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数学"哪一盆是九块饼干"教案

中班下期数学教案:涂一涂_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幼儿教育网,正确认识幼儿教育以及科学对待幼儿教育,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中班下期数学教案:涂一涂
活动目标:1、巩固对6以内数的认识,并学习按顺序排列圆点卡片。 2、培养幼儿能按教师要求自己检查自己的操作结果。
1、1&6的圆点卡片2套,铃鼓1个,油画棒一盒。
2、幼儿每人一张作业纸,每张桌子一盒油画棒。
一、听鼓声拍手。
1、我们一起做听鼓声拍手的游戏,老师敲鼓,小朋友拍手,老师敲几下鼓,你们拍手的次数要比鼓声少1,拍完后说说老师敲了几下鼓,你拍了几下手,如:你敲6下鼓,我拍5下手,5比6少1。
2、老师按以下顺序敲鼓:6、5、4、3、2。
二、涂圆点。
1、老师出示数量为6的圆点卡片,提问:卡片上有几个圆点?(6个)2、我们一起来做一张比6少1的圆点卡片,该涂几个圆点呢?(5个)
为什么?(因为5比6少1)
3、老师演示用油画棒涂5个圆点,让幼儿观察5比6少1,提问,还有哪些数比6少呢?
4、引导幼儿说出另外4个比6少的数字,分别是4、3、2、1。
三、幼儿操作练习。
请幼儿拿出作业纸,按顺序涂比6少的圆点,教师巡视,了解幼儿操作情况,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幼儿涂完后,要求幼儿检查是否有遗漏。
四、展示操作结果。
1、根据幼儿操作情况,选3张作业贴在黑板上,一张是从少到多的顺序,一张是从多到少的顺序,一张是有遗漏或重复,没按顺序排列的。
2、让幼儿进行比较,谁做得对?为什么?不对的应该怎么改?
3、引导幼儿知道正确的有两种:从少到多或从多到少排列的。
4、幼儿集体说出哪些数比6少。
上一篇: 下一篇:
看过《中班下期数学教案:涂一涂》的同学还看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中班数学教案,幼儿园中班看图识字,幼儿园中班认字,幼儿园中班..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做饼干(数学)_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做饼干(数学)
目标: & &感知物体的大小与数量的关系 学习用数字、图形记录结果
& 准备: 过程: 一、 为小兔做饼干 ――出示兔子玩具及饼干,小兔从点心店买来一盒好吃的饼干,它们是什么样的呢?(有大有小) ――小兔吃了还想吃,想请我们帮忙再做一些饼干。 ――引导幼儿用模具在泥块上压印饼干,看看每块油泥能做几块饼干,并用写数字或画图形(圆点、短线等)的方法记录。 ――在操作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做饼干时采用的方法,并引导幼儿探索怎样压印才能多做一些饼干。 ――从幼儿所做饼干数量的不同,引导幼儿发现在同样大小的“面皮”上压印的饼干大小与数量的关系:饼干大,数量少;饼干小,数量多。 二、 谁做的饼干多 ――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做出的饼干数量,比一比谁做的饼干多,为什么。 ――找出饼干做得最多的幼儿,请他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模具,怎么做的?为什么能做那么多。 ――幼儿再次尝试做饼干,将前后2次的操作结果做一比较,发现在同样大小的面积上压印的饼干大小与数量的关系,初步获得如何有效合理地在有限的面皮上印制饼干的经验和方法。
做饼干(数学) 相关文章:查看更多>>当前位置:&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找规律
&&&&预设目标:
&&&&1、通过活动,学习按某一特征有规律地间隔排列规律排列。&&&
&&&&2、在探索寻找活动中,选择不同的方法尝试有规律排序。
&&&&&&&&&&&
&&&&3、培养幼儿有初步的推理能力,发展幼儿创造力。
&&&&活动准备:
&&&&1、各种排列规律的卡片。&&&
&&&&2、各种颜色的木块、几何图形、贴绒图案若干。&&&
&&&&3、操作卡片每人一份。
&&&&活动预设:&&&&&
&&&&一、自由探索。&1、以游戏:“寻宝”引入活动。让幼儿寻找藏在“草地”上的卡片,打开卡片看看上面有些什么?&2、讨论卡片上不同的变化,说说它们的排列规律。
&&&&二、发现规律。&&1、观察卡片上物体的排列,让幼儿感知物体排列的次序规律。学习按颜色、几何图形、图案间隔排列的方法。&2、请幼儿补规律。找出卡片上物体的规律,想想接着应该排什么?&3、幼儿动手操作,把缺的补上去,将规律补完整,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补。
&&&&三、尝试自由排列。&1、介绍各组活动的内容和要求。第一组:按颜色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颜色的木块进行间隔排列。第二组:按几何图形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几何图形进行间隔排列。第三组:按图案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图案进行间隔排列。&2、幼儿自选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尝试进行有规&3、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本文来自:中国成长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九叶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幼儿园中班数学〈数数有几个〉教案与反思_百度知道
幼儿园中班数学〈数数有几个〉教案与反思
提问者采纳
但真正自己在尝试时才明白这样一句话“台上三分钟,不仅节约了纸张。孩子们的操作材料进行了一些调整,她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课后有老师给我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还有罐。我问如果下面格子里的数字是34,那边拍下,我拿着相机到超市这里拍下?结果没有孩子回答,在网上继续观摩吴老师的这一节精彩的教学活动,觉得如此流畅与成功,虽然课前已经做好了准备,括号里的小字改成什么就可以了,自己说的太多,相信在今后的制作课件中还会用到这样的技能技巧,熟悉活动的基本环节!然而:活动第二部分的第二次操作应该是活动的重点部分,认为我在处理活动的重点方面过于急躁。因此、设计到开展,比如点击出现答案,几次被超市的人误以为是食品安全检查的工作人员:盒。在一句句的理解基础上将之转变内化为自己的思维。从整个活动的准备、转变成自己的语言:周老师来告诉你们吧,都从中学到了很多很多,孩子们会对活动感兴趣吗:我问如果饼干下面非要写上数字四?孩子们能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吗,出了盒以外?她是怎么问的,给予孩子们思考的时间,知道了自己存在的不足。我立即予以表扬,接下来的问题立刻显现,看来他们还是没有理解括号里的小字所代表的意思要翻版这次活动,小字不同,继续追问还有没有不同的答案、甚至每一句话都进行剖析。素材收集好了之后,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减少了孩子们拿取材料对活动的干扰,每个环节之后的小结语她是怎么说的、箱,开始制作,心想可能没有孩子能想出别的答案了,才发现原来在观摩名师开展这节活动时,如,将原活动中的两张操作材料并为一张,台下十年功”啊,孩子们对这个活动十分感兴趣。这是我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应该避免的错误。看似很简单的课件,过度语是如何设计的等等。其次是准备教具,不管自己成功与否。而我在引导孩子们解决发现活动的难点时,于是我说,小字应该变成什么就可以了?问了几遍,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好,理解活动目标,却非常有效?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为了收集做课件的素材,让孩子明白括弧中的小字代表不同的意思,孩子们似懂非懂,此时我有些急躁了,做好引导者的工作,但活动前还是免不了要担心,在制作的过程中我学会了一些制作的技巧,我借助网络资源、筒、罐,正反面打印。最后是组织教学,终于有个孩子说,结果没有一个孩子能说出来,例如,动画插入等等、碗等等。将原执教者的每一个环节,首先要吃透原教师的设计意图,数量也不同是活动的难点部分,活动中吴老师用了一个简单的课件,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教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