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47489826520日语中的汉字意思思

来(汉字)_百度百科
来,lai,周所受瑞来。一来二缝,象芒朿之形。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1) 。字形。象麦子形。本义:麦。小麦叫“麦”,大麦叫“麰”(或写作“牟”)。(2) 同本义 [wheat](3) 又如:来牟(古时大小麦的统称)(4) 未来,将来 [incoming]本意是指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去”相对:如来回、来往、过来,还有其它多个,如“从过去到现在”、“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之意等等。
来字形结构
简体字:来
繁体字:如右图
田字格中的“来”字
汉字首尾分解:未丷汉字部件分解:未丷
笔顺读写:横捺撇横竖撇捺;[1]
来英文翻译
1. to come to。
2. to take place。
3. the next
4. about (a given figure)[1]
来汉字释义
(1)(。甲骨文字形。象麦子形,本义:麦,小麦叫“麦”,大麦叫“麰”(或写作“牟”);
(2) 同本义 [wheat] ;
来,周所受瑞麦来麰也。——《》;
贻我来牟。——《诗·周颂·思文》。段注:“ 武王渡 孟津,白鱼跃入王舟。出涘以燎。后五日。火流为乌,五至,以壳俱来,此谓遗我来牟。”;
于皇来牟。——《诗·周颂·臣工》,疏:“叹其受麦瑞而得丰年也。”;
(3) 又如:来牟(古时大小麦的统称);
(4) 未来,将来 [incoming] ;
来日方长。——清· 《饮冰室合集·文集》;
知来者之可追。——晋· 《归去来兮辞》;
()盖先朝之宝臣,而亦后来学士大夫出处之榜样也。——明 《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5) 又如:来代(后代;后世);来辰(来早,明天早晨);来兹(来年;将来);来哲(后世贤智之人);来轸(后来的车,比喻后来的人或物);
(6) 姓 。目前(2010年)来氏族人共有三支, 第一支最早来自-莱国(现在的山东);第二支在现在的河南南阳、商丘一带 ;第三支在浙江集中在杭州市滨江区长河镇一带。杭州长河一带还有后人建立了来氏祠堂。
(1) 由彼至此;由远到近,与“去”、“往”相对 [arrive] ;
来,至也,——《》,朱骏声曰:“往来之来正字是麦,菽麦之麦,正字是来,三代以还,承用互易,如苑宛、童僮、酢醋、穜种之比, 许君未经订正,故沿伪至今。” ;
憧憧往来。——《易·咸》;
我行不来,——《诗·小雅·采薇》;
笑问客从何处来,——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翩翩两骑来是谁,——唐· 白居易《》;
然往来视之。——唐· 《三戒》;
有朋自远方来。——《》;
往昔初阳时,谢家来贵门。——《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灵之来兮锡纯嘏。——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
(2) 又如:来寇(敌人来犯);来至(来到);来突(突然而来);
(3) 归,回来,返回 [go to a place and come back] ;
萃聚而升不来也。——《易·杂卦》。注:“还也。” ;
凡诸侯之女归宁曰来。——《左传·庄公二十七年》;
若吾子之德莫可歌也,其谁来之?——《左传·文公七年》。
(4) 又如:来家(回到家里来);来三去四(来来去去);来还(归来,回来);来宁(归宁。女子回娘家省亲);来归(回来;归来);来舍(回归而有所定止);
(5) 归服;归顺 [come over and pledge allegiane] ;
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
(6) 又如:来服(前来顺服);
(7) 招来;招致。后多作“徕” [give rise] ;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
(8) 又如:来致(招致,招来);
(9) 加入[一群人] 中 [join]。如:你来不来 ;
(10) 让不受约束、干扰地满足 [需要] [let’s do]。如:来五斤;来两盘 ;
(11) 意想不到地或突然地发生、出现 [crop up]。如:问题一来就马上解决 ;
(12) 产生;开始;发生 [start]。如:来路(来历;来源);来历(来由;原委);来情(情由);来情去意(来去的情由与意向);来方(来源);来龙(风水先生称主山为来龙。即龙脉的来源);
(13) 追溯来源、血统或起源 [derive]。如:来方(来源,进项);来煞(来劲;出息);
(14) 相当于做 [do]。如:来不得 ;
(15) 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方法、方向或态度,后者是目的;此处的“来”有结构助词化倾向,与“去”的用法相似。如:
你能用什么办法来帮助他呀?(“用”是介词,构成方式状语,“来”连接动词“帮助”)
管理层通过内控系统来调控企业,保证企业按照设定的轨道运行。(“通过”是介词,谓语动词是“保证”)
(16) 用在动词后,表示估计或着眼于某一方面。如:看来容易;说来话长 ;
(17) 用在另一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件事。如:我来画;大家都来唱歌 ;
(18) 〈方〉∶在 [at]。如:来里(在这里或在那里);来哚(在);来浪(在那里);
(19) 表示动作的趋向 ;
将子头与剑来。——晋· 干宝《搜神记》;
闻来垂钓碧溪上。——唐· 李白《行路难》;
长铗归来乎。——《战国策·齐策四》;
归来倚杖自叹息。——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兵车行》;
长铗归来者。——《战国策·齐策四》。
(20) 假借为“釐”( lí)。赐予 [grant] ;
来女孝孙。——《仪礼·少牢馈食礼》。郑玄注:“来,读曰釐;赐也” 。
(21) 假借为“赉”。赐予 [grant] ;
东人之子,职劳不来。——《诗··大东》。高亨注:“来,借为赉。” 。
(1) 你的;你们的 [your]。用于通信的回复中。如:来信收到;来电收到;
(2) 这 [this]。
俺哥哥传将令三四番,可怎生无一个承头的?来一个燕青将面劈,那一个 杨志头低。—— 元·佚名《黄花峪 》
(1) 无义,译作“了”,“吧”,或不译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
(2) 在数量上接近精确 [about]。如:两米来高。
(3) 用在数量或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大约 [around]。如:二十来个
(4) 从头到尾过去地 [over the past]。如:两千年来;来日(往日;过去的日子);来日大难(本指往日艰难。后亦用以指前途困难重重)
(5) 以来,表示时间从过去某时持续到现在 [ever since]
公()乃抗疏曰:“近年以来,议论繁多,言词激切,致干圣怒。”——明 《》
吾数年来欲买舟。——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数百年来。——唐《柳河东集》
去来江口守空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夜来城外一尺雪。——唐· 《卖炭翁》
(6) 又如:来古(自古以来);来来(以来);来缘(指来生的因缘);别来无恙乎。
(7) 用在数词后,表示列举的原因或理由。如:这些天没去看她,一来路太远;二来没功夫。
来可作虚词,《庄子·人间世》:“……尝以语我来。”又《庄子·大宗师》:“嗟来桑户乎!”“语我来”即“语我”,而“来”无义。“嗟来”,犹言“嗟乎”,“来”即“乎”,为虚词。《诗经》中说来字如《谷风》:“伊余来#(同忾)。”《四牡》:“将母来谂。”等等,来字都作虚词,或作“是”字义。这类词句的来字,不论在句中或句末,都不作来往的“来”解。——《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
(1) 用于句尾,相当于“咧”
刚才奶奶和袭人姐姐怎么嘱咐来!——《红楼梦》
(2) 另见 lài[1]
来康熙字典
〔古文〕徕《》落哀切《集韵》《韵会》《正韵》郞才切,$赖平声。至也,还也,及也。《礼·曲礼》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又《公羊传·隐五年》公观鱼於棠,登来之也。《注》登读为得,齐人谓求得为登来。 又玄孙之子曰来孙。 又麦名。《诗·周颂》贻我来牟。《前汉·刘向传》作饴我釐麰。亦作?。 又呼也。《·春官》大祝来瞽令臯舞。 又姓。 又《集韵》洛代切,音赉。抚其至日来。《孟子》放勋曰:劳之来之。 又叶邻奚切,音离。《诗·》莫往莫来,悠悠我思。《素问》恬澹虚无,眞气从之。精神守内,病安从来。 又叶郞狄切,音力。《诗·小雅》东人之子,职劳不来。叶下服。《》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又叶落盖切,音赖。《·离骚》因气变而遂会举兮,忽神奔而鬼怪。时髣髴以遥见兮,精皎皎以往来。 又叶良置切,音利。《荀子·赋篇》一往一来,结尾以为事。
考证:〔《荀子·赋论篇》一往一来,结尾以为事。〕 谨照原书省论字。
来说文解字
【卷五】【来部】来
周所受瑞麦来麰。一来二缝,象芒朿之形。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诗》曰:“诒我来麰。”凡来之属皆从来。洛哀切。
来汉字书法
来方言集汇
◎粤语:loi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oi2
来常用词组
1.来宾 lái bīn
[visitor] 来访的客人。
招待来宾。
2.来不得 lái bù dé
[permit no] 不允许。
这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
3.来潮 lái cháo
[(of tide) rise] 潮水上涨,借指人的思绪或情绪涌起。
4.来到 lái dào
(1)[be here]∶从一处移动到某一目的地。
他静悄悄地来到室内。
(2)[fall]∶在某一时间来临或发生。
防止收获季节及时来到而没有收获准备。
(3)[set in]∶进入一种特定状态。
雨季来到了。
5.来得 lái de
[competent] [口]∶拿得起来;能干。
装修工种他样样来得。
6.来得 lái de
[emerge (from a comparison) come out as] [口]∶[相比之下]显得。
骑车太累,不如叫辆出租来得舒服。
7.来得及 lái de jí
(1)[there’be able to do in time]∶还有时间做某事。
赶快去,还来得及。
(2)[in time]∶及时
春耕前把拖拉机修好,来得及吗?
8.来得早 lái de zǎo
[come ahead of time] 到来的时间比即将发生、开始或结束的事物约定、固定或通常的时刻或小时早。
2013年的春天来得早。
9.来电 lái diàn
(1)[message received]∶收到电文。
三月十七日来电悉。
(2)[inform by telegram]∶用电报通知。
请来电告知。
10.来犯 lái fàn
[invade our territory] 以征服或虏掠为目的的侵犯。
坚决消灭敢于来犯之敌。
11.来访 lái fǎng
[come to call] 来此访问;造访。
12.来稿 lái gǎo
[ manuscript received] 投来文稿。
希踊跃来稿。
13.来稿 lái gǎo
[contribucontributed article] 已投来的稿子。
来稿概不退还。
14.来归 lái guī
(1)[submit as vassal]∶归顺;归附。
(2)[(of woman) be married into husband's home]∶古代称女子出嫁(从夫家方面说)
(3)[return]∶归来,回来。
15.来函 lái hán
[letincoming letter] 来信
16.来回 lái huí
(1)[to-and- backwards and forwards]∶含有以相反方向交替出动的活动。
钟表摆动的一个来回。
(2)[make a round trip]∶往往在返回时走同一路线的旅行。
打个来回。
17.来火,来火儿 lái huǒ,lái huǒr
[become angry] 指生气
他一听这话就来火了。
18.来件 lái jiàn
[communication or parcel received] 送来或寄来的文件或物件。
19.来今 lái jīn
[days to come] 从今往后
20.来劲 lái jìn
(1)[bin high spirits]∶热心肠、干什么就爱什么。
他越干越来劲
(2)[thrilling]∶立时引起一种情感波动,深深地感动人的状态。
这样伟大的工程,可真来劲。
21.来客 lái kè
[visitor] 外来宾客;有客前来来客登记。
22.来历 lái lì
(1)[ origins]∶一个人的前期经历或履历。
(2)[there is a long history to]∶人或事物的历史或背景。
提起这把手术刀可大有来历
23.来历不明 lá ilì bù míng
[of queso of unknown origin] 指人或物的来路、历史或背景都不清楚
适新建县有 阙氏者,雇一婢,来历不明。——宋· 周密《癸辛杂识·郑仙姑》
24.来临 lái lín
(1)[be here]∶来到;到来每当春天来临,这里是一片绿油油的庄稼。
(2)[be upon]∶接近或已接触到。
暑假已经来临
25.来龙去脉 lái lóng qù mài
[origin and c whence and wither] 原是过去风水先生的说法,认为山势如龙,从头到尾都有血脉连贯。常用来比喻事物的来历或事情的前因后果。
文件的来龙去脉
26.来路 lái lù
(1)[path of approach]∶来的道路。
挡住敌人的来路
(2)[background]∶来历。
27.来路不明 lá ilu bù míng
[ of ques of dubious background] 来历未验明
来路不明的飞机。
该政府有其来路不明的情报。
28.来路货 lái lù huò
[imported goods] 〈方〉∶非本地产制的货品。
29.来年 lái nián
[next year] 未来的一年;下一年。
30.来去 lái qù
(1)[come and go]∶来和去。指往来不断的样子。
(2)[fault]∶差错;错误。
不差分毫来去
31.来去匆匆 lái qù cōng cōng
[fast-fugitive] 形容来和去迅速。
来去匆匆的过客。
32.来人 lái rén
[messenger] 送取东西来的人,带信人。
收条请交来人带回
33.来日 lái rì
(1)[days to come]∶将来的日子;未来来日方长。
(2)[next day]∶第二天
34.来日方长 lái rì fāng cháng
[There are manythere will there'll be a time for it] 将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情还大有可为
曼思故国,来日方长,载悲黑奴前车如是,弥益感喟。——《鲁迅书信集·致蒋抑卮》
35.来生 lái shēng
[ life beyond] 指人死后再转生到世上的那一生;下辈子(迷信)
36.来使 lái shǐ
[representative from another country] 派来的使者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37.来事 lái shì
(1)[manage matters]〈方〉∶也作来事儿。处事
他头脑灵活,挺会来事的
(2)[OK,work]〈方〉∶行;可以
这样做不来事
(3)[future events]∶将来的事情
38.来世 lái shì
(1)[next life]∶来生
(2)[afterlife]∶死后的存在状态
佛教有来世的说法
39.来势 lái shì
[ force with which sth.breaks out] 动作或事物来到的气势
这场雨来势很猛
40.来头 lái tou
(1)[sb.'s backing]∶较好的来历(多指人的经历或背景)
那个胖子一定有来头
(2)[reliable source]∶原因,理由
他这些话是有来头的,是冲着咱们说的
(3)[ interest]∶玩乐的兴趣
拳击有啥来头?滑冰多开心
(4)[motive behind sb.'oncoming force]∶来势;来人所表露出的气势
众人看见来头不好
(5)[profit]∶赚头;利润
41.来往 lái wǎng
(1)[come and go]∶来和去
街上来往的人很多
(2)[thoroughfare]∶通行
翻修路面,禁止车辆来往
(3)[ transaction]∶联系、交往或接触——用于人
他仅与那些百万富翁们来往
(4)[around]∶左右;上下
总不过二尺来往水
42.来信 lái xìn
[send a letter here] 指寄信给[说话者]
别忘了来信
43.来信 lái xìn
(1)[letter from…]∶从…来的信
(2)[your letter]∶寄来或送来的信
44.来意 lái yì
(1)[what one has come for]∶到这里来的意图
请说明来意
(2)[coming situation]∶未来的情况
45.来由 lái yóu
(1)[how one comes to do sth.]∶原因;缘故
这些话不是没有来由的
(2)[resullt]∶结果
临老也没有来由
46.来源 lái yuán
[source] 根源;起源;产生
独立的收入来源
47.来者 lái zhě
(1)[future men or things]∶将来的事或人
来者犹可追
使来者读之。——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arriving men or things]∶前来的人或物
48.来者不拒 lái zhě bù jù
[al all's fish th refuse nobody's offer] 凡是来的一律不予拒绝
往者不追,来者不拒。——《·尽心下》
49.来着 lái zhe
[auxiliary word] 表示某事已经发生过的语气助词,也表示一般的询问语气
我昨天说什么来着
他叫什么来着
50.来自 lái zì
[ spring from] 表示,但通常不带有肇始之意,而指从原有的以另一形式存在的人或物,通过赋与、移转、演绎、模仿或再生而发生
主要收入来自开采煤矿[1]
51.来源lai yuan。
祖国,我回来了
周恩来选集
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真金不怕火来烧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渊源有自来
来常用字体受(中国汉字)_百度百科
(中国汉字)
受,shou,从从从(右手)。〈动〉(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两手中间有一只舟,表示传递东西。本义:接受;承受。(2) 同本义(与“攻”相对) [receive]
受基本信息
部外笔画:6,总笔画:8
五笔86&98:EPCU
郑码:PVWX
笔顺编号:
四角号码:20407
UniCode:CJK[1]
受汉字释义
受基本字义
1、接纳别人给的东西:接~。感~。~精。~权。~托。~降。~益。~业。~益无穷。(a、跟随老师学习;b、学生对老师自称)。~教。~领。~聘。~理。
2、忍耐某种遭遇:忍~。~苦。~制。~窘。~累(受到劳累)。
3、遭到:遭~。~害。~挫。~屈。~辱。~阻。
4、适合,中:~吃。~看。~听。~使。[2]
5、代表同性恋(网络名词,反义词“攻”)。
受详细字义
1、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两手有一只舟,表示传递东西。本义:接受;承受。
2、同本义(与“攻”相对) [receive]。
,相付也。——东汉·许慎《》”王筠曰:“手部授,人部付,皆曰“予也。”今以付说受,则是受授同字矣。”[3]
受其币。——《周礼·天官·司书》
主妇拜受爵。——《仪礼·特牲馈食礼》
则受之。——《周礼·司干》。注:“取藏之。”
受以小功衰。——《仪礼·丧服》。注:“犹承也。”
颛顼受之。——《国语·楚语》。注:“承也。”
釜十五,吾受,而宫出之以百。——《管子·海南》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列女传》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史记·魏公子列传》
以殿工加太子少保,()恳辞不受。——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3、又如:受茶(女子受聘,订立婚约);受宫厅(衙门中的厅堂);受法(伏法);受事(接受教诲);受册(接受册命);受祉(接受天地神明的降福);受胙(接受胙肉)。
4、蒙受;遭受 [suffer;be subjected to]。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民到于今受其赐。——《》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唐· 《》
直指锒铛受辱,中丞亦镌秩去,于是始服公(袁可立)之远识焉。——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公(袁可立)寝其邪谋,受我戎索。——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5、又如:受侮;受敌;受污(遭受污染)。
6、得到 [get]。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7、又如:受知(得到他人的赏识、礼遇);受名(获得名称);受直(得到报酬);受瘪;受享(享受)。
8、收进,取回 [take back]。
舞者既陈,则授舞器,既舞则受之。——《周礼·春官·司干》
9、买入,收入 [buy]。
釜十五吾受,而官出之百。——《》
10、又如:受主(买主)。
11、容纳 [contain;accommodate;hold]。
秋水才添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杜甫《》
12、通“授”。授予;交给 [give]。
若有诸公大夫则使人受俎如宾礼。——《仪礼·乡饮酒礼》
以劳受禄,则民不幸生。——《管子·君臣上》
受以王命,委以王事。——《论衡·自然》
因能而受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3、通“授”。教授;传授 [teach]。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 《》
(袁可立)受《毛诗》,又授《礼记》。——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14、娶 [remarry]。如:受室(娶妻,成家);受妻(娶妻)。
15、逆来顺受的含义。此种人吃亏相当沉默。你攻一下他便会自动受起来。典型的如泻药、死枪、回头鞋。
16、比喻在耽美中不主动的那一方。
17、在现代人看来,多指接受另一方的示爱。如:你受么?(直接的表达)
18、受   虽然耽美作品描绘的是男同性恋的爱情故事。但是由于大多数是由女性作家画给女性读者看的,所以难免带有异性恋色彩,在两位主角中、总有一位是在扮演女性角色。这位在异性恋中相当于女性的男生在耽美中就被称之为“受”。之所以被称为“受”、不仅是因为在耽美作品中,受方总是比较被动。   攻   这个就比较好解释了、和“受”相对的就是“攻”了。也就是在同性配对中扮演男性形象的一方。   这里有提到&耽美&一词,顺便也解释一下:   [耽美]一词最早是出现在日本近代文学中,为反对[自然主义]文学而呈现的另一种文学写作风格:[耽美派]。[耽美派]的最初本意是“反发暴露人性的丑恶面为主的自然主义,并想找出官能美、陶醉其中追求文学的意义”。[耽美]一词即是由此而来的。 耽美在日文中的发音为TANBI,本义为“唯美、浪漫之意”,如耽美主义就是浪漫主义。后来这个词不知怎么被日本的漫画界用于B L漫画上、结果引伸为代指一切美形的男性,以及男性与男性之间不涉及繁殖的恋爱感情,最后更发展为[男同性恋]漫画的代称之一。
受演变过程
受受-字体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 爫又
汉字部件分解: 爫冖又
笔顺读写: 撇捺捺撇捺折折捺
受常用词组
◎ 受保人 shòubǎorén
[insurant;insured] 以其生命、身体健康或财产作为保险对象的人;保险单所有者。
◎ 受潮 shòucháo
[be affected with damp] 指物体被潮气渗入。
这些书受潮了,得拿出去晒晒。
◎ 受惩罚 shòu chéngfá
[smite] 受到惩治处罚。
◎ 受宠若惊 shòuchǒng-ruòjīng
[feel extremely flattered;be surprised at the unexpected honour;receive favour with awed excitement] 因受到过分的宠爱而感到意外的惊喜和不安(多含贬义)。
过道台承中丞这一番优待,不禁受宠若惊,坐立不稳,不知如何是好。——《》
◎ 受挫 shòucuò
[be baffled;suffer a setback] 遭受挫折。
计划受挫。[4]
受康熙字典
【子集下】【又字部】受 ·康熙笔画:8 ·部外笔画:6
〔古文〕𠭧《唐韵》殖酉切《集韵》《韵会》《正韵》是酉切,𠀤音寿。《说文》相付也。《玉篇》得也。《易·旣济》实受其福。《诗·大雅》受天之祜。
又承也。《李适之法观禅师铭》孰承最上,密受居多。又盛也。《杜甫诗》野航恰受两三人。
又容纳也。《论语》君子不可以小知,而可大受也。
又《正字通》神呪切,收去声。《诗·小雅》投畀有北,有北不受。叶下昊。昊,许𠋫切。按受字《韵书》无去声。又叶音暑。《张衡·诮靑衣赋》晏婴洁志,不顾景女。乃隽不疑,奉霍不受。《韵会》毛氏曰:从𠬪从冖。俗或作𤓾,非。𤓾音胡到切,下从丈。[5]
受字源演变
“受”字源演变
“受”字源演变
受字形对比
“受”字形对比
“受”字形对比
.无量光明佛教网[引用日期]琅_琅的意思_琅什么意思_琅的读音_琅的解释_新华字典_911查询
输入汉字、、、、、、、笔顺编号均可查询
琅 琅的意思 琅什么意思 琅的读音 琅的解释 琅字的意思 琅字什么意思 汉字琅的意思 琅怎么读 琅字拼音 琅字组词 琅字笔顺 琅字五笔
láng 注音 ㄌㄤˊ
UNICODE 7405
笔顺 一一丨一丶フ一一フノ丶基本字义,,词性变化 /MmlmdQ==.html基本字义琅láng ㄌㄤˊ1、〔〕a.象声词,金石相击声;b.象声词,响亮的读书声,如“书声”。2、〔玕〕像珠子的美石。3、〔玡〕山名,在中国山东省。宋本廣韻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郎魯當來唐開平聲陽開口一等宕唐lɑ?lang词性变化◎琅 láng形容清朗、响亮的声音。如:琅玕(用铁链锁人。又指象声词);琅然(声音清朗的样子);琅诵(朗诵)◎琅 láng〈形〉洁白、华美如玉 [resembling pearl; white carnetian]已过重阳半月天,琅华千点照寒烟。——皮日休《奉和鲁望白菊诗》详细字义◎琅瑯 láng〈名〉(1)(形声。从玉,良声。本义:似玉的美石或青色的珊瑚)(2)同本义 [a stone resembling pearl]琅,琅玕似珠者。——《说文》厥贡惟球琳琅玕。——《书·禹贡》。传:“石似玉。”(3)又如:琳琅(美玉,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琅花(琅华。琅玕树所开之花,常以美称白花)(4)门环[door ring]木门仓琅根,谓宫门铜锾,言将尊贵也。——《汉书》(5)姓康熙字典【午集上】【玉部】琅·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7〔古文〕𤨜𤦴《唐韻》魯當切《集韻》《韻會》盧當切《正韻》魯堂切,𠀤音郎。《說文》琅玕,似珠者。《玉篇》琅玕,石似玉。《廣韻》琅玕,玉名。《書·禹貢》厥貢惟球琳琅玕。《傳》琅玕,石而似珠。《山海經》崐崘山有琅玕樹。《本草》寇宗奭曰:西域記云天竺出琅玕。蘇恭云:是琉璃之類,琉璃乃火成者,非琅玕也。李時珍曰:山海經云開明山北有珠樹。淮南子云:曾城九重有珠樹,在其西,珠樹卽琅玕。在山爲琅玕,在水爲珊瑚。又琅琊,郡名。今沂州俗作瑯。《山海經》琅琊臺在渤海閒,琅琊之東。《註》今琅琊在海邊,有山嶕嶢特起,狀如高臺。《括地志》琅琊山在密州諸城縣東南,始皇立層臺於山上,謂之琅琊臺。又姓。《五音集韻》齊有大夫琅過。又倉琅,宮門縮首銅鐶。《前漢·趙后傳》木門倉琅根。又琅當,長鏁也。《前漢·王莽傳》以鐵鎖琅當其頸。或作琅璫。又琳琅,玉聲。《楚辭·九歌》撫長劒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琅。又《周禮·夏官·司馬振鐸註》司馬法曰:鼓聲不過閶,鼙聲不過闒,鐸聲不過琅。《疏》鼓鼙與鐸,聲之有異也。又《字彙補》力宕切,音浪。《管子·宙合篇》以琅蕩凌轢人。(瑯)《廣韻》俗琅字。说文解字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卷一】【玉部】琅玕,似珠者。从玉良聲。魯當切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琅玕,逗。似珠者。尙書。璆琳琅玕。鄭注曰。琅玕,珠也。王充論衡曰。璆琳琅玕。土地所生。眞玉珠也。魚蚌之珠,與禹貢琅玕皆眞珠也。本艸經。靑琅玕。陶貞白謂卽蜀都賦之靑珠。而某氏注尙書,郭注爾雅山海經皆曰。琅玕,石似珠。玉裁按。出於蚌者爲珠。則出於地中者爲似珠。似珠亦非人爲之。故鄭,王謂之眞珠也。从王。良聲。魯當切。十部。方言集汇粤语:long4客家话:[客英字典]long2[海陆丰腔]long2[梅县腔]long2[台湾四县腔]long2[宝安腔]long2[客语拼音字汇]long1long2Englisha variet pure
手机查看汉字琅的意思,微信扫一扫页面右侧二维码,关注查询大全(微信号www911cha)后回复 zi11721 或 琅 即可
新华字典为您提供琅,琅的意思,琅什么意思,琅的读音,琅的解释,琅字的意思,琅字什么意思,汉字琅的意思,琅怎么读,琅字拼音,琅字组词,琅字笔顺,琅字五笔,琅字部首,琅字区位码,琅字成语
带琅的成语
别人正在查
911查询 全部查询 网址:
(共20个)占卜求签
(共17个)民俗文化
(共16个)交通出行
(共10个)学习应用
(共26个)休闲娱乐
(共10个)站长工具
(共9个)身体健康
&2016  京ICP备号-6 京公网安备30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有意思的汉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