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里可以喝白开水吗里含有二氧化碳吗

在学习NaOH的性质时,老师将CO2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同学们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CO2和NaOH发生反应了吗?探究活动从这个疑问开始.(1)明明同学认为两者发生了反应,他设计了一种方案,如图所示,加入适量NaOH溶液后,他可观察到的小气球的变化是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2)另一位同学认为这个方案还不足以证明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因为NaOH溶液中有水,二氧化碳又能溶于水.为使实验方案更完善,你认为还需要做什么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乐乐题库
& 证明碳酸盐知识点 & “在学习NaOH的性质时,老师将CO2通入...”习题详情
105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0.0%
在学习NaOH的性质时,老师将CO2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同学们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CO2和NaOH发生反应了吗?探究活动从这个疑问开始.(1)明明同学认为两者发生了反应,他设计了一种方案,如图所示,加入适量NaOH溶液后,他可观察到的小气球的变化是气球胀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CO2和NaOH反应使瓶内气压减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2NaOH=Na2CO3+H2O.(2)另一位同学认为这个方案还不足以证明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因为NaOH溶液中有水,二氧化碳又能溶于水.为使实验方案更完善,你认为还需要做什么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在学习NaOH的性质时,老师将CO2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同学们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CO2和NaOH发生反应了吗?探究活动从这个疑问开始.(1)明明同学认为两者发生了反应,他设计了一种方案,如图所示,加...”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氢氧化钠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生成的碳酸钠可以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也可以与含钙离子或钡离子的物质结合产生沉淀.
解:(1)氢氧化钠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气体被消耗,导致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鼓起,所以本题答案为:气球胀大,CO2和NaOH反应使瓶内气压减小,CO2+2NaOH=Na2CO3+H2O;(2)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的碳酸钠可以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也可以与含钙离子或钡离子的物质结合产生沉淀,要证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只需证明生成了碳酸钠即可,所以本题答案为: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或Ca(OH)2溶液);或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或取两个同样的试剂瓶充满CO2后,注入同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比较气球胀大的程度等.
本题考查了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以及碳酸盐的检验,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品是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在学习NaOH的性质时,老师将CO2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同学们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CO2和NaOH发生反应了吗?探究活动从这个疑问开始.(1)明明同学认为两者发生了反应,他设计了一种方案,如...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在学习NaOH的性质时,老师将CO2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同学们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CO2和NaOH发生反应了吗?探究活动从这个疑问开始.(1)明明同学认为两者发生了反应,他设计了一种方案,如图所示,加...”主要考察你对“证明碳酸盐”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证明碳酸盐
【知识点的认识】证明碳酸盐(CO32-检验方法),就是设法检验出某盐中含有CO32-.通常的检验方法是,使用稀盐酸(或稀硫酸)和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之.具体方法是,先取少量的待检物于试管中,再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振荡,若有气泡生成,并且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或将沾有澄清的石灰水的玻璃片,放在试管口,使气体与澄清的石灰水接触)后,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盐中含有CO32-,是一种碳酸盐.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让学生思考探究后,检验出某盐中含有CO32-;或者是表达检验时的反应现象;或者是通过检验时的反应现象与其它物质区分鉴别开来;或者是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或者是根据检验结果反推所滴加的试剂等.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的能力,以及使用稀盐酸(或稀硫酸)和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碳酸盐的能力,或者是表达检验时的反应现象的能力,或者是通过检验时的反应现象与其它物质区分鉴别的能力,或者是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的能力,或者是根据检验时的反应现象或结果反推所滴加试剂的逆向思维能力等.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检验时所用的试剂及其反应的现象等.然后,根据实验、问题情景信息,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示等,细心地进行探究解答.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检验时的反应现象或结果,来反推断所滴加试剂的名称、分析错误及实验误差等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写、配、标、注”这四个步骤正确的地书写,切不可丢三落四.
与“在学习NaOH的性质时,老师将CO2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同学们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CO2和NaOH发生反应了吗?探究活动从这个疑问开始.(1)明明同学认为两者发生了反应,他设计了一种方案,如图所示,加...”相似的题目:
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研究课题:探究热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查阅资料: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天然水中一般都含有Ca2+、Mg2+、HCO十-等离子,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碱等的混合物).同时,他们还查阅到下列有关物质的溶解性:
Ca(HCO十)2
Mg(HCO十)2
微溶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2和&&&&,可能含有Ca(OH)2和&&&&.设计方案:(六)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取你层清液加入&&&&,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无Ca(OH)2.(2)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一步确定水垢中含有碳酸盐的成分.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组装仪器,将90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某酸溶液;②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见下列曲线);③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④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⑤重复③和④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讨论:a.步骤①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所加的酸溶液是&&&&.b.装置Ⅱ的作用是&&&&;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时,装置Ⅰ的作用是&&&&.c.研究性小组的同学通过简单计算,认为水垢中一定含有MgCO十,理由是&&&&.实验结论:通过你述探究可知:水垢的主要成分有&&&&.
已知干燥剂“碱石灰”的成份是:CaO和NaOH,在潮湿的空气中极易变质.某7组的同学对实验室中一瓶放置已久的“碱石灰”进行了如下的探究:(下)甲同学猜想:样品只与空气中的水蒸汽发生了作用,则NaOH会&&&&;CaO会变质,其反应的类型为&&&&反应.(2)乙同学猜想:
样品含碳酸盐
取少量样品,滴加盐酸
无气泡放出
样品中含有Na2CO3,且还含有CaO、Ca(OH)2、CaCO3中的一种
(下)&&&&(2)&&&&
(下)&&&&;(2)有气泡放出
猜想b成立(3)丙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图中操作②的名称是&&&&,操作①、②都要用到玻璃棒,其中操作①玻璃棒的作用是&&&&;从操作③的现象分析,溶液D中含有的物质是&&&&.
一瓶氢氧化钠溶液因长期在空气里敞口放置而变质,写出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变质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学习NaOH的性质时,老师将CO2通入...”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厨房是同学们的家庭实验室,可以利用许多生活用品进行实验探究.下列实验只利用厨房中的物品不能完成的是&&&&
2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3小勇同学在参加化学兴趣小组的活动中,看到了老师表演的一个魔术.化学老师用手拍打一种神奇的包装袋,将袋掷在地上,袋会突然爆开,并伴随“啪啪”响声,有你量气泡涌出.老师讲解袋内有一包固体和一包无色液体,混合后能产生初中常见的一种气体.(u)小勇猜想:气体也许是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中的一种.若是氧气,袋内可能含有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二氧化锰,其化学方程式为&&&&.2H2O+O2↑;若是氢气,袋内可能是金属锌与稀硫酸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这种反应的基本类型是&&&&.若是二氧化碳,可能是含CO22-或HCOt-的盐与酸溶液反应.他又打开-个新的包装袋样品,发现里面有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无色液体.[猜想与验证]猜想:无色液体为酸.验证: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水和该无色液体,各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遇水不变色,遇该无色液体变红.实验的初步结论:无色液体为酸(2)猜想:袋内白色固体为含COt2-或HCOt-的盐验证:请运用你初中所学知识,帮助他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主要实验装置
主要操作步骤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目的
在瓶中加入少量白色固体,再加入适量水,振荡,静置&
白色固体溶解&
验证白色固体是否可溶&
(u)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打开活塞,放出适量溶液后,关闭活塞.(2)&&&&&&&&.
&(u)有你量气泡产生(2)&&&&&&&&.
验证生成气体的成分&
实验初步结论:白色固体是可溶的含COt2-或HCOt-的盐&
该知识点易错题
1为验证并除去NaCl晶体中含有少量的Na2CO3和Na2SO4两种杂质,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知:若两种盐溶液混合,有沉淀产生,则该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请回答:用化学式填写:M&&&&,B&&&&,C&&&&,N&&&&;溶液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2小卫同学在课外阅读得得知:草木灰(柴草燃烧后的剩余物)得含有K2CO;从草木灰得提取K2CO3与粗盐的提纯的方法相同.(3)如何确定草木灰得含有碳酸盐?&&&&.(2)从草木灰得提取K2CO3的主要实验步骤有&&&&在实验得,必须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有(写出其得两种)&&&&.
3某固体可能含有Ca(NO3)2、Na2SO4、Na2CO3、FeCl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对其进行如下实验:①取9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固体完全溶解成无色透明溶液②取9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③取②所得溶液9量,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对原固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在学习NaOH的性质时,老师将CO2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同学们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CO2和NaOH发生反应了吗?探究活动从这个疑问开始.(1)明明同学认为两者发生了反应,他设计了一种方案,如图所示,加入适量NaOH溶液后,他可观察到的小气球的变化是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2)另一位同学认为这个方案还不足以证明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因为NaOH溶液中有水,二氧化碳又能溶于水.为使实验方案更完善,你认为还需要做什么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在学习NaOH的性质时,老师将CO2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同学们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CO2和NaOH发生反应了吗?探究活动从这个疑问开始.(1)明明同学认为两者发生了反应,他设计了一种方案,如图所示,加入适量NaOH溶液后,他可观察到的小气球的变化是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2)另一位同学认为这个方案还不足以证明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因为NaOH溶液中有水,二氧化碳又能溶于水.为使实验方案更完善,你认为还需要做什么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相似的习题。碱式碳酸铜加热生成氧化铜,水,二氧化碳,碱式碳酸铜中一定含有什么元素?
碱式碳酸铜加热生成氧化铜,水,二氧化碳,碱式碳酸铜中一定含有什么元素?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生成物中的所有元素都包括,根据元素守衡,因为它是分解反应,生成物中所有元素都来自碱式碳酸铜,所以全都有
Cu、C、O、H
根据元素守恒,一定含有Cu,H,O,C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化学领域专家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填仪器字母)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2)在制取过程中,小雨同学选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①____,②____,③____(写出其中3条).(3)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上图所示的H装置和I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气体→____→F.(4)在实验室中制取氢气,发生装置与制二氧化碳的相同,收集方法可采用____(填“向上”或“向下”)排空气法.-乐乐题库
&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知识点 & “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习题详情
12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2.5%
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ABCD或ACE(填仪器字母)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2)在制取过程中,小雨同学选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①装置漏气,②药品量不足,③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未伸入液面下(写出其中3条).(3)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上图所示的H装置和I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气体→c→d→a→b→F.(4)在实验室中制取氢气,发生装置与制二氧化碳的相同,收集方法可采用向下(填“向上”或“向下”)排空气法.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填仪器字母)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2)在制取过程中,小雨同学选用F...”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药品量不足(稀盐酸或石灰石不足);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未伸入液面下.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上图所示的H装置和I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要注意先除杂质再干燥,并且长进短出,因此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气体→c→d→a→b→F即可;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解:(1)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因此用到的仪器有:ABCD或ACE;故答案为:ABCD;CaCO3+2HCl═CaCl2+H2O+CO2↑(2)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药品量不足(稀盐酸或石灰石不足);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未伸入液面下;故答案为:①装置漏气 ②药品量不足(稀盐酸或石灰石不足)③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未伸入液面下(3)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上图所示的H装置和I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要注意先除杂质再干燥,并且长进短出,因此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气体→c→d→a→b→F即可;故答案为:c→d→a→b (4)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向下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填仪器字母)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2)在制取过程中,小雨...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填仪器字母)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2)在制取过程中,小雨同学选用F...”主要考察你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知识点的认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其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反应来制取.其反应原理是CaCO3+2HCl=CaCl2+CO2↑+H2O.其制取装置如图所示: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分别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要小心,不可用力太大,切不可将反应器按在桌子上用力塞橡皮塞,并且,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详见4K: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加入固体药品;详见48:固体药品的取用)→倒(倒入液体药品;可参见49:液体药品的取用,但是还要注意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浸在液面下)→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固定时从试管的底部插入,夹在其中上部,先用捏住铁夹,再旋动铁夹上的螺丝,但不可用力过猛;当用锥形瓶作反应器时,此步可省)→收集(用排水法;导管要伸到集气瓶的底部,且瓶口还要盖上玻璃片). 还有,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是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而验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说明瓶内已收集满二氧化碳.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让学生来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操作步骤及其注意事项,以及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等.命题的方式可能是选择或填写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步骤、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等,可能是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打乱顺序后让学生重排,也可能是给出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让学生来评价之,还可能是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来推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或提出改进方案,或者是根据实验过程中的意外情况来反推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步骤和注意点中的错误,以及改进方案等等.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根据题意或给出的实验示意图,让学生来选择或填写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操作步骤,以及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画出、分析、评价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或部分装置的示意图),以及据此推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或提出改进方案,或者是根据实验过程中的意外情况来反推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步骤和注意点中的错误,以及改进方案等.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步骤、装置示意图及其中仪器(如上图中的标号a、b等)的名称、注意事项等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信息,或者是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心地探究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填写或评价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或者画出、选配、评价装置示意图(或部分装置的示意图),等等. 另外,有时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示意图或实验步骤来推断制取的反应原理、回答常见仪器的名称和有关操作的理论依据(即有关操作的原因),或者改良某一装置示意图等;有时还会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发生的意外情况来推断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操作注意事项及改进方案等.
与“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填仪器字母)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2)在制取过程中,小雨同学选用F...”相似的题目: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检验氧气的性质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室制取一瓶二氧化碳
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A.&&&&,B.&&&&.(2)若要组装一套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可选择上图中的&&&&(填标号).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用该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应选择的药品是&&&&.(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你认为还需增加的仪器是,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应方程式:&&&&&K2MnO4+MnO2+O2↑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填“a”或“b”)端导入.(4)要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可选择&&&&.(填序号)A.无色酚酞试液B.紫色石蕊试液C.澄清石灰水D.燃着的木条.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装置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MnO4+MnO2+O2↑.制取时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熄灭酒精灯&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⑥从水槽中移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在实验室中,同学们用如图装置制取纯净的C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查阅资料]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HCl而不吸收CO2.
2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3下列反应常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常用方法是&&&&
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中的错误共有&&&&
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填仪器字母)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2)在制取过程中,小雨同学选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①____,②____,③____(写出其中3条).(3)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上图所示的H装置和I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气体→____→F.(4)在实验室中制取氢气,发生装置与制二氧化碳的相同,收集方法可采用____(填“向上”或“向下”)排空气法.”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填仪器字母)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2)在制取过程中,小雨同学选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①____,②____,③____(写出其中3条).(3)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上图所示的H装置和I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气体→____→F.(4)在实验室中制取氢气,发生装置与制二氧化碳的相同,收集方法可采用____(填“向上”或“向下”)排空气法.”相似的习题。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 题目详情
可以插入公式啦!&我知道了&
将足量混有水蒸气的二氧化碳气体依次通过下列方框中所示物质.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A、D处所发生的实验现象:
A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写出A、B、C、D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CO2+H2OTH2CO3,B
2CO CO2+C2CO,C
2Fe+3CO2 Fe2O3+3CO2Fe+3CO2,D
CO2+Ca(OH)2TCaCO3↓+H2O.
正在获取……
(注:此处只显示部分答案,可能存在乱码,查看完整答案不会有乱码。)
解:(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和木炭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将灼热的氧化铁还原成铁,同时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A处所发生的实验现象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处所发生的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A处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H2OTH2CO3;B处是二氧化碳和木炭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2CO;C处是一氧化碳和灼热的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2Fe+3CO2;D处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TCaCO3↓+H2O.
故填:CO2+H2OTH2CO3;CO2+C2CO;Fe2O3+3CO …(点击上面的蓝色链接“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字样可以查看完整答案)
在线视频课程推荐
老 师:全国特高级教师
老 师:全国骨干教师
老 师:全国高级教师
老 师:全国高级教师
我来说一句
(7加3教育欢迎您!)
您的支持是我们工作的动力!
页面执行时间:15.625毫秒
(注册即可)
初中免费课程
- 帮助中心 -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合肥?7加3家教网
皖ICP备110137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水里有白色沉淀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