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老罗的帽 彼老罗的帽 老罗的帽到底是哪个老罗的帽

285396人阅读
Android(165)
& & & & 经过两年的时间,终于完成对Android系统的研究了。Android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系统,老罗不敢说自己精通了(事实上最讨厌的就是说自己精通神马神马的了,或者说企业说要招聘精通神马神马的人才),但是至少可以说打通了整个Android系统,从最上面的应用层,一直到最下面的Linux内核,炼就的是一种内功修养。这篇文章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两年研究Android系统的历程,以此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鼓励。& & & & 以下是本文的提纲:& & & & 1. 理念& & & & 2. 里程碑& & & & 3. 看过的书& & & & 4. 研究过的内容& & & & 5. 将来要做的事情& & & &&它们涵盖了老罗这两年一直想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好了,不说废话了,直入主题。& & & & 一. 理念& & & & 这里说的理念是说应该带什么样的心态去研究一个系统。古人说书中自的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想说代码里也有颜如玉和黄金屋,所以老罗希望大家都能“Read The Fucking Source Code”。再者,对于优秀的开源项目来说,不去读一下它的源代码,简直就是暴殄天物啊。那么,读代码有什么好处呢?太多了,除了可以学到别人的优秀代码、架构之外,最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从而可以解决自己项目上的燃眉之急。& & & & 我们在项目中碰到问题的时候,通常第一反应都是到网上去搜索答案。但是有时候有些问题,网络并不能给出满意的答案。这时候就千万不要忘了你所拥有的一个大招——从代码中找答案!当然,从代码中找答案说起来是轻松,但是等到直正去找时,可能就会发现云里雾里,根本不知道那些代码在说什么东东,甚至连自己想要看的源代码文件都不知道在哪里。这就要求平时就要养成读代码的习惯,不要临时抱佛脚。有时候临时抱佛脚是能解决问题,但是千万不能抱着这种侥幸心里,掌握一门技术还是需要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走。& & & & 胡克其实在牛顿之前,就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且推导出了正确的公式。但由于数学不好,他只能勉强解释行星绕日的圆周运动,而没有认识到支配天体运行的力量是“万有”的。后来数学狂人牛顿用微积分圆满地解决了胡克的问题,并且把他提出的力学三条基本定律推广到了星系空间,改变了自从亚里士多德以来公认的天地不一的旧观点,被科学界奉为伟大的发现。胡克大怒,指责牛顿剽窃了他的成果。牛顿尖酸刻薄的回敬:是啊,我他妈还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呢!& & & & 我们有理由相信像牛顿、乔布斯之类的狂人,不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能取得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不是牛顿,也不是乔布斯,所以在看代码之前,还是找一些前人总结的资料来看看吧。拿Android系统来说,你在至少得懂点Linux内核基础吧!所以在看Android源代码之前,先找些Linux内核的经典书籍来看看吧,骚年!后面老罗会推荐一些书籍给大家。& & & & 另外,我们知道,现在的互联网产品,讲究的是快速迭代。Android系统自第一个版本发布以来,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很多版本呢?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选择版本来阅读呢?一般来说,就是选择最新的版本来阅读了。不过随着又有新版本的源代码的发布,我们所看的源代码就会变成旧版本。这时候心里就会比较纠结:是应该继续看旧的代码,还是去追新版本的代码呢?就当是看连续剧,一下子跳到前面去,可能就不知道讲什么了。其实版本就算更新得再快,基础的东西也是不会轻易变化的。我们看代码时,要抱着的一个目的就是弄懂它的骨架和脉络。毕竟对于一个系统来说,它是有很多细节的,我们无法在短时间把它们都完全吃透。但是主要我们掌握了它的骨架和脉络,以后无论是要了解它的什么细节,都可以很轻轻地找到相关的源文件,并且可以很容易进入主题。& & & & 坦白说,对于Android系统,很多细节我也不了解。所以有时候你们可以看到,在博客文章后面的评论上,有些同学问的一些比较具体的问题,我是没有回复的。一来是我不懂,二来是我也没有时间去帮这些同学去扒代码来看。这也是在文章一开头,我就说自己没有精通Android系统的原因。但是请相信,主要你熟悉Android系统的代码,并且有出现问题的现场,顺藤摸瓜跟着代码走下去,并且多一点耐心和细心,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 & & 关于Android版本的问题,相信大家都知道我现在的文章都是基于2.3来写的。很多同学都说我out了,现在都4.2了,甚至4.3或者5.0都要出来了,还在看2.3。我想说的是,主要你掌握了它的骨架和脉络,无论版本上怎么变化,原理都是一样的,这就是以不变应万变之道。因此,我就一直坚持研究2.3,这样可以使得前前后后研究的东西更连贯一致,避免分散了自己的精力。如果还有疑问的话,后面我讲到Android的UI架构时,就会简单对比一下4.2和2.3的不同,其实就会发现,基本原理还是一样的!& & & & 说到Android系统的骨架和脉络,也有同学抱怨我的文章里面太多代码细节了,他们希望我可以抽象一下,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或者图像来勾勒出每一个模块的轮廓。我想说的是,如果你不看代码,不了解细节,即使我能够用概括的语言或者图像来勾勒出这样的轮廓出来,也许这个轮廓只有我才能看得懂。& & & & 我在真正开始看Android系统的源代码之前,也是有这样的想法,希望能有一张图来清楚地告诉我Android系统的轮廓,例如,HAL为什么要将驱动划分成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两部分,为什么说Binder是所有IPC机制效率最高的。我确实是从网上得到抽象的资料来解释这两个问题,但是这些资料对我来说,还是太抽象了,以至于我有似懂非懂的感觉,实际上就是不懂!就是因为这样,激发了我要从代码中找答案的念头!现在当我回过头来这些所谓抽象的轮廓时,我就清楚地知道它讲的是什么了。& & & & 所以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是有道理的,因为只有亲身经历过一些磨难后得到的东西才是真实的!& & & & 好了,关于理念的问题,就完了,这里再做一下总结:& & & & 1. 从代码中找答案——Read The Fucking Source Code。& & & & 2.&以不变应万变——坚持看一个版本的代码直至理清它的骨架和脉络。& & & & 二. 里程碑& & & & 研究Android 2.3期间,主要是经历了以下五个时间点,如图1所示:图1 研究Android 2.3的里程碑& & & & &从日第一篇博客文章开始,到日结束对Android 2.3的研究,一共是差不多两年的时间,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其中,最痛苦的莫过于是2011年12月下旬到日这6个多月的时间里面,整理了2011年12月下旬前的所有博客文章,形成了《Android系统源代码情景分析》一书,并且最终在2012年10月下旬正式上市。& & & & 总的来说,就是在两年的时间里面,获得了以下的两个产出:&& & & & 1. 《老罗的Android之旅》博客专栏93篇文章,1857224次访问,4156条评论,13440积分,排名154。& & & & 2. 《Android系统源代码情景分析》一书3大篇16章,830页,1570000字。& & & & 以上产出除了能帮助到广大的网友之外,也让自己理清了Android系统的骨架和脉络。这些骨架和脉络接下来再总结。日之后,将何去何从?接下来老罗也会简单说明。& & & & 三. 看过的书&& & & & 在日开始写博客之前,其实已经看过不少的书。在日之后,也一边写博客一边看过不少的书。这个书单很长,下面我主要分类列出一些主要的和经典的。& & & & 语言:& & & & 《深度探索C++对象模型》,对应的英文版是《Inside C+++ Object Model》& & & & 程序编译、链接、加载:& & & & 《链接器和加载器》,对应的英文版是《Linker and Loader》& & & & 《程序员的自我修养:链接、装载和库》& & & & 操作系统:& & & &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对应的英文版是《Linux Kernel Development》& & & & 《深入理解Linux内核》,对应的英文版是《Understanding the Linux Kernel》& & & & 《深入Linux内核架构》,对应的英文版是《Professional Linux Kernel Architecture》& & & & 《Linux内核源代码情景分析》& & & & &网络:& & & & 《Linux网络体系结构:Linux内核中网络协议的设计与实现》,对应的英文版是《The Linux Networking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Network Protocols in the Linux Kernel》& & & & 《深入理解LINUX网络技术内幕》,对应的英文版是《&Understanding Linux Network Internals》& & & & 设备驱动:& & & & 《Linux设备驱动程序》,对应的英文版是《Linux Device Drivers》& & & & 《精通Linux设备驱动程序开发》,对应的英文版是《Essential Linux Device Drivers》& & & & 虚拟机:& & & & 《Java SE 7虚拟机规范》& & & & 《深入Java虚拟机》,对应的英文版是《Inside the Java Virtual Machine》& & & & 《Oracle JRockit: The Definitive Guide》& & & & 嵌入式:& & & & 《嵌入式Linux开发》,对应的英文版是《Embedded Linux Primer》& & & & 《构建嵌入式Linux系统》,对应的英文版是《Building Embedded Linux Systems》& & & & ARM体系架构:& & & & 《ARM嵌入式系统开发:软件设计与优化》,对应的英文版是《ARM System Developer's Guide: Designing and Optimizing System Software》& & & & 综合:& & &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对应的英文版是《Computer Systems: A Programmer's Perspective》& & & & 上面介绍的这些书,都是属于进阶级别的,所以要求要有一定的语言基础以及操作系统基础。此外,对于看书,老罗有一些观点,供大家参考:& & & & 1. 书不是要用的时候才去看的,要养成经常看书、终身学习的习惯。& & & & 2. 不要只看与目前自己工作相关的书,IT技术日新月异,三五年河东,三五年河西。& & & & 3. 书看得多了,就会越看越快,学习新的东西时也越容易进入状态。& & & & 对于Android应用开发,力推官方文档:& & & &&& & & &&& & & &&& & & & 四. 研究过的内容& & & & 整个博客的内容看似松散,实际上都是有组织有计划的,目标是打通整个Android系统,从最上面的应用层,到最下面的Linux内核层。简单来说,博客的所有文章可以划分为“三横三纵”,如图2所示:图2 Android系统研究之“三横三纵”& & & & 接下来,老罗就分别描述这三条横线和纵线,并且给出对应的博客文章链接。& & & & 1. 准备 -- Preparation -- 横线& & & & 主要就是:& & & &(1)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来了解Linux内核和Android应用基础知识& & & & && & & &(2)搭建好Android源代码环境& & & & && & & & && & & & && & & & && & & &(3)Android系统有很多C++代码,这些C++代码用到了很多智能指针,因此有必要了解一下Android系统在C/C++ Runtime Framework中提供的智能指针& & & & && & & & &2. 专用驱动 -- Proprietary Drivers --&横线& & & & &这些专用驱动就是指Logger、Binder和Ashmem,它们整个Android系统的基石:& & & & (1)Logger& & & & && & & & && & & & && & & & && & & & (2)Binde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Ashmem& & & & &&& & & & &&& & & & &&& & & & &&& & & & 3. 硬件抽象层 -- HAL -- 纵线& & & & 硬件抽层象最适合用作Android系统的学习入口,它从下到上涉及到了Android系统的各个层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应用程序组件 -- Application Component -- 纵线& & & & 应用程序组件是Android系统的核心,为开发者提供了贴心的服务。应用程序组件有四种,分别是Activity、Service、Broadcast Receiver和Content Provider。围绕应用程序组件,又有应用程序进程、消息循环和安装三个相关模块。& & & &(1)Activity& & & & && & & & && & & & && & & & && & & & && & & &(2)Service& & & & && & & & && & & &(3)Broadcast Receiver& & & & && & & & && & & & && & & &(4)Content Provider& & & & && & & & && & & & && & & & && & & & && & & &(5)进程& & & & && & & & && & & &(6)消息循环& & & & && & & & && & & & && & & &(7)安装& & & & && & & & && & & & 5. 用户界面架构 -- UI -- 纵线& & & & 大家对老罗现在还在写Android 2.3的UI架构意见最大,认为已经过时了。老罗认为持有这种观点的人,都是没有经过认真思考的。老罗承认,从Android 4.0开始,UI部分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但是请注意,这些变化都是在Android &2.3的UI架构基础之上进行的,也就是说,Android &2.3的UI架构并没有过时。你不能说Android 4.0在Android &2.3之上增加了一些feature,就说Android &2.3过时了。& & & & 下面这张是从Android官网拿过来的最新UI渲染流程图,也就是:图2 Android 4.2的UI渲染流程& & & &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关于Android的UI架构的三条主线:& & & (1)每一个Window的Surface都怎样渲染的?不管怎么样,最后渲染出来的都是一个Buffer,交给SurfaceFlinger合成到Display上。& & & (2)SurfaceFlinger是怎样合成每一个Window的Surface的?& & & (3)WindowManamgerService是怎么样管理Window的?&& & & & 第(1)和第(2)两个点在2.3和4.2之间有变化,主要是因为增加了GPU的支持,具体就表现为Window的Surface在渲染的时候使用了GPU,而SurfaceFlinger在合成每一个Window的Surface的时候,也使用了GPU或者Overlay和Blitter这些硬件加速,但是主体流程都没有变,也就是说,Window的Surface渲染好之后,最终依然是交给SurfaceFlinger来合成。此外,虽然我还没有开始看4.2的代码,但是可以看得出,4.2里面的HWComposer,只不过是封装和抽象了2.3就有的Overlay和Blitter,而SurfaceTexture的作用与2.3的SurfaceComposerClient、SurfaceControl也是类似的。第(3)点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变化,除非以后要支持多窗口。& & & & 通过上述对比,只想强调一点:Android 2.3的UI架构并没有过时,是值得去研究的,并且在2.3的基础上去研究4.2的UI架构,会更有帮助。& & &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Android 2.3的UI架构的说明就到此为止,接下来它的分析路线,都是围绕上述三个点来进行的。& & & & 首先是以开机动画为切入点,了解Linux内核里面的驱动:& & & &&& & & & FB驱动抽象了显卡,上面的用户空间程序就是通过它来显示UI的。& & & & HAL层的Gralloc模块对FB驱动进行了封装,以方便SurfaceFlinger对它进行访问:& & & &&& & & & SurfaceFlinger负责合成各个应用程序窗口的UI,也就是将各个窗口的UI合成,并且通过FB显示在屏幕上。在对SurfaceFlinger进行分析之前,我们首先了解应用程序是如何使用的它的:& & & &&& & & &&& & & &&& & & &&& & & &&& & & & 万事俱备,可以开始分析SurfaceFlinger了:& & & &&& & & &&& & & &&& & & &&& & & &&& & & &&SurfaceFlinger操作的对象是应用程序窗口,因此,我们要掌握应用程序窗口的组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应用程序窗口是由WindowManagerService进行管理的,并且也是WindowManagerService负责提供窗口信息给SurfaceFlinger的,因此,我们最后分析WindowManagerServic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述内容都研究清楚之后,Android系统的UI架构的骨架就清晰了。但是前面所研究的应用程序窗口还是太抽象了,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那些组成应用程序窗口内容的UI控件是怎么实现的,以TextView和SurfaceView为代表:& & & &&& & & &&& & & & 最后,分析Android系统的UI架构,怎能不提它的资源管理框架?它有效地分离了代码和UI:& & & &&& & & &&& & & &&& & & &&& & & & 分析这里,Android系统的UI架构就分析完成了,看出什么门道来没有?是的,我们以开机动画为切入点,从Linux内核空间的FB驱动,一直分析到用户空间中HAL层模块Gralloc、C/C++ Runtime Framework层的SurfaceFlinger、Java Runtime Framework层的WindowMangerService、Window、Widget,以及资源管理框架,从下到上,披荆斩棘。& & & & 6. Dalvik虚拟机 -- 横线& & & & Android系统的应用程序及部分应用程序框架是使用Java语言开发的,它们运行在Dalvik虚拟机之上,还有另外一部分应用唾弃框架在使用C/C++语言开发的。使用Java语言开发的应用程序框架老罗称之为Java Runtime Framework,而使用C/C++语言开发的应用程序框架老罗称之为C/C++ Runtime Framework,它们被Dalvik虚拟机一分为二。通过前面的学习,其实我们都已经了解Android系统的Java Runtime Framework和C/C++ Runtime Framework,因此,我们最后将注意力集中在Dalvik虚拟机上:& & & &&& & & &&& & & &&& & & &&& & & &&& & & & 学习完成“三横三纵”这六条主线之后,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从上到下地把Android系统打通,并且将它的骨架和脉络也理清了!& & & & 对于“准备”、“专用驱动”、“HAL”、“应用程序组件”这四条主线,老罗极力推荐大家看《Android系统源代码情况分析》一书,内容比博客文章要系统、详细很多,不说其它的,就单单是讲Binder进程间通信机制的那一章,就物超所值。在《Android系统源代码情景分析》一书中,老罗最引以为豪的就是讲Binder进程间通信机制的第5章,网上或者其它书上绝对是找不到这么详尽的分析资料。& & & & 五. 将来要做的事情& & & & 接下来要做的主要是三件事情:& & & & 1. 继续研究Android系统& & & & 本来以为前段时间的Google I/O会发布Android&4.3或者5.0,然后老罗就以最新发布的版本为蓝本来进行研究。既然没有发布新版本,那么就只有以现在的最新发布版本4.2为蓝本进行研究了。如前所述,4.2与2.3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是默认增加了GPU支持,因此,老罗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将着重研究4.2的GPU支持。& & & & 2. 停止博客更新& & & & 这两年投入在博客上的精力太多了,博客上的文章基本上熬夜熬出来的。大多数时候,一个话题要花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来看代码,然后再花四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将文章写出来。本来是这样计划的,依靠《Android系统源代码情景分析》一书的销量,可以在经济上得到一定的回报,然后可以继续在博客上投入,直至把4.x版本的GPU支持写完,最后再整理出一本关于Android系统UI架构的书。但是最近询问了一下书的销量,差强人意,达不到预期目标。由于没有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没有办法,只好停止博客更新。老罗需要把精力投入在其它事情上,希望大家谅解!& & & & 3. 仍然会持续地进行一些小分享& & & & 主要是一些随笔分享,这些分享主要会发布在微博或者QQ群上面,那里也方便一些和大家进行讨论。此外,老罗也乐意和大家进行一些线下分享,主要针对企业或者单位组织的沙龙、活动和会议等,同时也可以单独地针对企业内部进行分享。不过前提当然是举办方对《老罗的Android之旅》专栏或者《Android系统源代码情景分析》一书的内容感兴趣,并且邀请老罗去参加。& & & & 如果需要邀请老罗去参加分享,可以通过微博或者邮箱和老罗联系,非常感谢大家两年以来的支持!& & & & 邮箱:& & & & 微博:& & & &&
参考知识库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8044261次
积分:38596
积分:38596
排名:第68名
原创:167篇
评论:7449条
本博客所有文章均为原创,欢迎交流,欢迎转载;转载请勿篡改内容,并且注明出处,禁止用于商业目的,谢谢!
《Android系统源代码情景分析》
电子工业出版社
本书繁体版已经成功输出到台湾
新浪微博:
QQ交流群:
文章:167篇
阅读:80301951. 新增扫二维码功能,可直接扫 VeryCD 网站影片页面的二维码,便能在应用上打开;
2. 新增支持 B 站视频(哔哩哔哩),满屏的弹幕更欢乐;
1. 新增支持 B 站视频(哔哩哔哩),满屏的弹幕更欢乐;
2. 在影片封面上展示在线视频的清晰度;
您的位置:
网友评论:
老罗这丫的也搞it了,这让呈续猿情何以堪。。。
08年听过罗老师的讲课,罗老师讲的很细。强烈推荐大家好好看看!哈哈
引用(liberd @ -21, 11:40 PM) 08年听过罗老师的讲课,罗老师讲的很细。强烈推荐大家好好看看!哈哈哪个是 罗永浩。。
这个是 罗力文
引用(yzhkpli @ -20, 10:25 PM) 老罗这丫的也搞it了,这让呈续猿情何以堪。。。非罗永浩。 此乃大拿罗力文
引用(yuyexian0123 @ -22, 05:32 PM) 引用(yzhkpli @ -20, 10:25 PM) 老罗这丫的也搞it了,这让呈续猿情何以堪。。。非罗永浩。 此乃大拿罗力文囧死。。。。
正在找这个,谢谢
Thanks for your share
我还以为是罗永浩,原来是罗老师。谢谢罗老师,希望坚持,我们支持你。
我会继续努力,我们一起学习android开发
罗老师的教程,得下
感谢楼主分享哦,讲解很好,学习起来很顺手。
第一集无法下载啊
有没.NET的安卓开发教程呢.............
下不了,仅下了三、四集,建议发布后可以用迅雷下一次,这样资源就保存到迅雷上了,不需要持续供种了
擦,我还真以为是罗永浩!....楼上几位哥们别乱说啊
没有源啊!
强烈支持30楼的做法。。。挑了几集下载试看来着,下了3天了,都没一点动静。压根就没源啊。
此老罗非彼老罗....
强烈支持哈,先学学看
罗哥,up you
楼主传网盘吧
一点速度都没有
基本没源,下载不了。
引用(yzhkpli @ -20, 10:25 PM) 老罗这丫的也搞it了,这让呈续猿情何以堪。。。这个貌似不是罗永浩老师,嘿嘿
我 靠,这怎么可能,老罗将IT技术? 下载看看
草,一点没源。我就想知道这个是老罗(罗永浩)讲的吗? 从图片设计上不像啊
根本下载不动,分享资源的怎么不处理一下啊?下了多长时间了,急死了。
电驴下载不了,大家到百度网盘下载吧 引用(springwk @ -25, 11:43 AM) 下不了,仅下了三、四集,建议发布后可以用迅雷下一次,这样资源就保存到迅雷上了,不需要持续供种了
类似“顶”、“沙发”之类没有营养的文字,对勤劳贡献的楼主来说是令人沮丧的反馈信息。
提问之前请再仔细看一遍楼主的说明,或许是您遗漏了。
勿催片。请相信驴友们对分享是富有激情的,如果确有更新版本,您一定能搜索到。
请勿到处挖坑绊人、招贴广告。既占空间让人厌烦,又没人会搭理,于人于己都无利。
如果您发现自己的评论不见了,请参考以上4条。
使用 BBCODE()
主讲人:&对白语言:&文字语言:&
正在读取……
上海隐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锋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这真的不是理想主义的问题,而是老罗的问题
前几天雷锋网(搜索“雷锋网”公众号关注)发布了一篇《》,若说对老罗的诛心之论(“诛心”两个字听起来杀戮气太重,其实只是只揣度人心的意思,本文作者自己也是一个坚定的诛心论者),我好像还没有看到比这篇更喷薄的文章,比如其中这一段:“你可以在商言商,可以言而无信,但不能无耻到去伤害那些还热血、还心存美好的年轻人,伤害那些迷茫当中苦苦寻找灯塔的年轻人,让他们相信钱是原因,是结果,相信这个世界只有血淋淋的丑恶与苟且,以为所有的理想主义都是冒牌货,是忽悠人,不再相信诗和远方,不再怀揣理想主义。这真的不是理想主义的问题,而是老罗的问题。老罗不是那个大战风车的孤胆英雄,单枪匹马扫灭不平让世界更美好,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是。情怀和理想主义之于他,不过是一件外套,随时穿上,随时脱下,是穿上还是脱下全凭需要。就像反日和哈日。反日能感染讲台下的热血年轻人,他就反日,哈日能请来五十岚帮忙,他就哈日。”对老罗的批判有些过。把情怀当成一件可穿可脱的外套,或者说他是为了营销的目的才去大放厥词挑起争议,如此这般把老罗描述得这么苦心孤诣,仿佛所有的言论都是运筹帷幄的结果,算是太高估他了。没错,他有煽动公众情绪的能力,但还没臻化境,到不了游刃有余可穿可脱的地步;再者,老罗也不是什么奸恶之徒,卖弄情怀并非出自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拿理想当座右铭也纯是因为发自内心。他为什么要吐槽,吐槽雷军,吐槽所有友商,讥讽所有媒体?只是因为他喜欢,就图个过瘾:看我机智不机智!看我口才好不好!这只是一个走不出青春期的男人,急切地想证明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比如那句“我不为输赢,就是认真”——这跟“你知道我有多努力吗”有什么两样,多么幼稚的人才会向世人展示自己认不认真?王尔德有一句话特别贱:“努力是无事可做的人的避难所”(hard work is simply the refuge of people who have nothing to do),但也是事实,你努力过,成功了,成功就成了努力的回报;努力过,失败了,努力就变成了对自己的交代。至于这个世界,你根本不需要向它交代你是否足够努力足够认真,因为别人连你是谁都没功夫知道。这不是讽刺成王败寇的价值观,而是,青春期的惆怅和迷茫从古到今总是循环往复,再翻不出什么花样,有几个少年维特传世就已经足够了,再多的无效信息只会占用了这个世界有限的内存。说起老罗最令人反感的地方,是他试图成为理想主义的代言人。在这方面,锤粉也出了不少力——“支持锤子吧,如果老罗输了,整个民族都输了”,“他只一个理想主义者”,“你们容不下特立独行的人”,这是一种道德法西斯,置身其中的人都会感到一种压迫,仿佛跟老罗过不去就是跟理想、情怀和认真过不去。做生意有成败很正常,强行为某一种精神和主义代言就没意思,丈量一个人的胸围还需要两组数字呢,用个人的成败去说明一种主义的成败?锤子的胜败只跟罗永浩作为商人的专业能力有关,跟理想主义无关。他赢了不是理想主义的胜利,他输了也不是理想主义的覆灭。“这真的不是理想主义的问题,而是老罗的问题。”如果说社会效应,当然还是希望老罗成功,因为不管你同意不同意,罗永浩已经把“理想主义”这个公共财产拿到了赌桌上,赌局已经开始,不能叫停。最好的结果就是他赢。
同步到新浪微博
关注产品和创新的科技媒体
关注软硬结合和硬件创业,热爱和从业者交流,微信号“”,另有一公众号“花家舍”(fakecountry),一个我闲暇时用来批发情怀和文艺的地方。
当月热门文章
¥0(免费上门 手机快修)
¥299.00¥499.00
00:00:00后恢复原价
本栏目由提供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罗英语培训网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