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有4个石匠,这4个石匠都会在自己做成的石器时代2上面刻上字,

羌族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羌族[qiāng zú]
是西部的一个古老少数民族,又称“云朵上的民族”。主要以游牧为主。传说5000年前部落与部落大战,战败后炎帝率其大部与黄帝部落融合,形成(汉族);少部分西迁南迁,与当地土著融合,形成藏族、羌族等。羌族主要聚居地在省的、、,市、县,其余散居在州、、等县,的县、市地区、地区、四川西南,省县、县,陕西省县,市部分地区,南部、、约309,576人左右。今天的羌族正是古代羌支中保留羌族族称以及部分的一支,与、、、、、、、、、、等为兄弟民族,皆具有部分炎帝部落的血统。现在中国官方认定的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羌族自治州、、、等、的县、平武县等.其它省市。约309,576人(2010年)。羌族部分地区至今仍保留原始宗教,盛行万物有灵,多种的灵物崇拜。别&&&&名尔玛行政区类别四川省所属地区中国西南下辖地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电话区号0837地理位置川藏地区,陕南地区方&&&&言羌语气候条件温和多雨水车牌代码川U特&&&&点逐水草而居信&&&&仰原始宗教,自然崇拜语&&&&言羌语
羌族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的最古老而又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便是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的代表文字——。甲骨文中频繁地提到“羌”这个字。
《》曰:“羌本三苗之后,居三危,今叠、宕、松诸州皆羌地。”《史记·五帝本纪》云:“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其国近。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羌地是也。”
仰韶文化末期(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黄河中游出现了炎、黄两大部落。姜姓,姜、羌本一字之分化,是与父系社会的不羌族风情—狄少英国画作品同表达,甲骨文中亦常互用。姜、羌均像头戴羊角之人,代表以羊为的起源于我国西北的原始游牧部落。《晋语·国语》:“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炎帝集团部落众多。
在后来的战争中,炎帝部落联盟败给黄帝部落联盟。炎帝部落联盟大部分随炎帝与黄帝部落联盟互相融合,成为(汉族)。另一部分则西行或南下,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成为藏族、彝族、纳西族以及今天的羌族。羌族自此诞生。
,四川羌族建有牦牛、,地辖今、甘孜、雅安、一带,国都在灵关镇。时西北地区的汉阳()、金城()、安北地、五郡羌族人口达259990户,1001802人。到了时期,西北羌人建立了后秦,但只是昙花一现,生命力不强,影响不大。
公元881年(末期),羌人在夏州(今内蒙与陕西交界处的白城子)建立政权,辖夏、绥、银、宥四州。夏国是以陕、羌族甘、宁、青一带的党项羌族为主体,包括西北其他民族在内组建的国家。党项羌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米擒氏、八族,以拓跋氏最强,起群首领导作用。后因受不断的侵犯和骚扰,向政府申请内迁于陕西、宁夏一带。获准,并赐李姓。
公元1031年,第十一世太祖逝世,其子继位,号。至此,大夏国立国346年,于公元1227年灭亡,其后裔在今阿坝州理县、甘孜州丹巴等地仍有分布。四川古为国,夏代属梁州。巴蜀出自,(故居蚕陵,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叠溪镇,遗迹毁于日15时发生的)称王。羌族在《蜀道难》里吟咏:“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就在同一地域,古羌人还建有(发音与“Rrmea” 几无差别)国,乃今日30万羌人之故居地,统辖区域包括今四川阿坝之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九寨沟、马尔康、、小金、、阿坝、、若尔盖等县地。时(公元221年),疆域尚包括有今都江堰(古称、齐基县、灌县)、彭县(古称白马县、兴乐县)、(羌族自治)县(古称石泉县)、(古称广武县)、(古称刚底县)、(古称阴平县)。汉代羌都在今茂县。
此外,古羌之种还有姜氏戎、先零羌、烧当羌、钟羌(钟存羌)、勒姐羌、卑喃羌、当煎羌、罕羌、且冻羌、虔人羌、、封养羌、乡姐羌、烧何羌、巩唐羌、全无种羌、黑水羌、卑禾羌、塞外羌、保塞羌、羌、发羌、、、诸羌、阿钩羌、、参狼羌、、白马羌、羌、羌羌族少女、羌、邓至羌、、党项羌、白狗羌、哥邻羌、悉董羌、咄霸羌、保霸羌、白草羌、黑虎羌、罗打鼓羌、杨羌、草坡羌、青片羌、四邻羌、临涂羌、涉题羌、左封羌、紫祖羌、林台羌、向人羌、葛延羌、维(威)州羌、蚕陵羌(昔卫羌)等百余种羌支,此不赘述。
不管怎样,他们和一样——具有部分炎帝部落血统。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有大量古代史料和考古发现为证,也为中外学界认同。还有一部分是西周灭亡后留在陕西的遗民,秦公受周王命,纳其为民。而秦穆公灭十二个,是以国内有大量戎人。再者实行商鞅变法后招引无数之民入秦为民。因此所谓秦人就是戎人的说法是错误的。秦人一度戎化,但仍以以华夏自居,等到了战国时又与中原的融为一体。秦始皇建国后东迁陕西,史记等史料记载,秦始皇晚年迷信,听信了方士所谓的“亡秦者胡也”。乃使将军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徙谪,实之初县。羌语支语言是我国藏缅语族内的一群语言。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我国从事语言研究羌语字母表的一些学者为了解决羌语的支属问题,借助同语族有关的平面比较后,初步提出在藏缅语族内设立一个羌语支。后来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以及被研究的语种的增多,80年代初,在一些文献和著作里正式提出了羌语支的说法。
羌语支语言全部分布在我国境内,包括12种现行语言和一种文献语言。它们是,羌语、、木雅(古称“弥药”)语、嘉绒语、尔龚语(道孚语)、(扎坝、扎巴语)、却隅语、贵琼语(鱼通语)、尔苏语(栗苏语、多续语)、纳木依语、语、拉乌戎语和西夏语(文献语言)。羌语支本身可以分为北支和南支,前者受藏语支的影响大,后者受支的影响大。有些学者认为嘉绒语应属藏语支,还有些学者认为西夏语应属彝语支。
羌语支语言有明显的共同特点:语音方面复辅音丰富,单辅音声母有小舌塞音和擦音,塞擦音有四套,元音有长短、卷舌、鼻化,但很少有松紧,韵尾大体已丢失,声调的作用不大;语法方面,人称代词有格,量词与数词结合为数量型,但不如彝语支丰富,动词有人称、数、体、态、式、趋向等语法范畴,用前后缀方式表达,各语言表示相同语法意义的前后缀有明显起源上的共同性,形容词没有级的范畴,结构助词比藏语支语言丰富;词汇方面,有较多的借词和藏语借词,各语言之间的同源词一般在20%左右,最多达30%。分为南北两个区。南部方言分布在云南省、维西县、、丽江县及新营盘乡以南地区;北部方言分布在宁蒗县新营盘以北地区、四川省木里、和九龙等县。通行于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约有12000人使用,主要分布于、九龙、境内,分为东部、西部两个方言区。东部方言区的人自称“木勒,其语受汉语影响较大;西部方言区的人自称“木雅”,其语受藏语影响较大。通行于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一种非常原始的语言,是汉藏语系的“活化石”,它保留了原始汉藏语的一些语音形式,例如复杂的复辅音和构词手段。嘉绒语对了解古汉语的语音和语法有重大的意义。主要分布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道孚、新龙、等县部分地区。说这种语言的人自称“布”或“布巴”,藏语称之为“道坞格”,学术界取名为“尔龚语”,约有35000人。道孚境内一共4个土语区,即鲜水乡土语区、上甲乡土语区、杀冲乡土语区、土语区。亦称扎坝、扎巴语。操这种语言的人自称“扎”或“扎巴”, 约有15000人,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康定、九龙4县境内。各地扎巴语在语音上差别较大,其土语区有待于进一步调查研究。主要分布在鱼通区的时济、舍联、前溪、麦崩等乡和金汤区的,人口约7000人。操这种语言的人自称“葛羌”,藏语称之为“恶通格”,学术界取名为“贵琼语”。内部差别较大,分为东部、中部、西部3个方言区。操东部方言的居民自称“尔苏”或“鲁苏”。操中部方言的居民自称“多续”。西部方言划分为呷尔土语(说这种语的人自称为“普”、“”或“普鲁日”)、里汝土语(操这种语言的人自称“里汝”)两个土语群。使用尔苏语的人口约有16100人?。是我国四川省西南部的部分地区约有5000人使用的一种不同于藏语的语言。解放前使用这种语言的居民被泛称为“西番”,分布在、西昌、盐源一带的自称为“纳木依”,分布在木里、九龙一带的自称为“纳木兹”,二者之间未构成方言差别而是土语的差异。经初步比较研究,纳木依语与羌语支的语言最接近,特别是与尔苏、木雅、贵琼等语言相比较,同源词多,语法特点接近,许多语法范畴在起源上有很多共同性。又称“虚糜语”或“虚糜藏语”,分布在四川省凉山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瓦厂区水洛乡部分村寨,使用者约 2000 人。史兴语是面临消失的语言,尚未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只有(1983年)和黄布凡、仁增旺姆(1991年)做过初步介绍。羌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操这种语言的羌族居民自称“日麦(四川话发音mei,入声)”、“麦”、“尔咩”、“尔玛”、“玛”,这些都是同一名称在不同地区的语音变化,使用羌语的人口约有12万。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此外还有极少部分分布在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西北部和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
经过调查研究证实,羌语可分为南北两大方言。北部方言的语法表现形式比较复杂,用形态手段来表达语法规律的情况比南部方言多。北部方言内部差别较小,南部方言内部差别较大。北部方言区靠近藏区,使用藏语借词和反映生活的词较多,南部方言区靠近汉区,使用汉语借词和反映农区生活的词较多,并且还可以有和汉语相同的语序出现在口语中。北部方言有、曲谷、回龙、黑虎、渭门、维古、茨木林、麻窝、芦花等9种土语;南部方言有雁门、、绵篪、、木卡、桃坪等6种土语。
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茂县北部的赤不苏区、较场区、中部的沙坝区、、永和乡,的大部分地区,松潘县的区、热务区,以及北川羌族自治县的部分地区。20世纪80年代,操北部方言的人口约有9万。其特点是,大多数地区有,复辅音比较丰富,单元音都分长短、卷舌与不卷舌,有丰富的辅音韵尾、带辅音韵尾的韵母也比较多,有重音,没有声调,轻重音在构词、构形等方面都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在构词或构形中有许多语音变化现象,如辅音的弱化、换位、交替,元音的和谐、脱落、增加等。北部方言代词没有“格”的语法范畴,指示代词只能单独做句子成分,动词有人称、数、时间、态、体、式的语法范畴。
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理县区、薛城区、汶川的威州区、绵篪区。20世纪80年代,操南部方言的人口约有33000人。南部方言的特点是,没有颤音[r],大多数读作[dz]或[l],复辅音较少,北部方言的复辅音在南部方言中大都读成单辅音,有声调,起区别词义和形态的作用,没有重音。南部方言内部各地词汇差异较大,与北部方言相比,同源词所占比例少。
南部方言地区通用羌汉两种语言,在公路沿线,除了老年人、壮年人还能说羌语外,青少年中会讲羌语的越来越少。北部方言地区和偏僻山区,羌语还广泛使用。现代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理县、松潘,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平羌族男子武县,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石阡县,其余散居在阿坝州黑水、九寨沟、马尔康等县,成都市都江堰地区,雅安地区,甘肃南部,陕西西南,云南部分地区。据2005年统计,户籍登记为羌族的人口为32.65万。在2008年“5.12”特大地震灾难中,羌族人口损失将近10%。但是令人欣慰的是,在党中央、的的高度重视下,羌族文化的拯救与保护正在稳步进行中。今天的羌族正是古代百余支羌支中保留羌族族称以及最传统文化的支系。
现代羌族自称“日麦(四川话发音mei,入声)”、“麦”、“尔咩”、“尔玛”、“玛”,书面多用“日麦”与“尔玛”(如网络名人就叫),意为“本地人”、“人民”,“日”为发语词,无实意,“麦”或“玛”为实词。
羌族聚居区处于的东部边缘,这里山脉重重,地势陡峭。羌寨一般建在高半山,故而羌族被称为“中的民族”。羌区境内有、黑水河、杂谷脑河、青片河、白草河、湔江、清漪江。这些河流水势湍急,落差大,水利资源非常丰富,是修建水电站的理想之地。从天空望去,那富有特色的羌族石碉房、和梯级电站如万斛般散落在羌山的怀抱里。
羌区气候温差较大。初秋季节,当河谷地区盛开的时候,高山上却已有了皑皑白雪。全年平均气温为11℃,年降雨量500毫米,无霜期180至220天,很适合农作物和树木的生长,是川西北主要的产粮区和基地。 但部分地区由于水土保持不够,一到雨季偶有泥石流发生。是羌族人用来御敌、储存粮食柴草的建筑,一般多建于村寨住房旁。[1]碉楼的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形状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碉楼的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墙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1988年在四川省北川县羌族乡永安村发现的一处明代古城堡遗址&永平堡&,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仍保存完好。
羌族民居为石片砌成的平顶房,呈方形,多数为3层,每层高3米余。房顶平台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墙外成屋檐。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树丫或竹枝,再压盖黄土和鸡粪夯实,厚约0. 35米,有洞槽引水,漏雨雪,冬暖夏凉。房顶平台是脱粒、晒粮、做针线活及孩子老人游戏休歇的场地。有些楼间修有过街楼(骑楼),以便往来。 此外羌族地区山高水险,为便利交通,1400多年前羌民就创造了索挢(绳挢)。两岸建石砌的洞门,门内立石柱或大木柱,柱上挂胳膊般粗的竹绳,少则数根,多则数10根。竹索上铺木板,两旁设高出挢面1米多的竹索扶手。羌族人民能歌善舞,民间的说法是“没有歌不行,没有舞亦不行”。《汶川县志》说,羌民“有丧葬曲,相互舞蹈,以示悲欢,盖古风尚存也。”
原始古朴,属我国民族调式,以五声、六声为主。的歌曲包括有以宫、商、角、徵、羽5个音作为调式主音(起讫音)的5种调式。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五声式,如徵羽、变宫、商、清角,以及宫、商、角、清角、徵,但是很少使用。六声音阶在羌族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在使用由徵、羽、宫、商角和徵、羽、宫、商、清角两种五声调式音阶的交替而形成的六声音阶歌曲中,角声与清角声不在一个乐句里或一个乐段里同时出现,并且只有以宫、商、徵、羽4声为调式主音(起讫音)的4种调式。民间歌曲中使用完整的七声调式音阶较少,一般都是通过以五声调式音阶或六声调式音阶进行交替及转调形成的七声,因而使用七声的歌曲仍具有五声调式色彩。
的基本特点有,保留着原始乐舞粗犷、古朴的风格,大多是在宗教祭祀活动中进行,舞者既通过舞蹈取悦祖先神灵,又得以自娱乐,以羊皮鼓、手铃等伴奏,加深人民对神的崇拜和其神秘感;舞蹈动作的表现与歌词内容没有直接的联系,多数舞蹈是用歌来促使舞步的循环往复;同一乐句男领女合,动作完全重复,节奏的强弱起落同舞蹈齐奏起落结合巧妙协调。羌族舞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什么样的场合跳什么舞,均按功能和礼仪要求有一定的程序。羌族舞蹈按其形式和功能可以分为自娱乐性、祭祀性、礼仪性、集会性4种。
“萨朗”有“唱起来,[2]摇起来”的意思,此舞在羌区最为盛行和普及,是很古老的自娱性舞蹈。“萨朗”曲调欢快、流畅,节奏跳跃、明朗,歌词内容十分丰富。该舞可在室内外进行,男前女后,不限人数,围火塘或场院一圈,不封口,向逆时针边歌边舞。开始时,先男女轮唱一遍舞曲,然后共同起舞,速度由慢到快,跳到激烈时,领舞加快舞步,带头交换各种不同的舞蹈动作,或双腿交替重踏,或左右旋转,男女相互竞争,气氛逐渐热烈。舞至高潮时,男子叫声“吓喂”,女子应和“哟喂!”一曲就此结束,接着再变换新的舞曲和步伐。
“席蹴步”在南部方言中有“办酒席时跳舞”的意思,是民间在丧葬、祭祀时举办酒席后进行的祭祀性舞蹈,没有固定的表演程序。此外还有反映丰收后喜庆心情的“瓦西切玛”、“江得里学”,赞美装饰物的“石奎余奎”。 “席蹴步”音乐曲调缓慢,节奏却很鲜明,曲式短小,反复重复。
身着传统服饰的羌族女性“仁木那·耸瓦”,赤不苏方言,意为“宾客来临时表示尊敬和欢迎的舞蹈”,是羌族传统礼仪舞蹈,主要由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跳。如果寨子3年无人凶死,为示吉利,则要跳此舞庆祝。舞蹈一般出现在迎宾待客的礼仪活动开始、结束时。舞蹈时,男女数人面对宾客,呈八字形分开而站,双手小指扣住身边舞伴的腰带,齐唱表达了全寨人对宾客的尊敬和赞美节奏缓慢的民歌。
“克什几·黑苏得”,意为“跳铠甲”舞时唱的歌,舞蹈俗称“铠甲舞”、“跳盔甲”,是为战死者、民族英雄或有威望的老年人举行隆重葬礼时,由身披制作的盔甲、头戴盔帽、手执兵器的男子跳的舞蹈,主要流行于茂县北部、黑水等比较边缘的山寨。此歌音调悲切,运用极不稳定的角调式,速度缓慢,表达一种悲愤、哀伤的情感。
“莫恩纳沙”是羌族祭祀活动中,由释比跳的祭祀性舞蹈,也称“”。该音乐无歌唱,只有羊皮鼓和响盘(铜铃)两种打击作伴。响盘声响清脆,和着羊皮鼓的鼓点节奏和的变换,敲击出不同的音响组合,增强了舞蹈的表现力。
说到羌族的音乐,多声部不得不提。多声部又称和声或,是指两组以上的歌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歌曲。羌族的多声部主要分布在松潘县的小姓羌族乡,黑水及茂县部分地区。1984年,松潘县文化馆郑三宝先生首次在小姓羌族乡采录了两首多声部羌族民歌,请民歌专家任渝等人鉴定,得到了认同,并引起中国音乐界的关注。1986年,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一行专程到松潘县小姓羌族乡大耳边寨考察,进一步确定,从而否认了19世纪80年代一些音乐界人士认为中国没有多声部,多声部的故乡在的说法(后来证实大部分古羌后裔民族都保存有)。羌族多声部的唱法主要有“引”、“尼沙”、“娄”、“玛茨”等几种,唱法、意义根据具体的场景有所不同。羌族的乐器有羌笛、口弦、、脚盆鼓、羊皮鼓、锣、响盘、指铃、肩铃等。此外羌族还有羌戏、端公戏、戏、花灯戏、、打围鼓等民间。民歌包括劳动歌、纳吉纳娜(山歌)、时政歌、、耍山调、情歌(柔西)、酒歌和婚礼歌等。情歌有羌、汉两种语言的演唱形式。酒歌有的地方也叫“唱酒戏”或“唱酒曲子”,逢年过节或婚礼、生日喜庆之时,由排坐引酒时的主客合唱或轮流对唱。羌族生活在川西北群山之颠,自然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羌人不论男女老幼皆喜饮酒,但从不酒后滋事。羌民以高半山的特有作物为主料,或和以、小麦、精心酿制出一坛坛的青稞咂酒。有诗赞:“万颗明珠一坛收,王侯将相都低头。双手饱定朝天柱,吸得水倒流。”民间更是有“岷江边上酿咂酒”,“杆杆的酒里找黄河”的歌儿传唱。
在笔者儿时的中,家中的仍旧是玉米、小麦、等,民间送礼基本上少不了挂面、、咂酒这些生活资料。后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逐渐取代了玉米的地位,成了羌民的主食,鸡、鸭、鱼也都变得不再稀奇了。近几年由于旅游的发展,在一些景点周围的“羌家乐”里,“金裹银”等富有羌族特色的食品又慢慢出现在了餐桌上。此外,羌族的特色食品还有腊肉、、荞面等。羌人制作工艺品技术精湛,有的制作技术已经失传,有的汇入工艺美术的制作技艺中,但仍有一部分保留于羌族的工艺美术中,得到继承和发展。现代羌人制作的马鞍、耳环、、帽花、各种挂饰、佩饰及、木雕、漆器、织毯,尤其是、羌绣等民间工艺,以其自身的民族传统风格,浓郁的地方情调,精巧的技艺,集实用与审美于一体,世代流传,装饰美化生活。新中国成立后,羌族民间工艺得到进一步发展,更加光彩夺目。1959年7月,汪玉花的挑花围腰《幸福海洋》送成都参展,获省工艺美术品展览一等奖。1978年以古朴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精湛艺术,赢得了国内外民族学界的赞誉。同年底,购买羌族收藏。1980年,地毯厂生产个地毯,远销美国,加拿大,,尼泊尔,等国,为羌族民间工艺赢得了声誉。[3]
刺绣挑花都是传统民间工艺。以五彩丝线或有色棉线为料,随心应手地挑绣出花卉,飞禽走兽,松梅竹菊,团花紧簇,鱼水和谐等各式花样与。
羌人掘井,筑堰和淘滩的技术高明。史书关于羌人进入进行水利建设的记载屡见不鲜。《史记》载,羌人“冬则入蜀为佣”,打井修堰,建桥筑堡。《》载:“破羌以西,城多完牢,易可依固;其田土肥壤,灌溉流通。”说明当时羌人的灌溉技术已达相当水平。举世闻名的,从兴建到历代的扩建和维修,都有羌人参加。其桥梁和高碉建筑技术更是驰名中外。羌族区内有较多的和历史文化遗址。位于四川省汶川县境内的雁门沟西羌大峡谷属羌羌族族地区自然景观。它距150公里,为阿坝藏羌内最大的峡谷。景区内雪山、奇峰、怪石、幽谷、森林、融为一体。峡谷笔直处高达400米,挺拔俊美,是游客观光、漂流的好去处。
北川羌族自治县于1979年建立。位于山脉主峰南端,属境内的国有林区,达85%,全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峰海拔4073米,沟口蔡家坪1640米,相对高差2433米平均每公里高差8%山高谷深,溪底陡峻,两岸峭壁束流,溪水奔腾咆哮,飞瀑高悬,气势磅礴。
是羌族地区自然风景名胜,位于羌族自治县,系方圆3.65公里范围内地10个溶洞之最大者。[4]此洞形、色独特,现已是四川省著名,其他诸如、金洞鸳鸯树、等自然景观多不胜数。
另外遗产更是犹如天上繁星,著名的有:藏羌历史文化走廊、茂县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勒石村聚居遗址、栈道、青坡门河坝遗址、石棺葬、砖石墓、布瓦羌族古碉楼、无影塔……羌族建筑以碉楼、石砌房、索桥、栈道和水利筑堰等最著名。
羌语称碉楼为“邛笼”。早在2000年前《后汉书·西南夷传》就有:冉駹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碉楼多建于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用以御敌和贮存粮食柴草。碉楼有四角、六角、几种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墙基深1.35 米,以石片砌成。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下而上向内稍倾斜。修建时不绘图、吊线、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建筑稳固牢靠,经久不衰。1988年在四川省羌族自治县永安村发现的一处遗址“永平堡”,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仍保存完好。
羌族民居为石片砌成的平顶庄房,呈方形,多数为3层,每层高3 米余。房顶平台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墙外成屋檐。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树丫或竹枝,再压盖黄土和鸡粪夯实,厚约0.35米,有涧槽引水,不漏雨雪。以便往来。
羌族地区山高水险,为便利交通,1400多年前羌民就创造了索桥(绳桥)。两岸建石砌的洞门,门内立石础或大木柱,础与柱上栓胳膊般粗的竹绳,少则数根,多则数10根。竹索上铺木板,两旁设高出桥面1米多的竹索扶手。
栈道有木栈与石栈两种。木栈建于密林,铺木为路,杂以土石;石栈施于绝壁悬崖,缘岩凿孔,插木为桥。
羌族民间石匠农闲时常外出做工。举世闻名的四川灌县都江堰工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仍在造福利民,其中就凝聚有古代羌人的血汗和智慧。悠久的历史与长期闭塞的生活环境,使羌族的中保留了不少淳朴厚重的古代遗风。我国古代最早产生的两种文学形式是古代诗歌与古代神话。这两种文学形式至今在羌族民间仍有巨大影响,而且传承着不少优秀作品。羌族的男女老幼大都会唱民歌,歌词多为4或7个音节一句,类似于汉文中的四言诗与七言诗。从内容来说,有苦歌、山歌、情歌、酒歌、喜庆歌和等。羌族神话著名的有《》、《山沟和平坝的形成》、《造人类》、《斗安珠和木姐珠》[5]等,其中所说的姐弟成婚、射落8个太阳的故事,曲折地反映了羌族的生活。
羌族乐器中最著名的首数羌笛。许慎在《》中说:“羌笛三孔”。《长笛赋》言:“近世双笛从羌起”。唐代《乐府杂录》载:“笛,羌乐也。”陈(左日杨右)《乐书》记有:“羌笛五孔”。可见其历史久远。近代流行于四川羌族地区的羌笛,管身竹制或骨制。竹是岷江上游的油竹,削成方形;骨是羊或鸟的腿骨。今羌笛管长17厘米,直径1厘米,单簧,双管,竖吹,六声阶,多独奏。音色明亮柔和,哀怨婉转,悠扬抒情,牧人常于山间吹奏自娱。古羌笛既是乐器,又是鞭竿,因有“吹鞭”之说。
民间舞蹈主要有“跳沙朗”(羌族锅庄舞)、“跳盔甲”(又名“铠甲舞”)、“”、“兰干寿”等。“跳盔甲”是种古老的传统祭祀风俗舞,过去多在有战功的将士葬礼上跳。数十个舞者身披生牛皮铠甲,头戴插有翎和麦杆的皮盔,肩挂铜铃,手执兵器(多为),分列对阵而舞,吼声震天,威武雄壮。把勇武不屈、豪放豁达的民族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使粗犷淳朴的古代民风跃然再现。
山歌 羌语称“拉那”或“拉索”,多在劳动场合或山间田野中唱,节拍比较自由。由两个乐句或4个乐句组成,有的带有或曲尾衬句,从而形成3乐句或5乐句。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传统歌词中苦歌很多,反映了旧社会羌族人民的苦难生活。1949年以后,羌族人民编了不少歌唱新生活的新山歌。
劳动歌 有犁地歌、收割歌、薅草歌、撕玉米皮歌、打场歌、搂柴歌、打房背歌等。有的节拍自由,近似山歌;有的节拍规整,接近曲。劳动歌有独唱、齐唱和词曲相同的重句对唱等形式。劳动歌中数量最多的是撕玉米皮歌,有的节奏明快,衔接紧凑,气氛热烈;有的节奏舒缓,曲调悠扬。
巫师歌 是巫师在请神送鬼时唱的歌。其中保存着一些古老的传说。如《泽祺格布》、《木姐珠》、《大战戈几人》等。说唱相间,并有敲击羊皮鼓的间奏。
羌族民歌的歌词每一句多为4个音节。演唱时,一般先唱两句或4句的歌头,山歌和酒歌的歌头相同。此外,在汶川、理县一带也有每句7个音节的歌词,这类歌曲没有歌头。羌族民歌所用的音阶以五声、六声为主,有的民歌采用四音音列和七声音阶,但完整的七声音阶较少见。除运用以do、re、mi、sol、la为主音的各调式外,尚有一些民歌运用sol、la、si、re、fa或sol、la、si、do、re五音构成的特殊调式。羌族民歌中六声调式音阶的运用较为普遍,多数都具有五声调式的特点,即在do、re、mi、fa、sol、la的mi、fa之间,和do、re、mi、sol、la、si的si、do之间,不作半音进行,而是分别在不同乐句或乐段中出现,或仅在结尾时出现偏音fa或si,代替mi或do二音,形成旋宫转调的现象。不少民歌因采用这一手法而形成一种别致的风格。此外,在民歌中连续移调的例子也时有所见。歌舞音乐 有丧事歌舞、喜庆歌舞两种。①用于丧葬仪式的丧事歌舞并不表现悲伤情绪,内容多为对死者的赞颂,对死者的安慰;②喜庆歌舞(羌语称“洒朗”)则广泛用于各种喜庆活动。表演时,人们分成两组,围成圆圈,轮番歌舞。歌唱均采用重句对唱形式。各地大体相近,音乐则因地而异。
羌族民间乐器除巫师用的单面皮鼓和摇铃外,有口弦、羌笛和唢呐。口簧为竹制,单片,可发出相距大二度的两个实音或簧片实音的泛音。羌笛为竖吹双管乐器,双管同音,但因器无定制,音律各异。通常演奏的乐曲多用连续大二度颤音的序列构成。曲调徐缓悠长,没有划分明显的乐句,吹奏时用循环换气法,使乐曲绵延不绝。羌族酿酒的历史也非常悠久,原因之一是人的一支首先从事农业。[6]原因之二是,“禹兴于西羌”,而我国酿酒先圣是禹之臣,是禹的后裔。羌族男人皆有海量,所以虽喜豪饮,但却很少烂醉滋事。独特的饮酒方式是喝咂酒。酒以青稞、大麦、玉米酿成,封于坛中,饮时启封,注入开水,插上竹管,众人轮流吸吮,因而称之为喝“”。边饮边加清水,直至味淡。饮时先由在场的最年长者讲说四言八句合辙押韵的吉利话,作为“祝酒词”,然后按年龄长幼依次轮咂。平辈们在一起饮咂酒,可以每人插一长竹管于坛中,同时饮用。有诗为证:“万颗明珠一坛收,王侯将相尽低头。双手抱定朝天柱,吸得黄河水倒流。”
羌族民间还有“”、“玉麦蒸蒸酒”。孩子和妇女们常饮加了的甜酒。新成立后,羌族教育不断发展。现初步形成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结构层次完整的学校教育系统,各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手段日趋现代化,构成了具有羌族特色的立体教育体系。
解放后各地政府重视学前教育,幼儿园数量逐步增加,规模渐次扩大。不少幼儿园积极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使广大羌族幼儿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发展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如汶川威州幼儿园运用投影仪、,通过看图说话和木偶表演,纠正羌族幼儿的方言土音,发展羌族幼儿的想象、思维能力和说普通话的能力,扩大羌族幼儿的见识,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为稳步提高小学教育教育质量,各地政府和学校为保证羌民子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针对羌寨分散、交通不便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办寄宿制和半寄宿制民族班。具体措施有政府拨专项开办费,按月计发寄宿生和医疗费,部分学校配备较强师资,购置洗衣机、彩电等生活、,为寄宿生创造较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寄宿制和半寄宿制利于相对固定、集中地实施班级教学,便于教师根据需要随时给学生补课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羌区中学教育的提高主要是在建设好师资队伍,办好寄宿制民族中学(班)和认真执行教学计划的同时,还广泛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在积极开展电化教育和实验教学的基础上,80年代中期又创造条件建设微机房,逐年添置教学微机并培训专业师资,几年来先后在全部高中班、部分初中班开设微机课和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约1400人次接受了微机教学。由于强调德智体全面育人,加之国家的大、中专招生政策适当倾斜,故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批羌族学生考入了大、中专院校。
40多年来,羌区中等专(职)业教育迅速发展。至2005年,汶川、茂县、北川等地已有师范、农业、、财贸、职教等4所中专。这些学校不仅为羌区培养了大批具有中等专业技能和的人才,而且初步形成了门类较齐备、培养方式较灵活的专(职)业教育系统,走上了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主动为振兴民族经济服务的路子。为加快四川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进程,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汶川创建了阿坝师范专科学校,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有10余个系和少数民族预科部及干部专修科,为羌、藏、彝等少数民族培养不少中学教师和党政干部。
羌族人民自古注重社会教育,但由于民族歧视及政府忽视,羌族的社会教育直到上个世纪40年代仍处于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的原始状态。新中国成立后,羌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社会教育,把发掘、搜集、整理羌、藏民族文化遗产和开展民族文艺创作等作为重要任务。各县既不断优化和繁荣传统的教育、民族文艺教育和社会性体育等,还把群众卫生教育、成人扫盲教育和干部培训等逐步推向深入,不少乡镇和机关单位还组建了农友之家、职工俱乐部等,电视差转台、教育电视台也逐步新设和开通。自1988年起,茂县、汶川、理县、北川四县还轮流举办庆活动。这种综合性的社会活动包括羌族、文艺演出、体育比赛、书法美术摄影展览、羌区建设成就展览,以及经济、科技、文化和商品交流等等,融、风情习俗、艺体科技等内容为一体,是当代羌族社会教育的一种广泛增强民族团结、富有娱乐性和科学性的别具一格的新形式。羌族的传统节日就是羌历年,羌语称“日美吉”,根据地方的不同,又有“羌历新年”、“过小年”、“丰收节”、“还原节”等多种叫法,但名称不同,内容却完全一样,都以庆祝丰收和感恩还愿为主要内容,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举行,持续三至五天。
还有就是祭山会,这是羌族独有的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一。这是一种祈祝丰年的活动,到了这天,每家每户的房顶上插着杉树枝,室内的神龛上挂着剪纸花,点燃松光、柏枝,祀祭天神“木比塔”。祭祀时,宰羊作祭品,巫师敲着羊皮鼓,唱本民族的史诗。当天,全寨男女老少,都要喝咂酒、唱酒歌、跳锅庄舞,祈求年景丰收每逢节日、婚丧、祭祀、聚会、待客或换工劳动,除饭菜丰盛外,还必备美酒。正如一首羌谚所云:“无酒难唱歌,有酒歌儿多,无酒不成席,无歌难待客”。结婚吃“做酒”,宴客吃“喝酒”,重阳节酿制的酒称为重阳酒,需储存一年以上方可饮用,重阳酒因储存时间较长,酒呈紫红色,酒醇味香,是重阳节期间必不可少的美酒。另一种被称为蒸蒸酒的饮料是将玉米面蒸熟拌酒曲酿制而成,饮用时既有酒香又能顶饭,类似汉族的醪糟。无论年节或待客,羌族都以“九”为吉,故宴席时都要摆九大碗,菜肴与川菜相同。炖全鸡,习惯于用竹签撑起鸡头,使之昂起。以鸡头飨上宾(如舅父等)。
农历十月初一为羌族年节。年节的宴会又称“收成酒”。年节这天全寨人到“神树林”还愿,焚柏香孝敬祖先和天神,要用荞麦粉做成一种馅为肉丁豆腐的荞面饺,有的还要用面粉做成牛、羊、马、鸡等形状不同的动物作为祭品。次日,设家宴,请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进行各项节日活动。祈祷丰收的祭山会是全村寨的一种祭祀活动,除已婚的妇女不准参加外,全寨的人都要带上酒、肉和馍去赴会。会首由全寨各户轮流担任。届时会首要备好1只黑公羊、1只红公鸡、1坛咂酒、3斤猪肉、1斗青稞、13斤面做的大馍和香蜡、爆竹、纸钱等,按规定摆好,由“许”(巫师)主持祭祀,祈求天神和山神保佑全寨人寿年丰,并将山羊宰杀后煮熟,连同其他食品分给各户,称“散分子”。最后大家席地而坐,互相品尝各自的祭祀食品。
羌族结婚操办喜事,新郎要陪新娘回娘家,娘家要备好“回门酒”,亲友要向新婚夫妇馈赠礼物,并致词祝福新娘新郎幸福美满、白头偕老。羌族民间有的地方还有“逗新郎”的习俗。即在回门酒的宴席上娘家人要给新郎用四尺长的筷子,而且还要在筷子的后面加几个用马铃薯做的筷子坠,要新郎使用这种筷子,隔着几盏油灯去夹用肉丁和豆粒做成的菜,如果因为筷子长,夹不起菜,或油灯烧着下巴,就要被罚酒,这种活动既是节日聚餐,也是一种娱乐。羌族民间大都一日两餐,即吃早饭后出去劳动,要带上馍馍(玉米面馍),中午就在地里吃,称为“打尖”。[7]下午收工回家吃晚餐。主食大都离不开面蒸蒸。经常食用的面蒸蒸是将玉米粉放在甑子内蒸成颗粒状,即可当饭食用,有时将洗净的大米拌到玉米粉里,或将玉米粉拌到大米中蒸,称为“金裹银”或“银裹金”。用小麦粉和玉米粉混合做成馍放入火塘上烤熟,也是羌族日常主要食品之一。许多地区的羌族还喜食用玉米粉加推豆花的连(米+查)浆水发酵,蒸成豆泡子馍馍,或将嫩玉米磨碎做成的水粑馍馍。用麦面片加肉片煮熟称为“烩面”;沸水加玉米粉煮成糊状,称为“面汤”,继续加玉米粉搅稠,以筷子可拈起为度,称为“搅团”,都是常吃的主食。在食用搅团时,要同时吃用白菜、圆根(芜菁)泡成的酸菜作的酸菜汤,能开胃。常用玉米、小麦、豆类先炒熟,再磨制成炒面,一般多在旅行或放牧时食用。在食用马铃薯时,羌族民间喜将马铃薯整个煮熟,然后去皮,再舂成泥状,做成糍粑,称为洋芋糍粑,用油煎或炸后,拌蜂蜜吃。也可用洋芋糍粑切片加酸菜、肉片煮汤吃。
因吃鲜菜的时间只有几个月,常年多食用白菜、萝卜叶子泡的酸菜,以及青菜做成的腌菜。肉食以牛、羊、猪、鸡肉为主,兼食鱼和狩猎兽肉。散居在山区的羌族一般不常食新鲜猪肉,都是将猪宰杀后去毛,剖成两半或切成几大块,吊在房梁上熏烤制成“猪膘”,存放时间一般为一年,食用时一是与蔬菜同煮,熟后捞起猪膘,切成长方形大片盛入碗中即可食用;二是将生腌猪膘切成小块同菜一起炒,作用是以猪膘代油,还要加些花椒和辣椒提味。在宰杀年猪时,羌族喜将猪血等充填到猪大肠内,煮熟后称为血肠。血肠也是宴客吃酒时的一种上肴。有的还将猪血与荞麦和在一起做成血馍馍食用。羌族还常把新鲜的猪肉放在新宰的猪肚子里加盐、花椒等扎紧、风干,作成“瓤肚”久存不坏。
羌族一般饮用的酒称为咂酒,茂县羌语称“日麦希”,意为羌人酒。咂酒的制法是用青稞煮熟拌上酒曲,封入坛内,发酵7—8天后即可饮用。羌族饮咂酒,不用酒具,而是将酒坛开封,用一根细竹管咂吸,咂饮时以长幼为序,轮流咂饮,并不断地注入凉开水,直到味淡为止。
羌族日常灶具很有特点,常在火塘上支起一个铁三足,做饭时将铁锅放在上面加热,或烤制食品,考究的铁三足还要在上面镶制银饰。过去,羌族的青年男女没有选择配偶和自由恋爱的权利,因幼小时即由父母代订婚约,甚至指腹为婚。择婚时,讲究门当户对和亲上加亲。在结婚年龄上往往女大于男,因此,羌族地区流行着这样一首民谣:“六月麦子正扬花,丈夫还是奶娃娃。哪天等得夫长大,落了叶子谢了花。”
羌族结婚操办喜事,新郎要陪新娘回娘家。届时,娘家则要备好“回门酒”,亲友则要向新婚夫妇馈赠礼物,并致词祝福。羌族民间有的地方还有“逗新郎”的习俗。
种“女儿麻”是羌族的独特婚俗。在羌族无论多么美丽的姑娘,如果她不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爱情的土地上播种“女儿麻”,是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的。羌族的青年男女相识、相爱并定亲后,待嫁的姑娘就要开始准备种植女儿麻了。届时,待嫁的羌族姑娘则要在山坡上选定一块荒地,进行开垦。羌族特别讲究药膳,较为典型的药膳菜有:羊肉附片汤;羊归汤;猪肉加杜仲1—2两清炖。以上三种都能补肾。黄芪炖鸡或黄芪(当归、党参也可)加上几两炖猪肉也能补血益气。虫草炖鸭,能滋阴补肺益肾。
洋芋糍粑,金裹银,荞面,酸菜面块,羌山老腊肉,雅妹子风酱肉都是羌民族日常中的美食。[8]
妇女分娩时在门外挂枷单或背兜,忌外人入内,家有病人时在门上挂红纸条,忌外人来访;不能跨火塘或用脚踩三角架,也不能在三脚架上烘烤鞋袜衣物;忌坐门槛和楼梯;饭后不把筷子横在碗上,也不能倒扣酒杯。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石器时代2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