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与光合作用用实验时为什么用等量死叶片排除物理因素

& 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知识点 & “绿色植物既要进行光合作用,又要进行呼吸作...”习题详情
96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9.1%
绿色植物既要进行光合作用,又要进行呼吸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与之相关的三个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实验一:如图1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关于光合作用的一个实验:将一株绿色植物照光24小时,再将一绿色叶片取下经脱色、漂洗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的部分呈棕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分呈蓝色.(1)验前要将植物放在黑暗处24小时,其目的是将绿叶中原有的淀粉&消耗完.(2)本实验说明绿色植物的见光部分产生淀粉&,光合作用需要的条件是光&.实验二:如图2表示一位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证明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a(OH)2溶液能吸收CO2).(3)为使实验更科学,还应设计对照&实验,即另取一组实验装置,除将Ca(OH)2溶液&换成等量的清水外,其他条件都适宜且相同.实验三:绿色植物还要进行呼吸作用.可用下面实验来证明(4)取一个广口瓶,瓶内装上沙土播种几十粒小麦种子.当小麦苗长到瓶子高度一半时,用一块玻璃片将瓶口盖严,移到黑暗地方.第二天,揭开玻璃片,将燃烧的蜡烛放进瓶内,蜡烛马上熄灭了(图甲).这表明麦苗吸收了瓶中的氧气&.(5)当麦苗长出瓶口之后,用一个不漏气的塑料袋将瓶口罩住,扎紧袋口,以防漏气.在塑料袋的一角,连上一支玻璃导管,向袋内导入空气,使袋子膨胀起来,然后再封闭管口,将装置移到黑暗的地方.第二天,将塑料袋上的导管通到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挤压塑料袋,使袋内气体排入石灰水中,石灰水就逐渐变浑浊了(图乙).这表明麦苗释放了二氧化碳&.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绿色植物既要进行光合作用,又要进行呼吸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与之相关的三个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实验一:如图1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关于光合作用的一个实验:将一株绿色植物照光24...”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3)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4)氧气有助燃作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一:如图1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关于光合作用的一个实验:将一株绿色植物照光24小时,再将一绿色叶片取下经脱色、漂洗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的部分呈棕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分呈蓝色.(1)萨克斯将绿色叶片先放在暗处数小时的目的是: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因此验前要将植物放在黑暗处24小时,其目的是将绿叶中原有的淀粉消耗完.(2)萨克斯将叶片的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这样形成一组对照组,既叶片的一部分见光,另一部分不见光,光是惟一的变量.又根据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见光的部分变蓝说明有淀粉存在,遮光的部分没有变蓝而呈现碘蒸汽的棕色,说明未制造淀粉.因此本实验说明绿色植物的见光部分产生淀粉,光合作用需要的条件是光.实验二:如图2表示一位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证明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a(OH)2溶液能吸收CO2).(3)生物实验一般都是对照实验,因此为使实验更科学,还应设计对照实验,即另取一组实验装置,除将Ca(OH)2溶液换成等量的清水外,其他条件都适宜且相同.实验三:绿色植物还要进行呼吸作用.可用下面实验来证明(4)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氧气有助燃的特性.取一个广口瓶,瓶内装上沙土播种几十粒小麦种子.当小麦苗长到瓶子高度一半时,用一块玻璃片将瓶口盖严,移到黑暗地方.第二天,揭开玻璃片,将燃烧的蜡烛放进瓶内,蜡烛马上熄灭了(图甲).这表明麦苗吸收了瓶中的氧气,瓶中无氧气因此蜡烛熄灭.(5)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当麦苗长出瓶口之后,用一个不漏气的塑料袋将瓶口罩住,扎紧袋口,以防漏气.在塑料袋的一角,连上一支玻璃导管,向袋内导入空气,使袋子膨胀起来,然后再封闭管口,将装置移到黑暗的地方.第二天,将塑料袋上的导管通到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挤压塑料袋,使袋内气体排入石灰水中,石灰水就逐渐变浑浊了(图乙),这表明麦苗释放了二氧化碳.故答案为:(1)淀粉;(2)淀粉;光;(3)Ca(OH)2溶液;(4)氧气;(5)二氧化碳.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绿色植物既要进行光合作用,又要进行呼吸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与之相关的三个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实验一:如图1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关于光合作用的一个实验:将一株绿色植...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绿色植物既要进行光合作用,又要进行呼吸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与之相关的三个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实验一:如图1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关于光合作用的一个实验:将一株绿色植物照光24...”主要考察你对“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与“绿色植物既要进行光合作用,又要进行呼吸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与之相关的三个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实验一:如图1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关于光合作用的一个实验:将一株绿色植物照光24...”相似的题目:
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温度对豌豆幼苗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的实验,并绘制了坐标曲线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图象可知,豌豆呼吸作用最强、最弱时的温度分别是&&&&、&&&&.(2)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会&&&&,但温度过高,呼吸作用强度将会&&&&.(3)根据他们的实验结果,你认为储存水果、蔬菜时应保持的最适宜的温度是&&&&.&&&&
某科学兴趣小组在A、B两只锥形瓶中分别放入具有萌发能力的数量相等的大豆种子,将它们放置在同一实验室里按照下表设置的条件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大豆种子是由&&&&发育形成的.(2)该科学兴趣小组想要探究的问题是:&&&&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3)该科学兴趣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发现A、B两只锥形瓶内的大豆种子温度都明显升高,引起温度明显升高的原因是&&&&.&&&&
要检验绿色植物在呼吸过程中放出二氧化碳,必要的实验条件是&&&&要用一株叶子多的植物把植物淹没在水中要在黑暗条件下实验用一株幼小植物
“绿色植物既要进行光合作用,又要进行呼吸作...”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小李用如图所示装置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时物质的变化情况,小阳将等量的正在萌发的种子和煮熟冷却至室温的种子分别装在A、B两个玻璃瓶中,如图甲所示,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夜后,进行了实验.请回答:(l)小阳取A瓶,按图乙连接适当装置后,打开阀门,取掉漏斗口的棉花,往长颈漏斗内加水,“加水”的目的是&&&&.(2)乙图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o(3)小阳同时利用B瓶也做了同样的实验,其作用是&&&&.(4)本实验中,小阳将A、B两个玻璃瓶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了一夜,你认为要放置在“温暖的地方”的理由是&&&&.
3为了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阳光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如图),请分析回答:(1)该实验应选用&&&&(选填“黑色”或“透明”)的塑料袋,目的是避免塑料袋内的植物进行&&&&作用,以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打开B处的阀门,用手挤压塑料袋,发现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表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了&&&&.(3)根据分析,请写出植物呼吸作用过程中气体变化的情况:&&&&.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小李用如图所示装置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某同学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1)玉米中富含淀粉、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玉米种子的&&&&中.(2)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将装置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小烧杯中的石灰水会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3)若小烧杯中是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则实验探究的目的是&&&&.要验证这一问题,需要设置一组对照实验,请说明对照实验的装置应如何设置?&&&&. (4)若要探究玉米幼苗的蒸腾作用,该装置需改变的是&&&&.
3表中记录的是在不同温度时,某植物呼吸强度的数据.
温度(℃)
呼吸作用强度(ug二氧化碳)
10注:呼吸作用强度用每100g离体线粒体每小时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来表示,单位是ug/100goh(1)请以温度为横坐标,呼吸强度为纵坐标,将图中数据化为曲线图.(2)从数据中可看出,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呼吸强度会&&&&.但是温度过高,呼吸作用又会&&&&.(3)呼吸作用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4)呼吸作用不利于果蔬的贮存,所以你会建议妈妈贮存水果蔬菜时保持怎样的温度?&&&&.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绿色植物既要进行光合作用,又要进行呼吸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与之相关的三个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实验一:如图1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关于光合作用的一个实验:将一株绿色植物照光24小时,再将一绿色叶片取下经脱色、漂洗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的部分呈棕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分呈蓝色.(1)验前要将植物放在黑暗处24小时,其目的是将绿叶中原有的____消耗完.(2)本实验说明绿色植物的见光部分产生____,光合作用需要的条件是____.实验二:如图2表示一位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证明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a(OH)2溶液能吸收CO2).(3)为使实验更科学,还应设计____实验,即另取一组实验装置,除将____换成等量的清水外,其他条件都适宜且相同.实验三:绿色植物还要进行呼吸作用.可用下面实验来证明(4)取一个广口瓶,瓶内装上沙土播种几十粒小麦种子.当小麦苗长到瓶子高度一半时,用一块玻璃片将瓶口盖严,移到黑暗地方.第二天,揭开玻璃片,将燃烧的蜡烛放进瓶内,蜡烛马上熄灭了(图甲).这表明麦苗吸收了瓶中的____.(5)当麦苗长出瓶口之后,用一个不漏气的塑料袋将瓶口罩住,扎紧袋口,以防漏气.在塑料袋的一角,连上一支玻璃导管,向袋内导入空气,使袋子膨胀起来,然后再封闭管口,将装置移到黑暗的地方.第二天,将塑料袋上的导管通到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挤压塑料袋,使袋内气体排入石灰水中,石灰水就逐渐变浑浊了(图乙).这表明麦苗释放了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绿色植物既要进行光合作用,又要进行呼吸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与之相关的三个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实验一:如图1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关于光合作用的一个实验:将一株绿色植物照光24小时,再将一绿色叶片取下经脱色、漂洗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的部分呈棕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分呈蓝色.(1)验前要将植物放在黑暗处24小时,其目的是将绿叶中原有的____消耗完.(2)本实验说明绿色植物的见光部分产生____,光合作用需要的条件是____.实验二:如图2表示一位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证明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a(OH)2溶液能吸收CO2).(3)为使实验更科学,还应设计____实验,即另取一组实验装置,除将____换成等量的清水外,其他条件都适宜且相同.实验三:绿色植物还要进行呼吸作用.可用下面实验来证明(4)取一个广口瓶,瓶内装上沙土播种几十粒小麦种子.当小麦苗长到瓶子高度一半时,用一块玻璃片将瓶口盖严,移到黑暗地方.第二天,揭开玻璃片,将燃烧的蜡烛放进瓶内,蜡烛马上熄灭了(图甲).这表明麦苗吸收了瓶中的____.(5)当麦苗长出瓶口之后,用一个不漏气的塑料袋将瓶口罩住,扎紧袋口,以防漏气.在塑料袋的一角,连上一支玻璃导管,向袋内导入空气,使袋子膨胀起来,然后再封闭管口,将装置移到黑暗的地方.第二天,将塑料袋上的导管通到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挤压塑料袋,使袋内气体排入石灰水中,石灰水就逐渐变浑浊了(图乙).这表明麦苗释放了____.”相似的习题。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应用2014届一轮复习复习,应用,光合,2014届,一轮复习,光合作用,及应用,1 1,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应用2014届一轮复习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前位置: >>
光合作用实验的常见装置及常见问题分析
第 27 卷第 9 期中学生物学Vol.27 No.9 20112011 年Middle School Biology文件编号: 1003 - 7586 (2011 )09 - 0049 - 03光合作用实验的常见装置及常见问题分析王 猛 (安徽省宿州市第二中学安徽宿州234000 )作为高考生物的核心主干知识内容之一, 光合作 用几乎年年必考, 所占分值往往也较多。在平时的教 学活动中,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内容也是重难点之 一, 学生往往较难把握。光合作用的实验设计多数也 会借助一些装置来分析有关问题。 1 装置分析 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 将这个整体实 验装置分解成三个部分。如光 装置。选择什么样的结果检测装置与观察指标, 合作用的结果检测指标就有很多: 颜色检测、 放射性 检测、 气体气压变化检测等。图 1 装置即是通过小液 柱的移动进行气体气压检测。 2 例题解析 【例 1】 图 2 装置用来探究有关因素对光合作 用的影响, 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图 2 实验装置示意 图 1 实验装置示意 反应装置 (主体装置 ) 1.1 要清晰整个装置的反应主体是哪一个以及它能 够发生什么反应, 以此了解将要研究的问题、 基本原 故掌握了这个装置就抓住了 理以及重要的注意事项。 整个实验的核心。 1 装置中的植物幼苗即是主体反 图 应装置, 它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因此, 光合 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有关知识内容将会呈现在脑海中, 产物、 外界 一些重要的因素就需要十分注意, 如原料、 条件等。 1.2 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包括实验自变量和无关变量控制装置。 该装置将告诉怎样改变和控制自变量以及怎样平衡 若研究光照强度对光 或消除无关变量。图 1 装置中, 合作用的影响, 那么, 光源即是自变量控制装置, 可以 通过改变光源的远近或强弱达到控制目的。 在一些情 况下, 烧杯中的溶液成分可以成为无关变量的控制装 置, 如仍要研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那么烧 杯中放置 CO2 缓冲液即可满足装置内 CO2 保持稳定, 从而避免其对光合作用造成影响。 1.3 结果检测装置 结果检测装置是用以明确衡量实验结果指标的 (1 如果用图 2 装置来研究光照强度和光合作 ) 用速率的关系, 且测量指标是 O2 含量的变化, 则需要 对此装置进行适当修改, 具体修改措施是 。为使测得 O2 的变化量更精 确, 还应该再设置一对照装置, 对照装置应该 。 (2 影响该实验结果的因素还有 ) 。 (3 以测定的 CO2 吸收量和释放量为指标, ) 研究 温度对植物幼苗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 所得结 果如表 1 所示:表1 实验结果记录项目 光照条件下 CO2 吸 收量/mg h-1 ?5℃ 10℃ 15℃ 20℃ 25℃ 30℃ 35℃ 1 1.8 2.5 3.2 1 3.7 2.3 3.5 3 3 3.5黑暗条件下 CO2 释 0.5 放量/mg h-1 ?0.75 0.82① 温度在 25~30℃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 量逐渐 。 一 ② 假设细胞呼吸昼夜不变,植物在 25 ℃时, 则一昼夜积累的有机物的量 昼夜中给植物光照 15 h, 为 mg(用 CO2 量表示)。49 解析: 本题即为研究光合作用有关问题的常见密 闭装置。 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均有密切关系的气体 若以 O2 含量变化为衡量指标, 需排除 是 CO2 和 O2, CO2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即保持装置内 CO2 含量稳 定, 故使用 CO2 缓冲液或 NaHCO3 溶液。由于是密闭 装置, 所以内部的气压往往还会受到一些物理因素的 影响, 如温度等引起的气体体积的膨胀或收缩。这种 情况下, 对照组应通过一定设置来平衡物理因素的影 响, 一般以死亡材料作对照实验。影响光合作用的因 素有很多, 如光照、 2、 水、 有机物 CO 温度、 矿质元素等。 制造量是光照下的积累量与呼吸量的和,故逐渐增 一昼夜的积累量等于光合作用制造量减去细胞呼 加。 吸消耗量, 15× 即 (3.7+2.3 -24×2.3=34.8。 )答 案 :(1) 将 蒸 馏 水 换 成 等 量 的 CO2 缓 冲 液 或3 演练提升 1. 某实验小组将玉米幼苗置于一密闭容器内, 测定温度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 (用容器内 。实验结果如下 “+” ( 表示增加, CO2 的变化量表示) “-” 表示减少 ,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表1 温度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温度 ) (℃ 适宜光照 黑暗10 -12 +615 -17 +1120 -23 +1825 -26 +2530 -35 +3535 -26 +4040 -24 +3245 -15 +20NaHCO3 溶液 放置同样的死亡植株和等量的 CO2 缓冲液或 NaHCO3 溶液,其余条件均相同 (2 ) 光照强度、温度等 (3 ) 增加 34.8 拓展分析: 此类装置为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研究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装置, 对于此类题型分析时应 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光照强度―― ― (1 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及控制。 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进而影响光合作用 一般可以通过改变光源的远近或强弱达到控 的过程。 ―直接影响光合作用 制光照强度的目的。CO2 浓度―― 的暗反应阶段, 进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过程。一般可以 通 过 CO2 缓 冲 液 或 NaHCO3 溶 液 、 NaOH 溶 液 控 制 ―主要影响酶的活性, 从 CO2 的浓度或有无。温度―― 而影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2 烧杯中的常用溶液及作用。 ) 蒸馏水―― ―不影 响装置内的变化, 常作为对照设置, 液滴的移动表示 光 合 作 用 和 细 胞 呼 吸 气 体 变 化 的 差 值 。 NaOH 溶 ―吸收 CO2,使装置中无 CO2,液滴的移动表示 液―― O2 的含量变化。 2 缓冲液或 NaHCO3 维持装置内的 CO 液滴的移动表示 O2 的含量变化。 CO2 平衡, (3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 ) 绿色植物的叶 肉细胞往往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细胞呼吸, 实验 要掌握它们的发生条件和反应式。在无光照时, 装置所测得的数据表示植物的细胞呼吸,有光照时, 所测得的数据表示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差值, 即净 光合作用。与此有关的几种表示式: 总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 (光照下测得 ) (黑暗下测得 ; ) +细胞呼吸强度 有机物制造量=有机物积累量+细胞呼吸消耗量; CO2 固定量=CO2 吸收量+细胞呼吸产生量; O2 产生量=O2 释放量+细胞呼吸消耗量。 50A. 由表中数据可知,光合作用酶和细胞呼吸酶 的最适温度相同 B. 在适宜光照下, 35℃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 率 在适宜光照下, 最有利于植物生长 C. 由表可知, 的温度是 30℃ 叶肉细胞内无 ATP 的形成 D. 在黑暗情况下,答案:C。数量相等的甲、 乙两个品种的大 2. 将长势相同、 豆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 在光 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定时测定玻璃 照、 罩内的 CO2 含量, 结果如图 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是 ( )CO2 含量(mg/L)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甲 乙1020304050时间 /min图3玻璃罩内 CO2 的变化曲线A. 甲植株比乙值株固定 CO2 的能力强 B. 0~20 min 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 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光照 C. 0~25 min 期间乙植株释放 O2 速率的变化趋 势是增强 D. 30~45 min 期间两个玻璃罩内 CO2 含量相对 稳定的原因是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相等答案:D。3. 图 4 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度的装置,在密封 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 试管内气体 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玻璃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移动 测得的气体体 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 积如图 4 乙所示。 (1 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 ) 呼吸提供的 CO2 外, 植物还需从外界吸收 CO2 mL。 (3 如果将试管中的 CO2 缓冲液改为水, ) 则实验 测得的数据指标是 值。 (4 若将材料换作小麦种子,液滴向 ) 移 动, 原因是 。 一段时间后液滴不再移动, 原因是 。 (5 指出该实验的无关变量 )答案:(1) 相同 (4 ) 左 碳被吸收 氧气图 3 实验装置及实验曲线 当光照强度由 0 渐变为 2.5 klx 时 (不同 置。实验时, 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 ,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 ) 初始标记的 位置处; 试管内变化的气体是 。 (2 若光照强度为 15 hlx, 1 h 光合作用产生 ) 则 的气体量为 mL。若此时植物叶片的呼吸商 (释放 CO2/吸收 O2 为 0.8, ) 那么植物光合作用除自身(至少答两点)。 (2) 200 160(3) 释放的二氧化碳与吸收氧气量的差 只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 装置内氧气被消耗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被吸收 (5) 温度,微生物,物理因素等!!!!!!!!!!!!!!!!!!!!!!!!!!!!!!!!!!!!!!!!!!!!!!! (上接第 16 页 ) 有没有实质提高? 2 教学的思考 利用教材, 针对性训练 2.1 教师要传授方法技能, 对学生能力培养重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针对近 年来高考填空题文字信息量比较大的情况, 教学中教 师要指导学生抓住核心内容, 用笔勾勒出来, 突出关 键词认真推敲, 精确定位考查知识点, 锻炼学生快速 平均用力、 耗费 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避免漫无目的、 时间。 教材中有许多供学生阅读的资料分析, 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利用, 既可以给学生获得信息又得以锻炼 的机会, 找出材料说明的知识, 有目的的训练, 在潜移 默化中学生能力得以提升。 试卷讲评中多让学生叙述考题的核心考点 (即知 识点 , ) 鼓励学生用简短语言表达题意, 这样教师可以 了解学生思考和理解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 学生就能 还能锻炼学生的表达和理解能力。考试时, 够在短时间内提高考题对应知识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图表的理解, 识别和绘 2.2 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图解、 制 图表信息处理 近三年来江苏高考试卷中有图像、 所以教师首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题都在 50%左右, 对图像、 图表等资料信息处理, 要指导学生重点识图。 有些图解其实就是知识的 “压缩包” 里面包含了大量 知识及其相关联系, 对图像进行深入剖析, 挖掘图中 包含的知识内涵及外延, 促使学生对知识综合和深化 “中心法则” 里面包含了 DNA 理解, 能够迁移运用。如 和 RNA 的自我复制、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中转录和 以 翻译、 DNA 为遗传物质的生物遗传信息流动方式、 以 RNA 为遗传物质的生物遗传信息流动方式等大量 的信息都在一张简图上。 再者教学中教师可将抽象复杂的知识以图像的 非 形式给学生直观的表现出来,“同源染色体分离, 如 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 “ , 自由组合” 学习了 等, “基因在染色体上” 内容后, 可以 用同一张图表示出这两句话,便于学生简化记忆, 知 识归类联系和理解。 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多元化的解题策略, 指导学 生要善于根据提供的信息快速准确画图。 尤其在解题 15 时如 “用 N 标记一个 DNA 分子, 放在含有 14N 的培 养基中复制三次,则含有 15N 的 DNA 分子占全部 可以用 DNA 分子和占全部 DNA 单链的比例依次是” 线段来表示 DNA 的复制,立刻让文字转变成形象的 图像, 学生解题就能够方便迅速。将教材中的某些文 字叙述, 让学生用简图勾勒出知识内在关联, 如概念 平时多加强指导性训练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 图。 力。 高考试卷中的图表、 图像往往是源于教材, 又不 同于教材, 源于教材中图形的改编或将教材中文字信 在整合考查的知识点中增添了新的信 息转化为图像。 析图的能力。 这就提醒教师 息, 以此来考查学生识图、 在教学中注意对教材中出现的图形要让学生识别清 相似 楚, 明确理解图表所展示的知识; 教材中相关联、 的图形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分析对比, 如有丝分裂和减 数分裂中分裂图像, 寻 DNA 和染色体变化曲线图等, 找区别和联系, 促使学生理清思路, 加强对比性记忆。5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叶片与光合作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