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计量溯源性,校准品溯源间隔与期间核查》出自哪里

CNAS-CL25:2014《认可准则在校准领域的应用说明》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CNAS-CL25:2014《认可准则在校准领域的应用说明》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控制图在直读光谱仪期间核查中的应用--《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4年10期
控制图在直读光谱仪期间核查中的应用
【摘要】:正期间核查是指在两次校准(或检定)的间隔期内进行的核查,核查对象有仪器设备、标准物质、计量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以判断所使用的设备、标准物质等是否保持检定时的置信度,满足检验工作的需要。此外,ISO/IEC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中第5.5设备和第5.6测量溯源性两个要素中都提到期间核查[1];CNAS-CL01:201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O657.3【正文快照】:
期间核查是指在两次校准(或检定)的间隔期内进行的核查,核查对象有仪器设备、标准物质、计量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以判断所使用的设备、标准物质等是否保持检定时的置信度,满足检验工作的需要。此外,ISO/IEC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中第5.5设备和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川;李玉莲;;[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何有节,赵隽,石碧,黄宇;[J];皮革科学与工程;2003年06期
代仕均;张新申;杨育杰;孙静;;[J];皮革科学与工程;2009年06期
梁丽娟;黄蓓青;魏先福;;[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0年S1期
刘经程;;[J];攀枝花科技与信息;2004年03期
徐宝祥;叶培华;;[J];情报科学;2007年05期
郭刚;阮建海;;[J];情报科学;2011年09期
贾延霞;胡明晖;;[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年11期
李江;;[J];情报资料工作;2008年01期
杨祖文;;[J];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年03期
韩海洪;;[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立龙;刘斌;文鸿雁;;[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肖云;夏哲仁;王兴涛;孙中苗;;[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吴晓燕;车登科;戴芳;;[A];中国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徐永书;张黎;夏定辉;;[A];重庆市测绘学会第三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暨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编[C];2008年
万奇灵;;[A];重庆市测绘学会第三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暨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编[C];2008年
秦昆;孔令桥;许凯;;[A];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C];2009年
程凤侠;王亚平;方应森;马建标;应超燕;;[A];2010年全国皮革化学品会议论文集[C];2010年
赵丽莹;杨波;张荣丽;王小唯;;[A];中国高校学术出版文集2008年第1卷——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2次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朱晓琼;刘杰;钱昆;王文俊;胡念苏;;[A];2007年鄂、皖、苏、冀四省电机工程学会汽轮机专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卷)[C];2007年
曾鸣;尚德兴;徐志强;张荣曾;;[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程军娜;[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孟涛;[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姜登钊;[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邢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张龙冲;[D];兰州大学;2010年
胡平平;[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0年
史海莹;[D];浙江大学;2010年
邓睿;[D];浙江大学;2010年
蒋廷臣;[D];武汉大学;2010年
吴云龙;[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宋天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吕媛媛;[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白喜朋;[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赵泓;[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戈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汪泉;[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常志达;[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王彬;[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杨柳;[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何允;[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当前位置: >
本博地址: >>
没有写日志!
首页 >> 查看xin发表的新鲜事 说:关于举办“认可/资质认定内审员”、“(新版)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及测量结果的评价”、“测量设备管理及期间核查”班通知
各相关单位负责人: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为提高/校准实验室管理和技术能力于2011年制定和修改了《内部校准要求》、《实验室认可规则》、《能力验证规则》、《测量不确定度要求》、《量值溯源要求》、《测量不确定度要求实施指南》、《量值溯源要求实施指南》等规则。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为帮助准备申请认可和或已经获得认可和认证的实验室建立符合要求的管理体系,提高实验室检测/校准数据的可靠性、准确度;加强质量管控、科学地降低运行成本和防范质量风险。我院有针对性地解决目前困扰实验室工作的若干疑难问题,中心特举办“实验室认可/资质认定内审员” 、“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及测量结果的评价”和“测量设备管理及期间核查”培训班,本院教授级研究员授课,对实验室进行相关辅导。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实验室认可/资质认定内审员”培训班内容:
1、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概述;
①实验室认可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认可准则的发展,认可的意义和国内外现状;
②计量认证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计量认证准则的发展,计量认证的作用和现状。
2、实验室认可/资质认定申请书的理解和填写方法;
3、LAB管理体系的建立和维持;
①《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CL01(等同国际ISO/IEC 和国家标准GB/T《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要点讲解;
②《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特殊要求讲解。
4、LAB管理体系的内审和管理评审;
①实验室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目的、要求、方法和技巧;
②实验室管理体系评审的目的、要求和方法。
5、LAB技术能力的表述;
① 设备特性;② 量值溯源图;③ 不确定度;④ 能力验证/测量审核。
6、课堂练习(认可准则和内部审核)。
二、“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及测量结果的评价”培训班内容:
1.测量不确定度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2.介绍即将发布的最新版标准:JJF1059.1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2 《用蒙特卡洛法评定测量不确定度》和JJF1059.3 《测量不确定度在合格评定中的使用原则》。
3、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过程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4、不确定度应用,包括最终测量结果及其不确定度
5、表征分散性的参数及其换算
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以及认可委对不确定度的要求;
7、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步骤,包括规定被测量给出数学表达式、不确定度来源分析—构筑因果图、不确定度分量量化、合成不确定度规则及其应用和应用技巧、扩展不确定度计算、报告测量结果及其不确定度等
8、参加培训学员感兴趣(所带)检测方法的因果图分析及其如何获取相关不确定度分量信息和转换为标准不确定度
9、获取重复性分量的重复性实验设计原则
三、测量设备管理和期间核查实现培训班内容:
1、基于《认可准则》的要求,测量仪器的管理内容。
2、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与常用期间核查方法。
3、介绍测量仪器特性评定、可靠性分析的基本原则和通用方法。
4、计量器具检定时间间隔的调整与校准周期的确认。
5、介绍检测实验室如何选择和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标准物质均匀性和稳定性的监测和评价,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仪器设备的内部校准要求。
四、参会人员:
经CNAS认可的检测或校准机构、国家认监委以及地方认可的资质认定机构、各级检测机构中质量管理人员,计量器具、测量设备管理人员;重点企业质检人员;国家重点科研机构质量控制负责人;各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技术负责人等;相关测量仪器的设计和研制人员。
五、培训时间、地点、收费标准:
日-07月30日
(24号报到)
日-08月01日
州 (26号报到)
日-08月18日
萨 (14号报到)(内审员、测量不确定度)
培训费(含资料费、证书费、午餐):学三项2800元/人;学二项1950元/人;单学一项1280元/人;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六、考核与发证:
经考试合格颁发“实验室内审员资质证书”、“测量不确定度”和“ 测量仪器内校员”培训合格证书
七、联系方式:
地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恒温楼410室(培训中心办公室)
咨询电话:010-
报名传真:010-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
二○一二年六月
联系人:辛炳乾关于计量溯源性、校准间隔与期间核查38-第2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关于计量溯源性、校准间隔与期间核查38-2
图2中国量值溯源体系图;3实施量值溯源;3.1制定测量设备量值溯源计划;实验室应制定测量仪器量值溯源计划,列出用于检测/;溯源计划应明确区分,哪些是可以溯源到国际单位制(;实验室在制定量值溯源计划时应考虑:;1、设备送检计划:列出送检设备清单(一般为强制计;2、设备校准计划:列出校准设备清单、校准机构(一;3、设备比对计划:当测量仪器无法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具
图2 中国量值溯源体系图 3 实施量值溯源3.1 制定测量设备量值溯源计划实验室应制定测量仪器量值溯源计划,列出用于检测/校准的所有设备,包括对检测、校准和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的辅助测量设备(例如某些用于测量环境条件的设备)清单,确保这些设备在投入使前都进行校准。溯源计划应明确区分,哪些是可以溯源到国际单位制(SI)的,哪些是溯源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物质(如硬度、粗糙度、标准物质等),绘制量值溯源图或用文字说明。对于不属于前两类,而是按约定的方法和协商标准实施追溯的(如标准录音磁带,布料耐磨性测量等),应予以说明。实验室在制定量值溯源计划时应考虑:1、设备送检计划:列出送检设备清单(一般为强制计量器具)、检定机构(应为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周期或检定日期等。2、设备校准计划:列出校准设备清单、校准机构(一般选择通过认可的实验室或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校准周期或校准日期等。3、设备比对计划:当测量仪器无法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的情况下,应该采用实验室之间比对或参加能力验证。也可以用两台同类设备比对的方式,检查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具体而言,测量设备检定、校准实施计划(设备检定、校准周期表)的内容可包括:设备名称、编号、型号规格、检定/校准周期、最近检定或校准日期、下次检定或校准日期、设备放置地点、设备使用人、检定/校准机构和制表人及制表日期等。在选择检定/校准机构时,尤其要关注该机构是否具有所开展项目的能力。即,一是该项目是否已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或已完成计量建标考核;二是其测量不确定度是否满足被检/校测量仪器的准确度要求。实验室可通过严密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按照满足“校准或比较链”规定的要求自主选择溯源校准机构,甚至可以是国家标准和国际基准。如果溯源到其他国家的校准机构,宜选择直接参与或通过区域组织积极参与国际计量局(BIPM)框架下,签署MRA(互认协议)并能证明可追溯至SI国际单位制的国家或经济体,或是APLAC、ILAC多边承认协议成员所认可的校准实验室。 3.2 不同测量仪器有不同的溯源要求测量设备在不同的检测/校准项目中有不同的用途,有的用作标准器、有的用作辅助设备;有的显示数据用于得出检测/校准结果,有的用于提供或监控测量条件;有的用于测量,有的用于监测等等。对于不同用途的测量设备,有不同的溯源要求。对应用于检测的测量仪器,当校准所带来的贡献对检测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几乎没有影响时,可以不校准,而采用核查。对用于提供或监控测量条件的测量设备,例如向测量设备供电的普通交直流稳压电源,如果电源特性对最终的检测/校准数据没有影响,或者作为工具使用的万用表可以不进行校准,而采用核查。对检测/校准结果产生直接影响的测量设备(例如数据用于得出检测/校准结果)和对测量不确定度有重要影响的测量设备(例如某些高稳电源),应进行校准。对这样的测量仪器应制定详细校准计划,规定校准时间、溯源路径、校准周期,并且需要对校准数据和结果是否符合检测/校准工作的要求做出判断。其中,有的测量设备还要进行期间核查。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将检定分为首次检定和随后检定两种形式,前者是测量仪器在投入工作(即第一次使用)前应进行的检定,以判定测量仪器是否满足法定要求;后者是判定测量仪器使用后是否保持了主要的计量特性。测量仪器应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用于检测/校准的测量仪器,即使在进入实验室以前已有出厂合格证,仍然要对其进行校准或核查。如果无法校准,可通过实验室间比对或测量仪器之间的比对,来对该测量仪器进行核查。 3.3 测量仪器的校准状态标识校准后的测量仪器,应使用标签、编码或其他标识标明其校准状态(校准状态标识),该校准状态标识应包括上次校准日期和下次校准日期或校准有效期。很多实验室采用三色标识,即合格证(绿)、准用证(黄)和停用证(红)。在进行标识时应特别注意黄色标识的使用。经校准开具的证书结论为“按数据使用”、“所校项目符合×××要求”的测量设备,实验室应根据证书给出的数据,判断其是否和产品技术说明书相符,是否满足所开展检测/校准的要求。如果确认测量设备的性能指标与产品技术说明书相符,贴绿色标识的“合格证”;如果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可贴“准用证”:测量范围缩小,但工作所需的测量范围内功能正常;多功能测量设备中的某些功能已经丧失,但工作所需的功能正常;降等或降级使用。有些与出测量数据无直接关系的设备,如空调机、变压器等,它们功能是正常的,贴黄牌就不太合适;一般贴绿牌,并加盖“非计量”以示区别,有些直接用“功能正常”标记。实验室也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计校准状态标识,并在相应文件中详细说明其使用范围和方法。以下内容可作为实验室设计校准标识的参考:(1)校准标签 (2)封签(禁止使用者调整的部位应加贴封签) (3)无需校准标签 (4)暂停使用标签故障或待修仪器,均需张贴停用标签,明示禁止使用该仪器,待故障排除,且经校准后,才可改贴校准标签,按正常使用。 (5)降级使用标签仪器校准后准确度已降低,但功能可用,依相应技术文件判定降级使用。适当时,实验室可以在标签中标注校准给出的修正因子或修正值。3.4 检定/校准的偏离在实践中也可能存在“偏离许可”的情况。要保证使用未经验收的测量设备进行检测/校准的合法性,至少需同时满足以下五个条件。1、仅在特殊情况下,诸如顾客急需检测/校准而该设备使用频率又不高时适用。2、经过实验室授权人员批准。3、事后仍应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如果设备的技术指标符合要求,则可接受;反之,应对使用该设备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追踪甚至追回使用该设备进行检测/校准出具的报告/证书,对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进行补救等。4、制定实验室的偏离程序。该偏离程序中应规定什么条件下适用、何人申请、何人认可、何人对相关质量活动进行记录、何人对事后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跟踪和评估、何人对可能的后果进行补救以及采取什么样的补救措施等。5、严格执行偏离程序的规定。在实施时,应严格按照程序执行,对事件的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并要有相关人员的签名。 3.5 校准间隔的确定再校准的时间间隔取决于测量风险和经济因素,即测量仪器在使用中超出最大允许误差的风险应当尽量小,而年度的校准费用应当保持最少,也即如何使风险和费用两者的平衡达到最佳化。在确定测量仪器校准间隔时,一般需要考虑:1、相关计量检定规程对检定周期的规定;2、在进行型式批准时有关部门的要求或建议;3、制造厂商的要求或建议;4、使用的频繁程度;5、维护和使用的记录;6、以往校准记录所得的趋向性数据;7、磨损和漂移量的趋势;8、环境的严酷度及其影响(例如,腐蚀、灰尘、振动、频繁运输和粗暴操作);9、追求的测量准确度;10、期间核查和功能检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便于校准间隔的确定,实验室可绘制测量仪器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采用固定的校准周期较易管理,也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方法。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各类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生活休闲娱乐、外语学习资料、文学作品欣赏、关于计量溯源性、校准间隔与期间核查38等内容。 
 (三)关于计量溯源性、校准间隔与期间核查_机械/仪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关于计量溯源性、校准间隔与期间核查(三)关于计量溯源性、校准间隔与期间核查 1 溯源性是...  期间核查的目的是在两次校准(或检定)之间的时间间隔期内保 持测量仪器校准状态...用高一级计 量标准对测量仪器的计量性能进行评估,以获得该仪器量值的溯源 性。...  答:期间核查的目的是在两次校准或检定之间答时间间隔内保持测量仪器校准状 态的...是用高一级计量标准对测量仪器的计量性能进行评估,以获 得该仪器量值的溯源性...  结果的溯源性要求》新版和 CNAS-CL06:2011《量值溯源 要求》对检测、校准及...值溯源与常用期间核查方法;计量器具检定时间间隔的调整与 校准周期的确认;计量...  b. 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证明其检定/校准数据超出其...选用的期间核查的方法和间隔。 b. 期间核查的性质...所计量标准继续使用的依据,否则应按照《量值溯源管理...  进行期间核查是为了( A )。 A.是为了在两次校准/检定之间的时间间隔内保持...由于核查标准一般不具备高一级计量标准的性能和资 格,所以这种核查不具有溯源性...  3 溯源性 3.1 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 3.1.1 对...计量部门无法检定的仪器, 由骞验拿按有关技术参数...仪器设备的险定、 (校准)与期间核查应在以下几方面...  期间核查的目的是在两次校准(或检定)之间的时间间隔期内保 持测量仪器校准状态...用高一级计 量标准对测量仪器的计量性能进行评估,以获得该仪器量值的溯源 性。...  作业指导书 有关文件 任务单 (16)计量的特点是( ...准确性 技术性 水一致性 溯源性 法制性 (17)以下...两次正式检定/校准间隔期间的“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修订征求意见稿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一级建造师
评价文档: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修订征求意见稿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文档试读已结束,请登录后查看剩余内容!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时间校准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