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英语本科的怎么查重复率。学校用的是什么数据库是什么啊?用了前两届学姐送的论文会被查出来么?

共959个阅读者,0条回复 |
发表时间: 09:32
毕业论文要过关,先花钱找机器“答辩”? &&
雨后池塘 发表在
华声论坛 .cn/forum-48-1.html
  3月,在2013年研究生招考成绩出炉、180万考生争夺入学名额的同时,很多即将离校的研究生正在为毕业硬通货――论文发愁。
  因为论文抄袭、剽窃、伪造、篡改等事件频频发生,2008年开始,中国各大高校开始使用中国知网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记者调查发现,在学校“机检”之前预先购买论文查重服务,成了部分研究生的应对秘诀,高利润的新市场也因此形成。不长时间,五家淘宝店铺的销售额就突破520万元。
  有需求才有市场。“查重”、修改“秘籍”等论文过关捷径形成的庞大灰色利益带,折射的是我国学术创新严重不足的窘状,以及日益浮躁僵化的高校学术环境。当研究生论文为应付审查变成刻板的“八股文”,当学术沦为习以为常的复制粘贴,中国何以造就大师和创新性人才?
  ■文/ 王朗 实习生 郭瑶
  壹 “查重”热
  论文要过关先经系统检测,研究生三月“查重”忙
  孙健、李丽、贺莹是湖南3所不同大学的研究生,今年六月初,他们将迎来自己的硕士论文答辩。现在,他们正准备着自己的定稿,四月份,学校会对论文进行“机检”。
  所谓“机检”,即学校会把学生的学位论文在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中进行检测,该系统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数据库,可检测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等学术不端文献。从2008年起,这一程序已陆续成为所有高校对研究生论文审查的必修课。检测报告包含与资料库论文相似度、相似论文、相似论文片段等,并且有红、黄等色的标注,所以“机检”也叫“查重”。
  孙健、李丽、贺莹所在的学校硬性规定,重复率分别不能超过5%、15%、30%,如有超过,必须做出说明,如超过规定数值10%以上,原则上将延期毕业。
  贺莹写的是某类型电影论,因为导师催得比较紧,她早早写出了论文,很多章节是直接从豆瓣粘贴而来。花200元在淘宝购买的“查重”服务显示,重复率为39.9%,她准备按照淘宝卖家提供的修改办法,对重复部分进行修改,再交往学校。
  “我不查的话,晚上觉都睡不着!”
  陆小威、郝娣分别是孙健、贺莹的学长和学姐,去年的这个时候,他们像贺莹一样做着同样的事情。
  陆小威一直担心论文过不了机检,“我不查的话,晚上觉都睡不着!”在学校文印室,一个自称在学校做行政的人说可以帮他进行论文检测,陆小威花了600元,检测结果显示,论文重复率26%。修改后,他将论文上交,学校机检显示论文重复率7%,超过学校5%的规定不多,他写好书面说明,学校认定机检合格。
  郝娣的“查重”之路曲折了很多。之前,她花了30元在某系统检测,结果显示重复率18%,学校规定重复率不得超过30%,超过40%将直接延期毕业。她自信满满地将论文交到学校,结果重复率是43%。在一次次写检讨、写说明之后,学校终于答应给她一个机会。按照在淘宝上花280元购买的中国知网的“查重”服务,她把被标注为抄袭的部分全部按照自己的意思改了一遍,再一次购买“查重”服务,此时,检测价格因“顾客”过多而水涨船高,达到近400元一篇。排了十个小时的队,凌晨两点,淘宝卖家发来的结果显示,郝娣修改后的论文重复率15%,她也最终获得了答辩资格。
  贰 新市场
  “查重”软件淘宝热销万件,五店销售过520万
  3月28日上午10点,《都市周末》记者在淘宝网搜索栏输入“论文检测”一词,共找到相关宝贝2445件。其中,售价在180元以上的中国知网“查重”服务销量火爆,最近销售量排名前五的店铺分别为最近6053人成交6181笔 、5969人成交8235笔、4426人成交5816笔、3566人成交5029笔 、2702人成交3736笔。仅这五家店最近销售量就达28997笔,以180元每篇计算,卖家入账超过520万元。
  淘宝上论文“查重”的系统除了中国知网,还有Paperpass、万方等,它们与中国知网查询系统的不同主要在数据库方面,不过价格“实惠”了不少。记者搜索后发现,万方数据库查重服务1万字收费1元,其中销量排名前三的店铺家分别是最近24145人成交46764笔;8931人成交19439笔;4940人成交9856笔。
  孙健表示,周围的同学一般都会在网上购买“查重”服务:“理科可能会稍微好一点,文科学生至少80%都会去检测吧。”
  “买一送一”,买论文“查重”送修改“秘籍”
  在淘宝市场,很多卖家还提供“买一送一”服务,以吸引“顾客”,凡购买论文检测服务者,淘宝卖家会送一本“秘籍”,指导买家对重复的部分进行修改。
  在贺莹给记者出示的类似“秘籍”中,记者发现修改的方式主要包括“变化措辞法”,即“将别人论文里的文字,或按照意思重写,或变换句式结构,更改主被动语态,或更换关键词”;还有“Google等翻译工具翻译法”,即“将别人论文里的文字,用Google翻译成英文,再翻译回来,句式和结构就会发生改变,再自行修改语病后,即可顺利躲过查重”。
  除了“专业的售前解答和售后修改咨询,保证通过高校检测”等宣传语,记者发现某热门网店更宣称“账号来源于高校研究生院,保证正品”、“我们帮助了7万多同学顺利通过学校检测”、“相信同学的选择,同学们的眼睛是雪亮的”……
  买家“主要尘封”在评价中称:老板服务态度很亲切,很负责任,64%的抄袭率在老板的耐心指导下,成功修改到4.7%,顺利通过学校机检。谢谢老板啦,以后有同学都推荐到这里来。
  各方观点
  研究生毕业论文重复率为什么这么高?学生该不该花钱自主“查重”?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高校研究生和教授。
  学生说:
  抄袭风盛行,主要在于学术目的日趋功利化
  对研究生来说,年纪也比较大了,哪里有心思花那么多时间在学校写论文。我还算好的,整个寒假都在学校写论文,很多人不是考公务员就是实习去了。有的同学用来写论文的时间还不到一个月,一篇论文三四万字,不抄根本不可能。现在的论文,同题性、同质性非常高,之所以抄袭风盛行,主要在于学术目的日趋功利化,当然,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学术氛围的优劣。研究生毕业论文重复率高主要还是因为就业压力太大,要是社会上有那么多的岗位,研究生会一个一个忙着去找工作么?要是就业的岗位都和自己的专业对口,他们会不潜心于专业学习么?
  ■陆小威(湖南某高校2012届硕士毕业生)
  研究生论文抄袭现象,与导师的缺位有关系
  我最近就被论文弄得焦头烂额,经常在写作过程中被否定,有时候是很打击自信心的。研究生论文存在抄袭现象,这与学校和导师的缺位不无关系。现在学生多,导师少,研究能力强的导师更少。选导师经历就像被踢了一次皮球,随便就被安插一个导师给自己,根本就不公平。有一个导师在国外,学校还给他安排了学生,连导师自己都不知道,学生的论文更是指导不了。有的导师不是研究自己的学习方向的,也没办法指导。比如我钟情于文化,我导师研究管理,怎么写论文?学生开题受影响不说,还得四处寻师问药,碰上好心人才会提点两句。人微言轻,我导师在答辩时也说不上话。
  ■李丽(某985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
  “论文创新”的同时也是“论文冒险”
  我不担心我的论文的重复率会过高,也不会在网上花钱去查重,因为在论文的筹备阶段,我就有意识地利用新材料,储备新观点。但是我还是有点担心论文能否通过答辩。因为我的论文做的是西方汉学的文献学研究,虽是很多精通文史而外语薄弱的学生迫切需要的,但没有“问题意识”,不属于一篇理论性很强的文章。在论文开题时,就有老师对我们的论文选题进行了批判,认为不符合国内对硕士研究生论文的规范和要求。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我们这些所谓的缺乏“问题意识”的论文能否通过答辩。导师和少数对国际学术趋势很了解的教授的认可,即使能让论文答辩顺利进行,也难免会在学校论文审核时遭遇尴尬,“论文创新”的同时也是“论文冒险”。
  ■张欣(北京外国语大学应届硕士毕业生)
  老师说:
  国内学术氛围不是很宽松,研究生论文难以创新
  相对国外,国内的学术氛围不是很宽松,尤其在文科方面更是拘泥,论文创新对于研究生来说太难了。所以,我现在带的研究生都是做基础性工作,包括文献整理、目录分析、翻译等。我比较反对某些专家所强调的“问题意识”,很多这样的论文并不具有可读性,其对于研究的实际意义来说就很小了。我和我的学生们现在一起在做国外汉学的文献整理,陈寅恪和陈垣当年早已开创了这种传统,只是后来中断了。如果我们没有好的资料,没有好的索引,“问题”从何而来?“创新”又从何而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敦煌在国内,而敦煌学在国外”,这是中国学术界的遗憾。我希望我的学生们能够脚踏实地并从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和研究国内学术,也希望我们做的这些基础性工作能减少这种遗憾。
  ■张西平(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生和导师能形成一个“如切如磋”的关系最好不过
  导师失职的现象肯定是客观存在的,因为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整体素质本身就参差不齐。但是,现在很多重点院校在引进教师的时候,很注重考察其综合素质,包括讲课能力、科研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这样在源头上能对教师素质进行把关。此外,现在高校都会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进行监督和考核,甚至有可能将个别不合格教师淘汰,所以这种情况以后不大会有生存空间。还是那句老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导师自己首先要做好标杆作用,学生才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意识地去阅读,实践,思考,钻研,才能成为合格的、受社会认可的研究生。学生也应该主动、积极地与导师交流,虽然有些学生做的科研主题并不一定是导师最擅长的,但是导师已经有多年的教学和科研经历,对整个专业的历史、现状、趋势都有比较好的掌握,能够在研究侧重点和研究方法上给学生更多的指导和启发。学生和导师能形成一个“如切如磋”的关系是最好不过的。
  ■刘教授 (湖南某211高校一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本文部分采访对象为化名)
  数据:
  10%的研究生复制比大于30%
  月,北京某高校对2012届研究生的142篇毕业论文进行了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检测结果发现,该校2012届研究生有48篇论文的总文字复制比小于10%,占全部检测论文的33.8%;79篇论文的总文字复制比大于10%,但小于30%,占全部检测论文的55.6%;15篇论文的总文字复制比大于等于30%,占全部检测论文的10.6%。
  数据表明,有一定数量的研究生论文存在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个别论文的总文字复制比超过了50%。尽管有的论文总文字复制比低于30%,但文献综述部分的文字复制比却明显偏高,甚至远高于30%。论文的总文字复制比存在一定的学科差异,经济、新闻等学科毕业论文的总文字复制比较低,而法学等学科毕业论文的总文字复制比偏高。
  高素质人才培养需要思想深处的改良
  □王朗
  3月18日,搜索中国知网“查重”服务在淘宝的销售情况,销售最火爆的五家店最近销售共18493笔,以180元每篇计算,卖家入账超过330万元。3月28日,数据已经飙升至销量28997笔,销售额至少520万元。
  采访中,一位刚刚研究生毕业,在某高校任职的教师称,论文都是自己写的,我去“查重”干什么。
  去淘宝查重的人当中,不少确实存在学术失范、诚信缺失的情况。而一个更大的问题,随着采访的深入露出水面。
  “我们学院的论文就像写八股文一样,一定要按着既定的动作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湖南某985高校的学生抱怨。这样做是为了在论文送到外校盲审时,符合盲审老师的口味。“可是我们根本没到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高度。”同学补充,“老师不让我们做新的,必须做保守研究。你说有不能做的研究吗?”
  没有。
  “可是老师说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根本就被框死了,但是老师又说不出为什么不能做。”
  没有学术自由,何来创新。我国一直强调圆梦创新型国家,可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高校、高校教师、学生在论文这一块都不由自主地选择了规避风险,远离创新的方式。如此,创新从何而来?
  学生如果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口味选择研究方向,能够自圆其说且尊重学术规范,未尝不可。
  当缺乏创新的体制设计和执行机制成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硬伤,当功利性目的成为扼杀创新的助推剂,我国高素质人才不仅需要学术抱负,可能还需要理想的光芒和思想深处的改良。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关于降低论文查重重复率的一些方法
下载积分:400
内容提示:关于降低论文查重重复率的一些方法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672|
上传日期: 12:45:4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关于降低论文查重重复率的一些方法.DOC
道客巴巴认证
机构认证专区
加  展示
享受成长特权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据库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