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县城规划建设管理建设是其中的一哪关捡棋子

中共江油市委、江油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李白故里欢迎您!
民国时期,江油县城设武都镇,彰明县城设治城镇(今彰明镇)。建国后,1951年江油县城由武都镇迁中坝镇。1958年江、彰两县合县后,仍以中坝镇为县城。故本章所记为中坝镇之建设。  民国时期,中坝镇的建设未作过系统性的规划,仅在民国15年对正街(含解放上街、中街)进行过一次统一的规划和整修,拆除了原有的石板路,铺筑了三合土路面,街道两侧建成整齐划一的一楼一底的砖木结构楼房。当时城区总面积约二平方公里。建国后,城镇规划工作始逐步展开。  第一节 城镇规划  一、总体规划  1.初步规划  建国初,江油与成都、重庆、自贡、沪州、绵阳、青白江、广元、内江、纳溪、荣昌、綦江等被列为四川省有计划建设和发展的12个重点城镇。1954年,省上在江油进行了工业项目预选址和城镇粗略规划工作。日,朱德元帅视察厚坝石油斜井时对江油工业基本建设、城市规划等作了重要指示。1958年7月,江油工区指挥部成立后,为适应重点工业项目的建设编制了《江油工业区规划》。1959年1月,江油县城市建设委员会成立,下设规划科,在省建委专家指导下编制了《中坝城市总体规划》和市政设施、排水设施及一些居住区的详细规划图。1966年初,中共西南局建委上报国务院,建议在江油设市,因“文化大革命”干扰未果,同时整个城建工作也都陷入了停滞状态。  2.省政府批准的总体规划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江油的城建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979年9月,江油城建委组织人员开始编制城建总体规划。1980年2月,国务院批转了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纪要,国家城市建设总局颁布了《城市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和《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江油的城市规划也在以往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编制。1982年3月江油城建总体规划全部编制完成,经省政府以川府函[号文正式批准实施。其主要内容如下:  ①城市性质  县城所在地中坝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城镇。  ②发展方向  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分区集中,紧凑发展,合理布局,生产和生活用地协调发展。  立足于旧城改造,逐步发展,建设新区。  合理调整工业布局,治理“三废”,综合利用,防止新的污染,保护城市环境。  建设防洪、排水工程。  发展城市蔬菜、副食品、水果和地方建材等生产基地。  建设农贸市场、垃圾处理场、停车场、消防设施及对外交通运输道路。  ③规划期限  近期:1990年;远期:2000年。  ④城市规模  规划人口规模:控制在8.5万人之内;规划用地规模:远期城市用地1061.66公顷。  ⑤城市布局  城市规划区北以太白路中段为界,东以宝成铁路为界,西以江油中学西侧岳家桥为界,南以清江桥为界。  涪江西岸旧城区为行政、文化、商贸区,除小型无污染轻工企业外,不再安排新项目,并限制和逐步迁出污染危害居住环境的生产单位。旧城外属农田菜地,严格控制使用。城西北开辟游览、体育活动区。城区逐步向北或向南集中建设,与三合新区相配合紧凑发展。  涪江东岸为工业区,在火车站中心地段扩大生活居住用地,布置公共服务设施,组织好道路交通。以宝城铁路东侧为工业生产区,西侧为厂矿生活区。涪江一桥以南的下游地为污染工业建设用地。三合场以北沿涪江堤段为无污染地方工业区。沿涪江堤旁为绿化用地。  二、专业规划  1958年的“初步规划”把专业规划分为城市布局、工业发展和布局、对外交通运输、市内运输、城市给排水及供电等项。1984年的“总体规划”设专业规划16项,有城市道路、园林绿化、给水、排水、电讯、供电、天然气、防洪排涝等。  第二节 市政建设  一、道路  民国14年,川军二十一师一旅一团团长董宋瑜进驻中坝期间,成立中坝市政管理局,整顿中坝市容,拓宽街道,拆除原青石板路,铺筑三合土路面。至1949年底,中坝、太平三合三场共有28条街、19条巷,总长11341米,街道面积77088平方米,小巷面积12737平方米。  建国后,“二五”期间随着工业建设的发展,陆续新建了中坝至火车站马路及环绕城南、城东、城北的环城马路。年“三线”建设时期,又把一些主要街道改建为沥青或水泥混凝土路面。到1980年,道路总长13921米,其中主干道9159米,次干道4762米,铺设沥青水泥路面近10万平方米,人平道路指标3.65平方米/人。至1987年道路长16212米,面积319618平方米,交叉口广场面积为25655平方米。新建了太白路中段、东大街北段、北大街西段、棉纺厂路等,均为水泥路面。小街小巷路面则以水泥块砖铺装。  1.旧城街巷  ①街  胜利上街  北起太白桥头东,南至国营酒厂,长342米。清代时,为甘、陕商帮入川到达中坝的入口处,均系石板铺砌。民国时期,街道拓宽约4至6米不等,铺三合土路面,俗称大场口。建国后更名为胜利上街,以纪念日中坝的胜利解放。1974年省汽车运输38队迁出的同时拆迁了部分房屋,街道拓宽为8.5米,人行道各宽0.8米,1981年铺设沥青路面。  胜利中街  北至国营酒厂,南至平桥,长236米。清代有一杨姓人家于此开设么店,故名杨家店,原为青石板路。系回族聚居区,建有清真寺。民国时,街道拓宽为9米,人道各宽3米。开设客栈、药店较多,为北川、甘肃、陕南的骡帮、背子客人、畜歇脚的货物堆放、寄卖之处。建国后命名为胜利中街,1981年铺设沥青路面。  胜利下街  北起平桥,南至北门口,长236米。原有灵宫楼系清代所建,清代至民国时期均为药材山货集散中心。民国时拓宽为9米,人行道各宽2米,更名为药市街。建国后更名为胜利下街,1956年因拓宽街道拆除了灵宫楼,1981年铺设沥青路面。  胜利后街  位于胜利下街东侧,北起平桥,南至北门口,长244.5米,宽3.7米。清代建有灵官行宫和五显庙,民国时期道两旁建居民住房,命名为药市后街,建国后更名为胜利后街。  解放上街  北起北门口,南至红军纪念碑,长320米。民国时街宽8米,人行道宽各3米,三合土路面,位于城中轴线上首,故名正街。建国后命名为解放上街,1983年车行道拓宽到8至18米不等,两侧人行道宽约3至5米不等,铺设沥青路面。  解放中街  北起红军纪念碑,南经江油剧场至鱼市口,长300米,位于城中轴线中段。民国时期宽为9米,亦名正街,建国后更名为解放中街,1959年拆除水池子(今农资公司处)至邮电局的“警钟楼”及商铺80余间,此段街道拓宽至30米,铺设沥青路面。1981年,邮电局至鱼市口一段亦铺设沥青路面。  解放下街  北起鱼市口,南至南门口,长230米,民国时宽9米,人行道宽各3.5米,三合土路面,名青龙街。建国后命名为解放下街,1981年车行道铺设沥青路面。  民主街  西起鱼市口,东至小东门,长337.5米。街内陕西馆(今民主商场)建于清代,故名陕西街。民国时街宽7米,三合土路面。建国后命名为民主街,1982年街道拓宽为10米,铺设沥青路面。  附市街  东起鱼市口,西至昌明桥,长149米。民国时期街宽8米,三合土路面,为附子市场,故名附市街,建国后命名为劳动前街,1981年地名普查恢复原名附市街,1984年,改造拓宽至10米,铺设水泥块面砖路面。  人民街  西起解放上街东侧,东与生产上街相接,长130.5米。清雍正七年(1729年)设中坝巡检司于此,故名衙门口。民国时街宽8米,人行道宽各1.5米,中坝区署仍设于此。建国后以推翻旧官府衙门、人民当家作主的意义命名为人民街,1983年以水泥块面砖铺设路面。  生产上街  北起北大街南侧,南至和平街口,长390米,宽9.2米。民国时住户以生产经营火炮业为主,故名火炮街。建国后命名为生产上街,1983年以水泥块面砖铺设街面。  生产下街  西起崔家桥,东至县法院(大东门口),长206米,宽3米,民国时取名大东街,建国后命名为生产下街,1983年街面铺设水泥块面砖。  和平街  西起红军纪碑,东至平等街下段西侧,长190米。清代建有火神庙(今党校所在地),故名火神庙街。民国时街宽8米,人行道宽1.5米,建国后命名为和平街。1984年铺设水泥块面砖街面。  和平南街  北起和平街中段南侧,南至平等街中段桥边,长109.1米,宽5.7米,人行道各宽1米。清末民初有陈五福、刘善堂两先生住此街算命看相,据说很灵验,故名神仙街,以产销“文房四宝”驰名。建国后命名为模范街,1981年更名为和平南街,1984年铺设水泥块面砖。  平等街  南起鱼市口,北至和平街,长310米,宽6.2米。街面临穿城堰沟,故名堰沟边,建国后命名为平等街,1983年铺设水泥块面砖。  西街  东起红军纪念碑,西至新西桥,长190米,宽7米。因西通小西门口,故名小西门,建国后取名为自由街,地名普查中定名为西街。1981年改造拓宽至13米,铺设沥青路面。  劳动街  北起小西门口,南至附市街口,长350米,民国时街宽3.5米。因此街住房以产销竹制品为主,故名蔑市街。原皮房、蔑市两街被西城墙隔开,建国后拆除城墙为一条街,定名劳动街,1983年铺设水泥块面砖。  文化街  西起解放下街东侧,东至文化街小学,长124.5米,宽8米,人行道各宽0.8米。因清代建有江西会馆而名江西街,建国后更名为文化街,1981年铺设水泥块面砖。  南街  南起涪利桥,北至五路口,长387.3米,民国时街宽3.5米。因沿南门至小东门外城墙,故为城墙边,建国后更名为群众上街,1959年拆除城墙拓宽为9米,人行道宽各2.5米,铺设沥青路面。1981年再更名为南街。  工农街  西起县电影院北侧,东至原纸厂,长215米。因涪江经此分流后再复合,住地又曾多马姓,故名马家沦。建国后为纪念工农红军驻老王爷庙(今工农街初中校址)而命名为工农街,1983年铺设水泥块面砖。  竹市街  位于昌明河新西桥西岸,北起字巷子口,南至昌明桥,长465米,宽5米,因旧时竹子市场设于此而名竹子市,建国后1981年铺设水泥块面砖,定名为竹市街。  成衣街  北起昌明桥,南至糖市街口,长233.5米。宽6.5米,人行道宽各1.2米。民国时期为经营成衣的市场,故名成衣街,建国后仍沿用此名。1983年铺设水泥块面砖。糖市街北起成衣街,南至油房街口,长275米。民国时宽9.5米,人行道宽各1.5米。因食糖商贩集中于此,故名糖市街,建国后仍沿用此名。1982年铺设水泥块面砖。房街北起糖市街,南至华丰桥,长588米。民国时宽8米,人行道宽各2米。因系油料加工坊集中地,故名油房街,又名天灯坝,建国后仍沿用油房街名称。1985年改造为沥青路面。  糖市街  北起成衣街,南至糖市街口,长275米。民国时宽9.5米,人行道宽各1.5米。因食糖商贩集中于此,故名糖市街,建国后仍沿用此名。1982年铺设水泥块面砖。  油房街  北起糖市街,南至华丰桥,长588米。民国时宽8米,人行道宽各2米。因系油料加工坊集中地,故名油房街,又名天灯坝,建后仍沿用油房街名称。1985年改造为沥青路面。  涪利街  北起涪利桥,南至油房街口,与糖市街相通。长333.5米,宽8米,人行道宽各2米。为城南主街,据说因得涪江水之利而兴盛,故名涪利街。1985年改造为沥青路面。  外北街  南起平桥,北至东胜路西端,长266.5米,宽6.5米。位于城北区北端城乡接合部位,原名小场口。因在旧城北门最外边,故名外北街。1986年铺设水泥块面砖。  三合上街  北起涪江东堤北段,南至顺江路中段西侧,长370米,宽3.1米。民国时名三合场老街,建国后命名为学习上街,地名普查时更名为三合上街。1982年铺设水泥块面砖。  三合下街  南起顺江路口北边,北至机修厂,长495米,宽3l米。清嘉庆五年曾于场首建魁星楼,民国34年毁于涪江大水后重建街房,故名三合新街。建国初命名为学习下街,地名普查时更名为三合下街。1982年改造为水泥路面。  ②巷  胜利巷  西起北门口,东至胜利下街,长140米,宽2米。清末至民国时期为灵官楼的前通。1982年建太白公园,公园大门至北门口段拓宽为8米,并铺设水泥路面。  东北巷  原名生产东北巷。东起崔家桥,北至文印厂,长285米,宽3.7米。1982年铺设水泥块面砖。  和平巷  南起和平街北侧,北至党校后门,长100米,宽2米。住房多为陈姓,故名陈家巷子,建国后更名为和平巷。  西街巷  西街南边北起文化街左侧,南至昌明新村,长106米,宽2米。  西南巷  北起昌明桥,南至南街口,长275米,宽2米。原名荒市街,建国后曾命。名为建设中街。  文化巷  北起民主街南边,南至文化街小学,长150.5米,宽2.5米,民国时名江西巷,建国后更名为文化巷,1983年铺设水泥块面砖。  民主巷  南起民主街北边,北至公安局侧,长150米,宽2米。民国时因建有报恩寺,故名报恩寺巷。建国后命名为民主巷,1984年铺设水泥块面砖。  工农巷  南起工农街北边,北至县委招待所后门,长125米,宽2米,旧时巷内有大麻柳树一株,古名鬼神椿,中空可容三、四席,内奉观音,后建寺,故名观音寺。建国后命名为工农巷。  七星巷  北起工农街南侧,南接马家沱巷,长157.5米,宽2.8米。巷中原有一名为七星桥的石桥,故名七星桥。建国后命名为七星巷。  马家沱巷  北起七星巷口,南至清机厂西边,长100米,宽3米,民国时巷内有财神庙,故名财神庙巷。建国后新建街巷,更名为马家沱巷。  南街巷  南街东侧通大河坝的一条小巷,长150米,今成为死巷子。  靛市巷  西起南街东侧,东至供电局宿舍,长115米,宽2.6米。民国时巷内王爷庙里设蓝靛市场,故名靛市巷。建国后命名为共和巷,后恢复靛市巷名。1983年11月铺水泥砖。  桑园巷  西起太平桥头东边,东至市政公司预制场,长158米,宽4.5米。民国时桑树成片,故名桑园子。建国后因建住宅而形成巷道,命名为桑园巷。  大乘寺巷  东起成衣街口西边,西至卫生防疫站,长163米,宽3石米至4.9米不等。巷内有始建于明代的大乘寺,故名。  成衣巷  东接成衣街,西通郊外,长44.5米,宽3.5米,为土路。  字巷子  东接竹市街,西至北大街西段(岳家桥),长611米,宽3.5米,此巷两旁原多荆棘,故称刺巷子,后误写为字巷子。  涪利巷  西起涪利街东侧,东至太平街,长133.7米,宽2.7米。民国时名豆芽巷,建国后命名为涪利巷。  蒋家巷子  东接油房街北端,长183.5米,宽3米。原系蒋姓集居地,故名蒋家巷子。  2.城区干道  东大街  南起中坝第一涪江大桥桥头,北至中坝第二涪江桥头,全长1764.5米,其中以中坝剧场为界,以南为南段,以北为北段。1981年经县政府命名为东大街。南段系1959年沿旧城东城垣修建,长1020.5米,车行道宽11米,为泥结碎石路面,当时称环城马路。1965年改建为柏油路面,拓宽至20米。1983年5月按城市规划再拓宽7米,现宽27.5米,其中车行道宽13米,两侧人行道宽各5米,绿化带1.5米,路面改造后以油沙封面处理。北段1984年12月动工修建,次年10月竣工,长744.5米,宽30米,其中车行道宽14米,两侧人行道各宽8米,水泥混凝土路面。此街为市民生活居住的中心街区,也商业集中的繁华街道。两侧商店密集,五路口商场、邮电大楼、江油餐厅、江油宾馆、江油电影院、中坝剧场、天府商场、虹桥商场、金桥商场、物资交易中心以及财政局、税务局、粮食局、外贸局、公安局、法院、司法局、检察院、武装部、交通局、客运中心站大楼等均集中于此。  北大街  东起中坝剧场,西至新华路(绵江公路),全长1666米,为城区东西走向的干道。以文风桥为界,以东为东段,以西为西段。东段系1959年拆除旧城垣修建,长610米,宽11米,泥结碎石路面,当时称环城马路,1965年改建为柏油马路,拓宽至20米。1983年再改造加宽为31.5米,其中车行道宽16米,两侧人行道宽各7米,绿化带1.5米。车行道为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铺混凝土方块面砖,人行道下埋设自来水和天然气管道。1981年县政府命名为北大街。此段街道系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常委及市政协驻地。西段1986年修建,长1056米,宽30米,其中车行道宽14米,两侧人行道宽各8米。车行道为水泥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铺水泥混凝土块面砖。沿街建有李白纪念馆、市总工会、市工人文化宫、市文化局、市文管所、市图书馆等建筑。  太白路  东起三合镇顺江路,西至太平镇永安路、新华路,1987年前只建成中段。中段起自涪江二桥转盘,终于胜利上街口,1984年12月施工,次年10月建成通车。长892米,宽46米,其中机动车行道宽14米,非机动车行道宽各6.5米,人行道宽各7米,绿化隔离带宽各2.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人行道下埋有自来水、天然气、电缆及通讯管线。沿路有天然气公司、种子公司、医药公司、客运中心站等建筑。  大河坝街  五路口至太平桥,建于1965年,长410米,宽13米,泥结碎石路面。1982年改造拓宽至22米,其中车行道宽12米,人行道宽各5米,铺沥青路面。1981年11月由县政府命名为大河坝街。  太平街  太平桥至华丰桥,建于1965年,长550米,宽7米,泥结碎石路面。1982年改造拓宽至9米,铺沥青路面。1981年11月由县政府命名为太平街。  顺江路  南起三合下街口,北至中雁公路,全长4.19公里。分为南、北两段,三合下街口至矿机厂生活区为顺江南路,矿机厂生活区至中雁公路为顺江北路。因紧靠涪江东岸,故名顺江路。初建于1954年,当时宽6米,为简易路面。1959年拓宽至7米,改造为泥结石路面。1982年水文地质大队门前至矿机厂一段拓宽至10米,改造为水泥路面。  江东路  西起涪江一桥东端,东至长特公司一分厂,长950米。1959年初建大桥。东段至三合医院门口段。1967年建三合医院至长钢一分厂段,路宽9至13米不等,为沥青路面。1981年改造拓宽为27米,其中车行道宽13米,人行道宽各7米,路面改造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经县政府命名为江东路。  建设路  南起江东路东端,北至火车站广场,全长3520米。江东路至矿机厂生活区为建设南路,矿机厂生活区至火车站广场为建设北路。1967年11月施工,次年5月建成。建设南路宽20米,其中车行道宽13米,人行道宽6米。建设北路宽22米,其中车行道宽13米,人行道宽各4.5米;全路为沥青路面。1981年拓宽至27米,其中车行道宽13米,人行道宽各7米,路面改造为油沙封面,人行道铺设水泥块面砖,经县政府命名为建设路。  火车站正街  东起江油火车站广场,西至双江路口与顺江北路、中雁公路相交,长221.3米。1954年5月宝成铁路通车后修建,宽6米,为土路。1959年拓宽为21米,其中车行道宽13米,人行道宽各4米,为泥结碎石矿面。1975年改造拓宽为25米,其中车行道13米,人行道宽各6米,为沥青路面。  双江路  东起火车站正街,西至江油发电厂,长788米、宽6米。1958年建成,为泥结碎石路,1974年3月改造为水泥路面。路经三合镇双江村,故名双江路。  广胜路  西起顺江南路,东经矿机厂至广胜村,长902米。1958年,建成顺江路至矿机厂大门段,宽25米,其中人行道宽各6米。1986年建成矿机厂大门至广胜村段宽6米。为沥青路面。  棉纺厂路  东起三合镇六合堰边。西至江油棉纺厂,长360米,宽10米,其人行道宽各1米,水泥路面,1987年建成。  二、桥梁  1.古桥及一般桥梁  福利桥  位于城南,跨昌明河,是沟通中坝、太平两岸的主要桥梁,初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光绪十五年(1889年)初,水冲塌后募修加高。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再度被大水冲塌,筹资重建后取名为福善小桥。民国34年重建为四孔石拱桥,桥长40米,宽6米。1967年铺筑沥青路面,两侧增加钢管护拦。1983年经120吨重量级检测,荷载汽车为15吨,拖挂80吨。1974年前是城区南大门出入境的交通要津。1981年经县政府更名为福利桥。  大桥  又名福禄古桥,位于中坝大西门外(含昌明桥北侧),长24.5米,桥面宽2.4米,桥墩高1.5米,五礅六跨,以条石砌成。桥面用4张长3.5米、宽0.6米、厚0.3米,重达2吨的石板铺成。因桥激较低,涨水时水从桥面翻过,故被称为翻水桥。据旧志记载,系清道光九年(1829年)里人杨成杰、刘金柱(刘宣)倡修。1969年8月被洪水冲毁后,由市政工程队改建为更低的石板桥仅便于行人通行。  新西桥  跨于城区小西门外昌明河上。初建于清道光年间,光绪年间曾两次被大水冲毁又两次重建,原名纸市桥。1965年重建为石礅二孔钢筋预制板桥梁,长45.5米,桥面宽7.4米,其中车行道宽5.4米,人行道宽各1米,设计荷载为汽车10吨,拖挂车30吨。1981年11月经县政府命名为新西桥。  永安桥  跨于城北2公里昌明河上。民国初年由当地人张开化等人建木板桥,民国26年改建为两孔石拱桥,取名永安桥,建国后多次维修加固。1980年12月动工重建,198年5月建成通车,总投资330547元。由绵阳养路总段设计,江油养路段施工。建成后桥长47.24米,桥面车行道宽7.5米,人行道宽各1米。2孔净跨20米,斜交连续箱梁。设计荷载汽车20吨,拖车180吨。  文风桥  跨于城区原北门外昌明河上。清道光年间初建,原名猪市桥。光绪十五年(1889年)、二十八年(1902年)先后两次被大水冲毁而重建,为石板桥。1965年因战备需要重建为石礅三孔钢筋混凝土连续式板梁,长38米,桥面宽10米,其中车行道宽7米,人行道宽各1.5米,设计荷载为汽车13吨、拖挂车60吨,“文化大革命”中更名为战备桥。1981年,昌明河西岸规划为文化区域,经县政府再更名为文风桥。1986年桥面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  太平桥  跨于城区东南昌明河上,是沟通大河坝街、太平街,连接绵江公路的重要桥梁1965年拓街时新建,为两孔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面长46米,宽8.4米,其中车行道宽7米,人行道宽各0.7米。  华丰桥  跨于城东南太平街道昌明河上。原为津渡,1971年由县革命委员会投资部分资金,华丰大队筹集部分资金,县副食品公司资助部分资金新建为石墩3孔实腹式水渡槽拱桥,长40米,宽7米,其中过水渡槽2.5米。设计荷载汽车10吨,拖挂30吨。1983年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  江东桥  位于三合江东路,跨真阳堰,建于1965年修江东路时,为石单孔台拱桥,长20米,宽10米。1981年改造江东路时重建加固。  2.大型桥梁  中坝涪江大桥  位于大河坝渡口,是连接东西城区的主要交通纽带,1981年命名为中坝涪江大桥,民间习称涪江一桥。始建于1959年,初为石激木拱,1964年改建为普通钢筋混凝土T型桥梁。全桥12跨,长280.92米,宽11.6米,设计荷载为汽车13吨,拖车60吨,允许通过的最大洪峰量为每秒4300立方米。  中坝第二涪江大桥  位于城区北部中坝涪江大桥上游1.7公里处。1986年2月动工。修建,1988年8月建成。桥长541米,共16孔(其中东西引桥石拱11孔,每孔净跨22米;正桥钢筋混凝土箱形拱5孔,每孔净跨45米)。桥面车道宽14米,两旁人行道各宽3米。设计荷载为汽车20吨,拖挂车100吨,人群承压每平方米350公斤,抗洪能力为涪江百年一遇的每秒8880立方米的洪水。大桥护栏全部用水泥预制板制成江油八景浮雕装饰,人行道安装海鸥灯柱,东西桥头两端修建花墙及小品建筑。  三、道路照明  民国时期,中坝、太平两场商铺、客栈用竹木制成框架装上玻璃做成各式灯笼悬挂门前,用菜油、桐油、煤油或蜡烛点灯供作城区道路照明。民国38年,中坝北门外“名扬居”饭馆老板陈国栋购置一台容量0.5千瓦的低压直流发电机,利用屋后黄金堰沟水的自然落差发电供作店堂照明,为中坝电力照明之始。  建国后,1951年3月,梁树栋筹办的中坝中兴电灯厂正式发电,可供城区250个100瓦的白炽灯泡照明。1952年,川北行署调拨一套90马力、60千伏安的4缸煤气发电机组创办了地方国营中坝人民电厂,1953年3月开始发电,年平均发电量约97200度,为中兴电厂9.7倍。中坝城区的解放中街、鱼市口等处有路灯照明,每晚照明为4.5~5小时。1958年9月,成(都)马(角)高压电输入,中坝人民电厂停办,改为江油供电所。1959年,江油火力发电厂建成投产。自此,城市生活用电和路灯用电有了可靠的保证。1963年,城市路灯由中坝镇水电安装组代管,1980年交由县城建局管理。随着城区道路的扩建和改造,路灯灯型、灯具、光源以及供电方式等,均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1.灯具  ①灯型  城区路灯设置始于1953年,一般固定在沿街楼檐口处。1958年后,在电杆5~6米处加装紧固铁器支撑架安装高帽搪瓷罩。1967年,解放上、中、下三街共安装20盏250瓦高压汞灯。至1979年统计,城区共有路灯450盏,灯形为马路弯灯和悬索式灯。  1980年,路灯组自制高悬臂管形灯架和月牙形支架在江东路、建设南路、建设北路安装42盏JTY63~250高压汞灯,此型号灯与荧光灯相比具有光效高、耗电低等特点。1981年,中坝涪江大桥西引道安装装饰性和功能性兼顾的10组2号水泡灯,安装40盏20瓦的彩色日光灯、40盏125瓦高压汞灯,开始使用第三代新光源,安装10盏110瓦高压钠灯。1982年,改造东大街南段,北大街东段时,路灯组自制月牙形灯架安装20盏125瓦高压汞灯。1985年,东大街南段增安15柱长短臂海鸥灯和30盏110~250瓦高压钠灯。东大街北段建成后安装13盏250瓦高压钠灯。1986年北大街西段建成,安装15柱45盏125瓦高压汞灯、15盏110瓦高压钠灯。1987年,太白路中段、中坝第二涪江大桥建成,安装48盏150~250瓦高压钠灯。至年底,中坝城区共有路灯532盏。  ②电杆  1980年以前,路灯无专用杆,与用电线路及通讯线路同杆架设。1980年在江东路、建设路,1985年在东大街南段埋设圆形8米长路灯专用水泥杆。1987年中坝第二涪江大桥基本建成,架设了较为美观的路灯用镀锌铁杆。  2.电源  ①变压器  1980年,在解放下街供水处合设简易木制配电屏1处。1980年后,在三合建设北路设1台30千伏安路灯专用变压器,同时试安装了第一台路灯配电箱,试验结果表明性能良好,节电10%,扩大了供电半径并能延长灯泡寿命。  ②导线  1980年前,城市路灯线路架设都有架空线路为杆线,全用单股裸铜线为导线。1980年后,在新建与改建的路灯线路中,逐渐以25mm裸铝绞线取代原来的单股铜裸线。年,为了市容美观,在改造东大街南段和新建东大街北段的同时,改架空线路为地下铺设,埋设了城区第一条1800米长的3× 16mm2全塑钢芯电缆,以取代原来的皮线。  四、排水  1949年前,雨水与生活污水合流,多以结构粗、内径小、无系统的石砌沟渠就近排入穿城堰、昌明河、农用排水沟或涪江。城内以商业、手工业为主,污水量小,建筑物内部亦多无排水设备。涪江、昌明河、穿城堰及地下水基本无污染。  建国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排水设施亦有较大的发展。据1987年末统计,全城有合流排水沟总长13.61公里,污水排放量22648.25万吨,日平均排放量为62057.20吨,其中工业废水1吨,生活污水27440.00吨。  1.古沟  雷鸣堰支渠  北起李白纪念馆后门,南至油房街终端(今太平路口),全长1500米,宽2―3米,深1.5~2米,为石砌沟渠。始建于明成化时期(年),民国35年过疏浚。建国后于人水口设置闸门以控制蓄水高度,并多次疏浚维修。1986年新建北大街西段,横穿过街一段沟渠改建成涵洞过水。此沟解决北大街、竹市街、字巷子、成衣街、市街、油房街等地段部分而污水排除。穿城堰又名雍家堰沟,建于清雍正年间(年)。北起雍家河堤,南至福利桥西侧。全长3105米,宽3~4米,深1.5~2米不等。上段为石砌,入城段两岸为块石砌成,沿岸大都建有房屋,生活污水就近排入堰沟。建国1953年对鱼市口段进行疏浚和拓宽,以条石砌筑为拱涵。此后每年都要对全堰进行疏浚和清理。1981年,城市绿化所沿堰沟两岸空隙地带种植夹竹桃及其他树木,起绿化和保护作用。1983年,拓宽长26米、宽24米的县政府门前横街段(卷洞桥),石砌钢筋混凝土板。1985年,修建太白路中段(北环路)的同时对该段穿城堰进行了改造,自二涪大桥转盘起至男科医院一段修建明沟排水,横街建长24米、宽5米的涵洞,浆砌石拱,连通黄金堰排水。  2.排水管道  ①雨水合流管道  胜利街系统  北起太白中路,南至北大街东段,东至胜利后街,修建于1967年3月。东西两侧全长1554米,为石砌盖板沟,断面0.4 × 0.6石米,坡降5‰,分排入昌明河,穿城堰。有检查井5座,进水井37座。  北大街系统  东起中坝剧场,西至风桥东端,修建于1985年。两侧全长1182米,为石砌沟,断面0.6×1.0,坡降5‰,有检查井17座,进水井40座。1986年修建北大街西段同时修拓水沟北侧长827米,侧长927米,修检查井38座、进水井69座。仍为石砌沟,断面0.8×1.0,坡降5‰,排入昌明河、雷鸣堰。  东大街系统  南起涪江一桥,北至二涪大桥转盘,包括民主巷,修于1985年11月。东侧长1525米,石砌沟断面1.0×1.2,西侧长1647米,石砌沟断面0.4 × 0.6米,有检查并80座,进水井110座,排入昌明河、穿城堰。  ②污水管道  川西北矿区污水管道。1980年2月铺设。总长631米(其中水泥管管径300毫米的176米,400毫米的455米),设检查井20座,进水井17座。  五、防洪  1.防洪工程  江彰公堤  原昌明河以西称老河口堤,以东称蒲花堤,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嘉庆十九年(1814年)和同治三年(1864年)两次被洪水冲毁后修复。光绪十五年(1889年)再遭洪水冲毁后,龙安知府蒋德钧组织修复时在老河口堤建桥将两决连为一体,使之成为中坝、太平两场的屏障。桥和老河口堤由彰明出资建设,蒲花堤由江油出资建设维修亦各负其责。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6月再发大水,两堤渍决二百四十余丈,桥基冲刷殆尽,中坝、太平两场均成泽国。水退后两县联合治水,江油筹资十分之六,彰明筹资十分之四(此后维修亦按此比例出资,一直沿袭到1958年),共筹资5500余鲜,重新筑正堤二百四十余丈(趾广一丈五六尺,顶广约一丈。高九尺,外镶护堤一道,高广均为正堤的三分之二)。全堤以三合泥浆砌卵石,命名为江彰公堤,经民国34年大洪水而安然无恙。  雍家河堤  位于涪江两岸金轮寺上游处(今江油电厂对岸),是中坝场的主要防护堤段,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被特大洪水冲毁后修复。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又溃决多处,由知县伍丕文组织修复。民国34年9月1日晨,涪江大水冲垮三十多米并不断扩大,洪水涌入中坝,毁民房数百间,死难者一百余人,水退后由新任县长方勉耕调集民工砌卵石修复。次年2月,国家农业经济复兴会划拨美国水利贷款,派督导员勘测设计并现场指导施工,溃决处再行以条石浆砌封闭,还按以次洪水水位加高堤身并与江彰公堤和金轮寺堤段衔接,以形成完整的堤防。建国后,日涪江涨水,该堤被洪水冲垮220米。县委书记张海青、县长苗满山、副县长张泰组织机关干部、农民、工人和居民抢险,抢堵及时而未酿成大灾。同年冬,县政府成立中坝堤防工程指挥部,由副县长张泰任指挥长,分段施工采取护基措施对河堤作了加固处理。  三合护岸堤  位于涪江东岸,北起三合老街(今三合上街),南至中坝涪江大桥(今三合下街口),始建年代不详,民国34年9月1日被洪水冲毁,老街观音庙、新街四王庙连同河边20多间铺面、100多家住房全被洪水吞没。水退后省上配给贷款,由彰明县长刘光乾组织修复。民国36年,老街段又被冲垮,致使六合堰支渠真阳堰埂被冲毁约100米,嗣后再行修复。建国后,日晨,涪江洪峰量仅每秒3160立方米,但因河堤低矮,新街河堤段又被冲毁,魁星楼及附近街道被卷入河中。是年冬,彰明县政府组织乡民进行了较彻底的修复。此后年年汛前都抛笼石护基,未再发生演堤现象。1964年发生洪水,水位虽平堤,却安然无恙。  中坝猪市河堤  位于昌明河猪市桥河段,北起雷鸣堰(今太白公园)溢流坝,南至骆家茶馆(今文化馆),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由江油知县刘德钦督民修筑。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二十八年(1902年)两次被水冲毁,后经蒋德钧、潘炳年、武丕文等地方官员组织民众修复加固。民国34年9月1日晨,雍家河堤溃决后洪水从大场口涌入昌明河,猪市河堤与桥均被冲毁,后经省督导队设计重修为战备桥(今文风桥),东西桥头两段河堤亦一并加固。1979年,李白纪念馆至战备桥段重建为石砌混凝土新堤。  太平护岸堤  位于昌明河西岸,北起县人民医院新西桥,南至华丰桥东岸,始建年代不详。河堤与堤段之上的纸市桥、大桥、小桥等在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二十八年(1902年)和民国34年、36年的洪水中均曾被冲毁后又修复。建国后,彰明堰进水口改桥为间,洪患得以控制。今县医院至中坝镇纸袋厂、冷冻厂至华丰桥段截弯取直,重建为顺水堤,只小桥(今福利桥)段还保持原样。  中坝涪江大堤  位于贯穿江油市区的涪江河段,全长25.42公里。1976年12月动工,至1979年底竣工。日,松潘、平武发生里氏7.6级地震,大量泥石流堵塞涪江上游河床,近40公里河段河床普遍抬高2至3米,江油以上河床亦垫高1.8米,形成武都以下沿河两岸的严重隐患。在省、地领导的重视下,江油成立了整治涪江中坝河段工程指挥部,下设政工、施工、后勤三组,调集全县民工四万余人,动工修建中坝涪大堤。工程分三期进行,第一期自1976年12月至1977年6月,建成新堤21.54公里,第二期自1977年10月至1979年3月,续建新堤3.88公里;第三期自1979年10月至年底,为续建扫尾工程。经三个冬季,共投工820万工日,搬运土石方总量达480万立方米,混凝土砌石34.5万立方米,耗用水泥2.8万吨。工程总投资约2500万元,其中国家补助251.5万元,厂矿、部队、单位集资240万元,乡镇筹款及投物、投劳折资1480.5万元。该堤以涪江一桥为中心,分东西两岸各两段。东堤北段南起涪江一桥桥头,北至中观铁路桥,全长7745米,其中涪江一桥至江电灰管桥一段顶宽8米,江电灰管桥至中观铁路桥一段顶宽4米,东堤南段北起涪江一桥,南至彰明集市,顶宽8米,长6675米,以堤代路,名治中路,西堤北段南起涪江一桥,北至岩嘴头,顶宽11米,长5800米。西堤南段北起中坝第一涪江大桥西桥头,南至彰明集市对岸,顶宽4米,长5800米。四段堤体迎水面坡比均为1:2,以深砌人头石护面;背面坡比均为1:1.5,以平砌人头石护坡。大堤建成后,经历了日(流量为6270m3/秒), H(流量为4720m3/秒),两次大洪水的严峻考验,均安然无恙。  昌明河防洪堤  位于贯穿市区的昌明河沿岸,年分段陆续建成。1973年,由华丰大队和华丰果园投劳,县副食品公司资助3000元围滩造地,自牛羊屠宰场至华丰桥河段建成长约600米的平砌人头石河堤。后由城郊初中、水电局、物资站、武都引水工程管理局、56045部队等沿岸单位进行了维修和加固。年由县市政工程队施工建成文化馆至昌明桥河段新堤,长106米,为混凝土砌石护岸,取河心河砾筑堤;1980年又建成昌明桥至太平桥段,长381米,为混凝土砌石河堤。1982年,县城建局投资5万元再由县市政工程队施工,对县医院至昌明桥410米的河堤进行混凝土砌加固,并新建李白纪念馆大门口至文风桥段长286米的混凝土砌石防洪堤。  2.防洪管理  1980年2月,成立了江油县河道堤防管理所,负责涪江中游江油段的管理工作。管理人员13人,其中技术人员5人,采取专管与群管结合,县级、镇、乡、街道各级领导分片包干,沿河岸厂矿、机关、单位部门配合,以及部队联防包干等方式进行管理,堤防日常管理由专管机构定员包段,配合沿堤岸有关单位分段落实包干任务。  六、市政工程设施  1.施二设备  50至70年代,挖运土方、石料用洋镐、洋铲、锄头、钢钎、扁担、土撮箕,夯实土方用60~80厘米长、25~30厘米宽的条石制作的穷,辗压路面用3~5吨重的大石磙,疏浚下水道用8磅锤、铁锹、钢丝或锄头破挖路面、翻开沟盖,再以人工清挖,拌制沥青采用光照化油、人工炒盘方式。70年代安装纪念碑和鱼市口的悬臂水银灯尚无升降车设备,以工人架10米长的竹梯相蓬用绳索绑成支架,工人站在梯顶操作。  80年代后施工设备有了较大的发展变化。1986年,修建东大街北段和北大街西段街道时购置6吨、15吨压路机各1台,12吨压路机2台,搅拌机3台。路灯所把成都产的双排座汽车改装为路灯作业升降车。  2.运输设备  1953年,疏浚穿城堰和昌明河用人力挑运上方。1958年后,拆除中坝城墙,开辟南街、东大街、北大街,除使用胶轮小架车、独轮鸡公车外,还有几辆本轮大板车运输石料。1983年后,市政工程队逐年增添机械运输设备。  第三节 建筑  一、近代建筑  清道光以后,由于涪江航运事业鼎盛,西方宗教文化的输入,民族资本商业的发展和影响,江油传统建筑的结构和风格均渐渐发生了变化,而具有明显的近代建筑特征。有代表性的建筑如下。  1.教堂  清真寺  位于胜利中街西侧,建于清咸丰年间(年),光绪十年(1884)马监承首集资扩建。坐西向东,四合院布局,现仅存前殿和正殿。前殿为木质结构,面宽3间14米,进深5.5米,脊高8米,明间抬梁式梁架结构,3柱落脚,6椽,次间为穿斗结构,6拄落脚4穿。正殿3间面宽14.2米,明间宽5.3米,进深2间14.4米,次间进深6.4米,6柱落脚4穿,悬山式结构。正殿为礼拜厅。“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破坏,1978年后落实民族宗教政策时,经政府拨款维修而焕然一新。  天主教堂  位于劳动街(原名蔑市街),清同治十年(1871年)天主教传入中坝后修建,为木质穿斗梁架悬山式建筑,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砖砌墙体,通面阔3间9.6米,进深5间19.8米,通高7.2米。堂内房顶作拱形穹窿缀以星辰,两侧和祭坛上面镶嵌有彩色花窗玻璃。主教堂外系神职人员住宅,正门一道直通教堂。1966年,教堂房产纳入社会主义改造。“文化大革命”期间城关镇第五居委会用作办公室,纸袋厂亦占用一部分。1981年7月落实宗教政策后将占教堂的194.27平方米房屋产权退还天主教会,并拨款5000元修复近200平方米的建筑。  基督教福音堂  位于生产上街西侧。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基督教保宁(今间中)府圣公会在江油中坝购置地产,于两年后(1906年)建成福音堂。原为木构建筑,建筑面积223万平方米。1966年纳入社会主义改造,“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城关镇镇办企业占用。1981年归还教会,改木构为砖木结构。堂内设有水泥混凝土讲台,可容500人参加礼拜活动。教堂外北侧为通道,设有砖砌大门,呈尖拱形,嵌十字架。教堂大院内附属有砖木结构建筑物,为基督教会神职人员寓所。  2.学校  四川省立第二中学  位于北大街东段,即今江油一中校址所在地。民国2年,省教育厅设立四川省立第二中学于江油中坝镇,委李宗吾为校长。在暂借湖广会馆为校舍的同时,于北门外平整大片乱葬坟地修建新校舍,占地约6000平方米。所建房屋均仿日本式平房,有教室6间,办公室和师生宿舍1所,图书室、储藏室、厨房、浴室、厕所等一应俱全,校舍中央还建有钟楼。操场等活动场地占地约1000多平方米,并辟有花园。学校建筑为砖木结构,教室为悬山式屋顶,面阔5间22.4米,进深二间8.4米,通高4.2米,三合泥台基高0.1米。  3.民居  绣花楼民居  位于距大场口300米处,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坐南向北,为庭院式布局。现存正楼、绣楼等建筑,正楼为木质结构、穿斗、单檐歇山式两层楼阁,面阔3间14米,进深1间8.15米,底楼高4.8米,通高12.1米。绣楼为楼阁式,东侧与正楼相接,木质穿斗结构悬山式,4柱3穿,宽3.9米,长4.3米,窗边有两级如意坐靠。正楼亦为木质穿斗结构,梯道4级保存基本完好,局部雕饰,为典型的清代末期建筑。  二、现代建筑  境内现代建筑50年代大多不超过3层,80年代后4层至6层的建筑渐次增多,有代表性的建筑如下。  1.办公楼房  中共江油县委办公楼  位于北大街东段,占地面积20.1亩,有大小房屋6幢,总建筑面积12172平方米,建于1980年。其中办公用房1幢,面积1664平方米;生活用房2幢,面积764平方米,住宅3幢,面积9744平方米。办公楼坐北朝南,建筑造型为大边框3方悬挑4层,为墙承重与梁承重结构,各层梁、柱、正立面遮阳板、门厅雨棚、圈梁、卫生间、构造柱等均为现浇混凝土,其他为预制构件,每层东西过道宽2.1米,长50.4米。南北两边对称设办公室,每开间宽3石米,进深5.1米。  江油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楼  位于北大街东段,占地6.42亩,共4层,局部2层,楼梯间5层,办公用房为混合结构加构造柱,会议室为框架结构,建筑面积2064平方米,1986年12月施工,1988年5月交付使用。  江油县城市建设局办公楼  位于东大街南段与北大街东段交叉口处,坐南向北。1979年施工,1980年竣工。占地面积7.35亩,建筑面积5784平方米。主楼6层,两侧配楼5层,高21.5米,为砖混结构。采取主体建筑对称式布局,立面简洁新颖。  中坝镇人民政府办公楼  位于东大街北段,1987年施工,1988年竣工。坐北向南,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为5层砖混结构。屋面采用刚性防水,外墙正面及西侧墙贴米黄色面砖,办公室内墙为混合砂浆抹面,刷白色106涂料。  2.厂房和仓库  建国前,中坝城区只有一些纺织、面粉、榨油、卷烟、酱糖、药材等生产小作坊,一般为木结构敞房、草房或露天作业场。建国后至1960年,已有中央、省、专区、县属工业企业190家,厂房多为单层砖木或砖混结构。80年代后,随着工业的发展,厂房、仓库等都渐次改建或新建为现代化的建筑。  长城钢厂  总厂及下属一分厂、运输部、建设部位于城区建设南路,建设南路邻宝成线以东一带为生产区,以西为机关和生活区,占地面积8070亩。第二、三、四分厂分别建于厚坝、含增、武都三镇乡。1965年由第四冶金建筑公司(后改为解放军基建工程建字01部队)施工,1972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4.94亿元,其中生产性建设投资4.02亿元。年由五冶一公司施工,基本完成续建技改收尾工程。  江油发电厂  位于城区东郊三合镇白玉村,厂区占地2603亩,3个贮灰场占地1590.6亩,库容2042万立方米。始建于1958年,后不断完善续建及技改工程。  江油水泥厂  位于二郎庙镇,“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之一,1957年2月动工兴建,总投资5816万元,全套设备从德国伯力鸠斯公司引进,年设计生产硅酸盐水泥70万吨,1959年11月建成投产。总占地3900亩,潼江以西为生产区,以东为生活区。  四川矿山机械厂  位于建设南路两侧,占地面积466.22亩,邻宝成铁路以东为生产区,以西为生活区。始建于1958年,为机械电子工业部大型重点企业,1985年下放绵阳市管辖。  市商业储运站江油火车站库区  位于江油火车站棉葛北村,建于1956年,占地46.4亩,总建筑面积27155平方米,库容量0.573万吨。  3、教育、科研建筑  建国前,除省立二中及少数小学是按要求建立的外,绝大多数是将原书院、庙宇、祠堂、会馆等改作学校。建国后,年新建了江油中学、明镜初中、青莲初中、江油幼师等中等学校,文化街小学、四完小、太平完小、工农街小学在拆除危房的同时新建了很多校舍。年,全县新建校舍面积21万平方米,维修校舍22.4万平方米。  四川省江油师范学校  位于三合镇喻家观村与龙桥村交界处,占地面积80亩。1972年7月自武都镇迁建于此,有教学楼2幢、建筑面积6452平方米,教职工及男女学生宿舍3幢、建筑面积1954平方米,均为砖混结构。大礼堂、厨房、学生食堂等生活设施建筑面积共6038平方米。  四川省江油幼儿师范学校  位于太平路,1960年9月初建。至1987年,占地面积由14.35亩扩大到29.9亩,总建筑面积9173平方米,教学楼新建于1985年,为4层砖混结构,高15.55米,底层长51米,宽7米,行政办公室、教研室、试验室面积共1276平方米,亦为砖混结构。教职工及学生宿舍等生活设施建筑面积3840平方米。  国家建材局江油水泥工业学校  1961年6月初建校址于江油明镜乡,原为省属江油建筑材料工业学校。1985年隶属于国家建材局,更名为国家建材局江油水泥工业学校,同年10月迁建于城郊西山脚下之西山路,占地面积75亩,总投资582万元,总建筑面积6783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2738平方米。教学楼为6层全框架结构,底层长68.4米,宽8.4米,建筑面积3447.36平方米。  六二四研究所  全称为航天工业部第六二四研究所(四川江油305信箱),位于城区北15公里处,占地229.2亩。  4.文化、体育建筑  建国前,中坝城区文化体育建筑仅有新戏院、王爷庙、大乘寺、中坝警钟楼图书馆等木构建筑及中坝体育场。建国后50年代陆续兴建了江油电影院、大礼堂等砖木结构建筑。1974年在中坝体育场北端修建了有2000多个座位的灯光球场。1978年后改造了江油电影院,陆续兴建了中坝剧场、金轮剧场、广播电视楼、图书馆、工人文化宫、长钢影剧院等现代建筑。  中坝剧场  位于东大街、北大街交叉口,坐东朝西,占地2400平方米,系影剧。歌舞兼具的多功能文化场所。由省建筑设计院设计、五冶建设公司第一工程处施工,建筑面积3875平方米,工程造价166.4万元。1980年施工,1984年8月建成。  江油电影院  位于东大街南段,坐东朝西,占地2350平方米,建筑面积3750平方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内设1174个座位,1959年施工,1961年建成,1980年进行了门面改造和内部装修。。  江油县图书馆  1987年3月自西街文化馆迁至北大街西段新建,总建筑面积2126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651平方米,系仿古钢筋混凝土结构3层楼房),内设综合阅览室、期资料室、少儿阅览室、流通书库兼出纳室、报刊资料室、古籍书库、农村书库等,并有防火防盗等防护设施。  江油县工人文化宫  位于北大街西段,占地374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663平方米,1981年由原民主街迁建于此。  5.宾馆酒家  民国时期,中坝城区除较豪华的名扬居餐馆外,尚有银锡山、刘述武、吴裕祥等19家较大的餐馆,规模较大的旅店有福乐、云集、华成、群众、庆丰、吟雨轩、青鹤楼、东华轩等,多为两层砖木结构楼房。  建国后,陆续新建的宾馆有江钢宾馆、江油旅馆、中坝火车站七一商店旅馆及县委招待所等。1980年改革开放后,企事业单位纷纷兴办招待所和宾馆,比较著名的有江油宾馆、奖龉荨⑽镏式灰字行谋龉荨⒑缜疟龉荨⒔鹎疟龉莸龋ㄖ问蕉嘌绺窀饕臁  6.医疗卫生建筑  民国时期,药材行栈及诊所等一般为私人开业,无专门的医疗卫生建筑。建国后,陆续新建了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中坝镇医院、精神病医院等。  江油县人民医院  原名江油县卫生院,设旧县城武都镇,1951年10月迁中坝镇堰沟边王家大院(俗称白果树院子,今东方红幼儿园所在地)。1956年4月改称江油县人民医院,于竹市街择址新建。经不断改建扩建,至1987年有门诊部病房、生活用房等23座,总造价335万元,总建筑面积32567平方米。  江油县中医院  位于剧场南路,1984年4月由原城关镇联合医院改名,1987年新建。有病区大楼、门诊大楼、医技楼、疗养病房、后勤配套系统用房等,总建筑面积8324平方米。  7.集贸市场  民国时期,集市贸易占街为市,建国初期变化不大。直到1979年后,始多方筹集资金兴建集贸市场。  金轮农贸市场  位于金轮东路。1985年施工,1986年5月开业,占地9447平方米,建筑面积2688.79平方米,为钢屋架结构的固定市场,内设肉食、禽蛋、水产、土杂、水果、蔬菜、粮食、耕牛、生猪、饲料、木材、竹制品等12大类。  长钢农贸市场  位于建设南路。由县工商局征地3.8亩、长钢投资兴建。1985年12月施工,1986年12月交付使用。总建筑面积510平方米,为钢屋架结构的固定市场。内设土特产、水产、肉食、蔬菜、水果等五大类。  江油火车站农贸市场  位于火车站正街北侧,由社会多渠道集资兴建于1987年,占面积4666.9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为钢屋架结构的固定市场。设蔬菜、水果、肉食、禽蛋、五金交电、副杂、粮食、饲料、成衣、饮食十大类。  劳动后街农贸市场  位于劳动后街。1972年动工修建,1973年5月开业。总占地2155平方米,建筑面积1143.5平方米,为木屋架小青瓦屋面敞房固定市场。设土特产、猪肉、鱼、禽蛋、蔬菜、菜秧、种子等五大类。  第四节 公用事业  一、城市公共交通  清末民初,江、彰两县城乡代步交通工具多为轿子、滑竿。肩舆行业无正式组织,中坝、太平两场的轿子、滑竿多集中在北门口(今太白商场)、大西门(今昌明桥头)、太平场尾(今油房街一带)。民国39年中坝地区有轿子、滑竿40多乘、从业人员80余人。  民国19年,绵阳经中坝至武都的马路建成后,开始出现了人拉的客运车(俗称“黄包车”)和马拉的装有玻璃窗的轿车(俗称“马车”)。民国22年中坝成立了人力车同业职业公会,有会员199人,会址设在中坝衙门口梁群华茶社。民国23年,绵阳商人唐效民在中坝开设祥丰运输商行,有马拉胶轮大车2辆,每辆车有两马一夫,载客营运绵阳至中坝、武都线路。  民国25年,四川省公路局在中坝江西馆(今文化街)对面成立中坝汽车站,始用汽车载客,营运中坝至成都线路。民国27年9月,迁警钟楼(今解放中街邮电局)营业。后因九岭岗、五家坡发生土匪抢劫乘客事件,营运渐次萧条,而致亏损严重,遂于次年撤销。民国37年,中坝雍子固曾购吉普车一辆,供其私人享用。  建国后,1951年江、彰两县分别在中坝、太平、武都成立了车运工会,有人力黄包车34辆。同时绵阳私营清合马车行与中坝马车业联合成立“江绵兽力客车联营社”,共有马车12辆,客运中坝至绵阳线路。1955年10月,四川省汽车运输公司绵阳分公司在江油武都设营业组,以货车代替客车营运绵阳、中坝、武都线路,里程60余公里。1959年7月,平江公路建成后,绵阳汽车运输分公司在中坝成立江油汽车站营运中坝至绵阳、中坝至平武两条线路。同年12月,江油县城市建设委员会以修建中坝涪江大桥剩余的木料与重庆工业交通公司交换解放牌汽车2辆,改装成木壳客车,营运中坝城区至中坝火车站线一条,里程5公里。1960年3月,又向省建三公司购买松花江牌客车三辆。1961年1月,中共江油县委决定将此3辆公共汽车调拨给国营江油县运输公司,成立江油县运输公司公汽车站,营运中坝至火车站线路。1962年6月,调整运输体制,县运输公司由国营企业转为集体所有制企业,经县人民委员会批准单独成立地方国营江油县公共汽车站,拥有2辆公共汽车(上调绵阳1辆),有职工31人,营运线路1条,年客运量18.64万人次,周转量119.47万人/公里。年。又分别购进小道奇货车和红星牌货车改装客车2辆,共拥有4辆公共汽车,营运线路2条。“文化大革命”期间公共交通事业亦有一定的发展,拥有公共汽车10辆,营运线路3条。1978年以后,在改革、开放形势的推动下,公交事业发展很快,截止1987年统计,已拥有公共汽车29辆,其中单车23辆、通道车6辆。  二、供水  自来水供水事业始于1974年9月。早在1959年,县政府便把修建自来水厂纳入了规划,该年10月由建工部排水设计院西南分院负责规划设计,编制了《中坝给水工程河东生活水厂初步设计说明》文本,因缺乏资金而未能付诸实施。直到1974年6月,中坝自来水厂始动工兴建,日竣工试供水,日正式投产。1980年后,又兴建了马角水厂。1987年,中坝自来水厂进行了技改,增加了供水量。  三、城市燃料  民国时期至建国后的60年代,城市居民生活用火以烧木柴为主。1958年“大跃进”滥伐林木,致使木柴奇缺。1960年后,少数居民户开始使用散煤块、煤球和蜂窝煤。1970年后民用煤计划供应。1982年省政府规定城市居民生活用煤蜂窝煤化,县煤建公司按用户人口定量供应。同时,1980年后已有少数家庭开始自找门路使用石油液化气。日,中坝民用天然气工程开始筹建,1986年11月建成供气。  第五节 园林绿化  一、城市绿化  1.道路绿化  民国37年2月,江油新生活运动委员会组织学校师生和有关单位宣传植树造林,雨水节前后在各学校周围及校内共植树19455株。民国时期,中坝城区靠城墙边内外的劳动街、皮房街、大河坝街植有槐树、泡桐树,竹市街及小西门外纸市桥临昌明河两岸有柳、麻柳、竹、槐树等,绿化面积不到2公顷。  建国后,1955年成立县绿化委员会,每年春秋季动员群众植树造林。1959年拆除中坝解放中街危房“警钟楼”和纪念碑周围的商铺拓宽街道后,在红军纪念碑两旁修建街心花园种植花草树木。1964年拓街铺沥青路面后,街心花园不复存在。1966年3月,江油县社教工作团发动机关单位、学校及城镇居民在庭院人行道或空隙地带种植桉树、法国梧桐、千丈树等。后因“文化大革命”干扰且无专门管理机构而致使成活率甚低。1974年9月,县城市建设局成立后从云南购回2000株云烨松树苗,经培育后移栽到东大街、北大街、解放中街人行道。  1981年3月,县政府发动中坝地区机关、厂矿、学校及部队的干部、职工、学生和军人沿江东路、建设南路、建设北路两旁人行道义务种植桉树和法国梧桐。5月,县城市绿化管理所成立,负责街道绿化及管理。此后在旧城区街道较宽的人行道及昌明河、穿城堰两岸种植梧桐、水杉、女贞子、桅子花、夹竹桃等共15710株,在鱼市口。五路口、北门口等商场和中坝粮站门口修建花台共43个。年,东大街南段、北大街东段改造拓宽后,统一规划种植了香樟和法国梧桐共1000株。1987年实行道路建设和绿化同步进行,因地制宜选择树种,以法国梧桐、香樟、女贞等为主,逐步淘汰桉树等抗寒能力较差的树木。  2.河岸绿地  1983年3月,政府号召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县属51个机关单位的干部职工沿中坝涪江大堤种植竹、千丈、女贞、梧桐、夹竹桃等绿化植物,建成一条宽3―5米、长25.42公里的河岸绿地。就地由附近单位、学校、村组管理。生长茂盛,已成为人们乘凉避暑之地。  3.生产绿地  1962年,在城北昌明河畔今李白纪念馆内建一小苗圃,面积仅5亩。1974年,田家寺城隍庙牛奶场迁华丰村后,其土地划归城建局为苗圃,占地5亩。1982年5月政府划拨城区红专岭(今西山公园)机关试验田一百余亩交城建局作为城市绿化育苗基地,1986年改建为西山公园。  二、公园建设  民国17年,驻军马泽在中坝小西门外纸市桥头(杀人坝)空坪兴建公园,建有枕流亭、篮球场。商人骆杰三等将私人房地改建为“绿兰草堂”(今文化馆址),开设茶园。商人杨瑞伯在公园球场右后侧修建平房,开设“临江艇”茶馆。城区内名流、豪绅宅第多有私家园林,如韩家花园、王家花园、傅香圃别墅等。民国21年秋,旧县城武都镇东北郊外开辟江油公园(今为王右本纪念馆所在地)。民国26年3月,中坝昌明河纸市桥左侧一带辟中山公园。至1949年末,中坝城区仅存中山公园,面积不到1公顷。  建国后,“文化大革命”前后园林绿化被视为“封、资、修”货色,中山公园被拆毁,树木、竹林、花草等悉被铲除。改革开放以来,大力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新建了以昌明河为依托的李白纪念馆、太白公园、海灯法师武馆,以及有山林特色的西山公园和依山傍水的右木公园。  李白纪念馆  位于城北昌明河西岸,1982年10月落成,举行了开馆仪式暨李白逝世1220周年纪念活动。总占地面积2664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355平方米。有“花雨”、“香云”、“太白堂”、“故园情”、“桃花潭”、“洗墨池”、“诗书画陈列室”、“太白书屋”、“邀月亭”、“临江仙馆”、“观瀑台”、“醉仙楼”、“青莲池”、“问水长廊”、“石刻碑林”、“晓雅斋”、“归来阁”、“怀榭轩”等建筑和景点,融园林、纪念、旅游服务为一体,获1986年省设计院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省建委优秀工程一等奖、国家建设部银质奖、省科委“六五”期间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  太白公园  位于城北昌明河东岸,与李白纪念馆隔河相对,初步建成于1984年,至1987年奠定现有规模。总占地面积92800平方米。园内植有竹、柳、桂、香樟、木芙蓉等树木花卉品类达十万余种,绿化覆盖率达100%。全园分“曲院听瀑”、“江城花田”、“级花芳草地”、“黎柳仙乡”、“天地知音”五个景区,有“观瀑亭”、“橘亭”、“七星桥”、“落虹桥”、“石牛沙洲”、“藏青馆”、“百花园”、“花鸟鱼馆”、“荷花池”、“儿童乐园”、“游乐园”、“揽月亭”等建筑和景点。  西山公园  位于城西郊距城中心2公里处,建成于1987年,海拔600米,占地面积104667平方米。以森林生态型园林为主,集自然、人文景观为一体,有“畅怀轩”、“观胜亭”、“猴山”、“儿童乐园”、“小西天”、“红岭晴岚”、“日照西山”、“西岭赤雾”等建筑和景观。遍植柳、松、梨、樱桃、桃、楠、马尾松、桫椤木、香樟、芭蕉、六月雪、小叶女贞等乔、灌、草园林植物,品类达100多种,绿化覆盖率90%以上。  海灯法师武馆  位于太白公园东侧,建于1988年,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14平方米。由正门照壁、演武厅、敞轩、水榭、会客厅、静居山院等组成,为坐北向南的水泥钢筋砖混结构仿古建筑,既具唐代殿宇的雄伟气势,又兼明清园林的精巧和别致。  第六节  名胜古迹保护  境内名胜古迹在“文化大革命”前后大都遭到过不同程度的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会后加大了保护力度,在对损坏了的古建筑进行修复或重建的同时,对文物古迹等也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  一、李自故里名胜古迹保护  1.陇西院  位于青莲镇东南天宝山麓,系李白故居,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两度修茸,1962年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县人民政府拨款维修,种树植竹,用砖石铺砌了台阶和道路阶石,并在周围修建了城垣。  2.粉竹楼  位于青莲镇北郊太华山西麓,系李白胞妹李月圆故居,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重建。1988年进行培修,修围墙,铺路径,建楼造屋,种树植竹,并新塑了月圆像。  3.太白祠  位于青莲镇东南1公里处,始建于唐末,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重建。1963年后曾几次培修,尤其是1982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  二、窦椒缇扒す偶1;  窦轿挥谖涠颊虮备⒔叮ㄎ鞅敝缇懊でI缴瞎派苍蒲宜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转轮经藏(即飞天藏,俗称星辰车)建造于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年),为我国惟一保存至今的宋代小木结构建筑,1956年被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以后进行了一系列修缮、整治和保护工作,恢复重建了被损坏的春台、玉皇殿、文武殿、钟鼓楼4处古建筑,开辟了环山通道,增建了天音亭、飞仙亭、诗碑亭、回仙亭、白云松风亭、飞鹤亭、栖鹤亭等7处景点。1984年4月,投资183石万元动工修建了从武都至桨肷窖墓罚1986年6月建成通车。  三、观雾山风景区名胜古迹保护  观雾山位于城区西北郊北城乡让水河与涪江之间,山顶有明末清初了然和尚重建的普贤铁瓦殿和石拱雷神庙,山腰有建于明朝中期的佛教圣地极乐堂,极乐堂万佛楼为重檐歇山式木构建筑,清光绪年间及民国7年均进行过维修。“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1985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维修和整治,修复了灵官殿和亭阁,新建了观瞻殿、天王殿。食堂,修建了沿山泥路面便道,植树万余株,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与此同时,省政府行文将观雾山列为省级森林公园,国家投资75万元,于1985年10月开工,次年完成武都至观雾山林场公路,并建有招待所及相应的服务设施。  四、佛爷洞风景名胜古迹保护  佛爷洞位于城西北18公里处,上接匡山、下连李白读书台。清末民初,有不少僧人于此隐居修炼,士民捐资修复了洞外亭台庙宇。民国23年在洞中通天暗河内发现了一尊3米多高的石刻如来佛像,里人刘术芝书“佛地洞天”的匾额刻于洞口。建国后,1986年2月筹资近百万元,由城建局主持对佛爷洞风景区进行较大规模的规划和建设。界定保护区后封山育林,种植树木3000余株,修建了花圃。花坛。开辟洞内游人通道2500米,修建了官渡大桥至佛爷洞长4.8公里、宽5米的泥结碎石便道(其中有水泥路约1公里)。洞内架设电线3000余米,安装了光控装置和彩灯,修建了管理服务的配套设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设美丽县城的题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