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一轻绳一端固定在o点通过定滑轮,用一水平力f拉物体a使之向右运动

对图要怎样进行受力分析啊?
对图要怎样进行受力分析啊? 5
详细点哈!
总之就是四大力
其他回答 (3)
分析过程水平面上的物体  1.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木块静置于桌面上,木块受两个力作用。一是受地球的吸引而受到重力G,方向竖直向下;另一个是木块压在桌面使桌面发生极微小的形变,桌面对木块产生支持力N,方向竖直向上。如图1-8所示&&图1-8,因木块是静止的,所以G和N是作用在木块上的相互平衡的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受力分析也可以运用假设法。即假设某力不存在,看看对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产生影响。若无影响,则该力不存在。  原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木块,除受重力G和支持力N的作用外,还受到滑动摩擦力f的作用。滑动摩擦力f的方向与木块运动方向相反。木块受力图如图1-9所示。木块受空气阻力的方向跟木块运动方向相反。空气阻力的大小踉物体的运动速度,以及物体的横截面大小有关。如果用水平的绳拉木块前进,木块除受重力G,支持力N和滑动摩擦力f的作用外,还受到绳的拉力F,木块共受四个力,如图1-10所示。&&图1-9&&图1-10在斜面上运动的物体  2.在斜面上运动的物体:如图1-11所示,一木块沿斜面下滑,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木块压斜面,斜面发生形变而对木块产生支持力N,方向垂直于斜面并指向被支持的木块。木块还受到与其运动方向相反,沿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f。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使物体沿斜面加速下滑而不存在一个独立于重力之外的所谓“下滑力”。&&图1-11一轻绳通过定滑轮  3.一轻绳通过定滑轮,用一水平力F拉物体A使之向右运动,B落于A上,其间的摩擦系数为μ1,A与桌面间摩擦系数为μ2,不计空气阻力,分析A、B所受的力。如图1-12所示。&&图1-12&&图1-13先研究物体A。如图1-13所示。A受地球吸引力 (向下),与A接触的有人、物体B、绳、桌面、空气。分析得:人对A的拉力 (向右),B对A的正压力&(向下),B给A的摩擦力 (向左),绳的拉力 (向左),桌面对A的正压力 (向上,也叫支持力),桌面施于A的摩擦力 (向左)。其次,以物体B为研究对象。如图1-14所示。&&图1-14B受地球的引力 (向下),与B接触的有物体A、绳和空气。A对B的正压力 (向上),A对B的摩擦力 (向右),绳子的拉力 (向左)。  注意: 与 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与 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而f1=μ1N1,f2=μ2N2。  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尽管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重物对地面的压力与物体的重力在数值上相等,但在某些场合下,压力并不等于重力。产生重力作用不一定要两物接触,而压力则必须要两物接触才能产生。还应讲明的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就不等于物体的重力。当斜面上的物体下滑时,重力G分解为沿斜面平行的分力F1和沿斜面垂直的分力F2。F1可称为下滑力,F2称为正压力。编辑本段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过程简介  1.受力分析: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物理情景中所受外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这就是受力分析。  2.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系统.  (2)隔离: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隔离出来。  (3)画受力图: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受力分析.一般先分析重力;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弹力和摩擦力;最后再分析其它场力。在受力分析的过程中,要边分析边画受力图(养成画受力图的好习惯).只画性质力,不画效果力。  (4)检查:受力分析完后,应仔细检查分析结果与物体所处状态是否相符.注意事项  ①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不分析对其它物体所施加的力。切记不要把作用在其它物体上的力错误的认为“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②只分析按性质命名的力,不分析按效果命名的力(下滑力、向心力、回复力)。  ③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出施力物体,以防多分析出某些不存在的力。  ④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作为物体所受的力。  1. 明确研究对象  进行受力分析前,要先弄清受力的对象。我们常说的“隔离法”、“整体法”,指的是受力的对象是单个物体,还是由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对于连接体,在进行受力分析时,往往要变换几次研究对象之后才能解决问题。  例1&如图1所示,人重600N,平板重400N,人要拉住平板,他必须用多大的力?(滑轮重可忽略)  图1  分析&先以定滑轮下方的各物体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这一整体受力如图2甲所示,由平衡条件得  ,  解得 。  再以动滑轮为研究对象,它的受力情况如图2乙所示,由平衡条件得  ,  所以 。  图2  有时候,选取所求力的受力物体为研究对象,却很难求出这个力,这时可以转移对象,选取这个力的施力物体为研究对象,求出它的反作用力,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求出所求力。  例2&两个物体A、B,质量分别为M和m,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如图3所示,不计摩擦,则A对绳的作用力的大小与地面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分别为()  A. mg, B. mg,Mg  C. ,mg D.  图3  分析&A和B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它们受力平衡。  先取B为研究对象,它受重力和绳的拉力作用,由二力平衡有F=mg。  B对绳的拉力与绳对B的拉力大小相等,也为mg。同理可得,A拉绳的力与B拉绳的力大小相等,因此绳对A的拉力大小也是mg。  再分析A的受力情况,它受到重力Mg、地面支持力F1和绳对A的拉力F2三力作用,由受力平衡有  ,  则 ,选A。  2. 有序地分析受力  同学们要养成按一定的步骤进行受力分析的习惯,这样可以避免漏力或添力。一般分三步走:先分析重力,然后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分析接触力,如弹力、摩擦力等,最后分析电场力、磁场力等。  确定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有三个常用的方法:  (1)假设法;  (2)根据运动状态判断受力情况;  (3)用牛顿第三定律。  例3&如图4所示,竖直墙壁光滑,分析静止的均匀木杆受到哪几个力作用?  图4  分析&首先杆受到重力G的作用,作用点在杆的中点。  其次,杆和其它物体(墙和地面)有两个接触点。墙对杆有垂直于墙的弹力F1,地面对杆有垂直于地面的弹力F2。由于竖直墙壁光滑,所以墙对杆没有摩擦力作用,而地面对杆是否有摩擦力?方向如何?这时可设想地面光滑,则杆的下端将向右滑,由此可确定有静摩擦力阻碍杆向右运动的趋势,的以此处有方向向左的静摩擦力。  例4&如图5所示,物体A置于物体B上,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B相连,在弹性限度范围内,A和B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往复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并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和B均做简谐运动。  B. 作用在A上的静摩擦力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C. B对A的静摩擦力对A做功,而A对B的静摩擦力对B不做功。  D. B对A的静摩擦力始终对A做正功,而A对B的静摩擦力始终对B做负功。  (06年江苏高考)  图5  分析&先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做简谐运动,由弹簧弹力提供回复力,即有  ,  得 。  然后以A为研究对象。A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由什么力来提供呢?显然只能是B对A的静摩擦力,所以  。  B对A的静摩擦力随着A的运动有时做正功,有时做负功。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A对B也有静摩擦力,这个力也是有时做正功,有时做负功。故选A、B。  3. 认真地检查  作完受力分析后还要认真地检查,看看所画出的每个力能否都找出施力物体,能否都找出反作用力,能否使研究对象处于题中所给的运动状态。  例5&如图6所示,A的质量 ,B的质量 ,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B与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A由水平细绳拉住,问至少用多大的力F才能把B从A下拉出?(g取10N/kg)  图6  错解&B受A的摩擦力 ,  B受地面的摩擦力 ,  所以水平拉力 。  分析&以上解答忽略了A对B有压力作用,在计算B与地面之间的压力时出错。  正解&以B为研究对象。  在竖直方向,有重力 、A对B的压力 和地对B的支持力 ,三力关系是  。  在水平方向,有拉力F、A对B的摩擦力 和地对B的摩擦力F2,拉力F的最小值 。  又因为 ,  ,  所以F=19N。  例6&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7所示。力F作用后()  A. 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N。  B. 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N。  C. 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  D. 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  (06年北京高考)  图7  分析&分别对A、B作受力分析如图8:  图8  A、B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分别为  ,  ,  弹簧对A、B的弹力分别为 。  所以当力F=1N作用在B上时,A、B系统仍处于静止状态,A、B所受到的静摩擦力分别为 。  故选C。
一重二弹三摩擦(四就是其他力,在磁场或电场等中才有),1重力竖直向下,2弹力垂直于斜面向上,3摩擦力平行于斜面,与相对运动或趋势方向相反。在判断力是否存在应注意:1。重力大都不可忽视,除非题目说明或微观粒子。2。要接触才有可能有正压力和摩擦力。
先考虑接触力,不要忘了电场力,力不能有重复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理工学科领域专家如图所示,一辆卡车后的拉绳通过定滑轮用力F拉位于粗糙斜面上重为G的木箱,使之沿斜面加速向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木箱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F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动能B.木箱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重力势能C.F、G和Ff对木箱做的功代数和等于木箱增加的动能D.F和Ff对木箱做的功代数和等于木箱增加的机械能查看本题解析需要普通用户:1个优点。用户与用户即可查看。如图所示,顶端装有光滑定滑轮的斜面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通过轻质细绳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将物体B缓慢拉动一定的距离(斜面体与物体A始终保持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如图所示,顶端装有光滑定滑轮的斜面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通过轻质细绳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将物体B缓慢拉动一定的距离(斜面体与物体A始终保持
如图所示,顶端装有光滑定滑轮的斜面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通过轻质细绳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将物体B缓慢拉动一定的距离(斜面体与物体A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水平力F逐渐变大B.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逐渐变大C.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逐渐变大D.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逐渐变大
试题分析:如图所示,对B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则
,θ增大,则水平力F随之变大.将A、B两物体与斜面体看成一个整体,由于斜面体与物体A仍然保持静止,拉力F增大,则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因为整体竖直方向并没有其它力,故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应该没有变;在这个过程中尽管绳子张力变大,但是由于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故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的情况无法确定.故A、D正确,B、C错误.当前位置:
>>>如图所示,在一个水平向右运动的质量为M的车厢内,用一定滑轮通过..
如图所示,在一个水平向右运动的质量为M的车厢内,用一定滑轮通过一轻绳悬挂A、B两个物体。A的质量为,B的质量为,且,B的悬绳在竖直方向上,A的悬绳向左偏离竖直方向θ角。两物体与车厢相对静止,滑轮的质量不计,求车厢地板对B物体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大小。&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以A为研究对象,设小车加速度为a,绳的拉力为T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所示,在一个水平向右运动的质量为M的车厢内,用一定滑轮通过..”主要考查你对&&牛顿第二定律&&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牛顿第二定律
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表达式F=kma。在国际单位制中,k=1,上式简化为F合=ma。牛顿这个单位就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使质量是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做1N(kg·m/s2=N)。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①模型性牛顿第二定律的研究对象只能是质点模型或可看成质点模型的物体。②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物体的加速度是力这一外因和质量这一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③矢量性合外力的方向决定了加速度的方向,合外力方向变,加速度方向变,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一致。其实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形式就是矢量式。④瞬时性加速度与合外力是瞬时对应关系,它们同生、同灭、同变化。⑤同一性(同体性)中各物理量均指同一个研究对象。因此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首先要处理好的问题是研究对象的选择与确定。⑥相对性在中,a是相对于惯性系的而不是相对于非惯性系的,即a是相对于没有加速度参照系的。⑦独立性F合产生的加速度a是物体的总加速度,根据矢量的合成与分解,则有物体在x方向的加速度ax;物体在y方向的合外力产生y方向的加速度ay。牛顿第二定律分量式为:。⑧局限性(适用范围)牛顿第二定律只能解决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不能解决物体的高速运动问题,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与微观粒子。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1.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可以以某一个质点作为研究对象,也可以以几个质点组成的质点组作为研究对象。设每个质点的质量为mi,对应的加速度为ai,则有:F合=对这个结论可以这样理解:先分别以质点组中的每个质点为研究对象用牛顿第二定律:,将以上各式等号左、右分别相加,其中左边所有力中,凡属于系统内力的,总是成对出现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矢量和必为零,所以最后得到的是该质点组所受的所有外力之和,即合外力F。。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同时还应该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包括速度、加速度),并把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在受力图旁边表示出来。 (3)若研究对象在不共线的两个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一般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解题;若研究对象在不共线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一般用正交分解法解题(注意灵活选取坐标轴的方向,既可以分解力,也可以分解加速度)。 (4)当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的小同阶段受力情况有变化时,那就必须分阶段进行受力分析,分阶段列方程求解。2.两种分析动力学问题的方法: (1)合成法分析动力学问题若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产生加速度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两个力的合力方向就是加速度方向。特别是两个力互相垂直或相等时,应用力的合成法比较简单。 (2)正交分解法分析动力学问题当物体受到两个以上的力作用而产生加速度时,常用正交分解法解题。通常是分解力,但在有些情况下分解加速度更简单。 ①分解力:一般将物体受到的各个力沿加速度方向和垂直于加速度方向分解,则:(沿加速度方向),(垂直于加速度方向)。 ②分解加速度:当物体受到的力相互垂直时,沿这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分解加速度,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有时更简单。具体问题中要分解力还是分解加速度需要具体分析,要以尽量减少被分解的量,尽量不分解待求的量为原则。3.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的两类问题: (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解物体的运动情况解这类题目,一般是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根据物体的初始条件,应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运动的情况,即求出物体在任意时刻的位置、速度及运动轨迹。流程图如下: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解物体的受力情况解这类题目,一般是应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进而求出物体所受的其他外力。流程图如下:可以看出,在这两类基本问题中,应用到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而它们中间联系的纽带是加速度,所以求解这两类问题必须先求解物体的加速度。知识扩展:1.惯性系与非惯性系:牛顿运动定律成立的参考系,称为惯性参考系,简称惯性系。牛顿运动定律不成立的参考系,称为非惯性系。 2.关于a、△v、v与F的关系 (1)a与F有必然的瞬时的关系F为0,则a为0; F不为0,则a不为0,且大小为a=F/m。F改变,则a 立即改变,a和F之间是瞬时的对应关系,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同时改变。 (2)△v(速度的改变量)与F有必然的但不是瞬时的联系 F为0,则△v为0;F不,0,并不能说明△v就一定不为0,因为,F不为0,而t=0,则△v=0,物体受合外力作用要有一段时间的积累,才能使速度改变。 (3)v(瞬时速度)与F无必然的联系 F为0时,物体可做匀速直线运动,v不为0;F不为0时,v可以为0,例如竖直上抛到达最高点时。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所示,在一个水平向右运动的质量为M的车厢内,用一定滑轮通过..”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42258435326392150221914233882222846分析实例    实例一:水平面上的物体    1.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木块静置于桌面上,木块受两个力作用。一是受地球的吸引而受到重力G,方向竖直向下;另一个是木块压在桌面使桌面发生极微小的形变,桌面对木块产生支持力N,方向竖直向上。如图1-8所示,因木块是静止的,所以G和N是作用在木块上的相互平衡的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受力分析也可以运用假设法。即假设某力不存在,看看对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产生影响。若无影响,则该力不存在。原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木块,除受重力G和支持力N的作用外,还受到滑动摩擦力f的作用。滑动摩擦力f的方向与木块运动方向相反。木块受力图如图1-9所示。木块受空气阻力的方向跟木块运动方向相反。空气阻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运动速度,以及物体的横截面大小有关。    如果用水平的绳拉木块前进,木块除受重力G,支持力N和滑动摩擦力f的作用外,还受到绳的拉力F,木块共受四个力,如图1-10所示。    实例二:在斜面上运动的物体    2.在斜面上运动的物体:如图1-11所示,一木块沿斜面下滑,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木块压斜面,斜面发生形变而对木块产生支持力N,方向垂直于斜面并指向被支持的木块。木块还受到与其运动方向相反,沿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f。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使物体沿斜面加速下滑而不存在一个独立于重力之外的所谓“下滑力”。    实例三:一轻绳通过定滑轮    3.一轻绳通过定滑轮,用一水平力F拉物体A使之向右运动,B落于A上,其间的摩擦系数为μ1,A与桌面间摩擦系数为μ2,不计空气阻力,分析A、B所受的力。如图1-12所示。    先研究物体A。如图1-13所示。A受地球吸引力 (向下),与A接触的有人、物体B、绳、桌面、空气。分析得:人对A的拉力 (向右),B对A的正压力(向下),B给A的摩擦力 (向左),绳的拉力 (向左),桌面对A的正压力 (向上,也叫支持力),桌面施于A的摩擦力 (向左)。    其次,以物体B为研究对象。如图1-14所示。    B受地球的引力 (向下),与B接触的有物体A、绳和空气。A对B的正压力 (向上),A对B的摩擦力 (向右),绳子的拉力 (向左)。    注意:    f1与f1'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N1与N1'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而f1=μ1N1,f2=μ2N2。一般顺序    过程简介    1.受力分析的定义: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物理情景中所受的所有外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这就是受力分析。    2.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再分析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最后分析其他力。    3.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即确定受力分析的物体。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的物体,也可以是物体的系统组合。    (2)隔离物体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而分析物体受到的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等,检查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    (3)画出受力示意图: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受力分析.一般先分析重力;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弹力和摩擦力;最后再分析其它场力。在受力分析的过程中,要边分析边画受力图(养成画受力图的好习惯).只画性质力,不画效果力。    (4)检查受力分析是否有误:受力分析完后,检查画出的每一个力能否找出它的施力物体,检查分析结果能否使研究对象处于题目所给运动状态,否则,必然发生了漏力、多力或错力现象。注意事项    ①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不分析对其它物体所施加的力。切记不要把作用在其它物体上的力错误的认为“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②只分析按性质命名的力,不分析按效果命名的力(下滑力、向心力、回复力)。    ③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出施力物体,以防多分析出某些不存在的力。    ④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作为物体所受的力。    1. 明确研究对象    进行受力分析前,要先弄清受力的对象。我们常说的“隔离法”、“整体法”,指的是受力的对象是单个物体,还是由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对于连接体,在进行受力分析时,往往要变换几次研究对象之后才能解决问题。    有时候,选取所求力的受力物体为研究对象,却很难求出这个力,这时可以转移对象,选取这个力的施力物体为研究对象,求出它的反作用力,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求出所求力。    2. 有序地分析受力    同学们要养成按一定的步骤进行受力分析的习惯,这样可以避免漏力或添力。一般分三步走:先分析重力,然后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分析接触力,如弹力、摩擦力等,最后分析电场力、磁场力等。    确定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有三个常用的方法:    (1)假设法;    (2)根据运动状态判断受力情况;    (3)用牛顿第三定律。    3. 认真地检查    作完受力分析后还要认真地检查,看看所画出的每个力能否都找出施力物体,能否都找出反作用力,能否使研究对象处于题中所给的运动状态。    最后应向同学们强调,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特点,是正确分析受力的基础和依据。要想熟练掌握,还需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不断加深对物体运动规律的认识,反复体会方法,总结技巧才能达到。注意    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尽管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重物对地面的压力与物体的重力在数值上相等,但在某些场合下,压力并不等于重力。产生重力作用不一定要两物接触,而压力则必须要两物接触才能产生。还应讲明的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就不等于物体的重力。当斜面上的物体下滑时,重力G分解为沿斜面平行的分力F1和沿斜面垂直的分力F2。F1可称为下滑力,F2称为正压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绕过定滑轮的绳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