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吐穗后大率土之滨水淹七军,五月五号来河率土之滨水淹七军了小麦刚抽齐穗,泡几天会死亡?

搜索热词:
冬小麦播种前处理技术
种子处理选种,选用大粒、饱满、均匀、纯净的种子。小麦种子标准:原种纯度不低于99.9%、良种纯度不低于99%、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3%。种子播前种子处理,防雪腐病和雪霉病和其它根病,可以选用9%健壮悬浮种衣剂100&150克/百公斤种子,卫福200克、6%立克秀种衣剂50克,敌萎丹200-33克,加水克均匀拌种,晾干后待播种子包衣防病虫,种子包衣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手段,是当今最先进的种子处理技术。通过包衣可有有效控制根腐、全蚀、锈病、黑穗等种传、土传病害,并减轻灰飞虱、叶蝉、蚜虫等传毒虫媒的发生。轮作倒茬的地块,每100公斤小麦种子,选用以下种衣剂包衣:10%健壮悬浮种衣200克;卫福200F种衣剂250克;6%戊唑醇湿拌剂(立克秀)50克;敌萎丹悬浮种衣剂300克;干拌者,可在播前选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拌匀后播种。防治灰飞虱、叶蝉、蚜虫等,拌种时加60%吡虫啉种衣剂(高巧)40克,对水500-1000克,拌匀包衣后12小时播种;或35%丁硫克百威(好年冬)干拌种剂1000克干拌后播种。重茬或迎茬地块每100公斤小麦种子,选用以下种衣剂包衣:“荧保素(荧光假单胞菌)1.67公斤+禾丰锰100克”;12.5%全蚀净200毫升,拌种应避光操作,严禁日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克;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克。防治灰飞虱、叶蝉、蚜虫等,拌种时加60%吡虫啉种衣剂(高巧)40克,对水500-1000克,拌匀后12小时播种;或35%丁硫克百威(好年冬)干拌种剂1000克干拌后播种。
冬小麦播种技术
& & & 播种的具体时间段:&& & &新疆能长成标准壮苗的最适播种期一般只有10d左右。适时播种的冬小麦,自出苗到停止生长一般应有40-50d的生长时间,>0℃积温450-500℃·d,这样的壮苗能获高产。冬小麦强调“适期”播种。适宜播种期的气温是当地昼夜平均气温稳定在17-15℃,春小麦播种时5厘米地温2-3℃.各地最适播期,和田、喀什带为9月下旬-10月上中旬,塔盆地和伊犁河谷为9月15日-10月上中旬,北疆沿天山一带(乌苏-石河子-乌鲁木齐)9月15日-10月上旬。播种过早:一是苗期气温高,植株生长迅速,导致冬前过旺,分蘖过多,有机营养物质制造虽多,但消耗大,积累少,越冬进细胞液浓度降低,抗寒力下降,易受冻害死亡;或越冬后转弱早衰,延迟返青;产量不高;病害浸染时间长,也易受害虫(金针虫、蚜虫、麦杆蝇、叶蝉和灰飞虱等)为害,灾害重。播种过晚:由于气温低,出苗迟,种子养料消耗多,种子出苗率低,苗弱而不整齐。同时。麦苗冬前生长时间短,分蘖少,质量差,成穗率低;次生根少,甚至不能形成次生根,抗寒力差,分蘖不足难以高产。晚播冬麦,成熟期延迟,灌浆期易受到干热风和高温危害,千粒重下降,减产严重。播种时注意事项:八句话:播行端直,下籽均匀,接行准确,播深一致,覆土良好,镇压确实,行距固定,提放整齐。播种模式:一是合墒播种;二是干播湿出。播种标准:发芽条件,温度小麦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1-2℃,最适温度15-20℃,最高30-35℃。10℃以下发芽慢且易感染病害。当气温降至日均气温16-18℃,播种后6-7d出苗是适宜的播种期。水分土壤含水量在16%-18%(相当于土壤持水量60%-70%)易获得全苗。含水量在12%以下,出苗速度和出苗率大大下降,尤其在种化肥用量大时,还会发生烧种烧苗现象。土壤土壤板结、土壤含盐量高,出苗率也会下降。播种深度:一般为3-5厘米,超过6厘米则出苗缓慢,苗弱、不整齐,播种过浅则早春易受旱,已萌动的种子易失水死亡。亩播量22-25公斤,确保亩收获穗数35-45万穗/株,播量过大会导致群体过大,植株生长柔弱,秆细,通风透光差,成穗率降低,病虫害发生严重,穗小、小穗数和穗粒数少,产量降低;播种量过少,基本苗和亩穗数减少,也会降低产量。播种行距:等行距条播,行距15厘米。宽窄行条播(也叫大小垄种植):宽行20厘米、窄行10厘米;宽行30厘米、窄行15厘米。沟植沟播:沟距45-60厘米,其中沟宽30-45厘米,沟深8-10厘米,每沟播3-4行,行距10-15厘米。滴灌田:播种量:四定办法“以田定产,以产定穗,以穗定苗,以苗定籽”,即根据土壤肥力和施肥管理水平,定出各地块的产量指标;产量确定后对穗粒重作出估计,确定收荼穗数;再对单位株成穗作出估计,确定基本苗。播种量(公斤/亩)=计划基本苗数(万株/亩)/(1公斤种子粒数×发芽率×田间出苗率),1公斤种子粒数=(1000克×1000)/千粒重(克)。在南疆冬小麦播种量16-18公斤,在北疆冬小麦播种量18-25公斤。播种过少:亩穗数过少,虽然千粒重和穗粒数会增加,但补偿不了因穗数减少而造成的产量下降。播种过多:田间阴蔽,通风透光差,植物秆细,不抗倒伏,中后期易么生病虫害,无效分蘖增加,成穗率下降,千粒重下降,甚至导致减产。
冬小麦肥料科学配比
冬小麦植株地上部分不同元素浓度随生育期变化,磷、钾浓度呈直线下降的趋势;铁、镁、锌浓度则呈上升的趋势,锰、铜、钙、钠的浓度较稳定。冬小麦生长前期,各营养元素向地上部运输能力顺序为:磷、钾、(铁)&镁、锌、铜&钙、铁、锰&钠;成熟期向籽粒转移和再分配能力的顺序为:氮、磷&镁、锌、铜&锰&铁&钙&钠,其中钾主要滞留在茎秆和叶鞘中。秋种时,有机肥3000公斤/亩,速效氮肥基肥和追肥比例7:3为佳,基施尿素20-25公斤/产;地磷肥、钾肥一次性施入10-12公斤/亩。氯化钾8-9公斤/亩。施足底肥: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适宜施肥量参考:亩施纯氮(N)12-15公斤,磷(P2O5)6-8公斤,补施钾肥。磷钾肥底肥,氮肥30-40%底施,60-70%起身期或拔节期追肥。氮素:氮肥对增加小麦产量和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氮是构成细胞质原生质的主要成份。也是体内蛋白质与叶绿素的重要组织成分,没有氮就等于没有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氮素主要作用是促进根、茎、叶、蘖的生长,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能力,增加物质积累,延长光合器官寿命,以幼穗分化中可增加小穗数、小花数,提高结实率。在小麦生长后期施用氮素,可以提高千粒重并改进籽粒品质。如氮素不足,小麦生长瘦弱,茎秆矮小,分蘖少,叶片狭小稍硬,,叶色淡,极数少,穗子小,粒数少,生育期缩短,易早衰,成熟期提前,产量较低。如氮素过多,则营养生长过旺,分蘖增多,茎叶徒长,茎秆软弱,茎秆厚壁细胞变薄,组织柔软多法,抗逆能力强,根系发育不良,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比例失调,容易发生倒伏和贪青晚熟,且易受干热风危害,加重受干热风危害,加重病虫害发生,导致减产。磷素:是小麦细胞的主要成分,直接参与呼吸过程,并在光合作用和物质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磷素在植物体内能自由运转,而且存在幼龄细胞和生殖器官中的数量较多,因此能促进幼苗生长。,新根发育和植株体内糖分的积累,从而加快生长发育进程和生殖器官的形成,增加抗寒、抗旱能力,加速灌浆进程,促使灌浆进程,促使籽粒饱满,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并提早成熟。如磷素供应不足,则糖分和蛋白质的代谢水平降低,对小麦苗期和后期生长有明显的不良影响,严重缺磷时幼苗迟迟不发生分蘖,不长次生根,叶片瘦窄、暗绿,叶尖发紫,无光泽,茎秆矮小,容易形成“小老苗”,成熟期延迟,影响花粉形成和受精过程,灌浆不正常,产量和品质下降。磷素的数量超过一定范围时,容易引起淀粉水解,秕粒增加,小麦的产量将受影响。磷与氮在土壤中是相互作用的营养元素,磷素充足时,由于根系发育良好,吸氮能力增强,氮的利用率提高,能促使麦苗早发稳长多蘖,磷在植物体内可以影响含氮物质的代谢,能提高植株组织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在改善小麦营养生长方面发挥以磷促氮的作用,相反,氮素充足时,也有利磷素作用更好的发挥。钾素:钾与氮、磷不同,它不直接参与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多在分子状态存在于小麦植株的茎、叶组织,尤其是大量积聚在新生组织如幼芽、嫩叶和根尖中。钾能促进化合物的形成和转化,使叶中的糖分向正在生长的器官输送。钾对原生质胶体的理化性质有良好的影响,能增强植株抵抗低温,、、高温、和干旱的能力,钾与植株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转化有密切关系,对原生质的理化性质和植株的氮代谢有良好的影响,能增强植株以氮的吸收能力。钾素供应充足时,小麦生长良好,维管素发达,茎秆坚韧,抗倒伏能力增强,抗病虫、抗寒性、抗高温能力都增加。钾素不足时,植株分蘖能力和光合作用减弱,淀粉合成能力降低,植株生长延迟,叶片尖端发生褐斑,下部叶片提前干枯,根系发育不良,茎秆是机械组织不发达,易倒伏,植株生育不良,易早衰,结实率低,灌浆不好,品质下降。如钾素供应过量,在一般情况下,不会明显小麦正常的生长发育,但如和氮、磷比例严重生调,会导致不良反应。其他营养元素:如缺镁时麦叶起皱或卷曲,生育期推迟;缺钙时,根系发育受阻;缺铁时,则发生失绿现象,脉纹中间的中组织呈黄色,而叶脉纹为绿色;缺锰时,叶面有不规则的灰色、浅黄色,米色或褐色斑点;缺硼、铜、锰、钼时,植株矮小、白化或死亡,缺硼还性器官发育受阻,花粉败育结实能力下降。
冬小麦水肥管理技术
苗期(冬前管理)做好查苗补种、促弱控旺:临冬前追肥,针对晚、弱苗,临冬追肥即“春肥冬施”可促进麦苗早发,巩固冬前分蘖和促进早春分蘖,提高收获穗数和产量。亩施尿素6-8公斤/亩。滴灌田:结合灌冬水进行追施。大水漫灌田:灌冬水前将返青肥用机器深施4-5厘米,随后灌冬水。对于底肥充足,苗壮蘖足的麦苗,不需采取该项措施。适时冬灌,冬灌具有防旱、稳定地温、防冻、压盐的作用,利于麦苗安全越冬和返青生长。冬灌最好时间是“夜冻日消”,白天温度5-3℃时为宜。北疆大致在10月底-11月上中旬,南疆大致时间在11月中旬。灌水量一般为60-80立方/亩,最多不能超过100立方。早春田间管理:酌施返青肥和返青水,在小麦返青前夕或近返青初期追施。且宜弱苗多施,壮苗少施,旺苗不施。返青追施尿素20公斤/亩。底肥充足、施过冬肥、麦苗较旺、群体较大的麦田,不宜施返青肥。缺磷的麦田呈紫色,根系发育不良,返青施应酌情补施磷肥。返青水,一般应在5厘米地温连续5天左右稳定通过5℃以上时,可以灌返青水。一般先灌沙土地、山坡地,后灌盐碱地、夜潮地、涝洼粘土地;先灌壮苗,后灌弱苗。播种较晚、无分蘖的麦苗,需水不多,等新根长出,新蘖露头后再用肥水促进,以达到增肥、增墒、不降温的目的。防治小麦雪腐病和雪霉病,“破雪施肥施药技术”是预防冬小麦雪腐病和雪霉病的最好方法,也是减少农药施用量和降低小麦植保成本的有效方法。根据气象资料,2月底-3月上旬,即田间积雪厚度达10-15厘米是实施该技术的最好时间。采用撒肥机或播种机进行破雪施肥(以播种机为佳),播种机施肥适用于没有滴灌设施的麦田。每亩施用“恶霉灵原药3克+20%三唑酮60克+尿素8-10公斤”,粉剂农药和化肥一起混匀,非粉剂类的农药和煤沫或细土掺匀后,再与化肥再混匀,用播种机播施或撒肥机撒施。该时期追肥及叶面肥每次施肥时所需肥料的搭配方案、品种、施肥量、使用时间及注意事项)。中期田间管理:普施拔节肥、灌好拔节水,拔节肥要普施、重施,以氮肥为主,氮、磷结合。如施氮素,须掺入少量磷酸才氢钾等复合肥,总用量12-15公斤/亩。拔节期间应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70-80%,如低于下限60%应及时灌水,60-70立方/亩。补施孕穗肥、灌足孕穗水,根据苗情和土壤肥力情况灵活掌握。若植株有脱肥现象,结合灌水追施尿素2—3公斤/亩,以维持上部叶片功能期,利于籽粒灌浆期。提高粒重。如植株叶片浓绿,则不宜再追肥。高产田可不追肥,以防止贪青晚熟。孕穗期是小麦花粒形成的重要时期,对水反应敏感,是需水“临界期”,要保持田间持水量的80%左右。此期缺水则小花退化一少,每穗粒数减少,产量大幅下降。灌水量60-80立方/亩,要求灌透、灌匀,灌一次。喷施矮壮素,对群体过大、有倒伏可能的高产麦田,应喷施矮壮素,喷1-2次。第一次喷药时期在植株基部第一节间伸长0.1厘米之前和第一次喷药时期在第二节间伸长0.1之前进行。掌握好用药时间,严格用药农度、次数,大风天气不要喷药。化学除草:小麦拔节初期,即禾本科杂草2-3叶,阔叶杂草2-4叶期时喷施除草剂禾谷类杂草的防除,田间分布有野燕麦、狗尾草、稗草等禾谷类杂草时,每亩地用6.9%骠马浓乳剂50-60毫升或15%麦极可湿性粉剂25克-30克或8%麦歌乳油60-70毫升/亩,兑水30公斤;田间分布野燕麦、狗尾草、稗草、多花黑麦草、早熟禾、硬草等,每亩用5%大能乳油60-70毫升或3%世玛油悬剂10-15毫升或5%爱秀乳油60毫升/亩。阔叶杂草的防除,针对麦田分布的阔叶杂草种类不同,要选用相应的除草剂,才能达到好的防治效果。田间分布灰藜、苦苣菜、野油菜等双子叶杂草时,每亩地用72%2.4-D丁酯乳油50-60毫升或75%百阔净乳油50毫升或72%麦阔零水剂80-90毫升,兑水15-20公斤;田间分布灰藜、荞麦蔓、苦苣菜 野油菜等双子叶杂草时,每亩地用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75%巨星(苯磺隆)悬浮剂1.2克,或阔极50克,或40%立清乳油100毫升,兑水15-20公斤;田间分布田旋花、荞麦草、猪殃殃等双子叶杂草时,每亩地用20%使它隆乳油50毫升,兑水30公斤叶面喷施。田间分布刺儿菜、苦苣菜、留生油葵和豆科杂草时,可选用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的龙拳可分散粒剂10克/亩,兑水30公斤进行针对性施药。上述杂草在田间混合发生时,可将上述的相应药剂按要求混合后叶面喷施,也可以选用7.5%优先水分散粒剂12.5克/亩进行叶面喷施。另外,对于大麦地禾谷类杂草,可选用5%爱秀乳油60-70毫升/亩、6.9%大骠马浓乳剂或40%野燕枯水剂防除;对于阔叶型杂草,可选用阔极、2.4-D丁酯、二甲四氯、立清等除草剂进行防除。其它除草剂用量与小麦田的相同。注意事项:野燕枯不可用于新冬18号麦田除草,否则会产生严重药害,导致不抽穗。2.4-D丁酯乳油和二甲四氯用于新春6号、17号时,必须在小麦分蘖期施药。拔节后禁用,否则药害重,导致不灌浆。施药时注意防止药液飘移到周围敏感的阔叶作物上,以免造成药害。特别是2,4-D丁酯、二甲四氯有很强的挥发性,药剂雾滴可在空气中飘移很远,使敏感植物受害。施用时,农民朋友们要注意麦田与打瓜、油葵、豆类、油菜、红花、甜菜等作物的间隔距离在100米以上,且在微风和无风的天气使用或掺细土撒施。小麦在3叶前和拔节后对2,4-D丁酯敏感,此时用药,易造成小麦药害。药害症状在小麦抽穗后才表现出来。轻者小麦抽穗时表现麦穗弯曲不易从旗叶抽出,显“鹤首”状。重者麦穗表现畸形,变成“方头”穗。为了节省人力,可将骠马、麦极与2.4-D丁酯乳油或含有此类成份的复配型除草剂进行混配。麦极可按推荐用量进行混配,骠马混配时要适当加大用药量至80毫升/亩。3%世玛油悬浮剂在低温霜冻期、小麦起身拔节期、大雨前、低洼积水或遭受涝害、冻害、盐碱害、病害、长势差等胁迫的小麦田不宜施用。施用前后2天内不可大水漫灌麦田,以确保药效,避免药害,不宜与2,4-滴和长残效除草剂混用,以免药害。角质(强筋或硬质)型小麦品种对3%世玛油悬浮剂敏感,慎用!防除禾本科杂草的药剂不能用于大麦地。除草剂与硕丰481、春雨一号、丰产星等配合使用,可提高防效。除草剂不可与叶面肥混合喷施,以免造成药害。唑草酮不可与乳油类混用,易出现药害,亩用水量须在20公斤以上。施药后,施药器械要彻底清洗干净。后期田间管理:后期管理的主要任务:养根护叶,保粒、增粒重,确保籽粒饱满。灌水,小麦“后期管理水当先”,“以水养根,以根护叶,以叶保籽、增重”。这一时期保持田间持水量65-80%,灌水1-2次,灌水量50-60立方/亩。抽穗扬花期灌水,要灌足灌透,以保花增粒、促灌浆,达到粒大、粒重。灌水要做到“无风抢灌,有风不灌,雨前停灌”,防止田间有积水现象。麦黄水,宜在蜡熟期灌,是否灌,灌酌情而定。保水力强的地和灌浆水灌的晚的地,一般不要灌麦黄水。灌水注意,灌水过晚往往由于根系活力减弱,灌水后易窒息死亡。防止在大热天中午灌水或大水漫灌,以免根系窒息死亡,更不能在遇有干热风的情况下灌水。小麦“一喷三防”(防病防虫防干热风和早衰),小麦生育后期仍需要一定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而小麦后期施肥困难,极系吸收能力减弱,对土壤中的肥料利用率低,根久追肥效果好。从孕穗到乳熟,如时色发黄,有脱肥早衰现象,可喷氮素化肥,用尿素配制成1.5-2%溶液,喷施量25-30公斤/亩。对叶色浓绿贪青晚熟的麦田,可喷施磷钾肥,用磷酸才氢钾0.2-0.4%溶液于抽穗—灌浆初期喷施。小麦后期也是病虫害易发生时期,可以结合防御干热风、喷施叶面肥和病虫害等一起防治,从而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磷酸二氢钾(北京新禾丰产)50克/亩+21%阿力卡微胶囊悬浮剂10毫升/亩+扬彩70毫升。收获,适时收获,即小麦籽粒进入蜡熟期是收获适期……机械收获,待植株变黄,籽粒变硬、含水率20%左右时收获。
冬小麦常见病虫害
冬小麦病害小麦“根病”:根腐病:病原,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目、平脐蠕孢—。有性世代属子菌亚门、格孢腔苗目、旋孢腔菌属。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5分根丛生,深褐色,直或顶部有多次曲折,基部细胞膨大,顶端色稍浅,有3-7个隔膜,大小为60-20×6-10微米。分生孢子纺锤形、梭形、椭圆形或长椭圆,榄褐色或深榄褐色,直或稍弯,两端细胞圆形,2-11个隔膜,大小64-86.4×22.4微米,萌发时从一端或二端长出芽管。分生孢子在6-39℃均萌发,最适温度24℃。菌丝生长最千军万马温为24-28℃。病原菌在3-34℃均可侵染泪科,侵染最适温度22-30℃。孢子萌芽需要水滴。多雨、结露有利孢子萌发侵染。危害症状,麦的幼芽、幼苗被侵害造成田间缺苗;成株茎、叶受害造成叶片早枯,光合作用下降,籽粒不饱满,降低产量;病株因根部或茎基腐烂而呈“青枯”状死亡,不能结实;穗和籽粒被害,结实率下降,种胚变黑,粒重轻,发芽率低;黑胚率高的小麦磨出的面粉色泽灰暗,品质差,因此根腐病不仅影响产量,而且还降低了小麦的品质和商品价值。侵染循环,小麦根腐病是一种兼性寄生菌,病菌可以在种子内外及病残体上越夏、越冬。以苗期根腐为主的病区,种子和土壤病残体是主要初侵染来源,种子的病菌可以分生孢子沾附在种子表面,也可以休眠菌丝在种皮和胚内越夏越冬,种子内休眠菌丝最少能活5-6年。病原菌借助种子进行远距离传播。发病后所产生的分生孢子可借风雨不断传播,引起病害进一步蔓延和流行。发病条件,土壤过于干旱或潮湿时发生重;幼苗受冻病情加重。成株期叶部发病与气候、寄主生育状态及叶龄有关。根腐病的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土壤板结,播种时覆土过厚,春麦区播种过迟,冬麦区播种过早,以及小麦连作和种子带菌等因素均可促进苗腐发生。麦田缺氧植株早衰,抗病力下降,发病重;叶片龄期愈长,抗病力愈低;小麦生育前期温、湿度低,菌源量小,发病轻,抽穗前叶片抗性较强,病情增长速度缓慢,抽穗后抗性下降,温、湿度升高,经多次再侵染后菌源量增多,病情迅速增长,乳熟期后,增长速度减慢。防治措施: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合当地栽培的抗根腐病的品种,种植不带黑胚的种子。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麦收后及时耕翻灭茬,使病残组织当年腐烂,以减少下年初侵染源。采用小麦与豆科、马铃薯、油菜等轮作方式进行换茬,适时早播,浅播,土壤过湿的要散墒后播种,土壤过干则应采取镇压保墒等农业措施减轻受害。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的0.2%的健壮悬浮种衣剂;0.3%克菌丹、退菌特、福美砷、福美双(50%)、扑海因(50%)、卫福、粉锈宁;0.2%的敌力脱(25%乳油);0.15%代森锰锌,多菌灵、萎锈灵拌种,即可降低发病率,还能促进种子发芽和保苗。叶面喷雾防治:叶面喷施杀菌剂和调节剂。每亩用12.5%烯唑醇30-40克或20%三唑酮乳油80克或12.5%腈菌唑乳油40-50毫升或25%丙环唑乳油(锈特)30毫升,海绿素倍液或丰产星一支或芸苔素一袋等调节剂,兑水20-30公斤全田均匀喷雾。全蚀病:病原特征:称禾顶囊壳禾谷变种和称禾顶囊壳小麦变种,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在自然条件下不产生无性孢子。小麦变种(G.g.t)的子囊壳群集或散生于衰老病株茎基部叶鞘内侧的菌丝束上,烧瓶状,黑色,周围有褐色菌丝环绕,颈部多向一侧略弯,有具缘丝的孔口外露于表皮,大小385-771×297-505(μm),子囊壳在子座上常不连生。子囊平行排列于子囊腔内,早期子囊间有拟侧丝,后期消失,棍棒状,无色,大小61-102×8-14(μm),内含子囊孢子8个。子囊孢子成束或分散排列,丝状,无色,略弯,具3-7个假隔膜,多为5个,内含许多油球,大小53-92×3.1-5.4(μm)。成熟菌丝栗褐色,隔膜较稀疏,呈锐角分枝,主枝与侧枝交界处各生一个隔膜,成“A”形。在PDA培养基上,菌落灰黑色,菌丝束明显,菌落边缘菌丝常向中心反卷,人工培养易产生子囊壳。对小麦、大麦致病力强,对黑麦、燕麦致病力弱。禾谷变种G.g.g.)的子囊壳散生于茎基叶鞘内侧表皮下,黑色,具长颈和短颈。子囊、子囊孢子与小麦变种区别不大,唯子囊孢子一头稍尖,另一头钝圆,大小67.5-87.5×3-5(μm),成熟时具3-8个隔。在大麦、小麦、黑麦、燕麦、水稻等病株的叶鞘、芽鞘及幼嫩根茎组织上产生大量裂瓣状附着枝,大小15-22.5×27.5-30(μm)。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初白色,后呈暗黑色,气生菌丝绒毛状,菌落边缘的羽毛状菌丝不向中心反卷,不易产生子囊壳。对小麦致病力较弱,但对大麦、黑麦、燕麦、水稻致病力强。该菌寄主范围较广,能侵染10多种栽培或野生的禾本科植物。危害症状:小麦全蚀病又称小麦立枯病、黑脚病。是一种根部病害,只侵染麦根和茎基部1—2节。苗期病株矮小,下部黄叶多,种子根和地中茎变成灰黑色,严重时造成麦苗连片枯死。拔节期冬麦病苗返青迟缓、分蘖少,病株根部大部分变黑,在茎基部及叶鞘内侧出现较明显灰黑色菌丝层。抽穗后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发生早枯白穗,病根变黑,易于拔起。在茎在部表面及叶鞘内布满紧密交织的黑褐色菌丝层,呈“黑脚”状,后颜色加深呈黑膏药状,上密布黑褐色颗粒状子囊壳。该病与小麦其他根腐型病害区别在于种子根和次生根变黑腐败,茎基部生有黑膏药状的菌丝体。传播途径:小麦全蚀病菌是一种土壤寄居菌。该菌主要以菌丝遗留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混有病残体未腐熟的粪肥及混有病残体的种子上越冬、越夏。是后茬小麦的主要侵染源。引种混有病残体种子是无言病区发病的主要原因。割麦收获区病根茬上的休眠菌丝体成为下茬主要初侵染源。冬麦区种子萌发不久,夏病菌菌丝体就可侵害种根,并在变黑的种根内越冬。翌春小麦返青,菌丝体也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生长,向上扩展至分蘖节和茎基部,拔节至抽穗期,可侵染至第1-2节,由于茎基受害腐解病株陆续死亡。在春小麦区,种子萌发后在病残体上越冬菌丝侵染幼根,渐赂上扩展侵染分蘖节和茎基部,最后引起植朱死亡。病株多在灌浆期出现白穗,遇干热风,病株加速死亡。发病条件:小麦全蚀病菌较好气,发育温限3-35℃,适宜温度19-24℃,致死温度为52-54℃(温热)10分钟。土壤性状和耕作管理条件对全蚀病影响较大。一般土壤土质疏松、肥力低,碱性土壤发病较重。土壤潮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扩展,水浇地较旱地发病重。与非寄主作物轮作或水旱轮作,发病较轻。根系发达品种抗病较强,增施腐熟有机肥可减轻发病。冬小麦播种过早发病重。防治措施:轮作倒茬:实行一年以上的合理轮作;增施有机肥,有机肥亩施用量5-10吨,增施化肥时注意磷氮配合,前重后轻。发病初期还应追施氮磷钾,以加强肥料的防病作用。加强田间管理:春麦适当早播,冬麦适当晚播发病轻,小麦后期遇到干热风,要多灌水,以减轻白穗病程度。小麦收割后及时深翻,可以减轻发病程度。选用耐病品种。药剂拌种:用种子的0.3%的健壮拌种,或0.1%的全蚀净拌种。药剂灌根:小麦播种后20-30天、返青期、拔节期,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雪腐病和雪霉病:病原,雪腐病菌核球形至扁球形,初红褐色,后变为黑褐色,大小0.5-3.0×0.5-2.5(mm)。每个菌核能产生1个子实体,个别产生4个。子实体柄细长,有毛,基部膨大。担子棍棒状,顶生担子梗4个,上生担孢子。担孢子顶端圆,基部尖,稍弯,无色,大小6-14×3-6(um)。为害症状,小麦雪腐病与雪霉病是冬麦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幼苗,发病轻则死亡;重者全田毁灭,以至翻耕改种。这两种病都主要在低温、积雪厚、覆盖时间长的年份发生。这两种病的共同特点是:苗期受害叶片暗绿色或黄褐色水浸状。两者不同点是:雪腐病叶易碎,上有灰白色松软菌丝体,并散生茶褐色球形或不规则形菌核,像芝麻粒大小的黑点。雪霉病受害叶片不破碎,病部产生粉红色霉层。这两种病都主要在低温、积雪厚、覆盖时间长的地区和年份发生。雪腐病在新疆以近山冬麦区发生最重。侵染循环,雪腐病菌腐生能力差,只能以寄生状态和休眠状态存活,小麦在秋冬之交(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土壤高温度,土壤温度2-10℃)为主要感染期,菌核萌发产生的担孢子放射到空中可随气流传播侵染幼苗,由菌核产生的菌丝也可以浸染幼苗,并蔓延为害,直至雪层下温度降到0℃以下,才暂时停止蔓延。早春从积雪融化起病菌继续为害,小麦返青后症状最为典型和明显,此时病部产生明显的菌丝层和菌核。当温度上升到15℃以上,病菌便停止为害,并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夏。雪霉病:以菌丝体在土壤病残体中越夏(不产生厚壁孢子),病菌菌丝能从气孔侵入幼苗,马从芽鞘角质层侵入麦苗内部,但多数从胚根鞘的自然伤处侵入引起死苗。秋苗受侵染后,症状轻微不易察觉,直至次年春,病株基部明显变褐,才易识别。发病条件:小麦雪腐病与雪霉病是北疆冬麦区的重要病害之一。这两种病都主要在低温、积雪厚、覆盖时间长的地区和年份发生。雪腐病在新疆以近山冬麦区发生最重。冬末春初 ,在积雪较多的地区 ,冬小麦常因雪腐和雪霉病而造成麦田死亡。发病轻则分蘖死亡 ,严重减产 ;重者造成全田毁灭 ,以致重播。温湿度:雪霉病病菌在3-30℃之间都能正常生长,在低温高湿时雪霉病菌丝体生长要比后期快好几倍,气温在5℃以上病菌即可侵染小麦,侵染叶片的最适温度为18-22℃。积雪情况,积雪厚度在30厘米以上,积雪时间在100天以上,地面长期处于低温和高湿条件下有利于病害流行。耕作作栽培条件,连作地,地势低洼易积水,偏施氮肥,过度密植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防治措施:农业措施,与玉米、瓜类、豆类、棉花等作物轮作。进行伏耕灭茬,施足基肥,氮磷钾肥合理搭配,适当提早追肥,促使雪早化,排除田间积水,适期播种,均可减轻发病。选用抗病品种。化学防治,种子拌种,每100公斤小麦种子用健壮200克,或用种子量的0.3%五氯硝基苯粉剂、多菌灵或菌核利拌种;药剂喷洒:降雪前10天左右,喷撒5%五氯硝基苯粉剂2.5公斤/亩,或30%工;菌核利粉剂0.75公斤/亩,25%多菌灵牙利齿150-200克加水20公斤喷洒。破雪施肥施药,2月底-3月上旬,即田间积雪厚度达10-15厘米是实施该技术的最好时间。采用撒肥机或播种机进行破雪施肥(以播种机为佳),播种机施肥适用于没有滴灌设施的麦田。每亩施用“恶霉灵原药3克+20%三唑酮60克+增效剂伴能+尿素6-9公斤”,或“50%多菌灵100克+20%三唑酮60克+增效剂伴能+尿素6-9公斤”,农药和化肥一起混匀,非粉剂类的农药和煤沫或细土掺匀后,再与化肥再混匀,用播种机播施或撒肥机撒施,控制雪腐雪霉病的发生,兼防根腐病。病毒病:小麦病毒病有两种,一种是条纹花叶病,另一种是丛矮病,以丛矮病为主。条纹花叶病在田间表现为新生叶片黄化,有黄绿相间条纹;丛矮病在发病田里呈现小片黄矮,病株在田间表现症状为植株矮化、分蘖增多、新生根系少,新叶黄化卷曲、叶片自下而上沿叶缘变黄增厚。病原,小麦丛矮病毒病称北方禾谷花叶病毒,属弹状病毒组。病毒粒体杆状,病毒质粒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内,常单个或多个,成层或簇状包在内质网膜内。在传毒介体灰飞虱唾液腺中病毒质粒只有核衣壳而无外膜。病毒汁液体外保毒期2-3天,稀释限点10-100倍。丛矮病潜育期因温度不同而异,一般6-20天。危害症状,染病植株上部叶片有黄绿相间条纹,分蘖增多,植株矮缩,呈丛矮状。冬小麦播后20天即可显症,最初症状心叶有黄白色相间断续的虚线条,后发展为不均匀黄绿条纹,分蘖明显增多。冬前染病株大部分不能越冬而死亡,轻病株返青后分蘖继续增多,生长细弱,叶部仍有黄绿相间条纹,病株矮化。一般不能拔节和抽穗。冬前未显症和早春感病的植株在返青期和拔节期陆续显症,心叶有条纹,与冬前显症病株比,叶色较浓绿,茎秆稍粗壮,拔节后染病植株只有上部叶片显条纹,能抽穗的籽粒秕瘦。传播途径,小麦丛矮病毒不经汁液、种子和土壤传播,主要由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Fallon)传毒。灰飞虱吸食后,需经一段循回期才能传毒。日均温26.7℃,平均10-15天,20℃时平均15.5天。1-2龄若虫易得毒,而成虫传毒能力最强。最短获毒期12小时,最短传毒时间20分钟。获毒率及传毒率随吸食时间延长而提高。一旦获毒可终生带毒,但不经卵传递。病毒随带毒若虫且在其体内越冬。冬麦区灰飞虱秋季从带病毒的越夏寄主上大量迁飞至麦田为害,造成早播秋苗发病。越冬带毒若虫在杂草根际或土缝中越冬,是翌年毒源,次年迁回麦苗为害。小麦成熟后,灰飞虱迁飞至自生麦苗、水稻等禾本科植物上越夏。防治措施:清除杂草、消灭毒源。小麦平作,合理安排套作,避免与禾本科植物套作。精耕细作、消灭灰飞虱生存环境,压低毒源、虫源。适期连片播种,避免早播。麦田冬灌水保苗,减少灰飞虱越冬。小麦返青期早施肥水提高成穗率。药剂防治用种子量0.3%的库拉斯拌种。出苗后喷药保护,包括田边杂草也要喷洒,压低虫源,可选用70%艾美乐WP2克/亩、23%阿力卡5毫升/亩,50%吡蚜酮WDG15-20克/亩。小麦返青盛期也要及时防治灰飞虱,压低虫源。小麦穗部病害:小麦散黑穗病:为害症状,又叫黑疸、乌麦、灰包等,是小麦上一种常见病害,冬、春小麦都发生,由担子菌亚门黑粉菌属引起。一般发病率为0.1-0.5%,重病田可高达1-5%。主要为害穗部,病株比健株稍矮,但抽穗较健株早。初期病穗外面包有一层灰白色薄膜,不久薄膜破裂,散出黑粉,最后留下一个空穗轴。大部分病穗整个变为黑粉,也有少数小穗仍为健全,留在穗的上半部。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散黑穗病是花器侵染病害,一年只侵染一次。带菌种子是病害传播的唯一途径。病菌以菌丝潜伏在种子胚内,外表不显症。当带菌种子萌发时,潜付的菌丝也开始萌发,随小麦生长发育经生长点向上发展,侵入穗原基。孕穗时,菌丝体迅速发展,使麦穗变为黑粉。厚垣孢子随风落在扬花期的健穗上,落在湿润的柱头上萌发产生先菌丝,先菌丝产生4个细胞分别生出丝状结合管,异性结合后形成双核侵染丝侵入子房,在珠被未硬化前进入胚珠,潜伏其中,种子成熟时,菌丝胞膜略加厚,在其中休眠,当年不表现症状,次年发病,并侵入第二年的种子潜伏,完成侵染循环。刚产生厚垣孢子24小时后即能萌发,温度范围5-35℃,最适20-25℃。厚垣孢子在田间仅能存活几周,没有越冬(或越夏)的可能性。小麦扬花期空气湿度大,小麦的颖片张开的角度较大,张开时间也较长,利于孢子萌发侵入。其次在高湿状态下,落入花器内的冬孢子萌发较快,芽管也较长,因而形居病种子多,翌年发病重。防治措施:种子处理;设置无病种子区,无病种子区距大田要100米以上。无病种子区所用种了,要经过种子处理,进行去杂去劣,拔除病株。选育抗病品种。普通腥黑穗:病原:分光腥和网腥,均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小麦网腥黑粉菌孢子堆生在子房内,外包果皮,与种子同大,内部充满黑紫色粉状孢子,具腥味。孢子球形至近球形,浅灰褐色至深红褐色,大小14-20μm,具网状花纹,网眼宽2-4μm。小麦光腥黑粉菌孢子堆同上。孢子球形或椭圆形,有的长圆形至多角形,浅灰色至暗榄褐色,大小15-25μm,表面平滑,也具腥味。发病症状,不仅使小麦减产,而且病菌含有带鱼腥味的三甲胺等有毒物质,使面粉品质变劣,不能食用或食后中毒。严重发生的麦田在进行机械收获时,由于大量病菌飞散空气中,可引起静电爆炸,造成火灾和伤亡事故。田间症状:当小麦行将成熟而健穗变黄时,病穗一般较矮,颜色较健穗深,保持灰绿色或灰白色。病穗的典型特征是颖片张开,露出灰黑色或灰白色菌瘿;菌瘿外面有一层灰色薄膜,用手指微压,容易破裂,散发黑色粉末,此即病菌的冬孢子。菌瘿有鱼腥味。病穗的籽粒多数变为瘿,但也有部分小穗仍为健粒,甚至同一粒部分完好,部分有病。还有一些病粒,外表完好,状如健粒,但胚内则有孢子堆。侵染循环,一是种子带菌,二是肥料带菌;三是土壤带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厚垣孢子附在种子外表或混入粪肥、土壤中越冬或越夏。当种子发芽时,厚垣孢子也随即萌发,厚垣孢子先产生先菌丝,其顶端生6-8个线状担孢子,不同性别担孢子在先菌丝上呈“H”状结合,然后萌发为较细的双核侵染线。从芽鞘侵入麦苗并到达生长点,后以菌丝体形态随小麦而发育,到孕穗期,侵入子房,破坏花器,抽穗时在麦粒内形成菌瘿即病原菌的厚垣孢子。小麦腥黑穗病菌的厚垣孢子能在水中萌发,有机肥浸出液对其萌发有刺激作用。一般土壤温度在5-15℃间有利于该菌侵染,因较低温度有利于冬孢子萌发,而不利于小麦种子萌发,冬麦晚揪、春麦早播,发病较重。萌发适温16-20℃。病菌侵入麦苗温度5-20℃,最适9-12℃。湿润土壤(土壤持水量40%以下)有利于孢子萌发和侵染。一般播种较深,不利于麦苗出土,增加病菌侵染机会,病害加重发生。防治方法:农业措施,冬小麦不宜过迟播种,春小麦不宜过早播种;播种不宜过深;选用抗病品种等。建立无病留种田,抽穗前注意检查并及时拔除病株进行销毁,种子田远离大田小麦300米以外。使用无病腐熟净肥:带菌粪肥是土传病害一种很重要的传播渠道,提倡堆沤农家肥时不用病残体原料,施用无病腐熟净肥,以切断粪肥传染源。合理轮作倒茬:小麦腥黑穗病发生区应实行与油菜、马铃薯、红薯、棉花、花生、烟草、蔬菜等作物5-7年的轮作,才能收到较好的防效。 严禁病区自行留种、串换麦种:种子夹带病麦粒、病残体是远距离传播和当地蔓延的主要途径,因此,应禁止从病区引种;严禁病区的小麦做种子用,杜绝自行留种串换麦种。化学防治,土壤药剂处理是一种防治小麦腥黑穗病等土传种传病害的好方法,对重病田效果更为明显。重病田应采取药剂拌种加土壤处理双管齐下的办法。每亩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3公斤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1.5公斤兑细干土45-50公斤,搅拌均匀后制成毒土,在犁地后均匀撒在地面,再耙地,进行土壤消毒处理,然后播种。药剂拌种,可选用6%立克秀悬浮种衣剂,或3%敌萎丹悬浮种衣剂,或2.5%特玉乐,或卫福按种子量的0.3%等,加适量水进行均匀拌种,可有效防治该病的发生。小麦赤霉病:病原特征该病由多种镰刀菌引起。有称禾谷镰孢.称燕麦镰孢,称黄色镰孢,称串珠镰孢,.称锐顶镰孢等,都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优势种为禾谷镰孢(,其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有隔膜3-7个,顶端钝圆,基部足细胞明显,单个孢子无色,聚集在一起呈粉红色粘稠状。小型孢子很少产生。有性态为Gibberella zeae(Sehw.)Petch.称玉蜀黍赤霉,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壳散生或聚生于寄主组织表面,略包于子座中,梨形,有孔口,顶部呈疣状突起,紫红或紫蓝至紫黑色。子囊无色,棍棒状,大小100-250×15-150(um),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纺锤形,两端钝圆,多为3个隔膜,大小16-33×3-6(um)。危害症状,别名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赤霉病在全世界普遍发生,主要分布于潮湿和半潮湿区域,尤其气候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受害严重。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穗腐。主要引起苗枯、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其中影响最严重是穗腐。苗腐是由种子带菌或土壤中病残体侵染所致。先是芽变褐,然后根冠随之腐烂,轻者病苗黄瘦,重者死亡,枯死苗湿度大时产生粉红色霉状物(病菌分生孢子和子座)。阶段特征,穗腐小麦扬花时,初在小穗和颖片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渐小麦扬花期发病扩穗部发病大至整个小穗,小穗枯黄。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其上产生密集的蓝黑色小颗粒(病菌子囊壳)。用手触摸,有突起感。小麦赤霉病病穗症状:穗腐小麦扬花时,初在小穗和颖片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小穗枯黄。湿度大时,后期其上产生密集的蓝黑色小颗粒(病菌子囊壳)。用手触摸,有突起感觉,不能抹去,籽粒干瘪并伴有白色至粉红色霉。小穗发病后扩展至穗轴,病部枯褐,使被害部以上小穗,形成枯白穗。茎基腐自幼苗出土至成熟均可发生,麦株基部组织受害后变褐腐烂,致全株枯死。秆腐多发生在穗下第一、二节,初在叶鞘上出现水渍状褪绿斑,后扩展为淡褐色至红褐色不规则形斑或向茎内扩展。病情严重时,造成病部以上枯黄,有时不能抽穗或抽出枯黄穗。传播途径,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子囊壳在土表和麦株残体和其他(玉米、棉花、甘薯等)作物残体上越夏越冬,尤以小麦颖壳、麦杆的病菌越冬为主。种子内部潜伏的菌丝存活率很高,一般至播种期仍有90%以上存活率,带菌种子可引苗枯,但对后期穗枯无直接影响。翌年在这些病残体上形成的子囊壳是主要侵染源。子囊孢子成熟正值小麦扬花期。借气流、风雨传播,溅落在花器凋萎的花药上萌发,先营腐生生活,然后侵染小穗,几天后产生大量粉红色霉层(病菌分生孢子)。穗腐形成的分生孢子对本田再侵染作用不大,但对邻近晚麦侵染作用较大。该菌还能以菌丝体在病种子内越夏越冬。该菌还能以菌丝体在病种子内越夏越冬。发病条件:春季气温7℃以上,土壤含水量大于50%形成子囊壳,气温高于12℃形成子囊孢子。在降雨或空气潮湿的情况下,子囊孢子成熟并散落在花药上,经花丝侵染小穗发病。迟熟、颖壳较厚、不耐肥品种发病较重;田间病残体菌量大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粘重土壤,偏施氮肥、密度大,田间郁闭发病重。赤霉病主要通过风雨传播,雨水作用较大。防治措施:选用抗(耐)病品种。农业防治:合理排灌,清除田间积水。收获后要深耕灭茬,减少菌源。适时播种,避开扬花期遇雨。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施肥,忌偏施氮肥,提高植株抗病力。药剂防治:用增产菌拌种。每亩用固体菌剂100-150g或液体菌剂50ml对水喷洒种子拌匀,晾干后播种。防治重点是在小麦扬花期预防穗腐发生。在始花期喷洒,要在小麦齐穗扬花初期(扬花株率5-10%)用药。药剂防治应选择渗透性、耐雨水冲刷性和持效性较好的农药,每亩可选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200毫升,或40%戊唑·咪鲜胺水乳剂20-25毫升,或28%烯肟·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95克,对水30-45公斤细雾喷施。视天气情况、品种特性和生育期早晚再隔7天左右喷第二次药,注意交替轮换用药。此外小麦生长的中后期赤霉病、麦蚜、皮蓟马混发区,亩用40%毒死蜱30ml或10%抗蚜威10g加40%禾枯灵100g或60%防霉宝70g加磷酸二氢钾150g或尿素、芸苔素等,防效优异。喷药后遇雨可隔5-7天再喷1次,以提高防治效果,喷药时要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注意事项:防治关键在于抓住时机+足量用药+足量用水+二次用药。防治时机为抽穗至扬花初期、降雨前6-24小时+5-7天后再次防治,其次为雨停后24小时内最晚36小时或雨间歇期间喷药+5-7天后二次用药。用水量每亩不低于15公斤,喷片选用小孔喷片,提高雾化效果和单位面积雾滴数,提高穗部着药均匀度。用直喷头或如果无风风小,喷头离开穗顶一尺左右,利于雾滴飘移降落,增加穗部着药机会和数量。低容量喷雾法或弥雾机弥雾效果更好(但是缺乏专用制剂)。低容量喷雾法是采用0.7mm以下喷片,喷出的雾滴比普通喷片(1-1.5mm喷片)细一倍以上,即同样体积的水量形成的雾滴数比普通喷雾法多1-2倍。注意用药量和用水量。要科学认识农药使用说明,正确使用农药,包含准确计算用药量和用水量。避免农药用量不足达不到效果,超量用药造成浪费、增加选择压力迅速增加病虫害的抗药性、环境污染等。安排好浇水时间,避开扬花期浇水,以避免增加田间湿度和感病机会。但是如果扬花期干旱也是减产因素,因此需要灵活掌握和合理安排浇水时间。但是一定杜绝用喷灌浇地。防治赤霉病新型农药。烯唑醇、咪酰胺、克百菌、戊唑醇(立克秀)、氰烯菌酯、苏锐克、速保利等。多菌灵也有不同制剂,胶悬剂效果好,可湿性粉剂容易发生沉淀。防治赤霉病的时间正好也是防治皮蓟马、蚜虫、白粉病、锈病的时间,杀菌剂、杀虫剂、腐植酸微肥、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施,实现一喷多防。但注意用药量不可过大,浓度不可过高叶部病害:小麦锈病:小麦条锈病是小麦锈病之一。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分条锈病、秆锈病和叶锈病3种,是我国小麦生产上分布广、传播快,危害面积大的重要病害。其中以小麦条锈病发生最为普遍且严重,病害流行时,受害小麦可减产30%以上,甚至绝收。症状,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其次是叶鞘和茎秆,穗部、颖壳及芒上也有发生。苗期染病,幼苗叶片上产生多层轮状排列的鲜黄色夏孢子堆;成株叶片初发病时夏孢子堆为小长条状,鲜黄色,椭圆形,与叶脉平行,且排列成行,像缝纫机轧过的针脚一样,呈虚线状,后期表皮破裂,出现锈被色粉状物;小麦近成熟时,叶鞘上出现圆形至卵圆形黑褐色夏孢子堆,散出鲜黄色粉末,即夏孢子。侵染条件,锈菌夏孢子萌发和侵入要求有液态水,即叶面保持湿润的时间,叶面湿润时间过短,则夏孢子不能完成侵入。在叶面湿润的条件下,温度决定侵入速度和数量,在叶面有水的条件下,如果有最适温度时,侵入最短时间需8-10小。在侵入后期,光照开始成为主要作用。即光照越强,日照时数越长、则潜育期越短,产孢量也越大。营养充沛,产孢量,氮肥偏多的麦田。侵染温度:条锈最低9-13℃,叶锈15-20℃。传播,有大量的夏孢子;有适当的上升气流,水平风力,下沉气流和降雨等系列天气条件的配合;孢子降落区有感病麦田。药剂防治,小麦拔节或孕穗期病叶普遍率达2%-4%时开始喷洒20%三唑酮乳油或12.5%特谱唑(烯唑醇、速保利)可湿性粉剂倍液、25%敌力脱(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于晴天下午喷施,严重地块可隔7-10天重新施药喷治。在防治过程中要坚持“打点保面”,努力控制病害扩展蔓延,确保小麦生产安全。小麦白粉病:病原,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小麦专化型,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丝体表寄生,蔓延于寄主表面在寄主表皮细胞内形成吸器吸收寄主营养。在与菌丝垂直的分生孢子梗端,串生10-20个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25-30×8-10(μm),侵染力持续3-4天。病部产生的小黑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黑色球形,大小163-219μm,外有发育不全的丝状附属丝18-52根,内含子囊9-30个。子囊长圆形或卵形,内含子囊孢子8个,有时4个。子囊孢子圆形至椭圆形,单胞无色,单核,大小18.8-23×11.3-13.8(μm)。子囊壳一般在大小麦生长后期形成,成熟后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开裂,放射出子囊孢子。症状,初发病时,叶面出现1-2mm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这些粉状物就是该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该病可侵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发病条件,该病发生适温15-20℃,低于10℃发病缓慢。相对湿度大于70%有可能造成病害流行。少雨地区当年雨多则病重,多雨地区如果雨日、雨量过多,病害反而减缓,因连续降雨冲刷掉表面分生孢子。施氮过多,造成植株贪青、发病重。管理不当、水肥不足、土地干旱、植株生长衰弱、抗病力低、也易发生该病。此外密度大发病重。水浇地一般比旱地病重,冬麦早播比迟播重,春麦迟播比早播病重。防治措施:选育抗病品种;栽培防病,麦收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可以减少越夏菌源。合理密植,避免过密,控制适当株数。栽培防病,增施磷、钾肥,不偏施氮肥,可提高植株抗病能力。药剂防治,可选用20%三唑酮乳油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12.5%敌力康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均匀喷雾或信生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均匀喷雾。细菌性条斑病:病原,小麦黑颖病黄单胞菌(油菜黄单胞菌波形致病变种),属细菌。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极生单鞭毛。菌体大多数单生或双生,个别链状。大小1-2.5×0.5-0.8(um),有荚膜,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好气性。症状,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叶鞘、茎秆、颖片和籽粒。病部初现针尖大小的深绿色小斑点,后扩展为半透明水浸状的条斑,后变深褐色,常出现小颗粒状细菌脓。褐色条斑出现在叶片上,故称为细菌性条斑病。病斑出现在颖壳上的称黑颖。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随病残体在土中或在种子上越冬,翌春从寄主的自然孔口或伤口侵入,经3-4天潜育即发病,在田间经暴风雨传播蔓延,进行多次再侵染。在新疆5-7月大的暴风雨次数多,造成叶片产生大量伤口,致细菌多次侵染,易流行成灾。生产上冬麦较春麦易发病,冬麦中新冬2号、中引4号、75-149、74-56发病重,而新冬7号、4B-10-5发病轻。春麦中白欧柔发病重,阿勃次之,赛洛斯发病轻。一般土壤肥沃,播种量大,施肥多且集中,尤其是施氮肥较多,致植株密集,枝叶繁茂,通风透光不良则发病重。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用无病种子;种子处理:用0.2%敌克松拌种,或用100-150毫升/千克可选用可杀得2000可湿性粉剂或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均匀喷施1-2次。在喷施杀菌时可配合使用复硝酚钠或芸苔素或海藻酸类等调节剂,提高防效,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综合防治方法,伏耕晒垡,小麦收获后,及时进行伏耕晒垡,利用夏季长时间的强烈日光直接照射,杀灭土壤中的部分病菌和虫卵,同时储蓄水分、恢复地力,减轻连茬造成的不利影响。合理轮作,同非麦类作物轮作2-3年,可大大减少土壤中积累的病原菌。药剂拌种,用药剂处理种子,可有效控制种子、土壤病原菌的侵染,并减轻灰飞虱、叶蝉、蚜虫等传毒虫媒的发生。建议拌种配方,一般,每100公斤小麦种子使用下列药剂拌种:农宝“919”100克+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克+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克或35%丁硫克百威(好年冬)干拌种剂600克,干拌后播种;注:板结性土壤、盐碱地以及9月25日以后播种的地不宜用农宝“919”拌种。9%健壮悬浮种衣剂200克,或卫福200F种衣剂250克,或3%敌萎丹悬浮种衣剂200克或6%立克秀湿拌剂50克+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克或35%丁硫克百威(好年冬)干拌种剂600克,对水1公斤,拌种后12小时播种;“根病”发生严重的地块,可选用以下配方,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克+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克+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克或35%丁硫克百威(好年冬)干拌种剂600克,干拌后播种;12.5%全蚀净200毫升+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克或35%丁硫克百威(好年冬)干拌种剂600克,对水5公斤,拌种后堆闷8-12小时,晾干后播种(拌种应避光操作,严禁日晒)。土壤处理,“根病”发生重的地块,可每亩用50%多菌灵1公斤加15%三唑酮1公斤或用25%三唑酮乳油1公斤对水30公斤,直接喷在地表,然后耕翻整地。科学耕作,耕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小麦苗情好坏及“根病”轻重,因此,冬小麦整地上应做到“地平、墒足、土细、草净”,播种上做到“播行端直,下种、下肥均匀,镇压确实”。地外治虫,小麦出土后,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水1500倍,沿地边喷施7-10米的保护带,清除田边地头杂草,破坏传毒虫媒的活动场所和栖息地。秋苗施药,未进行药剂拌种的情况下,应于秋苗期施药。建议:小麦全苗后,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98%磷酸二氢钾100克+春雨一号1粒对水喷施,控制灰飞虱、叶蝉、蚜虫等传毒虫媒,减轻病毒病;10月25日-11月5日(下雪前10天左右),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克对水喷施,控制“根病”。“一喷三防”,在小麦孕穗期至灌浆初期,叶面喷施预防蚜虫、皮蓟马、负泥虫、白粉病、锈病和赤霉病、干热风,“23%阿立卡微胶囊悬浮剂10毫升+扬彩70毫升+益施帮50毫升”冬小麦虫害蚜虫:为害小麦的蚜虫有多种,主要有麦长管蚜、麦二叉蚜。形态特征:麦长管蚜:体长2.4-2.8毫米,体色黄绿至绿色。腹部背面两侧有褐斑。触角比身体长,第二节有感觉孔8-12个,前翅中脉分三叉,腹管长,超过腹部末端;麦二叉蚜体长1.8-2.3毫米,体色绿色,背中线深绿色,触角比身体短,第三节油感觉孔5-9个,前翅中脉分二叉,腹管短,多不超过腹部末端;为害特点:以成虫和若虫刺吸麦株茎、叶和嫩穗的汁液。麦苗被害后,叶片枯黄,生长停滞,分蘖减少;后期麦株受害后,叶片发黄,麦粒不饱满,严重时麦穗枯白,不能结实,甚至整株枯死。生活习性:麦蚜每年可发生二十代左右,麦长管蚜与麦二叉蚜在北方春麦区及冬春麦种区主要以乱在杂草及麦田中越冬,在南方以无翅成,若蚜在麦丛基部及麦田土缝等处过冬,冬季天暖时仍能活动。黍镒管蚜在长江以北以乱在蔷薇科数目的树缝、蚜腋等处过冬,在南方以成、若呀在麦丛基部及心叶内过冬。春季,小麦恢复生长后,麦蚜开始危害、繁殖。小麦成熟时,各种麦蚜都飞离麦田,迁往其他禾本科植物如高粱、玉米、自生麦苗及杂草上继续危害、繁殖。夏季高温阶段,其繁殖受到一定限制。秋末,小麦出苗后,麦蚜又迁回麦苗上繁殖、危害。麦蚜的为害主要包括直接为害和间接为害两个方面:直接为害主要以成、若蚜吸食叶片、茎秆、嫩头和嫩穗的汁液。麦长管蚜多在植物上部叶片正面为害,抽穗灌浆后,迅速增殖,集中穗部为害。麦二叉蚜喜在作物苗期为害,被害部形成枯斑,其它蚜虫无此症状。间接为害是指麦蚜能在为害的同间,传播小麦病毒病,其中以传播小麦黄矮病为害最大。生活习性:麦二叉蚜怕阳光,多集中在麦株下部叶片的背面危害。麦长管蚜喜光,喜在穗部危害。小麦抽穗前多在麦株上部叶片危害,抽穗后大多集中在嫩穗上危害,小麦灌浆期发生危害最重。主要以孤雌胎生繁殖,在气候和营养条件适宜时,产生无翅胎生雌蚜,当寄主老熟,营养条件差,气候恶劣时,大多产生有翅胎生雌蚜,并迁移至十一的寄主上继续繁殖。发生因素:气候影响,中温低湿是麦蚜猖獗的主要条件。麦蚜适宜的温湿度有一定差异,麦二叉生长发育最适温度是15-22度、相对湿度35-67%,气温达30度以上时,生长发育停止;麦长管蚜适温为12-20度、相对湿度40-80%,在28度以上生长发育停滞;暴风雨可使蚜量下降。天敌影响,麦蚜的天敌种类较多,主要由瓢虫、草蛉、食蚜蝇、蚜茧蜂、蜘蛛、蚜霉菌等。在自然情况下,这些天敌常在蚜量的高峰之后大量出现,对后期蚜量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耕作栽培技术的影响,秋季小麦播种过早时,蚜虫迁入早,虫量大,危害较重。合理施肥灌水的田,小麦生长好,可增强对麦蚜的抵抗力。冬灌对麦蚜也有机械损伤作用。防治方法:综合防治技术,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适当采用药剂防治,注意农药品种的选择和严格掌握施药技术,避免对天敌的杀伤。防治重点是控制好穗期蚜量,减轻危害损失。农业防治,选用抗耐麦蚜丰产品种。早春耙压、清除杂草。保护利用自然天敌,要注意改进施药技术,选用对天敌安全的选择性药剂,减少用药次数和数量,保护天敌免受伤害。药剂防治,小麦抽穗—灌浆期是小麦蚜虫上穗为害的高峰期,药剂防治是当前防治麦穗蚜的主要措施。防治指标为穗期蚜株率达50%左右、百株蚜量达到500头左右时,应立即组织药剂防治。喷雾可用24.7%阿力卡微胶囊悬浮剂5毫升/亩、或50%吡蚜酮WDG5-10克、3%啶虫脒WP
20-30克/亩、10%吡虫啉倍液、2.5%功夫乳油1500倍液,尿洗合剂(尿素洗衣粉和水之比为1:1:300-500)喷雾,具有较好的灭蚜效果。小麦皮蓟马:形态特征:属缨翅目,管蓟马科。成虫,黑褐色,体长1.5-2毫米,翅2对,边缘均有长缨毛,腹部末端延长成管状,叫做尾管。卵乳黄色,长椭圆形,初产白色。若虫,无翅,初孵淡黄色,后变橙红色,触角及尾管黑色。蛹,前蛹及伪蛹体长均比若虫短,淡红色,四周生有白毛。发生规律:一年发生-代,以若虫在麦茬、麦根及晒场地下10厘米左右处越冬,日平均温度8℃时开始活动,约5月中旬进入化蛹盛期,5月中下旬开始羽化成虫,6月上旬为羽化盛期,羽化后大批成虫飞至麦株,在上部叶片内侧、叶耳、叶舌处吸食液汁,逐渐从旗叶叶鞘顶部或叶鞘裂缝处侵入尚未抽出的麦穗,破坏花器,一旗叶内有时可群集数十至数百头成虫,当穗头抽出后,成虫又飞至未抽出及半抽出的麦穗内,成虫为害及产卵时间仅2-3天。成虫羽化后7-15天开始产卵,多为不规则的卵块,被胶质粘固,卵块的部位较固定,多产在麦穗上的小穗基部和护颖的尖端内侧。每小穗一般有卵4-55粒,卵期6-8天。幼虫在 6月上中旬小麦灌浆期,为害最盛。7月上中旬陆续离开麦穗停止为害。为害特点:小麦专性害虫,为害小麦花器,灌浆乳熟时吸食麦粒浆液,使麦粒灌浆不饱满。严重时麦粒空秕。还可为害麦穗的护颖和外颖,颖片受害后皱缩,枯萎,发黄,发白或呈黑褐斑,被害部极易受病菌侵害,造成霉烂、腐败。发生期与小麦的生育期密切相关,不论冬小麦或春小麦属早、晚熟品种,还是播种早晚,成虫(黑色)发生高峰期都在小麦抽穗末期,若虫(红色)发生高峰期在小麦灌浆期,成虫和若虫吸食小麦浆液,形成瘪粒,一般造成减产5-10%,小麦重茬地发生较重。小麦皮蓟马其发生程度与前作及邻作有关,凡连作麦田或邻作也是麦田,则发生重。另与小麦生育期有关,抽穗期越晚为害越重,反之则轻。一般早熟品种受害比晚熟品种轻,春麦比冬麦受害重。防治措施:农业防治,进行合理的轮作倒茬;适时早播,早熟品种在不影响产量情况下,要进行适时早播,错过为害盛期;秋后及时进行深耕,压低越冬虫源。清除晒场周围杂草,破坏越冬场所。化学防治严禁使用有机磷类和菊酯类杀虫剂,以保护天敌。在小麦孕穗期和灌浆期可选用吡虫啉、腚虫脒、噻虫嗪等杀虫剂进行防治。三点斑叶蝉:形态特征:属同翅目叶蝉科小叶蝉亚科害虫,该虫直接吸取植物汁液,分泌大量毒素,导致叶斑或整叶枯黄,还传播植物病毒,严重影响玉米千粒重、产量和品质,尤其对比较集中的鲜食玉米种植区为害较为严重,晚播玉米为害更严重。一般造成玉米损失5-30%。成虫体长4.6-4.8毫升,外形似蝉,灰白色,头冠向前呈钝圆锥形突出,头顶前缘有淡禢色斑纹,呈倒八字形,前胸背板具淡黄色纵中线,线的两侧各具子1个淡黄色小点,在成虫胸片上有3个大小霜等的椭圆形黑斑。小盾片末端也有相同形状的黑斑,前后翅白色透明,腹部背面有黑色横带,腹面及足均为赭色,常密生短毛。发生规律及危害习性:在新疆1年发生3-4代,以成虫在冬麦田及田边、植物枝叶丛间、树皮缝里、玉米田、渠边、果园、林带的禾本科杂草上越冬。下年4月气温升高便活动,越冬成虫在麦田和杂草上危害,成虫草或若虫刺吸汁液,使叶片出现白色斑点,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危害严重时斑点连成片呈斑块状;或刺伤茎叶表皮,使叶片枯萎,提前脱落,危害严重的田块,高温干旱天气持续时间较长。待小麦成熟后期迁飞至玉米田继续危害。麦蜘蛛:形态特征:麦蜘蛛有麦圆蜘蛛、麦长腿蜘蛛两种。麦圆蜘蛛成虫体长0.6毫米至0.8毫米,体宽0.43毫米至0.65毫米,体椭圆形,腹末钝圆,全身红褐色至黑褐色,足4对,鲜红色,第1对足最长,第4对足次之,第2、3对近等长。越冬卵和越夏卵均为椭圆形,粉红色,卵面有五角形网纹。麦长腿蜘蛛成虫体长0.4毫米至0.5毫米,体短纺锤形,腹末较尖,全身红褐色,两侧稍黑,足4对,淡橘红色,第1对足比第2、3对足长两倍以上。越冬卵圆球形,淡红色,越夏卵圆柱形,白色。为害症状:麦蜘蛛以成、若虫刺吸麦苗汁液,被害麦叶出现黄白色小点,受害麦叶慢慢变为黄色,严重时植株矮小叶片枯黄,植株生长不良,不能正常抽穗,甚至干枯而死。麦圆蜘蛛属蜱螨目,叶爪螨科。发生特点:麦长腿蜘蛛一年发生3代至4代,以成虫和卵形态在土缝中越冬,翌年3月越冬成虫开始活动,卵也陆续孵化,4月至5月进入繁殖及为害盛期。5月中下旬成虫大量产卵越夏。10月上中旬越夏卵陆续孵化为害麦苗,完成一个世代需24天至26天。麦圆蜘蛛一年发生2代至3代,以成、若虫和卵在麦株及杂草上越冬。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虫量大,为害重,4月下旬虫口消退。越夏卵10月开始孵化为害秋苗。两种麦蜘蛛均以孤雌生殖为主。麦长腿蜘蛛喜干旱,生存适温为15℃至20℃,最适相对湿度在50%以下。白天活动为害,以下午3点至4点最盛,遇雨或露水大时,即潜伏于麦株丛及土缝中不动。麦圆蜘蛛多在早八九点以前和下午四五点以后活动,不耐干旱,生存适温为8℃至15℃,适宜湿度在80%以上,遇大风多隐藏在麦丛下部。春季成虫将卵产在小麦分蘖丛和土块上,秋季多产在须根及土块上。卵聚集成堆,每堆10余粒,水灌麦田低洼湿润或密植麦田发生较重。麦长腿蜘蛛则以旱地麦田发生重。防治方法:农业防治,采用轮作倒茬,合理灌溉,麦收后浅耕灭茬等方法降低虫源;化学防治,在春小麦返青后,选当地发生较重的麦田进行调查,随机取5点,每点查33厘米,下放白塑料布或盛水的盆,轻拍麦株,记载落下虫数,当小麦平均每33厘米行长幼虫达200头以上,上部叶片20%面积有白色斑点时,应进行药剂防治,可喷洒2.0%天达阿维菌素、15%哒螨灵乳油倍液或20%绿保素(螨虫素十辛硫磷)乳油倍液、36%克瞒蝇乳油倍液,持效期10—15天。黑森廮蚊:属检疫对象,目前在博州和塔城麦区发生。形态特征:成虫体形如小蚊。雌虫体大约长3毫米。触角黄褐色,由17节组成,长度超过体长的1/3,具有直立短毛,基部两节较其他节粗两倍。胸部黑色,有灰色折光,背中区有2条稀疏的白毛。自颈侧沿胸部下方到翅基有一淡红色不规则条纹或斑纹。小盾片黑色,具有黑毛。腹部褐色,其他各节背板两侧各具有一大方形黑斑点。产卵管由3节组成,淡红色,末节端部为褐色。足淡红色。翅基部粉红色,被有黑色毛。雄虫体较雌虫短1/3,约 2毫米。触角17节,长为体长的2/3。下颚须 4节,第1节为不规则圆锥形,第2节近四边形,第3节较细,比第2节长1/3,第4节约为第3节长度的2倍。腹部近于黑色,末节淡粉红色,具有一对褐色抱器,生殖器官位于其中。生殖器结构有助于近缘种的鉴定。卵长圆柱形,长0.4至0.5毫米,长径约为宽径的6倍。卵初产时透明,有红色斑点,后变为红褐色。卵产于叶面纵沟内,纵向排列,如果卵密集成对,状如小麦锈病的斑点。老熟幼虫体长约4毫米,由13节组成,第1节为头部,2-4节为胸部,其后9节为腹部。幼虫的主要鉴别特征是位于胸部第1节的胸骨片的形状。蛹为围蛹,栗褐色,外被伪茧,形似亚麻种子。雌蛹一般长4毫米,不足4毫米的为雄虫。头部和胸部色深,额上有坚硬的锯齿。生活史:在新疆一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伪茧内越冬,有时在前茬根丛内过冬,也有在自生麦苗或野生禾本科植物上过冬。次年春天在伪茧内化蛹。第1代成虫在4-5月间出现。成虫寿命仅5-7天,夜间羽化,上午交尾,交配后1小时即可产卵,1-2天即可产完。飞翔力不强,但可随风吹到2-3英里外。喜在冬小麦或春小麦上产卵。产卵50-500粒。卵期3-12天。幼虫孵化时间多在每天17:00-次日8:00。幼虫孵化后钻入叶鞘内吸食汁液。幼虫爬行速度很慢,爬行1毫米需要4分半钟,从卵孵出后爬到取食部位需要12-15小时。幼虫经2-4周老熟,在叶鞘内化蛹。围蛹具有一定的抗干燥、抗碾压能力。化蛹后到成虫羽化的时间因温度而不同: 4.4℃为30天,10℃为15天,15.6℃为 11天,18.9℃为7天。23.9℃以上不化蛹。1年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两个世代。喜高温。气候不适宜时进入休眠,延期羽化。在成虫羽化时如果冬小麦不适合幼虫取食,即于春小麦和大麦上产卵。遇到干旱,产卵量显著下降,卵和幼虫大量死亡。危害:幼虫为害小麦、大麦、黑麦。其他寄主有燕麦、鹅冠草、匍匐龙牙草、加拿大报碱草等。我国仅见危害小麦。在叶面浅凹处产卵。幼虫孵化后一般钻入接近地面的第一片叶鞘内,但不钻入叶鞘组织和茎秆内。幼虫锉伤麦秆吸流出的汁液。小麦早期受害后生长受阻,植株叶片变暗绿色或青绿色,显著粗短,心叶变黄或缺,抗寒能力降低。在分蘖前,幼虫钻入幼苗主茎部为害,常造成植株死亡。麦苗于拔节到抽穗前被害时,在幼虫吸食处形成白斑,茎壁变薄,茎秆弯曲,易引起倒伏,严重影响产量。秋季,受害株抗寒力下降,冬季易死亡。春季,除上述害状外,还表现为受害株秆细易折。灌浆籽实期,麦穗麦芒扭曲,可能与旗叶扭结在一起,麦穗畸形,籽粒空瘪,对产量影响极大。主要以围蛹的形式随麦杆及其制品的调运远传;围蛹也可以夹杂在麦种中传播;观赏用的禾本科植物如鹅冠草也可能携带传播。防治措施:合理调整播期,严格实施药剂拌种或带药肥播种。春麦要适期早种,尽可能顶凌播种,以避开春秋季成虫的产卵期,减少落卵量。危害较轻地区可按正常时间播种。在春小麦播种前,要实施药剂拌种,可选用70%噻虫嗪可分散粉剂(别名锐胜,先正达生产)进行药剂拌种,用药量为1/1000(1公斤拌1000公斤种子),或播种时在种肥中拌入0.3%辛硫磷颗粒剂(2公斤/亩)。  加强监测和普查。做好小麦黑森瘿蚊监测和普查工作,准确掌握虫害发生动态,适时发布病虫情报信息,科学指导开展大田联防统治工作。  做好伏翻和秋翻冬灌工作。小麦收获后发生轻的农田秸秆不得打捆销售,要在保证不危害其它周边作物的情况下,进行焚烧后伏翻。其它所有麦田必须全部进行伏翻,以全面清除麦茬中的幼虫和围蛹。秋冬季要进行冬灌,消灭越冬虫源,降低来年发生基数。  加强生物防治,合理采取化学防治。要积极保护和利用麦田寄生蜂、草蛉、蜘蛛等自然天敌,采取生物防治方法有效防控黑森瘿蚊虫害发生。同时,在小麦拔节前后,要做好化学防治准备工作,根据发生情况可采用内吸性农药20%啶虫咪水分散粒剂(10克/亩)或40%毒死蜱乳油(50毫升/亩)或22%噻虫·高氯氟悬浮剂(商品名阿立卡,20毫升/亩)进行喷施防治,7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次。  强化宣传和培训,全面提高农民防控能力。要采取多种形式,切实加大防治小麦黑森瘿蚊虫害的宣传培训力度,使农民充分认识小麦黑森瘿蚊的严重危害性,掌握科学的防治措施,及时防治。 麦秆蝇:形态特征:体长雄3.0-3.5mm,雌3.7-4.5mm。体黄绿色。复眼黑色,有青绿色光泽。单眼区褐斑较大,边缘越出单眼之外。下颚须基部黄绿色,腹部2/3部分膨大成棍棒状,黑色。翅透明,有光泽,翅脉黄色。胸部背面有3条黑色或深褐色纵纹,中央的纵线前宽后窄直达梭状部的末端,其末端的宽度大于前端宽度的 1/2,两侧纵线各在后端分叉为二。越冬代成虫胸背纵线为深褐至黑色,其它世代成虫则为土黄至黄棕色。腹部背面亦有纵线,其色泽在越冬代成虫与胸背纵线同,其它世代成虫腹背纵线仅中央1条明显。足黄绿色,附节暗色。后足腿节显著膨大,内侧有黑色刺列,腔节显著弯曲。触角黄色,小腮须黑色,基部黄色。足黄绿色。后足腿节膨大。长椭圆形,两端瘦削,长lmm 左右。卵壳白色,表面有10余条纵纹,光泽不显著。末龄幼虫体长 6.0-6.5mm。体蛆形,细长,呈黄绿或淡黄绿色。口钧黑色。前气门分枝,气门小孔数为6个,多数为7 个。围蛹。体长雄4.3-4.8mm,雌5.0-5.3mm。体色初期较淡,后期黄绿色,通过蛹壳可见复眼、胸部及腹部纵线和下颚须端部的黑色部分。口约色泽及前气门分枝和气n 小孔数与幼虫同危害特点:以幼虫钻入小麦等寄主茎内蛀食为害,初孵幼虫从叶鞘或茎节间钻入麦茎,或在幼嫩心叶及穗节基部1/5-1/4 处呈螺旋状向下蛀食,形成枯心、白穗、烂穗,不能结实。由于幼虫蛀茎时被害茎的生育期不同,可造成下列4 种被害状:分蘖拔节期受害,形成站心苗.如主茎被害,则促使无效分蘖增多而丛生,群众常称之为“下退” 或“坐罢”;孕穗期受害,因嫩穗组织破坏并有寄生菌寄生而腐烂,造成烂穗;孕穗末期受害,形成坏穗;抽穗初期受害,形成白穗,其中,除坏穗外,在其他被害情况下被害整完全无收。生活习性:在冬麦区,麦秆蝇以幼虫在麦苗和野生寄主内越冬,翌年在返青的冬小麦上产卵为害,成虫早晚及夜间栖息在植株下部叶背面,白天在麦株上飞舞,遇强光和高温时,又潜伏于植株下部。在微风情况下,成虫活动性强,如风力达5-6级,则成虫潜伏不动。成虫对糖蜜有较强趋性,常在荞麦、豌豆、苜蓿上取食花蜜。成虫喜产卵于具有4、5个叶片的麦茎上,一般小麦在拔节末期着卵及幼虫入茎最多,拔节初期次之,抽穗期则极少。卵大部分产于叶面上。幼虫有转株为害的习性,一头幼虫可为害4个分蘖。发生规律:越冬代成虫发生期与春季气温有关,温度高则出现早,为害重。成虫产卵对植株有严格选择性,拔节末期着卵最多,拔节初期次之,孕穗期更少,抽穗期则极少。麦秆蝇的发生消长与寄主植物的品种有密切关系,早、中熟品种比晚熟品种受害轻;生育期相同的品种,凡叶片基部较窄、茸毛长而密的品种着卵少,受害轻,相反则重。温度尤其是早春的温度直接影响麦秆蝇越冬代的发生时间,而降雨量则影响其发生量,尤其是暴雨,大雨对麦秆蝇产卵、卵的孵化及幼虫入茎均不利,降雨会减少成虫的活动与产卵,已产的卵部分被冲刷掉。受害程度与耕作栽培技术也有关,在春麦区,一般适期早播、合理密植、水肥条件好、生长发育快、拔节早、茂密旺盛的麦田受害较轻;土壤盐碱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施肥不足、迟播、播种过深、麦苗生长不良,受害就重,前期生长缓慢的麦田受害更重。防治措施:农业防治,加强小麦的栽培管理因地制宜深翻土地,精耕细作,增施肥料,适时早播,适当浅播,合理密植,及时灌排等一系列丰产措施可促进小麦生长发育,避开危险期,造成不利麦秆蝇的生活条件,避免或减轻受害。选育抗虫良种有关科研单位、良种场和乡、村科研实验站,应加强对当地农家品种的整理和引进外地良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选择适应当地情况,既丰产又抗麦秆蝇、抗锈、抗逆的良种。对丰产性状好但易受麦拜蝇为害的品种,则需经过杂交培育加以改造,培育出适应当地生产需要的新良种。加强麦秆蝇预测预报,冬麦区在3月中下旬,春麦区在5 月中旬开始查虫,每隔2-3天于10时前后在麦苗顶端扫网200次,当200网有虫2-3头时,约在15天后即为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是第一次药剂防治适期。冬麦区平均百网有虫25头,即需防治。药剂防治根据各测报点逐日网扫成虫结果,在越冬代成虫开始盛发并达到防治指标,尚未产卵或产卵极少时,据不同地块的品种及生育期,进行第一次喷药,隔6-7天后视虫情变化,对生育期晚尚未进入抽穗开花期,植株生长差,虫口密度仍高的麦田续喷第二次药。每次喷药必须在3 天内突击完成。当麦秆蝇成虫已达防治指标,用1.8%阿维菌素乳油2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40%乙酞甲胺磷乳油2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与40%乐果乳油1:1混合后1000倍液喷雾,隔6-7天后喷第2次药。每亩喷对好的药液50-75kg,把卵控制在孵化之前。小麦负泥虫:为害症状:主要以幼虫为主(部分老熟幼虫已开始要化蛹)沿小麦叶脉啃食叶肉,其中危害最重的是小麦的旗叶,整个叶片被食之,仅剩下白色透明的表皮,使叶片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或光合减弱,造成小麦生长发育受阻,严重影响产量,负泥虫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田间湿度大,温度不稳定,忽高忽低,极有利于小麦负泥虫的发生危害。技术人员提醒广大农户应高度重视小麦负泥虫的防治工作,要注意观察虫害发生动态,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加强防治工作,减少因虫害危害造成小麦减产。具体防治措施:采用瑞功(微乳剂、5%三氟氯氰菊酯)40-50毫升/亩或22%阿立卡(微囊悬浮-悬浮剂、9.4%高效氯氟氰菊酯、12.6%噻虫嗪)25毫升/亩等叶面喷雾,在傍晚时喷雾。
冬小麦植保管理技术
苗期至开花期:雪腐病、雪霉病、雪根腐病、黑穗病、细菌性条斑病,负泥虫开花期至收获期:全蚀病、锈病、白粉病、赤霉病、黑穗病、蚜虫、皮蓟马、负泥虫
冬小麦植物生殖时期的管理技术
植物生殖时期的管理技术
冬小麦全生长期工作节点
冬小麦全生长期工作节点
冬小麦缺素症
缺氮型黄苗:主要表现植株矮小细弱,分蘖少而弱,叶片窄小直立,叶色淡黄绿,老叶嘻尖干枯,逐步发展为基部叶片枯黄,茎有时呈淡紫色,穗形短小,千粒重低。病因,缺氮一般播种过早、砂性土壤、基肥不足易缺氮。诊断,缺氮表现为植株生长不良,茎秆矮小,下部叶片狭小而硬,叶片无斑点,叶色黄化,根少,分蘖少。仔细观察,如果从下位叶开始黄化则可能是缺氮。注意茎的粗细和根的颜色,一般缺氮茎细根白。防治方法:。施足基氮肥,一般平均适宜施氮量应为6一9kg/亩;苗期缺氮,可开沟追施含氮化肥,施3一5kg/亩纯氮为宜,后期缺氮,每亩用量也不宜超过3kg纯氮,也可采用根外追氮的方法补救,用1%一2%的尿素溶液40一50kg/亩,叶面喷施即可;播前施足有机肥。缺磷型红苗:叶片暗绿,带紫红色,无光泽,植株细小,分蘖少,次生根极少,茎基部呈紫色。前期生长停滞,出现缩苗。冬前返青期叶尖紫红色,抽穗成熟延迟。穗小粒少,籽粒不饱满,千粒重低。分蘖期缺磷幼苗在三叶期后,开始显出缺磷症状。一般植株长相瘦弱,叶片上现紫红色,叶鞘上呈条状紫红色,长势慢,分蘖弱且少。当土壤中不缺氮而严重缺磷时,叶色暗绿,植株不分蘖,根系生长不良。小麦返青后,叶片和叶鞘仍表现紫红色,多无春季分蘖,新生根生长慢而少,烂根现象不断扩展。拔节期缺磷,除苗期主要的缺磷症状更为明显外,下层叶片逐渐变成浅黄色,从叶尖和叶边渐渐枯萎。植株内的幼穗分化发育不良,生根少,尤其是根毛坏死,烂根现象严重起来。抽穗开花期缺磷,一般表现植株矮小餐,随着穗部生长发育,叶层从下层开始,从叶尖和边缘渐次枯萎引起花粉一流通与胚珠不孕,增加退化小花数,小穗数和粒数减少,籽实不饱满,千粒重明显下降。严重时,有些不能抽穗或出现假“早熟现象”和瘦秕的死穗。病因,缺磷:有机质含量少,基肥不足的土壤易缺磷。诊断,缺磷表现为根系发育受抑制,下部叶片暗无光泽,叶片无斑点,严重时叶色发紫,光合作用减弱,叶片狭窄,旗叶呈暗红色。防止缺磷基施磷肥,中性偏碱土壤,适宜施过磷酸钙;酸性土壤适宜施钙镁磷肥,每亩施磷酸二氢铵1kg。苗期缺磷可开沟补施过磷酸钙30kg/亩。后期缺磷,可用5%的过磷酸钙溶液或用0.2%一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40kg,叶面喷施。基施有机肥,同时与磷肥混合施用减少磷的固定。缺钾初期:全部叶片呈蓝绿色,叶质柔弱,并卷曲,以后老叶的尖端及边缘变黄,变成棕色以致枯死,整个叶片象烧焦的样子,茎秆细小而柔弱,易发生倒伏,易出现缺钾型黄苗。主要表现在下部叶片首先出现黄色斑点,从老叶尖端开始,然后沿着叶脉向内延伸,黄斑与健部分界明显,严重时老叶尖端和叶缘焦状,茎秆细弱,根系发育不良,易早衰。病因,缺钾一般红壤土、黄壤土很易缺钾,现发现华北平原麦田也出现了缺钾情况,尤其是砂壤土较明显。诊断,缺钾表现为植株生长延迟,茎秆变矮而且脆弱易倒伏,下部叶尖、叶缘金黄色,叶间有黄色斑点,叶片提前干枯。下位叶缘急剧黄化为缺钾。防止缺钾,在基肥中施足钾肥,每亩追施硫酸钾或氯化钾10一15kg或草木灰200kg,苗期缺钾,用12.5kg的草木灰加水50kg,过滤后,用滤液喷洒,也可喷施2一3次1%的硫酸钾或氯化钾或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40kg/亩,叶面喷洒。雨后田间渍水必须及时排水。节制氮肥,调节氮钾比例。缺锌型黄苗:主要表现为叶的全部颜色减褪,叶尖停止生长,叶片失绿,节间缩短,植株矮化丛生。病因,缺锌,一般中性、微碱性土壤易缺锌。诊断,缺锌表现为顶芽不枯死,上部新叶中出现小叶,叶缘扭曲或皱折,叶色发白,叶脉绿色,叶肉失绿,组织坏死。防止缺锌,每亩追施硫酸锌1kg或0.2%的硫酸锌喷施2一3次。也可用硫酸锌40一60g拌种。缺锰型黄苗:主要表现为叶片柔软下披,新叶脉间条纹状失绿,由绿黄到黄色,叶脉仍为绿色;有时叶片呈浅绿色,黄色的条纹扩大成褐色的斑点,叶尖出现焦枯。诊断,缺锰表现为顶芽不枯死,上部新叶脉纹清晰,且出现褐色细小斑点,病斑发生在叶片中部,病叶干枯后使叶片卷曲或折断下垂。病因,缺锰,一般石灰性土壤,尤其是质地轻、有机质含量少、通透性良好的土壤易缺锰。防止缺锰施用锰肥,如硫酸锰、氧化锰等,每亩用硫酸锰1kg作基施、沟施。拌种每亩用0.05一0.1kg即可。根外追施用0.1%一0.2%的锰肥溶液,连喷两次。多增施有机肥,促进锰的还原,增加其有效性。缺钼型黄苗:主要表现为叶片失绿黄化,先从老叶的叶尖开始向叶边缘发展,再由叶缘向内扩散,先是斑点,然后连成线和片,严重者黄化部分变褐,最后死亡。诊断:缺钼表现为首先发生在叶片前部退色变淡,接着沿叶脉平行出现细小的黄白色斑点,并逐渐形成片状,最后使叶片前部干枯,严重的整叶干枯。病因:缺钼:一般中性和石灰性土壤,尤其是质地较轻的砂性土有效钼含量低。防止缺钼施用钼肥,如钼酸铵、钼酸钠,常用方法为拌种,一般每亩用钼酸铵、钼酸钠约1公斤,也可把钼肥混人磷肥中施用。作追肥叶面喷施,用浓度为0.02%一0.05%钼酸铵、钼酸钠溶液。酸性土壤,施用石灰提高土壤pH值,可增加钼有效性。缺硼:分蘖不正常,严重的不能抽穗。即使抽出麦穗,也不开花结实。病因:缺硼:碱性较大的石灰性土壤上易缺硼。诊断,缺硼表现为植株矮小,上部新叶叶色暗绿或呈紫色,叶片变小,稍硬,顶芽枯死,分蘖不正常,有时不出穗或只开花不结实。补救措施,用0.1%一0.2%硼砂溶液进行叶面喷肥,每7一10天1次,连喷2一3次。缺钙:主要表现在新叶上,上部叶片明显缩小,叶脉间黄化,近生长点叶片、叶缘枯死,叶尖常弯曲呈钩状。植株生长点及叶尖端易死亡,幼叶不易展开,幼苗死亡率高,叶片呈灰色,已长出叶子也常现失绿现象。补救措施,叶面喷施0.3%氯化钙溶液或1%过磷酸钙浸出液,每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缺铁:新叶缺绿黄白,叶脉间组织黄化,呈明显的条纹花叶,严重时心叶不出。病因:缺铁:一般通气良好的石灰性土壤上容易出现缺铁。防治缺铁,用硫酸亚铁0.1%一0.5%水溶液或柠檬酸铁100ug/g水溶液喷洒叶面。缺铜:顶叶呈浅绿色,老叶多弯曲,叶片失绿变灰,严重时叶片死亡。补救措施,发现缺铜,及时用0.2-0.4%硫酸铜溶液叶面喷施。缺镁:植株生长缓慢,叶呈灰绿色,叶缘部分有时叶脉间部分发黄,老点,较幼的叶了在叶脉间形成缺绿的条纹或整个叶片发白,老叶则常早枯。病因:缺镁,在富钾土壤中,钾和镁之间存在拮抗作用,随大量钾肥的施入,土壤中Mg/K比值的变化将引起或加强镁的缺乏。边缘部分残留有绿色缺镁。补救措施,用0.3%~0.4%硫酸镁溶液叶面喷施,连续喷2~3次即可。缺硫:植朱矮小,成熟延迟。植物直立、分蘖少、茎瘦,幼叶呈均匀的叶脉间失绿,老叶保持绿色。每亩施氮10千克,应配施2千克硫。防治措施,小麦硫肥用量通常为1.6-2.67公斤硫/亩。当麦苗刚出现缺硫时,在播种后40-45天,追施石膏1.7公斤硫/亩或硫铵1.2公斤硫/亩。缺素症的名称、缺素症的原因、缺素症出现时植株各个器官的状态、缺素症的预防及治疗方法(配上相应的实物图片为宜)
冬小麦药害及肥害
药害:野燕枯用于新冬18号麦田除草,会产生严重药害,导致不抽穗。2.4-D丁酯乳油和二甲四氯用于新春6号、17号时,必须在小麦分蘖期施药。拔节后禁用,否则药害重,导致不灌浆。施药时药液飘移到周围敏感的阔叶作物上,会免造成药害。特别是2,4-D丁酯、二甲四氯有很强的挥发性,药剂雾滴可在空气中飘移很远,使敏感植物受害。施用时,农民朋友们要注意麦田与打瓜、油葵、豆类、油菜、红花、甜菜等作物的间隔距离在100米以上,且在微风和无风的天气使用或掺细土撒施。小麦在3叶前和拔节后对2,4-D丁酯敏感,此时用药,易造成小麦药害。药害症状在小麦抽穗后才表现出来。轻者小麦抽穗时表现麦穗弯曲不易从旗叶抽出,显“鹤首”状。重者麦穗表现畸形,变成“方头”穗。3%世玛油悬浮剂在低温霜冻期、小麦起身拔节期、大雨前、低洼积水或遭受涝害、冻害、盐碱害、病害、长势差等胁迫的小麦田不宜施用。施用前后2天内不可大水漫灌麦田,以确保药效,避免药害,不宜与2,4~滴和长残效除草剂混用,以免药害。角质(强筋或硬质)型小麦品种对3%世玛油悬浮剂敏感,慎用!施药期间出现极端天气,如降雪、降温(气温≦5℃)易出现药害。除草剂与杀菌剂、调节剂、多种元素叶面肥混用后易出现药害,麦苗停止生长,最后根茎变褐坏死。预防方法:除草剂单用。肥害由于农民习惯基肥和种子一起下,且在同一行内,易出现烧苗,导至种子不能正常出苗,或发芽后被烧死。叶肥浓度高,如尿素溶液浓度超过2%、稀土亩用量超过40克,作物会发生肥害。磷酸二氢钾用量过高会造成小麦茎节间组织干缩枯死,有纵向凹槽,以上部节间症状明显,节部不变褐。原因:浓度过高。预防方法:部分基肥深施,种肥和种子分离播种。
冬小麦储存技术
小麦常规储藏:常规储藏,也是指基层粮库普遍广泛采用的保管小麦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措施也是控制水分、清除杂质、分级储藏、通风降温、防治害虫和密闭粮堆。小麦热密闭储藏,一般称它为“小麦热入仓”,是我国传统的储藏小麦的方法,早在1500年前就已广泛推广应用,至今仍为我国产麦地区常用的安全储藏小麦的有效措施。热密闭储藏的操作方法是,将小麦薄摊在烈日下曝晒,使水分降低到12.5%以下,麦温达到48~50℃以上,并延续两个小时,下午3时左右收场拢堆,闷热1小时左右,趁热快速收入仓内,立即扒平粮面,在麦堆上铺垫1~2层无虫空麻袋或细布,甚至可以在它的上面加一层麦糠保温,使麦温保持在42℃或42℃以上,并维持7~10天。这样处理,不仅可以保持小麦干燥、歼灭麦堆内的储粮害虫,而且可以加速后熟作用的完成,改善小麦的工艺品质与食用品,实现长期安全储藏。为加强保温的措施,民间有采取“囤套囤”的方法;在小麦囤外1-2尺的距离,再围一层围?,两层中间填入麦糠,增加保温效果。热密闭储藏只适宜用于处理小宗的新收获的商品小麦。对于种用小麦,一般热入仓密闭6~7天,就要揭开覆盖材料进行通风散热,转入常规保管,以免影响种子的发芽热和发芽率。采用热密闭储藏的方法保管小麦时,仓库、器材和压盖材料都要事先彻底消毒、充分干燥并做到“三热”,即做到粮热、仓热与压盖材料都热,以免产生过大的温差,引起小麦结露、霉变。压盖密闭麦堆后,要注意经常检查粮情,一旦发现有不正常变化时,就要立即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处理,以确保小麦安全储藏。小麦冷密闭储藏,冷密闭储藏也是我国传统的储藏小麦的方法很早就已广泛推广使用,至今仍为我国产麦地区常用的安全储藏小麦的有效措施。冷密闭储藏使小麦较长时间处于低温(15℃)和准低温(20℃)状态,能够抑制虫霉生长繁殖,避免虫蚀霉烂损失,保持小麦粮情变化稳定、品质正常,并能延长种子的寿命,是安全储藏小麦十分有效的技术措施。冷密闭储藏的操作方法有两种,一是在冬季寒冷的晴天,将小麦搬出仓外摊开冷冻(白天摊开,夜间翻动二三次,使小麦冷透,深夜3时开始入仓,黎明前入仓完毕)或利用皮带输送机将小麦从甲仓转入乙仓,并与溜筛结合进行除杂降温,使麦温降至0℃左右或5℃以下,然后趁冷入仓用草苫、沙包、糠灰包,膨胀珍珠岩包或聚笨乙烯泡沫塑料等物覆盖粮面,并关闭仓房门窗进行隔热保冷密闭储藏。二是在冬季寒冷的晴天,借助通风机、通风地槽或通风竹笼等设施进行机械通风,利用自然低温使麦温降低到5℃以下,然后采用上述方法隔热保冷密闭储藏。采用冷密闭储藏的方法保管小麦时,需注意:采用冷密闭储藏以前,要认真改善仓储条件,重点是改造仓顶,通常要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或膨胀珍珠岩等材料在仓顶安装隔热的顶棚,以提高仓房隔热保温的性能。小麦冷冻后趁冷入仓时要做到“三冷”,即要做到粮冷、仓冷、覆盖物冷,采用塑料薄膜密封粮面时还要在塑料薄膜下全面铺垫一层麻袋,以免产生过大的温差引起结露、霉变。在已冷冻的小麦堆上覆盖草苫、沙包、糠灰包、膨胀珍珠岩包或聚笨乙烯泡沫塑料板时,要压盖紧密、不留缝隙并保持有足够的厚度,特别在靠近门窗与麦堆的外围更要认真做好这项工作,以免麦温上升,降低冷密闭储藏的效果。冷密闭储藏的小麦,对质量要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应选择水分低、杂质少、无虫无霉的小麦进行。对高水分小麦,最好降低水分后再进行,否则就要严格控制低温的程度,以免影响小麦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冷密闭储藏的小麦,在储藏期间要坚持进行粮情检查,一旦发现有不正常变化时,要立即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处理,以确保小麦安全储藏。检查工作要在早晚气温低时进行,以免高温侵入仓内,影响麦温上升,降低冷密闭储藏的效果。冷密闭储藏的麦堆,在气温转暖以前,要把仓房门窗严格密封,防止仓外热空气进入仓内,引起麦温上升。因此,在进入盛夏以后,当仓温不断上升时,要在睛天夜间气温低时打开仓顶上部的排风扇(或通风机)或打开仓房门窗作短时间通风换气(次日早晨5~6时再关闭门窗进行密闭),以散发仓顶和仓内天花板间因受辐射热作用而聚集的积热,降低仓顶和仓内天花板间空间的温度,防止麦温上升,以确保冷密闭储藏的效果。小麦“双低”储藏,“双低”储藏一般也是指低氧储藏和低药熏蒸两项储藏技术联合用于保管小麦的方法。小麦“三低”储藏,“三低”储藏一般也是指低氧储藏、低药熏蒸和低温储藏三项储藏技术先后综合用于保管小麦的方法。有害生物:危害小麦储藏的主要害虫有,玉米象、米象、锯谷盗、大谷盗、长角谷盗、谷蠹、印度谷蛾、麦蛾、腐食酪螨等。危害小麦储藏的微生物主要有,除与危害稻谷的储粮微生物相同外,还有交链孢霉、禾镰刀菌(田间危害名为赤霉病),入仓后如遇湿度大,温度高,能继续发展危害,且可能产生毒素,造成人畜中毒现象发生。老鼠,危害小麦储藏的鼠类主要有褐鼠、黑鼠和小家鼠。
冬小麦运输技术
小麦运输要求:在运输途中不要被雨淋湿造成麦籽发霉或发芽;包装袋不要弄破,造成麦籽撒落。
冬小麦名称
石冬7号、石冬8号、新冬17号、新冬18号、新冬20号、新冬22号、新冬23号、新冬26号、新冬28号、新冬29号、新冬33号、新冬35号、新冬36号、新冬41号、新冬52号。
冬小麦品种特点
石冬7号品种来源,是由“87-5048”与“昌冬5号”杂交系选育而成,1999年元月通过石河子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属中熟类型,生育期281天,越冬性强,抗逆性较强,苗期耐(抗)盐碱性强,土壤耕层(0-20厘米)总盐碱含量达1.28,出苗整齐。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被水淹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