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2-5所示为硝酸钾溶液饱和曲线和氯化钠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然后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搅拌至完全溶解.此时对相应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溶液可能变成不饱和溶液 B.盛乙的试管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减少 C.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 题目详情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然后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搅拌至完全溶解(如图1),此时对相应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溶液可能变成不饱和溶液  & B.盛乙的试管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减少  & C.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 D.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情况;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溶质质量分数=×100%. 解答:& 解:A、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时,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甲溶液可能变成不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 B、因为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盛乙的试管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增多,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小,因此溶质质量分数减小,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D. 点评:& 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化学
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科目:初中化学
生活中下列物质,显碱性的是(  )
肥皂水(pH=10)
柠檬汁(pH=2)
蒸馏水(pH=7)
酱油(pH=5)
科目:初中化学
如图表示的是KNO3和Na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T2℃时,KNO3溶液的浓度一定等于NaNO3溶液的浓度  & B.T1℃时,在50g水里加入15g KNO3固体,充分溶解,可得到65g溶液  & C.T1℃时,往180g NaNO3饱和溶液中加入620g水可配成质量分数为10%的NaNO3溶液  & D.若KNO3中混有少量NaNO3,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
科目:初中化学
下图中①、②为氧元素、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 (1)氧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铝元素的质子数是&& &&. (2)C粒子属于      (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若D为原子,则ⅹ=      .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序号).  
科目:初中化学
溶解度是解决溶液相关问题的重要依据. Ⅰ.根据图1解决下列问题:(M,N均不含结晶水) (1)温度为  ℃时,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1℃时,将20gM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g.保持温度不变,向该溶液中再加入10g水充分搅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t2℃时,将25gN加入50g水中,完全溶解后要提高该溶液的溶解质量分数,其操作方法是  . Ⅱ.根据表格解决实际问题:
某KNO3样品中含有少量K2CO3,其提纯过程如图2: (1)图2中溶液C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为  g(结果保留整数).
科目:初中化学
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  ℃时,A、B两种物质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相等; (2)若B中混有少量的A,最好采用  的方法提纯B; (3)现有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①加入C物质;②恒温蒸发溶剂;③  ; (4)t3℃时将2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5)将t3℃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科目:初中化学
学习化学可以帮助你变得聪明,防止走人生活和学习的某些误区.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水银不是银,而是金属汞,常温常压下呈液态,有毒  & B.铅笔芯中不含铅,主要是石墨和粘土  & C.干冰不是冰,而是固体二氧化碳  & D.苛性钠不是钠,而是一种常见的盐
科目:初中化学
如图所示,甲图表示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乙图表示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由甲图可知,氯化钠在40℃时的溶解度为36.6g  & B.由乙可知,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C.比较甲乙可知,可采用蒸发结晶来提纯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晶体  & D.比较甲乙可知,相同温度下影响固体溶质溶解度的因素是溶质的性质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溶质的质量分数
《》其他试题
您感兴趣的《》试卷
Copyright ? 2011-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17教育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教案溶液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浙江省中考选编有答案)
教案溶液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浙江省中考选编有答案) 投稿:魏簀簁
溶液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 中考练习( A )1.(2014温州-10)20℃时,取下表中的四种物质各20克,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有固体剩余的是A.2.(2014嘉舟-10)图所示是a、b、c(不含结晶水)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专题考点一:细菌、真菌例1:与右图所示生物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物是一种杆状细菌B.在生态系统中,该生物属于生产者C.该生物依靠呼吸作用贮存能量D.该生物有细胞核考点二、花的结构,果实、种子的形成.例2:(2011杭州)为了…
小学低年级下学期体育教学计划龙湾学校 林少洪一、学情分析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兴趣难持久,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对体育课的认识不足,加上体育室外课干扰因素多,每一个一线的体育老师都知道:要上好、上活低段的体育课是有一定难度。体育教…
溶液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 中考练习
1.(2014温州-10)20℃时,取下表中的四种物质各20克,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有固体剩余的是
A.2.(2014嘉舟-10)图所示是a、b、c(不含结晶水)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
B.t2℃时,将a的溶液降温至t1℃,可能有晶体析出
C.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可将饱和的c物质溶液变成不饱和
3.(2014宁波-19)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充分
搅拌后,现象如图甲;然后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由这一过程可知
A.图甲中a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比b溶液大
B.图乙中a、b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C.图丙中表示a的溶解度曲线是M
D.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2014金义-1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1 2 温度/℃
A.t1℃时,向100克水中加入20克甲,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甲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溶液的质量不变
C.乙饱和溶液温度降低,有晶体析出,是化学变化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降低甲饱和溶液温度的方法提纯甲
5.(2014湖州-37)电解水实验中,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可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
(1)实验过程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2)某次实验中,将10克10. 8%的稀硫酸倒入盛有98克水的烧杯中混合均匀得A溶液,则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2014台州-1)2013年底,浙江省委、省政府发出了“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的五水共治动员令。下列做法与“五水共治”行动相符合的是
A.围湖造田
B.随意倾倒生活垃圾
C.及时拧紧水龙头
D.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7.(2014嘉舟-19)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要了解工厂排放的废水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图中表示了7个可能的水样采集点(箭头表示水流方向),其中最重要的采集点是
A.①③④⑦
B.①②⑤⑦
C.②③④⑥
D.②⑤⑥⑦
8.(2014丽衢-3)“五水共治,治污在先”是我省提出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政策,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你认为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不任意排放生活污水
B.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工业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D.牲畜粪便适当处理后再施用
9.(2014金义 -21)义乌国际商贸城四区是目前国内科技含量最高的市场之一。(2)义乌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少,用水紧张。为此市场内设计了一套先进的雨水收集系统。每年可收集大量雨水、空调水,充分地利用了水资源。说说你在生活中的一个节水措施
用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
10、(2013杭州-18)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两种不同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定相同
B.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200毫升某溶液,密度为1.2克/厘米3,其中含溶质24克
C.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11、(2013金丽-18)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B ) ..
A.3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25克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变成不饱和溶液
C.B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D.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12、(2013宁波-1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
A.两种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B.两种溶液的质量仍相同
C.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甲大
D.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比甲多
13、(2013湖州卷-10)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大
B.t1℃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
C.t2℃,80克硝酸钾溶于100克水中得到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t1℃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到t2℃,溶液质量分数增大
14、(2013衢州卷-19)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时A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
B.t℃时B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后仍然饱和
C.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仍然饱和
D.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
15、(2013州卷-11)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不正确的是
A.28℃时1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4克B.60℃时等质量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钾比28℃时多
C.①②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③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16、(2013义乌-20)科学研究中常用图像来表示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在某温度下,将少量氢氧化钙加入到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图甲表示整个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图乙表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小阳同学要根据观察和思考,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图像,此图像反映了该过程中
A.溶质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B.溶剂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C.溶质的溶解度与时间的关系
D.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时间的关系
17、(2013绍兴卷-15)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得到相应的五种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t1℃时,溶液①是不饱和溶液
B.t2℃时,溶液④是饱和溶液
C.t1℃时,溶液⑤是饱和溶液
D.t2℃时,溶液③是不饱和溶液
18、(2013衢州卷-22)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粗盐,含有较多的杂质,需要精制。为了除去粗盐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设计了如图A、B、C三个步骤。
(1)B步骤称为
(2)C步骤中,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应该 B
(填字母)。
A.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
B.移去酒精灯,用玻璃棒继续搅拌
C.继续加热蒸干水分,再移去酒精灯
19、(12宁波-16)一定温度下,有一杯食盐水,杯底尚有少量食盐固体不能溶解。现将新鲜的萝卜块放入其中,放置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原食盐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萝卜块质量一定减少
C.杯中的食盐固体一定全部溶解
D.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20、(12嘉舟-8)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C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b物质宜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取晶体
C.t1℃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t2℃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的物质,b比a多
21、(12绍兴-11)由图可知,从0℃升温到50℃,一定量的水中能溶解的质量变化最大的物质是( C
22、(12金丽-15)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若分别将100克甲、乙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2℃降至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溶液都仍为饱和溶液
B.两物质的溶解度:甲>乙
C.两溶液的质量:甲﹤乙
D.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23、(12衢州-11)周末,感到有点饿的甲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图所示)。下列操作或现象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C
A.泡糖水时进行了充分搅拌
B.糖水热的时侯白糖全部溶解
C.凉的糖水底部有剩余的白糖
D.喝糖水时感到很甜
24、(12台州-16)通过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25、(12杭州-26)(4分)已知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如果要配制该物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溶液200克,需要水克,此时溶液的温度应为
26、(12湖州-24)t℃时,两个装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带结晶水的甲、乙物质各80克,充分搅拌。根
据如图溶解度曲线判断,此时
溶液是饱和溶液,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44.4%(或0.44)
27、(12嘉舟-35)很多人喜欢吃腌制的梭子蟹,某人想用2400克水配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食盐水来腌制。
(1)食盐水是一种溶液,其中的溶质是。(用化学式表示)
(2)若每包食盐的质量为500克,根据他的想法,至少需要购买几包食盐?
28、(12义乌-36)汽车蓄电池中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8%,密度为1.2克/厘米3。若要在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这种稀硫酸630 克。求:
(1)630 克稀硫酸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2)需要浓硫酸多少克?
630克【解析】(1) V?m?=525毫升… …………………………2分 3?1.2克/厘米
(2)28%×630克=98%×m ………………………………………………1分
29.(11义乌卷)根据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甲物质溶解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物质溶解度。
(2)40℃时,将80g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30.(11义乌卷)实验室要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
(1)配制溶液需完成计算、称量、
三个步骤。
(2)会导致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选项有哪些?
A.硝酸钾中有杂质
B.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
C.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D.配制完成后移取液体时有部分溅出
31.(11宁波卷)如图所示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30℃时,A的溶解度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的溶解度;
(2)20℃时,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A溶液100g,需要5g,配制时要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附砝码)、100mL量筒、滴管、烧杯和
32.(11衢州卷)如图所示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
C.t2℃时,a、b的溶解度相同,均为40克
D.t3℃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0%
33.(11温州卷)图甲为蔗糖的溶解度曲线。现将剩有蔗糖固体的饱和溶液降温,则烧杯底部的蔗糖固体质量将
D.先变小后变大
34.(11湖州卷)往装有100毫升水的烧杯中加入1克熟石灰,充分搅拌,底部仍留有较多熟石灰。实验后同学们分析实验现象及数据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一:烧杯中形成的溶液为室温下的熟石灰饱和溶液;
结论二:在室温下,熟石灰的溶解度小于1克;
(1)上述结论正确的是
结论一和结论二
35.(11嘉舟卷)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发现a溶液有晶体析出,b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再向b溶液加入少许b晶体,晶体消失。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a、b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36.(11金丽卷)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该温度下,某氯化钠溶液的组成模型如右图,请你回答:
(1)该溶液的溶质是
氯化钠(或“NaCl”、“36克”)
(2)保持温度不变蒸发10克水后,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不变”)
37.(11绍兴卷)如图甲是几种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30℃时,在100克水中加入11克b物质。充分搅拌,得到溶液Ⅰ;在溶液Ⅰ中继续加入89克b物质,充分搅拌,得到溶液Ⅱ;加热溶液Ⅱ至60℃,并充分搅拌,得到溶液Ⅲ。下列是小敏绘制的溶液Ⅰ、Ⅱ、Ⅲ的溶质质量分数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38.(2010.衢州)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100克蔗糖溶液的烧杯中再加入5克蔗糖,充分搅拌后,一定保持不变的是
A.溶质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蔗糖的溶解度
39.(2010.湖州)用毛笔蘸取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在竹片上画花,然后把竹片放在小火上烘干,再用水洗净,在竹片上就得到黑色或褐色的花样,一幅精美的竹片画就制成了。
(1)稀硫酸在烘干的过程中成为浓硫酸,浓硫酸使富含纤维素的竹片呈现黑色或褐色,在这个过程中竹片发生了(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直接用浓硫酸在竹片上画花具有危险性,必须将浓硫酸进行稀释。在实验室把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5%的稀硫酸,需用量筒量取 1860 毫升的蒸馏水,稀释时需要的仪器有烧杯和 玻璃棒 。
40.(2010.绍兴)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1℃时往两个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克A物质和b克B物质,充分搅拌后都加热到t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两杯溶液均是不饱和溶液
B.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溶液为饱和溶液,B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C.t2℃时,A的溶解度比B的溶解度大,两杯溶液均是不饱和溶液
D.t2℃时,A的溶解度比B的溶解度大,A溶液为不饱和溶液,B溶液为饱和溶液
41.(2010.金华)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溶解度曲线得出以下几条信息,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甲和乙的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2℃时·把30克甲溶解在10。克水中,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D.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比乙大
42. (2010.义乌)日,我市举行了初中科学知识应用暨探究技能比赛,其中的叶脉标签制作项目是由选手在规定时间内,根据自己的创意设计,对叶脉进行染色、绘画、裁割、拼接等艺术加工。比赛时某组选手配制了2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比赛结束后他们对剩余的氢氧化钠废液用盐酸进行了中和处理。
(1)配制上述溶液时需要氢氧化钠固体
__ 20__ __
43.(2010.宁波)木糖醇是目前市场上一种常见的蔗糖替代品,如图所示为木糖醇溶解度曲线。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糖醇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B.木糖醇溶液从30℃升温到50℃,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木糖醇溶液从50℃降温到30℃,一定没有晶体析出
D.30℃时,75克木糖醇可以完全溶解在100克水中
44.(2010.杭州)如图为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a、b两种饱和溶液的浓度相同时的温度是℃
(2)要从b物质的溶液中析出晶体,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3)若要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以上的a溶液,配制时的温度应不低于℃
45. (2010.浙江温州)在研究物质溶解性的实验中,小明将5克硝酸钾加入10克水中,充分振荡后静置,现象如图甲。
(1)小明认为图甲试管中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判断的依据是
试管底部还有硝酸钾固体
(2)对该试管进行加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溶液,此时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是。(不考虑水的蒸发,计算结果精确到0. 01)
溶液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 中考练习( A )1.(2014温州-10)20℃时,取下表中的四种物质各20克,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有固体剩余的是A.2.(2014嘉舟-10)图所示是a、b、c(不含结晶水)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
溶液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 中考练习( A )1.(2014温州-10)20℃时,取下表中的四种物质各20克,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有固体剩余的是A.2.(2014嘉舟-10)图所示是a、b、c(不含结晶水)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
溶液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 中考练习( A )1.(2014温州-10)20℃时,取下表中的四种物质各20克,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有固体剩余的是A.2.(2014嘉舟-10)图所示是a、b、c(不含结晶水)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
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2014o长宁区一模)NaCl、KNO3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①t1℃氯化钠的溶解度硝酸钾(填“>”或“<”或“=”);②图1中a点的含义是;③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要提纯硝酸钾可采用的方法.④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一】提纯NaCl(如图3)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Ⅰ.操作①、②、③依次为如图2中的(填序号);Ⅱ.若得到NaCl的产量比实际值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填序号);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混合液流入滤液中B.蒸发时受热不均匀,有晶体溅出C.蒸发时,看到有晶体析出,立即停止加热D.溶解15g含有泥沙的NaCl样品时,加入的水量不足Ⅲ.用上述实验所得纯净的氯化钠,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50g,需要氯化钠g.【实验二】溶解和结晶请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和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100g水)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如图4):Ⅳ.上述溶液中的溶质是,上述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数字序号),⑤所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实验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填数字序号).Ⅴ.为了防止水体污染,小组同学提出了如下方案处理实验后的废液:步骤Ⅰ:将⑤继续冷却至0℃,过滤,共可回收得到KNO3固体g;步骤Ⅱ:将步骤Ⅰ中的滤液(忽略过滤中的损耗)稀释,可得到g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KNO3溶液,用做肥料. - 跟谁学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2014o长宁区一模)NaCl、KNO3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①t1℃氯化钠的溶解度硝酸钾(填“>”或“<”或“=”);②图1中a点的含义是;③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要提纯硝酸钾可采用的方法.④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一】提纯NaCl(如图3)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Ⅰ.操作①、②、③依次为如图2中的(填序号);Ⅱ.若得到NaCl的产量比实际值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填序号);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混合液流入滤液中B.蒸发时受热不均匀,有晶体溅出C.蒸发时,看到有晶体析出,立即停止加热D.溶解15g含有泥沙的NaCl样品时,加入的水量不足Ⅲ.用上述实验所得纯净的氯化钠,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50g,需要氯化钠g.【实验二】溶解和结晶请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和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100g水)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如图4):Ⅳ.上述溶液中的溶质是,上述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数字序号),⑤所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实验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填数字序号).Ⅴ.为了防止水体污染,小组同学提出了如下方案处理实验后的废液:步骤Ⅰ:将⑤继续冷却至0℃,过滤,共可回收得到KNO3固体g;步骤Ⅱ:将步骤Ⅰ中的滤液(忽略过滤中的损耗)稀释,可得到g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KNO3溶液,用做肥料.(2014o长宁区一模)NaCl、KNO3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①t1℃氯化钠的溶解度硝酸钾(填“>”或“<”或“=”);②图1中a点的含义是;③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要提纯硝酸钾可采用的方法.④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一】提纯NaCl(如图3)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Ⅰ.操作①、②、③依次为如图2中的(填序号);Ⅱ.若得到NaCl的产量比实际值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填序号);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混合液流入滤液中B.蒸发时受热不均匀,有晶体溅出C.蒸发时,看到有晶体析出,立即停止加热D.溶解15g含有泥沙的NaCl样品时,加入的水量不足Ⅲ.用上述实验所得纯净的氯化钠,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50g,需要氯化钠&g.【实验二】溶解和结晶请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和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100g水)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如图4):Ⅳ.上述溶液中的溶质是,上述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数字序号),⑤所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实验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填数字序号).Ⅴ.为了防止水体污染,小组同学提出了如下方案处理实验后的废液:步骤Ⅰ:将⑤继续冷却至0℃,过滤,共可回收得到KNO3固体&g;步骤Ⅱ:将步骤Ⅰ中的滤液(忽略过滤中的损耗)稀释,可得到g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KNO3溶液,用做肥料.科目:难易度:最佳答案解:①由图可知:t1℃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比较方法为:由t1℃向上作纵坐标的平行线,与两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在上面的说明其溶解度大;②图1中a点表示: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或31.6g/100g水;③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所以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要提纯硝酸钾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的方法(即先升高到较高的温度,配成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然后降温、过滤即可得到硝酸钾晶体,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氯化钠的量较少,且其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变化不大);④Ⅰ、要提纯氯化钠,可先将含泥沙的氯化钠溶解,然后进行过滤,再加热蒸发氯化钠滤液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所以操作①、②、③依次为溶解、过滤、蒸发;Ⅱ、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混合液流入滤液中,则有部分泥沙进入滤液,会导致氯化钠的产量比实际值大,不符合题意;B.蒸发时受热不均匀,有晶体溅出,导致氯化钠的产量比实际值小,符合题意;C.蒸发时,看到有晶体析出,立即停止加热,会导致有部分氯化钠未析出,依然在液体中,使氯化钠的产量比实际值小,符合题意;D.溶解15g含有泥沙的NaCl样品时,加入的水量不足,氯化钠未全部溶解,导致氯化钠的产量比实际值小,符合题意;Ⅲ、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50g,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50g×5%=2.5g;Ⅳ、硝酸钾溶于水得到的溶液中溶质是硝酸钾,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将25g硝酸钾溶于100g水中得到的溶液①为不饱和溶液,再加入25g时得到的溶液②为饱和溶液且有硝酸钾剩余50g-31.6g=18.4g,将②溶液升温到40℃,因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g,因此得到的溶液③为不饱和溶液,再加入25g得到的溶液④仍为饱和溶液,再降温到20℃时得到的溶液⑤是饱和溶液,且析出硝酸钾晶体;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所以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其溶解度相同,②⑤均为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所以二者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Ⅴ、步骤Ⅰ:根据题意:整个实验过程中加入的硝酸钾的质量是75g,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3.3g,所以将⑤继续冷却至0℃,过滤,共可回收得到KNO3固体的质量为:75g-13.3g=61.7g;步骤Ⅱ:滤液是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即100g水中溶解了13.3g硝酸钾,根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设得到的KNO3溶液的质量为x,可得13.3g=x×1%,解得 x=1330g;故答案为:①>;②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或31.6g/100g水;③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④Ⅰ、CBA;Ⅱ、BCD;Ⅲ、2.5;Ⅳ、硝酸钾或(KNO3);①③;有晶体析出;②⑤;Ⅴ、61.7;1330.解析①据溶解度曲线可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②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③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进而分析提纯物质的方法;④Ⅰ、粗盐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并结合流程图分析解答;Ⅱ、根据操作过程分析可能造成氯化钠产量偏低的原因:可能是加热时有部分溅出,或食盐未全部析出,或加入的水较少,氯化钠未全部溶解;Ⅲ、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Ⅳ、硝酸钾溶液中溶质是硝酸钾,并结合不同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判断溶液是否饱和及是否析出晶体;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所以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其溶解度相同,据此分析解答;Ⅴ、根据40℃和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判断析出晶体的质量,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硝酸钾溶液饱和曲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