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的问题的解答题

外媒:中国水问题超出想像 未来缺水压力或加剧_新浪新闻
  参考消息网1月14日报道 外媒称,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的一篇新报告称,随着中国继续发展,该国的缺水危机可能会加深。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月13日报道,据称拿破仑曾说过,让中国沉睡,一旦她醒来就会震动世界。他可能也会警告说:让中国沉睡,一旦她醒来会非常非常口渴。
  联合国称,中国拥有全世界21%的人口,但只有全世界7%的淡水资源。中国严重缺水,尤其是在北方&&严重到有关部门上周表示,要开始鼓励人们更多食用土豆,以保护水资源。
  北京人均水资源量只有100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5%左右。联合国称,当人均水资源量低于1700立方米时,一个地区就被认为是“用水紧张”。
  报告的作者之一、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教授关大博称,除了改变中国自然水流的流向,许多缺水地区还无意中在输出它们自己的水资源,因为它们输出水资源密集型产品,例如煤炭和畜牧产品,并运往其他更富裕的地区。关大博称,作为这种所谓实际水输出的后果,缺水地区的供水更加紧张。
  报告称,新疆、黑龙江、内蒙古、广西和湖南都是实际水输出地区,而上海、广东和浙江这些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排在实际水输入地区的前列。全国范围来看,实际输出的水量占全国水供应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关大博提出,要解决缺水问题,就要加强更有效的利用&&例如,解决农业灌溉中的漏水问题&&以及减少使用和转向非水资源密集型产业,例如服务业。
  由于中国继续高速增长,报告的作者还是给出了悲观的论调:“加强水资源利用效率是缓解水压力的关键,但提高的效率很大程度上会被经济继续发展带来的水资源需求增加抵消。”
  据彭博社网站1月13日报道,1月13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东英吉利大学的一篇报告描述了中国至少未来15年水稀缺挑战的严峻状况。
  这所大学编纂了它称之为首部完整的中国地区间有形调水和水资源重新分布详细目录。
  该大学国际发展学院气候变化经济学教授关大博说:“中国要想认真解决水供应遭遇的巨大压力,就需将关注重点调整到水需求管理上,而不是一味抱着立足供应的解决态度。”
  东英吉利大学和利兹大学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说:“中国若不大幅提高用水效率和解决经济发展对其自然资源带来冲击的问题,形势将会继续恶化。”
  关大博和利兹大学的马丁&蒂洛森在2014年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75%的湖泊和河流以及50%的地下水都受到了污染。
  关大博说:“虽然水污染不像空气污染那么显眼,但它的确是中国一个大的、可能是最大的环境问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中国南方的广东清远严重干旱
  【延伸阅读】中国三分之二城市缺水 日媒称影响长治久安
  资料图片:日,光山县主要灌溉河流竹竿河部分河道干涸,需两次提水才能进行灌溉。新华社记者 马意翀 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参考消息网2月28日报道 日媒称,正当人们把大量注意力都集中到中国环境污染带来的负面影响之际,另一场危机正在给人们的健康和国家的发展带来同样危险的后果:那就是水荒。
  据《日本时报》网站2月24日报道,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在题为《全球趋势2030:不同的世界》的报告中指出,在中国,“气候变化、城镇化趋势和中产阶级生活方式将产生巨大的水需求,到2030年将出现粮食短缺问题”。除了对经济和公共健康产生影响,水荒还会危及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报道称,严重的水污染恶化了中国的缺水问题。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在2012年指出,2010年全国废污水的排放总量达到750亿吨,河流水质的不达标率接近40%。他还说,三分之二的中国城市缺水,农村有近3亿人口饮水不安全。
  据估计,中国约有405万公顷土地在用污水灌溉,从而对农作物产量以及粮食质量和安全产生负面影响。水污染还会引发多种疾病。
  报道称,严重污染的一个原因是中国的迅速工业化。监察部统计显示,中国水污染事故近几年每年都在1700起以上。鉴于中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情况。
  据报道,水利部在2013年公布了一项全国水利普查的结果。结果显示,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河流约有2.3万条,比上世纪90年代的统计减少了2.7万多条,这引发了环保主义者和政府官员的担忧。
  专家们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更可信解释是中国迅速发展的经济和执行不力的环境保护法规。
  报道称,中国控制了亚洲一些重要河流的源头,例如额尔齐斯河、湄公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中国境内称雅鲁藏布江)。中国在这些河流上修建水坝引发了受影响国家的抗议。
  报道称,面对这种危急情况,中国政府正在采取措施,例如“南水北调”工程,这一计划耗资620亿美元。但这一工程面临许多障碍。除费用昂贵外,最重要的一点或许是受影响人数众多。许多居民要搬迁到别处,以便为工程让路。
  专家们指出,中国政府应该把重点放在通过更合理地使用有限的供给来降低用水量和控制污染上。此外,应该实施新的规定,提高工农业的用水效率。新兴城市的建设应该考虑到水的可用性,同时应该对污染企业实施罚款。
  ( 08:15:38)
  【延伸阅读】境外媒体:“南水”今日进京缓解首都缺水压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航拍南水北调旅程
  参考消息网12月27日报道 美媒称,世界上最宏大的工程之一送水入北京。这些水“跋涉”1400多公里,预计将在几天内开始从北京的水龙头流出。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2月25日报道,这些水于12月12日从汉江的上游开始其旅程,途经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在向首都输送水之前,先在湖北省丹江口水库将水聚积起来。
  中国一位水利专家说,新流入的水将缓解首都的部分压力,但不能弥补对地下水的过度开发。
  该专家说:“治本之道应该是节约用水和控制北京的人口规模。”
  7月,北京市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孙国升告诉新华社记者,江水进京将改善北京的供水状况,却仍不能完全解决北京严重缺水问题,全社会仍需“拧紧水龙头”,加大节水力度。
  但这可能很困难。一个原因是水管老化。水资源专家王世昌说,有必要大力整修管道系统,但尚未做到。
  另一个原因是水价便宜。
  2002年,南水北调工程开始动工,分东、中、西三线,其中,东线已于去年通水,西线还在规划当中。
  日本《东京新闻》12月26日报道称,引长江水进北京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经正式通水。27日正式供水进京后有望缓解北京严重的缺水问题。
  中线工程南起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经河南、河北,自流至北京,全长1400余公里。连接长江与黄河上游的西线工程目前还在规划当中。
  南水北调的设想最早由毛泽东提出。位于中国北方的北京市年降水量大大少于日本。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目前北京市总用水量约六成来自于超采地下水。南水北调将使北京的水资源供应量得到提高,有望减轻对地下水的依赖。
  工程相关负责人表达了(对水资源短缺的)危机意识,“如果不进行南水北调,北京和天津供水将难以为继”。
  据中国媒体报道,专家认为,整个南水北调工程预计总投资为5000亿元。
  为了不过度增加居民用水的负担,当局已经表示未来将对水价进行控制,但并未明确将以何种方式回收投入。
  ( 11:03:00)
  【延伸阅读】中国缺水城市的节水经:让“经济杠杆”硬起来
  中新网北京12月3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一份对企业用水情况的“体检报告”已摆到了会议桌上,由专家、同行业企业和政府部门三方组成的评审组即将对这份报告进行“会审”。
  这是记者在山东省淄博市一家大型纺织企业会议室里看到的一幕。这份“体检报告”,即水平衡测试报告书。在淄博,企业被要求每四年做一次水平衡测试,这是这个严重缺水的工业城市为节水想出的办法。
  专门从事水平衡测试的保定市天澔管道测量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魏涛告诉记者,水平衡测试相当于给企业用水情况做一全套“体检”,企业用水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可一目了然。企业根据水平衡测试报告,可以找出用水管网和设施的泄漏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改造和修复,节约水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魏涛说,该公司曾经为淄博市淄川区一家企业做过水平衡测试,该企业此前每天用水量达720吨,做完测试后进行了调整和改进,现在每天用水量降到600吨。
  淄博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党总支副书记周鹏告诉记者,在淄博,企业用水需要向政府提交用水计划,而水平衡测试结果与企业用水计划紧密挂钩。对测试结果显示用水效率高的企业,官方优先保障其用水,允许其增加用水计划;对用水效率较低的企业,要求其深挖用水潜力,提高用水效率;对不做水平衡测试的企业,除开出1-3万元(人民币,下同)的罚单外,还不给其增加用水计划,“这样企业必定会超过用水计划,超过就要多交钱”。
  多交多少钱呢?周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对企业超过用水计划指标10%以下的部分,加收一倍水资源费;10%以上30%以下的部分加收两倍水资源费;30%以上的部分加收三倍水资源费。
  目前,淄博市黄河水水费每立方米0.3元,地表水0.35元;自备水源优质地下水每立方米1.15元,劣质地下水0.75元。
  周鹏表示,如此一来,企业不做水平衡测试的经济代价大大增加,不得不按规定如期完成测试,节水工作也可随之有效开展。
  现在,强化经济杠杆,让企业“节水者昌,费水者衰”,逐渐成为官方强化水资源保护的一大主要思路。要求企业做水平衡测试,并强化对测试结果的应用,正是这一思路的体现。
  此外,淄博还通过强化企业内部用水考核,实时监测规模以上企业的取水用水情况等措施,把节水变成企业生产须臾不可忽视的“紧箍咒”。
  淄博的努力,正是中国各地切实加强水资源管理,积极探索节水路径的一个缩影。
  2012年中国正式确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将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作为硬性约束,要求到2030年,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
  目前,这一制度运转不错。全国31个省一共制定了60多项落实该制度的措施办法。2013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结果显示,31个省考核结果均在合格以上,其中天津、上海、江苏、山东4个省市考核等级达到优秀。
  但不容否认的是,部分地区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经济发展中未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水环境问题仍然突出,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投入不足等。
  一位地方官员对记者感慨说,目前“最大的障碍在于政府和全社会对水的重视还不够”。在他看来,加强节水,提高用水效率,防治水污染甚至比驱散雾霾更紧迫。
  另有官员表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意味着一些高耗水、高污染但能带来短期经济收益的工业项目将因不符合规定而无法上马。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之时,这无疑是对必须完成全年增长目标的地方政府的重大考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经济发展与节水治水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中国式”探索仍在路上。(完)
  ( 17:24:11)
  【延伸阅读】缺水津门引滦之后再饮江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9月19日,天津西河枢纽泵站。工人在为南水北调通水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天津,曾是名副其实的北国水乡,华北最大的河流——海河穿城而过,自古河道纵横,并因漕运而兴城。
  而近半个世纪以来,天津却逐渐成为北方最缺水的城市之一。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的枯竭,使得天津不得不四处“求水”。
  从滦河到黄河,再到如今的长江水,天津在从外调水中汲取养分的同时,也不断对水资源利用问题进行改进。
  水乡缺水
  从河渠密布到水不够用
  老天津人,出租车司机孙华(化名)还记得80年代初喝的水的味道,“印象中一直是咸的,慢慢习惯就没什么感觉了,直到外地亲戚来了,说这水怎么这么咸,我们才注意到。”
  后来人们知道,因为地表水减少,地下水资源又不够,来水交换变少,海水发生倒灌,使得浅层地下水变得咸涩。以至于俗话说“天津市一大怪,自来水腌咸菜”。
  而天津自古却是以水著称的。
  这座中国最早的港口城市之一,19世纪末在英租界有了自来水厂,建了集中供水设施。永定河、子牙河等五条河流在天津市区三岔河口汇入海河,径海河入海。
  “天津曾经河渠密布,”天津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兰化说,“老天津时,人们吃鱼很多,城里就有很多水塘,鱼虾常见。”
  即使他80年代调来天津工作那时,印象中的这座城市也是有着很多河渠,只不过河里的水已经很少了。
  “海河流域是从70年代开始从丰水期转为枯水期的。”天津市水务局南水北调办副主任杜铁锁说,那个时候,他正读小学,大队下达任务,每家每户都要交上一定量的泥球来填塞深井里的缝隙,“为了打井,天天晚上就是抓泥球。”后来从事水利行业,他意识到,在平原地区打井用地下水,意味着地表水不够用了。
  据王兰化介绍,天津地下水开采在70年代达到顶峰,当时开采量最多的年份达到10个亿立方米以上。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了地面沉降等问题,在中心城区、南部等处形成了一个“大漏斗区”。
  这是天津缺水时代的开始,杜铁锁说,从那之后,河道基本是干的,只能“靠天吃饭,没有流量”,即使下雨也形成不了水流。
  河水入津
  引滦入津开启“调水时代”
  关于天津缺水的起因,很多人认为上世纪60年代后的大兴水利工程,是导致海河枯竭的最主要原因。原长江委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局长翁立达也持这一观点。
  他说,海河是过度工程治水的典型,其流域建有大大小小的大坝好几百个,使得包括永定河等海河流域的很多河流断流。
  对于下游城市天津而言,水量枯竭的影响更加放大,根据他此前统计,目前整个海河流域的水资源量比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减少了70%-80%。
  日,天津市打报告给中央,恳请批准引滦入津工程。三周后,国务院正式批复,并允许将这项跨流域工程全权由天津市负责,这成为由地方政府全权实施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首例,也开启了天津从外调水的历程。
  工程完工至今的31年里,滦河始终是天津的主要水源。
  滦河水入津后,天津人第一次喝上不咸的水,老市民孙华和其他的天津人这时才发现,水还可以是另外一种味道。“滦水来了后才变好的,我们才知道之前的水原来那么咸。”
  如今,在靠近天津之眼的三岔河口永乐桥,高高伫立着为纪念当年这项挽救了天津的引滦入津工程的纪念碑,碑顶雕像是一个抱着孩子的母亲,被称为“盼水妈”,其也成为天津海河沿岸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虽然滦河水源源不断进入天津,但天津依然缺水。天津市自来水集团副总工程师韩宏大告诉记者,过去的十年中,天津市曾经启动了数次只有在应急状态下才启动的引黄济津工程,他经历了其中的三次。
  上世纪末开始,天津开始进入连年干旱,紧急缺水时,便启动方案,从沿着黄河之北的大运河及其平行河渠,将黄河水调入天津。
  《湖北日报》此前报道,2003年引黄河水进津,时任天津市长戴相龙赶往北京,与时任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副部长敬正书紧急会商。戴相龙称,天津需要尽快从黄河调水,恳请国家支持。水利部领导人则有点担心地问:“黄河水质还不太理想,天津要不要?”
  而天津领导人则当即答应:“要!”
  韩宏大记得,每次引黄济津时,水厂都启动了完整程序的应急方案,开会、商议用什么样的工艺将滦河水切换成黄河水,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每次应急结束,还要总结各种经验教训,几次水源切换下来,他说,天津市的水厂已经具备了处理多种水源的成熟经验,并为现在的处理长江水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远调江水
  从不要东线水,到什么水都要
  天津没有停止从外面调水的想法。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前期开展较早,最初方案便有天津作为受水城市。
  和北京、河北一样,天津也常常去长江考察,参与调水的论证,翁立达越来越感觉到北方的缺水危机。
  但中间也有小插曲,翁立达告诉记者,当年东线工程流经发达的省份,污染问题比较严重,水质问题存在很多争议,当年天津市的一名副市长来到丹江口水库调研,看到水质优良的好水,当即表示,不要东线水,要中线水。
  此事后来被广泛传为天津“不要东线水”。
  但随着东线水质保护加强,天津水紧张等原因,翁立达说,后来他了解天津的意思变成“只要有水我都要”。
  如今的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到达德州,未继续北上,但天津市水务局方面表示,正在前期工作阶段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二期也安排了对天津的调水指标。
  但先抵达的还是中线的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明渠形式从丹江口水库一路北上,在河北省徐水县分家,一路奔北京,一路冲天津。
  天津干渠长154公里,天津境内,方方正正的暗涵深藏地下,江水从子牙河下交叉而过,进入就近的西河泵站,抽取上来后很快进入市政管道,通往城区的三大水厂,最终从天津城区和滨海新区各家各户的水龙头中流出。
  “城区一般的泵站都是排水泵站,像这样针对原水的泵站很少。”西河泵站工程部部长朱启福站在巨大的蓄水池池顶上说。
  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有10台水泵机组,目前总规模达194万立方米。
  朱启福介绍,当初泵站选择建在西河附近是出于接近子牙河和暗涵的考虑,但工程总体耗资15亿左右,有10亿元都用在了征迁上。
  泵站已进入收尾阶段,目前蓄水池只有底部一点雨水和地下水,但正在进行的通水试验已在保定天津段完成,接下来将在泵站进行测试实验。
  朱启福说,实验证实工程没有问题后,十月份江水过来时,泵站需要“无缝衔接”,立刻启动,令江水直通各家各户。
  调水之后
  地面沉降缓解水生态有望改善
  滦水、江水、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淡化海水,目前天津使用的水源多达6种。天津水务局有关人士表示,原水质较好的长江水将用于城区和滨海新区的城乡生活和生产。
  过去的几十年,天津水厂处理的都是外调来的滦河水,滦河水不够了,就切换成应急的黄河水。常年处理外调水的经验,也令天津在今后处理长江水上有了成熟的技术经验。
  对于天津自来水集团副总工程师韩宏大而言,“自来水厂没有任何小事,只要出了事就是大事。” 韩宏大说,2012年至今,天津市每个月都前往丹江口水库取水样回来做检测。天津与北京另外还将两地水厂的管道等设施原样搬到丹江口库区,设立实验基地,现场进行处理工艺的实验。
  原水的水质各有不同,对于水厂而言,需要对水处理的全过程进行调整。比如,原来滦水消毒剂要多放些,长江水则可以少放些。韩宏大不知道该如何形容南方的水和北方的水的区别。在他看来,这些差异从108项水质指标中看出来的,水厂将根据水质指标的细微变化而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处理方案。
  他表示,针对滦河水、黄河水和长江水,天津的自来水厂制定了周全的预案,可以随时进行水源的切换,且会导致出水中断。
  从饮用水源来讲,目前天津只有滦河一个水源,顶多只在应急的时候借用黄河水,韩宏大说,长江水来了之后,天津变成双水源,城市供水有了更多的保障。
  天津市水务局水资源处方面表示,2013年地下水开采的数字是5.7亿立方米,南水北调通水后,今后可以接通到区县的城市用水,逐渐减少区县和农村地区的地下水开采。
  目前,天津市已经批复了地下水压采方案,准备到2015年,将全市深层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2.02亿立方米之内,到2020年,进一步控制在0.89亿立方米之内。
  王兰化预计,地下水超采造成的相关问题如地面沉降等,可以得到极大缓解。
  南水北调改善了饮水难题,在天津南水北调办专职副主任张文波看来,最终带给天津深远影响的是水生态环境改善,众多断流的河道、水面严重萎缩的湖水,将迎来新的生机。
  ■ 同题问答
  喝上长江水后更要省着用
  答题人:天津南水北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张文波
  新京报:你认为南水北调水中线工程通水后将给天津带来哪些改变?
  张文波:南水北调将解决天津面临的三个大问题:
  首先,很大程度上缓解天津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年均新增可供水量8亿立方米,预测2020年,城市生产生活可供水量将达到15.51亿立方米,基本能够满足今后一个时期的城市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其次,将大大提高天津的城市供水保证率。目前,天津城市生产生活主要依靠引滦单一水源,引入江水后,供水安全将得到更加可靠的保障。
  第三,将积极促进天津的水生态环境改善。由于水资源短缺,生态用水长期得不到补给,目前,我市河道多断流、河湖水面严重萎缩,水域面积萎缩,河道水质难以保证。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将主要供给城市生产生活用水,能够替换出一部分本地自产水,有效地补充农业和生态环境用水,促进水生态环境的改善。
  新京报:你认为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天津在节水方面的压力是否会减轻?
  张文波:可以肯定地说,天津的节水工作不但不能慢下来,还要进一步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要彻底转变用水管理模式和观念,建立一个科学用水、文明用水、节约用水的良好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新京报:天津如何确保引江水质安全?
  张文波:水质问题不仅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这些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者们关心的问题。
  近年来,南水北调水源区治污效果明显,据我们了解,现在丹江口水库水体的各类指标均能够满足各类功能用水的要求。同时,为保证引江水沿途不受污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在河南、河北境内采用的是全封闭、全衬砌、全立交的专用明渠输水,天津干线采用的是全箱涵式输水,我市市内配套工程也全部采用管涵输水,彻底杜绝了污染源。
  南水北调通水后,我们还要在工程运行管理中加强水质保护和实时监测,确保市民喝上洁净的引江水。
  ■ 记者手记
  北国水乡缘何缺水
  天津火车站出来,便是著名的津湾和解放桥,很多人在海河旁拍照留影。
  从这儿看到的海河,水量充沛,碧波荡漾,伴着越建越高的城市天际线,给人以宽广、清爽的城市之感。
  然而,这是近几年来天津市对海河景观改造的结果。如果没有从滦河补水给海河及其支流,天津如今市内的很多沟渠很可能会是干的。
  海河支流在天津汇聚入海,一些老天津人现在还会时常描述过去“九河下梢”的情形,但已经很少有人将海河描绘为天津人的“母亲河”了。
  事实上,哺育几代天津人长大的河流,却是发源于河北的滦河。
  作为靠近首都的大城市天津,其在自身水质保护和水资源节约利用上,是向首都看齐的。天津花了大工夫治理城市内的水域环境,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地方节水条例,实行了最严格的节水制度,天津在海水淡化方面走在了全国领先,用技术突破来降低海水淡化的成本,在今天的滨海新区及其环保示范园区中新生态城,都大量使用中水和海水淡化。
  但是这些依然无法避免天津缺水的现实。历史上天津多次向黄河借水,而过去的十多年中,尽管有滦河水,但依然出现了数次水资源紧缺的局面,六次启动引黄济津工程。
  城市快速发展,滨海新区蓬勃兴起,天津的水资源需求越来越大,滦河水也无法满足,更不利的是,城郊大量农业和工业依然靠挖采地下水,超采严重,使得天津不得不面临地面沉降的问题。
  俗话说“远水救不了近火”,但在现代工程技术的支持下,长江水是可以持续不断地注入到干渴的天津的。
  对于清澈的丹江口水库来水,天津人是盼望的。记者在采访中接触许多天津人,他们言语中都流露出感激之情。
  如今天津和水利有关的单位都很忙,忙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前的最后准备,在他们看来,长江水来之不易,不得出现一丝马虎。
  在忙碌的同时,也有专家告诉记者,今后更重要的,也应该积极联手其他因外调水而滋润的城市,推动国家在生态补偿机制、水权交易制度、跨流域水治理联动机制等制度层面的完善,这样才会不负于曾经缓解了整座城市的外调水。
  新京报记者 金煜 天津报道
  ( 07:07:30)
  【延伸阅读】湖南郴州部分城区出现水源性缺水 市政府开发布会致歉
  新华网长沙1月6日电(记者陈文广、周楠)近日来,湖南郴州市城区约十分之一地区出现供水困难,部分居民生活受影响。6日,郴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部分城区居民供水问题表示歉意,并表态将在未来2天内供水用水全部恢复正常。
  据郴州市防办介绍,今年入冬以来,受厄尔尼诺气候影响,郴州持续干旱少雨。据统计,郴州市中心城区2014年平均降雨1073.5毫米,较历年平均偏少429.9毫米,其中9、10月份降雨异常偏少,较历年平均偏少66%和91%。
  由于降雨显著偏少,作为郴州市城区供水主要水源的山河水库库容告急。目前,山河水库蓄水量仅180万方,接近死水位。受此影响,从日起,郴州市中心城区供水高压区和部分高楼层用户陆续出现水压不足甚至停水现象。
  由于缺水,不少市民生活用水面临诸多不便。家住北湖区政府附近丽景山庄11楼的刘女士告诉记者,自己这几天只能在外“蹭饭”,到朋友家或者是洗浴中心洗澡,衣服也没法洗。
  郴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朱付山在新闻发布会上对近期停水对市民生活造成不便表示了歉意。朱付山介绍,针对目前情况,市政府除组织40多台水车临时送水外,还全部取缔了市政、园林绿化、环卫抽取自来水,改为在河道取水。
  此外,在积极拓展新水源,加大调水力度的同时,郴州市还加大对一些自来水厂的技改力度,要求在保证安全前提下水厂所有机组满负荷运行,并加大管网测漏、补漏、堵漏和检修力度,严查私开消火栓取水和浪费水行为。
  ( 18:54:11)  (原标题:外媒:中国水问题超出想像 未来缺水压力或加剧)
老实说,调查组不太相信真会有“周永康政法思想研究”这样的课题存在。按照项目结项时间倒推,网络中所传的项目如果真实存在,也应该是在2012年以后立项,而那时关于周永康的传言已经甚嚣尘上……
1985年,“习书记”率石家庄市玉米考察团,来到大洋彼岸的友好省州——美国艾奥瓦州访问。那段经历给习大大留下了哪些温暖至今的印迹?“习书记”给今天的县委书记出国访问提供了哪些借鉴经验?
如果说这是为了传承中国旧时的传统礼节,还能令人信服。而要说做了这种动作就意味着孝敬了,感恩了,这无论如何让人难以苟同。本来这就是一种礼节,虽然在今天看来很“另类”,甚至有一种屈辱的感觉。
华裔女生尼基-孔是加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她正在与伍德兰社区大学白人大二男生诺兰约会。孔同学表示,来自家人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的问题 冯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