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箔可以用焊锡焊接工艺吗?

“金”“锡”箔何方?
打锡箔用的锤子。
吴深龙正在打造金箔。记者龙成通摄
金箔可用于建筑装潢。
  开篇语
  走过漫漫时间长河,历史赋予了佛山浓郁而又厚重的文化底蕴,散落在佛山380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各项传统技艺和非遗便是最好的印证。如今,这些流散于各处的非遗中,不少老艺人穷尽一生来将其传承。文化的昌盛离不开经济的繁荣,两者交织共同哺育出“文武兼修”的佛山。然而,当工业文明走入现代,无论是文化上的手艺人还是制造业匠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来诠释自身在行业内的极致。正如工匠并非只是“熟能生巧”的手艺人,更是精益求精,对创新孜孜不倦地追求,对新生领域大胆探索和突破。我们不妨跟随着记者的视角,来看看佛山各行各业的“继承者们”。
  “金”历
  三十几个春秋的坚守
  “我与金箔这种传统工艺打了30多年交道了。”18岁时,吴深龙就跟着父亲吴宝光学习金箔锻造技艺。今年56岁的他已经在金箔行当里走过了三十几个春秋。如今虽然头顶省级传承人的光环,吴深龙依旧坦言,金箔厂已经办不下去了。
  说起金箔厂的前世今生,吴深龙眼里透露着复杂的情绪。“金箔厂此前是乡里建设的一个金箔厂的集体经济组织,由于父亲以前在广州上下九做金箔有些名气而被请回当负责人。”吴深龙表示,刚开始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不仅机器是父亲在外面学后,依葫芦画瓢叫人打造再组装,就连老师傅都是父亲一个一个请出来。而后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工厂要被拆,吴深龙的父亲开始接手工厂。而此时,之前一直有合作的贸易公司也因种种原因而终止了合作,此时的工厂更加惨淡。
  通过在广州认识的一位名人,金箔厂得以与各大寺庙提供金箔,使得金箔厂走上辉煌的道路。吴深龙说,当时的金箔厂的人数规模达到了十几人。而如今随着工业文明的冲击,金箔的订单量不断减少,目前佛山只剩下了唯一一家金箔厂。
  “锡”逝:曾经辉煌而今后继无人
  与吴深龙有同感的还有赵灿辉。早在上世纪30~80年代,三水人赵文景和赵灿辉这对父子,就曾加入佛山的锡加工大军。赵灿辉告诉记者,他的父亲赵文景在上世纪初期,前往顺德陈村“锡箔街”学师。
  在上世纪80年代,他也加入了打锡箔的行列,与父亲一起开办“四街五金厂”。
  “一块锡要想成为锡纸,可不简单呢,需要十几道工序!”赵灿辉说,一块长8厘米、宽2厘米的锡片,经过锻造之后,可以打成门口那么大,大概有两三平方米的面积,而厚度“薄如蝉翼”的锡纸。“不小心掉一根头发都穿了几十张。”赵灿辉还回忆说:“我家做出来的锡纸质量不错,除卖到珠三角地区外,还曾出口到东南亚、美国等地,远销海内外。”上世纪90年代初,赵灿辉的父亲去世后,锡纸质量和销量渐渐下滑,1994年,赵灿辉也正式退出了这个行业。他说,现在在佛山,锡箔行业已经没人从事了。
  为了保存这一行业的记忆,赵灿辉还专门保存了以往生产锡箔的一整套工具。“这一行,我应该是最后的从业人了。”赵灿辉怅然说道。
  继承者们
  撕开香烟盒,盒内银色、轻薄的包装纸立现眼前,这就是锡纸。别看它薄如蝉翼,锡块历经“千锤百打”后,它才能“出世”。早在上世纪30~80年代,佛山产的锡纸已经远销海外。三水人赵文景和赵灿辉这对父子,就曾加入佛山的锡加工大军。在赵灿辉的家中,至今还存留着打锡的大锤、装锡的盒子、一些成品锡纸,似乎在无声地诉说锡加工业在佛山的繁盛和没落。
  与锡箔已成绝唱不同,金箔已成为佛山的省级非遗项目。不过,作为全省唯一金箔锻造技艺传承人的吴深龙仍感到步履维艰。
  这些传统手艺该如何突围?留给世人无限的思索……
  文/图 广州日报记者刘鹏飞、黄健源(除署名外)
  饱“金”风雨
  全省唯一金箔厂日渐凋零人散落
  从桂丹路下车,沿着念乡亭路直走200米,右转穿过被民居遮蔽的小巷,一排老式的岭南建筑便呈现在眼前。在不断打听和来回奔走之下,记者一行最终才找到全省唯一的金箔厂的位置。尽管房屋有些老旧,但是在30年前此屋在乡村里也称得上大气。然而,里面空荡的景象以及久按门铃都没人应声的场景,让人丝毫联想不到这是一家金箔厂。
  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500米开外的一家作坊,吴金龙和他的家人正在给一些装饰品刷上金箔。
  见到记者到来,吴金龙坦言,由于金箔订单的稀少,老屋里的金箔器具基本一年难开几次工,而为了维持生计,他和家人大部分时间会待在这家小作坊里,做一些其他的活计。
  吴深龙告诉记者,跟着父亲学了三年时间,掌握了金箔制作的每道工序。吴深龙表示,从一块金粒到一片金箔,前后共有16道工序,包括熔金、拉金、打箔、焗金箔、切金箔等,当中大部分都是慢工细活,其中数“打箔”最为讲究。打箔时,要将指甲盖大小的薄金片一层一层夹在方形乌金纸的正中间,2048张乌金纸做成一个方包,再包上一层牛皮纸,放在石墩上捶打。经过人工挥锤几千次,原本指甲盖大小的金片才能延伸至一个盘子大。“学打金箔时,光锤子的用法就要学三年。”吴深龙说,铁锤是用熟铁炼铸而成,光是锤就重12斤,由于常年要举锤挥击,他的右手臂比左手臂明显要大得多。
  吴深龙说,用人工捶打才能打出佛山特有的金箔,因而他始终坚持着这一理念。然而匠人的坚持却得不到时代的理解,人工捶打的产品依旧架不住工业化生产的流水线。南京一家锡箔企业的处境就比吴深龙的金箔厂好太多。
  “‘四大箔’的使用价值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大,因而它们的生存空间开始慢慢萎缩,有的甚至逐渐消逝。因而传统手艺要延续要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开拓自己的市场。”——佛山市非遗专家梁国澄
  “没有活干,学来有什么用?但是看到父亲年纪越来越大,如果自己不学的话,失去的将是一门手艺。”——吴深龙儿子吴炜全
  “金”伯和他的继承者们
  仿金充斥市场 冲击金箔行业
  让吴深龙感到欣慰的是,自己的大学生儿子吴炜全,肯来接自己的棒。吴炜全大学读的专业是商贸英语,就业时,还是选择了子承父业。吴炜全说,爷爷辈时,厂里工人有四五十人,老爸接手时,还有二十多个,到自己这儿,只剩下三四个了。
  今年30岁的吴炜全说,在他爷爷经营那时,每月的金箔产量约有80万张,但到了现在,一年下来也仅生产七八万张。和兴盛时大量金箔出口到海外不同,现在联和金箔厂生产的金箔也多是自产自用。吴炜全接手作坊后,所面对的除了是行业萎缩的影响,更多的是金箔替代品出现后带来的冲击。
  “市面上充斥着工业用的仿金,成本远远低于锻造的金箔,一般市民难以把两者区分开来。”吴炜全说,真金锻造的金箔能够维持至少70年,依旧光亮如新,但是用仿金的话只能维持三四年,就会慢慢变黑。但是,部分客户却宁愿把仿金用作装饰用途,让他们的运营更难以为继。“如果没有做木雕加工等副业,我们都撑不下去了。”吴深龙说,为了承接更多订单,他只能多外出走走,但厂房一年3万元租金,维持工厂运营也让他感到步履维艰。
  祖传金箔技艺 孙子辈接棒
  金箔锻造技艺,在明清时期曾让佛山享誉全国,如今的福禄路曾是金箔一条街,佛山金箔除供本地需求外,还曾经销往港澳、东南亚等地。
  目前在佛山,昔日辉煌的“金、银、铜、锡”四箔,只剩下金箔还有唯一传承人,银箔、锡箔已失传,而铜箔,民间只有少量生产。家住南海罗村联合村的吴深龙是省文化厅认可的广东唯一金箔锻造技艺的传承人。
  “我与金箔这种传统工艺打了30多年交道了。”18岁时,吴深龙就跟着父亲吴宝光学习金箔锻造技艺。那时金箔制作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能做上这行的人非常少。为此,他很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一般人用八年时间才出师,而他只花了三年时间。
  30多年来,凭着高超的金箔锻造技艺,吴深龙所锻造的金箔出口至东南亚等地。在省内,佛山、广州、肇庆、韶关等数十家寺庙佛像的装饰,都是出自吴深龙之手。
  2009年,吴深龙的儿子吴炜全大学毕业后,决定承接金箔锻造这门手艺。
  尝试B2B网络推广
  正是因为买的人少了,做的人少了,学的人也少了,金箔锻造这一技艺正面临失传。虽然作为省级非遗项目,但吴深龙觉得,政府除了每年一万元的扶持资金外,也似乎没有对金箔锻造有太多的支持。
  在他看来,佛山祖庙等古建筑翻新、古村落活化升级,其实也有很多商机,但联和金箔厂也没有接到这些订单。“金箔锻造作为佛山的省级非遗,希望得到政府部门多些扶持。”吴深龙说。
  大学专业是商贸英语的吴炜全曾想到利用网络B2B平台推广金箔。吴炜全开过一家网店,如今已重新“开门迎客”,今年会尝试利用更多网络平台进行网络营销,以电商的方式推广,同时附带其他项目作为扶持,以其让金箔锻造这门传统手艺能够延续。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责任编辑:AP011
本文相关推荐
世界上有很多的生物,到现在都没有准确的定义,近日,美国盘点了全球最神秘的生物,将世界上恐怖的生物排序,尼斯湖水怪竟占榜首。
我们知道泰国有一个特别的群体,那就是人妖。有一部分人还是对人要这个群体很好奇的,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他们的生活。
一位叫多·杜鲁门的医学博士将自己妻子的头部跟身体分离,然而15年后,他妻子的人头依然保持着生命力,堪称医学奇迹。
男子好好的去非洲旅游一趟,竟下车拍摄狮群,结果身后潜伏的一只母狮终于按耐不住了,直接像扑倒羚羊一样扑到了这位手拿相机的游客。
在古代,非洲各国都有完整的酋长制度,整个非洲就是一个酋长社会。揭秘非洲酋长奢靡生活最牛酋长妻妾4000多..........
24小时点击排行榜
热线:020-
频道信箱: news#(#改为@)您好,欢迎回来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供应商!
浙江焊锡膏
共找到63条"焊锡膏"报价信息
您还可以找
型号QL-305
加工定制是
颗粒度25-45
合金组份sn96.5Ag3Cu0.5
主营产品:
无铅焊锡膏
环保焊锡条
环保焊锡丝
无铅环保助焊剂
¥362.00/公斤
所在地:浙江 温州
品牌ELECALL
加工定制否
粘度0.(Pa&S)
颗粒度0.(um)
规格金鸡焊锡膏100g
主营产品:
低压熔断器
所在地:浙江 乐清市
品牌金鸡牌
型号100克金鸡牌焊锡膏
加工定制否
粘度80(Pa&S)
颗粒度10(um)
合金组份无
主营产品:
工艺礼品加工设备
所在地:浙江 义乌市
加工定制是
粘度1(Pa&S)
颗粒度1(um)
主营产品:
电源、点火系统配件
所在地:浙江 乐清市
型号QL-63/37
加工定制是
粘度170(Pa&S)
颗粒度25-45(um)
合金组份sn63pb37
主营产品:
锡及锡合金材
¥195.00/公斤
所在地:浙江 乐清市
型号见说明
加工定制是
粘度100(Pa&S)
颗粒度100(um)
合金组份100
主营产品:
所在地:浙江 路桥区
品牌浙江强力焊锡材料有限公司
型号浙江强力焊锡无铅焊锡膏SnAgCu
粘度720(Pa&S)
颗粒度25-45 um等;根据用户需要选取用不同粒度(um)
合金组份锡铜合金
活性中活性
主营产品:
其他焊接材料与附件
所在地:浙江 乐清市
型号焊锡膏
加工定制是
粘度100(Pa&S)
颗粒度0.1(um)
合金组份松香
主营产品:
其他焊接材料与附件
所在地:浙江 义乌市
品牌强力/QLG
型号QL-6337
加工定制是
颗粒度25-45
合金组份sn63pb37
主营产品:
无铅焊锡膏
环保焊锡条
环保焊锡丝
无铅环保助焊剂
¥181.00/公斤
所在地:浙江 温州
型号QL6337
加工定制是
颗粒度25-45
合金组份锡铅
主营产品:
无铅焊锡膏
环保焊锡条
环保焊锡丝
无铅环保助焊剂
¥193.00/公斤
所在地:浙江 温州
品牌强力控股
型号QL-6337
加工定制是
颗粒度25-45
合金组份sn63pb37
主营产品:
无铅焊锡膏
环保焊锡条
环保焊锡丝
无铅环保助焊剂
¥185.00/公斤
所在地:浙江 温州
型号QL6337
加工定制是
颗粒度25-45
合金组份锡铅
主营产品:
无铅焊锡膏
环保焊锡条
环保焊锡丝
无铅环保助焊剂
¥193.00/公斤
所在地:浙江 温州
型号QL-305
加工定制是
颗粒度25-45
合金组份sn96.5Ag3Cu0.5
主营产品:
无铅焊锡膏
环保焊锡条
环保焊锡丝
无铅环保助焊剂
¥336.00/公斤
所在地:浙江 温州
品牌强力/QLG
型号QL-305
加工定制是
颗粒度25-45
合金组份锡银铜
主营产品:
无铅焊锡膏
环保焊锡条
环保焊锡丝
无铅环保助焊剂
¥385.00/公斤
所在地:浙江 温州
型号QL-0307
加工定制是
粘度189(Pa&S)
颗粒度25-45(um)
合金组份sn0.3agcu
主营产品:
锡及锡合金材
¥260.00/公斤
所在地:浙江 乐清市
品牌强力控股
型号QL-xsj
加工定制否
粘度210(Pa&S)
颗粒度25-45(um)
合金组份snagcubi
主营产品:
锡及锡合金材
所在地:浙江 乐清市
型号QL-Sn58Bi
加工定制是
粘度170(Pa&S)
颗粒度25-45(um)
合金组份sn42bi58
主营产品:
锡及锡合金材
¥235.00/公斤
所在地:浙江 乐清市
品牌强力控股
型号QL-42/58
加工定制是
粘度170(Pa&S)
颗粒度25-45(um)
合金组份锡铋 sn42bi58
主营产品:
锡及锡合金材
¥258.00/公斤
所在地:浙江 乐清市
品牌强力控股
型号QL-6337
加工定制是
粘度182(Pa&S)
颗粒度25-45(um)
合金组份sn63pb37
主营产品:
锡及锡合金材
¥195.00/公斤
所在地:浙江 乐清市
型号QLG-63/37
加工定制是
粘度170(Pa&S)
颗粒度25-45(um)
合金组份sn63pb37
主营产品:
锡及锡合金材
¥195.00/公斤
所在地:浙江 乐清市
共 63 条焊锡膏记录共4页 第1页1
没有找到想要的产品?发布一条求购信息,让产品主动找到你!立即发布求购信息
临沂国际会展中心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
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
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上海世博展览馆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国家会议中心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永康国际会展中心
上海世博展览馆
免责声明:
本商铺内所展现的焊锡膏公司信息、焊锡膏产品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均由商铺所属企业自行提供,焊锡膏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商铺所属企业完全负责。中国供应商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
建议您在购买焊锡膏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焊锡膏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欺诈行为。
主办单位: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31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神奇的修补术
走进安阳博物馆,看到右页这件精美的商晚期云雷纹提梁卣,你一定想不到它刚出土时破碎、残损的模样。精湛的青铜修复技术,让它的美重现人间。青铜器的一般修复过程包括整形、焊接、外置靠尺、粘接、补配缺块、修整做旧等步骤,每一步都必须有据可依。尤其是补配缺块这一环节,对有据可依的要求更高,在对文物本身深入、细致的了解后,如果历史、考古信息充分,则可进行补配,如果信息缺乏或者残损过多,就很难起死回生了。供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马头琴制作台
这样常年累月、不厌其精的制作与打磨,使得原本笔直顺滑的工作台,被侵蚀得面目全非。摄影/许敏
总第80期2012
山西潞州(今属长治)人崔法珍,从小向佛。金熙宗皇统九年(1149年)前,崔法珍忽然发愿,要募刻一本大藏经,而后毅然断臂化缘。其举感动了四方乡民,她游走的晋南和秦西的百姓,纷纷解囊。有点资产的,就……
[遗产风景]
从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出发,向东北方行进约170公里,在密密层层的原始森林间,一座突兀的巨岩横空出世,拔地而起,那里,便是与柬埔寨吴哥窟齐名的古城——锡吉里亚。
“公众考古”本是个舶来的概念。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经济高速发展,与之相随的文物破坏事件也急剧增多。于是,考古学界制定了一个全方位的保护计划,命名为“公众考古”,意在通过向公众阐释考古、进……
[特别策划]
他们奔走于考古现场或博物馆,捧着价值连城的国宝,为它们全面体检、勘察病因,继而对症下药。文物修复师仿如医生,伤痕累累的文物,在他们手里起死回生。
[特别策划]
神奇的修补术
[特别策划]
国人好古,文物修复行业古已有之,各个门类都有高手、绝活儿。不过,这个古老的行业在当下,却遭遇了种种困境——考古的发展带来了大量不同种类、不同保存环境下的文物修复难题,国外新观念、新技术像是……
[特别策划]
这是一个泛着迷人的幽蓝色光彩的世界,林林总总的文物在这个世界里都变得清晰而透明……我们将目光暂且只放在青铜器上,看这个经由X射线成像技术开启的新世界,到底是怎样的面貌?它如何辅助文物的保护与……
[特别策划]
2009年,位于浙江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曾以“天衣有缝”为主题,举办了一场纺织品文物修复展。全国各地近30件经修复完成的纺织品文物,在这次展览中集体亮相。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负责修复的北朝小花纹绮……
[特别策划]
开凿于南宋时期的石刻千手观音,已在重庆大足宝顶山矗立了800余年。岁月荏苒,曾经金碧辉煌、气势恢宏的摩崖石雕艺术品,如今罹患数十种病害:厚厚的尘埃、卷曲的金箔、剥落的色彩、断裂的肢体——这些缠……
[特别策划]
中国的传统书画修复,正如一个不写日记的人,修复史及其中的精妙之处,难以得到完整而系统的梳理。它看起来没有章法,实际上却蕴含着大智慧。这些智慧体现在哪里?传统书画修复中又有哪些绝技呢?
他是唯一担任过美国大使和中国大使的“双面大使”。他代表中国与自己的祖国——美国,签订了《蒲安臣条约》。他在欧美的一系列政治和外交活动,让清政府始料未及,应接不暇。在这个摇着龙旗的大使身后,……
电报,竟然也会成为战争利器?不错,在民国初军阀混战的那段岁月,干戈与纸墨共舞,枪杆子与笔杆子齐飞,电报的作用并不逊色于那些坚船利炮。正是此时,北洋儒将吴佩孚也利用了这新生事物,打了一场精彩……
国难当头,“中正式”接过“汉阳造”的圣火,成为又一款“护国神器”。烽火那些年,“中正式”凝聚着英雄儿女的科技创新。“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
它一诞生,就与草原的风、奔驰的马、悠扬的长调相伴随。每一个琴头,每一根马尾丝,都在诉说对自然的感恩、对神灵的崇敬。萨满、佛教、马崇拜,在这方寸天地里神奇交融,铸造出蒙古游牧人的风情和灵魂。……
[民艺镜头]
[读画笔记]
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踏歌图》是南宋宫廷画家马远最大的一幅画作,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南宋绘画之一。人们往往笼统地将之视为一幅歌颂南宋皇权的画作,至于当时的南宋皇帝为何需要这样一幅画,这幅画的具……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这是1941年皖南事变后,《新华日报》上刊登的周恩来亲笔题词。悲愤的墨迹,表达了中共中央对国民党的失望和痛心疾首。
[有问有答]
司母戊鼎是我国首屈一指的文物,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这件商王朝(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所使用的礼器,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青铜器,甚至写进了中学历史课本。司母戊鼎果真是中国古代最大……
在制作本期特别策划时,同事戴莹从网络上找到了一段文字:“胡继高,我国文物保护界重量级人物。1956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波兰哥白尼大学学习文物保护专业,经六年苦读,获硕士学位,回国后曾参与了敦煌莫高……
叩击历史星空 梳理华夏文明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的实验室里,一件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的青铜鼎正被抢修。这件器物因出土年份久,部分地方已开始出现新锈蚀。一般而言,文物每隔十年左右就需重新检查和修复,不然旧疾新患会使其处于危险境地。摄影/陈川平
给文物疗伤
摄影 / 陈川平
曾位于国博正门的孔子像,最终被挪移到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摄影/王凯
摄影 / 王凯
顺着狮子山脚下的石阶向上攀登,通往锡吉里亚王宫的山路狭长而蜿蜒,一边是陡峭的悬崖,另一边则是绘制于公元5世纪的斯里兰卡古典风格壁画。画面中的人物裸露上身,体态丰盈,身姿娇柔,她们体现了古代僧伽罗人对女性美的理解。据说,锡吉里亚统治者迦叶波一世在位时,曾下令在石壁上绘制数以百计的天女、爱妃画像,如今仅有21帧存留于世。
斯里兰卡·锡吉里亚古城
摄影 / 周剑生
2012年6月,正在考古发掘的上海广富林遗址首度对公众开放。广富林遗址有着丰富的良渚文化墓葬,填补了环太湖地区考古学文化谱系的空白。公众们既能来到工地参观,又可享受专家的讲解,无疑会有刻骨铭心的考古体验。供图/Shanghai Daily
“身临其境”去考古
白大褂、灯箱上的X光片,这让胡东波看起来很像医生。的确,曾拍摄过万余张各类文物X射线照片,并一直从事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的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文物医生。
青铜器的X光世界
摄影 / 陈川平
在千手观音手部原物与模型之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修复师张可在仔细地打量、对比,希望能在实验室里找出金箔回贴的最佳方案。为了维持自然室温以保证实验效果,实验室在酷热的夏季都没有开启降温设备。
修复千手观音
摄影 / 罗国家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纺织品修复室里,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正在“手术台”上,为一件从贵州征集来的近代女服修补领口和衣襟部分的破损。
天衣有缝谁来补?
摄影 / 陈川平
陆宗润一手持卷轴,一手拿着放大镜仔细查看。他生活中的许多时候,几乎都与这些古画为伴。在兼学了传统书画修复两大派别:苏州派、扬州派的技艺后,他又东渡日本学习。数十年下来,令他更加感慨中国传统书画修复的精妙之处。摄影/陈川平
精妙与智慧
摄影 / 陈川平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北洋儒将吴佩孚以电报作武器,终成民国舞台上的耀眼新星。图为1918年《北京日报》刊载的吴佩孚驻军湖南期间与中央政府的往来通电,其中有提及吴佩孚敦促冯国璋履行总统职责的“马电”。供图/国家图书馆
吴佩孚的电报战争
照片中的“中正式”步枪,是中国轻武器博物馆的一件藏品,它早已光荣退役。可是,风采不减当年。
“护国神器”中正式
茫茫草原上,随心拉上一曲。悠长、细腻而深沉的琴声,与辽阔无垠的土地、自由奔放的游牧生涯配合得天衣无缝。 蒙古人把对信仰的虔诚、对草原的眷恋,融入到这充满生命与灵性的乐器中。摄影/鲁忠民
摄影 / 鲁忠民
一根裙边一段史
这位桂西北的苗女细细整理着她的“艺术品”,绣布垂挂如帘,可以用壮观来形容。这种特制的裙边布是苗家传统服饰——百褶裙上必不可少的元素,手工刺绣要耗时一年以上。不仅如此,它的图案还非随意为之,而是象征着苗家走过的一道道山路;拥有过的一丘丘田土、一座座故城……在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下,苗族南徙的历史,被刻印在绣裙上,看似抽象的纹饰、符号,成为守护记忆的图案。摄影/熊辉
摄影 / 熊辉
《踏歌图》是南宋宫廷画家马远最大的一幅绢本画作,高达192.5厘米,宽111厘米。不过,画家并没有提供明显的视觉中心,乍一看,让人不知从何处着眼。实际上,这幅画有两个并列的中心,天上宫阙与地下百姓被一片留白而成的云雾截然分开,二者并置,也正是画家苦心所在。
1220年的元宵节:读马远《踏歌图》
图为皖南新四军的新战士,正在进行走天桥的训练。1937年10月,原南方红军游击队接受国民党改编,编为新四军。叶挺任新四军军长后,以他在国民政府的广泛人脉,又为新四军争取到大量武器装备。一支朝气蓬勃的人民军队,渐成国民党心腹之患。
皖南事变背后的隐情
司母戊鼎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青铜器吗?
胡东波在实验室里与学生一起观察三彩马的x光片。
中为体,洋为用
摄影 / 陈川平
日,婺源县秋口中心小学的学生在张贴“保护古民居、从我做起”的标语。摄影/王国红(东方IC)
摄影 / 王国红
宽阔的护城河穿过锡吉里亚西边城区的入口,倒映着远处迦叶波一世王宫的所在地——狮子山。
斯里兰卡·锡吉里亚古城
摄影 / 周剑生
走进安阳博物馆,看到右页这件精美的商晚期云雷纹提梁卣,你一定想不到它刚出土时破碎、残损的模样(下图)。精湛的青铜修复技术,让它的美重现人间。青铜器的一般修复过程包括整形、焊接、外置靠尺、粘接、补配缺块、修整做旧等步骤,每一步都必须有据可依。尤其是补配缺块这一环节,对有据可依的要求更高,在对文物本身深入、细致的了解后,如果历史、考古信息充分,则可进行补配,如果信息缺乏或者残损过多,就很难起死回生了。供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神奇的修补术
X光片上,晋侯墓地出土的鸟盖人足盉优美的线条、独特的造型、精致的纹饰都能一览无余。仔细分辨,还能看到肉眼看不到的秘密:盉足的负重小人内部有暗影,由于实物此处并没有变薄,这意味着其中有不同材质的部件,即泥芯撑。芯撑是古代青铜器范铸技术的一项重要工艺,置于铸芯与铸范之间,能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
青铜器的X光世界
摄影 / 陈川平
这是一张高科技的千手观音“身份证”。工作人员借助近景摄影测量、影像纠正等技术,在狭小的空间里拍出了由248张照片组成的千手观音影像全图。
修复千手观音
摄影 / 罗国家
图为亟待修复的北朝小花纹绮袄,它下裳部分残损严重。
天衣有缝谁来补?
摄影 / 陈川平
《匏庵雪咏图》是一张很有故事的画,由明代诗人吴宽与画家周东邨联袂完成,又曾辗转于光绪帝师翁同龢之手。等它再次面世时,岁月却在其上画满了“红霉”。“红霉”是书画上很难去除的一种病害,为看重品相的收藏者之大忌。修复师陆宗润另辟蹊径,用局部用药等方法解决了难题,此画也因此增值数倍。左右图为其修复前后对比图。
精妙与智慧
摄影 / 陈川平
图为蒲安臣使团中的一名翻译随员——张德彝。他是中国第一所外语学校——京师同文馆的首届学生,一生8次出国,在国外度过27个春秋,其中更在年任驻英大臣。其一生可谓与晚清外交相始终。
1901年,上海大北电报公司的员工在铺设上海至吴淞的陆路电报线。大北电报公司是1870年丹麦国际电报公司在中国开设电信公司使用的名称。
吴佩孚的电报战争
摄影 / 艾清
图为日,孔祥熙率团访问德国时与德国经济部长沙赫特等合影。前排自左起分别为中国驻德公使程天放、孔祥熙、中国使团副团长海军将领陈绍宽,背向镜头者为沙赫特。这次出使,是抗战前,中国寻求外国军事援助的最后一次努力。德国不顾日本的压力,同意继续与中国进行武器贸易。孔祥熙这次在德国洽购的军火,不久后即运往中国,对抗战初期中国军队抵抗日本侵略具有重要的贡献。
“护国神器”中正式
这把清代的传统马头琴,与改革后的马头琴已十分相似,不仅琴头为马头,琴箱也是正梯形的木制音箱。可它仍有“不现代”的地方,比如琴弦是马尾丝所做,木质琴箱上蒙了层皮,而音孔也没有开在琴箱正面。供图/内蒙古博物馆
借着婆娑的阳光,牵动吉祥的红纱线,握住被岁月磨成金色的竹梭,拉着“框”、踩着“踏”……贵州都匀格多苗寨的老人,用无比祥和的神情告诉我们,织布是她日复一日,却毫不厌烦的工作。自七岁学艺,出嫁时的她不但美丽且有一身好手艺,能织出全家人的穿戴及家用。虽然时代进步了,她仍穿自织自染的布料。布的紧密、花纹的细繁与内心的骄傲,机织品怎能替代?在这原生态的劳作里,有着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摄影/卢庆文
摄影 / 卢庆文
田埂上踏歌而行的人群中,有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翁,他乐呵呵地拄拐起舞,头巾上还插着一支白色的鲜花。这不仅彰显了民之乐,更泄露了这画作的时间秘密——乡下老翁只有在元宵前后的春社时才会簪花出行,可见其表现的正是初春元宵时的欢乐景象。
1220年的元宵节:读马远《踏歌图》
日,被新四军副军长项英排挤、负气出走的军长叶挺,在周恩来的陪同下,返回皖南新四军军部。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调解项英与叶挺的关系。照片为当时三人的合影。左为项英,一脸不服气的倨傲;右为叶挺,穿着有别于新四军军服的休闲夹克,这是他在军内孤立地位的真实写照;中为周恩来,建议叶挺为新四军军长就是他的想法,此后,他也为调解项、叶矛盾作了大量工作。
皖南事变背后的隐情
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的商代晚期大墓墓室规模比较示意图
图中“墓室体积”未计算墓道,墓葬M1567未经发掘,其数据系根据1930年代殷墟西北冈发掘者提供的一张实测图估算。由此图可以看出,司母戊鼎的出土墓室的规模远非最大,从逻辑上推测,商王朝应该生产过比司母戊鼎更大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青铜器吗?
锡吉里亚古城的建造者在水利资源利用方面匠心独运。城内随处可见的水榭、池塘、蓄水池、喷泉和水道,结构复杂,彼此勾连,它们在满足家庭日用和农业生产需要的同时,兼具娱乐、制冷等功用,体现了一千多年前古僧伽罗人的智慧。
斯里兰卡·锡吉里亚古城
摄影 / 周剑生
作为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备受瞩目。然而,漫长的岁月及近年旅游业的兴起,给壁画、雕塑带来不可抗拒的损害,一半以上的壁画和彩塑因此出现了起甲、空鼓、酥碱、霉菌、龟裂、变色等病害。其中,空鼓、酥碱的危害最大,空鼓后壁画极易脱落,而酥碱后的壁画就像卷起的墙皮,稍有风吹草动,便可能零落成灰。莫高窟第85窟曾因病害缠身,于1997年起关闭“治疗”。6年的反复试验,尝试了80多种新材料,最终借助最新的空鼓灌浆等技术,第85窟焕然一新。图为敦煌莫高窟第85窟北壁起甲壁画修复前后对比,修复后的壁画平整而精致。摄影/樊再轩
神奇的修补术
摄影 / 樊再轩
上图拼合的兽面铜冠出土于陕西国墓地,仅看右边实物,很难想象它在X光射线成像后的样貌。摄影/吴正龙
青铜器的X光世界
摄影 / 吴正龙
800余年的岁月,给千手观音留下了多达34种病害。其中,金箔的病害面积最大,这从右边的金箔病害总分析图中便能一览无余,而金箔病害类型又分为如图例所示的11种。
修复千手观音
北朝小花纹绮袄(正面)
工作人员在正式修复前,需要详细记录文物现状,以绘制病害图的方式,留存文物信息,同时为后期制定揭展、清洗、平整、修复等具体流程的操作方案提供依据。从上方这幅手绘图中,我们即可清晰地看到小花纹绮袄正面的撕裂、污染物、残缺、糟朽等多种病害。
天衣有缝谁来补?
每一幅古画的修复,都是一个精心而漫长的过程,少则数月,多则数年。上为陆宗润正在清洗古画。下则为他在灯箱上补色,这很考验耐心和细心,往往需要反复晕染。
精妙与智慧
摄影 / 陈川平
图为年间,英国摄影师约翰·汤姆逊拍下的总理衙门满族三大臣,左起为成林、宝鋆、文祥。总理衙门是1861年成立的洋务与外交部门,也是蒲安臣代华出使事件的策划者,文祥更在其中担任主要谋划人。
大北电报公司上海站电报间内,拖着长辫子的电报员正忙碌着。当时电报员的职业十分吃香,待遇甚至超过国外同行。这是因为中文的电报码翻译比英文更复杂,英文只有26个字母,用三码即能组成一个语素,但中文却只能以4个阿拉伯数字的不同组合对应汉字,毫无规律可循,只能靠电报员背诵,再对照翻译。供图/上海电信博物馆
吴佩孚的电报战争
图为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负责接收台湾的接收大员陈仪(左)与张群,向日本战俘训话。1928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兵工署,旨在统一全国武器生产,张群和陈仪分别是首任和次任署长。正是陈仪在访问德国其间,发现了著名数学家俞大维,俞大维此后担任了13年的兵工署长,为抗日战争中中国武器的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护国神器”中正式
这是上图马头琴的琴杆局部。与民间艺人就地取材、简单质朴的马头琴不同,立体生动的仙鹤与花朵、镶银嵌铜的华贵,仿佛在诉说着旧日主人的不凡身份。在蒙古人的信仰世界里,马头琴的琴头代表天,琴箱代表地,琴杆则是连接天与地的媒介。蒙古人虔诚地相信,演奏马头琴本身,就是一种连接天与地的行为。供图/内蒙古博物馆
周恩来陪叶挺回到皖南新四军军部后,召集新四军指战员,传达中共中央关于新四军向北向敌后发展的方针。项英一直在抵制中央的这个方针,并执意向南。
皖南事变背后的隐情
原来的宫殿区如今早已夷为平地,“狮头”不知所踪,唯有山脚下入口处的狮爪,还依稀残留着当年的王者之风。
斯里兰卡·锡吉里亚古城
摄影 / 周剑生
日,一场地震,让这尊完好无损的青花瓷罐粉身碎骨,其上精美的山水人物也瞬间分崩离析,用扫帚扫起这堆碎片的四川大学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心痛且忐忑,不知道珍品是否会就此从世间消失。还好,尽管经历了比拼图复杂得多的精细修复过程,现在这件清光绪年间的青花二开光山水人物罐完好如初。供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神奇的修补术
青铜器的“指纹”
利用X射线成像,不仅能深入了解古人的青铜器铸造工艺,还能精准地发现文物的保存状况,这些文物的腐蚀规律、特征各不相同,因而,拍摄的X光射线影像档案,可以毫不夸张地被称为青铜器的指纹性记录。
上图右侧的这件青铜器,看起来只有几个较大裂纹,但在X光射线成像后(左侧),状况则令人感到触目惊心。因外力荷载产生的暗裂比比皆是,它们隐藏在锈蚀层或覆盖层下,在除锈过程中稍不留神就会断裂。因此,X光片可以提供准确依据,以避免在保护和修复过程中的不必要伤害。
“青铜癌症”也称点蚀,是危害很大的一种青铜器病害,如右页下图的X光片所示,这种病害能被X射线准确发现,而用肉眼观察圆鼎本身,则难以察觉。
青铜器的X光世界
摄影 / 陈川平
千手观音的修复现场,搭着高高的脚手架,并安装了自动监控环境、气象、凝结水的检测仪器(小图),这一切都是为了延续千手观音的美丽与精致。
修复千手观音
摄影 / 罗国家
裁衣补裳,当然要用到针和线,但若要给古人穿过的衣服清洗、平整、修补破洞,就需要更多的“帮手”。这里展现的,仅仅只是纺织品修复中常用的一些工具和材料。
天衣有缝谁来补?
图为近代海派画家汪琨所绘山水画修复前后的对比。这张画遭遇了明矾脆化的难题,断裂成数个碎片。陆宗润用新材料将画面和背景吸附起来,再进行分离、修复、装裱,使其恢复了柔软的质感。
精妙与智慧
摄影 / 陈川平
这是根据蒲安臣使团成员合影而制作的铜版画。蒲安臣站在中央,英国人柏卓安、中国钦使志刚坐在左边,法国人德善、另一位钦使孙家谷坐在右边,后排站着的是做为随员的同文馆学生,这一切,组成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独一无二的“中西合璧”使团,既代表着中国的利益,也要满足西方的各种愿望。蒲安臣手握一张世界地图,似乎正准备讲述他心中的世界大势。供图/Bettmann/C
图为上海电信博物馆复原的清末发报员工作场景。
吴佩孚的电报战争
图为南京陷落后,日军参观中国最大的兵工厂——金陵兵工厂。虽然金陵厂沦陷敌手,可是在兵工署的统一指挥下,厂里主要生产设备早已转移到重庆大后方。
“护国神器”中正式
与传统马头琴多元化的面貌不同,现代马头琴的很多东西都标准化了。比如传统马头琴的音孔,位置、大小、形状都不统一,有的甚至没有音孔;现代马头琴不仅一定开有音孔,且统一开在琴箱正面。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增加了一些现代乐器的零件,比如琴弓上增加调节弓毛松紧的螺丝;琴箱内装有音柱和音梁,以增强共鸣。下图为马头琴结构示意图。绘图/张议文
图为“皖南事变”发生后,1941年初,晋察冀军区追悼“皖南事变”中牺牲的新四军烈士。
皖南事变背后的隐情
要登上狮子山岩顶的宫殿区,必须穿过一系列凿筑于悬崖峭壁上的阶梯和栈道,这条路凌空兀立,险要非常。杀父夺权的迦叶波试图在这片与世隔绝的安乐窝里寻求王权的稳固。不过,狮子山最终没能抵挡住王子目犍连的攻势。
斯里兰卡·锡吉里亚古城
摄影 / 周剑生
敦煌莫高窟第85窟灯火通明,地上摆满了各种仪器,专家们用手指小心翼翼地固定好壁画,对已经发生空鼓、酥碱等壁画病害的部分,进行着精心的修复。第85窟的修复,为中美合作项目,在近代文物修复之路上,中与西的关系始终是焦点。摄影/孙志军
文物修复之路
摄影 / 孙志军
图为胡东波亲手修复的一件晋侯鸟尊。修复后的鸟尊线条流畅,完整地呈现了它原有的风貌,而凤鸟尾羽被巧妙地设计成了象首状,在X光片上其粘接痕迹清晰可见。焊接、粘接是青铜器修复的方式。焊接主要用锡作为媒介,分为连续焊、点焊、加芯焊、银锭扣焊接等,其中一种锯解后焊接,是将变形或腐蚀矿化严重的青铜器人为锯解后再焊接起来。与焊接相比,用树脂粘接青铜器对文物的破坏较小,且具有可逆性。
青铜器的X光世界
摄影 / 陈川平
千手观音的主尊依旧威严,双手合十,慈祥地俯视着世间众生。只是严重开裂、卷曲、剥落的金箔,大大影响了其作为祈福对象的庄严性和艺术性。修复工作迫在眉睫。
修复千手观音
摄影 / 罗国家
北朝绵袄下裳展开后的面积基本与修复台同长,撕裂、残缺处很多,修复人员就用玻璃片压制平整后的部分,防止其变形(图1)。图2、3、4展示的是回潮、清洗和针线法修复的场景。 图5中,工作人员正用编织法修补一件新疆出土的毛披巾,他将染色处理后的毛线按照文物纹样经纬线的排列顺序,进行编织复原。
天衣有缝谁来补?
摄影 / 陈川平
用手触摸经陆宗润修复的拓片,会有凹凸不平感,继而联想到那块被拓的石碑这样的艺术感受,便是利用了墨纸和白纸吸水率和膨胀时间的差异,经过数十次试验才得以达到的。左页图为修复前的《黄初残碑》拓片,右页是修复后的拓片,后者显得整洁而有质感。
精妙与智慧
摄影 / 陈川平
蒲安臣出使大事记
吴佩孚的电报房对他而言十分重要,战争期间电报房几乎随军而行,随时传达这位电报达人的言论。图为直奉战争期间,吴佩孚部设在山海关指挥部帐篷前的便携式电报机。供图/corbis
吴佩孚的电报战争
图为中正式步枪的枪匣(枪栓附近)微距照片。“卍”字图案为兵工署第21兵工厂的厂徽,21兵工厂的前身为金陵兵工厂,21厂一直沿用了旧厂徽。这个标记因为容易与德国纳粹标记混淆,金陵厂于1935年7月,经呈请兵工署批准,将厂徽图案方向反转为逆时针,这个标记与佛教中,代表佛心的图形相仿,象征幸运、祥和。厂徽上方有一圆形锯齿状徽记,中间是一待发的弓箭,这是兵工署晚期的标志。从徽记上判断,这支枪是经21兵工厂改进后的中正式,时间是1943年10月以后。(摄影/徐继林)在机匣上镌刻厂徽,是中国模仿毛瑟的商标设计。本页上方的三个枪徽,依次是德国毛瑟“标准式”,巩厂的“民国二四式”(双菱形为巩县兵工厂厂徽)和21兵工厂的“中正式”,从中可以看到中正式演变的轨迹。
“护国神器”中正式
这原本是草原人生活里十分常见的场景。技艺就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中自然地传承下来。图中爷爷拉的是传统马头琴,倒梯形的琴箱与现在常见的马头琴十分不同。这类质朴而传统的乐器,才是过去蒙古人生活中最亲密的伙伴。摄影/额博
摄影 / 额博
1962年,从波兰留学归来的胡继高被派到敦煌,眼前的状况令他触目惊心,大量壁画龟裂起甲、一触即掉。尽管学习了国外先进的修复技术,但深谙传统的胡继高也很重视中国修复技艺。敦煌请来的外国专家不明就里,将敦煌干壁画当成西方普遍的湿壁画来修复,效果不佳。胡继高则针对干壁画的特性,采用中西合璧的方法重新调配药剂,并将按压的绷带换成了丝绸,以减少对壁画的损伤。他的方法,在敦煌沿用至今。图为胡继高近照。
文物修复之路
从1990年拍摄司母戊鼎开始,胡东波便踏入了这个独特的蓝世界,在他眼中,每一张文物的X光片都有莫可名状的美感和精彩的故事,也是不可多得的宝贝。
青铜器的X光世界
摄影 / 陈川平
纺织品保护修复流程示意图
天衣有缝谁来补?
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一群年轻的书画修复师正在紧张的工作中。尽管如今新的机器设备引进不少,但多数被运用在前期勘测上,动手修复时注重的仍是传统的智慧、经验与技术。供图/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精妙与智慧
图为1878年的一张美国新闻报纸,上面报道了10年前蒲安臣使团在纽约时的情景。这些中国来的使者,行起对他们来说十分新鲜的鞠躬礼,借由这样的礼仪,他们也逐渐走入了西方人的社交圈子。
1919年,直皖战争爆发前,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前排右一)、清末陆军大臣荫昌(前排右三)与学者朱启钤(前排右二)等人合影。此时的段祺瑞深受吴佩孚电报战的困扰,毫无招架之功。
吴佩孚的电报战争
摄影 / 艾清
1937年上海淞泸会战期间,戴着防毒面具的国民党军士兵正在竹林中瞄准日军。从士兵装备上看,头戴德式防毒面具,人手一支毛瑟“标准型”步枪,应为蒋介石嫡系部队。由图可见,毛瑟“标准型”步枪的枪身很短,刺刀也不长,所以不利于拼刺,1935年,在蒋介石的建议下,仿制此枪的中正式步枪刺刀加长。
“护国神器”中正式
制琴师段廷俊的马头琴小作坊,朴素得仿佛遗忘了时光。40多年沉醉于此的岁月,让他见证了马头琴由皮到木的嬗变,由草原到世界的一路凯歌。
图为1966年敦煌莫高窟第55窟修复现场。摄影/祁铎
文物修复之路
摄影 / 祁铎
修复工作的任何一步都琐碎而繁杂。图1为工作人员在现场对脱落的金箔进行取样。刚取下来的金箔都是卷曲的,得先用玻璃片压平才能进行下一步清理工作(图5)。处理好的金箔会进行回贴,这需要反复试验以甄选效果最好的粘合剂,图2中的回贴金箔就出现了局部开裂,图3中使用牛胶回贴的金箔因不适应南方湿润气候而滋生了霉菌。有趣的是,修复前工作人员还会采用三维建模虚拟修复效果,图4即观音手的局部虚拟修复前后对比图。
修复千手观音
摄影 / 罗国家
如何鉴定纺织品文物的材质呢?观察纤维的纵、横截面是最常用的办法。修复师从文物中提取若干纤维,透过显微镜就可以看到每种纤维独有的特性。图中那些细长的带有鳞片形态的纵向柱体就是毛。
天衣有缝谁来补?
摄影 / 陈川平
图为作于19世纪的一幅讽刺画,讽刺美国政府支持《蒲安臣条约》不排华,却仍歧视黑人。1882年,在日益高涨的排华浪潮下,反映美国“民意”的《中美续修条约》签订,《蒲安臣条约》实际上被废止了。
1920年,直系发表联合奉系讨皖通电,吹响了直皖战争的号角,战争以皖系失败告终,皖系军阀从此一蹶不振。
吴佩孚的电报战争
1945年抗战末期,国防部军事委员会驻滇干部训练团,103师308团第2营的刘营长(佚名)正在检查一把中正式步枪。实际上,直到抗战后期,中正式才被大量生产,逐渐取代汉阳造成为中国军队的主力步枪。
“护国神器”中正式
首先是材料的改变。上个世纪50年代初,制琴师张纯华从南方的二胡、三弦等乐器上得到启发,选用蟒皮来给马头琴覆面,以抵御潮湿天气的影响。如今,仍有客户对蟒皮情有独钟。
图中躺在修复台上的,是一件海外华人捐赠的明代泥塑,工作人员正对其进行泥土取样分析。
文物修复之路
摄影 / 陈川平
修复后的“新手”,金灿灿的,在林立的“病手”中显得格外打眼。然而,修复并非一劳永逸之事,随着修复材料的老化,长期的跟踪监测修复效果、定期的检查保养十分必要。面对历史留下的这些珍宝,我们只能“且行且珍惜”!
修复千手观音
摄影 / 罗国家
如何鉴定纺织品文物的材质呢?观察纤维的纵、横截面是最常用的办法。修复师从文物中提取若干纤维,透过显微镜就可以看到每种纤维独有的特性。图中大小不等的近圆形物体,是毛纤维横截面常见的形态。
天衣有缝谁来补?
摄影 / 陈川平
图为是19世纪60年代美国太平洋铁路的建设情景,修路工人中有许多是华人。《蒲安臣条约》的签订,为大量华工赴美创造了条件,他们来美后主要从事筑路拓荒等艰苦工作,为美国西部的建设出力甚巨。
图为两种不同的电报机。上图为1871年上海电报局使用的莫尔斯人工收发报机,每分钟发报20~25个汉字。1907年后,开始使用的韦斯登电报机,因其每分钟发报最高能达300个汉字,而被简称“快机”,下图为其收报机。因工作原理不同,二者所产生的电码符号也相异,上图为断断续续的点状,而下图则呈现曲曲折折的电波状。
吴佩孚的电报战争
摄影 / 艾清
图中这位士兵手里拿的是安装了枪榴弹发射器的中正式步枪。这个发射器叫“二八式枪榴弹发射器”,它是民国28年(1939年)兵工署航空兵器科技研究处的俄国科学家拉力果夫设计的,步枪配枪榴弹,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兵器组合。
“护国神器”中正式
上世纪80年代,木材最终成了制琴材料的主流。精心挑选的木材,得把它们径切(切割面与木材年轮垂直),再让它们充分干燥。
带领这个团队的,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修复与培训中心主任詹长法,他曾留学意大利,身体力行着从海外带回的现代文物修复理念。
文物修复之路
摄影 / 陈川平
原本污损不堪的面料,在修复师的一双妙手下,渐露真容。栩栩如生的舞人、展翅开屏的孔雀,这些精美的纹样,从侧面展现着北朝纺织品生产的高超技艺。而现代化的电子图像修复技术,也使这些肉眼无法辨识的图案得以清晰示人。
天衣有缝谁来补?
摄影 / 陈川平
蒲安臣使团在英国的主要任务,就是谈《天津条约》的修约问题。为了避免因修约引起武装冲突,蒲安臣展开了积极的联络和游说活动。图为1858年6月,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天津签订《天津条约》的情景。1858年5月,英法联军攻占大沽炮台,并扬言要进攻北京。6月,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俄、美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包括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等内容。
凡新事物诞生,总会有一批新锐人物应运而生,将它们玩得风生水起。在电报的故事中,吴佩孚即为这样的人物。不过,如今的主角已是日新月异,当年韦斯登电报机(上图)的滴滴声,仅是博物馆里观众们对历史的遥想。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又将会有怎样的人物和故事登场呢?
吴佩孚的电报战争
摄影 / 艾清
解剖中正式
“护国神器”中正式
到了雕刻马头这一步,需要心、手合一。制琴师把心中俊美生动的马、形态各异的马,一刀一铲雕刻出来,即使是最细小的一条纹理,也要为它注入独一无二的生命。 摄影/苏凯
摄影 / 苏凯
考古学家和文物修复师都出现在考古现场,是最理想的状态,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学荣认为,这样文物修复师能尽可能多地了解文物信息,以便将来的修复与研究之用。
文物修复之路
摄影 / 陈川平
图为1958年北京明定陵孝靖皇后王氏棺内出土的一件“红素罗绣平金龙百子花卉方领女夹衣”。绣工采用了京绣中最富盛名的“洒线绣法”,在素罗底料上绣满地菱形图案作地纹,以九龙和百子戏图为主纹,其间点缀方胜、宝珠、犀角、珊瑚、如意、金银锭及四季图景等纹样,堪称明代宫廷女服中的上品。遗憾的是,这件文物出土时品相欠佳,袖口、前襟等处多有残损,病害程度较为严重。考虑到定陵博物馆收藏、展陈的需要,国内著名的纺织品修复大师王亚蓉对原物进行了保护修复,并制作了复制品(下)。供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天衣有缝谁来补?
1793年,英国政府以向乾隆皇帝补祝八十寿辰为名,派出以马戈尔尼为首的使团来华。这是英国政府派出的第一个正式访华使团,主要是为中英的贸易和通商问题而来。可“野蛮”的洋人拒不行对皇帝的三跪九叩之礼。最后,以马戈尔尼向皇帝单膝跪地作为折中的方案,此漫画反映的正是这一情景。
图为现藏于广州黄埔区长洲岛辛亥革命纪念馆的蔡锷护密电码本。摄影/杨兴斌
吴佩孚的电报战争
摄影 / 杨兴斌
图为1945年10月,抗日战争结束后,北京卢沟桥“卢沟晓月”石碑旁驻守的军人。战士笃定的眼神、肩头精致的“中正式”,与身上破旧的战袍,形成鲜明的对比。国破山河在,八年浴血还。华夏儿女正是依靠家国情怀和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战胜了入侵的敌人,重新站在曾经沦陷的土地上。供图/秦风老照片馆
“护国神器”中正式
这样常年累月、不厌其精的制作与打磨,使得原本笔直顺滑的工作台,被侵蚀得面目全非。摄影/许敏
摄影 / 许敏
图为社科院考古所的工作人员正在对来自山西大河口墓地出土的“文物原件”进行修复,被整体搬迁至实验室的文物,保留了更多珍贵的原始信息。
供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文物修复之路
图为1894年,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在紫禁城内接见各国公使夫人的场面。使者夫人鞠躬握手为礼,行的完全是西方礼仪。经过蒲安臣等人的努力,她再也不用像马戈尔尼那般妥协下跪了。
图为日时任临时政府财政总长的陈锦涛给孙中山所发的电报原件。摄影/姚俊
吴佩孚的电报战争
摄影 / 姚俊
“护国神器”中正式
图中马头,出自草原琴王——齐宝力高所用的马头琴。除了鬃毛根根可数的精致马头外,琴柱上还饰有龙首,这样一来,蒙古族信仰和中国人的图腾崇拜就融为一体了。在未出现的琴箱背面,写有“齐宝力高在金色大厅演奏时用此琴”等字样。在风风火火的改革中,在蒙古地区逐渐农业化的过程里,马头琴从原始的草原走到了现代的音乐厅。供图/内蒙古博物院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精美的器物令参观者流连忘返。然而静静立于展柜中的文物,本身及修复材料却也在悄然变化。因此,持续对文物的定期体检和保养显得尤为重要,否则文物将会遭受更严重的二次伤害。摄影/王凯
文物修复之路
摄影 / 王凯
这是19世纪末,清朝驻美公使伍廷芳与他的助手在华盛顿使馆内办公。西式风格的使馆内,悬挂着中外各国政治外交家们的画像,工作人员或览书籍,或看新闻报纸,对世界大势不再懵懂无知。在曾经被视为“绝域”的地方,中国驻外使节制度终于落地生根。
韵目代日表
吴佩孚的电报战争
饶汉祥大笔如椽,他的骈文电文不仅是政治利器,更是一篇洋洋洒洒的美文。如这段摘自他代军阀郭松龄讨伐张作霖的电文,采破局之体,摒四六交替之原则,纯用四言撑起,遣词造句如高山坠石、猛不可挡,令人叫绝。
吴佩孚的电报战争
读者服务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锡焊能焊接黄铜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