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飞在道州市县井塘乡中学演讲

道县地区概况
&&来源:互动百科 &&责任编辑:沈海龙
  道县又称道州,位于南部,毗邻两广。素有&襟带两广,屏蔽三湘&之称。道县古称道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特产丰富。资源丰富,是省有色金属之乡。
道县 - 基本概况
  道县地处湘南,毗邻两广,是湖往、、及西南地区的要塞,是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承接基地。全县辖9个镇、14个乡、3个国有农场,总面积2442平方公里,总人口66万人。础、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为根本出发点,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以调整经济结构为重点,突出招商引资,大力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和城镇化,全面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推动全县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道县古称道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建立县制,历为郡、州治所在地,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及近代革命家何宝珍等历史名人都诞生在这片热土上。境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天下谷源、人间陶祖&的玉蟾岩遗址;有都庞岭国家自然保护区、湘源温泉生态景区、天下一绝&&月岩景区,还有享誉千年的&四奇&、&八景&等丰富的资源。
  道州历来为湘南桂北物质集散地和兵家必争之地。东距170公里,与京广线,京珠高速相接;西距180公里,与湘桂线,衡昆高速相接;北上、,南下、,西出、,均可朝发夕至。207国道贯穿南北,省道横贯东西,潇水河入湘江过洞庭可直达。县城北郊还有一个56万平方米的机场,是湘南及两广北部地区十余县市,飞机播种、杀虫、物探、航测的作业基地。洛湛铁路预计今年道县段全面开工,福贵线也将争取从道县经过,届时道县将成为南方新崛起的重要交通枢纽。道县的山水和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山川秀丽奇绝,国家级风景区千家垌早已蜚声中外,风景区湘源温泉度假村、濂溪故里、月岩、两河口水上乐园,或为山奇,或为水秀,可谓各擅胜场。令游客流连忘返。
  道县特产丰富,柑桔有&金桔出营道者,为天下冠&之美称;&道州红瓜子&畅销东南亚;&道州灰鹅&是湖南省十七个地方名优品种之一,荣获部&优质出口产品&称号;&道州厚朴&等享誉全国市场。通过多年的发展,道县已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厚朴生活基地县、秸秆养牛基地县、天然草原恢复建设基地示范县、国家湘南脐橙优势产业带和湖南省蔬菜生产重点基地县、油茶生产基地县。
  道县矿产资源丰富,是湖南省有色金属之乡。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达20多种,其中锡、钨矿的储量和品位均居全省第二位,金属锂、铷矿为湖南省独有,蚣坝镇后江桥和祥霖铺镇的大型金属矿床在全国榜上有名。据勘探,全县锡钨矿的保有储量达160万吨、铅锌矿220万吨、锰矿3400万吨、铁矿1500万吨、锂矿40万吨、铷矿16万吨、高岭土2000万吨。境内水系发达,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小水电开发潜力大,全县水能蕴藏总量达36.18万千瓦,2002年被列为国家以电代燃料生态工程试点县。
  道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道县人民立足深厚的传统文明与文化,并正以自己的智慧与勤奋创造崭新的历史。
道县 - 行政区划
&&& 区划图设9个镇、14个乡、2个国营林场、1个国营农场、22个居民委员会、275个居民小组、564个村民委员会,4290个村民小组。26个乡、镇、场是:
  道江镇、梅花镇、寿雁镇、仙子脚镇、清塘镇、祥霖铺镇、四马桥镇、蚣坝镇、白马渡镇、东门乡、富塘乡、乐福堂乡、桥头乡、营江乡、万家庄乡、新车乡、审章塘瑶族乡、上关乡、井塘瑶族乡、横岭瑶族乡、白芒铺乡、国营道县月岩林场、国营道县桥头林场和国营道县大坪铺农场。
道县 - 历史沿革
  《汉书&职官志》载:&县有蛮夷曰道。&古营道县、道州、宏道县和后来的道县,其名称均源于此。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营浦县,为道县建县之始,因县治位于营水之滨而得名。三国时吴宝鼎元年(266)置营阳郡,郡治在营浦。隋代为永阳县地。唐代先为营道县地,后为宏道县地。宋代复为营道县地。明清时为道州地。民国2年(1913),改为道县。
  秦嬴政二十六年(前221),设营浦县,隶长沙郡,是为道县建置之始。
  汉元鼎六年(前111)隶零陵郡。
  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分零陵郡置营阳郡,营浦为郡治。
  梁天监十四年(515),改营阳郡为永阳郡,营浦郡为郡治。
  隋开皇九年(589),改零陵郡为,废永阳郡,并营浦、谢沐二县为永阳县,隶。大业三年(607),复改永州为零陵郡,永阳隶之。
  唐武德四年(621),以零陵郡之营道、永阳二县置营州,改永阳县为营道县(原营道县改唐兴县)。次年,改州为南营州。贞观八年(633),改名道州。贞观十七年,废道州,营道改属永州。上元二年(675),复置道州,统五县,营道属之。天宝元年(742),改州为道州江华郡,改县为宏道。乾元元年(758),废郡名,复称道州。
  五代十国时期,道州仍辖五县,宏道为州治。
  宋建隆三年(962),改宏道县为营道县。两宋时期,道州辖四县:营道、江华、永明、宁远。
  元至元十三年(1276),道州置安抚司,次年改为道州路,置总管府。营道县属湖广行省湖南道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改道州路为道州府,营道为府治。九年,复改为道州,以州治营道县省入,辖宁远、江华、永明三县。崇祯十二年(1639),析宁远县新田堡置新田县,并隶道州。
  清康熙三年(1664),道州降为县级散州。
  日,道县和平解放,属湖南省永州专区。
  2000年,属永州市,道县辖9个镇、10个乡、4个民族乡。
  2001年末,道县辖9镇、14乡,587村(居)委会。
  2004年,道县辖9个镇、10个乡、4个民族乡。
道县 - 基础设施
&&& 基础设施2004年,道县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100342万元,比上年增长44.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完成64519万元,增长86.6%。投资总额中,基本建设投资23651万元,增长140.0%;更新改造投资7014万元,增长121.3%;投资932万元,增长84.6%;其他投资32931万元,增长57.9%。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2004年,道县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5亿元。工业园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拉通工业大道1600米,硬化800米,已平地1100亩,初步形成1平方公里规模;潇水二桥已完成全部基础及下部构造,正加紧桥面施工;长征路一条街已形成土路基,完成400米硬化;滨河路景观带已完成规划设计,进入拆迁阶段;文化路改造全面完工;改造通乡通村公路160.67公里;小水电开发稳步推进,破土动工电站容量11.6万千瓦;农村水利设施条件不断加强,大力实施人畜饮水解困工作;建设力度加大,城市电网和农网改造稳步实施。
道县 - 经济概况
  道县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初步测算,道县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2013万元,比2003年增长11.0%,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4075万元,增长8.8%;第二产业增加值88849万元,增长15.4%;第三产业增加值139089万元,增长10.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7184元;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35.3∶25.2∶39.5。
&&& 道县价格总水平涨幅增高。道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5.4%,比2002上涨5.4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5.3%,上涨5.3个百分点。在居民消费价格中,价格指数为113.3%,上涨13.3个百分点;衣着价格指数为103.4%,上涨3.4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指数为99.3%,下降0.7个百分点;文体用品用服务指数为101.8%,上涨1.8个百分点。
  就业再就业工作继续加强。据劳动部门统计,2004年末道县就业劳动力41394人,下岗职工再就业321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
  经济发展环境得到改善。通过积极开展&三整治一调处&和创建平安道州&活动,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了社会稳定。食品药品质量监督和安全生产等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农村税费改革成效显著,农民负担明显减轻。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不够稳固,发展速度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缺乏长效机制,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快,生活质量不高。
道县 - 农业发展
&&& 2004年道全县完成农林牧总产值224682万元,比上年增长8.0%。主要农产品中,粮食总产量273796吨,比上年增加26932吨,增长10.9%,扭转了粮食产量连续4年下滑的局面;大豆12200吨,减少10.8%;烟叶2240吨,道县增长56.2%;蔬菜489700吨,增长3.5%;水果70510吨,增长0.3%。全年出栏肉猪86.5万头,增长8.9%;出栏牛7.24万头,增长10.0%,家禽出笼927万羽,增长4.1%。水产品产量17191吨,增长4.5%。围绕培植壮大&六优&,建基地、创特色,树品牌、上规模,一批优质烤烟基地、蔬菜基地、水果基地、按树基地、养殖基地等建设取得新的成绩。
  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2004年,道县农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比例为46.9∶4.9∶41.1∶6.5∶0.6。养殖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2.2%,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7.6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47千公顷,增长4.5%。经济作物中,烤烟种植面积1.36千公顷,增长56.3%;油料种植面积3.72千公顷,下降3.9%;棉花种植面积0.05千公顷,增长25.0%;蔬菜种植面积19.7千公顷,增长0.5%。
道县 - 工业和业
  道县工业基础完善。特别是近几年,通过深化企业改革,整顿经济发展环境,大胆引进民营资本,放手发展民营工业,道县工业实现了二次创业。基本形成了、皮革、、建材、、食品等六大工业支柱,&道州牌&皮鞋荣获湖南省&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称号。
  工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2004年,道县全部工业增加值65343万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941万元,增长25.3%。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6367万元,增长1.6%;集体工业增加值1466万元,减少3.1%;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313万元,增长474.2%;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2651万元,增长11.8%。
  工业结构持续调整。200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中,水泥10.74万吨,增长9.5%;皮鞋72.2万双,增长52.6%;2.31万吨,增长27.9%;饮料酒3560吨,增长53.8%;5929件,减少12.6%;生铁16650吨,增长19.6%;日用陶瓷1873万件,减少8.7%,锰矿石成品矿40010吨,增长0.3%;十种有色金属23629吨,增长147.8%。
  建筑业发展较快。建筑业生产平稳增长,2004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3506万元,比上年增长30.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55万平方米,增长31.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3.83万平方米,增长34.3%。
道县 - 教育卫生
&&& 道县--中学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4年末,道县共有各类学校420所,其中社会力量办学25所。各类学校中,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1246人;普通中学45所,在校学生42826人,增长1.1%;普通小学110所,在校学生54924人,减少7.3%,幼儿园16所,在园幼儿数3463人。
  医疗卫生保健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10个,卫生技术人员1968人,卫生机构床位数900张。其中,县级综合医院2所,卫生技术人员474人,床位数455张;卫生防治防疫机构2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比重为84%。
道县 - 贸易
  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2004年,道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616万元,比上年增长13.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6461万元,增长14.2%;餐饮业10771万元,增长9.6%;其他行业384万元,增长6.4%。
  招商引资来势较好。2004年,按照&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的指导思想,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位的工作来抓,全县共引进项目109个,其中,引进境外项目14个,实际利用外资1031.3万美元,增长243.8%;引进内资项目94个,实际利用内资5.06亿元,增长61.3%。
  财政、金融与保险
  财政收入运行平稳。2004年,努力培植财源,强化收入征管,道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1245万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802万元,比上年增长10.6%。财政支出27036万元,比上年增长16.4%。财政收支结构不断优化。
  金融机构存贷款保持合理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4707万元,比年初净增29976万元,增长15.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5528万元,比年初净增25078万元;企业存款余额15455万元,比年初净增65万元。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7660万元,比年初净增12876万元,增长15.2%,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22043万元,比年初净增6981万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2004年全县全年保费收入4178万元,比上年增长74.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90万元,增长5.9倍;健康人身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930万元,增长113.8%;寿险保费收入2358万元,增长28.9%。各项赔款与给付支出1273万元,增长25.5%。
道县 - 风土人情
  道县道江镇东门村是清朝大书法家何绍基的故里,村民立志传承先祖文化,他们自发创办了农民书法协会、何绍基书法院,村小学开设了何绍基书法课。目前,全村已有超过半数的农民在勤练书法,成了名副其实的农民书法村。
  湖南省道县是一个小县城,但每年的龙舟比赛却是搞的有声有色。在这个小县里,每年的五月一日是全县人民的节日,龙舟比赛一比就是五天。参加的绝大部分是农民。在这里,龙舟比赛是一种民俗,更是一种文化。
  1、选&龙头&
  每条龙舟人数一般在三十左右,在船头有一个人进行指挥,控制龙舟的方向,给大家鼓劲。称之为&龙头&。但这个&龙头&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当的。一般情况,每条龙舟上的桨手都是一个宗族的人,而&龙头&可以不是这个宗族里面最有钱的人,但他必须是里面最有威望的人。是这条龙船的领袖,全队的吃住等一切开销都由他负责。
  2、偷&龙骨&
  所谓的&龙骨&就是拼凑龙舟的一块长条木板,在龙舟的下面。传说&龙骨&的好坏决定了龙舟行进的快慢。&龙骨&的获取是要&偷&的。偷&龙骨&的人到别人的林子里面砍伐,被别人发现后,迅速逃跑,人们就在后面追。人们的风俗中认为,只有偷取的&龙骨&拼成的龙船跑的才快。
  3、涂&鸡血&
  龙舟比赛开赛之前,宰杀公鸡,把鸡血涂抹在船身上,以取&吉利&之意,寄予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愿望。
  龙舟比赛在道县每年端午前后都要开展,这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虽然现在的一些风俗已经和以前有所不同,但龙舟比赛融娱乐与竞技为一体的文化形式在道县却继承和发展下来,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项目排行榜欢迎您回来!
当前位置:
热点聚焦:
热点聚焦:
本地快讯:
热点聚焦:
热点聚焦:
热点聚焦:
本地快讯:
热点聚焦:
热点聚焦:
本地快讯:
热点聚焦:
本地快讯:
热点聚焦:
本地快讯:
热点聚焦:
热点聚焦:
本地快讯:
热点聚焦:
热点聚焦:
热点聚焦:
本地快讯:
道县井塘乡简介及各村简介
邮编:425311
井塘瑶族乡位于道县南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30公里。东与蚣坝镇、横岭瑶族乡毗连,西南与江华瑶族自治县界牌乡交界,西北与审章塘瑶族乡相望。乡政府驻井塘村。辖井塘、鲁草坪、福六田、马江口、桃花井、加六洲、沙子河等7个村,86个村民组。
1951年属蚣坝乡。1958年为卫星公社一部分。1961年为蚣坝公社一部分。1984年为蚣坝乡一部分。1986年因境内系瑶族聚居地,设立井塘瑶族乡。
全乡总面积39.2平方公里,耕地416.6公顷,林地3004.5公顷,2499户,8979人,其中瑶族4129人。丰村大岭矗立东南,境内丘陵起伏,形成东高西低地形。潇水、泡水流经境内。气候温和,沙质土壤较多,盛产水稻、甘蔗、烤烟、红瓜子、柑桔等。道县至井塘公路建成通车,交通便利。乡经济以农业为主。乡年工农业生产总值4469万元,年财政收入19.5万元。
境内设有中学一所,小学6所,医疗机构10个。
【井塘】 Jǐngtáng
此地先有一井,后改为塘,取名井塘。村委会驻井塘,辖井塘、老铺、冲口、排家地、陡岭井、石步园等11个村民组。总面积5.7平方公里,耕地57.6公顷,258户,1153人。
【鲁草坪】 Lǔcǎopíng
坪中鲁草丛生得名。村委会驻鲁草坪,辖鲁草坪、田家、张家、蒋沅冲、沅头等5个村民组。总面积9.4平方公里,耕地12公顷,70户,398人。
【福六田】 Fúliùtián
清乾隆年间建村,以村前有块大田,形似葫芦得名葫芦田,为书写方便,谐音改为福六田。村委会驻福六田,辖福六田、高车、凌子口、黄金塘、蒋园、大秧田、钟家、女人塘、石源冲、新屋、老屋等10个村民组。总面积5.1平方公里,耕地95.6公顷,430户,1878人。
【马江口】 Mǎjiāngkōu
传说村前河边有马洗澡,取名马江,建村于马江与潇水河汇合口,得名马江口。村委会驻马江口,辖马江口、风坪、堆子山等10个村民组。总面积3.1平方公里,耕地60.9公顷,217户,892人。
【桃花井】 Táohuājǐng
明洪武年间,沈姓从外地迁来,因水井周围桃树颇多,春来花开似锦,取名桃花井。村委会驻桃花井,辖桃花井、新屋地、虎板石、寡婆寨、井眼边等13个村民组。总面积12.5平方公里,耕地74.6公顷,359户,1439人。
【加六洲】 Jiāliùzhōu
昔以盛产红瓜子,名瓜子洲,后因河边有六个小洲,改为加六洲。村委会驻加六洲,辖加六洲、栗木塘、福加湾、山乡洞、谢家厂等13个村民组。总面积3.6平方公里,耕地82公顷,295户,1308人。
【沙子河】 Shāzǐhé
昔从江永回龙圩迁来,村濒河滩,泥沙多,取名沙子河。村委会驻沙子河,辖沙子河、七十弓、龙口石、新铺、松山岭、秀水源等16个村民组。总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79.5公顷,329户,1467人。
【重要声明】:道州网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目的,并不代表道州网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注意:遵守《互联网资讯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广告性质的评论会被删除,相关违规ID会被永久封杀。桂林市灌阳县观音阁乡大井塘村委会主任唐伟
来源:&&&&日17:43
我是唐伟,44岁,是灌阳县观音阁乡大井塘村委会主任。在践行群众路线的过程中,为保障村里的农业生产和增产增收,通过我的努力,在向乡里反映、汇报后,为村里争取并落实了3万多元的经费,将村里已有60多年、且年久失修的最重要的灌溉水渠修缮一新。看着清清的河水顺着新修缮的水渠源源不断地流向村里的每一块农田,村里的百姓都乐坏了。不仅如此,临近村的一千多亩土地也因此受益,为乡亲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责编:许荩文、刘佳)
新闻排行榜
12345678910回复:[古今道州]---以说话的方式来了解道州,欢迎大家一起讨论。_道县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4,018贴子:
回复:[古今道州]---以说话的方式来了解道州,欢迎大家一起讨论。收藏
学习了 楼主的头像我觉得好亲切 哈哈
曾经我也用过这个头像
谢谢老妹,有人顶就是最好的动力,累也值
自打入夏以来,就独得抱财恩宠,劝抱财要 雨-露-均-沾-
吧主大爱几天没上了,继续更。。。
元结(人物资料百度很多,就不写出来了)其关与道州的代表作有:《右溪记》《贼退示官吏并序》《石鱼湖上醉歌并序》《舂陵行》(百度百科里选出来的4篇元结的代表作都是关于道州的,莫不是哪个道州人上传的?)湖南师范大学教师陶先淮评元结----“道州忧黎庶 词气浩纵横”道州都市网有记载元结为道州百姓上书减免税赋的事迹 ----
兵灾过后,民不聊生,朝廷却依然按照往年赋税征收。有一次,元结乔装成外地客商在山中听到一位老人呤唱:“日子难熬好可怜,心中好比黄莲苦。苦菜蕨根填肚子,一无油水二无盐。”元结的心被这支歌所震撼。他如实地向唐代宗李豫上书反映道州的饥荒,恳求减免道州的赋税。唐代宗被元结反映的灾情和真诚感动,免征了道州当年的赋税。
元和六年(811年)道州刺史薛伯高拆毁有鼻亭(象祠),柳宗元作《斥鼻亭神记》时任道州刺史的薛伯高以象为不义之人而拆毁象祠,还请了柳宗元为其作记唐时道州刺史薛伯高以“象之道,以为子则傲,以为弟则贼……”之恶名而毁象祠,“撤其屋,墟其地,沉其主于江。”有鼻亭,又称象祠。象是舜的弟弟《括地 志》载:
鼻亭神在营道县北六十里 , 故老传云 : 舜 : 葬九疑 , 象来至此 , 后人立祠 , 名为鼻亭神 . 《永州府。山川记》
有 庳 虞舜弃嫌封象王,安家落户伴深江。 奈何薛氏胸怀小,毁庙铸成千古伤。 明朝王会有诗证象祠香火之盛----  有庳数千载,人犹说象王。  江村存庙貌,野老共蒸尝。  傲德应非古,神明今有常。  绾符淹旧国,蟾拜几徜徉。道州论坛有象祠旧地的一些照片:
元和七年(812年)学宫(学校)由城北迁于城西营川门外,柳宗元作记清光绪三年版《道州志》记载刺史薛伯高迁州学建于城西营川门外(今道州宾馆所在地),柳子厚(宗元)为之记(又来帮他记...)
比较现在的官..
...喊声老妹你又不吃亏,何故说打?我皮糙肉厚的,别打疼了老妹粉拳才好
唐广明元年(880年)江华人蔡结与道州人何庾等率众起义,六月攻占道州。此后,结寨深山密林,多次挫败官军。为了更加沉重地打击官军,他们与因病留在南方的黄巢部将鲁景仁“相倚仗”,结成军事联盟,攻取连州,军威大振。唐王朝鞭长莫及,道州、连州一带尽为农民军据有。蔡结、何庾领导的农民武装,前后奋战十九年,直到光化二年(899),唐节度使马殷(不知为何道县志载为马毅)采取坚壁清野、纵火烧山等残酷手段,义军战败,蔡结、何庾等被俘不屈,壮烈牺牲。《新唐书》相关记载是时,道州蛮酋蔡结、何庾,衡人杨师远各据州叛。宿人鲁景仁从黄巢为盗,至广州,病不能去,以千骑留连州,众饥,从蔡结求粮,乃相倚杖,与州戍将黄行存诱工商四五千人据连州.........殷遣将李琼攻永州,杀行旻。李瑭攻道州,蔡结约峒獠为援,久不胜,谋曰:“蛮所恃,林薮耳。”乃屯大川,伐山焚林,獠惊走。城陷,执蔡结、何庾,殷斩之。
唐天佑四年(907年)朱温废唐哀帝自行称帝,封马殷为楚王。此后,永州,道州属马氏楚国
现金红包注册即送,在享10.5%预期收益
五代后周广顺三年(953年)盘崇在道州盘容洞(今道县井塘乡、横岭乡、洪塘营乡一带)领导瑶族人民起义,自称“盘容州都统”。多次攻道州,郴州。后失败
北宋建隆三年(962年)改宏道县为营道县,属道州
更新到宋代了.下次来就该更我们熟知的理学始祖周老夫子啦
我这不是挖坟,这个贴将会从道州最初始建一直说到现今..
是更新不完的...
宋天禧元年(1017年)理学始祖周敦颐出生于楼田堡(今久佳乡楼田村)关于周老夫子的介绍百度百科上太多了。下面我将会找一些他的小故事贴上来和大家分享..这些小故事可能大多数童鞋未必知道了
濂溪先生虽然以道学宗主显扬于后世,彪柄于史册,但其政绩亦十分显赫,他一生仕宦三十多年,历十余州县,其中有二十三年是在江西这块土地上度过的,并最终卜老庐山之麓。清张伯行叹道:“故当其出,则政事精绝,宦业过人;当其处,则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出”谓周子入世为官,处理政事精明强干,业绩惊人;“处”则言其平时为人,心怀坦荡,操守慎严,人品极高。
史载,濂溪先生15岁丧父,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将他和母亲接回开封居住。他读书刻苦,为人谆厚诚实,20岁即“行谊早闻于时”,舅舅深为赞许,以至在获得封荫子侄的机会时,不荐自己的儿子为官,直接举荐周敦颐入仕。仁宗康定元年(1040),周敦颐母丧,他服孝期满后,由吏部调洪州分宁县任主簿。洪州分宁(今之江西省修水县),濂溪先生一入仕就与江西结下了不解之缘。
濂溪先生一至分宁,即惊绝父老乡亲:有一犯人关押多时,因案情复杂,牵涉甚广,久审不决,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周敦颐以25岁初任主薄,只一次审讯便将案情弄得水落石出,轰动一时。《义宁州志·职官志·名宦》载:“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可见,濂溪先生办案果断明快,年纪轻轻却识见过人。
濂溪先生一至分宁,即惊绝父老乡亲:有一犯人关押多时,因案情复杂,牵涉甚广,久审不决,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周敦颐以25岁初任主薄,只一次审讯便将案情弄得水落石出,轰动一时。《义宁州志·职官志·名宦》载:“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可见,濂溪先生办案果断明快,年纪轻轻却识见过人。
1044年濂溪先生调南安军任司理参军,仍主管办案。南安军府所在地,即今之江西赣州大余县城。据史书记载,濂溪先生一上任,又在审案上一鸣惊人:当时南安府监狱内有一重犯按律不该死罪,但时任转运使的王逵生性苛刻、暴虐,坚持要处以极刑。濂溪先生据理力争,而身为南安军府衙门最高行政长官的王逵就是不听。周敦颐面对高压,毫不畏惧,把记事本一甩于地,又取出自己的委任状丢还给王逵,高声说:“用杀人的办法来讨好上级升官发财,我干不了!”转身就走。王逵一下愣住了,看着自己年轻的下属不屈不服的背影,渐渐地也有了一丝悔意。回头再仔细审阅案情,感到自己是有错,于是,从宽处理了该囚犯,并且向朝廷鼎力举荐周敦颐,不及一年,濂溪先生便因此升任湖南郴州县令。
吟风弄月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河南人程王向以虔州兴国县知县代理南安州副职。与濂溪先生相交往,“视其气貌非常人”,对他的人品与学问都非常欣佩,故要他的两个儿子程颢程颐拜其为师。当时,濂溪先生30岁,程颢15岁,而程颐年仅14。年轻的老师周敦颐,带着还是孩子的二程,能教他们什么学问呢?二程后来回忆说:“昔受学于周茂叔,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原来,濂溪先生要二兄弟去寻找古之颜回和孔夫子为何能在艰难困苦中保持恒常的精神愉悦的缘故。《论语》中记载,颜回身居陋巷,箪食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而孔子为推行自己的治国安民的大道,常常碰壁,屡遭嘲讽,甚至被追杀围困。但他却能“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这是为何呢?这样一种题目,对年仅15、14岁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大难题,也不知当时二程是如何思之与解之,亦不晓濂溪先生又是如何教之诲之的。不过,周敦颐在《通书·颜子》中写道:“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周子解道:颜子独能不爱富贵,关键是把外在富与贵的获取视为“小”,而把精神境界的提升放在人生第一要务,视为最大最高的价值之所在。因此,“小”“大”之比,颜子只会去专心于“大”、去获取“大”,而不在意于“小”的得到与否。而当他实现了这种最高的道德境界之后,便非常满足,此为“心泰”;当然,也就不会在意于富贵贫贱的生存状态了,故而能“乐”。周子更深意思还在于:“贫”与“富”、“贵”与“贱”固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实存状态,但要达至“孔颜之乐”的境界,则必须在心理上、精神中添平二者,达到“处之一”。所以,人们不为身处富与贵之中而傲慢得意,亦不会因为沦入贫与贱之中而悲痛忧伤。因为,真正的“圣贤”只以寻“道”获“道”为志,世俗生活里的富贵贫贱是不入于胸襟的。颜子正因为能把现实中的“不齐”在心理上“化而齐”,故在常人必会忧愁的状态中独能“乐”之,成为道德境界极高的“述圣”。可见,周子所谓“孔颜乐处”,并不是要人乐于“贫”安于“贱”,而是在“贫”与“贱”之中有其“乐”,能得其“乐”。四年之后(皇佑二年庚寅,公元1050),大儒胡瑗考18岁的程颐,出《颜子所好何学论》的题目,程颐几乎毫不思索便作答:“然则颜子所独好者,何学也?学以至圣人之道也”。认为,颜子独好“圣人之学”,以求道行道、涵育道德的精神境界为终生所好,所以,平日里的富贵显达不能使其必乐,而贫穷困顿亦不能使其沮丧。“乐”是精神境界之事,与日常生活状态——贫贱富贵——无关。可见,程颐是深得濂溪先生真传的。胡瑗对小程的回答深感惊异,他倒是没有想到程颐在14岁时已从濂溪先生处获得了基本的解答。程颢则受老师周敦颐的启发,每每对“孔颜之乐”深思体味,提出了“乐天知命”的问题。认为,圣人者,如孔子,以“知天”、“行天之道”为职,即所谓“替天行道”是也;而“命”则是人生中的必然性,如富贵贫贱之类。“圣人”知天,所以努力于自我的道德人格的修养,致力于“博施济众”的事业。把个人的精神境界、事功行为上接之神圣的“天”,这就为人之世俗的思虑生活接续上了超越性的价值之源,如此,则何为不“乐”乎?至于具体人生中的富与贵、贫与贱,都是不可妄求亦不可规避的。知此“命”则心安,心安则能在贫困潦倒中生发其“乐”、保持其“乐”,这就叫“乐天知命”。后来,二程常谈“孔颜乐处”的问题,并由此使之成为宋明理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他们皆强调:“学至涵养其所得而至于乐,则清明高远矣。”程颢有言云:自与弟颐同受学于周敦颐,遂厌科举之业而慨然有求“道”之心。这些都是体悟“吾与点也”的孔夫子之“乐”的关键,也是获有“吟风弄月”之发自内在真情性大快乐的基础。解决了现实生活中之贫贱富贵对人之心理境界的影响之后,人们才可能“吟风弄月”。所以,古之南安府内的后花园才建起了“吟风弄月台”以纪念濂溪先生教二程之事。
上一篇很长哈...而且引用很多古籍,初中狗看不懂懒得看的可以直接跳过
后周敦颐离开南安,升任湖南郴州县令。一至该地,便发现学校毁损严重,“首修学校以教人”,并亲撰《修学记》。新官上任三把火,周子的第一把火便是修缮学校,改善教学条件,使子弟入学有良好的环境。他的上司知州李初平是武官出身,对周敦颐平日刻苦攻读圣贤之书,努力于地方的办学事业非常赞赏,也深为自己的学业不修而忧虑,问周子:“我想读书,求教于您,不知行否?”周敦颐直告曰:“您的年纪大了,恐怕很难。不过,我可以专门讲给您听。”后来,周敦颐公务再忙,也要抽出时间为李初平讲学,持之以衡一年余,李知州竟然颇有收获。
1054年,38岁的周敦颐以大理寺丞知洪州南昌县。于是,期隔八年,周敦颐六仕时又回到赣鄱大地,而且就在现今江西省的省会南昌。濂溪先生一入南昌,颇似当年初仕分宁即轰动官府民间一样,也引起全城的震动:南昌人闻说濂溪先生来,纷纷奔走相告:这位先生即是在分宁县审案一讯立辨者,我们的冤情可以伸诉可以昭雪矣!人们还互相传话:千万要安分守己,不要犯法,这位先生实在是太厉害了。再次显现出周敦颐“屠奸剪弊,如快刀健斧,落手无留”的办案风格的威力。在南昌任上,濂溪先生殚精竭虑,日夜操劳,终至大病一场,甚而假死过去。好友潘兴嗣赶来为他料理后事,检点家产,衣服杂物全部叠起来不足一箱,而“钱不满百”。天不绝夫子,地不绝斯文,濂溪先生昏死一日一夜后,又奇迹般地苏醒过来。他此时为官已十余年,何以贫苦至此等境地?潘兴嗣写道:濂溪先生为官清廉,所得俸禄一部分周济宗族乡亲,一部分侍宾客,所留已微不足道了。有人说他是为取好名声故而如此,先生毫不在意,“处之裕如也。”
清贫如斯,高洁如斯,良可叹也。
楼主我顶你
希望继续更新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州火车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