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精灵2电池红灯遥控器为什么一开机绿灯闪一下红灯就灭了

大疆Phantom3 4K 航拍飞行器评测 | 大疆Phantom3 4K 航拍飞行器视频分享_什么值得买
当前位置:
用火眼金睛去体验上帝的角度-大疆Phantom3 4K 航拍飞行器众测报告
话说在1月22日那天,刚好出差到魔都,中午和同事吃饭的时候,手机突然收到来自张大妈的短信。说我申请众测的Phantom3 4K版申请成功。当即泪奔&,从Phantom2 Vision Plus到Phantom3 Standard 一个不落地申请,前两个都让我失望而归,没想到在Phantom3 4K 版居然让我人品爆发了一回。废话不多说,咱们来直奔主题,看看这台大疆新出Phantom3 4K版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体验。一:前序本人是07年入模,不算资深老模友也算个模型发烧友了。入魔那么久,基本上什么都有所涉猎,车、船、直升机、固定翼都有玩过。当然也为张大妈贡献过两篇关于模型的文章,一篇是关于遥控器的选择《》,另外一篇是关于无动力滑翔机DLG《》。其实本人比较喜欢玩的是固定翼,所以以前基本在固定翼花的时间较多,从几年前开始,发现5imx 网站上多了一项多轴的专栏,当时也稍微了解了一下多轴,也买过KK飞控套材回来自己焊接,但是之后就不了了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也在模友圈中了解到到一些关于多轴的信息。其中对DJI(大疆)的了解是从NAZA(哪咤)系列、WKM(悟空)等飞控开始的。当时国内造飞控的厂家其实也不少,包括广州的极飞XAIRCRAFT、零度、玉兔、MWC什么的,但是,从市占率及模友口碑中DJI 的王座是从未被撼动过的。DJI 真正爆发的应该是Phantom(精灵)系列无人机的诞生,以往DIY的四轴因为机体尺寸、配置不一样的情况,需要进行各种调参,而Phantom(精灵)的出现,真正做到到手即飞,大大方便了玩家,使更多人可以操控多轴无人机。加上媒体上逐渐大量出现关于Phantom(精灵)的各种新闻,无疑对DJI形成了助力,将其推到消费级无人机NO.1的地位,据说目前市占率达70%, 其中绝大部分是精灵系列所贡献的。二:规格篇精灵3系列是2015年推出的,用以接替旧款的精灵2系列,精灵3的出现无疑又是一个革命性的创新。其中包括新增视觉定位系统、4K视频,一体化增强型的三轴云台,以及高度集成化的飞控、电调、图传系统等等,而本次收到的精灵3 4K版本则是精灵3家族中最新推出的一款型号。那么这款精灵3 4K版和之前推出的精灵3 标准版(Phantom3Standar)、精灵3高级版(Phantom3Advance)以及精灵3 专业版(Phantom3Professional)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我们又该怎么选择合适自己的飞机呢,我们先从规格着手。先来个官方规格从官方的对比规格中,你会发现并不是4款机种进行对比,而是将高级版和专业版放在一起,而标准版和4K版则单独拉开,高级版、专业版与4K版中,最大的差别是高级版、专业版中有内置DJI最牛B的技术DJI &Lightbridge 高清数字图传系统,传输距离除了长达5公里外,图像的回传素质都要4K版和标准版要强。4K版图传方式则是采用与标准版相同的图传方式。同样都是采用2.4G图传技术,不过距离稍微要比标准版远个200米,达到1.2公里的距离。而且4K版又相较于标准版升级了摄像头以及遥控,标准版只能拍摄2.7K视频以及1200万像素的照片,而4K版则支持4K视频拍摄以及照片像素可以去到1240万像素。以上仅仅是官方给出的对比资料,用这样的对比应付我显然是不够的,所以我又重新根据官方给出的规格重新进行对比。请见下表:根据官网各机型给出的规格表进行对比,发现其实还有一些差异。例如高级版和专业版的GPS是采用美国GPS系统加俄罗斯GLONASS(格洛纳斯)双模GPS系统。而4K版则与标准版一样,仅采用美国GPS系统。理论上双模GPS系统会更加精准以及搜星会更加快。但单模GPS实际使用情况如何则需要上手试过再知道,这部分会在后面体验中讲到。另外4K版本与标准版和高级版最大的不同在于高清视频的录制。4K版与专业版一样都是支持UHD P 超清分辨率的录制,虽然只能达到25帧但是好歹能支持嘛,所以在最大码流上是去到60Mbps,比标准版和高级版要多出20Mbps码流。这同时意味着录制视频存储的TF卡,必须最低要支持U1规范的,当然能够用U3规格的TF卡会更加好。在遥控器的工作频率方面,4K版居然是用了5.8GHz的工作方式,2.4GHz频段则留给WIFI使用。而高级版以及专业版还是用最常见的2.4GHz频段。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4K版本为什么最远距离只能达到1.2KM 的原因。因为射频信号频率越高穿透性及距离随之减弱。虽然4K版遥控器比标准版的遥控要好看很多,款式也与高级版和专业版一样,但是内部电池也依旧缩水,采用与标准版一样的18650电芯,仅有2600mAH的容量。虽然容量缩水了,但基本上你出去飞一天,多数情况是飞机电池没电而遥控还是会有电。所以应该还是算足够的。另外,这个规格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就是移动设备支架描述一栏,4K版上面描述是“适用于平板电脑或手机(推荐使用手机)”。众所周知标准版是采用夹子那样的东西来固定手机,所以标准版上很难使用平板。但是4K版的夹持器与高级版及专业版是一样的啊,为什么还要刻意提示推荐使用手机呢。这个疑问最终在图传系统一栏处解释出来了。4K版的实时图传居然是480P ,连标准版都是720P 的。DJI是怕你用平板之后会看到满屏的马赛克啊&(开玩笑,其实并没有太多的马赛克,不过显示效果确实会变差),所以推荐你用小屏幕看,哈哈。这样搭配真心感觉有点怪,摄像头支持超清,而视频图传回放仅仅是DVD效果。我真心不知道怎么形容好。 说了一堆规格的区别后,接下来说说4K版的外观。三:外观篇众测到手的东西不能免俗地要晒晒产品的外观。首先是外包装。这个是伪开苞过程,因为东西是直接寄到丈母娘家的,苞自然先被丈母娘先给开了,不过看到外包装箱上有张大妈封印的加持还是很开心的!打开后看看到还有泡泡纸进行保护,飞机原配箱子也完好无损,这里给张大妈的细心和顺丰的安全送达赞一个!狠狠地抽出!&露出包装真身,还有一张张大妈的众测须知。不能软文,要准时交哦!首先我不得不表扬一个地方,就是精灵箱子的抽手,非常厚实和圆润,不割手,虽然这可能别人看来没什么卵用,但是给我的体验感就是很好。打开箱子,先看到的是文档包,里面包5张机臂贴纸,四本安全手册和说明书,还有张感谢卡。这里我要吐个槽,这四本书中只有一张物品清单是中文的,其余都是英文的&。话虽多轴飞行器算比较高大上的东西,但是毕竟看国人还是习惯看母语的。所幸是说明书部分可以在DJI GO APP上透过手机和PAD的方式查看,但是个人还是希望DJI在针对销售国内的产品上还是采用中文说明书。充电器和附件包。充电器是同时可以给电池以及遥控进行充电的。由群光代工,100~240V全球自适应电压,用17.4V电压 3.3A电流进行充电。由于手头上没有万用表,无法测定给遥控充电的电压是否同样是17.4V,但是从充电器的铭牌上并没有其他电压的标识,我姑且认为还是17.4V给遥控器充电,遥控器内部还有电压转换电路给其正常的充电电压,因为遥控器肯定不需要那么大的电压。给电池充电的插头设计很用心,还有保护盖,这个可以防止充电器在插电而又没接电池的情况下两极因误触金属而烧毁充电器的情况。由于电池是4S电池,而充电插头也只有正负两极,所以飞行器的智能电池里面应该有电池平衡电路。主机,四个马达上贴有注意安装桨的提升,其实精灵的桨很难装错,电机轴上有黑点的装黑点桨,没点装银色桨电机采用DJI最新E305 精灵专用电机,电机规格是2312,与精灵2 的2213 电机相比,动力更加充沛,另外从电机看到定子线圈的槽满率还是很高的,而且绕线也很工整,DJI肯定也对电机做过动平衡,毕竟电机的好坏直接影响飞机飞行效率和机身的震动。另外,你会发现精灵3电机安装的方式并不是4颗电机都是同一水平安装的,而是四颗电机都有不同角度的倾斜,这样的设计有助于提升飞机的整体稳定性。精灵3系列电池都是通用的,容量都是4480mAh,电池电压是15.2V,根据官方的信息,这块电池是4S高压锂电。相较于普通锂电的3.7 V略多0.1V。而精灵2的电池则是3S 5200mAh。精灵3 虽然电池容量降低了,但是因为高电压的关系,电流需要更少,所以飞行时间仍然可以保持25分钟左右,加上搭配新的2312 电机,抗风性应该比精灵2 更佳。另外一个题外话,众所周知精灵3的原装电池很贵,所以有人就在想是否有便宜电池的解决方案。于是在淘宝上出现了所谓欧美版的电池,价格大概便宜个100多块,但是我认为DJI没必要因为款式问题为欧美专门开发多一个专供版电池。所以在我看来这些电池有蹊跷,所以建议要再买,还是买原装的好,不要为了便宜100多块导致炸鸡损失几千块。精灵3智能电池接头部分,上面灰色两个接口是4S电池主电源的正负输出,下面PCB板两个触电应该是用来作为智能电池数据传输用。数据包括电池电压、电池剩余容量、电池温度、以及开关机的作用。另外一张图与之对应的是机身上的接口。电池插入机身上非常方便,吻合度高。丝毫没有难以插入&的情况。写到这里,我又想起有值友之前晒单亿航 GHOST多轴关于电源部分的设计。那台飞机的设计是成本最低的设计,直接采用XT60的模型插头,这样既不专业也不方便(有兴趣的值友可以搜索关于GHOST的值友原创)。DJI精灵设计很到位,我其实很想说DJI精灵的成功正因为是在这些细节上做出了价值,但我想更多的说是亿航对其产品的不重视,这种玩票的性质,只要客户上当过一次,基本不会存在第二次的购买意欲。其实这并不单单指亿航,还有其他国内的无人机厂家,大家都只看到眼前,都只会急功近利,只要会吹牛X就不怕找不到钱多人傻的风投,这点纯粹是有感而发,不代表张大妈立场&。再看机身正面,土豪金配色继续流行至今,金属铭牌也特别标出4K字样。下方是专用的三轴增稳云台以及4K感光摄像头。DJI重新设计过专用的摄像头。摄像头采用安霸A9的方案,镜头前面也配了UV镜片.由于重新进行设计,所以重量及体积明显变小。摄像头变小变轻后云台及云台驱动电机也可以减轻,不再需要大尺寸的云台电机来改变摄像头的姿态。这样带来的好处是减轻了整体重量,飞机可以有更长的续航。不过,P3S 原配有一个塑料镜头保护套,在P3 4K 上反而倒没了,就只是在UV镜前面贴了张保护膜.飞行时需要将膜移除.摄像头侧面特别标注4K字样,另外云台上还有一个透明塑料的固定座,这个座的作用是在飞机搬运时候避免云台晃动而导致损坏。不过,我这里也要再一次吐槽,建议DJI以后在这个保护座安装后再贴张不粘胶以防保护座因为运输过程的震动造成位移。因为我不是第一次看到这个保护座位松脱移位了。除了我手头上这台,我之前同事买的P3S同样在开箱的时候发现保护座松脱。而在云台上面是TF SD卡的卡槽。另外云台四个白色减震球中其中有两个减震球是安装了透明的云台防脱落件,这个配件包也有附带多两颗.这主要防止飞机暴力降落时将云台甩下来.机配松下16GB TF SD卡,容量虽少,但是是U3规格的哦,录制4K绝对是妥妥的,不过真要录制4K视频,容量显然是不够的,所以以后还是需要入手64GB 的U3卡,而且大过年的,配送不便,还是等什么时候张大妈有神价推送的时候再入手吧。云台另外一个保护件,同样是防止运输时候位移的。飞行的时候要取下,飞完我觉得还是最好放上去,这里一定一定要注意,在开机前一定要检查这两个保护套是否有取出,因为云台会在主机通电后进行自检,如果没取出两个保护套会对云台造成损害。精灵3 一共有4条天线,分别藏在起落架的四个脚上,估计分别对应图传和遥控信号接收,其中一只脚还有条4芯排线,具体有什么作用未知,不过估计也是传感器之类的。在云台后方就是精灵3 4K的视觉定位系统,这个是P3S 标准版以及之前精灵2系列所不带的,DJI首次应用这个视觉定位系统是在Inspire1 悟上面,这次精灵3系列在专业版和高级版上面也应用了。视觉系统在开源飞控上又叫光流,主要是靠两个超声波元件在室内做到精准的定高,而小的那个圈圈就是一个光学摄像头,工作原理类似于现在的鼠标,透过比对地面的纹理进行室内定位,因为在室内GPS就基本失效,要在室内做钉钉子的动作就必须使用到视觉定位系统。不过,这套视觉定位系统也要要求,就如之前规格表上面说的“地面有丰富纹理,光照条件充足(&15lux,室内日光灯正常照射环境)”,也就是说,如果在晚会上录制视频什么的,稍微光线不充足就基本不能进行定位了。接下来就是遥控器部分了,这个遥控器是采用悟的造型,圆润,厚实,握感比P3S的遥控器要好太多了,P3S 的遥控还是P2的造型,看上去很Low。正面两个按钮分别是左边是遥控开关键,右边是智能返航键。左边分别是录制录像按钮,云台俯仰控制拨轮,以及飞行模式切换开关(F-功能、A-姿态、P-定位)。右边则是相机设置转盘,拍照按键以及回放按键。开关及按键整体触感很好。不过,令我略微失望的是精灵3虽然使用3轴云台,但是利用拨轮可以控制的仅仅只有俯仰,镜头方向虽然可以随着遥控控制方向的摇杆转动,但是转动角度有限,不能做到类似俯仰的那种固定在一个角度进行拍摄,而自组DIY的多轴中使用的三轴云台则可以调整镜头的方向。背后则有这个遥控的WIFI MAC地址、SSID信息以及密码,另外还有一个USB接口,是用来给遥控升级固件用。而P3P专业版则还会多一个USB输出的接口。不过,毕竟价格摆在那,功能阉割也很正常。遥控器背后还有两个按钮,分别是C1和C2,这两个按钮可以通过DJIGO APP进行设置自定义模式。除此之外,遥控后面还附加橡胶材质的握把以及防滑垫,这使得遥控握感很好。虽然遥控做得很好,但是我不禁在这里还是要吐个槽。遥控外壳接合位置吻合度还不够精细,另外如果仔细看看还可以看到遥控指示灯下方位置有凹下去的痕迹。我承认我有点吹毛求疵了,但是作为号称无人机中的苹果公司。是不是更应该有精品意识呢。这点希望DJI能够继续努力改进。遥控上的手机夹持器,这个设计真的很赞,最少比之前精灵2上面用的大夹子要有逼格多了。而且可以同时支持手机及PAD。最后就是桨了,一共配了4对正反桨,原厂桨就是好,硬度够,平衡性好,测试时飞机飞行虽然是听到桨声,但是由于平衡性好,所以桨在高速转动时候的风噪杂音相对较少,如果平衡不好的桨在飞行的时候风噪杂音大,同时震动也大,震动大的时候其实也是在虚耗掉飞机的能量,同时也会造成录像画面有果冻的情况。四:体验篇外观说完就开始体验了,先把电池充满再说。电池和遥控在充电过程中会有灯不断地闪动,电池充满后,灯会自动熄灭。整个充电过程其实不算长,其实哪怕电池完全没电,重新充电,顶多也就是个把钟头。接着就上APP Store 下载并安装&“DJI GO”打开DJI GO,啊哈,居然找不到Phantom3 4K 的选项,其实基本上都是用WIFI进行连接的了,所以先卸掉云台保护盖装置,然后再按电池上的开关启动机器。然后打开手机上的WIFI搜索Phantom3的SSID,连接成功后,DJIGO提示有新固件,那就立即更新吧。其实升级固件方法还有一个,就是将固件放到TF卡中然后开机自动升级(这部分DJI官网有视频教学),不过我喜欢怎么方便怎么来,既然手机可以升级,那就用手机来,接下来就是固件下载和升级,升级耗费时间大概10~15分钟这样子吧,升级过程中不要关闭APP和飞机电源。升级完毕后APP会指导你进行一系列的设置。遥控摇杆模式默认是美国手,因为我从入模开始就飞日本手所以就自自然然改成日本手。其实用中国手也可以,因为之前飞直机的时候是用过中国手的,这个纯粹是看你自己习惯。接下来就是一步步的进行设置,C1,C2我先按默认的,然后新手模式我必须关闭掉啊,毕竟不是第一次飞四轴了。最后就是激活精灵3 4K, 强烈建议新手使用飞行模拟以及视频学院。因为这可以大大减少炸鸡的几率。一切搞定后就出去试飞了。起飞前飞机会进行自检,IMU会进行预热。另外飞之前一定要将全部状态都查看一遍看是否正常再起飞,毕竟安全很重要。这里要提示一下新手,刚开始学飞多轴之前,一定要将多轴摆在自己前面,然后机头也是要和自己面向的方位一样,也就是头朝前,尾巴对着自己。这样起飞的时候遥控打舵是一一对应的,当然最重要的都是多通过模拟器练习,在脑海中建立飞机各种方位时候如何打舵的操控才是王道。因为我见过太多人,买了多轴玩具回去飞都飞不好,他们都是将飞机随便摆放,所以每次起飞时候打舵都是手忙脚乱的。DJI& GO 的界面显示信息还是做得不错的,包括GPS搜星数、电池电量指示、信号强弱等,全部都在手机界面上呈现。同时亦可以亦可以透过手机对飞行器进行操控,这使用方式确实比我之前用的Pixhawk 飞控的手机地面站要直观多了。建议新手还是要好好阅读一下。这个界面在PAD使用时候会略有不同,主要是在下方缩略地图以及飞行参数等。好了,一切准备好遥控左右摇杆八字解锁起飞!& 好激动啊,咦~~什么鬼?电池温度过低?尼玛的,锂电池的特性是在低温情况下放电效率不佳,这个在DJI关于智能电池使用说明上确实有提到过,所以DJI会有个专门的配件是电池预热桶。我在安徽做的测试,当时温度大概是0度或者2度左右。好吧,飞都飞起来了,冒险一博,照飞!从图传传输回来的画面看,确实不够清晰,比较朦,但整体上是可以接受的,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差,另外给我一个最深的感觉是,一般DIY的多轴,无论航拍还是穿越,在使用5.8G图传的时候,屏幕总会因为外界的干扰会有闪屏情况,但是从当天飞行状况来看暂时没发现有闪动。这个可能也和我飞行高度不算高有关。不过在我第三次飞行测试的时候,当时将手机换成iPAD mini2 ,当飞机飞到约100米高的时候在PAD上看到的图像已经有延迟,画面明显看到一帧一帧地刷新,这个我不确定是不是因为换了PAD的关系,如果用手机是否还会不会出现类似问题,这个要后续多飞才知道了。不过有点可以肯定的是,精灵3 4K确实在距离方面是个短板。然后继续向上飞,这时不断有警告弹出,什么鬼??环境干扰较强?谨慎飞行?吓死宝宝了,赶快降落下来先。不怕摔机最怕机器咂到人。另外在飞的过程中,确实感觉到电池在低温状况下掉电比较快。所以第一次试飞只测试了几分钟就下来了,然后回家继续充电,下午再次进行测试。后来自己分析了一下,估计提示的环境干扰较强的提示是因为飞机受到有风吹袭的情况,IMU不断地进行自稳调整,另外周边有电磁波的干扰,所以以后出去飞之前最好看看遥控器信道是否通畅,一般遥控会自动选择信道,不过还是可以在DJI GO APP上面进行手动选择。不过,单从第一次飞行的时候就给我两个方面的感觉。第一是稳!真特么的稳!自己之前有飞过3DR的开源飞控Pixhawk以及APM,不是说开源飞控不好,但是开源飞控玩起来要调得很稳的情况需要将PID参数调整得很细,这个也是开源飞控最烦人的地方。精灵3 毕竟是商业化产品,所有参数都被DJI精细调教过,稳是理所当然的。所以针对新手,不想折腾的用户,还是推荐精灵3。关于第二点感觉,就是精灵3 对摄像头的优化,在精灵3整个系列中,DJI都已经使用自己制造的摄像头而不再使用GoPRO,前面说过不使用GoPRO带来的好处除了减轻了整机的飞行重量延长了飞行时间外,另外很大的一个改进是画面不再有严重的畸变了。上图是我之前用自组四轴搭配SJCAM山狗航拍的视频截取的照片。由于GoPRO和山狗这些运动摄像机在设计思路上是追求超广角,所以镜头都是金鱼眼的效果,所以拍摄出来的照片都会有严重的畸变,这对拍摄视频爱好者来说简直不能忍。虽然有软件可以做后期处理纠正。但是纠正后肯定会影响了视频的清晰度。而精灵3就大大减轻了镜头的畸变。虽然在实际拍摄出来的照片仍然有一定的畸变,但我个人感觉来说,已经达到可以接受的范围了。早上初步测试了一下后,在家重新充满电,在下午再次出发前我想到了一个解决电池温度过低的办法,就是,登登登登…诶诶诶,别看错,虽然我知道张大妈这里老司机很多,但这个真的不是姨妈巾啦~,这个是广大美女喜欢冬天时候用的暖宝宝!经过亲身试验,确实可以对电池进行预热并解决电池低温报警的问题。这是我下午第二次航拍的静态照片,原片分辨率是,单个文件容量是5,220KB(快门速度1/646S、光圈F2.8,焦距3.6mm,ISO100,曝光补偿-0.344)。在这里请忽略我拍摄的渣技术,另外,由于空气污染的关系,拍摄出来的远景就是灰蒙蒙的。不过,从色彩还原度来看还是比较准确的。上图是将原片还原到100%裁切出来的,感觉还是有一定的噪点以及不太锐,不过对于消费级摄像头来说,应该还是足够的。真要要求高的话,就要上专业级航拍多轴以及要挂单反了,当然价格也会翻好几倍甚至几十倍了。说完拍照就要上视频效果了,其实早上出去进行第一次测试的时候我就用了fps方式录制的。当时一共录制5分47秒。视频总容量就去到2.42GB了,也就是说,如果录制4K视频的话,每秒钟就需要写入6~7M左右的数据,要记着,精灵3的4K仅仅是25帧而已,如果对真4K有严格点要求的话则需要每秒60帧,这样视频的数据会更加大。先来段短一点的4K视频,不过经过Youku的重新转码,清晰度肯定会有衰减。另外请原谅我对视频没做后期,因为电脑实在不给力,对4K的视频莫说是编辑,就是播放都像在放幻灯片,所以大家就将就地看着吧。如果各位想要视频素质更好的,可以到这个网站处看,这个网站能够选择清晰度,甚至原片。链接在这里然后这个是下午用1080P 60帧的方式进行拍摄的,当时风力大概是3级风左右,但是视频拍出来还真的还是很稳定。不过,飞行中对控制云台俯仰的拨轮还不熟悉,感觉镜头运动过快了,这个后续还要多练习。接下来,我再用DJI GO附带的拍摄选项里面的延时拍摄这一功能来测试精灵3在空中的稳定度,我按默认的设置方式,每5秒拍摄一张照片,为了方便,我用GIF方式呈现。从上图可以看到飞行器在空中定位总体相对来说位移不算太大,但是还不够稳定,如果做延时摄影显然需要微风状态下才会有更好的效果,同时或许也和GPS是单模的有关。关于GPS定位精度问题,由于测试还不算充分,所以本次体验暂时不放进去,日后如果有测试结果的话我会再进行帖子的更新。接下来的视频是利用DJI GO APP进行自主起降。可以说相当的方便啊!接下来是关于视觉定位的测试了,先在瓷砖环境下进行测试。从上面视频可以看出,基于超声波的作用,飞行器可以稳定维持在一定的高度。但是感觉视觉定位作用没起到,飞机还是会有飘移的状况。好吧,再试试在木地板环境测试。在那么小的地方做测试,我也是蛮拼的了,结果第一次测试的时候真的杯具了,墙边的风筝没留意到,飞机起飞的时候乱流将风筝的丝带吹起来,结果被卷进桨里面,飞机小炸一下&,所幸的是飞机高度不高,除了桨花了一点外,其余无损。然后再进行第二次测试,没办法啊,实在找不到比较宽敞又光线充足的环境啊,&这次测试感觉依然是有一定程度的漂移。这个情况我在想是否因为飞机飞行高度比较低飞机受地效影响有关(狭窄的环境会造成乱流影响飞机的稳定)。所以这个视觉定位测试不算很准确,未能真正体现飞机的特性,所以只能后续再找时间进行测试了。& &又认真研究了下DJI GO APP 的功能,这边稍微再补充下。点击右上角“通用设置”按钮,出现上图,这部分是对飞控进行设置,默认新手模式是打开的,所以飞行距离和飞行高度都有限制,熟悉后可以关闭新手模式。接下来是操控手感设置这个是设置遥控摇杆在各个行程时候的各个曲线,这部分主要针对一些习惯遥控的模友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遥控的手感,这里建议新手不要调整。接下来高级设置,还记得遥控器左手边有三档拨档开关吗,分别对应的是F-功能、A-姿态、P-定位。但是默认是在飞行时不能进行切换的。上图第一栏允许切换飞行模式选项向右拨开就可以切换三种模式。然后后下面允许航向锁定模式是不能选择的,这部分应该是需要飞机在飞行时候才可以设定,这个我暂时未试验到,所以不能做准。接下来是返航选项。返航选项是给你设置返航时候飞行器的高度,这个主要根据现场环境进行设置,因为如果飞行时候,周边环境树木、电线杆或建筑物高于飞行器的时候,避免飞行器在返航时撞到这些物件,你可以将飞行器返航高度设高些,一般来说按默认设置就OK。接下来是失控保护部分,当飞行器飞行范围超出遥控器遥控范围,或者因为有物件遮挡、信号干扰时候导致遥控器对飞行器失控时候,飞行器应该如何工作。这里一共有3个选项,默认是返航,第二个是下降,第三个是悬停。这个选项建议不修改,还是使用默认返航功能。接下来是低电量智能返航,默认是打开的,这里也不建议关闭。关于进入读取飞行数据模式,这个主要是可以用电脑来读取飞行器飞行日志,需要接上USB数据线连接飞行器读取。接下来是打开前臂灯开关,也就是飞行器前两个机臂红灯可以进行开关。可以选择关闭是因为有某些时候飞行航拍时候,这两盏灯可能造成入镜,所以可以选择关闭。最后启用视觉定位,不关闭了,就默认打开吧。进入遥控器功能设置,第一行是云台拨轮控制速度,这个功能是控制云台俯仰运动速度的,有时候我们在进行航拍时候要运用俯仰来调整航拍角度,但是用默认速度,感觉还是太快了。所以,我将这个调整成50,这样在运镜的时候不会因为过快造成视频过于突兀,这个需要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调整。这个是遥控器校准选项,主要作用是调整遥控器两个摇杆的中立点,不会在飞行时候因为遥控器中立点问题造成飞行器向某个方向移动,新飞机基本上不需要校准。接下来就是遥控器摇杆模式选择,这个其实和模型遥控器一样。一般遥控器总共有4个Mode,现在流行两大Mode,一个是美国手,另外一个是日本手。美国手是左边上下负责油门及方向,右手边负责飞机的前后和左右倾侧。美国手多在模型中被直升机爱好者所使用。而日本手则是受固定翼爱好者所使用的一种遥控方式。操控为左手摇杆负责前后和方向,右手负责油门和左右倾侧。中国手类似于日本手,不过他将方向也放到右手边摇杆,而左手摇杆负责飞机的前后和左右倾侧。APP还提供一个自定义功能,给用户根据自己喜好进行摇杆模式的调整。我之前说过新飞机默认都是美国手的,而我自己则改成日本手。接下来是遥控器后面C1和C2的按键设定,这个可以给用户自行定义,C2默认是镜头跟随/FPV 模式,镜头跟随模式是飞机在转换方向时候,镜头先同步进行方向的变化然后再慢慢回中。而切换成FPV模式的时候,镜头是一直保持一个向前的方向,也就是图像回传的方向就是飞机当前飞行的方向。我这里设置成电池信息页面。遥控设定好了后,下面那个WIFI图标我就不说了,那个只是WIFI 的SSID以及密码而已。接下来是关于智能电池设置选项,这部分主要是给你设置低电压报警、以及当前总电压以及每颗电芯的单独电压。我觉得DJI 在关于电池信息已经做得相当丰富了。关于云台的调整,有云台模式部分,我默认是跟随模式,云台的Roll轴微调是指你发现相机并不是完全水平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微调,具体如下图。云台可以进行自动校准,点击后稍微等一阵子云台各轴会进行运动,校准成功后会有提示音。关于云台高级设置部分,一共提供了3种设置方式给用户进行选择。基本上云台俯仰曲线不需要动,按默认即可。原默认设置云台俯仰是不能向上拍摄的,这时候可以将云台俯仰轴限位打开,不过,基本上需要向上拍照的机会不太大,只是在某些拍摄环境运镜会用到。接下来是云台俯仰平滑,从0-30,默认是5 ,这个根据自己需要进行调整,我调整到约20左右。云台偏航跟随同步默认也是打开的,这个实际类似之情的镜头跟随模式。最下面的菜单是通用设置,这部分我就不多做解释了,基本上都懂吧。我们这是可以试试将飞行模式开关拨到F档这时候可以开启一些新功能,包括兴趣点环绕,例如你要环绕拍摄某个建筑或者景点的时候,点击这个兴趣点环绕,可以让飞机自动进行绕圈拍摄。热点跟随是指让飞机跟随你移动而进行移动。航点飞行是你可以在地图上设定指定的飞行点,让飞机根据你所规划的路线进行飞行,完全不需要自己用遥控控制。返航锁定是让你锁定飞机飞到某个范围后自动进行返航。最后航向锁定是让飞行器锁定朝某一个方向进行飞行。最后是右下角的按钮,这部分可以设置相机是用自动方式拍摄还是手动模式拍照,并同时提供包括ISO、光圈大小、曝光补偿的设定,这部分可以通过遥控右手边的拨轮完成设定。五:体验总结经过这几天初步简单的体验,Phantom34K 给我的感觉是值得拥有但仍然有不足的地方。我就先从不足讲起吧:优点:升级的遥控比P3S手感好太多了,逼格满满的,另外比P3S手柄最重要升级了手机平板夹持架以及新增智能返航按键。4K的摄像头与P3P完全一致,也就是如果你要用高性价比来拍摄4K视频的话P3 4K确实是不错的选择.稳!真心稳。当然这个是在风不是特别大的情况下说的,毕竟精灵比较轻,抗风性会有一定的限度。这个纯粹要看使用者了,都看见大风呼呼地吹了还拍啥拍啊,对不。DJI GO APP很容易上手,哪怕对要遥控不太熟悉的新手也可以用手机进行起降以及飞行。而且界面布局也非常合理。视觉定位系统在室内对飞机姿态的稳定有一定提升,虽然这次测试未能做到室内定点,但在定高者这方面确实体验到其稳定性。外包装箱提手做得真心赞,虽然貌似有些无聊,或许有些人不会认同。但是确实在我第一次提起箱子的时候给了我一个很厚实、舒服和一种很放心的感觉,这个小细节无疑中增加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不足及建议:云台固定座容易松脱。(我前面说过了,我亲眼见过两台飞机拿出来的时候云台固定座是松脱的。虽然并没完全松脱出来,但毕竟国内暴力快递的威力不可忽视,所以还是建议DJI再用不粘胶或者什么方法做双重固定比较靠谱)图传回送到手机的视频只是480P这点略不爽,可能由于图传硬件的限制或者从其他方面考量,但是为什么P3S又可以做到720P呢,这个有点不解。产品的模具其实还是可以再精细些,虽然已经做得不错了,但是毕竟现在用户都被苹果惯坏了,哈哈,所以被誉为无人机中的苹果公司应该更进一步,让外国人对中国的产品更加刮目相看。GPS被阉割成单模的略不爽,虽然在实际使用中GPS定位还是非常快速的,但是单模GPS还是会在精度上要比双模的要差些。附送的说明书只有产品清单是中文的其余都是英文的,这点希望DJI后续改进。六:杂谈最后附上我入多轴以来的辛酸史,第一台是我的验证机,500轴距,渣配置。请忽略鞋子乱入&。此机架和动力都转掉了,只留下飞控。第二台是全碳机身,550轴距,不过,这台飞机最后的宿命是炸掉了,后来分析是因为电调和电机的香蕉头品质不好接触不良导致有颗电机停转炸掉,还好当时周边没人,不过后来想想也后怕,所以安全飞行还是很重要的。550炸掉后,好不容易恢复元气,组了台六轴,接着又组了台穿越,最后闲得蛋疼,又组了台山寨精灵(请容许我家主子乱入,拍照片的时候非要入镜&)。六轴是用Pixhawk飞控,山寨精灵用的是APM飞控。不过,六轴我觉得的并不满意,打算之后改回四轴,主要是第一个机架偏软震动大,拍摄有果冻。第二个是折叠起来真心占地方。自从今年出去航拍一次,深深地感觉到不方便啊!尼玛,除了招摇过市之外,还特别累..。所以还是觉得精灵3这类型的小飞机靠谱,方便,背个背包就可以出去拍了,还不太累,毕竟拍来也是玩玩,又不是靠它来发家致富什么的.。所以精灵3个人认为定位还是蛮准的。最后,关于精灵3全系列应该如何选择上,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样的。新手预算一般,随便玩玩,上P3S,为啥,因为P2已经停产了,到手飞最便宜的成品机也就是P3S了,当然你们或许从其他渠道购买到P2,例如咸鱼,这我就不讨论了。如果是追求性价比来说,我建议是P3A,因为P3A基本有齐P3P所有该有的功能,仅仅是摄像头部分不能支持4K拍摄,重点是图传是DJI &Lightbridge 高清数字图传啊,而且,说实在的,目前如果手头上电脑处理能力不太够的话,在做4K视频编辑和回放都很吃力,个人认为现阶段1080P足以。另外P3A与P3 4K在售价相同的情况下,我个人会更倾向选择P3A。而P3 4K则是感觉DJI为了满足需要4K航拍但又觉得P3P贵的客户专门拉出来的一个产品线,而4999这个价格带(原价 是DJI 10周年促销价)应该是最多人能够接受的范围。所以在这个价价格带DJI提供了两种方案给客户选择,要飞得远和想图传清晰度的选P3A、要超清效果选P3 4K。而P3P在精灵3系列上个人认为是DJI用来做高端定位的,一个系列里面必须要有款最高阶的产品用来撑场面。虽然价格比较贵,但是又与Inspire1 悟的价格相差一倍多,所以还是有些精灵高端发烧友会选择P3P这款产品。最后,感谢各位耐着性子看了我啰嗦那么多,本文是我个人所知以及这款产品的一些体验。如果有某些地方有错或者观点与各位看官不一致,请喷无妨。哈哈!
已有263人赞过
的其他测评
本文评测的商品
【抢先首发众测】大疆精灵Phantom 3 4K 航拍飞行器
热门众测活动
【抢先首发众测】nubia 努比亚 Z11
申领:20积分
【抢先首发众测】乐视 Kido 智能儿童手表
申领:20积分
【抢先首发众测】罗技 K780 多设备无线蓝牙键盘
申领:20积分
【抢先首发众测】honor 荣耀 畅玩5C 全网通版(颜色随机)
申领:20积分
【抢先首发众测】Philips飞利浦 BRI861/80 IPL脉冲光脱毛仪
申领:20积分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疆精灵2遥控器对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