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犯规赛一直挤人犯规吗?

当前位置:正文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炼达公司三人制篮球赛程安排场次比赛队比赛时间裁判员组电仪一队组超市一队月日建安公司组防腐一队月日组机施分公司组机关月日组工程咨询电仪二队月日组防腐二队电仪一队月日组防腐一队组超市二队月日组超市一队组机施分公司月日组电仪二队组建安公司月日组公司机关组防腐二队月日组工程咨询组超市二队月日组电仪一队组机施分公司月日组防腐一队电仪二队月日组超市一队组公司机关月日组建安公司组超市二队月日组防腐二队组机施分公司月日组工程咨询组防腐一队月日炼达公司三人制篮球赛程安排场次比赛队比赛时间裁判员组电仪一队组公司机关月日电仪二队组超市二队月日组超市一队组防腐二队月日组建安分公司组工程咨询月日月日月日负负月日胜胜月日炼达公司第二届三人制篮球比赛方案  为举办好2014年公司第一届三人制篮球比赛,制定比赛方案如下:一、三人制篮球比赛赛事说明主办单位:炼达公司工会、团委活动目的:体现团结、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深入开展,增强单位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比赛时间:日-7月27日 比赛地点:大港石化公司篮球场参赛单位:建安分公司(1个队)、电仪分公司(2个队)、炼达超市(含幸福广场,2个队)、机械施工分公司、防腐土建分公司(2个队)、工程咨询公司、机关科室  比赛裁判:裁判员由组委会聘请赛程说明:比赛采用抽签分组循环方式,小组前二名交叉淘汰,负者争第三名,胜者争第一名。比赛开始前,召开各参赛队领队会议。  二、报名资格:以本单位员工组队参加,参赛队员每队限报5人,严禁各队聘请公司以外人员。     三、比赛规则:1.运动员人数可报名5人,上场队员为3人。2.比赛分上、下两个半场进行,每半场为8分钟,上下半场之间休息3分钟。双方上、下半时各一次暂停,每次暂停时间为30秒。3.比赛中,除罚球、暂停、球员受伤等情况下停止计时表外,其余情况均不停表。4.比赛开始前,双方以掷硬币的形式决定发球权,然后在发球区掷界外球开始比赛,未获得发球权的队应开始交替拥有。5.场地中的半圆为发球区。6.每次投篮命中后,都由对方在发球区掷界外球继续比赛。7.出现死球(如违例、犯规、争球),在发球区发球,必须由裁判员递交球。8.攻方队员抢到篮板球后可继续进攻。9.守方队员断球或抢到篮板球后,必须将球运(传)出三分线外(持球队员必须双脚踏在三分线外),才可以组织进攻,否则判进攻违例,裁判员两手前臂交叉于脸前,以示违例,交换发球权。10.争球时,获交替拥有权的队在发球区发球。11.比赛中,每个队员允许三次犯规,第四次犯规罚出场。12.比赛时,发生打架斗殴,不论任何原因,将被取消比赛资格。13.每个队累记犯规达5次后,该队的第六次及以后的侵人犯规由对方执行2次罚球(控制球队的犯规不罚球)。14.凡对正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犯规:如投中,记录得分,记对方个人和全队犯规次数,不追加罚球,由守方发球继续比赛;如投篮不中,则判给攻方被侵犯的队员1次罚球,如罚中得1分,并由攻方继续掷界外球,如罚不中,仍由攻方掷界外球。15.如果裁判决定犯规为技术犯规和违反体育道德犯规时,被犯规人员正投篮且投中,则此球算并加罚一球,然后由被犯规方发球;如果被犯规队员没有投篮或投篮不中,则该队员罚球两次并保留发球权。16.比赛时间终了,以得分多者为胜方,如得分相等,执行一对一依次罚球,只要出现某队领先1分即为胜方,比赛结束。17.参赛队提前15分钟签到,在预定的比赛开始后10分钟,球队不到场或不能使3名队员入场准备比赛,按弃权处理。18.比赛中,某队场上队员不足2人时,裁判员判该队以因弃权而告负。如胜队比分领先,则比分有效;落后则比分改为10:0。19.球队由于弃权判给对方队获胜,且比分为10:0。此外,弃权的队应在名次排列中得0分。20.比赛中,队长是场上唯一发言人。21.比赛中应绝对服从裁判,以裁判员的判罚为最终判决。四、其它说明:  1.积分方法:胜一场2分,负一场1分,弃权0分,按积分排名先后决定小组名次。如积分相同,按相互之间胜负关系、所有比赛的得失分率,如还分不出名次以抽签方式决定。  2.参赛球队最好有统一的比赛服装,相应的号码。  3.参赛队上场队员须穿运动鞋,不允许佩戴戒指、项链等金属饰物。4.比赛用球、冠亚季军奖杯,纪念奖品、饮用水由工会提供,技术台用品可由大港石化公司提供。5.各参赛队应严格遵守比赛时间,并且遵守场地相关规则。6.由于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比赛的延期或更改比赛时间,组委会将会提前通知各参赛队的负责人,并说明原因。
本规则适用于“三对三”篮球比赛,解释权归属比赛组委会。  
分享给好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第一步 打开微信底部扫一扫
第二步 扫下面的文章二维码
第三步 右上角点击转发
相关文章Relevant
靓靓本期推出最热微信,收集网络上【今日最热微信】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喜欢.建议WIFI环境下观看,土豪随意!..关注爱靓网微...
文圣:孔子,尊称“圣人”【饭特思】饭特思提醒您WIFI下浏览更佳 饭特思微信号 funtes
饭特思是汇集最热订阅号的微信导航平台,...
传递养眼图
分享美女图片
点击标题下面的蓝色字体“养眼图”——关注,即可持续免费接收更多养眼图片!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首先和各位朋友诉一下苦,我说我自己是“篮球废柴”不是夸大,我身高1米78,体重110公斤(对,你没看错,是110公斤),弹跳不超过10厘米(基本可以忽略),百米速度16秒(大一时候体育考试,两次都是16秒,不及格),高中时右膝半月板受伤,再加上800度左右的近视以及散光,就凭这么样的身体素质,基本上可以说与篮球无缘了。  
事实也差不多是这样,我上初中时才开始摸篮球瞎玩,当时只想着能锻炼一下身体,减减肥,结果到了高中时连三步上篮都不会,还是别人教我的,在整个高中的前两年,我一直被人看不起,班里打什么比赛我也只能在旁边看——甚至班里踢足球的同学都能上场打篮球比赛,而我哪怕求班里人让我上场露个脸都不行,因为只要我上去,就不是露脸,而是丢脸了。  
我那个时候(2001年-200年,上高一时)自己也觉得根本就没什么篮球天赋,所以每次和班里同学一起打球时,也就很不认真,纯属给别人逗乐的,班里同学也只有在凑不够人的情况下,叫上我凑个人数。  
后来到高二时,文理分班,我那时候理化生都不好,班里也没多少人看得起我,再加上我对文科很感兴趣(之前还拿过几个奖),所以就学了文科,被分到了高二(12)班,想着以后再也不会被人欺负和嘲笑了,心理感觉有点解脱。  
可我没想到,从那以后,我会慢慢地对篮球产生了兴趣和感情——尽管我没有天赋,尽管我只是篮球废柴,但是谁说普通人就不能好好打篮球?  (未完待续,本人真实经历,绝非吹牛,YY,现在回忆起来,感慨万千,希望斑竹不要删帖,多谢了,讲完这点经历,我会和大家分享一下成为防守者的诀窍,决非废话,立帖为证)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被分到了高二(12)班????    楼主你们班主任是否姓赵,历史老师姓何。    你们班女同学多余男同学???
  我是高三(16)班的…班主任是数学老师,姓苏,12班到16班都是文科班,女同学自然多与男同学
  坐等篮球故事……
  百米速度16秒  ====================    是否前五十米速度是5秒6?
  ,我身高1米78,体重110公斤(对,你没看错,是110公斤)  ————————————————————    我的天!  霍华德2.1米,120公斤
    强烈要求楼主上图………!我开开眼界
(我知道,其实很多朋友和我一样,篮球天赋平平,没有非常高的弹跳,没有长时间的滞空,没有强壮的身体,没有风驰电掣的速度,只是喜欢篮球,那么简单而已。)  
文科班通常有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男生少,女生多,2002年时我们班的男生总共11个人,再刨去不爱体育运动的,踢足球的,班里打篮球的也就5,6个人(还要把我和其他的半吊子算上,正好只有一个队,一个替补)。  
但是那时在文科班打篮球真是很开心的事情,因为人少,再加上平均水平不高,所以大家也没什么嘲笑不嘲笑的,都是开心就好。  
但是很幸运的是,班里仅有的这几个篮球爱好者之间,竟然有两个是校队的!因为一般走体育路线的人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所以就选择文科。  
其中一个是校队的主力控球后卫,身高1米77左右的李冰——此人篮球技术很是诡异,因为他几乎不会投篮,但非常可怕的是变向运球技术的炉火纯青,以及三秒区的小勾手和抛投,十分精准。他的体前变向快到整个学校内,没有人能在他体前变向时正常断下球(而且只是体前变向,没有背后、跨下等动作),只要伸手,他就会立刻突破上篮;  
另一个就是接近1米8的射手李方宁。他没有李冰那么BT的变向技术,但是他的投篮非常舒服,弹跳也很好,在投篮时身体非常协调(我们都说“会用劲”),三分线外跨一步的超远距离三分也是一手——因为高中时那时大家还是16、7岁,投三分时经常感觉没用上力,出手三不沾。  
我那是基本上还是篮球白痴,我爷爷懂的篮球知识都比我多,李冰也会有时给我讲讲NBA里的一些球星和故事,然后我慢慢的了解到了以前不知道的NBA的信息。后来我也会把吃饭的零用钱省下来去买一些篮球杂志,比如《灌篮》(10块钱一本月刊,后来改成半月刊)《篮球》(刚出来时6块钱一本,后来长到8块),《体育世界·篮球》,以及各种特刊、合集之类的。  
我还记得,当时我什么都不懂时,问李冰的几个很搞笑的问题:  
“冰哥,那个我看杂志,你说98年乔丹最后一投时晃到的拉塞尔,是不是比尔·拉塞尔啊?”  
他很无言:“……应该是吧。”  
“那比尔·拉塞尔那么NB,看来还是干不过乔丹啊!”  
彻底无言。  
还有,  
“冰哥,你看那个太阳队的斯塔德迈尔那么高,为什么叫小斯塔德迈尔啊?难道还有比他更猛的大斯塔德迈尔?”  
李冰:“你为什么叫XX啊,我怎么知道他为什么叫斯塔德迈尔!”  
“冰哥,我有个问题,你别生气啊。”  
“嗯,你说吧。”  
“你说李方宁和奥尼尔究竟谁跳得高啊?”  
李冰:“……”  
我一直以为李方宁很能跳,奥尼尔体重那么大,跳不高,所以就问了这个问题。当然李冰是不能给我答案了。  
后来一次校队训练中,李方宁跟腱断裂,整整躺了两个月,后来退出了校队,再也不可能跳得那么高了。  (未完待续)
  被分到了高二(12)班????        楼主你们班主任是否姓赵,历史老师姓何。        你们班女同学多余男同学???  ~~~~~~~~~~~~~~~~~~~~~~~~~  不是的,我是大庆实验中学的,那是我的母校。    百米速度16秒    ====================        是否前五十米速度是5秒6?  ~~~~~~~~~~~~~~~~~~~~~~~~~~~~~~  我也不知道,60米测验时是8,9秒左右,总之只要是短跑,成绩都是不及格      ,我身高1米78,体重110公斤(对,你没看错,是110公斤)    ————————————————————        我的天!    霍华德2.1米,120公斤 VS 楼主         强烈要求楼主上图………!我开开眼界  ~~~~~~~~~~~~~~~~~~~~~~~~~~~~~  这个,图后面我会上的,我一直以为其实我是我胖,而是我身高太矮了,按照体重来算,我身高应该超过2米1的。      谢谢各位朋友了。
  楼主和我情况类似…我也是文科的,当时的同桌也是校队的控球…人帅身材好,体育生的同时还是艺术生…不过人品差了点…不过我们班男生都是球迷而且身高都很不错,最矮的是我,也有一米八了…
  楼主莫自卑,我一米八,也有九十公斤了
除了李冰和李方宁外,还有一个哥们叫辛宇(我初中的同学,可不是那首歌《心雨》),辛宇也是初中开始打球,人长得很有男性气概,身高1米8。他长得很瘦,弹跳中等,爆发力也不是很强,变向更是跟慢动作一样,但就是时间差掌握得好,经常在很慢的动作下,别人伸手断球,一个交叉步就过去了。但是他的投篮动作也比较诡异,就是无论是跳投还是别的,最后的感觉都像踮投和抛投,整个身体都向前倾,球出手弧度很高,球转得也很少,感觉就是慢,手型特别像抛投。  
除此之外,剩下包括我在内的半吊子真是虾兵蟹将,龙套类型了。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没什么追求,体育课时就是凑一起胡闹一番,瞎打着玩。  
我在逐渐看了几场NBA的比赛后,也开始喜欢一些很花哨的动作。比如艾弗森的胯下交叉运球,“白巧克力”威廉姆斯的不看人传球以及雷·阿伦和雷杰·弥勒的接球就投等等。甚至有时还练习一番。(你想想看,一个110公斤,身高不到1米8的大胖子在那里练胯下运球有多滑稽吗?可那时就是喜欢啊。)  
我们那时有个很经典的游戏,就是“角色扮演”。在体育课快结束时,我们扮演一些NBA球员模拟比赛的绝杀,然后有人在旁边扮演解说:  
“各位观众,现在比赛时间只剩下3.9秒了,步行者队还落后2分,他们能击败尼克斯吗?绝杀就要上演了!”  
然后冰哥传球给我,我运球。  
“好,现在球传到了米勒手中,米勒时刻吗?3秒,两秒,1秒,米勒三分线外出手了~!!!!!”  
我三分线外投篮……  
“绝杀!绝杀!~~~米勒……哦,不好意思,是三不沾……”  
每到这时,冰哥就会看着我无奈地说:“我知道了,你不是雷杰·米勒,你是布拉德·米勒是吧?”  
“你不是雷·阿伦,你是托尼·阿伦是吧?”  
哪怕我是扮演乔丹,他也会说:“你不是乔丹,你是约旦队的吧?”  
Jordan是乔丹,可是在国家中,也叫约旦,嗯,在英文里,还有个意思,是……尿壶……
  等着看你类故事
文科班的男生少,是不争的事实。像我们12班,将近50人,男生占了五分之一以上,已经非常不错了。但13班竟然只有7个男生,没有超过1米75的,甚至还有没到1米7的,还有14班……(11,12,13,14班都是文科班,1-10班是理科班)  
所以无论是篮球赛还是运动会,基本上我们文科班都是陪太子读书,理科班自然看不起我们的篮球实力。  
在实验中学,校篮球赛一年举行一次,都在下学期。但学生最多只能参加两次,因为只有高一,高二可以参加,高三要高考,几乎没有活动。  
高一的时候,我没有机会,但就算到了高二,我就有机会吗?还不是陪太子读书去了?!  
所以大家觉得也就是走个过场而已,也没有在意。但是李冰不一样。  
在我们班里找不到打篮球打得好的人,他经常在篮球场和别的班的人打半场,我偶尔也在篮球场玩玩。但总少不了被人嘲笑:“你们文科班太弱了!”  
“李冰,你牛,一个人上场打5个人啊?”  
那时候,我们就憋了一口气,谁说的?我们就是实验有史以来最强的文科班,你等着瞧吧!有两个校队的,还有一个初中就打球的(差点进入校队的)。再加上几个龙套,怎么也不能被人屠杀。   
后来刚刚到了高二下学期,更想不到的是,竟然又分班了!学习好的都集中起来分到了11班,我就分到了11班。李冰分到了12班,李方宁分到了13班,辛宇分到了14班,竟然完全打散了。  
过了一段时间,我们都拿到了篮球赛的通知,因为文科班男生少,所以两个班、两个班合成联队,11,12班联队,13,14班联队。  
我和李冰在一队,李方宁和辛宇在另一队,和其他不熟的同学,就算联队,我们真的有可能赢一场比赛吗?
  理科班,和尚多尼姑少  我也有幸成为全程首发的主力球童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我们再次分班后,11班新加入的成员了。  
赵冲,(后来有个外号,叫赵叉),以前13班的班长,13班唯一一个打篮球好的人。非常男人,就是满脸的青春痘,感觉像被人爆头了,腹肌发达,滞空很好,经常玩个空中换动作之类的。  
他身高估计也就在170左右,但号称174,可是我总感觉他别我还矮小半个头,这174的水分怕是有点大。纯粹的进攻性的球员,动作非常简练实用,简单的交叉步变向突破,攻击范围甚至包括三分线——只要点上来了,三分线外无视任何角度张手就有——只是要看状态。赵充的投篮也有特点,很不标准,不像我们经常说的什么3个90度之类的,他投篮时双手的手肘都往外翻,球感觉都举到了头上,偏偏命中率竟然还可以,让人吃惊不已。  
另外一个也是13班过来的,叫徐泽锋,因为长着两颗虎牙,所以外号叫“小老虎”。和我以前是初中校友。身体极其削瘦,不到1米76。头发经常乱蓬蓬(睡觉压的)的,估计是像昂塞尔德一样在身高不高的情况下,靠发型来使自己看得更高。  
徐泽锋的进攻能力几乎是零,就是完全没有中投能力,只有运气好时才能投中(那就是买彩票中奖的概率了),得分全靠抢前场篮板,捡漏,篮下打板进筐。  
但是这家伙的防守是异常的烦人,他本身有点驼背,再一压低重心,就是贴身、贴身、不停贴身干扰你有点漏洞,他就断球,整个文科班公认最难缠的防守者。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新来的转校生,家乡在富锦。叫李明申(其实他那个“shen”,是三个火一个木字组成的,我打不出来)。  
这李明申是个很有意思的人,身高1米78,近视眼,打球时穿一双“邓亚萍”牌的球鞋(不是瞎说的,真有这个鞋),后来等到这鞋穿烂了,他才又换了双红白色的匹克,竟然一直穿了1年。  
李明申正好和小老虎相反,防守技巧比较差,防守基本靠走,卡位基本靠手,封盖基本靠瞅……  
但是,他的必杀技竟然是后仰跳投。因为他的突破也不好,只会变向跨一步后就投篮。  
还是后仰跳投,在空中一小小的滑行动作,出手又干脆又快。几乎封盖不到,三分线内跨一步任何地方都能后仰。和李方宁的会用劲不同,他的劲都是用在后仰上了,就是靠手感和惯性把球投出去,命中率十分稳定,因为没人盖得到。有人防守时是那样,没人防守时也是那样。简直就是纯粹的射手。  
这家伙最常说的话就是夸耀他的家乡富锦:“我们富锦拖拉机厂,战时就生产坦克!NB吧?”
其实除了这三个新人外,还有1个男生,叫徐广生。他以前是学校足球队的,体能好就不说了。后来从足球队推出,也转战篮球领域。  
但是此人毕竟是足球出身,所以打篮球时总是有点自娱自乐的感觉,经常给我们表演跨下运球、突破上篮之类的。  
然而他既不是进攻型球员,也不是防守型球员,而是传说中的彩票型球员。手感来的时候,就是米勒再现,阿伦重生,手感没的时候,就是米勒退役,阿伦残废。  
有一次和6班打场室外的友谊赛,当时由于战术失误,我控球的时间多了些,比分一直落后,这家伙上场,顶风的情况下,连续在弧顶投中了四个三分,TMD第四个竟然是打板进的,彻底把我们都吓傻了。从此一致觉得此人就是我们文科班的杀手锏了,不到关键时刻绝不动用。  
言归正传,多了这几个人,11、12班联队(其实12班也就剩下李冰一个打篮球的了)正式构成了一个篮球队的基本要素——5个队员,甚至还有一个替补,虽然实力差了些,但也算分工明确。  
内有站柱型的强壮(肥胖?)中锋——我(地位简直就像当年爵士的古格里奥塔)  
外有突破、组织能力极强的校队控球后卫——李冰(只是没投篮能力),  
有防守专家——小老虎徐泽锋(进攻能力约为零)  
有纯种射手——李明申(除了后仰投篮外突破防守忽略)
以及能突善射的锋卫摇摆人——赵冲(汗啊,174的锋卫摇摆人……能摇摆到哪去啊~~~)  
最后还有定时炸弹,疯狂第六人徐广生,一只篮球队伍初步成型了……
  快写啊 等着呢!!
其实话是这样说,但如果真打起比赛来,我们能打过哪个班?大家心里都没底。  
根据赛程,我们第一个对手是10班。十班的实力不算强,但也不算太弱。他们的队员是很平均的,身高平均,几乎都接近1米8,身体都比较强壮;技术也平均,几乎每个人都能运球,突破投篮。没有特点特别突出的球员。  
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强力中锋,叫马健(可不是那个马健),身体强壮,能把我撞开,技术单调,但是扎实,最典型的特征是,喜欢穿一条金色的湖人队短裤,然后上身穿一件红色的背心(还真是有个性)。  
这场球几乎每个人都看好10班,因为李冰再厉害,1个人也打不过5个人。  
而实力相差确实有点大。因为在进攻上,有两个人几乎没有进攻能力,我和小老虎;防守上也有一个人几乎没有防守能力,李明申;也就是说只要对方掐死了李冰的变向突破,能投篮的人只剩下赵充和李明申了,赵充身高劣势,李明申又是依赖手感,如此看来实在是非常凶险。  
而且从身体素质上说,李冰、赵充、李明申、小老虎都不是肌肉棒子,对方用身体能把他们吃得死死的,就算脚步上跟不住,照样可以肆无忌惮地包夹,谁叫我和小老虎没进攻能力。  
按照赵冲的性格来讲,这场球他希望赢,如果输了也不希望输得难看;我们都希望赢,可是都感觉有心无力。  
只有李冰一脸不在乎:“10班算什么?我们打得好是要奔冠军去的!拿下他们,轻松!”  
我们几个都是苦笑:“大哥,你要是能拿冠军,那就是老天开眼,乔丹附体了!”
在篮球赛前一周,我们上体育课自由活动。李冰问我们:“能不能赢?”  
赵叉说:“管他呢,输也别输得难看。”  
李明申说:“不知道。”  
小老虎沙鸥:“能是能的,就是有点难。”  
我说:“冰哥,靠你了。”  
李冰当时就一撇嘴:“5个人打球,靠我一人儿?那不是扯吗!你们别怕,咱赢他们,轻松。”  
是啊,我们都想赢得轻松啊,但是不知道怎么赢啊。  
李冰嘿嘿一乐:“从今个起,咱开始训练啊。”  
赵叉说:“训练什么,上去打就得了。”  
谁知道,这时候李冰突然很严肃冒出了一句非常正经的话:“赵冲,你就算浑身是铁,能辗几根钉?”  
李冰一板脸,还真把我们看愣了一下,因为他这人平常都是笑嘻嘻吊儿郎当的,从来没正经过。  
“咱们就是冲冠军去的!”李冰说。  
我开玩笑说:“冰哥,反正十班打球的人也不多,要不咱们找人在场外把他们都废了?那不就赢了?”  
小老虎考虑了一下,说:“嗯,我看这个方法也行。”  
赵冲问:“你去啊?”  
后来李冰说:“别扯了,咱们练一下。我给你们讲一下校队的战术,到时候咱们按战术打。”  
不说还忘了,李冰身为校队的主力控卫,虽然还没有达到教练的水平,但是指导指导我们还是够用的。  
说真的,以前打球还真没想到什么战术之类的,今天还可以听听,看看校队是怎么打球的。  
我当时真的没意识到,那天真的是很重要的一天,从那以后,我的篮球视野才开阔起来。  
  楼主加油
先讲一个在校队里经常用的简单实用的进攻战术,我们叫14(幺四)。  
为什么叫14?这个战术首先是一个人控球推进,也就是我(李冰)控球,到对方半场,三分弧顶处,你们四个两两一组,落位到底线附近——假设左边胖子落到底线,三秒区边上。李明申和胖子在一边,阿申落到三分线附近,两人不要靠太近,也别离太远;右边徐泽锋和赵叉也一样。  
这时一般对方是盯人,你们身边应该都有防守的,在底线附近。然后一个人在盯我。这时我有两个选择,我自己一个人突破,或者传球。如果我一个人突破了,就进到三秒区里边了,如果防守不跟上,我就直接上篮。要是人扑出来了,我就传给你们,你们投。  
如果突破不了,就要传球。这时候,胖子和徐泽锋两个人,你们要马上给阿申和赵叉挡住他们的防守队员。  
比如胖子,你看我在那喊要打14了,你就马上去给李明申挡一个。就是用身体挡住防守李明申的队员。然后李明申跑上来,大概在45度角左右,因为你的防守队员被胖子挡住了,胖子的防守队员去盯他,这时候没人防你,你空当就出来了。出来空档就投,别犹豫,没人盖得了你。  
如果我传球到了你手里,但是有防守队员跟上来了,你没有空当,就在回球给我,然后你再落底线。这一次你给胖子挡。挡住他的防守队员,防你的人还在追你,胖子就能拉出来投篮了。  
再说胖子,你的防守队员被挡住了,你可以拉到45度角投篮。你还可以往3秒区里边跑,然后我传给你,你直接上篮也行,赵叉那边一样。挡一次,出来接球,有空当就投,没有空当,回球,回去再挡,一般两次,空当就出来了,有空当就要投,别怕投不进。  
再说一下怎么挡,你得把人给挡住了。用身体挡住了。手抬高,别推人。身体往前顶,站住了别动。这时候你的腿,可以稍微有点小动作,但别太大。就是膝盖往前探,卡住对方的腿,但是别下绊。让对方没办法跟出去,你挡住了,这战术就成功一半了。  
(那另一半呢?)  
要是阿申投进了,战术就成功了。没投进就回去防守。进攻我们就打这个战术。    
      
从2003年到现在,已经6年了,我始终还记得当年李冰教我的第一个战术,叫14.后来我知道,其实这个可以叫掩护,叫挡拆(挡完以后再拆),双掩护拉出空当。不管叫什么,我都觉得,还是叫14最亲切。
  连载吗??继续。可以红脸了。
(说来惭愧,2003年时,姚明刚进NBA没多长时间,那时的NBA资讯不像现在如火如荼,我们一帮16,7岁的孩子真的不知道还有什么战术,都是凭感觉打球。所以一听到战术,都很新奇。不像现在的孩子,稍微懂点篮球的,战术术语就一套一套的。)    
进攻打14,这样就可以把我们攻击力不足的缺点相对减少一些。因为毕竟我们两个不会投篮的人大部分时间是在给两个投手做挡,拉空当。即便是自己攻,也都是在三秒区内,离篮筐近。何况李冰一个人拉在外边还可突可传。  
可是防守的问题怎么办?身体上的差距是不能弥补的。这一点,我们还有一个杀手锏——就是后来在学校篮球赛上大放异彩的2-3联防!  
因为从防守的技术角度讲,除了李冰防守不错,徐泽锋防守努力外,其他像赵叉个子矮,吃亏,阿申和我都没什么防守技巧。这个时候,李冰又拿出他在校队时的防守战术,2-3联防来给我们上课。  
10班的球员都能突能投,样样都会但是样样都不精。毕竟我们这些中学生,如果没有受过专业的篮球训练,很少会有稳定的射手类球员,只要防守压力加大,对方的投篮命中率就会直线下降。  
更少有专职的3分射手。因为16,7的孩子总感觉力量上投3分不够,即便能投也很难保证命中率。  
按照李冰观点:他们不是能突吗?能突就夹死他们。能投?能投也要干扰一下,就不信他们还都能投进。  
演练起来的话,赵叉和李冰两个站在罚球线的两角附近,阿申,小老虎则在底角,我站中间。各自一片区域。  
原谅我现在不能用文字把这个战术说得更明白一些了。我只记得当时那段日子,说得最多一个字就是“夹”!  
“夹住他”,“夹死他”,到后来和13、14班联队进行演练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本能反应了,只要有人影到了区域,就是提上去包夹,搞得陪练的同学都觉得自己变成了汉堡包被夹扁了。  
连很少说话的李方宁都说“你们这2-3联防太赖了。根本突不进去。”  
在大家都开始有点信心的时候,又有一件不太和谐的事情发生了。  
  直播中,哇
  顶 加油
大家知道,我们有个疯狂第六人徐广生,但是在训练时,总是我们5个在一起演练战术,徐光生和一些同学当陪练。当时我们就是想把新学的战术演练好,也没想太多,没顾及的他的感受。  
后来,久而久之,徐广生也有些不满了。他和李冰说:“你们要我当陪练就直接说,不上场就不上场呗!”  
我们当时也没考虑太多,只是象征性地安慰了他一下,说:“这叫什么话,咱们总共就这么几个打球的,肯定你得上场啊.  
可是后来,再训练的时候,再也看不到徐光生的身影了。  
不管怎么样,训练都是继续的,就那么1周时间,大家也没功夫去管这些,都是沉浸在战术中。14已然练得如火纯青,2-3联防也有几分火候,估计都快成本能了。  
我们文科班没有队服,李冰特意到校队借了校队的客场队服——一套深黑色的球衣——给我们穿。  
你问我,曾经作为一个被人看不起的篮球废柴第一次打学校的比赛是什么感觉?我很坦白地说,我说不出来。可以说是兴奋的,心里砰砰砰砰地,可是后来,竟然什么感觉都没有了,就觉得像考试一样,一阵阵莫明的发慌,似乎考完了就解脱了,忘了要赢还是要输。  
到了和10班比赛的那一天,比赛前的20分钟,我们在篮球馆内换上校队的队服(篮球馆只在决赛使用,其他比赛都是露天场地),李冰领着我们开始跑圈。跑了两圈后,李明申说他想上厕所。  
结果李冰一句话吓倒了他:“憋着。不许上,这时候你上厕所,那股劲就散掉了。”  
我才知道,原来感情这打球赛之前不上厕所也是能憋一股劲的。  
然后比赛开始10分钟前,我们到室外热身,跑跑篮,做做准备活动,看着10班他们一副必胜的样子。心理暗暗想:等着吧,看看我们的2-3联防,你见过没有。  
  hehe,我看见楼主这样的就迷糊,我当初,191CM,61公斤,全国可能最瘦的就是我了,一看见胖的,我就烦,一推我就出内线了,真闹心,楼主继续  
  未完待续,明天继续更新。    说真的,这真不是小说,而是我的亲身经历。不是YY,吹牛——就我这身体素质,上哪吹去啊?拎出来一个人就比我好。  如果有大庆实验中学的,可以去考证,当年2004年毕业的文科11班,12班联队以及13班14班联队是不是在之前的篮球赛上让人大跌眼镜,是不是超越了所有人的想象?    另外,高中生活我只是出入门槛,还有大学时候的磨练。虽然我打球不是特别好,但是学院里也公认我的防守是NO.1的,或许这里每个人进攻都比我强,一场比赛可以砍下二,三十分,但是说防守,他们没有我这个篮球废柴的体会深。    谢谢各位的支持了。
  另,刚才被别人叫去喝酒了,现在头晕晕的,实在写不下去了。对不起了。  可是,我很奇怪,为什么当年的事情还记得那么清楚,都隔了6年了,我还记得李冰给我讲的14和2-3联防。一直都忘不了。后来上大学第一次打比赛之前,我也是给人讲的14和2-3联防,真是有意思。
  楼主的帖子让我回想起了很多往事,好怀念。  不过我是踢足球的,那时学校对篮球和足球的态度是天地之别,踢足球基本等于违反校纪,抓着就毙。我们只能趁午休时间偷偷行动,别人都在睡午觉的时候,当头烈日,三十几度下,兄弟们一起拼命去踢球的感觉,终生难忘。
  期待LZ下文,千万别太监啊!
即便到现在,我也一直很看重双人包夹的作用。后来上大学打比赛的时候,只要对方运球到了角落或者底线,我经常会喊:“夹一个,夹一个!”就是从那时养成的习惯。  
对于中学比赛中,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选手而言,凶狠果断的包夹,是极为实用的战术。因为一般而言,惯用手和非惯用手的使用熟悉程度不一样,一个人防住持球人的惯用手突破方向,逼迫他从另一方突破,而此时实施包夹的队员则站在其非惯用手方向。  
一旦对方持球变成死球,我最喜欢的一着就来了:两个人一起贴上去,夹“汉堡包”。双手高举(包夹时不要有过多的小动作),不停压迫对方的空间,十分有震慑力。  
至于为什么不要有过多的小动作,当时李冰给我的解释是:本来双人包夹看起来就像两个人“欺负”一个人,这时候你要是再整什么小动作,连裁判都看不下去了(这个解释……很搞笑吧?)  
理论上,最好的包夹区域是底角,然后是底线。当持球者被包夹时,他是可以选择传球的。假设他可以把球传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当他被逼到角落里时遇到双人包夹,他的传球空间被大大压缩了,很容易造成他的失误。因为有两个传球方向是直接传到界外去的,所以实施包夹的球员只要防守住两个传球方向就可以了。  
理论上是这样。在包夹的时候,双手高举,不能有小动作,并不是说,双手一直举着不动,而是要不停的干扰和封堵持球者的传球视线和路线。  
当持死球者突然遭遇包夹时,普通的反应是把球高高举起举至头顶以求第一时间把球传出去。这时候对于防守者而言,就是,你的球举到哪里,我的手就封到哪里(封堵但是不下压),而且不仅要封你的传球路线,还要挡住你的传球视线。  
但在这个时候,值得注意的是,对方举球来回移动寻求摆脱,你的双手也是不停的封堵球,然而在没有完全的把握下,不要轻易尝试断球,因为在双方都有动作的情况下,裁判很容易吹你的打手犯规。稳妥的方法是,当对方开始发慌,胡乱传球,或者对方有球员接近接应时,趁机断球。  
如果你们防守者的身高比持球者高上那么几厘米,那么包夹时张开双手可以想象到对方的进攻空间被压缩到什么程度。  
当然,还有可能是对方趁你双手高举时,伺机从你的身侧传击地球(甚至胯下传击地球),这时候可以动用身体、腿、脚等部位来堵截球(不用怕脚踢球违例),因为实施包夹本来就是为了压缩进攻空间,打断进攻路线,总体上讲,还是要破坏对手的这次进攻。  
而包夹时,与对方进行贴身的压迫要注意尺度,防止裁判吹你推人犯规,所以身体不要向下压,实际的感觉是上半身略略向后,而下半身向前顶(不要YY!!),前顶的幅度不要太大,而在裁判目光的死角,膝盖微微向前顶对方大腿(很无耻的招数,千万不要太过分),尽量压制对方的起跳。  
如果你还能成功激起对方的火气,而自己装得很无辜,那你的演技就可以去当影帝了。  (未完待续)
  还以为是训练指导帖呢。。。
  LZ继续啊~你的文笔让我们想起了我们曾经的青春
  和楼主一样的身高  也是110,不过是斤(对,你没看错,是110斤)  防守上吃老亏了,脚步跟的上也没用,人家硬挤就过了,也不用什么速度。
说来很搞笑,我现在回想起来的时候,发现那时候自己防守的基本技术(比如说滑步)以及其他常识烂得简直一塌糊涂,甚至连一对一防守时,重心要压低都不知道。但是我最开始接触的是:2-3联防,双人包夹,假摔,小动作,骗犯规,激怒对手……真是乱得可以了。  
不得不承认,这些虽然不是防守的王道,但却是防守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我也是非常喜欢用假摔来骗犯规,不要瞧不起假摔,这也是技术活)。  
言归正传,回到篮球赛那天。  
那时自然是我和马健两个人跳球。论身高,乱弹跳,其实我都不如马健,而且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在比赛中跳球。那时候感觉就是慌慌的,脑袋里边有点发蒙。眼睛盯着球看,连对面的马健都感觉根本看不见他。  
那时我的眼睛还没有达到800度的近视,只是600度左右,摘下眼镜勉强能看清一团团的人影,反正我知道我们是黑色的队服,而10班的队服是杂色的(为什么杂色,你想想马健那个金色短裤加红色背心就知道了)。  
我也很奇怪为什么让我这个弹跳基本可以忽略的人去跳球,根据后来他们的解释是:让你这么强壮的人上去跳球有震慑力,在气势上不输给10班。要是让瘦得跟竹竿一样的小老虎去跳球,那就没气势。何况这里边你身高也还可以。  
总之,我和马健站到中圈里,李冰和小老虎在后场,阿申和赵叉在前场,等着跳球。  
那个球被抛起来后,其实我的反应是慢了半拍的。球刚抛起到空中,马健就跳了,但是很诡异,他没在第一时间够到球,然后等我反应过来起跳时,马健正在和球一起下落,我鬼使神差地把球拨向后场,然后李冰控球。  
我人生中的第一次跳球,竟然是这样的……
  不错 不错 这贴要顶、、  
  首先,你这身材不是柴      另外,你这种身材打篮下很有优势,根本不废
  不要太监啊
  以前打球不注意做热身,有时会把腰扭到,现在扭腰已成习惯,不敢也不能再打球了,很遗憾
  直播速度很慢 等的很急 哈哈
  顶一下
  让我想起了自己  开始也是靠防守才能打上篮球  用大本的话说  “只能有一个篮板 一个抢断 一个封盖才能触到球”
  顶一下  
  8错,让我回想起自己的高中时候~  那时候班级只有两个水平比较高的,剩下大家都差不多,乱哄哄的打,但是可来劲了,一下课就冲(跑是不行的,必须冲)到篮球场,把上衣搭在一遍篮筐上,再冲到对面场地去,这样就算占据了一个全场。然后其他人就跑来,立刻就开打,每天都打的浑身汗湿  中午大家跑去外边饭馆里吃饭,然后就看NBA,常常是上课了比赛还没完,一面郁闷一路跑回班级  现在不打篮球啦,一是打的烂,还有就是...无兄弟,不篮球...  好怀念高中的日子啊
   李冰控球以后,一点也不急,就是稳扎稳打地推进,等我们落位拉开防守。  
现在我已经有点记不清当时的第一个球是谁进的了。好像是李冰首先突了一个,但是球没进,结果被10班打了个反击,对方先得分    。  
不过也好像是当时李冰控球到了前场后,我们一一落位,然后,李冰在那里喊:“挡,挡一个!”  
我马上给李明申挡住一个防守队员,然后李明申拉到45度角接球。  
这时候防守队员并没有跟上。空当已经出来了,李明申可以直接投了。  
可是奇怪就奇怪在李明申没有接球就投,他又往里运了一下球。就那么1,2秒钟的功夫,对方的防守队员就跟出来了。  
对方防守贴上来后,李明申才起跳后仰。那个后仰的幅度非常之大,以至于后来赵冲都夸张地说“阿申,你这后仰都快躺地上了,    与地面平行啊~~~&  
对方的手都差不多盖上李明申的眼睛(他也没戴眼睛,和我一样,估计都是一片模糊的),但就是盖不到球。  
不仅盖不到球,还白白地吃了一脚——李明申后仰时有个特点,为了保持后仰时的身体平衡,他有一条腿是向前踢出的,所以经常    盖不到他的球,还要小心短裤上再多了个鞋印。  
然后看他出手,我就使劲地往里挤,想要抢篮板。正和对方在那里纠缠着,就听到碰一声,那个球非常干脆地进了。  
(为什么不是唰一声,而是碰一声,因为当时学校的露天场的篮是没有篮网的,有篮网就经常被人扯坏)。  
然后就是我们班女生的欢呼声。李明申首开记录(这个球确实是有的,我记不得是第一个还是第二个了)。  
就是这个球,让我们一下子心里有了底,觉得赢下这场球不是那么难的事情。只要防守做好了,进攻就不停地打14,拉空当投篮,    毕竟在没人防守的情况下,赵叉和李明申还是靠得住的。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球是李明申本场投进的第一个球,同时也是最后一个。  
(未完待续)
  顶原创
   其实估计10班最开始也没想到我们不主打李冰这个点,因为他们防守稍微好一些的队员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李冰和赵叉身上。掐死  李冰和赵叉的突破,我们的攻击力就会锐减,那就剩下一个最严峻的问题:谁来得分?  
但是他们就是想不到我们打14时的执行程度,一下子就把他们的部署打乱了。然后就是回到了防守上。  
其实10班的战术也比较简单,就是马健这个大块头在里边强攻,其他4个人伺机突破和冲抢篮板,有机会和空当就中投一个。当时10班控球的是闫宇峰(不好意思,这个是音译的,因为我和他不熟,不知道他那三个字究竟是哪三个字)。  
闫宇峰身高也将近1米8左右,身体比较壮,他比较擅长挑篮。虽然速度不是很快,但是因为身体比较强壮,和他对位的通常都会被挤开。  
之所以闫宇峰去打控球后卫,是因为他们没有专职的控球后卫,有时就连马健也会控球到前场。除了闫宇峰和马建外,他们还有一  个身体强壮的,身高接近一米8的,叫刘括(也是音译,不太确定是叫刘括还是刘赫了)。刘赫通常都是打内线,但偶尔也会拉出去中投  ,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在篮下接球,哪怕有人扑上来,他也很稳,虽然嘴上说“吓死我了”,但是手上一点也不软。  
从身高和身体上讲我们都不太占优势。惟一的优势就是他们运球都不是特好,一旦遇到凶悍的包夹就只能转移球。  
10班的前己个球打的是马健这个点。校内的篮球赛一场就两个裁判,一个是体育老师,还有一个就是篮球特招生,专门练篮球的,再有几个老师在技术台,或者其他地方,同时有5场比赛开打,体育老师就不够用了。  
在比赛里边,两个裁判一般都不吹3秒违例,他们根本看不过来。
马健这个大块头就一直呆在三秒区里边,然后伸手要球,外线就会把球吊给他。后边是我在顶着他。以他的身体条件来说,只要屁股向后一坐,举起球一个转身,顺势手一拐就能把我拐开,然后直接就面对篮框了。  
所以10班的人打马健这个点还是很有信心的。  
但闫宇峰运球过半场刚跨进三分弧顶一步,赵叉和李冰两个人就上去包夹了,先把对方吓了一跳。然后闫宇峰勉强把球传出去,再吊内线。  
外线的球刚吊进来,马健还没往后坐的时候徐泽锋就扑上来了。我和小老虎两个人顺势就是一个包夹。  
包夹紧密的程度就是马健身上的汗能把我的球衣前襟弄湿一块,就可以想象两个人贴得有多近了。四只手又在马健头上、眼前不停的晃啊晃……  
就是在这种防守下,10班的内线打的成功率并不高。有几次勉强出手,但是没进,还有几次是被包夹时直接失误断球的。  
等到我们进攻时,问题却也出现了。14的战术配合是成功的,但是在空当下,李明申竟然连续几次投不进球。只有靠赵冲的那边和李冰时不时的突破造犯规罚球得分,双方咬得非常紧。  
整个上半场(当时学校比赛是上下半场,各20分钟)的比分比较低,两边都没有得分超过20分,比分大概是19比18(或者18比17),10班还领先1分。  
以我们防守的努力程度来看,这个比分还是差强人意的。由于10班队员的普遍身高体壮,抢到了不少前场篮板。因为在他们投篮不中后,我们去抢防守篮板准备下快攻,这时候李冰和赵冲就往前冲了,整个2-3联防的阵型不复存在。然后马健、刘赫等人硬生生地把我们到手的篮板抓下来或者拨出去,毕竟小老虎和李明申手上的力量不大,抢篮板时抓住球也会被人打出去,这样对方就有了2次进攻的机会,由于李冰和赵叉两个人都冲出去了,对方想投想突都变得轻松了。  
上半场结束的时候,这时和刚开始时的心情就完全不一样了。大家都变得轻松了。李冰笑着和我们说:“看到没有,就这么防,他们根本打不进来。下半场也一样,别松劲。”
  继续继续,加油加油
给大家说声对不起了。有朋友说我直播速度慢,其实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是我要上班,白天只能挤时间来写一点。另一方面,毕竟好几年过去了,有些东西实在记不清了,就是边回忆边写的。  
更可气的是,由于我在国外上网,网速实在不好,到了晚上时,就非常卡,今天登天涯登了好长时间才上来,就算写好了也发不上去。很是无奈。  
所以和大家说声对不起了,但是小弟绝对不会太监的,越到后来关于技术方面的帖就会越来越多的。谢谢各位了。
  留个爪印,等更新。  
  马克一个,慢慢看哦。
  俺这球盲长见识了
  等更新~  现在就比较享受在大学和一帮哥们打快乐篮球~哈哈  唉,马上大四了,还能再打一年...
  此帖要火,先做个记号!
  养肥了再来。。
  忽悠,接着忽悠。  
  打业余队说白了就两句话:进攻跑战术,防守体系加身体。
  期待你的后面经历!
  留个名吧
  好看啊,可别太监了啊
  内有站柱型的强壮(肥胖?)中锋——我(地位简直就像当年爵士的古格里奥塔)  ————————————————  那个爵士中锋叫奥斯特塔格,当年NBA宣传片中飞人陛下在他肘下玩了记精彩绝伦的小拉杆,球进,犯规还加罚!
  有意思.吨位大身体壮好打球,
  3分走人
  作者:fayestar 回复日期: 22:28:48 
    hehe,我看见楼主这样的就迷糊,我当初,191CM,61公斤,全国可能最瘦的就是我了,一看见胖的,我就烦,一推我就出内线了,真闹心,楼主继续  --------------------------------------------------------------------------  对不住这位兄弟了,让你烦的还真就是我这样,凭借巅峰期一百九十四斤的体重,专门欺负体型瘦长的内线
见笑了,当时喝晕了,确实是想打大白熊“奥斯特塔格”的,但是鬼使神差就打成古格里奥塔了,谁叫他04年的时候确实在爵士打过球,还是个前锋……  
失误失误。
  上图吧
  3分走人  
  楼主继续啊!比小说好看。
  包夹紧密的程度就是马健身上的汗能把我的球衣前襟弄湿一块,就可以想象两个人贴得有多近了。四只手又在马健头上、眼前不停的晃啊晃……  --------------------  在内线持球有N种得分方式,两个人包夹根本不可能把对方限制的很死。四面都可以传球,也可以运球一次换个身位投篮。  除非是这家伙的基本功实在差,动作又慢。
整个上半场一打下来,我们心里就有底了,也不像开赛之前那么慌。有时候比赛就是这样,只要心里一有底,不慌的话,就能发挥出正常水平甚至超常发挥。  
等到下半场开始,觉得一切步入了正规,真正像是一只队伍在打球了,按部就班的来,14,包夹,14,包夹,14,包夹……  
李明申这个点废掉后,我们的命中率并不高,火力也不是很强,就剩李冰和赵叉两个人得分了。奈何10班的命中率更低,经常送大礼,那不收就对不起他们了。  
10班想不到破包夹的办法,他们所剩的最好办法就是有4个人都拉到外线去,在外线倒球然后出手。  
其实还是个心态的问题。因为我们不着急,而10班开始着急了,一着急技术动作就会变形,心态一发生变化,有时看似稳妥的篮下投篮都会涮框而出。  
这着急还体现在就是打球时的语言上。比如上半场,双方防守。抢篮板时,没什么太多的话,而到了下半场,话就逐渐多了起来。像抢篮板时的,如果对方有人干扰,或者手上动作多,那“我×”、“我靠”之类的层出不穷。大家有时在看CBA时,耳力好的,偶尔就会听到一些国骂,比如当年我看一场比赛,单涛抢下一个后场篮板后,那一句“我×”着实让我佩服不已,我们在场外看电视的都听得清清楚楚,那队员更是听得清楚了。  
下半场时,有一次我抢一个后场篮板,然后闫宇峰上来干扰我,手上的动作多了点,然后当时我也是一句“我×”脱口而出,差不多要怒目而视了。  
我怎么也没想到身体长相都凶悍的闫宇峰的反应,他用一种很委屈的语气跟身旁的裁判说:“裁判,他骂人!”(那个语气实在是太感觉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样,还带点哭腔)。  
然后裁判看看他,又看看我,没说什么。为此,我后来还特意问过李冰:“裁判连骂人也管啊?”李冰说:“只要他听不见,你就随便骂,别骂裁判就行。”  
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插曲。后面还有一个小插曲,就是比赛还剩3、4分钟的时候,赵叉小腿抽筋了 .裁判暂停比赛。还是闫宇峰眼睛毒辣(因为他和赵叉以前是同学,比较熟悉),一语道破:“别装了。”  
赵叉确实是装的抽筋来蹭时间,这一抽就抽了两分钟出去,趁机喘口气。  
后来我们有惊无险地赢了第一场比赛,双方比分都很低,都不到40分,最后我们只赢了7分左右。  
赢一场比赛后,出人意料的是当时我们都没有太大的兴奋感,只是稍微高兴了一会,然后就去看13,14班联队的比赛。  
可能潜意识里,现在的我们觉得赢10班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值得太过于兴奋,应该考虑下一个对手去了。(我们开玩笑说:“这才是强队风范”)  
比赛后李冰说了什么,已经记不清了,大体上无非就是:“看到没有,2-3联防好使吧,我们就这么打。”  
只是李明申的话让我们笑喷了,他下场后的第一句话是:“MD,我要上厕所,憋死我了。”
我一直很怀念与兄弟们赢得一场比赛后的感觉,可能也不是特别兴奋,只是几个人,把手举起,击掌,擦肩而过,什么也不用多说,一个眼神就足够了。  
13,14班联队也赢了球,只是过程有点曲折。当时我们还和他们开玩笑,在场边大声嚷嚷:“加油啊,我们决赛见。”似乎冠军已经是囊中之物了。实验中学在2003年以前,从来就没有文科班得过冠军,连进决赛的都很少,或者说,突破第一轮的都不多。但好在今年,我们4个班的两个联队都过了第一轮。  
然后是第一场比赛的赛后总结。李冰问:“除了我和赵叉外,你们得了多少分?”  
我一次没出手,自然是0分。  
小老虎出手了1次,但没进,也是0分。  
李明申乐呵呵地:“我进了1个,两分。”  
李冰一摆手:“你那两分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30多分,全是我和赵叉得的。这样不行啊!你们不得分不行啊!”  
然后李明申说:“我也不知道为啥不进球。可能是尿憋得难受……”  
说实话,我们打的14很死板,因为以前没有经过什么战术训练,所以李冰说的,我们就是按部就班的来,说挡完以后要提到45度,就是提到45度。但是一个球队不能就这么一套战术啊,你今天打一场,是这个战术,明天打一场还是这个战术,一场比赛不停地用这个战术,就是篮球白痴都能看出点端倪来了。假如人家不管你什么战术,就是人盯得死死的,只盯李明申和赵叉两个点,再防住李冰的突破,那进攻不就瘫痪了。  
防守上的问题也很大。就是太依赖联防了,除了李冰外,几个人的盯人防守能力实在是差(小老虎好是好用,就是忒瘦了点,一挤就开了)。  
其他队伍早就看出来我们防守的站位,就是两个人在外,三个人在内,只要一突就是包夹,只是暂时还想不到怎么破解而已。  
进攻只有一套战术,防守也只有一套战术,迟早会被别的班摸透。校队里可不止李冰一个人接触过这些战术,那些公认的夺冠热门,比如9班,8班都是有不止一名校队队员的。  
怎么说呢,我以前没有接触过战术,所以在理解上就差了很多,只知道按部就班的执行。再加上时间紧,没功夫去演练更多,但是这样,我们根本走不远。  
李冰也在那分析,比如打14,我和阿申,与小老虎和赵叉之间的打法不一定是一样的,阿申可以在挡完后拉出来直接投,但是小老虎给赵叉挡完后,赵叉接球可以投,也可以突——因为毕竟赵叉的突破是不错的,往里佯突,甚至可以吸引盯李冰的队员,然后李冰就空出来了。  
或者我在给阿申挡的时候,阿申不一定必须要拉到45度角,只是假装速度稍慢的往上提一点,这时对方可能会以为阿申到45度角要接球了,肯定要跟上来,然后关键是阿申这个时候突然加速改变方向朝底线溜,这样李冰可以伺机传球给阿申,让他直接上篮了。  
再或者,挡拆挡拆,挡完以后再拆,我给阿申挡完后,阿申提到45度角接球,对方换防,防守跟上,这时候我可以稍微推开我挡的队员,加速直接往三秒区里面跑了。  
其实二次挡、双掩护我们在第一场比赛里边还几乎没用过。因为对方的跟防、换防速度不是很快,基本上一次掩护后,就有空当,只是没投进罢了。  
可是不管进攻有多少种变化,主攻点只有两个半,一个李冰,一个赵冲,半个是李明申,阵地战
的进攻选择并不多,而那时候,我们对快攻还没有什么概念。
以李冰还有赵叉的速度和意识来说,打快攻的机会应该不少的,可是我们硬是没有打成几次。关键问题出在我身上。我不知道怎么打快攻。   
我只觉得,快攻,一个快字好像就能解释了,之前李冰也没详细讲过,就是只知道快,但是怎么攻是不知到的,在和10班的比赛时,只看到在我们抓下篮板后,李冰和赵叉两个人就加速往前冲,我有时还愣一下:啊,怎么这俩人跑这么快?不是打14吗?球还没传给你们呢……  
然后,我就知道了:“大哥!你抓篮板,我下快攻,你得传球啊!不然打什么啊!”  
比如对方不进,看我抓下后场篮板,,李冰就开始加速往前冲了,如果对方退防慢,跟不上,一句话“直接把球使劲往前甩就行了!  
如果是李冰抓住了篮板,对方退防又慢,“所有人”都往前冲(当然我的速度是最慢的,也就不指望我参与快攻了),“所有人”,是指李冰、赵叉和小老虎了。而且是跑三线快攻“不要和跑一条线!”而我也要跟着跑,是因为一旦快攻打不成,就立马转换成14打阵地。  
当然,快攻面对的情况也有好几种。比如说2打1,2打2,3打2等,多打少概括说来就是快速推进,大胆上篮,如果人数相同,就伺机传球,拉开防守。  
我还曾琢磨过一个问题,要是4打4的快攻该怎么打。后来被一巴掌拍醒了:  
“都4打4了,早TM变阵地了,还快攻个什么啊……”  
哦,其实快攻的成功率并不是百分百的,快攻不成就变阵地,接着打14.    (后来我觉得快攻4打4也是有可能的,就是对方4个人防守非常烂,都挤在一起,然后我们往里大胆突破上篮,也是可以成功的,只是概率有点低而已。其实快攻本质上讲,就是突袭,不管用什么方式突袭,是多打少,还是少打多,或者一样多,就是在你立足不稳的时候打你。)  
  mark~~
  挺有意思的帖子  看着看着就想起自己打篮球的经历了  我178cm,体重才65kg,什么时候再胖点 就好了  打内线老被人挤出来  打外线又没有技术,控不好球  基本功太差啊
快攻我是听得一知半解的,反正比赛时我也不用参与快攻,还在想,他们这跑来跑去的得多累啊……  
我还问过李冰:“兵哥,要是这么打,到时体力不够跑不动怎么办?”(因为我体重大,跑起来自然费事)  
李冰说:“咋可能体力跟不上呢?我们就是靠体力好跑死他们啊。”  
我:“……”  
这快攻起码我不用参与,还算好。可接下来的事情就必须要全民参与了,而且更费体力:全场紧逼。  
李冰当时给我讲的全场紧逼的使用时机很奇怪,因为正常说来,全场紧逼比如说在第四节双方比分咬得很紧时突然一个全场紧逼,  或者一方落后,而控球一方领先时全场紧逼。(当然还有其他情况,比如转换防守强度,打乱对方进攻节奏等时也可以用……)  
但是李冰一开始没有讲这些,他讲的是(我到现在还记得清楚):  
“我们每打成一次快攻,马上就一个全场紧逼。”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阵地战防守,我们打2-3联防;而只要我们打成一个快  攻,防守马上就要变成全场紧逼。  
按理说,学校里边我们这些班队很少有打全场紧逼的,一个是因为体力不够,再一个就是执行紧逼的效果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好,所  以通常是都是半场人盯人,我们演练的2-3联防就已经比较让人头疼了。
何况我也不知道究竟什么是全场紧逼,感觉上像是分派任务:一人分一个对方队员,满场跑着和人家单挑……  
但是挑得过挑不过还是一回事呢,何况就我那盯人,不提也罢。  
李冰给我们演练的,却不是通常我们认为的全场人盯人紧逼,而是全场区域紧逼的一种。后来我曾经去查过资料,觉得他讲的这个全场紧逼应该是所谓的1-2-1-1全场区域紧逼了。  
从站位上看,三线快攻结束后,李冰、赵叉和小老虎都早已到了前场,我和李明申还是在后面,离他们有点距离,这时防守就要转成全场紧逼。  
正常情况下,快攻结束,对方不可能全部球员都回到后场等发球,会有两或三个球员退防不及,依旧留在前场等待下一次进攻。这意味着一个对方一个球员发底线球,只会有一个或者两个球员到他们的后场去接球。  
而此时李冰干扰对方球员底线发球,赵叉和小老虎则分别盯住前场接球的两个队员,李明申站在中圈附近,而我在己方罚球线附近,正好是一个1-2-1-1的阵型。  
如果对方一慌,发球失误被断球,正好,又是一个快攻机会,如果对方把球发出来了,那又演变成了我们熟悉的包夹。  
假设对方有A,B,C,D,E5个球员,A发球,B,C是在己方后场,D,E在前场,那就是李冰干扰A,赵叉盯B,小老虎盯C。A传给B了,那李冰和小老虎就去包夹B(如果传给C就是李冰和赵叉包夹C),然后赵叉移动,去堵B的传球路线,阿申也向B的方向移,如果B突破到了中圈附近,阿申就可以去和小老虎包夹。  
如果李冰和小老虎的没夹住,B突破了,面对的是小老虎和阿申的包夹,然后李冰,赵叉,我封堵B的传球路线。  
此时B还可以再传球,如果他传给D,就是我和阿申去包夹D,然后李冰,李明申,赵叉封堵D的传球路线,这个时候,他们3个都已经回到了己方后场,如果包夹不成功,对方还是把球传出去了,那么要么是对方面对空篮,要么是我们全场紧逼失败,继续变成2-3联防。  
这个战术比盯人要对我的胃口,因为我的盯人很差,从而非常喜欢包夹,那种夹汉堡的感觉(有点BT……),全场紧逼一旦成功,我们就又多了一次进攻的机会,而且,对于对方的士气也是非常大的打击。  
可是,当我们真的在比赛中使用这个战术时,并不是快攻成功,而是我们已经穷途末路,背水一战了……
  讲的好细致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
  楼主写的好。。
  偶高中的篮球生涯基本没什么回忆,都踢足球去了,上大学才真开始打篮球,自我感觉进步挺快的,后悔没早点转向篮球!
我们在第二轮面临的对手是夺冠热门之一8班。他们有两个校队的成员,一个叫姜世彪(音译),还有一个外号叫“大口九”(原谅我记不得他的名字了,我们开玩笑时,总说他嘴大得能塞下一个拳头,所以叫大口九)。  
姜世彪本来就很高,至少1米86以上,再加上校队的锤炼,打球非常强悍。  
而大口九则是有一点传奇色彩在里边了,高一的时候他并不是校队的,只是个高体壮,打球也不是很好,但后来竟然凭着努力进了校队,我一直都觉得不可思议。李冰曾经说过他“就是有那么个投三分的天分”——“天分”这种东西是最解释不清楚的了,可能有的时候你就莫名其妙的,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进球。  
但是大口九也有一个习惯,就是接球投篮前,无论有没有防守队员,总是把球举起晃一下,“都晃出毛病来了”(李冰语)——有这么一个习惯性的小动作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只要对你有了解,就能判断出你的下一个动作(所以各位兄弟,打球时要注意一下自己有没有类似的习惯)。  
既然两个人都是校队的,校队的那点战术也就不是什么秘密了。但是李冰还是有信心,因为在校队,他是控球的指挥官,对于战术比姜世彪更熟悉。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转校生叫王励志(外号“大致”,可以想象他的强悍),能突能投,虽然不是肌肉棒子类型的,但是以他的身材来说,肌肉也是比较发达,自然,力量不错。  
还有一个队员叫孙书磊(也是音译) ,外号叫“跳蚤”,身体瘦,弹跳惊人,尤其连续起跳弹速较快,还会中远投。  
最后一个和我对位的中锋貌似叫柳德华(音译,我第一次听这个名字时也被震撼了),柳德华弹跳不好,速度以及动作速率不快,技术也粗糙,但是最大的优势是壮,非常的壮,比我还壮。他横向的身材比我还宽那么一点,完全有实力硬把我顶开。  
打8班之前,我们嘴上也说会赢,而且可能会赢得非常艰难,但心里觉得没有绝对的把握。  
这个和打10班时的没底感觉还不一样。和10班打之前,我们对于自己的实力并不知道,所以没底,但是打了后就慢慢有了底。  
而和8班打前,已经知道自己的实力是到了什么程度,而能想象到8班的实力,也是一种没底。  
毕竟球员的个人实力相差悬殊,这种悬殊能不能靠几套战术来完全弥补上,然后再赢得比赛胜利,我们心里没底。  
凭着姜世彪、柳德华、王励志强悍的身体,包夹能不能夹得住还是一回事。而且他们有经过校队锤炼的射手大口九,还有三分能力,2-3联防看起来已经不是特别稳妥了。  
  我顶死你啊楼主
比赛那天,天气有点阴,还有点风。跳球时候是李明申上去和姜世彪跳球。因为姜世彪的身高实在是太高了,我的弹跳根本不行,李明申的弹跳比我好多了。  
球权还是被8班拿到,然后我们就落位2-3联防。  
8班的第一个球是吊内线给柳德华。因为8班也知道我们是守2-3联防,不太好突。而那时候我在别人眼中还是篮球废柴,他们觉得我根本防不住柳德华,所以第一个球是吊内线。  
而柳德华和10班的马健还不一样。马健打球时还顾及一下3秒违例的情况,所以一般是站在三秒区边上要球,正好方便我和小老虎包夹。而柳德华根本不想3秒的问题(反正裁判也很少吹)则是直接站到三秒区里边要球,离小老虎的距离还稍微远一些。  
小老虎当然也可以过来包夹,但那时空出来的一片区域实在太大了,不是漏大口九就是漏孙书磊,整个底角都空了出来。而且球要是再转移出去,小老虎就没办法再及时出去和李冰或者赵叉包夹对方了。  
那个时候,我也不知道哪里开了窍,本来是被柳德华严严实实挡在身后的,但是绕开柳德华的厚重身板,一手顺势搭着他的腰斜跳了出去,另一手把下落的球拍到外线去了,落在我们手里。  
接着李冰控球推进,我们开始进攻。进攻得非常艰难,场面也很难看。因为14的战术姜世彪也知道,他们身体占优势,就是盯死李明申和赵冲,不让他们有空当投篮。我和小老虎挡根本挡不住对方,防守跟得太及时了。二次挡也拉不出空当,李明申只能勉强出手。  
8班抢到篮板,然后进攻,却打不出来快攻。因为我们虽然没有专门训练防快攻,可记得是:只要进攻没打成,不要和对方纠缠,以最快的速度回防站位,继续守2-3联防。  
当时速度还是慢了一点,落位落好了可是没来得及包夹,孙书磊沿着底线强突了李明申一个,最后一道防线又是我。  
我也没管太多,直接堵到孙书磊前边了,寻思就是犯规罚球也不能让他轻松投。  
孙书磊撞在我身上没撞动,结果没站稳,球落到界外。  
这时裁判鸣哨:进攻犯规。  
连李冰都觉得有点蒙,那个球怎么看都像阻挡,我也没想到是进攻犯规。  
等到我们进攻时,又是肉搏战,挡不住就用小动作拖延对方。场面非常得难看。  
李冰也急了,拉不出空当他也开始硬突了,面对两个人防守也是突进三秒区三步小勾手。  
战况十分地焦灼。开场大概6,7分钟,双方比分都没有到10分.
然后李冰要了个暂停,我们喘口气边喝水边听他讲。  
他是真急了,简直就跟开骂一样:“你们挡不住不会变一下啊?都接不到球,只能强突啊!”  
小老虎在那里诉苦说:“真是挡不住,太壮了,他们还用肘子顶得我生疼。”  
我也急了:“他们肘子都TMD顶到我脖子了,裁判不吹啊?”  
毕竟8班的队员和10班的不一样,10班的队员换防慢,而且没太多动作。但是8班的员一个个身体太彪悍了,被挡住也硬推开你去跟人,而且有时推的时候还阴你一下,肘子顶你的肚子,或者有时胳膊都驾到你脖子上来了,顶得生疼生疼的。  
按照14的打法,我们加上对方总共8个人都在底线,我去给李明申挡,但我的防守队员也跟上来了。我挡不住,被挡的人直接顶开去跟李明申,我挡住了,和他在一起纠缠,防我的队员直接换防去跟李明申了,没办法拉出空当。4个人挤在一个角的区域里,手上动作那么多,一个裁判根本看不过来,有目光死角。  
李冰说:“你挡不住别一直和人家在那里扯啊~~~你看防守跟阿申出去了,你朝三秒区里边跑啊,那不就空了吗,然后我传给你,你上篮这不就有了?战术别打死了!”  
“你挡不住你小动作要出来啊,就用膝盖顶他腿,他就发不了力。”  
其实,膝盖顶腿这招我在打10班的时候已经会用了,确实比较阴,因为动作幅度不特别大,再加上裁判目光死角,对方有苦难言。  
而且李冰还教了我一个很无耻的阴着,就是借着身体的掩护,手上悄悄拉对方的短裤,只要裁判没看见,你就一直使这招。  
这招要说能阻挡对方的跟防,怕是没那么大作用,主要是用来激起对方的火气,如果他受不了这招,头脑一热,对你犯规,那就太赚了。  
我在挡的时候也悄悄地干着这件事,拉姜世彪的短裤。后来有一次回防的时候,姜世彪和我说“胖子,不用再拽我短裤了,我裤带系好了!”
暂停后再回到场上,打得不像刚开始那么急,就像再完成一件工作一样,这个步骤是这样的,下个步骤是那样的。不管对方怎么个动作,我们就是该挡的挡,该防的防,该攻的攻。想完全拉出空当来已经不可能。  
现在只要有点空隙,能出手不被盖,或者受对方干扰得不够,李明申就会出手。  
后仰。当然命中率一般般般般。  
李冰也和赵冲两个人也开始轮流突破。  
整个比赛一个词形容:僵持。比分竟然从来没有被拉开到4分的差距以上。  
这种僵持的表现是:你没办法得分,我也没有办法得分;你一旦得分了,我也跟着得分了。根本拉不开比分。  
我们比较吃亏。身高、身体都不占优,抢不到前场篮板,而且还要注意后场篮板保护,抢下篮板就死死抱在怀里。  
姜世彪的手太快了,如果不把球抱紧,他就很容易叨下来。  
而8班的前场篮板抢得比我们多得多,这时候没办法包夹了,只能不惜犯规把对方按下来让对方罚球,还好他们的罚球命中率不是特别高。  
有时候,李冰跟玩命一样去抢断,但是断球的时候并不多,顶天干扰一下对方的运球。  
上半场结束,我们每个人都背了至少两次的犯规,李冰三次。  
下半场时,局面也没有被打破,还是僵持僵持再僵持。但开场后不久,李冰一次抢断没成功,拉了人,吃到了第四次犯规。  
有一个裁判也是校队的特招生,和李冰挺熟,还喊了一下:“李冰,注意啦,你4犯啦。”  
在学校篮球赛上,5犯就要下场了,我们从来就没有想到万一有一个人被罚下场会怎样,要怎么办,从来没想过。  
下半场一次暂停的时候,我和李冰说:“冰哥,你小心点,四犯了。”  
李冰也没在意,还在那里讲战术。  
暂停结束,再次上场,距离下半场结束大概还有4,5分钟的时候,李冰又一次犯规。  
他5犯离场了!  
当裁判鸣哨的时候,李冰整个人都满脸愕然:“5犯了?不可能啊,我以为才4次啊?”他追着裁判不停地说,但是那个体育老师一脸坚定:“5犯了,赶快离场,换人!”  
换人,我们TMD换谁去?本来还有个徐广生可以当替补,但是自从上次闹了矛盾后,今天比赛他根本就没来球场!他自己估计也没想到会有上场的机会。  
这时我们真的都是有点木了,首先打篮球的人我们11班已经找不出来了,12班倒是还有两个,一个叫赵伟,一个叫马忠凯,但都是自己打着玩的,从来没打过比赛,何况赵伟身高才1米7出头,马忠凯不会运球。就算他们上场,以前没在一起练过战术,2-3联防也就废掉了一半,14更没法打了。  
怎么熬过去这5分钟啊?!
  我要看楼主玉照。吼吼…
不好意思,前面写错了,和当时的情况有出入,但我没法改,只能让大家对比着看了:  
实际上是我们在常规时间内,和8班打平,比分一直僵持,然后常规时间就结束了,我印象中一直都把第一个加时都算到了常规时间里。借着开始第一个加时。那时候李冰4犯,还没离场。  
然后在第一个加时的时候,李冰还没被罚下。然后在第一个加时的最后,大口九在外线接球瞄了一下,出手三分进了。  
李冰控球到前场,正常我们还是应该打14追两分的,但是时间实在不够用,赵叉那时候也没有像平常一样落到底线,而是跑到外线接球。李冰还是把球传给了他。  
然后是赵叉在第一个加时快结束的时候,外线三分弧顶和45度角之间的区域,以他那个极不标准的推举式投篮,也投中了一个三分!  
在这个三分进了后,裁判鸣哨,进入第二个加时。在进入第二个加时前,我才和李冰说的:“冰哥,你小心点,4犯了。”当时李冰没仔细听,还是在讲战术。  
然后第二个加时刚开始没多久,李冰5犯离场的!离第二个加时结束还有4分多钟。我们没办法,暂停也用完了,只能换人。  
李冰被罚出场后,一直也不相信已经五犯了,还在那追裁判,后来离场后,他还跟裁判说能不能要个暂停布置一下接下来的战术,体育老师说:“你们的暂停都用完了,没暂停了!”  
接着在剩下的4分钟内我们才换上的赵伟。从第二个加时开始,李冰就被罚出场了。      
(那场比赛是打了三个加时的,但是按照我前边那么个说法,李冰被罚下,我们根本撑不到三个加时。虽然按前面那个写的,我照样可以继续写下去,但是我很不甘心啊!我是第一次把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比赛完完整整地写出来,大家还赏光看一下,要是写错了,被大家骂我“胡吹”是小事,我只是不甘心)。  
跟大家道个歉,我真的是对不起了。另外,我在和高中的同学联系, 让他把我们当时的合影传过来,准备给大家上图。)  
有朋友说我写得还凑活,也有朋友说我是在忽悠,我只能说:我在那一年,我确实在那个班,我确实有那些打球的朋友,我确实打了那场比赛,比赛确实是赢了,李冰确实当时是给我们讲的那个战术。  
按我现在对于那些战术的理解程度,已经和当时不一样了,有些东西,比如说具体的比分,具体谁谁谁进的哪个球,谁得了多少分,真的记不住了,只记住了印象中深刻的东西。说我忽悠的朋友,难道你们记忆中真的没有一场自己永生难忘的比赛?自己在那场比赛中做了什么也忘了吗?
   支持你LZ,写的不错,让我们回到了高中和大学时代一起和弟兄打篮球的日子了。对于这种说你忽悠的人,不必理会。世界上最轻松,最不用担责任的就是说风凉话,那位就是这种人。但是同样,说风凉话也是最无聊的人,不用朝理他,继续,大家会一直关注你的。
  我每天也看贴无数,基本上也不回贴.后来也发现这样很傻,很多比我注册晚的人分数也都比我多,于是我就也把这段文字保存在记事本里,每看一贴也就复制粘贴一次.帮LZ把贴子也顶上去。顺便也挣点分。
  支持你,楼主
  小屁孩,写的还行,就是太碎了,  不用每一场都写这么细,要主次分明,写几个重点场次。  呵呵,想起了自己的高中的时候了。
  樓主寫的不是籃球,是青春!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篮球赛犯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