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7系统,win7开机后黑屏出现media test failure提示,无法进入系统。HDD status显示为none。请问故障原因是什么

电脑开机后,显示Media test failure,系统开机进不了系统_百度知道
电脑开机后,显示Media test failure,系统开机进不了系统
Media test failure:Intel UNDI.DISK BOOT FAILURE,pxe-2。硬件问题;810x PCI Fast Ethernet Controller v2,INSERT SYSTEM PRESS ENTER.1(build 082)Copyright (C)
Intel corporation For Realtek RTL8139(X)&#47开机后出现以下显示:Exiting PXE ROM.20(020326)PXE-E61,check cable PXE-M0F,电脑进不了系统.电脑没有光驱。问问高手应该如何处理呢,硬盘启动已经设置到第一启动。停止这个画面就不再动了?我已经打开机箱把所有东西重新插了一次的;8130&#47
提问者采纳
是告诉你!建议做的U盘引导盘,已经启动不起来了。u盘启动,你的硬盘中的系统损坏?如果有的话U盘启动直接还原就好了,!,放到另一个电脑中,再不行可以把硬盘拿下来,还原就可以了,拷个镜像进去,你硬盘有没有做镜像
说的在理!去试试看!
祝你好运!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开机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很简单,要不你就做pxe。然后用一个pxe软件 30秒搞定,再找一台电脑,网刻一个系统,你们2台电脑连上路由器就行了U盘启动很快
白痴!对你的说法表示。硬盘已经坏掉了,怎么搞。
的顺序为光驱,然后是硬盘,改完F10保存重启,放入光盘,可以重新安装系统了。另外也可以开机之后进bios,恢复出厂设置,保存退出,放入光盘重启即可。 你
已经说明没有光驱了!哥们!去哪里放哦!出厂设置也已经试过了
重做系统,如果还有问题,送去修
这个哥也知道!你也外行哦
我的确外行,哈哈问问修电脑的,问应该不花钱吧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58124人阅读
& & & & --------------楼主为了追求美化已转投 Ubuntu,捂脸。。。不过各位有什么问题还是会尽量帮大家的,能力有限,互相交流吧 -------------------
& & & &&转载请注明出处:
& & & &最近在看《鸟哥私房菜:基础学习篇》,觉得很不错,想要用U盘装个windows 7 和 CentOS 6.4的 双系统,在网上找了很多教程,觉得乱七八糟的,弄得很复杂,而且很多都不是很完整,对于新手实在是伤不起。最终自己用U盘装了两次,有一次还把引导程序装到U盘MBR去了。o(╯□╰)o 决定写篇博客,防记忆衰老,也为所有想学 linux 的小白贡献一点资料吧。O(∩_∩)O~ (高手出门右转... = = )
& & & &那为什么选择U盘安装呢?首先,是因为我没有CD....然后,笔记本里面的硬盘分区全部是NTFS 的,而 linux 是无法识别 NTFS格式的硬盘的,如果选择硬盘安装,首先还要把放镜像文件的分区转为FAT32格式,然后继续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安装步骤。但很多U盘本来就是FAT32的,这不是刚好符合我们的需求吗?最后,是我已经习惯用U盘来装系统了.....
& & & &因为没有自己截图,图片都是网上找的。有些图片不符合我会指出来。部分没有图片的请不要pass了,因为那正是不同之处。(PS:后来自己拍了几张图上来,没错。。。那些很丑的就是我拍的。。。)
& & & 如果各位发现什么问题或无法按此篇博客安装成功,请在评论区交流吧!O(∩_∩)O~
& & & &默认背景:已安装windows 7 & 磁盘分区格式:传统 MBR &(用 GPT 分区的同学出门右转...楼主帮不了你... = = )
& & & 鉴于 linux 的安装不像 windows 那样的傻瓜式,我们安装之前要有一定基础,让我们先进修一下:
& & &鸟哥的:
& & &关于linux分区的:
& & &了解了点硬件,规划好分区,我们开始迫不及待的安装啦。
& & & &不急不急,我们先分析一下我们的目标:用U盘安装 Windows 7 和 CentOS 6.4双系统。重点是“U盘安装”和“windows + linux 双系统”(废话)。那么,这有什么主要的不同和要点呢?
& & & & 首先,我们是U盘安装的,所以我们要把U盘制作成启动盘。网上很多教程弄得挺复杂,我们简简单单就可以了。
& & & & 然后,我们的硬盘已经被Windows占领,全部分区都是NTFS的。这可不行。所以,我们要从硬盘空间里切一块下来,作为空闲空间来安装我们的 CentOS,至于要多大,当然是越大越好咯,不过一般几十G就够了。
& & & & 接着,在选择哪种类型的安装时,我们要选择“创建自定义布局”,要是你点太快选择了默认的“使用全部空间”的话,你就哭吧!然后建立 linux 分区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在空闲空间上建立,可不要把其他分区给弄没了。然后建立分区时“允许的驱动器” 要只勾选自己电脑硬盘,别把U盘也算进去。
& & & &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安装grub程序时,你如果没有选择更换设备,那么系统会吧引导程序默认安装在U盘的MBR中,结果U盘拔了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安装的CentOS“不见了”,连U盘都无法格式化了。所以,我们要谨记选择更换设备。而开机启动的选项名称和默认开机进入系统也在这一步进行设置的。
& & & &好了,就这么多!别紧张。我们下面还会继续强调这些要点的。
一、UltraISO
不大,才2M多,用来制作 U 盘启动 &&&&用户名:王涛 注册码:7C81-6F
二、CentOS 6.4 32 位系统镜像 &
要下载&CentOS-6.4-i386-bin-DVD1 和&CentOS-6.4-i386-bin-DVD2 &有疑问的及找下载地址的详见&
三、U 盘8G
一、制作 U 盘启动引导盘
0、请确认你的U盘是&FAT32&格式的,因为 linux 无法识别 NTFS 格式的文件系统。如果不是FAT32,真不幸,你还是把格式转过来吧。
1、电脑插上 U 盘,打开 UltraISO 软件,文件---打开,选择你下载好的CentOS-6.4-i386-bin-DVD1.iso 文件,点启动 --写入硬盘镜像 ,在硬盘驱动器里面选择你的 U 盘,写入方式默认为:: USB-HDD+,不用改,,然后 格式化,完成后,关闭对话框,然后再点写入,完成后,关闭
UltraISO。
2、删除 U 盘根目录下面的 Packages 文件夹(不删除也可以,如果你U盘空间足够大)
3、把下载好的系统镜像 CentOS-6.4-i386-bin-DVD1.iso 和 CentOS-6.4-i386-bin-DVD2.iso 复制到 U 盘根目录下面。
至此,U 盘启动盘制作完成。
二、在硬盘留出空闲空间
我们要给硬盘划分空白空间安装CentOS6.4,我们不需要什么乱七八糟的工具,右键点击我的电脑——管理——存储——磁盘管理(本地)&
我自己的F盘有90G的空间,60GB 空闲,我用35GB来装CentOS,那么单击F盘,右键选择“压缩卷” ,然后在弹出的窗口里的“输入压缩空间量”输入35000,然后点压缩就可以了。这样我们就预留出了35G 的空闲空间,在我们待会进行安装的时候 CentOS就可以选择安装在这一部分空间。接下来就可以安装了。
二、安装 CentOS 6.4
1、开机设置 U 盘第一启动,重启之后会出来安装界面,有如下选项:
Install or upgrade an existing system 安装或升级现有的系统&
install system with basic video driver 安装过程中采用基本的显卡驱动&
Rescue installed system 进入系统修复模式
Boot from local drive&& 退出安装从硬盘启动
Memory test& 内存检测
网上的教程都是默认选择第一项,但我除了第二项,其他选择后都出现了屏幕扭曲无法安装,最后还是选择第二项,然后安装成功了。所以,你可以先选择第一项,如果不行的话,再改为第二项。但安装过程都是一样的。
2.出现是否对CD媒体进行测试的提问,这里选择“Skip”跳过测试。
3、出现安装过程中使用的语言界面:
选择 &Chinese(Simplified),简体中文(网上教程大都选择英文,防止出现部分乱码,但我安装并没有乱码,所以还是推荐用中文吧)
4、出现语言确认界面直接回车
5、下面出现键盘模式选择界面,不要修改,进入下一步
6、“Installation Method” 选择 “Hard drive”,然后选择u盘所在的分区,我的U盘在这里显示的是&/dev/sdb4 。这一步是系统寻找镜像地址,你选择只有 一个分区的那个就是你的U盘了。(如下只有一个 sdb)
7、直接点 OK,会出现安装界面:,点击下一步
8、选择基本存储设备
9、设置计算机名,随你便吧
10、设置时区,不用改
11、设置root密码,这是最重要的密码,而且必须填,牢记你的密码!
12、注意:选择最后一项,创建自定义布局
13、注意:这里可以看到磁盘信息,切忌要确定在自己所要分区的磁盘上分区,否则其他磁盘会被格式化。这张图和本教程是不搭配的,但我自己没有截图,理论上来说安装时会在 ntfs 的中间出现一行空闲,谨记我们建立分区要点在那个空闲上面,进行创建,否则你就哭吧!我们是采用U盘安装所以还会出现一个sdb,但不用管它。
  注意:分区之前,自己先要规划好,怎么分区
& & & & 但是你也可以简单的划分一个 /boot(启动分区) 100-200 M & &Swap(交换空间) 1 - 2G & / (根分区) 剩余空间大小
  我的分区如下:
  硬盘总共35G
& & & & /boot 100M
  Swap2G(内存小于2G时,设置为内存的2倍;内存大于或等于2G时,设置为2G)
& & & & &/usr &6G
& & & & &/home &选择使用全部可用空间
  选中空闲分区,点创建,选择标准分区,再点创建,允许的驱动器:只勾选自己电脑磁盘,把u盘取消掉(这一点和图片不一样)
  挂载点:/
  文件系统类型:ext4
  大小:8000
  继续选中空闲分区,点创建
  选择“标准分区”,点创建
  文件系统类型:swap
  大小:2000
& & & &允许的驱动器:同样只勾选自己电脑磁盘,把u盘取消掉
  创建好分区之后,如上图所示,然后点“下一步”
  选择“将修改写入磁盘”
14.这个非常非常重要!这里有两个要点:
(1)看到图片上面的“在XXXX中安装引导程序了”了么,默认情况下安装引导程序是装在U盘的,我一开始没注意没有点 更换设备 进行设置,结果装好之后U盘插在电脑的时候就有双系统的引导,U 盘拔了之后就直接进入 win7,CentOS没有了!当然,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解决,我们后面谈。
你要点击 更换设备&&-&& BIOS 驱动器顺序
第一BIOS 驱动器: &选择 本地磁盘驱动器(sda 还是 sdb 就看你自己的了)
第二BIOS 驱动器: 选择 U 盘驱动器
然后在下面第三张图还有一个主引导记录(MBR)和一个引导分区的第一个扇区的选择,这是什么呢?这其实是决定了你要使用 windows 还是 linux 的引导程序。如果选择 MBR 那么你就是安装 Linux 的引导程序,如果选择第二个,那么就是保持你原来的 windows 引导程序不变,但是你会发现安装后开机时只有 windows,没有出现linux 选项,这就需要你进入 win 7 ,用类似 EasyBCD 的东西添加 Linux 启动项,重启之后就可以了。具体有需要的同学请评论区留言或私信,新手看不懂这段不用管,直接选
MBR 就可以了,不过以后如果想删 linux 的话会麻烦点,到时有需要的同学同样评论区留言或私信就可以了。O(∩_∩)O~
(2)这张图是安装单系统的(后来加了两张自己拍的),所以 引导装载程序操作系统列表 只有一项,但我们要安装双系统,怎么办?别担心,你在这一步会出现 两项 ,也就是说,CentOS会自动检测到Windows的引导程序,并自动帮你引导。那我们可以不用设置吗?也可以。如果你没有进行设置的话,你开机是就会出现两个选项,一个是CentOS,一个叫Others,并默认进入CentOS,那个 Others 就是 windows
7 啦。所以我们还是至少做一点改动吧。点击 Others(你安装时会看到它的),然后 编辑,把Others 改为 windows 7,如果你想把 windows 改为默认启动系统的话,就要在这里勾选默认开机进入啦。
&15、这里我们选择Desktop(桌面),然后看下面,有个以后自定义和现在自定义,我第一次安装选的是以后自定义 ,结果连个gcc都没有,要自己安装很麻烦,第二次的时候我就选了现在自定义,然后下一步,勾选自己想要的环境配置。
16、接下来就是检测软件包,然后出现安装界面,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点重新引导
18、重新启动,把U盘拔出,电脑自动引导到CentOS6.4系统(如果你做出修改的话当然就自动引导到windows),然后进行初次配置,按照引导进行就可以了,但Kdump建议不要开启,其他的这里我们就不说了
我们上面说过如果没有更改引导程序安装位置的话,引导程序是会安装在U盘的MBR上的,所以结果是你把U盘拔出来后再也进不了CentOS,就像你没有安装过一样,而你的U盘连格式化都不行了。
首先,解决U盘因错误写入MBR而无法格式化的问题:
& &我们上面不是安装了UltraISO软件吗?我们现在运行软件,打开我们的CentOS-6.4-i386-bin-DVD1.iso,点击菜单栏“启动——写入硬盘映像”,在硬盘驱动器上选择U盘,然后写入方式选择USB-HDD +,点击便捷启动——写入新的引导扇区——Windows NT/2K/XP,OK!
如果还是不行,那么试试这个:右键点击我的电脑——管理——存储——磁盘管理(本地) &然后右键你的U盘,选择格式化,然后按提示来就可以了
这样我们的U盘又可以自由使用了。
那怎么找回我们的CentOS 系统呢?
其实也是很简单。我本来是要进入救援模式的,但无奈选择后总是出现画面扭曲无法进行,所以用了这个办法,觉得比救援模式还更简单些:
用我们制作好的U盘启动盘,然后就跟我们进行安装一样,开机进入U盘,选择 Install or upgrade an existing system 或者 install system with basic video driver ,接下来的和前面的步骤一样,但在选择完语言和键盘后,会出现类似的选项(这个是5.5的安装):(再下图是后来上传的自己拍的....)
然后我们点击升级现有系统,进入下一步,这时有三个选项,我们可以选择最后的安装新的grub,接着进行 grub 的设置了,这次可要记得点击更换设备啊,然后下一步程序会安装新的grub到我们硬盘的MBR中,重新开机,你会发现我们的grub程序回来啦!
全部解决!
转载请注明出处: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217898次
积分:3086
积分:3086
排名:第5136名
原创:125篇
评论:153条
文章:23篇
阅读:8510
阅读:8645
阅读:43881
(5)(5)(9)(2)(3)(6)(6)(3)(4)(2)(4)(1)(1)(2)(1)(1)(1)(6)(5)(60)&&|&&责编:孙玉亮
1AHCI模式与Win7、SSD的不解之缘&& &AHCI这个注定和SATA接口结下不解之缘的接口模式,它担负着淘汰IDE模式的重任,从诞生开始就充满争议,它经历了整整7年时间。它伴随着SSD固态兴旺走向主流,同时也和微软WinXP、Win7操作系统密不可分。本文,我们将为你揭开AHCI和IDE的前世今生,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帮助读者选择合适的硬盘工作模式。
SATA工作模式怎么选?揭秘AHCI和IDE区别
&&& 硬盘工作模式经历IDE和AHCI两个阶段,我们可以用螺旋桨式(IDE)、喷气式飞机(AHCI)来形容它们。单从字面理解,我们可以知道螺旋桨式飞机的速度不如喷气式飞机。
●硬盘工作模式与操作系统的关系
&&& 在WinXP时代,系统对AHCI模式支持不佳,选择AHCI模式装系统需要用软驱安装驱动等。因此IDE模式在Windows XP时代一度盛行,并随着SATAII接口达到顶峰。而到了Win7时代,AHCI驱动集成于操作系统,完全没繁琐步骤,从而拉开AHCI的普及之路。
&&& 注:时至今日,的最大读写速度仍未超过SATAII接口的极限。
●SSD固态硬盘助推AHCI成为主流
&&& AHCI和IDE模式的另一个分水岭则是在SSD固态硬盘的兴起。早期的机械硬盘在AHCI和IDE模式下的速度差距较小;随着高性能的SSD固态硬盘出现,用户逐渐发现AHCI和IDE模式下的速度差距悬殊。
&&& 正是在集成AHCI驱动、支持Trim垃圾回收的Win7操作系统,带有SATA3.0高速接口的廉价7系列主板,以及不断降价的SSD固态硬盘推动,奠定了今日AHCI模式的主流地位。
&&&&&&纵使AHCI模式千好万好,也奈何不了IDE模式的超强兼容性,以及电脑城装机商对IDE模式的偏爱。当您看完此文,如果你是第一次了解AHCI和IDE模式,请在开机之初按DEL或者F2查看BIOS,您的电脑是何种工作模式。
【每日焦点】产品:
2两者区别:NCQ产生30%性能差距AHCI模式解析:
Z77主板的AHCI设备管理显示
&&& AHCI(Serial ATA 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又名串行ATA高级主控接口/高级主机控制器接口。AHCI通过包含一个PCI BAR(基址寄存器),来实现原生SATA功能,允许存储驱动程序启用高级串行 ATA 功能。
&&& AHCI模式是专门为SATA接口而设计,支持SATA接口特性,诸如本机命令队列(NCQ)和热插拔。但是需要用户在BIOS中选择AHCI模式,方便操作系统自动加载AHCI驱动。
IDE模式解析:
Z77主板的IDE设备管理显示
&&& IDE的英文全称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电子集成驱动器”,它的本意是指把“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
&&& IDE模式可以将SATA盘映射模拟成普通IDE硬盘,无需额外加载SATA驱动。但不支持任何SATA接口的新特性。
两种模式的区别:
&&& 两种模式最大的区别:是否支持本机命令队列(NCQ),理论上NCQ最大能提高约30%的性能。简单来说开启NCQ之后,硬盘从一个程序跳到另一个程序时速度会更快,类似于英特尔的超线程技术。
&&& IDE模式可以通过映射通吃SATA硬盘,由于无需加载驱动程序,它的兼容性能超强,适用WinXP和Win7/8系统。
&&&&AHCI模式原生支持SATA硬盘,它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将NCQ技术充分发挥作用,或者说AHCI是现有的SATA硬盘主控接口中,除了复杂的磁盘阵列(RAID)模式之外,最能发挥SATA硬盘性能。Win7/8系统完美支持AHCI模式,对WinXP兼容性不佳。
IDE模式的超强兼容性 主板厂商也不敢轻视
&&& 点评:由于IDE和AHCI在BIOS中切换后,系统容易蓝屏,同时为了满足用户安装WinXP的需求,电脑城商家往往选择兼容性超强的IDE模式。而AHCI更适应SATA硬盘的性能发挥,对主流的Win7/8用户来说是非常合适的。
3Win7系统安装:AHCI/IDE如履平地●Win7系统安装:AHCI/IDE如履平地
  本次Win7系统安装采用最为原始的软装模式,即通过Win7安装盘或者将Win7安装盘制作成镜像写入优盘来正常安装。   特点:正常安装,系统稳定,兼容性好,使用固态安装速度较快(5-6分钟),较慢(8-12分钟)。
我们通过优盘来安装Win7操作系统
AHCI模式下顺利进入安装界面
IDE/AHCI模式均可识别512GB固态硬盘
顺利将Win7系统文件写入固态硬盘进行安装
AHCI模式安装Win7,设备管理器显示的硬盘控制器属性
IDE模式安装Win7,设备管理器显示的硬盘控制器属性
&&& 软装操作系统的实质是将Win7安装系统整体制作成镜像存放在光盘或者优盘里。
Win7系统从IDE模式切换到AHCI模式,系统报错
&&& ①我们在BIOS中选择IDE模式,Win7无需加载任何AHCI驱动,顺利完成安装,安装时间稍慢。当我们在BIOS中切换到AHCI模式,无法进入系统并重新启动电脑,显示以上画面。
&&& ②我们在BIOS中选择AHCI模式,Win7自动加载AHCI驱动,顺利完成安装,安装速度较快。当我们在BIOS中切换到IDE模式,Win7系统并未蓝屏,顺利进入系统。产品:
4WinPE/GHOST重装系统:AHCI碰壁●WinPE/Ghost重装系统:AHCI碰壁
&&& Windows Preinstallation Environment(WinPE)(Windows预安装环境)基于在保护模式下运行的WindowsXP个人版内核。它是网友钟爱的一款易用软件,主要用于重装系统,备份资料,对进行分区格式化等等。
&&& WinPE下重装系统是指将安装光盘和系统制作成Ghost镜像拷贝在电脑的硬盘中,在WinPE中使用Ghost软件还原镜像。
笔者使用优盘通过WinPE界面来硬装Win7系统
1、AHCI模式
  我们使用优盘进入WinPE界面,但无法在WinPE系统下寻找不到任何硬盘,只能找到优盘。
06年以后上市的主板一般默认即为AHCI模式,不需要进入BIOS
AHCI模式进入WinPE,在“我的电脑”中找不到固态硬盘
Ghost仅显示优盘自带WinXP镜像,找不到固态硬盘
&&& 笔者在AHCI模式下进入WinPE系统后,无论在“磁盘管理”还是“我的电脑”,都找不到固态硬盘。即使启动Ghost软件,也无法还原GHO镜像。
2、IDE模式
手动进入BIOS选择IDE模式
“我的电脑”显示512GB固态硬盘(实际容量476GB)
&&& 笔者在IDE模式下进入WinPE系统,在“磁盘管理”、“我的电脑”均可找到固态硬盘,因此可以通过Ghost软件还原镜像。产品:
5Ghost安装系统:AHCI/IDE亮绿灯
 & Ghost软件问世已经有很长时间,大家对此也并不陌生。但是会用Ghost的人却不是很多,大多数用户仍然是用Winows7安装光盘/优盘来安装系统。Ghost软件的操作并不复杂,实际操作步骤寥寥几步。
Ghost安装系统?其实是恢复系统
 & 简单说,Ghost就是将分区表信息和硬盘数据打包备份,在新的指定硬盘主分区先恢复硬盘分区表信息,然后再恢复硬盘数据,以达到和备份前一样的效果。这就是Ghost安装系统的实质,其实就是恢复操作系统。
“一键还原系统”即为Ghost软件
DOS下运行Ghost软件,共计6个版本方案
AHCI/IDE模式下,Ghost均可识别固态硬盘、GHO镜像文件
&&& 笔者使用Ghost 11.5、Ghost 11.5(SATA光驱启动)两个版本方案,分别进入AHCI/IDE模式,Ghost均可识别固态硬盘,并且找到固态硬盘里的GHO镜像文件,在新的指定主分区完成系统恢复安装。
&&& 注意事项:AHCI/IDE模式并不影响Ghost在DOS下识别硬盘,但是用户需要对所搭载的镜像、主板BIOS中的硬盘模式区别对待。
&&& ①WinXP镜像,用户需要将BIOS中的硬盘模式调整为IDE Mode。
&&& ②Win7/8镜像,如果所搭载的镜像为AHCI&Mode,那么BIOS中的硬盘模式需要配合调整为AHCI&Mode;反之IDE&Mode亦然。产品:
6蓝屏崩溃?一招搞定硬盘模式设定
●蓝屏崩溃?一招搞定模式设定
&&& 网友购买新电脑,将原来老硬盘的数据对拷,全盘接收原有硬盘的数据,包括操作系统一起移植到新硬盘。他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硬盘工作模式。如果切换不当容易发生蓝屏或者多次重启后系统崩溃。
硬盘模式冲突造成导致蓝屏
&&& 老平台时代尚无硬盘工作模式一说,比如早期的945平台没有AHCI/IDE/RAID模式。或者装机商图省事,将老平台的硬盘工作模式选择为IDE兼容模式。目前SSD固态硬盘的速度快,AHCI可以较好的发挥其性能,因此主板厂商逐渐将AHCI作为默认硬盘工作模式。
&&&&硬盘模式兼容性问题不难解决,我们将新电脑的主板设置调整为IDE模式,进入操作系统,修改注册表让操作系统和AHCI匹配:
“运行”中输入“regedit”界面
&&& 第一步:在点击开机菜单后,选择菜单中的“运行”栏目。在运行栏目的输入框内键入“regedit”,回车即可打开注册表编辑器。
注册表编辑器的AHCI修改界面
&&& 第二步:打开注册表编辑器之后,进入“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Msahci”键值。在右边窗口中双击名称为“Start”的项目,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将默认的参数由3更改为0。点击“确定”并且保存之后,重新启动电脑。
电脑BIOS的硬盘模式选择界面
&&& 第三步:重启电脑之后,进入BIOS,在“Integrated Peripherals”页面中,将“SATA IDE/RAID/AHCI Mode”更改为“AHCI Mode”(不同BIOS选项名称会有细微差别)。
&& 下面我们分析AHCI和IDE模式下,顶级的512GB固态硬盘的性能有什么区别,真的能有30%的性能差距么?!产品:
7读写速度对比:差距超100MB/秒&&& SSD固态的读写速度分为“最大/持续/平均”三种类型,其中CrystalDiskMark软件所测试的持续读写速度符合SSD固态硬盘的真实速度,因此本次我们以持续读写速度进行“AHCI/IDE模式”的性能对比。
OCZ Vector 512GB SSD固态硬盘
&&&&我们选用全球家用SSD排名三甲的OCZ Vector 512GB SSD,从中分析它在AHCI和IDE模式的性能差距有多大。
● CrystalDiskMark
  CrystalDiskMark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硬盘性能测试软件,但测试项目非常全面,涵盖连续读写、512K和4KB数据包随机读写性能,以及队列深度(Queue Depth)为32的情况下的4K随机性能。队列深度描述的是硬盘能够同时激活的最大IO值,队列深度越大,实际性能也会越高。
CrystalDiskMark测试(AHCI模式)
CrystalDiskMark测试(IDE模式)
  从CrystalDiskMark测试看,OCZ Vector 512GB SSD在AHCI模式下的持续读取速度达到532MB/s,而写入速度也达到527MB/s。
&&& 在IDE模式下的持续读取速度为426MB/s,而写入速度为467MB/s。AHCI和IDE模式下的持续读写速度差距分别为106MB/秒、60MB/秒。产品:
8I/0吞吐量对比:差距难以置信&&& 随机读写性能是固态的关键指标,其单位为IOPS,即每秒进行读写(I/O接口)操作的次数。我们从表中看到固态硬盘的每秒进行读写操作的次数是以万为单位进行计算,而传统的不足300 IOPS值。
● AS SSD Benchmark
  AS SSD Benchmark是一个专门为SSD测试而设计的软件。可以测试出固态硬盘的持续读写性能,包括4KB小文件的传输性能等等,成绩显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MB/s的形式,另一种是IOPS形式。
读写性能 单位IOPS(AHCI模式)
 & 在4KB文件存取方面,OCZ Vector 512GB SSD在AHCI模式下,它的的随机读取IOPS值为8284,随机写入为34316。其多线程读取/写入4KB文件的IOPS值为9,总分为1237分。
读写性能 单位IOPS(IDE模式)
&&& 在4KB文件存取方面,OCZ Vector 512GB SSD在IDE模式下,I/O吞吐能力下降得令人难以置信,AHCI和IDE模式下的IOPS差距足以让人震惊。
&&& 它的的随机读取IOPS值为7485,随机写入为25129。其多线程读取/写入4KB文件的IOPS值为,总分为445分。
全文总结:
&&& 如果我们仅对比“持续读写速度”和“4K随机读写IOPS值”两大项目共计4个数值,OCZ Vector 512GB SSD在AHCI和IDE模式工作下,它们的差距为21.23%;如果算进差距惊人的4K-64Trd读写IOPS值,它们的差距高达193.73%。
&&& 我们以顶尖性能的SSD固态硬盘作为测试对象,两种硬盘模式下的性能差距必然也会随着强悍SSD性能得到放大。这反应了AHCI模式确实能发挥挖掘SSD固态硬盘的性能,和SSD固态硬盘搭配的当然是Win7/8系统。
IDE模式如同WinXP:英雄迟暮
&&&& WinXP的致命缺点导致SSD固态硬盘已不适合在它上面使用。面对全球超过40%的WinXP用户,我们不得不承认IDE模式仍大有可为,也许这样的电脑搭配机械硬盘更为合适。AHCI这个注定和SATA接口结下不解之缘的接口模式,它担负着淘汰IDE模式的重任,从诞生开始就充满争议,它经历了整整7年时间。它伴随着SSD固态硬盘兴旺走向主流,同时也和微软WinXP、Win7操作系统密不可分。
适用类型 硬盘容量
硬件论坛精选
下载中关村在线Android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 iPhone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Windows8客户端
成为中关村在线微信好友
4¥3805¥3296¥3247¥13998¥5509¥72910¥44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in7系统开机后黑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