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诺尔贝利核泄漏_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旅游农产品现在安全吗?

走近乌克兰切尔诺贝利 26年核泄漏伤痛至今犹存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废弃幼儿园地上的独腿娃娃。
切尔诺贝利入口的标志。
公园里从未开动过的摩天轮。
未举行过一场比赛的普里皮亚季体育场。
学校的地面上堆满了防毒面具。
“死城”之行(上)
  华西都市报特派记者闫雯雯特约记者嵇玲乌克兰基辅报道
  终于还是去了切尔诺贝利,那个令每个乌克兰人想起来,都如梦魇一般挥之不去的地方。
  日1时23分47秒,距离基辅130多公里处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一声巨响,打破了“最安全核电站”的神话,也打破了人们原本宁静的生活。
  因切尔诺贝利而建、又因切尔诺贝利而毁的普里皮亚季镇,在匆匆走过了16年后,瞬间成了一座“死城”。如今,这里早已绿树参天,却仍掩不住当年的惊恐和凄凉。
  切尔诺贝利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北部,距基辅近140公里,它是原苏联时期在乌克兰境内修建的第一座核电站。日凌晨1时,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失火,引起爆炸,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致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等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事故导致30人当场死亡,上万人由于放射性物质的长期影响而致命或患上重病,至今仍有被放射影响而导致畸形的胎儿出生。
  一次冒险
  走近切尔诺贝利
  “你们害怕吗?让我们出发吧!”乌克兰当地时间6月29日早9时,记者有些忐忑地踏上了去往切尔诺贝利的旅程。同行的团队共有七人,四名前来采访欧洲杯的中国记者,两名为决赛而来的西班牙球迷,一名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州的美国游客。没有人穿着夸张的防辐射服,但所有人都按照旅行社的要求装备了长衣、长裤、不裸露脚面的鞋。
  司机师傅告诉我们,切尔诺贝利距离基辅有130多公里,车行大约需要两小时。沿途的天一直很蓝,但在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后,两边的房屋开始减少,直到那个“DANGER(危险)”的标志映入眼帘。
  “我叫马克西姆,是大家此行的导游。你们可能会有些害怕,但是请相信我会保证你们的安全。当然,我的话并不能全信。马克西姆用一段幽默的开场白,给这次可以想象的压抑旅程,开了一个轻松的头。随后,他给每个人发了一个面罩,“我是不会戴的,我要用呼吸来感受生活。你们可以随意。”
  一位身穿迷彩服的军官,按照手中的名单核对了每个人的护照信息,而这一切是禁止拍照的。导游说,2002年,切尔诺贝利开始允许普通人进入,但都要提前申请并经过严格的审查。
  一座空城
  从有到无十六年
  经过关卡,回到车上,导游给大家发了一份安全须知,并特别注明这是“强制性的”:不能在开放区域抽烟,不能饮用公开水域的水,不能带走这里的任何东西&&所有人一一签字。
  车在切尔诺贝利的标志前停下,建于上世纪40年代的核电站曾被认为是前苏联“最安全、最可靠”的,但这一神话随着1986年四号反应堆的爆炸和核泄漏而变为了一场灾难。“28名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当场死亡,患癌死亡的人数在4000人左右,这是官方的数字,而实际死亡人数要远远大于此。”马克西姆说,“灾难发生前,这里共住了30700人,现在只有4000名工作人员,他们通常每周四天在这里,三天在基辅。”
  导游所说的“这里”指的是距离事故地点3公里的普里皮亚季镇,1970年为安置切尔贝诺利工作人员的家属所创建,到1986年事故发生时撤离所有人员,这个镇的寿命只有短短的16年。
  在“1970”的字样前留影后,大家带着逐渐增加的恐惧,走近了这座废弃的空城。如今这里已是绿树参天,但那些树木掩映下的学校、体育场、文化宫,还是分分钟都想把人的记忆拽回26年前那个可怕的夜晚。
  一个公园
  摩天轮从未转动
  车走走停停,每路过一处遗迹,导游便会让大家下车感受。
  在幼儿园,入口处摆着一个少了一条腿的玩具娃娃,旁边是一辆玩具小汽车。走进去,成群结队的蚊子扑面而来,而眼前则是散落的书本、横七竖八的床和掉了一地的墙皮。
  在文化宫的后台,桌椅散落着,几位前苏联领导人的画像歪歪斜斜地挂在墙上或着掉在地上。
  在学校里,地上残留着大量的防毒面具,墙上贴着一份事故前三天出版的报纸,素描的作业本上,卷缩着一段黑白胶卷。
  在体育馆内,两个游泳池的框架还在,50米的泳池从浅水区到深水区,旁边还立着一座跳台。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州的游客是一名游泳教练,他在干枯的泳池前做了一个入水的动作。
  在体育场外,观众席上木制的坐椅已经伤痕累累,运动员入口还在,但主体的体育场部分已经被一片树林所取代。
  在公园里,摩天轮安静地停在原地,从未转动过一天却早已锈迹斑斑。导游告诉我们,那个公园的计划开业时间是日,也就是事故发生后5天。
  普里皮亚季镇的一切建筑都在,只是人不在了。
  一座“石棺”
  封不起那些伤痛
  出了“城”,在隔离区内的一家餐厅吃了饭,导游再次安抚大家,这里的食物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沙拉、面包、汤,和简单的乌餐并无二致。饭后,餐厅的工作人员拿了些面包喂鸽子,几名中国记者也加入了其中。在桥上,从基辅带来的更大块的面包被拿来喂鱼,河里长相类似鲶鱼的大鱼个头超过了一米。“他们不是变异的,只是每天定时吃午餐,伙食太好了。”导游的一句玩笑话,让人有些心酸。
  下午3时30分左右,车开始往核电站的方向驶去,等在那里的是魔鬼一般的四号反应堆。沿途,导游不断提醒大家,只能在他告诉大家允许拍照的位置和方向拍照,不然全体人员可能都会被警察扣下。
  被混凝土和钢铁浇筑的“石棺”封住的四号反应堆,出现在人们面前100米的地方,不像描述中那般方方正正,却像一个穿了铁皮外衣的人。这个26年的“恶魔”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威力,却依然令人感到恐怖。工作人员拿着一个辐射探测器,不断地测试着,而游客允许在此拍照的时间仅为3分钟。
  在大家拍照地的后方,一项新的工程正在施工。那里,将搭成一个拱形钢结构外壳,罩在“石棺”的外面,据说使用寿命可达到一百年。
  一杯烈酒
  让记忆回到过去
  离开隔离区前,所有人以及车接受了两次辐射检测。“Youareclean(你是安全的)”,送别前,导游说别忘了在这里死去的人们。
  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也挥了挥手和大家道别,而他们以及更多的科学家、警察、消防员、医生将继续留在这里工作,年复一年。切尔诺贝利的所有核电站都已经叫停,但那场灾难带给人们的影响要800年才能消除。
  离开隔离区后,两旁逐渐开始有一些零星的小房子出现,那里住着因为难忘故土而重新把家搬回来的普里皮亚季镇的居民,多数都是老人,目前有150人左右。他们吃自己种植的水果、蔬菜,有电视看,有电话打。这当中不断有人离开,因为辐射的后遗症,也因为时光的流逝。
  “如果他们当时知道撤离意味着永远地离开,恐怕不会疏散得那么快。所以,他们要回来,在这里,喝上一杯伏特加,让那些因年代而模糊的记忆重新显现。”车行在回基辅的路上,想起了导游在“空城”里对着一家荒废超市的酒柜说过的话。
  恐怖数字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爆炸造成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其辐射量相当于500颗美国投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
  9.3万人
  国际原子能机构于日发表报告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导致27万人患癌,死亡人数达9.3万。
  消除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后遗症需800年,而反应堆核心释放的辐射自然分化要几百万年。
(责任编辑:杨凯)
彩票投注站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关于乌克兰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_百度知道
关于乌克兰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当年是什么原因引起泄露的,还有为什么俄罗斯官方一直隐瞒真相,事故中泄露的核燃料污染了多少平方公里
放射性物质源源泄出,污染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乌克兰基辅(Ukraine)市以北130公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灾难性大火造成的放射性物质泄漏、3号机组暂停运转,该事故才被曝光于天下,由于电站人员多次违反操作规程.01毫伦琴,冲破保护壳,反应堆熔化燃烧,而正常值允许量是0,撤走居民,共达80亿卢布(约合120亿美元)日,共有4台机组,成千上万的人被迫离开家园。事故发生时当场死2人,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后果将延续一百年,其中包括一名少将、儿童甲状腺患者和畸形家畜急剧增加,癌症患者,瞬间即被蒸发。乌克兰被遗弃的禁区成了盗贼的乐园和野马的天堂。30公里以外的“安全区”也不安全,20%的小猪生下来也发现眼睛不正常,他认为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核事故。10年后.2毫伦琴。原苏联官方4个月后公布,消防员的靴子陷没在熔化的沥青中,导致反应堆能量增加,国际社会广泛批评了苏联对核事故消息的封锁和应急反应的迟缓,温度仍达300℃,为撤离的居民另建2。   灾后两年之中,放射性仍在继续危胁着白俄罗斯。1992年乌克兰官方公布.5万人。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前苏联最大的核电站、2,也因此将污染扩散到区外、云杉凋萎,拒绝接受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进口食品,成百个村镇人去屋空,220万人居住的土地遭到污染。清洗了2100万平方米“脏土”,超过正常数的100倍;即使80公里外的集体农庄,引起爆炸,为4号核反应堆浇了一层层混凝土。西方各国赶忙从基辅地区撤出各自的侨民和游客,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布利克斯应苏联政府邀请,26万人参加了事故处理,1000公顷森林逐渐死亡。专家们说。这一切,反应堆停止燃烧.1万幢住宅。26日凌晨,为核电站职工另建了斯拉乌捷奇新城,基辅市为0。在瑞典境内发现放射物质含量过高后。5月8日、水源被严重污染。切尔诺贝利成了荒凉的不毛之地。瑞典检测到放射性尘埃,当成“棺材”埋葬起来,已有7000多人死亡于本事故的核污染,电站周围30公里宣布为危险区。乌克兰政府已作出永远关闭该电站的决定。用水和化学剂灭火。4月,包括发电减少的损失,主要是抢险人员,共死亡31人;当地辐射强度最高为每小时15毫伦琴,在按计划对第4机组进行停机检查时。上述怪症都被称为“切尔诺贝利综合症”,所有珍贵物品均被盗走,厂房起火;从危险区撤出13。1。   土地。   白俄罗斯共和国损失了20%的农业用地,乘直升飞机从800米高空察看核电站的情况,遭辐射受伤204人;得放射病的203人。   5月9日。近核电站7公里内的松树、乌克兰和俄罗斯约800万人的生命和健康,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在苏联(Soviet Union)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_百度百科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苏联时期在乌克兰境内修建的第一座核电站。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但日,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发生失火,引起爆炸,据估算,核泄漏事故后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爆炸使机组被完全损坏,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尘埃随风飘散,致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日,切尔诺贝利事故迎来25周年纪念。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基本概述
堵住污染源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清除核辐射尘埃则是另一项艰巨的任务。一年之后,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中最先遇难的核电站工作人员和消防员被转移在莫斯科一处公墓内,安葬他们用的是特制的铅棺材!因为他们的遗体成为了足以污染正常人的放射源。核尘埃几乎无孔不入。核放射对乌克兰地区数万平方公里的肥沃良田都造成了污染。
乌克兰共有250多万人因切尔诺贝利而身患各种疾病,其中包括47.3多万名儿童。
据专家估计,完全消除这场浩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至少需要800年,而持续的核辐射危险将持续10万年。
在经济上,前苏联损失了约90亿卢布:善后处理费用40多亿卢布,农业和电力生产损失40多亿卢布。专家估计,除核电站本身的损失外,仅清理一项就得花几十亿美元,如果全部加起来,可能达数百亿美元。
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区将对游客开放(但必须穿防护服)乌克兰紧急情况部部长巴洛加12月12日宣布,从2011年起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地区将对普通游客开放,乌紧急情况部计划组织前往该地区参观的经常性、系统性旅游线路。
乌克兰紧急情况部长巴洛加在陪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克拉克考察切尔诺贝利地区时宣布,截至今日切尔诺贝利方向仅限于极限旅游,不是大众旅游类型,只针对几家私人公司组织的外国游客开放。巴洛加认为,切尔诺贝利地区领土应当向广大普通游客开放,乌紧急情况部正在进行大量工作,计划到今年年底前汇报工作成果,争取在明年1月份使这种参观成为经常性和系统性的旅游形式。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克拉克支持乌克兰紧急情况部的旅游倡议,她表示,参观切尔诺贝利地区可以让人们了解悲剧历史,再次认识核设施安全的重要性。虽然这是一段非常悲伤的历史,但这种旅游吸引力同时也具备一定的经济潜力。
乌紧急情况部长巴洛加指出,用于全部覆盖第4机组的新“掩体”将在2015年全部建成,这是一个长150米,宽260米,高105米拱形建筑,用于全部遮盖第4机组连同此前建造的临时性防护设施“石棺”。“掩体”项目由国际社会捐助支持,建设资金由八国集团和欧洲委员会成员国共28个国家负责筹措,建设基金由欧洲复兴和开发银行管理。该项目经过10多年的选择和论证,目前正在加紧建设,它应当切实有效地保护事故地区周围环境,同时确保可部分安装和拆卸有故障的和不可靠的结构,相信这套综合性防护设施能在2015年建成并使用。此前乌克兰第一副总理克柳耶夫宣布,由于安全要求大幅提高,“掩体”项目总造价已由2004年的5.05亿欧元提高到现在的8.7亿欧元。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克拉克承诺,联合国今后仍将继续全面支持该项目建设,乌政府也应和国际伙伴就此继续对话。
企业信用信息切尔诺贝利30年:核辐射仍未散去_凤凰资讯
切尔诺贝利30年:核辐射仍未散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根据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制定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清理计划,年为第一阶段,完成核电站中的核燃料转移至长期贮存装置中封存;年为第二阶段,完成核反应堆的封存;年为第三阶段,降低核反应堆的辐射;年才能拆除核反应堆,并完成核电站清除工作。
原标题:切尔诺贝利30年:核辐射仍未散去当地时间4月26日,乌克兰斯拉夫蒂奇,民众举行悼念仪式,纪念切尔诺贝利事故遇难者。                                CFP供图 日凌晨1点22分,前苏联(今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超过8吨的强辐射物泄露,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也是首例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评为第七级事件(最高级别)的特大事故。26日是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30周年的祭日。近日,乌克兰举行了一系列的活动,回顾与反思这场人类历史上的核灾难。4月初,本报记者曾赴切尔诺贝利,走进这场灾难的核心地带,除了唤醒那沉重的记忆,更希望激发世人对核安全的再思考□ 本报驻乌克兰记者 史天昊当地时间25日晚,一场名为“苦难之星”的纪念活动在乌克兰首都基辅举行,也就此拉开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30周年纪念活动的序幕。核事故发生的那一年,玛利亚·洛兹宾39岁。灾难迫使她与成千上万的人一同背井离乡。然而6年前,她与家人又返回了曾经的家园——普里皮亚季附近的村庄,尽管这里并未完全摆脱辐射风险。现在,她与自己的儿子一家一同生活在村庄里,和他们一起住在这里的还有大约160人。这片土地仍然是一个进出需要经过检查站的“禁区”,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切尔诺贝利反应堆方圆30公里的“禁区”仍然高度污染,不适合居住。尽管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已经过去了30年,可无论是因核事故而废弃的城市,还是受波及的百万民众,它的影响还远未结束。人去楼空的城市从乌克兰首都基辅市,往北大约100公里,就能到达“鬼城”普里皮亚季。30年前这里是繁华的城市。普里皮亚季于日开始施工,与三公里外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同步建造,为的是给这里工作的高精尖人才提供一个完美的家园。城市依傍美丽而安静的普里皮亚季河。向导亚历山大向本报记者展示了事故发生前的影像资料,青少年在设施完善的室内游泳馆锻炼,夜晚的迪斯科舞厅灯火辉煌热闹非凡……亚历山大说,这就是核事故发生前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状态。30年后,这里是一座时间停止流动的“鬼城”。许多建筑的入口,已经被树木掩盖。拨开树木走进去,小心翼翼踏上满是锈迹、摇摇欲坠的铁制楼梯,只见墙面已经剥落,水泥地面上都是沙砾和碎玻璃。我们还见到了在各种切尔诺贝利图片中最著名的游乐场。这个游乐场本来计划在日正式开放(“五一”在前苏联是盛大节日),但4月26日就发生了核事故。4月27日,公园特地开放了几个小时,主要是为了安抚城里的居民。数小时后,他们就接到了撤离的通知。一位幸存者回忆:“载满人的大巴,排成长队驶离城市,就像巨大的甲虫,一公里一公里地缓慢行进。堵车堵死了。”清理工作仍在进行30年过去了,切尔诺贝利仍是一块被隔离的污染区,那些经历了那场灾难并有幸活下来的人们依然不能返回家园。事故发生后,核电站周围半径30公里的地区被辟为隔离区,然而直到2000年底,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才彻底被关闭。为消除事故影响的清理工作至今仍在进行,周边地区居民患甲状腺癌、白血病等病症的几率依旧高居不下。根据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制定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清理计划,年为第一阶段,完成核电站中的核燃料转移至长期贮存装置中封存;年为第二阶段,完成核反应堆的封存;年为第三阶段,降低核反应堆的辐射;年才能拆除核反应堆,并完成核电站清除工作。4月22日,乌克兰生态与自然资源部部长奥斯塔普·谢梅拉克在记者会上表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已经完全完成了核燃料封存工作。他说,“这些燃料暂时存放在特殊装置中,将在近期转移到长期封存装置里。”谢梅拉克称,所有的工作都是按照生态安全最高标准完成的,核燃料的封存将大大降低泄露风险。核安全的警示与反思如今的切尔诺贝利,已经成为了乌克兰半开放的景点,游客在提前递交申请并经过严格审核之后可以进入隔离区参观,感受30年前静止的时光,反思人类对核能的开发利用。4月6日,时任乌克兰议长格罗伊斯曼在同G7各国驻乌大使开会时表示,核安全问题应该作为乌克兰当局优先处理的事项之一。G7各国驻乌大使认为乌克兰有必要在核安全领域与国际接轨,尽快通过有关核安全的一系列法案,例如《关于核能使用的国家监管法律修正案》等。格罗伊斯曼表示,已责成议会中负责能源燃料、核政治、核安全等领域的议员起草相关法案。4月22日,“切尔诺贝利的教训——关注世界核安全”国际论坛在基辅召开。与会的乌克兰首任总统克拉夫丘克在会上发言称,当今的议题在关注燃料和核能使用的同时,应该首先确保核安全领域上的控制,因为被切尔诺贝利事故影响的不仅是乌克兰人,而是整个人类。记者在探访切尔诺贝利时观察到,核电站外部的纪念雕塑造型正是一只巨大的手托起一座核电站,意味着人类利用核能既要安全,又要和平。而核安全问题事关一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秩序的安全稳定,以及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宁。当满载记者的车辆离开时,车上开始播放一段事故前普里皮亚季的宣传片。片头响起前苏联那种熟悉的儿童欢快的歌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安全用核、和平用核的警钟要长鸣于每个人的心间。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911877
播放数:1301497
播放数:392417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俄罗斯南部:30年后,厄运仍笼罩
孙莹 凤凰网资深记者,2016年4月初赴俄罗斯、乌克兰采访切尔诺贝利核事故30周年,行迹从俄罗斯南部布良斯克地区,到乌克兰基辅和切尔诺贝利。
绿色和平专家艾利克斯
俄罗斯南部:30年后,厄运仍笼罩
孙莹 凤凰网资深记者,2016年4月初赴俄罗斯、乌克兰采访切尔诺贝利核事故30周年,行迹从俄罗斯南部布良斯克地区,到乌克兰基辅和切尔诺贝利。
绿色和平专家艾利克斯
俄罗斯南部:30年后,厄运仍笼罩孙莹凤凰网资深记者,2016年4月初赴俄罗斯、乌克兰采访切尔诺贝利核事故30周年,行迹从俄罗斯南部布良斯克地区,到乌克兰基辅和切尔诺贝利。绿色和平专家艾利克斯测试树木的辐射量。人们砍伐贩卖禁区里被辐射的树木在布良斯克的森林里,一块指示牌上清楚标识着:危险,此处辐射量为43.2 kBq/㎡(超过40即为定义为“高”)。“按法律规定,这里是禁区。”护林员尼克拉(Nikolay Makarenko)说,这里的辐射量是正常值的六倍。但是还是有很多本地人到这里来非法伐木。“他们才不管是不是危险,他们要用这些木头盖房子、取暖,或者把这些带着辐射的木材卖到别的地方去。”护林员尼克拉,他曾经是森林消防员。“制度上漏洞很多,非法伐木屡禁不止。”尼克拉说。还有很多人到森林里采集“桦树汁”:人们在桦树上钻一个洞,放个瓶子,就能收集源源不断的汁液,做成这个地区很受欢迎的一种饮料。人们制作“桦树汁”,全然不考虑这些树上带有严重核污染。尼克拉说他无法制止这些非法行为。因政府预算裁减,护林队连套像样的制服都没有,更别说防护服。“平常树林里,警告牌很少。有一次莫斯科来了一个调查队,当天树林里突然就挂上了很多警告牌。”尼克拉哈哈大笑。一次森林火灾,700公里外城市核辐射增30倍更可怕的是森林火灾。森林火灾本来就很危险,而在吸饱了高辐射污染的森林,危险更要加倍。火灾一旦发生,烟尘中就会携带铯137、锶90和钚等辐射粒子,飘到很远的地方,在人们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进入呼吸道——2002年布良斯克森林的一次火灾,就使得700公里以外立陶宛的首都城市维尔纽斯,其射铯值连着几天比平常高出30倍。“这里的森林火灾,就像嘀嘀作响的定时炸弹。”尼克拉说。本来,他的职责,只是一旦发现火灾,立即向上报告。但官方消防队总是姗姗来迟,他经常只好自己动手试图扑灭火苗。“有一次火太大了,我连着扑了两天,晚上只能睡在高污染的林子里。”数据显示,年之间,布良斯克地区一共发生了近万起森林火灾。“火灾太容易发生了。俄罗斯人爱喝酒,他们会把酒瓶子扔到树林里。在高辐射的树林里,玻璃很容易引起火灾。很多火灾并不会出现在官方记录上,”尼克拉说,但官方消防员要去灭火。因为这些火灾“对官方来说不存在”,所以这些消防员救火时没有防护、没有保险。“这种森林火灾,本来应该用直升机救火的,可我们就靠人力,而且我们只能吃到罐头。我们连手套都没有。”专家和记者穿着防辐射的橡胶雨鞋在森林里穿行。为了更好地帮助当地消防员,绿色和平派出了一支自己的专业消防队伍,大约不到十个人,他们与官方消防员合作,希望更好地了解情况,并帮助官方消防员争取福利。“官方消防员见到我们的全副装备都很嫉妒。”已经在当地工作五年的绿色和平森林消防员安东(Anton Beneslavsky)说。但在有些高污染地区,再好的装备也无法完全保护他们。我们在镇中心见到另一位曾经的消防员,他也叫尼克拉(Nikolaj Sytobudski),今年56岁,1991年加入布良斯克森林消防队。他说,他们原来有30个消防员,如今活着的只剩下三个人了。“我浑身都是毛病,”他说,他住在圣彼得堡的一个“特别医院”里,“他们花了7年研究我的身体到底出了什么毛病。拿不出证明,州政府就不肯给我补偿。”这样的悲剧仍在延续。“前些年我认识一个很年轻的消防员,因为没有防护,救火后12个月就死去了。”他们只能吃森林里的莓果和蘑菇“我很担心我的病人会吃森林里的莓果和蘑菇,因为他们没有钱买更贵的、安全的食物,” 布良斯克州新济布科夫镇中心医院的维克特(Victor Khanayev)医生说,“政府给的补助简直少得可怜,村民也无法拒绝他们自己地里或后院里种的食物——即使这些食物都被污染。”&吃森林里被严重核污染的蘑菇和莓果,会在体内积聚辐射量,对健康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但贫困的人们还是经常到森林里采摘食物。“所有的本地食物都会被污染,本地养的猪、鸡也是吃本地产的饲料,所以猪肉、鸡肉、蜂蜜、牛奶等等,常用食物都有污染。法律规定人们应该只吃从外地运来的食物。但经济不好,购买安全的食物变得更为困难,法律如同空设。”绿色和平专家艾利克斯说。这里受污染的食物,也会被运到其他地方,以相对便宜的价格出售——而其他地方的人们根本不会知道它们受过核污染。在一个叫斯塔里·维科夫(Stary Vyshkov)的小村庄,村里唯一的一家国营食品商店里,42岁的女店员卢瓦(Natalia Rueva)十分和蔼、健谈。卢瓦正在售卖饮料。“我们这里卖的食物都是干净的,从别的地方运来的。我们不卖本地食物。”卢瓦骄傲地说。“你怎么确保你这里的食物是安全的呢?”“这个商店是国营的,他们会确保从别的地方运货过来。”她说,自己在20年前嫁到这个村子。“为什么要嫁到一个有核污染的地方呢?”她哈哈大笑:“我娘家在白俄罗斯。那里也被切尔诺贝利污染了,一样的。”在她说话时,一个小姑娘蹦蹦跳跳地跑进来,“哗啦哗啦”往柜台上撒了一把硬币。卢瓦给小姑娘拿了一罐饮料。卢瓦的店里,少年们在谈笑。卢瓦熟悉村里的每一个人。“村里现在大概只有300人,很多年轻人都离开了,因为在这里找不到工作。我儿子也去莫斯科了。”“你这里不卖有污染的食物。可是你自己会吃森林里的食物吗?”“会呀。”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自己的月薪是12000卢布(约合人民币1200元)。这样的收入,不够只吃“安全的食物”。她热心地分享自己的“经验”:“森林里的蘑菇,摘回来以后冷冻,解冻后,辐射量就会下降。”“是真的哩!”她很认真地说。(随后绿色和平专家称,这种说法并无科学依据)(文/图 凤凰网:孙莹)(凤凰网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往期回顾:
发表评论:
馆藏&12361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乌克兰核泄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