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物体浸没水中时,杠杆B端拉力为F1当物体在水中的体积为总体积的坛蜜 三分之一一时杠杆B端拉力为F2已知

如图所示装置中,杠杆和滑轮的重力及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杠杆AB可以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A端通过竖直方向的轻绳与滑轮组相连,在B端用一轻绳沿竖直方向将杠杆拉住,使其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在滑轮组的下方,悬挂一圆柱形的物体,此物体被浸在圆柱形容器内的液体中.已知杠杆O点两侧的长度关系为AO=2OB,圆柱形物体的底面积为10cm2、高为12cm,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50cm2.若容器中的液体为水,在水深为20cm时物体的上表面恰与水面相平,此时杠杆B端绳上的拉力为F1;打开圆柱形容器下方的阀门K,将水向外释放,直到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其总体积的时,将阀门K关闭,此时杠杆B端绳上的拉力为F2,且F1:F2=3:4.若容器中液体为某种未知液体,其质量与最初容器中的水的质量相等,此时未知液体的深度为18cm,杠杆B端绳上的拉力为F3.取g=10N/kg,则(  ) A. 圆柱形物体的密度为2g/cm3B. 作用在B端的拉力F3大小为1.52NC. 未知液体的密度为1.2g/cm3D. 未知液体对圆柱形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980Pa
RosE情义鷤憢°
(1)设放水前后作用在A端绳子的拉力分别为1′、2′,圆柱体的体积为和密度分别为 V、ρ,则F1×OB=1′×OA;F2×OB=2′×OA&&&&&&&&& 由上面两个式子可得1′F2′=1F2=3:4&&&&&& ①ρ水Vg+31′=G=ρVg&&&&&&&&&&&&&&&&&&&&& ②水Vg+32′=G=ρVg&&&&&&&&&&&&&&&&&& ③联立①②③得圆柱体的密度ρ=3ρ水=3×1.0g/cm3=3g/cm3.故A错误;(2)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滑轮下的物体始终保持静止,又另一种液体的深度比水少2cm,故物体浸入另一种液体的深度是12cm-2cm=10cm 水的体积是 V水=50cm2×20cm-10cm2×12cm=880cm3,未知液体的体积是 V=50cm2×18cm-10cm2×10cm=800cm3,由于质量相等,ρ水V水=ρV,故未知液体的密度 ρ液=水V水V=3×880cm3800cm3=1.1g/cm3=1.1×103kg/m3;故C错误;(3)F3=×(G-F浮)=2×(3×103kg/m3×10N/kg×10×12×10-6m3-1.1×103kg/m3×10N/kg×10×10×10-6m3)≈1.67N;故B错误;(4)P=ρ液gh=1.1×103kg/m3×10N/kg×0.18m=1980Pa;故D正确.故选D.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1、先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计算出杠杆B端受力关系,然后根据重物受平衡力作用,对重物进行受力分析得出等量关系;各个关系式联立求出密度;2.先根据底面积和高求出体积,然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确定质量相当,用密度和体积表示出质量关系即可求出液体的密度;3.重物受重力、浮力和滑轮向上的作用力,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和滑轮组的特点表示出作用在重物上的力,然后根据平衡列出等价关系式,解之即可; 4.直接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进行计算即可.
本题考点:
液体的压强的计算;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浮力、密度、体积等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本题难度很大,解题时一定要认真仔细.
扫描下载二维码知识点梳理
公式: 的公式:ρ=m/V(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密度公式变化:m=ρV、V=m/ρ正确理解密度公式:理解密度公式时,要注意条件和每个量所表示的特殊含义。从的角度看有三种情况(判断正误):1. 同种物质:(1)ρ一定时,m和V成正比;(因为ρ=m/V,ρ一定,m增大,V也增大,所以成正比)(2)m一定时,ρ与V成反比;(因为m=ρv,m一定,v增大,ρ变小,所以成反比)(3)V一定时,ρ与m成正比。结合物理意义,三种情况只有(1)的说法正确,(2)(3)都是错误的。因为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它不随体积和质量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理解物理公式时,不可能脱离物理事实,不能单纯地从数学的角度理解物理公式中各量的关系。2. 不同物质:(1)具有不同物质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m1/m2=ρ1/ρ2(2)具有不同物质的物体,在质量相同的条件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v1/v2=ρ1/ρ2
的计算重力的计算公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g=\frac{G}{m},G=mg。(g=9.8N/g)
1、知识点的认识:阿基米德定律是物理学中力学的一条基本原理.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其公式可记为F浮=G排=ρ液ogoV排液. 2、命题方向:直接用来解题,用阿基米德原理分析解决与浮力有关的问题.3、解题方法点拨:解题时注意找物理量,分析问题时要注意: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来分析方法.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如图是小明设计的一个通过简单机械检测水位的装置示意图,该装置...”,相似的试题还有:
如图是利用电子秤显示水库水位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主要由滑轮C、D,物体A、B以及轻质杠杆MN组成.物体A通过细绳与滑轮C相连,物体B通过细绳与杠杆相连.杠杆可以绕支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且MO:MN=1:3.物体B受到的重力为100N,A的底面积为0.04m2,高1m.当物体A恰好浸没在水中时,物体B对电子秤的压力为F1;若水位下降至物体A恰好完全露出水面时,物体B对电子秤的压力为F2,已知:每个滑轮的重力为20N,F1﹕F2=27﹕7.滑轮与转轴的摩擦、杠杆与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g取10N/kg.求:(1)物体A的底部距水面深为0.75m时,A受到的浮力F浮.(2)物体A的密度ρA.(3)如果把细绳由N端向左移动到N,处,电子秤的示数恰好为零,NN′﹕MN=17﹕60,此时物体A露出水面的体积V露.
如图是小刚设计的一个通过简单机械自动拉开开关的装置示意图.该装置主要由滑轮组、配重C、D以及杠杆AB组成,配重C通过细绳与动滑轮相连,配重C、D分别通过支架固连在杠杆AB两端,支架与杠杆垂直.杠杆的B端放在水平台面上,杠杆可以绕支点O在竖直平面内逆时针转动,开关被拉开前,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动滑轮P的质量mP为0.2kg,OA:OB=3:1,配重D的质量mD为1.5kg,作用在D上的竖直向下的压力F为75N,刚好拉开开关所需的拉力T为6N.杠杆、支架和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滑轮与轴的摩擦、杠杆与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g取10N/kg.求:配重C的质量mC等于多少kg,开关刚好能被拉开?
如图是利用电子秤显示水库水位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主要由滑轮C、D,物体A、B以及轻质杠杆MN组成.物体A通过细绳与滑轮C相连,物体B通过细绳与杠杆相连.杠杆可以绕支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且MO:MN=1:3.物体B受到的重力为100N,A的底面积为0.04m2,高1m.当物体A恰好浸没在水中时,物体B对电子秤的压力为F1;若水位下降至物体A恰好完全露出水面时,物体B对电子秤的压力为F2,已知:每个滑轮的重力为20N,F1﹕F2=27﹕7.滑轮与转轴的摩擦、杠杆与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g取10N/kg.求:(1)物体A的底部距水面深为0.75m时,A受到的浮力F浮.(2)物体A的密度ρA.(3)如果把细绳由N端向左移动到N,处,电子秤的示数恰好为零,NN′﹕MN=17﹕60,此时物体A露出水面的体积V露.其他类似试题
(2014达州) 5、一家特色煎饼店提供厚度相同、直径不同的两种煎饼,甲种煎饼直径20厘米卖价10元,乙种煎饼直径30厘米卖价15元,请问:买哪种煎饼划算?
A.& 甲&&&&&&
B.& 乙& &&&&&&&C.&
一样&&&&&&&&
D.无法确定
更多类似试题
Copyright ? 2011-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17教育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朱建新2016届九年级科学杠杆练习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6届九年级科学杠杆练习题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杠杆的平衡条件练习题(附答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杠杆的平衡条件练习题(附答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杠杆的平衡条件练习题(附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章来源莲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第十一章& 杠杆的平衡条件单元测试一、题1.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使用杠杆时的用力情况,我们可以把杠杆分为&&&&&&&& 、    杠杆和       杠杆。在我们平常所使用的工具中,理发师用的剪刀属于     杠杆,剪断钢筋用的剪刀就是    杠杆,而我们在实验室中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则属于     杠杆。2.省力杠杆的动力臂______阻力臂,费力杠杆的动力臂_____阻力臂;若动力臂的长度是阻力臂长度的三倍,则动力是阻力的_______________。3. 如果使用杠杆是为了省力,那么动力臂应当&&阻力臂;如果为了少移动距离,那么动力臂应当&阻力臂。无论使用哪种杠杆,都& 既省力又少移动距离。4. 用杠杆去撬动一块石头,如果杠杆的动力臂长2m,阻力臂长40cm,那么只要用&&&N的力就能撬起重500N的一块石头。5.如图5,轻质均匀杠杆AO长为L,当物体M从O逐渐向右移动到达B点时,绳AC恰好被拉断,已知物重1000牛,AB=18 L,则悬绳AC所能承受的拉力是_____牛.
6.图6是一辆行李的手推车,当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推车人向下压扶手,这时手推车可看作杠杆,支点在&&&&& (填字母)。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推车人向上提扶手,这时支点是&&&&&&& 点,与前轮遇到障碍物时相比,此时较&&&&& 力(选填“省”或“费”)。&
二、7. 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支点总位于动力作用点与阻力作用点之间&&&& B.动力臂越长,总是越省力C.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越大,就越省力&& D.动力作用方向总是与阻力作用方向相反8.小明在进行小制作时,需要剪一块白铁皮,最好是选用图8中剪刀的(&&& )&9.一根轻质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已经平衡,现在对杠杆再施加一个作用力,则(  & )A.杠杆不可能再保持平衡&&&&&&&& B.杠杆有可能再保持平衡C.杠杆一定能保持平衡&&&&&&&&&& D.要根据力的大小才能做出判断10.筷子是中国和其他部分亚洲国家特有的用餐工具.一般使用筷子的方法如图10所示,则筷子是&&& (&&&& )A.费力杠杆,但省距离&&&& B.省力杠杆,且省距离C.省力杠杆,但费距离&&&& D.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11.如图11所示,AOB为一杠杆,O为支点,杠杆重不计,AO=OB。在杠杆右端A处用细绳悬挂重为G的物体,当AO段处于水平位置时,为保持杠杆平衡,需在B端施加最小的力为F1;当BO段在水平位置时保持杠杆平衡,这时在B端施加最小的力为F2,则(&&)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比较12.如图12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动力F&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13.小星学习了杠杆后,他把了解到的杠杆进行了分类,如图所示.其中作用特点相同的一组是(&& )
14.如图14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钩码都相同.下列四项操作中,会使杠杆左端下倾的是(&&& )①在杠杆的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②在杠杆的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③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一个小格;④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一个小格.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15.如图15所示,用一细线悬挂一根粗细均匀的轻质细麦桔杆,使其静止在水平方向上,O为麦桔杆的中点.这时有两只大肚皮的蚂蚁同时从O点分别向着麦桔杆的两端匀速爬行,在蚂蚁爬行的过程中麦桔杆在水平方向始终保持乎衡,则(&&& )A.两蚂蚁的质量一定相等&&&&&&&& C.两蚂蚁质量与爬行速度大小的乘积一定相等B.两蚂蚁爬行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D.两蚂蚁对麦桔杆的压力一定相等16.如图16所示,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ρ铁&ρ铝),挂在轻质杠杆AB的两端,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下列情况下杠杆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的是& (&&&&&& )A.将铁块和铝块同时去掉1N&&&& B.在杠杆两端各加挂一质量相等的钩码C.将铁块和铝块各切去一半&&&& D.将铁块和铝块同时向支点移动一段相同的距离17.轻质等臂杠杆两端分别挂上一个不同的实心金属球,左端为铜球,右端为铝球,此时杠杆平衡,若将两金属球分别同时浸没到水中,则杠杆将(&&&& )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C.仍保持平衡&D.无法确定18.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得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 (&&& )A.减小摩擦&&&&&&&&&& B.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C.使每组数据更准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三、作图题19.用图19中所示的道钉撬撬道钉,要使作用在A点的力最小,那么力F应沿哪个方向?在图中画出力F及其力臂.&
20.如图20所示,曲杆AOBC自重不计,O为支点,AO=60cm,OB=40cm,BC=30cm,要使曲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作出最小的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 21.如图21的弯曲杠杆A端吊一重物G.要想在B端加一最小的力F,使AO保持水平平衡.试画出此力的方向和力臂.22、在图22中,画出使轻质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的力F的示意图(要求保留画图痕迹)。&四、实验与探究题23.水暖工王师傅臂力过人,号称“大力士”。一天,他找来了扳手想把螺丝拧下来,可是费了很大劲就是拧不动,如图17甲所示。王师傅的身边还有一个套筒和一根粗绳,如图17乙所示。请你帮助王师傅选择一种来解决问题。①你选择的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具体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你这样做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若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杠杆静止在图24―1所示位置,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适当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由此可知杠杆两端螺母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_____。(2)在实验时,使杠杆在____________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 _.(3)实验中共有6个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好杠杆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2格的A处挂有3个钩码,如图20―2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在杠杆右边挂上钩码,你的方法是________&&&&&&&&&&&&&&&&&&&&&&&& ____,并在图24―2画出其示意图。&
(4)小红所在的小组根据图24―2所示的实验现象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为了说明这一结论是否正确,请你在图24―3所示的杠杠上画出需要对杠杠施加的力的示意图和这个力的力臂(5)下图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一格长5cm,部分实验数据已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1.5&10&1&2&1&20&&103&1&20&1.5&10&
①请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②小明的第3次实验存在错误,其错误数据是&&&&& ,实际值比记录值大还是小?_____;③通过此探究实验应该得出的结论:&&&&&&&&&&&&&&&&&&&&&&&&&&&&&&&&&&&&&& 。
25.小华、小明两位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所用实验器材有杠杆、弹簧测力计、钩码和支架等。他们分别在已调水平平衡的杠杆上施加动力F1、阻力F2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动力臂l1及阻力臂l2,小华、小明的操作情况分别如图25(a)、(b)所示,表一、表二为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小华得出结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F1+l1=F2+l2。请判断:小华的结论是__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结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得出上述杠杆平衡的条件后,小华也欲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进行实验,但跟小明的操作不同的是,他准备将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作用在杠杆上的A点,而钩码的位置不变,如图25(c)所示。请判断:他_________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选填“能”或“不能”)。如果杠杆能平衡,写出需满足的条件;如果杠杆不能平衡,写出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在只学习了支点、动力、阻力概念的情况下,联系玩跷跷板的游戏,甲、乙两小组继续研究动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他们将一个玩具“海宝”固定在杠杆一端的B点作为阻力,且保持阻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不变,在杠杆的另一端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用测力计测出动力的大小。实验中,甲小组每次都保持动力在竖直方向、只改变动力作用点的位置,分别如图26(a)中的F1、F2、F3所示;乙小组每次都保持动力作用点的位置不变、改变动力的方向(“动力的方向”用OA连线跟动力方向的夹角θ表示,且0°<θ≤90°),分别如图26(b)中的F4、F5、F6所示;表一、表二是两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
表一&&& 甲小组&表二&&& 乙小组实验序号&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 S (厘米)&动力的方向(夹角θ)&动力的大小(牛)&实验序号&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 S (厘米)&动力的方向(夹角θ)&动力的大小(牛)1&5&90°&6&4&15&30°&42&10&90°&3&5&15&45°&2.83&15&90°&2&6&15&90°&2(1)分析比较表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数据可知:作用在杠杆一端的阻力不变时,要使杠杆平衡,在动力方向不变(θ=90°)的情况下,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S越大,动力越小。(2)分析比较表二中第三列与第四列的实验数据可知:作用在杠杆一端的阻力不变时,要使杠杆平衡,在动力作用点不变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进一步分析图26(b)所示的实验现象及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发现,作用在杠杆一端的阻力不变时,要使杠杆平衡,当动力作用点不变,动力的方向改变以后,动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与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作用在杠杆一端的阻力不变时,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五、27.如图27所示,质量不计的光滑木板AB长1.6m,可绕固定点O转动,离O点0.4m的B端挂一重物G,板的A端用一根与水平地面成30°夹角的细绳拉住,木板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绳的拉力是8N。然后在O点的正上方放一质量为0.5kg的小球,若小球以20cm/s的速度由O点沿木板向A端匀速运动,问小球至少运动多长时间细绳的拉力减小到零。(取g=10N/kg,绳的重力不计)28.图28是小华利用杠杆提升浸没在水中的物体B的示意图。杠杆CD可绕支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C:OD=1:2,物体A为配重,其质量为200g。烧杯的底面积为75cm3,物体B的质量为320g,它的体积为40cm3。当物体B浸没在水中时,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1。当用力拉物体A,将物体B提出水面一部分以后,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竖直向下拉物体A的力为F,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2。若p1与p2之差为40Pa,求拉力F的大小。(g取l0N/kg,杠杆的质量、悬挂物体A和物体B的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29.图29是运动员利用器械进行训练的示意图,其中横杆AB可绕固定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A:OB=4:5,系在横杆A端的细绳通过滑轮悬挂着物体M。运动员小强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1×104Pa,当他用力举起横杆B端恰好使AB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他对横杆B端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1为300N,此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6×104Pa。若在物体M下面再加挂物体N,小强需用更大的力举起横杆B端,当AB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时,他对横杆B端竖直向上的作用力为F2,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3×104Pa,此时细绳对横杆A端的拉力为F3。根据上述条件,求:(g取10N/kg,横杆AB与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1).物体M的质量是多少?& (2).小强的质量是多少?(3).F2的大小是多少?&&&&&& (4).F3的大小是多少?&
参考答案:1、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省力&& 费力&& 费力&&& 省力&&& 等臂2、大于& 小于&& 1/3 倍3、大于&& 小于&& 不能4、1005、8756、C& B&& 省7―18& CDBABADBCCAB19―22、作图题略23、套筒&&& 将套筒套在扳手的末端,手握套筒&&&& 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增大动力臂,减小动力24、(1)右& 右& 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的平衡&& (2)水平&&& 便于测量力臂,减少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3)在3处挂2个钩码(合理即可)&& 图略&& (4)图略&& (5)15& 2& 动力臂L1不应是20cm&&&& 小&&&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25、(1)错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 (2)F1 l1=F2 l2。&&&&&&&&&&&&&&&&&&&&&&&&&&&&&&&&&&&&&&&&&&&&&&&&& (3)能;使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作用在A点,并满足F1 l1=F2 l2。& 或:不能; 当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作用在A点时。26、(1)第二列与第四列 (2)改变动力的方向,θ越大,动力越小。 (3)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该距离越大,动力越小。 (4)动力的大小、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2分)27、4.8s28、4..2N29、37.5Kg&&& 66 Kg&&& 1320N&&& 1650N 文章来源莲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没有相关试题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分之一情人免费观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