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表示小数的近似数练习题时,小数末尾的什么不能去掉

当前位置:
>>>一个四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后,得到的近似数是7.234。这个四位小..
一个四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后,得到的近似数是7.234。这个四位小数可能是(&& )。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7.2;7.4;7.6;7.8;7.2339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一个四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后,得到的近似数是7.234。这个四位小..”主要考查你对&&求小数的近似值&&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求小数的近似值
求近似数:是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方法点拨: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如:豆豆身高0.984米 求:1、保留两位小数:如果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第三位数省略。&2、保留一位小数:&如果保留一位小数,就要把第二、三位小数省略。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3、保留整数部分:&≈1省略个位后面的尾数
发现相似题
与“一个四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后,得到的近似数是7.234。这个四位小..”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7456756631007577974075572521095879当前位置:
>>>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5.60的三位小数中,..
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5.60的三位小数中,最大的是5.599。&&&
题型:判断题难度:偏易来源:陕西省期末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5.60的三位小数中,..”主要考查你对&&求小数的近似值&&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求小数的近似值
求近似数:是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方法点拨: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如:豆豆身高0.984米 求:1、保留两位小数:如果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第三位数省略。&2、保留一位小数:&如果保留一位小数,就要把第二、三位小数省略。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3、保留整数部分:&≈1省略个位后面的尾数
发现相似题
与“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5.60的三位小数中,..”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95520510612839973816015101071968978795阅读数:13011
回复数:32
最后更新于:
一、一个三位小数的近似数是4,这个小数最小会是多少?有认为是3.500,也有认为是3.501的。到底应该是多少啊,为什么?二、7.6 - 5.6 = ?孩子们的答案有2,也有2.0,你认为那个是对的,为什么?[ 本帖最后由 YXD_ST 于
08:16 编辑 ]
共获得金币 0
高级认证市民
教育版超版
要我小学我肯定就写2
反倒现在长大了 会考虑 是不是要写2.0
共获得金币 0
如果孤立地看这个题目, 2和2.0都对, 但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肯定会讲小数点后位数的处理方法, 所以答案只有一个, 家长也许不明白, 但孩子应该明白, 所以这个答案只有一个是可以理解的
共获得金币 0
引用:要我小学我肯定就写2
反倒现在长大了 会考虑 是不是要写2.0
为什么长大后的答案变成 2.0,与 2 有什么不同吗?
共获得金币 0
引用:如果孤立地看这个题目, 2和2.0都对, 但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肯定会讲小数点后位数的处理方法, 所以答案只有一个, 家长也许不明白, 但孩子应该明白, 所以这个答案只有一个是可以理解的
你能告诉我们,你的答案是那一个吗?题目本身没设任何条件,好象只是一道速算题。
共获得金币 0
我估计是2.0, 我是二年级家长, 还没看到三年级的题目, 所以只能估计
共获得金币 0
是不是2,LZ快给个标准答案吧。
共获得金币 0
引用:是不是2,LZ快给个标准答案吧。
为什么是2,而不是2.0,2与2.0那个更精确?答案是次要的,关键是为什么,只有了解为什么,才能教给孩子正确的数理思维习惯与正确的数理概念,[ 本帖最后由 YXD_ST 于
11:17 编辑 ]
共获得金币 0
应该是2.0吧,学校要让他们掌握的就是这个每个位上的加减而已
共获得金币 0
标准答案是:2
权威部门的理由是小数点后的零没有意义但许多孩子回答是:2.0,孩子的理由是该题的减数与被减数都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一位,因此它们的差也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不知是权威部门还是孩子说的更有道理?
共获得金币 0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根据这个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地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不知道同学们注意了没有?在上面一段话里说“一般地”可以去掉末尾的“0”,难道说,对小数末尾的“0”,有时候不可以去掉吗?这是为什么呢?小数的性质是在准确数范围说的。在表示近似数的情况下,对小数末尾的“0”不可以随便去掉。像4是由3.5到4.4之间的数“四舍五入”保留整数得到的近似数,它与准确数的差在0.5之内。而4.0是由3.95到4.04之间的数“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得到的近似数,它与准确数的差,在0.05之内,显然,近似数4.0比4表示得精确,像这样要求精确到十分位的条件下,我们就不能把“4.0”末尾的“0”随便去掉了。
可能定标准答案的专家错将“一般可以”的描述理解成“必须”了,以至7.6-5.6=2.0被定为错误了.......
共获得金币 0
从数学的角度看答案肯定是2!⒉0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这种表述方式,是整数就不加小数点,纯粹画蛇添足,一定判错的!
共获得金币 0
如果从小学的角度看是2......精确什么的是保留小数的做法。。
共获得金币 0
楼主的“期末”二字打错了。。。。
共获得金币 0
引用:楼主的“期末”二字打错了。。。。
共获得金币 0
一个三位小数的近似数是4,这个小数最小会是多少?
究竟是3.500,还是3.501?有人能解答吗?
共获得金币 0
从小学数学的角度来说,第一题就是3.501了,因为没有3.500这个数字,3.500=3.5,是一位小数,第二题就是2
共获得金币 0
引用:标准答案是:2
权威部门的理由是小数点后的零没有意义但许多孩子回答是:2.0,孩子的理由是该题的减数与被减数都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一位,因此它们的差也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不知是权威部
当然是2.0,这权威部门还不如一个孩子,居然说后面的0没意义!这后面的0是有意义的,它说明了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它表明了精度!
共获得金币 0
3.500他就是一个三位小数不能说这个0 没有意义因为3.500的这2个0有可能是因为3.)因为进位同时要保留3位小数而产生
共获得金币 0
非常感谢楼上各位的参与,这二题其实都是关于“小数点后最右边的零有否存在的意义”的问题,经统计:认为“无意义”的略占多数有6位,认为“有意义”的有五位,但认为“有意义”的人基本上都给出了这样的理由:小数点后最右边的零的多少表达了这个数的精确度,是有意义的,不能随便省掉,而认为“无意义”的人尽管提到“从数学的角度看答案肯定是2,2.0没有任何意义”,但却没有一个说明其中的理由。
其实,小学阶段孩子答题的对错并不重要,但掌握正确的数学概念与思想模式却非常重要,否则......
共获得金币 0
引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根据这个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地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不知道同学们注意了没有?在上面一段话里说“一
就这段话,我不知道数学老师是怎样解释的,我是这样对女儿讲的:“只有在要求小数有效位时才要保留,平时就不要。”
共获得金币 0
记得上学时,我在处理一些实验数据后保留了小数点后4为数,想证明精度高。被导师批评一通,“实验数据本身的精度就是问题,你在瞎强调精度,统计软件分析后只能误导结论。”呵呵,所以我牢记了一点不是小数点后数字越多越精确。
共获得金币 0
引用:非常感谢楼上各位的参与,这二题其实都是关于“小数点后最右边的零有否存在的意义”的问题,经统计:认为“无意义”的略占多数有6位,认为“有意义”的有五位,但认为“有意义”的人基本上都给出了这样的理由:小数
你这题的答案是3.500吗?
共获得金币 0
引用:记得上学时,我在处理一些实验数据后保留了小数点后4为数,想证明精度高。被导师批评一通,“实验数据本身的精度就是问题,你在瞎强调精度。”呵呵,所以我牢记了一点不是小数点后数字越多越精确。
是的,不是小数点后数字越多就表示实验数据越精确,实验数据的实际精度是由实验所用的测量仪器的精度所决定的,人为增加小数点后的位数来提数字精度不仅不会提高实验本身的精度,而且会误导实验的结论。
因此小数点后保留的位数不能随便地增加,也不能随便地去掉,而是要依据计算要精度要求来保留。
在7.6-5.6=?这题中,被减数与减数都保留了十分位,据此可以判定其计算精度要求是十分位,因此它们的差也应保留到十分位。
在3.500还是3.501这题中,从题意看计算精度要求是千分位
现在的问题是:在小数点后末尾的“零”是否具有意义,如果认为是有意义的,二题的答案自然会2.0与3.500,反之则应是2与3.501。
尽管小数具有“在小数点后末尾的0增加或减少,数的大小不变”这一特性,但由于在小数点后末尾0的增减会影响该小数所表达的精度高低,在小数点后末尾的“零”是有意义的。因此,在“小数的性质”教案中所提到的“遇到小数末尾有零时,一般地可以去掉末尾的零”应是以不影响对数的精度要求为前提条件的,而不应理解成“最好”甚至“必须”去掉。[ 本帖最后由 YXD_ST 于
09:17 编辑 ]
共获得金币 0
我来表达一下我个人的看法。根据自己对理科科学的理解。在数学范畴,我认为3.500确实无意义,并且我会判孩子写3.500的为错,因为我认为数学本身是以简洁为美的。在物理和化学用到数学的时候,经常并且一定要出现3.500,因为它要表示你的精确度,一般规定最后一位是估读。即这个数据的实际范围一般是3.500~3.503左右(根据人的肉眼识别能力),这跟我们数学的四舍五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其中3.50是仪器精确值,即使是3.508也不会写成3.51的。或许看法有些片面,但是希望能对楼主有一些帮助。最后的结论是:作为一个数学老师,第一题我认为答案是3.501,第二题答案是2
共获得金币 0
1、的确,在孩子学校也有一些老师判2.0或3.500为“错”,而另一些老师却判为“对”。经大家深入讨论后,老师们已达成统一的认识:小数末尾零的增减尽管大小不变,但其计数的单位在变,表示的精度会变,具有不同的数学语义,小数末尾的零尽管在许多场合可以省略,但不能据此认为是没有意义的,而且2.0也符合该题隐含的十分位精度要求(因为减数、被减数都保留了十分位),因此,不能判其为错。 2、仅以自己的审美观:“数学本身是以简洁为美”为理由,就“判定孩子写3.500的为错”,有滥用老师“裁判权”的嫌疑,极易造成孩子“唯书”、“唯师”不良的思维习惯,丧失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3、数学的概念与特性是决不会因应用场合而改变的,既然认为在物理、化学.......等应用领域中,2.0或3.500是有意义的,为什么又认为它们在纯数学领域是无意义的,难道在应用领域中所应用的数学不是数学,这句话显然是不符逻辑的!在网上看到一个关于小数性质的教案,值得关心此问题的家长、老师、学生一看,特此链接:http://211.86.76.5:81/zhongxin/zhongxin/ShowArticle.asp?ArticleID=8707[ 本帖最后由 YXD_ST 于
14:57 编辑 ]
共获得金币 0
告知:中间4个楼层(5#、10#、11#、14#)被屏蔽了()
使用(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热门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excel去掉小数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