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计算公式不能和合力同时出现在一副图中吗

根据题意画出气球上升时的受力分析图,列出平衡方程,找出重力,浮力,空气阻力的关系;重物增加后,气球下降,画出气球下降时的受力分析图,列出平衡方程,找出重力,浮力,空气阻力的关系.
解:;受力分析图如图:
气球匀速上升:所以此时重力和阻力的合力与浮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由此可得:--;;受力分析图如图:
气球匀速下降时可得:--;解方程得到:故答案为:,竖直向下,,.
考查了平衡条件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气球进行受力分析并能列出平衡方程,运用数学的方法解答方程;气球上升时,空气阻力方向向下,气球下降时,空气阻力方向向上.
2835@@3@@@@力的合成与应用@@@@@@191@@Physics@@Junior@@$191@@2@@@@运动和力@@@@@@37@@Physics@@Junior@@$37@@1@@@@运动和相互作用@@@@@@5@@Physics@@Junior@@$5@@0@@@@初中物理@@@@@@-1@@Physics@@Junior@@
求解答 学习搜索引擎 | 一个载重气球在空中受到1000N的浮力时匀速竖直上升;若所载重物再增加100N,载重气球就能匀速竖直下降,设气球上升和下降时受到的浮力和阻力大小均不变,则气球上升时所受重力和阻力的合力为___N,方向___.整个气球所受合力为___N,气球所受阻力为___N.在图中,重为4牛的金属块静止在水面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牛,金属块受到浮力的大小为1牛,方向竖直向上.当剪断连接金属块与测力计的细线时,金属块所受合力将等于3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考点】.【专题】浮力.【分析】(1)由题意可知金属块的重力和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利用称重法求金属块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2)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即合力为零;当拆去其中一个力时,物体受到合力的大小与该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金属块的重力为4N,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金属块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F浮=G-F示=4N-3N=1N,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2)当重为4N的金属块静止在水面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由于金属块静止,所以金属块受到的合力为零;当剪断连接金属块与测力计的细线时,金属块受到合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大小为3N,方向竖直向下.故答案为:1;竖直向上;等于.【点评】本题考查称重法、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以及力的合成与应用,关键是明确静止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fhp826老师 难度:0.60真题:3组卷:197
解析质量好中差4.1 怎样求合力 课件(沪科版必修1)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4.1 怎样求合力 课件(沪科版必修1)
大小:5.11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图是小明同学在“探究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两个力的合力”的实验中出现
练习题及答案
图是小明同学在“探究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两个力的合力”的实验中出现的情景,请根据该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图(a)、(b)、(c)中:力F的作用效果和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________(选填“相同” 或“不相同”)。 (2)如果图(b)两拉力都为5N(即 F1=F2=5N),则图(c)F=_______N。 (3)该实验中,体现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
题型:探究题难度:中档来源:福建省期末题
所属题型:探究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找答案上)
(1) 相同 (2)10 (3)等效法
马上分享给同学
初中二年级物理试题“图是小明同学在“探究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两个力的合力”的实验中出现”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合成与应用、
控制变量法和科学探究的过程、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物理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
考点名称:
力的定义:
在物理学中,力是任何导致自由物体历经速度、方向或外型的变化的影响。力也可以借由直觉的概念来描述,例如推力或拉力,这可以导致一个有质量的物体改变速度(包括从静止状态开始运动)或改变其方向。一个力包括大小和方向,这使力是一个矢量。牛顿第二定律,\mathbf{F} = m\mathbf{a} ,可以公式化地来陈述一个有定质量的物体将会和作用在其身上的合力成比例的加速,这个近似将在接近光速时失效。牛顿原先的公式是正合的且不会失效:这个版本陈述了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等于动量改变量对时间作微分。
加速力的相关概念包括使物体速度增加的推进力,使任何物体减速的阻力,与改变对轴的转速的力矩。当力不会一致地作用在物体的所有地方时为应力,此技术术语的影响是会造成物体的形变。当应力可以持续的作用在固态物体上时,会逐渐的使其变形,在流体中,应力决定了其压力与体积的改变量。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形变或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作用点、大小、方向
(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中某个因素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其余因素不变,物理上,这种研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对作用效果的理解: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物体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发生改变,如物体从快到慢、从慢到快、从静止到运动和从运动到静止都是速度大小在改变;
二是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如左转弯、右转弯等都是说明其运动方向在改变;三是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时发生了改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并不是说物体只要受力,其运动状态就一定要改变,&可以&不是&一定&。如放在水平面上的物理课本,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用手拉弹簧使弹簧变长了;揉面时,面团形状不断变化;刀片能划破纸;射箭时,拉弯了的弓等等都表明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1)一个物体只要发生了运动状态的改变或形状的改变,这个物体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2)一个物体若受到了力(合力不为0)的作用,则物体要么改变了形状,要么改变了运动状态,要么两者都发生了改变。要根据题意判断是哪一种情况,不能盲目地下结论.
考点名称:
力的合成定义:
在大多数实际问题里,物体不只受到一个力,而是同时受到几个力。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时候,我们常常可以求出这样一个力,这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原来几个力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求两个或两个以上力的合力的过程或方法叫做力的合成。
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对于非共点力,常见的做法是将各个力移到一个公共作用点上,同时产生相应的弯矩(大小为被移动的力乘以公共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之后再将力和弯矩分别合成。
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力的合成要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物理学中,像这样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力是矢量,我们学过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也是矢量。而长度、质量、时间、温度、能量,路程等物理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在物理学中叫做标量。
其它信息:
其一:先用力F将橡皮筋拉至一定位置,再用两个不平行的力F1和F2将其拉至同一位置。则3个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弹簧测力计读出。在纸上画出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使其尾段相接,并连接箭头顶部,则会形成一个四边形。通过测量各边的长度并依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法则就可以证明此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其二: 设物体A只在F1的作用下在时间t内位移到点B
则AB=0.5at2;=0.5F1/m * t2;
物体A只在F2的作用下在时间t内位移到点C
则AC=0.5 F2/m*t2;
若F1和F2同时存在,则物体A将会位移到D
(四边行ABCD为平行四边形)
而物体A若只受F3作用也能在时间t内位移到点D
AD=0.5F/m * t2;
AB:AC:AD=0.5F1/m * t2;:0.5 F2/m*t2;:0.5F3/m * t2;=F1:F2:F3=AS:AQ:AP
在用几何方法就可以证明四边形ASPQ为平行四边形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以此得证
1.两分力大小不变时,夹角越大,合力越小
2合力大小的变化范围 F1+F2 & F & |F1-F2|
3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共点力(结论)&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大小之和,方向与这两个力方向相同。记作:F=F1+F2。如图所示,既有人在车前拉,又有人在车后推,车同时受到拉力F1和推力F2的作用,并且这两个力方向相同则拉力和推力的合力大小F=F1+F2.
&2.同一直线上相反方向的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大小之差的绝对值,方向和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记作:F=|F1一F2|。
不同直线上的两个力合成:
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就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以此得证:
(1)两分力大小不变时,夹角越大,合力越小
(2)合力大小的变化范围F1+F2&F&|F1-F2| 
(3)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共点力(结论)
考点名称:
控制变量法的定义:
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而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理想斜面实验、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探究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验证欧姆定律、探究影响电流做功多少的因素、探究影响电流的热效应的因素、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控制变量法:
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例如以下的探究实验:
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验证欧姆定律
科学探究过程:
科学探究过程的一些环节: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相关练习题推荐
与“图是小明同学在“探究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两个力的合力”的实验中出现”相关的知识点试题(更多试题练习--)
微信沪江中考
CopyRight & 沪江网2015(2004o成都)某物体浸没在水中,正在竖直上升,如图甲所示,它的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则浮力F浮的大小为______N,合力的大小为______N,物体在上表面露出水面前,上升了10cm,在此过程_百度作业帮
(2004o成都)某物体浸没在水中,正在竖直上升,如图甲所示,它的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则浮力F浮的大小为______N,合力的大小为______N,物体在上表面露出水面前,上升了10cm,在此过程
(2004o成都)某物体浸没在水中,正在竖直上升,如图甲所示,它的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则浮力F浮的大小为______N,合力的大小为______N,物体在上表面露出水面前,上升了10cm,在此过程中,浮力对物体做的功为______J.
由乙图知,物体受到水的浮力F浮=6N,G=4N,物体受到的合力的大小:F合=F浮-G=6N-4N=2N.浮力对物体做的功:W=F浮s=6N×0.1m=0.6J;故答案为:6;2;0.6.
本题考点:
力的合成与应用;功的计算.
问题解析:
由乙图可知物体重和受到水的浮力大小,再根据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成求合力大小.又知道上升的距离,利用W=Fs求浮力做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浮力计算公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