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传热学名词解释的角度解释一下“春捂秋冻”吧

&>&&>&生活中的传热学(问答题整理答案)
生活中的传热学(问答题整理答案) 投稿:魏夼夽
硕士研究生《高等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作业查阅相关资料,回答以下问题:1、一滴水滴到120度和400度的板上,哪个先干?试从传热学的角度分析?答:在大气压下发生沸腾换热时,上述两滴水的过热度分别是△t=tw–ts=20℃和△t=300℃,由大容器饱和沸…
安全先进工作者推荐材料 ——记化工二分公司动力检修分厂刘海瑜 化工二分公司动力检修分厂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一日 安全先进工作者推荐材料--记化工二分公司动力检修分厂刘海瑜刘海瑜同志自2010年3月在北元集团化工二分公司工作以来,热爱本职工作,积极肯…
秋天——何其莘————代表作有诗集《预言》《夜歌》散文集《画梦录》————本诗选自《预言》——震落了清晨披满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农家丰收图——用拟人的手法将秋天形象化…
硕士研究生《高等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作业
查阅相关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一滴水滴到120度和400度的板上,哪个先干?试从传热学的角度分析?
答:在大气压下发生沸腾换热时,上述两滴水的过热度分别是△
t=tw–ts=20℃和△t=300℃,由大容器饱和沸腾曲线,前者表面发生的是泡态沸腾,后者发生膜态沸腾。虽然前者传热温差小,但其表面传热系数大,从而表面热流反而大于后者。所以水滴滴在120℃的铁板上先被烧干。
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为什么? 答: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3、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 如果把烧得滚热的砂锅,突然放到潮湿或冷的地方,砂锅外壁的热就很快地被传掉,而内壁的热又一下子传不出来,外壁冷却很快的收缩,内壁却还很热,没什么收缩,加以陶瓷特别脆,所以往往裂开。
或者: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
4、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为什么?
答: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
5、煮熟后滚烫的鸡蛋放入冷水中浸一会儿,容易剥壳。为什么? 答:因为滚烫的鸡蛋壳与蛋白遇冷会收缩,但它们收缩的程度不一样,从而使两者脱离。
6、用焊锡的铁壶烧水,壶烧不坏,若不装水,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就烧坏了。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是100℃,锡的熔点是232℃,装水烧时,只要水不干,壶的温度不会明显超过100℃,达不到锡的熔点,更达不到铁的熔点,故壶烧不坏.若不装水在火上烧,不一会儿壶的温度就会达到锡的熔点,焊锡熔化,壶就烧坏了。
7、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在离壶嘴一定距离才能看见“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看不见“白气”。这是因为紧靠壶嘴的地方温度高,壶嘴出来的水蒸气不能液化,而距壶嘴一定距离的地方温度低;壶嘴出来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滴,即“白气”。
答:这是因为紧靠壶嘴的地方温度高,壶嘴出来的水蒸气不能液化,而距壶嘴一定距离的地方温度低;壶嘴出来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滴,即“白气”。
8、某些表演者赤脚踩过炽热的木炭,从传热学角度解释为何不会烫伤?不会烫伤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因为热量的传递和温度的升高需要一个过程,而表演者赤脚接触炽热木炭的时间极短,因此在这个极短的时间内传递的温度有限,不足以达到令人烫伤的温度,所以不会烫伤。
基本条件:表演者接触炽热木炭的时间必须极短,以至于在这段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不至于达到灼伤人的温度
9、我们许多人都喜欢在冬天有暖暖阳光时晒被子,我们都会深有体会,冬天经过在白天太阳底下晒过的棉被,晚上盖起来会觉得很暖和,并且经过拍打以后,效果更加明显。为什么?
答:棉被经过晾晒以后,可使棉花的空隙里进入更多的空气。而空气在狭小的棉絮空间里的热量传递方式主要是导热,由于空气的导热系数较小,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而经过拍打的棉被可以让更多的空气进入,因而效果更明显。
10、冬天,在相同的室外温度条件下,为什么有风比无风时感到更冷些?
答:假定人体表面温度相同时,人体的散热在有风时相当于强制对流换热,而在无风时属自然对流换热(不考虑热辐射或假定辐射换热量相同时)。而空气的强制对流换热强度要比自然对流强烈。因而在有风时从人体带走的热量更多,所以感到更冷一些。
11、在冬季的晴天,白天和晚上空气温度相同,但白天感觉暖和,晚上却感觉冷。为什么?
答:白天和晚上人体向空气传递的热量相同,且均要向温度很低的太空辐射热量。但白天和晚上的差别在于:白天可以吸收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而晚上却不能。因而晚上感觉会更冷一些。
12、夏季在维持20℃室内工作,穿单衣感到舒适,而冬季保持在22℃的室内工作时,为什么必须穿绒衣才觉得舒服?
答:首先,冬季和夏季的最大区别是室外温度不同。夏季室外温度比室内温度高,因此通过墙壁的热量传递方向是由室外传向室内。而冬季室外气温比室内气温低,通过墙壁的热量传递方向是由室内传向室
外。因此冬季和夏季墙壁内表面温度不同,夏季高而冬季低。尽管冬季室内温度22℃比夏季略高20℃,但人体在冬季通过辐射与墙壁的散热比夏季高很多。根据上题人体对冷暖的感受主要是散热量的原理,在冬季散热量大,因此要穿厚一些的绒衣。
13、我们国家北方深秋季节的清晨,树叶叶面上常常结霜,、为什么霜会结在树叶上表面?
答:这是因为清晨,上表面朝向太空,下表面朝向地面。而太空表面的温度低于摄氏零度,而地球表面温度一般在零度以上。由于相对树叶下表面来说,其上表面需要向太空辐射更多的能量,所以树叶下表面温度较高,而上表面温度较低且可能低于零度,因而容易结霜。
14、窗玻璃对红外线几乎不透明,但是隔着玻璃依然会被太阳晒到的发热?为什么?
答:虽说窗玻璃对红外线不透明,但对可见光却是透明的,因而隔着玻璃晒太阳,太阳光可以穿过玻璃进入室内,而室内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却被阻隔在窗内,因而房间内温度越来越高,因而感到暖和。
15、在寒冷的北方地区,现在建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采用多孔的空心砖。为什么?
答: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实心砖材料如红砖的导热系数约为0.5W/(m〃K)(35℃),而多孔空心砖中充满着不动的空气,空气在纯导热(即忽略自然对流)时其导热系数很低,是很好的绝热材料。
16、冬天,在相同的室外温度条件下,为什么骑摩托车比步行感觉更冷?
答:强制对流换热强度与流体壁面之间的相对速度有关,相对速度越大,对流换热越强。 与步行相比,骑摩托车时相对速度较大,对流换热强度大,因此人体会散失较多的热量从而感到更冷些。 皮手套和护膝,由于导热系数小且有一定厚度,增加了一层较大的导热热阻,使总传热热阻增大,从而可降低散热量,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17、绿色住宅的一种节能方式(夏天少用空调冬天多用暖气)就是在其房屋前栽种几棵大型落叶乔木,尝试从传热学角度说明大树的作用。
答:夏天室内热负荷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如房屋前栽种几棵大树,枝叶繁茂会遮挡阳光,使房屋处于树荫下,可以凉快些,从而减少使用空调。到了冬天,树叶落光,太阳光线可直射到房屋上,因而又可推迟使用暖气时间或少用暖气。这样便可达到节能的目的。
18、滚热的食物盛在砂锅里比在铝锅里不容易冷,为什么?
答:这是由于陶瓷的砂锅比金属的铝锅传热慢,锅壁又比较厚,热不容易传出来。
19、冬天时,用手摸72度的铁和600度的木材感觉一样吗,为什么?请用传热学的知识解释
答:一样,因为人手感觉到的冷暖实质是热量传递的快慢,而铁的导温系数远远大于木头的导温系数。不同的温差和不同的导热系数产生相同的热流密度,故导热效果相同。
冬天,经过在白天太阳底下晒过的棉被,晚上盖起来为什么感到很暖和?并且经过拍打以后,为什么效果更加明显?
答:棉被经过晾晒以后,可使棉花的空隙里进入更多的空气。而空气
在狭小的棉絮空间里的热量传递方式主要是导热,由于空气的导热系数较小,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而经过拍打的棉被可以让更多的空气进入,因而效果更明显。
冬天,在相同的室外温度条件下,为什么有风比无风时感到更冷些?
答:假定人体表面温度相同时,人体的散热在有风时相当于强制对流换热,而在无风时属自然对流换热(不考虑热辐射或假定辐射换热量相同时)。而空气的强制对流换热强度要比自然对流强烈。因而在有风时从人体带走的热量更多,所以感到更冷一些。
夏季在维持20℃室内工作,穿单衣感到舒适,而冬季保持在22℃的室内工作时,为什么必须穿绒衣才觉得舒服?
答:首先,冬季和夏季的最大区别是室外温度不同。夏季室外温度比室内温度高,因此通过墙壁的热量传递方向是由室外传向室内。而冬季室外气温比室内气温低,通过墙壁的热量传递方向是由室内传向室外。因此冬季和夏季墙壁内表面温度不同,夏季高而冬季低。因此,尽管冬季室内温度22℃比夏季略高20℃,但人体在冬季通过辐射与墙壁的散热比夏季高很多。根据上题人体对冷暖的感受主要是散热量的原理,在冬季散热量大,因此要穿厚一些的绒衣。
利用同一冰箱储存相同的物质时,试问结霜的冰箱耗电量大还是未结霜的冰箱耗电量大?
答: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冰箱的结霜相当于在冰箱蒸发器和冰箱冷冻室(或冷藏室)之间增加了一个附加热阻,因此,要达到相同的制冷室温度,必然要求蒸发器处于更低的温度。所以,结霜的冰箱耗电量更大。
有人将一碗热稀饭置于一盆凉水中进行冷却。为使稀饭凉得更快一些,你认为他应该搅拌碗中的稀饭还是盆中的凉水?为什么? 答:从稀饭到凉水是一个传热过程。显然,稀饭和水的换热在不搅动时属自然对流。而稀饭的换热比水要差。因此要强化传热增加散热量,应该用搅拌的方式强化稀饭侧的传热。
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建房用砖采用实心砖还是多孔的空心砖好?为什么?
答: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实心砖材料如红砖的导热系数约为0.5W/(m〃K)(35℃),而多孔空心砖中充满着不动的空气,空气在纯导热(即忽略自然对流)时其导热系数很低,是很好的绝热材料。因而用多孔空心砖好。
电影《泰坦尼克号》里,男主人公杰克在海水里被冻死而女主人公罗丝却因躺在筏上而幸存下来。试从传热学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答:杰克在海水里其身体与海水间由于自然对流交换热量,而罗丝在筏上其身体与空气之间产生自然对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水的自然对流强度要远大于空气,因此杰克身体由于自然对流散失能量的速度比罗丝快得多。因此杰克被冻死而罗丝却幸免于难。
27 人造地球在卫星在返回地球表面时为何容易被烧毁?
答:卫星在太空中正常运行时,其表面的热量传递方式主要依靠与太空及太阳等星体的辐射。而在卫星返回地面的过程中,由于与大气层之间的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失,因而易被烧毁。 28 北方深秋季节的清晨,树叶叶面上常常结霜,试问树叶上、下表面的哪一面结霜?为什么?
答:霜会结在树叶上的表面。因为清晨,上表面朝向太空,下表面朝向地面。而太空表面的温度低于摄氏零度,而地球表面温度一般在零度以上。由于相对树叶下表面来说,其上表面需要向太空辐射更多的能量,所以树叶下表面温度较高,而上表面温度较低且可能低于零度,因而容易结霜。
窗玻璃对红外线几乎不透明,但为什么隔着玻璃晒太阳却使人感到暖和?
答:窗玻璃对红外线不透明,但对可见光却是透明的,因而隔着玻璃晒太阳,太阳光可以穿过玻璃进入室内,而室内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却被阻隔在窗内,因而房间内温度越来越高,因而感到暖和。
在太阳系中地球和火星距太阳的距离相差不大,但为什么火星表面温度昼夜变化却比地球要大得多?
答:由于火星附近没有大气层,因而在白天,太阳辐射时火星表现温度很高,而在夜间,没有大气层的火星与温度接近于绝对零度的太空进行辐射换热,因而表面温度很低。而地球附近由于大气层(主要成份是CO2和水蒸气)的辐射作用,夜间天空温度比太空高,白天大气层又会吸收一部分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因而昼夜温差较小。
在冬季的晴天,白天和晚上空气温度相同,但白天感觉暖和,晚上却感觉冷。试解释这种现象。
答:白天和晚上人体向空气传递的热量相同,且均要向温度很低的太空辐射热量。但白天和晚上的差别在于:白天可以吸收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而晚上却不能。因而晚上感觉会更冷一些。
32 住新房和旧房的感觉一样吗?
答:不一样,由于水的导热系数远远大于空气,而新房墙壁含水较多,所以住新房感觉冷。
硕士研究生《高等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作业查阅相关资料,回答以下问题:1、一滴水滴到120度和400度的板上,哪个先干?试从传热学的角度分析?答:在大气压下发生沸腾换热时,上述两滴水的过热度分别是△t=tw–ts=20℃和△t=300℃,由大容器饱和沸…
硕士研究生《高等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作业查阅相关资料,回答以下问题:1、一滴水滴到120度和400度的板上,哪个先干?试从传热学的角度分析?答:在大气压下发生沸腾换热时,上述两滴水的过热度分别是△t=tw–ts=20℃和△t=300℃,由大容器饱和沸…
硕士研究生《高等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作业查阅相关资料,回答以下问题:1、一滴水滴到120度和400度的板上,哪个先干?试从传热学的角度分析?答:在大气压下发生沸腾换热时,上述两滴水的过热度分别是△t=tw–ts=20℃和△t=300℃,由大容器饱和沸…
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传热学简答题解说.doc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3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冬天,经过在白天太阳底下晒过的棉被,晚上盖起来感到很暖和,并且经过拍打以后,效果更明显。解释其原因。
答:棉被经过晾晒以后,可使棉花的空隙里进入更多的空气。而空气在狭小的棉絮空间里的热量传递方式主要是导热,由于空气的导热系数较小(20℃,1.0Pa时,空气导热系数为0.0259W/ m.k
,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而经过拍打的棉被可以让更多的空气进入,因而效果更明显。
夏季在维持20℃的室内工作,穿单衣会感到很舒适,而冬季在保持22℃的室内工作时,却必须穿羽绒衣才觉得舒服。从传热学分析原因。
答:首先,冬季和夏季最大的区别就是室外温度不同,夏季室外温度高于室内温度,因此通过墙壁的热量的传递方式是由室外传向室内,而冬季则相反,因此冬季和夏季墙壁内表面温度不同,夏季高而冬季低。因此尽管冬季室内温度略高于夏季,但是人体在冬季通过辐射与墙壁的散热比夏季高很多,由于人体对于冷感的感受主要是散热量,所以在冬季要传一些后的衣服。
冬天,在相同的室外条件下,为什么有风比无风时感觉更冷一些?
答:假定人体表面温度相同时,人体的散热在有风时相当于强制对流换热,而在无风时属于自然对流换热。而空气的强制对流换热比自然对流强烈,因而在有风时人体带走的热量更多,所以感到更冷一些。
利用同一台冰箱储存相同的物质时,试问结霜的冰箱耗电量大还是未结霜的冰箱耗电量大?
答: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冰箱的结霜相当于在冰箱蒸发器和冰箱冷冻室之间增加了一个附加热阻,因此,要达到相同的制冷温度,必然要求蒸发器处于更低的温度,所以结霜的冰箱耗电量更大。
试分析室内暖气片的散热过程,各环节都有哪些热量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传热学》试题库分析.doc4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3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传热学》试题库
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 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 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W/ m2?K 。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W/ m2?K 。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W/ m2?K 。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为 、 、 。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热流量是指 ,单位是 。热流密度是指 ,单位是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用热电偶测管内流体温度时 温度计 为何倾斜放置 从传热学角度分析
  测温时倾斜放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小口径管道中使感温部分置于管道中心.  温度取源部件,默认感温部分在端部 8 个保护管径的长度内(约100mm),当管道接近100mm时,直插的话传感器靠管道就很近了,而靠近管壁的介质温度,往往偏低.同时传感器和管壁之间的辐射热交换会加剧,这也是测量中需要避免的.而斜插可以将传感器相对于垂直的插入深度降到原来的根号2,.所以在一些行业设计规范中,遇到小于100mm的管道测温时都要求将部分管段扩大到100mm以上,再斜插温度取源部件.  倾斜放置时迎着流体插入,是为了使感温部分先与介质进行能量交换,以减小测量滞后.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用热电偶测管内流体温度时,温度计可以垂直安装也可以倾斜安装,倾斜安装时,是为了与管内流体的流向成逆流接触,尽量少的干扰流场,并且能够较为快速准确的测量出流体温度!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春捂秋冻 一年无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