携带移动硬盘外出时要采取有效的减震措施(一些品牌的移动硬盘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设备本身已经采取了防震措施),最好把它放在四周有塑料泡沫的盒子里。 再有, 如果是供电不足,你可以凑近硬盘听声音,如果是那种感觉转不起来的声音就是供电问题,如果是感觉有异物卡住的声音就是坏了。 你试试把杀毒软件关掉看看。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原因很简单,因为你的移动硬盘是NTFS格式,因此在苹果系统下只能读取,不可修改。 解决方法: 方法1: 首先把移动硬盘的文件转移到其他的磁盘,然后对你120G的移动硬盘在苹果电脑上格式化,具体是:在应用程序》实用工具》选磁盘工具,打开后,在左边的菜单栏里选好你需要重新格式化的磁盘,然后点右边的抹去,重新格式化就可以了,记住格式选:MS-DOS FAT32,格式化就可以拉,这样在PC和mac都可以读写 方法2: 在PC上使用磁盘工具格式化(或在DOS下格式化也可以),切记,格式选FAT或FAT32,格式化好就可以使用拉~ 说明:苹果电脑对NT(即NTFS)格式的磁盘只能读取,不可修改,对FAT32的格式是可以支持读写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大家都是怎么管理电脑和移动硬盘里下载的大量资料的?
电子书、电影、文档、音乐……
介绍一下自己感觉比较有效或者有用的分类规则或方法吧。我个人把所有的资料都放到移动硬盘里了,然后用 Everything 搜索,免得东一部电影,西一部电影,太乱了。
按投票排序
资料管理的核心是以需求为主导的分类.总的思路:分类管理-规范命名-定期整理与回顾1)分类管理
把硬盘分不同区, 不同区放不同的资料, 然后每个文件夹里 2) 规范命名
文档, 先文件名-关键词-时间-场景,然后定期把同关键词归类到同主题下的文件夹下
规则的命名很重要, 可以帮助你迅速定位文档.尤其是有了Everthing软件可以很迅速定位资料 3)定期整理与回顾
删除一些不看的电影、什么的, 其实没有那么多的资料是必须要保存在硬盘上,而有很多人把下载知识等同于拥有了知识.
云同步:备份、加密一些重要的文档, 定期整理成为专题, 分享到自己的博客和网盘, 分享是一种美德, 也希望看到反馈、互动 推荐软件:1、文献管理软件(科研)endnote x5, noteexpress 2, histcite、citespace2、个人知识管理文档:enote、evernote、visio资讯: greader(获取资讯)+各种专业论坛+个人博客分享3、个人任务管理、个人项目管理wiz、mlo、anydo4、云同步国外:google docs 、dropbox、skydrive国内:115、金山网盘(对wps支持很好)、dbank4、团队协作wiki、trello5、日常办公处理office+outlook+qmail分类学实在是在这物质爆炸时代,人人该学的一门必修课了。不管是资料书籍文档稿件日记的分门别类,居家空间的整理收纳,又或是思维逻辑上的梳理整顿……分类整理的方法尽管很多,也不是能够匹配每一个人的生活作息和个人习惯,重要的是找到一款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而不是越来越复杂头疼。
更新 (包括文件夹和文件的命名方法)首先,文件的分区格式,首选NTFS(针对Windows操作系统)。1、NTFS支持加密和压缩等特性。2、NTFS支持更大体积的单文件。3、NTFS不易产生文件碎片。
a.windows xp只分3个区:C盘放系统,D盘装软件,其余,放E盘。
b.windows 7 只分2个区:C盘放系统和软件,D盘放其他的。*分区越少识别越快*充分利用磁盘空间*移动文件更加快捷 文件夹的管理建一个自己名字的文件夹,然后把个人所有的相关文档和数据都分类放在里面,如下:第一级子目录按使用情况分类|--Prepare 筹备文件(Inbox文件夹)|--Archive 存档文件|--Dropbox 正在用的文件(同步到网盘)  把每个接收到或者是创建的文件放到Prepare文件夹(存储正在工作的文件,或者是还没来得及处理的文件)。这样其他地方就不会有随机创建的或者下载的垃圾。一些确保只有一个Inbox文件夹的小技巧:o 设置程序默认的保存路径到这个文件夹o 设置浏览器默认的“下载”路径到这个文件夹o 如果这个文件夹不是你的桌面(推荐),那么确保你不会把“待办事项”文件放到桌面上。这样会让你的桌面保持整洁。  一旦创建、接收、下载了一个文件,立即存储到“正确”的文件夹下。然后,一旦你需要处理它,那就在Inbox里创建一个快捷方式。这样,你的所有文件都在“正确”的位置,你也可以立即方便的访问到它。当你完成之后,删除快捷键就可以了。就这么简单。  理想情况下,你的Inbox文件夹和桌面,应该只包含快捷方式。
在“快速启动栏”等地方创建Inbox文件夹的快捷方式。存在二级子目录,二级子目录按照性质划分├─Archive(存档)├─Catalog(笔记)├─Culture(文化)├─Gallery(图库)├─Project(项目) |--Dropbox | My Works
(下级运用COTA法分类) | My Lifes**“COTA是4个一级文件夹名字的缩写,它们能够涵盖你所有的工作信息。等我跟你讲一讲这个系统,你就会明白有效地组织信息、避免重叠是多么有用。”  COTA认为,过多的分类文件夹只会增加你的负担,而只用Clients(客户)、Output(成果)、Teams(团队)、Admin(管理)4个分类文件夹(一级文件夹),即可涵盖所有属性的文件。一般来说,这4个一级文件夹是建立在我的文档(My Documents)里的。
*Clients(客户)文件夹包含的信息内容是“你的团队的内部或外部的客户”。
*Output(成果)文件夹包含里的信息内容是“你的团队的产品和服务”。
*Teams(团队)文件夹包含里的信息内容是“你的团队”。
*Admin(管理)文件夹包含里的信息内容是“你的非核心工作任务”。 1)常用文件单独存放。 2)善用搜索功能。 3)规范命名(并不用所有文件夹都使用同一的命名规则,不同的文件数量规模运用不同的文件命名规则)一、文件的命名规范文件命名的结构:项目命名词(或项目编号)_文件命名词_日期_V版本号.文件后缀例如:Doc_PCPIS Proposal_.0.doc文件名称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项目名称或编号,第二部分为文件的描述,第三部分为当前文件的日期,第四部分为文件阶段标识加文件后缀。如果是同一版本同一阶段的文件修改过两次以上,则在版本标识后面加以数字标识,每次修改数字加1; 当有多人同时提交同一份文件时,可以在版本标识的后面加入人名或缩写来区别。二、文件夹的命名规范标准的文件夹命名结构:文件夹名称_项目名_日期。举个文件夹命名例子:Prj_PC PIS Project__。第二个下划线后为空,等待工作结束时,添加工作结束的日期。经过这样的命名,首先自己通过建立文件夹把文件进行整理和分类,便于自己的查找和使用;其次,在使用Windows的查找或者其他查询工具搜索的时候,会比较方便容易的查询出想要的文件;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整理文件的习惯,四是可以知道文件的操作日期,这个日期可以是创建日期、修改日期。为了更好的整理自己的文件,可增加了几个特殊的符号,用于标识不同状态的文件: !(叹号)——标注重要的文件或者文件夹 #(井号)——标注等待处理的文件或者文件夹 @(@号)——标注正在处理的文件或者文件夹对那些处理完毕的文件,应该放在合适的文件夹当中,因此不作特殊符号的标注。这些符号的使用,是作为文件命名的首字应用,如此一个文件夹中,标注特殊符号的文件会排列在一块,查找和使用起来会比较方便。
身份证号命名法特征组合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识别码组成。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数字识别码。一共18位,它囊括了你的出生地点,出身时间,第几个出身,到底是男是女等。最后一位识别码是根据特殊算法对前17位运算得出,它可以判断这个身份证号码是真是假。将此方法应用到文件起名中,我们可以为文件起名添加很多规则,比如我们为cpp文件设定一套规则:前六位:创建时间第七位:1或0,代表已完成或未完成第八位:1——5,代表这个文件的重要程度第九、十位:项目英文缩写_文件关键词文件名-关键词-时间-场景。 4)定期整理与回顾  保持文件组织良好的关键之一。如果你让你的Inbox溢出(例如,超过30个文件),你可能开始感到不知所措:因为你没有紧跟待办事项列表。 可以这样做:o 经常访问你的Inbox/Todo文件夹(每天至少5次)。o 浏览你已经完成的文件,并立即把他们放到合适的位置。o 以保持这个文件夹中的文件数量尽可能小而自豪。如果你认为大脑平静很重要,那么让这个文件保持空成为你的最高的优先级(电脑上)。o 如果你发现一个文件在这个文件夹待了多过,比如六周,那么承认你基本不会去处理它,把它移动到合适的地方。另外,在管理文件时,几个心得:1.不要让文件夹的层次超过三层。实践证明,超过三层的文件夹,你会很少去使用它。2.桌面上只放少量的文件,常用的文件夹在TC上设置到收藏。3.一个文件夹里的子文件夹和文件不要太多。上限是20个,超过了,重新组织。4.把相关内容的文件组织在一起,而不是按文件格式。5.将需要处理和已经处理完毕的文件放在不同的地方。6.不用的文件马上删除,可用可不用的文件放缓存文件夹里,并定期清理。7.只保存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这一点很重要。8.尽量使用快捷方式。快捷方式允许一个文件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 满足不同的组织方式和结构化处理。o 根据我们组织文件和文件夹结构的关系,一个文件正确的存放地点,常常是一个非常不方便访问的地方。你的文件可能埋在6级子文件夹下,但你可能每天都需要快速的访问到这些文件。你可以把它移动到一个方便的地方,但这意味着在每次修改完成后你还需要再把它放回到正确的地方去。o 一个文件可能属于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位置。例如,你是一个会计,你刚完成2009 给Jon Smith的tax return 。可以把这个文件叫 2009 Tax Return.doc,放在Client\John Smith下。但可能你也需要把所有的2009 tax都放到同一个地方。所以你可能想在Tax Returns\2009目录下下以John Smith.doc存放这个文件。问题是,一个纯粹的层次文件系统中,你不能同时把它放到两个地方。  所以最常访问的文件集合,可以而且也应该是一个快捷键的集合。  快捷键让我们懂得了一个文件和文件夹组织的黄金原则:  “一个文件永远都要只有一份——不要让同一个文件有两份。可以使用快捷方式来代替“(当然,备份的时候这个原则就不适用了)  如果不喜欢建立快捷方式时的多余的”快捷方式“这几个字,可以修改名称或者配置Windows不要添加这些额外的字。   底线:如果你想在另外一个地方访问一个文件(追求方便,或者是文件本来就属于两个地方),在这个地方创建一个指向原始文件的快捷方式。  Tip #01. 把程序文件和数据文件分开  任何数字组织专家会告诉你这个。程序文件是你安装的软件组件(如Microsoft Word,Adobe Photoshop 或者是 IE)。数据文件是你使用这个软件给自己创建的文件(如Word文档,数字照片,emails或者是播放列表)。  软件经常被安装,卸载,更新。每次都能找到安装的文件,任何时候都能重装。这意味着软件文件是很不重要的。你用软件创建的文件才是最重要的。总是把重要文件和非重要文件分开是很好的原则。   所以当软件提示你保存创建的文件时,想想,把文件存储到自己的文件夹中去,而不要保存到软件自己的文件夹中。可以看看能不能找到程序的配置选项,改变文件默认的存储位置。  Tip #02. 基于文件的目的组织文件,而不是文件类型  Work\Clients\Johnson在这个文件夹下有两个子文件夹Word和Spreadsheets,那么可能你没有优化组织的结构。根据创建文件的程序来来组织文件没有意义。相反,根据文件的目的来组织。  Tip #03 在所有的电脑上都维护同样的组织结构  有好几个好处o 需要记的东西少了。不论你在哪,你都知道去哪儿可以找到你的文件o 如果从一个电脑拷贝或者同步文件,那么同步工作非常简单 o 可以很轻松的从一个电脑拷贝快捷方式到另外的电脑(前提是原始的文件也是拷贝过去的) o 对于链接文件也一样(例如,在Word文档中链接到一个单独的Excel文件)  这也关系到你存储文件的盘,如果你的文件存储在C:盘,那么在所有的电脑上都保存到C盘。否则,你的快捷键、播放列表和链接的文件都不能工作!  
Tip #04 使用目录符号链接来维护统一的文件夹结构  使用此技巧,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电脑中有两个以上的盘(C:,D:等)。可能处于空间考虑需要在D盘上存储东西,但还是想基于C盘来构建目录结构(或者相反)。  你构建目录结构的目的是为了让你的文件都可以从C盘访问(例如,你所有文件的根目录是C:\Files\)。但你还想利用D盘的空余空间。你知道可以在D盘上存储东西,但通过C:盘来访问他们吗?不,这里我们不是在讨论快捷方式,尽管概念类似。  通过使用命令行中的 mklink 命令就可以达到以上目的。你在一个盘上创建了一个文件夹,然后在另一个盘上建立一个它的别名。这些别名叫作目录符号链接。他们像正常的文件夹一样工作,除了他们物理上存储在别的地方。  例如,你想在C:盘C:\Files目录下引用D:盘中存储的完整的组织好的文件夹结构。那么可以把C:\Files作为一个目录符号链接——指向D:盘,命令如下:
mklink /d c:\files d:\  或者,你在D:上只存储了电影,想在C:\Files\Media\Movies\目录下访问他们。执行如下命令:  mklink /d c:\files\media\movies d:\  (应该不需要说这些命令得在命令行下输入吧? 单击开始菜单,输入 cmd 然后回车)  Tip #05 定制你的文件夹图标  严格来说这不是一个组织文件夹时的技巧,但每个文件夹有唯一的图标可以让你的视觉更快判断出文件夹哪个是哪个,从而在找文件时节省时间。
Windows 7系统下的资源管理经验:目录层数尽量不超过3级,尤其是经常访问的目录,建立形如“A-B, A-C, A-D”的目录代替“A\B, A\C, A\D”的方式,以减少目录层数资源管理器使用Total Commander,善用佳软有详细介绍()搜索使用Everything并与Total Commander集成,设置好调出快捷键(比如ctrl+shift+f)用好系统资源管理器的库、文件预览、收藏、索引和保存搜索等功能,熟悉常用快捷键(),用AutoHotkey修改Win+E为打开最常用目录,“文件夹和搜索选项”-“常规”中可以设置“通过单击打开项目”,节省一次点击,不过有时候键盘+Enter比鼠标省心文档目录分为“项目”、“存档”和“垃圾箱”电子书用Calibre管理定期整理注意备份
电影或者文件命名干净整齐。文件夹用01,02,03加名字这样把最常用的排在最前面。
我觉得像音乐、电影这些听久了会厌,看完了会删的资料没必要储存在移动硬盘,放在电脑里好了。而且把看完之后觉得平平无味的电影删掉,只把经典的、深刻的、会重复看的电影保留。
如果你偏要放在移动硬盘,为了预防一放不会再访问的情况出现,你就给它们建一个“要看的电影”这样的文件夹,然后按类型如:爱情、励志、动作……或者按照国家:美国、日本、港台……这样分就好了,没必要分得太多层级的,层级越多你越不爱打开。
对于其他文件的分类,我建议:
照片是一大类,其中分为”、2011……“,每个文件夹下面的命名方式是”生日“,零散的照片按类型分类如”猫猫狗狗、美食、杂锦……“这是用于储存在移动硬盘里的。至于电脑中还有一个”待整理“文件夹,是用于暂时存放还没整理到相应文件夹的照片用的。
sofeware是一大类,里面分为”杀毒软件、通讯软件、设计软件……“按你实际需要分。而且有些譬如”淘宝安全监控“之类的没必要保存,随时下载即可。sofeware里面的软件要定期更新和舍得删除啊,旧版本的软件基本没用。
一些个人创建的资料也需要整理,可以按照”本科、硕士、工作“分类,工作又可以按照公司不同分类,每个公司下面又按照不同的项目分类,看你个人习惯吧。
还有一类是学习资料,按照学习的类型分类吧,譬如”Photoshop、English……“之类。
电子书归为一类,相信这些资料你下载了很多吧,要分类很难,你就全放在”电子书“文件夹里好了。其实下载后放着不看的资料整不整理都没关系,你可以从中挑选出感兴趣的书来看,然后再把它归到”看完“这一类,当”看完“里的电子书越积越多你才进行分类也可以。
另外,把一些作品集之类的文件是不能丢失的,所以出了放在移动硬盘,建议刻录光碟或者放电脑里备份。
这个问题没有仔细考虑过,简单说一下,供参考:1、以内容为标准(而非文件格式)建立树形结构。刚用win7的时候,感觉“库”的概念很好,尝试过一段时间,没坚持下来。可以参考:“资源管理的革命:Library”(非常有思想的一篇长文),“资料管理:整理电脑上的音乐/照片/电子书”。一直没有时间去整理文件,结果还是沿用了旧有的习惯。2、everthing做辅助搜索。由于这个软件只能进行文件名搜索,所以不管下载什么文件,必须要进行重命名。命名的规则一般是按照“时间-文档名称-关键词”进行。
我也是用的everything,只要搜个关键字就行了,只要是自己放进去的,基本都会有印象,但是别人找就找不到啦 哈哈
《档案管理学》、《秘书实务》;《一生受用的分类技巧》、《超高效资料整理术》、《E世代文件管理通》、《超说服力资料整理术》。——这些是笔记女王ada的推荐。
首先,有个临时文件夹,放置收集了但还没来得及整理的资料。后续整理后转移到正式文件夹正式文件夹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健康和保健:主要包括个人健康方面的资料和感兴趣的运动类的资料(跑酷);2、家庭:包括家庭财务,家庭规划,照片等家庭相关的资料;3、个人提升,其中又包含个人的软技能,硬技能;4、备份:相关文档备份存档。
毫无疑问,分类和定期整理是必须的。以我自己的移动硬盘来说:500G,分两个区,一个区100G,剩下的全给另一个。100G的分区主要用来保存各种即用即删的数据或者用于转移交换的数据。剩下的一个区用于保存需要长期性多次使用的数据,这个分区下又分为book,document,program,music,software,video等文件夹,用于分大类保存数据。大类文件夹下又建立小分类文件夹,一层层分类,便于使用时查找。对于定期整理,各有各的习惯吧,我比较喜欢每两月整理一次,把交换区中需要长期保存的数据和电脑里下载的数据分类放到文件夹里。
隐藏......
分成一个树状的结构。例如,大的分类有:文档、图片、音乐、视频、其他等;然后,视频下有:电影、连续剧、MTV、演唱会、其他等;然后,电影下有:合集、高清、单片、AV、其他等;然后,单片下有:已看、未看等。一般要找一个文件,我都记得路径的。
根据使用频率来看吧 经常使用的 例如音乐、文档之类的 自然是存在电脑里 如果是不太经常使用的 例如电影之类的 可以放在移动硬盘里 把硬盘分区 整理放好 如果是想要收藏的 个人建议有条件的话 还是刻成DVD光盘方便 毕竟收藏起来数据量是很可观的 特别是高清电影之类的东西
1. 为大的分类做分区,doc, video等等。2. 为子分类建文件夹,如果是基于unix的,还可以创建符号链接,更有利于跨分类的文件。3. 重要的文件要有冗余,多硬盘保存4. 系统足够强的话,装一个Google desktop,方便搜索
我也谈下自己的管理方法1、所有文件按照内容进行分类,以电影为例第一级目录按照年份划分,比如.。。,第二级目录按照电影\电视剧\资料...来区分,第三级目录要看体温童鞋的喜好了,我一般按照国产片\港台片\美国片\欧洲片等等划分,然后在按照电影的本身的内容例如情感片/战争片/动作片/恐怖片/动画片。。。进行划分;2、上面的童鞋们提到了的,多处备份啦,千万不要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面,我自己有3块1个T的硬盘,互为备份,保证一个当掉了还有另外一个顶上来;3、搜索的话我没用过什么搜索工具的,因为到目前为止还好,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
为什么不把移动硬盘多分几个区?我的习惯是c盘系统,d盘程序文件,e盘工作区,f盘资料,g盘生活,包括音乐电影之类(其实都在线看,也没什么保存,除了特别难找的),f盘系统备份,g盘临时文件盘(包括下载临时目录,系统分页文件,ie缓存文件)
totalcammander
这么多人的回答都不是太满意,目前我也没有一个好的方法推荐给大家,有几个仓库盘了,该再找一找好的整理方法了,不然会烂在硬盘和云盘中的。。。。。记得有一个很早的软件where is it, 不知这软件如今是否有更新或深入!everything 只是适合快速查找到桌面的文档。totalcommander 是一个多窗口的资源管理器,手工整理文件比较有用。
我的分类c除了系统和软件之外没有其他d盘软件加影音文件e盘纯游戏f盘办公和软件安装包备份
参考人人影视按内容和类型分文件夹,比如纪录片、文艺片、德国、美剧、好莱坞…底下再设小文件夹。最后,积攒很多看不过来的时候,摔一次就什么都解决啦!(刚摔坏硬盘heart breaking中(To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电脑读取移动硬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