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用两个字赞美

译文一西湖水光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动着,波光粼粼,看起来美丽极了。山色在云雾的笼罩下。半明半暗,隐隐约约,雨中的西湖也显得非常奇妙。想把西湖比作古代美女西施。空蒙的山色是她淡雅的装饰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怎样装扮都那么美丽。译文二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潋滟”,波光闪动。“空蒙”,烟雨迷茫
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美酒。开始天气晴朗,不大工夫竟然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西湖无论
本文出自《四部丛刊》影宋本《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卷十。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杭州西湖,又叫西子湖,因为它在杭州西面;叫西子湖,则是从这首小诗而来。苏轼于神宗熙宁四年元七年(公元)在杭州任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西湖,在杭州市西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您喜欢的诗文: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资源分类:
学科中心:
&& 饮湖上初晴后雨
&语文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
****************************************************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共有教案21个)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二)能力训练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2.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 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自然之美,语言文字之美,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提高鉴赏《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国家教育部颁发试用的“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古诗文的教学与古诗文文化的传承。在我们的教材中,收有大量的优秀古诗文。编者将古诗选入语文教材,重在引导 学生在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积累语言,增加文化底蕴。教学这首古诗,一是为了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2
作者:曾宪浪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诗句    2、体会情感,有感情朗读诗句,背诵诗句    3、感受诗中美景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学生背诵《游园不值》     师:我们上节课学了《游园不值》,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景色),现在我们来《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鲁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首写景抒情的经典诗文,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一篇传世佳作。这首诗抓住了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别样风姿,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古诗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进入诗词的意境。《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组织学生自学讨论 教材分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1课的内容。该诗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同题《绝句》中的第二首。作者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教学中应从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同时应发挥韵文形式利于朗读的优势,六年制第十册1燕子2*阿里山的云雾3词两首《忆江南》《渔歌子》4*青海湖,梦幻般的湖5白杨6桃花心木7*乌塔8跳水9*“诺曼底”号遇难记10月光曲11*金色的脚印12古诗三首《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3养花14*理想的风筝15田忌赛马16*晏子使楚17赤壁之战18*冀中地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分别写了春、夏不同季节、不同地点的美丽景物,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喜爱赞美之情。 《游园不值》具有一定的叙事性,诗中描写了春季的一天,诗人望着窗外春天的景象,不由得兴致勃发,想到朋友家的园子里畅游一番。到了朋友的住处,园教学设计示例(一)第一课时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5个生字。 2.了解诗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重点学习《游园不值》,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二、教学重点 1.了解诗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重点学习《游园不值》,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三、教学难点
赏析《游园不值》中《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3
城南小学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这首古诗。    3、读懂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所描绘的意境。    2、读懂诗句,体会作者的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分别写了春、夏不同季节、不同地点的美丽景物,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喜爱赞美之情。 《游园不值》具有一定的叙事性,诗中描写了春季的一天,诗人望着窗外春天的景象,不由得兴致勃发,想到朋友家的园子里畅游一番。到了朋友的住处,园23.古诗两首―饮湖上初晴后雨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的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准备】: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材分析: 这三首古诗,分别写了春天和夏天的景物,给人以美的享受。游园不值是宋朝诗人叶绍翁的作品。写诗人去友人园中观赏春色,主人不在,但看见一枝红杏伸出墙来,想像满园春色感到快慰。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诗人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西湖的景色。赞美了西湖美丽宜人的风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作《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nb...《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1
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小教部 戴志强
   组织学生自学讨论   教材分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1课的内容。该诗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同题《绝句》中的第二首。作者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
共有教案21个,&&&&&& [
All Rights Reserved饮湖上初晴后雨古诗以什么赞美西湖_百度知道
饮湖上初晴后雨古诗以什么赞美西湖
提问者采纳
这首诗描写的是西湖不同天气时的景色,淡妆浓抹总相宜。欲把西湖比西子,通过把西湖比作古代美女西施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来赞美西湖无论是在什么天气,景色都十分美丽
采纳率100%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饮湖上初晴后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饮湖上初晴后雨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饮湖上初晴后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