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运机车的受电弓工作原理滑板是什么材料

院领导集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刊》(中文版)是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以战略与决策研究为...
覆盖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技术科学与天...
《科学通报》是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力求及时报道自然科学各领域...
量子通信的问世,重新点燃了建造“绝对安全”通信系统的...
它是中国第一个空间天文望远镜,它就是嫦娥三号的有效载...
摩擦起电是众所周知的物理现象,那么有可能利用摩擦产生...
在“2015年国际光年”之际,以诺贝尔奖中光学领域重大突...
受电弓滑板材料发展小史
我要分享 &
文章来源: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发布时间:&&【字号:&&&&&&】
  铁路的电气化和高速化是目前世界铁路运输发展的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铁路电气化建设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同时也对弓网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弓网系统是电气化列车运行的主要动力来源,它主要由接触网和受电弓两部分构成,接触网线大多采用纯铜或铜合金材料,而作为电力机车从接触网线导入电能的滑板材料,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受电弓滑板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其材料主要经历了纯金属滑板、粉末冶金滑板、纯碳滑板、浸金属碳滑板等发展过程。下面我们就从国内外受电弓滑板材料的研究历程了解一下这个电气化列车动力之翼的发展。&  首先提一下我们的邻国日本。日本电气化列车的受电弓滑板材料就经历了由纯铜、石墨、粉末冶金材料到浸金属碳滑板材料的过程。最早期,列车使用的是纯铜材料的滑板。纯铜滑板材料相对于硬铜的接触导线,纯铜的亲和力大,易引起粘着磨损,因此接触导线磨损严重,现在已被淘汰。二战中,为了节约战略物资铜,日本开发了导电性与自润滑性较好的石墨滑板材料,其优点是对接触导线的磨损小, 1945年以后该材料在私营铁路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石墨存在电阻系数较大、集电容量小、耐冲击性差等问题,所以,在年,铁道电气化协会适时推出了替代石墨的铜系粉末冶金滑板材料。其电阻系数比石墨滑板小,冲击韧性较石墨滑板有了一定的提高。在1964年日本新干线的开通之后,在列车的高速行驶中,含铜量多的铜系滑板材料和铜接触导线间亲和力较强,接触导线磨损严重;而石墨滑板材料的抗冲击能力较差,无法达到要求。这时,铁系滑板材料应运而生,铁系滑板材料在高速滑动时形成的铁氧化物减少了粘着磨损,从而使滑板材料磨损减轻。年日本高速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达到了210-240km/h,铁系滑板材料的磨耗值也达到了以往的3倍,为此日本研究人员向铁基粉末冶金材料中加入一些耐磨成分,但由于这种滑板材料对接触网导线的磨损十分严重,因此日本又开始研发新的滑板材料。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开始致力于电阻系数小、机械强度高的新型碳质滑板材料的研究,开发了浸金属碳滑板材料。该材料是在压力作用下利用金属液将碳质压块中的气孔填满而形成的,组织致密。虽然浸金属碳滑板材料由于制备方法的限制,含碳量过大、自身磨耗较大,但兼有纯碳滑板材料润滑性能好与铜系合金烧结滑板材料强度高、导电性好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高速列车用受电弓滑板材料,这一开发也为将来对新型滑板材料的研发指明了道路。&  继日本之后,20世纪70年代欧洲各国也竞相发展了高速铁路,滑板材料也得到相应的发展。法国的TGV,德国的ICE和西班牙的AVE都是具有代表性的高速铁路。起初,他们所使用的受电弓滑板材料为铜合金和纯碳滑板,由于铜合金滑板材料对接触网导线的亲和力大,现在其使用也在逐渐受到限制。20世纪90年代中期,欧洲也继日本之后开发了浸金属碳滑板材料,其电阻率低、强度高,磨耗率小,该材料在英国电气化铁路建设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在国内方面,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发展电气化铁路。1961年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凤段开通,当时路网导线选用铜质导线,滑板为软钢滑板。由于导线的磨损严重,在1967年改用碳滑板材料。但是碳滑板材料的机械强度较低,冲击韧性较差,并且在运行中会出现滑板折断和破裂,使用寿命低,特别是在雨季和潮湿地区,因摩擦力增大,常出现弓网故障。因此研究人员研制了粉末冶金滑板材料,在20世纪80年代初,铜基粉末冶金滑板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高速电力机车开始采用组织致密的浸金属碳滑板材料,这种滑板集碳材料和金属材料的优点于一体,因此,综合性能比较优越。近几年, 我国高速电气化路线使用的滑板材料基本上都是浸金属碳滑板材料。&  而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受电弓滑板潜在应用材料:&  首先是Ti3SiC2材料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关注。它是一种结构、导电和自润滑多功能合一的新型材料。其强度、电阻率和自润滑性能指标皆优于碳基材料和其他受电弓滑板材料,其耐高温性、抗氧化性及可加工性是现用受电弓滑板材料无法相比的,也有望成为制作高速电力机车的受电弓滑板材料,这对解决高速机车受电弓滑板的摩擦和电弧灼蚀损伤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另一种潜在应用材料是碳-金属纤维滑板。它是以金属纤维、金属粉末、金属丝网或它们的混合物增强碳基体,采用适当的混料方式使增强剂均匀地分布于基体中,然后进行冷压或热压,再经过高温烧结得到的复合材料。20世纪90年代初有日本研究人员制备了一种碳基体分布着钢纤维的复合材料,这种滑板综合了纯碳滑板和金属滑板各自的优点,从而改善了滑板的性能。&  再一种潜在应用材料就是C/C复合材料了。C/C复合材料是碳纤维强化的碳复合材料,它将碳纤维布重叠起来,经过压缩成型和烧结而制备的碳系复合材料。C/C复合材料与现用的碳系滑板相比,电阻率稍高一点,但是其密度小,而且质量轻,弯曲强度和耐冲击强度均为现用碳系滑板的2倍,从而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电气化铁路的不断发展势必会推动受电弓滑板材料的不断创新。而受电弓滑板的材料的更新和改善也会对铁路的运行带来更快的速度和更安全的保障。正是有无数的材料科研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奋斗,才有了我们生活的便捷与舒适。未来,新材料必将会使受电弓滑板这一高速列车之翼更有力,让高速列车更安全更强劲,从而让我们的出行和运输更快捷更和谐。&电接触理论在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中的应用研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电接触理论在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电接触理论是研究电接触产生、维持和消除过程当中,两导体接触界面或导体与等离子体界面发生的物理化学过程的学科。本论文中所研究的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的工作是滑动电接触的典型例子。
本文在分析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网导线相互作用规律的基础上,结合理论论证并考虑经济成本,研制了一种新型双润滑铜基粉末冶金滑板。在铜基粉末冶金滑板内部加入锡、石墨、铅等合金元素,其中石墨和铅都起到自润滑作用,同时外部采用铝包双润滑结构,将高强石墨润滑剂与粉末冶金滑板整体结合,进一步提高润滑效果。新滑板的设计主要包括滑板结构、制造方法、成分、滑板硬度值、滑板外壳、润滑块、滑板尺寸等几个方面的设计。最后对双润滑铜基粉末冶金滑板进行了性能检测,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6【分类号】:U264.34【目录】:
1 绪论9-25
1.1 电接触与电接触材料概论9-13
1.1.1 电接触的概念及电接触学科的发展9-11
1.1.2 电接触材料简介11-13
1.2 电力机车概述13-15
1.3 受电弓滑板简述15-20
1.3.1 滑板的工作条件及基本要求16
1.3.2 国外受电弓滑板研究状况及发展历史16-18
1.3.3 我国受电弓滑板的发展历史18-19
1.3.4 滑板的分类及性能特点19-20
1.3.5 受电弓滑板的发展趋势20
1.4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20-23
1.4.1 课题背景20-23
1.4.2 研究意义23
1.5 本文所做的工作23-25
2 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网导线相互作用规律分析25-39
2.1 受电弓滑板与接触导线的工况特点25-26
2.2 受电弓滑板与接触导线的摩擦磨损机理26-31
2.2.1 机械作用下的摩擦磨损26-28
2.2.2 强电流作用下的摩擦磨损28-31
2.3 受电弓与接触网导线相互作用的模型31-35
2.3.1 物理模型建立31-33
2.3.2 数学模型分析33-35
2.4 弓网系统中影响高速受流因素分析35-39
3 双润滑铜基粉末冶金滑板设计与试制39-50
3.1 双润滑滑板的设计39-43
3.1.1 结构设计39-40
3.1.2 制造方法的设计40
3.1.3 成分设计40
3.1.4 滑板硬度值的设计40-41
3.1.5 滑板外壳的设计41
3.1.6 润滑块设计41-42
3.1.7 滑板整体配合的设计42
3.1.8 滑板尺寸的设计42-43
3.2 双润滑滑板的试制43-45
3.2.1 实验设备43-44
3.2.2 双润滑滑板的试制过程44-45
3.3 工艺路线45-50
3.3.1 铜基粉末冶金滑板成型45-48
3.3.2 高强石墨润滑块成型48-49
3.3.3 铝壳成型49
3.3.4 整体装配49-50
4 双润滑铜基粉末冶金滑板性能检测及改制50-65
4.1 一般性检查50
4.2 组织检测50
4.3 性能检测50-53
4.3.1 导电性能检验51-52
4.3.2 硬度检查52
4.3.3 滑板寿命及与铝包钢接触线磨耗实验室检测52
4.3.4 滑板与铝绞线摩擦表面状态对比52-53
4.4 工业性运行试验53-54
4.5 双润滑铜基粉末冶金滑板的改制54-57
4.5.1 改制的原则54
4.5.2 改制的方法54-57
4.6 双润滑铜基粉末冶金滑板的应用前景展望57-65
5 结论65-6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7-68
参考文献69-70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袁茂雄;熊勇;;[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陈惠娟;许志红;;[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姜国强;[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肖铮;[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汝彬;[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贾巍;[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石立志;[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李本君;[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建军,朱波,王成国;[J];工程塑料应用;2003年08期
松山晋作,李春阳;[J];电力牵引快报;1997年01期
王贵青,陈敬超,孙加林;[J];材料导报;2003年01期
赵明元,杨绪红,朱衡君;[J];电力机车技术;2000年02期
王宁,单圣熊;[J];电气化铁道;2000年02期
黄汉忠,李木林;[J];粉末冶金技术;1997年01期
徐春园,张思成,陈卫华;[J];甘肃科技;2005年05期
青木纯久,张耀宏;[J];国外机车车辆工艺;1994年03期
SHUNICHI KUBO,陈宁;[J];国外机车车辆工艺;1998年06期
久保俊一,张孝仁,张芳;[J];国外机车车辆工艺;2000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红娇;[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胡建红;[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建军,朱波,王成国;[J];工程塑料应用;2003年08期
杨超,徐洪霞;[J];工程塑料应用;2004年07期
吴茵;龙春光;;[J];工程塑料应用;2010年05期
崔勇;胡光远;;[J];鞍钢技术;2011年01期
秦丽柏;孙廷富;张树勇;任政;胡莲卡;黄文淑;李岩;张华;刘环恩;;[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年06期
黄见秋,黄庆安;[J];半导体学报;2005年06期
苏红,毛军,薛琳;[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吴燕;吴俊勇;郑积浩;;[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殷军辉;郑坚;倪新华;贾长治;崔凯波;;[J];兵工学报;2012年06期
李孝志;李耀文;周廷萱;谢永松;方为荣;陈济华;;[J];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亮;彭辉;甘敏;;[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孙浩洋;;[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熊秀娟;杨广彬;张平余;;[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王渊渊;熊春华;乔小溪;徐金龙;赵巍;张向军;;[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王金燕;康瑛珂;张平余;;[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佘直昌;姚萍屏;樊坤阳;丁莉;肖叶龙;贡太敏;;[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李观宇;陈朝晖;;[A];重庆力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郑毅;田树枫;赵亮;;[A];2007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谢小鹏;王泽贵;;[A];2009年广东先进制造技术(佛山)活动周文集[C];2009年
邱海喆;晏华;王雪梅;张平;刘奇;唐龙;;[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姜国强;[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王德广;[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戈晓岚;[D];江苏大学;2010年
张昆华;[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林宝华;[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陈敬超;[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周晓龙;[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刘丽娜;[D];浙江大学;2010年
张志刚;[D];浙江大学;2010年
吴燕;[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锦志;[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程立;[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李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李果林;[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李凯;[D];郑州大学;2010年
王学君;[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王威;[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孟耀武;[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赵兰英;[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赵汝彬;[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松山晋作,李春阳;[J];电力牵引快报;1997年01期
徐晓峰;宋克兴;杜三明;;[J];材料保护;2008年07期
王贵青,陈敬超,孙加林;[J];材料导报;2003年01期
杨连威;姚广春;陆阳;;[J];材料导报;2005年11期
周晓龙;曹建春;陈敬超;张昆华;于杰;杜焰;耿永红;孙加林;吴大平;;[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年06期
郭凤仪;马同立;陈忠华;赵汝彬;姜国强;任志玲;;[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12期
堵永国,杨广,张家春,龙雁,王光华;[J];电工技术学报;1998年04期
王锐;[J];电力机车技术;1998年04期
赵明元,杨绪红,朱衡君;[J];电力机车技术;2000年02期
高春明,凌跃成,钱振华,刘春;[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顾焱;张勇;;[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尹延国;[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郭京波;[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李鹏;[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07年
董霖;[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吴积钦;[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汝彬;[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刘怡;[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陈建明;[D];中南大学;2004年
徐春园;[D];兰州理工大学;2005年
罗君;[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郭美华;[D];兰州理工大学;2007年
倪琲;[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杜春宽;[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唐春蓬;[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刘军;[D];湖南大学;2007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忠华;康立乾;李本君;石英龙;王铁军;;[J];高压电器;2012年05期
姜国强;陈忠华;温良;王智勇;;[J];材料导报;2013年08期
回立川;陈忠华;郭凤仪;;[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叶鹏;;[A];2009年山东省科协学术年会胶济客运专线相关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姜国强;[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建忠;[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刘军涛;[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章赛丹;[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马成;[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张博阳;[D];燕山大学;2013年
刘宝轩;[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跃,沈百令,张永振,邢建东;[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9年02期
松山晋作,李春阳;[J];电力牵引快报;1997年01期
久保俊一,夏寅;[J];电力牵引快报;1998年03期
陈进,黄伯云,邹志强;[J];材料导报;1994年05期
王贵青,陈敬超,孙加林;[J];材料导报;2003年01期
田素贵,张禄廷,王桂华,乔瑞庆,金寿日,李铁藩;[J];材料工程;2000年10期
张运,武建军,李国彬,申玉田,雷迁权;[J];材料科学与工艺;1999年02期
赵明元,杨绪红,朱衡君;[J];电力机车技术;2000年02期
戴南山;[J];电力机车技术;2001年01期
王青山;[J];电力机车技术;1995年Z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开运;;[J];机车电传动;1992年03期
翟洪祥,汪长安;[J];机车电传动;2003年S1期
刘建军,朱波,王成国;[J];工程塑料应用;2003年08期
余先涛,莫易敏;[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5年04期
刘芳;王黎;高晓蓉;王泽勇;赵全柯;;[J];上海铁道科技;2006年04期
潘连明,张国荣,钱中良,于鹰,盛伟,杨永吉,游庆;[J];机车车辆工艺;2001年03期
陈琳奇,倪文波,李芾;[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05年04期
久保俊一;彭惠民;;[J];国外机车车辆工艺;2007年02期
曲春浴;陆宗奎;;[J];炭素;2008年03期
曹秀峰;许晓勤;李军;;[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尹健;张红波;左劲旅;;[A];复合材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下册)[C];2010年
张永振;;[A];先进润滑抗磨材料研讨会论文集(PPT版)[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赵学毅 赵子强
孙华;[N];证券日报;2010年
杨振虎;[N];邯郸日报;2010年
;[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张强;[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1年
柏凡露 记者
慕伟刚;[N];黑龙江经济报;2011年
欧阳钢桥;[N];科技日报;2010年
本报通讯员
张少勇 张鹏
马国胜;[N];河北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袁华;[D];山东大学;2013年
卢文博;[D];山东大学;2012年
丁涛;[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姜国强;[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涂川俊;[D];湖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雪松;[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刘雪娜;[D];东北大学;2007年
陈坤峰;[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赵汝彬;[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康立乾;[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李本君;[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贾巍;[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黄显峰;[D];长春工业大学;2012年
石立志;[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董讷;[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主流媒体&山西门户
高速电力机车用受电弓滑板研发成品进入最后的测试阶段
10月23日,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创新项目——高速电力机车用受电弓滑板研发成品进入最后的测试阶段。我国高速列车至今使用的受电弓滑板依赖国外进口,该公司瞄准市场空白,今年4月与北京相关企业开展合作研发。目前,该项目已具备行业联通和产品试车的能力,此举将填补我国高…
&&&&&&&&10月23日,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创新项目——高速电力机车用受电弓滑板研发成品进入最后的测试阶段。我国高速列车至今使用的受电弓滑板依赖国外进口,该公司瞄准市场空白,今年4月与北京相关企业开展合作研发。目前,该项目已具备行业联通和产品试车的能力,此举将填补我国高铁、动车咽喉部件生产的空白。 刘 通 陈荣烨摄
( 责任编辑:刘洋
各位微友,4月“书香漫晋”名单新鲜出炉啦,一大波好书已作好准备随时恭候主人光临。请关注“山西新闻网”微信公众号(sxrb-com),回复“书香漫晋”,查看获奖名单,尽快来领奖哦。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微信公众号:sxxwwjzb
微信公众号:Asxsjz
微信公众号:sxxwwxjj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信公众号:sxrb-com
微信公众号:sxbzpu&&&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
的翻译结果:
查询用时:0.592秒
&在分类学科中查询
Development of Materials for Electric Locomotive Pantograph Slide Plate
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材料的发展
Research on New and High Performance Electric Locomotive Pantograph Slide Plate
新型高性能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的研究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actical status and problems of current electric locomotive pantograph slide plate,a novel pantograph slide plate is developed by using powder metallurgy technology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 of electric locomotive development.
在分析当前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的使用状况及其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基础上,用粉末冶金法研制新型受电弓滑板以满足我国电力机车发展的需要。
Copper-graphite composite is a very ideal self-lubricating and conducting material for electric locomotive pantograph slide plate.
铜一石墨复合材料是一种理想的自润滑、导电材料,是制备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等电接触元件的理想材料。
In view of existing problems of current electric locomotive pantograph slide plate,a new pantograph slide plate was developed using powder metallurgy technology.
通过分析当前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存在的各种问题,用粉末冶金法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受电弓滑板.
The Application Study of Electric Contact Theory in Pantograph Slider of Electric Locomotive
电接触理论在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中的应用研究
The pantograph slide is an important collecting component used in electric locomotive which
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是一种重要的滑动集电元件,对受电弓滑板的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作了比较全面的综述。
Not only its resistivity(0.20μΩ·m) is very low,but also its performances such as friction,abrasion and impact toughness etc. are much more excellent than that current ones,comparing to the carbon slide plate,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is reduced by 54.5%,abrasion rate decreased by 22.9%,impact toughness increased by 9.6 times and conductivity increased by 87 times.
它不仅电阻率很低(0.20μΩ.m),而且摩擦、磨损及冲击韧性等性能都远远优于当前正在使用的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与当前正在使用的碳滑板相比,摩擦系数降低54.5%,磨损量减少41%,冲击韧性提高9.6倍,导电性增强87倍。
The study of this thesis is on the pantograph slider of locomotive, which is a typical example of the sliding electric contact theory.
本论文中所研究的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的工作是滑动电接触的典型例子。
Study on Pantograph Contact Strips for Electric Locomotive
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的研制
Pantograph slide plates for electric locomotive
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
Study on Pantograph Contact Strips for Electric Locomotive
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的研制
CARBON SLIDE OF PANTOGRAPH FOR ELECTRIC LOCOMOTIVE
电力机车受电弓炭滑板
Pantograph slide plates for electric locomotive and their recent development
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的现状
Pantograph Slide Plates for Electric Locomotive and New Development
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的技术现状
查询“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译词为用户自定义的双语例句&&&&我想查看译文中含有:的双语例句
为了更好的帮助您理解掌握查询词或其译词在地道英语中的实际用法,我们为您准备了出自英文原文的大量英语例句,供您参考。没有找到相关文摘&&&&相关查询:
在Springer中查有关
在知识搜索中查有关的内容
在数字搜索中查有关的内容
在概念知识元中查有关的内容
在学术趋势中查有关的内容
2008 CNKI-中国知网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 备案号:110 1081725
&2008中国知网(cnki)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全站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
&& 资讯内容
受电弓滑板材料发展小史
受电弓滑板材料发展小史
  首先提一下我们的邻国日本。日本电气化列车的受电弓滑板材料就经历了由纯铜、石墨、粉末冶金材料到浸金属碳滑板材料的过程。最早期,列车使用的是纯铜材料的滑板。纯铜滑板材料相对于硬铜的接触导线,纯铜的亲和力大,易引起粘着磨损,因此接触导线磨损严重,现在已被淘汰。二战中,为了节约战略物资铜,日本开发了导电性与自润滑性较好的石墨滑板材料,其优点是对接触导线的磨损小, 1945年以后该材料在私营铁路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石墨存在电阻系数较大、集电容量小、耐冲击性差等问题,所以,在年,铁道电气化协会适时推出了替代石墨的铜系粉末冶金滑板材料。其电阻系数比石墨滑板小,冲击韧性较石墨滑板有了一定的提高。在1964年日本新干线的开通之后,在列车的高速行驶中,含铜量多的铜系滑板材料和铜接触导线间亲和力较强,接触导线磨损严重;而石墨滑板材料的抗冲击能力较差,无法达到要求。这时,铁系滑板材料应运而生,铁系滑板材料在高速滑动时形成的铁氧化物减少了粘着磨损,从而使滑板材料磨损减轻。年日本高速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达到了210-240km/h,铁系滑板材料的磨耗值也达到了以往的3倍,为此日本研究人员向铁基粉末冶金材料中加入一些耐磨成分,但由于这种滑板材料对接触网导线的磨损十分严重,因此日本又开始研发新的滑板材料。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开始致力于电阻系数小、机械强度高的新型碳质滑板材料的研究,开发了浸金属碳滑板材料。该材料是在压力作用下利用金属液将碳质压块中的气孔填满而形成的,组织致密。虽然浸金属碳滑板材料由于制备方法的限制,含碳量过大、自身磨耗较大,但兼有纯碳滑板材料润滑性能好与铜系合金烧结滑板材料强度高、导电性好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高速列车用受电弓滑板材料,这一开发也为将来对新型滑板材料的研发指明了道路。
  继日本之后,20世纪70年代欧洲各国也竞相发展了高速铁路,滑板材料也得到相应的发展。法国的TGV,德国的ICE和西班牙的AVE都是具有代表性的高速铁路。起初,他们所使用的受电弓滑板材料为铜合金和纯碳滑板,由于铜合金滑板材料对接触网导线的亲和力大,现在其使用也在逐渐受到限制。20世纪90年代中期,欧洲也继日本之后开发了浸金属碳滑板材料,其电阻率低、强度高,磨耗率小,该材料在英国电气化铁路建设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在国内方面,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发展电气化铁路。1961年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凤段开通,当时路网导线选用铜质导线,滑板为软钢滑板。由于导线的磨损严重,在1967年改用碳滑板材料。但是碳滑板材料的机械强度较低,冲击韧性较差,并且在运行中会出现滑板折断和破裂,使用寿命低,特别是在雨季和潮湿地区,因摩擦力增大,常出现弓网故障。因此研究人员研制了粉末冶金滑板材料,在20世纪80年代初,铜基粉末冶金滑板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高速电力机车开始采用组织致密的浸金属碳滑板材料,这种滑板集碳材料和金属材料的优点于一体,因此,综合性能比较优越。近几年, 我国高速电气化路线使用的滑板材料基本上都是浸金属碳滑板材料。
  而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受电弓滑板潜在应用材料:
  首先是Ti3SiC2材料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关注。它是一种结构、导电和自润滑多功能合一的新型材料。其强度、电阻率和自润滑性能指标皆优于碳基材料和其他受电弓滑板材料,其耐高温性、抗氧化性及可加工性是现用受电弓滑板材料无法相比的,也有望成为制作高速电力机车的受电弓滑板材料,这对解决高速机车受电弓滑板的摩擦和电弧灼蚀损伤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另一种潜在应用材料是碳-金属纤维滑板。它是以金属纤维、金属粉末、金属丝网或它们的混合物增强碳基体,采用适当的混料方式使增强剂均匀地分布于基体中,然后进行冷压或热压,再经过高温烧结得到的复合材料。20世纪90年代初有日本研究人员制备了一种碳基体分布着钢纤维的复合材料,这种滑板综合了纯碳滑板和金属滑板各自的优点,从而改善了滑板的性能。
  再一种潜在应用材料就是C/C复合材料了。C/C复合材料是碳纤维强化的碳复合材料,它将碳纤维布重叠起来,经过压缩成型和烧结而制备的碳系复合材料。C/C复合材料与现用的碳系滑板相比,电阻率稍高一点,但是其密度小,而且质量轻,弯曲强度和耐冲击强度均为现用碳系滑板的2倍,从而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电气化铁路的不断发展势必会推动受电弓滑板材料的不断创新。而受电弓滑板的材料的更新和改善也会对铁路的运行带来更快的速度和更安全的保障。正是有无数的材料科研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奋斗,才有了我们生活的便捷与舒适。未来,新材料必将会使受电弓滑板这一高速列车之翼更有力,让高速列车更安全更强劲,从而让我们的出行和运输更快捷更和谐。
? ? ? ? ? ?
? ? ? ? ? ?
? ? ? ? ? ?
客服热线:010-57
传真:010-
商务合作:010-
Copyright©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
京ICP证08013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sa200受电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