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开门红战报 打好翻身战 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打好翻身仗创造新辉煌努力实现住房与城乡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打好翻身仗& 创造新辉煌
努力实现住房与城乡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房庆忠在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日)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市委三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以及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9年工作,研究部署2010年工作任务,号召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全面推动住房与城乡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市委、市政府对召开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吕市长亲临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贯彻执行。刚才,我们对去年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希望大家对照先进找差距,学习先进赶先进。局纪委书记沃恒光同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了专题部署,特别是就廉洁自律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希望大家认真落实。下面,我根据局党委讨论的意见讲三个问题:
一、2009年工作简要回顾
2009年,我市财政总收入登上百亿台阶,一般预算收入在全国333个地级市中跻身百强行列,创造出逆势攀升、后发快进的“宿迁速度”。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3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80元,均增长12.5%,位居全省首位。大力实施中心城市“人口倍增计划”,加快推进以人口集聚为核心的城市化进程,全市城市化率达37.8%,比2008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建设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开拓进取,埋头苦干,奋力拼搏,建设事业取得较快发展,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一是提升经济发展拉动力,房地产业和建筑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市新开工商品房839万㎡,竣工 569万㎡;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17.36亿元,同比增长38.8%,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占50万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6%。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达到257家,2家进入全省综合实力50强。建筑业呈持续快速发展态势,全市建筑企业达375家,其中一级资质7家(含市政2家),二级资质46家,从业人员达到35万人。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00亿元,同比增长30%,增加值50亿元,完成外埠建筑业总产值约50亿元,同比增长29%,有4家企业年产值突破10 亿元。全行业实现利税总额14.75亿元、税收6.78亿元。获市级“项羽杯”60项,获省“扬子杯”优质工程奖5项,获省级文明工地38个,省级工法实现“零”的突破。泗阳县体育场工程荣获国家“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诚信工地”称号。
二是强化重点工程推动力,促进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认真履行中心城市重点项目办职能,加大中心城市128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督查力度,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加快代建重点工程建设,宿迁市体校工程竣工交付,宿迁市委党校教学综合楼和宿迁海关检验检疫综合楼已完成主体工程。古黄河滨水核心区宝龙、宝欣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年度投资任务。拆迁工作有序开展,出台了新的市区房屋拆迁管理实施办法和拆迁补偿评估技术细则,实现由政府指导价评估向市场化评估转变;全市全年实施国有土地拆迁项目120个,拆迁城市房屋面积198万㎡,涉及被拆迁人1.41万户。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管养力度,完成市区微山湖路改建任务,新青年路完成投资约1800万元,全面完成市府新区道路维修工程。各县区以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为目标,全面加快工程建设步伐,基础设施配套功能更加完善。
三是突出服务民生保障力,大力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52.6万㎡,筹集廉租住房874套,人均建筑面积16㎡以下的城市低收入家庭全部纳入廉租住房保障,市区危旧片区改造工作全面启动,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加强居住小区属地化物业管理,参与做好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加快农村集中居住点和康居示范村建设,全市共启动建设638个集中居住点,累计新建住房5万多户。开展16个省级试点村环境整治和5个农村污水处理试点建设,争取省财政补助资金529万元,目前村庄环境整治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污水处理试点验收工作正在进行。4个村庄被授予省级康居示范村称号。加强燃气管理,做好天然气加气站布点规划实施工作,完成宿豫区天然气管网及2个老小区改造工程,组织安全检查和应急救援预案实战演练,保证公用事业产品与服务的标准和质量。深入开展挂钩扶贫,落实帮扶项目4个。做好四川地震灾区对口援建工作,部分灾后重建工程已交付使用。
四是狠抓行业规范约束力,不断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手段不断创新,建立工程安全监督档案,建档率100%,这一做法已被省建管局在全省推广。不断完善住宅分户验收、监理企业及从业人员的押证制度,落实建设工程各方主体责任,及时督促整改质量隐患,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稳步提高,沭阳县质监站连续两年获得“省先进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称号。全面实施新建建筑50%的节能标准,及时向社会公布经省认定合格新墙材产品名单,全市各乡镇全面实现“禁实”目标任务。市区在建工程使用散装水泥比例达到88%。出台加强建筑工程抗震设防技术管理规定,提高新建建筑工程的抗震结构要求,配合做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建设。做好工程造价指数、典型案例发布,全年开展在建工程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考评共12批次70个项目。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实施“百日行动”,分阶段对施工图、监理、工程检测、建筑节能、住宅工程质量进行了专项检查和重点执法;全面实行建设市场信用管理制度,及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和公开曝光。创新对检测机构的检查方式,采取视频监控和飞行检查等方式,加强对各检测机构的日常管理,累计抽查建筑工地钢筋523组,下发整改通知书46份。对全市起重机械实施强制财产保险制度,全年检测塔吊、施工升降机1878台次。全年接受施工图审查资料497项,审查合格412项。加速推进城建档案数字化管理,实施“城市记忆工程”,做好城市新旧面貌对比的声像资料采集工作。
五是增强队伍建设创新力,着力构建强身固本的制度体系。认真组织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扣“推动跨越发展,建设和谐宿迁”这一主题,结合“加强党性修养,保持廉洁从政”党性党风党纪主题教育,开展“践行科学发展观,争当宿迁经济发展排头兵”主题实践活动。针对队伍建设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我们摆问题、查根源,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剖析建设系统发生的典型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梳理行政权力和工作流程,排查廉政建设风险源,完善工作流程和监管制度,推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接受群众监督。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经商办企业清理工作,推进局属企业改制和城投公司优化重组。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全年出具内部审计报告8份,提出意见和建议23条。优化事业单位设置,整合部分事业单位职能,成立审图中心和独立的执法机构,建立行政执法联动机制,对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力度明显加强,全年实施行政处罚24起。窗口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房地产服务大厅以“四零”服务为目标,积极创建五星级窗口;行政服务中心窗口获得6次“红旗窗口”,5次“十佳窗口”,被评为“市行政服务中心五星级服务窗口”,被授予省“巾帼文明岗”。财务中心被授予市级“巾帼文明岗”和“江苏省优质服务窗口”称号。宿豫区增设了服务窗口,规范办事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服务质量和水平。工青妇工作开展有声有色。各行业协会着力当好企业的服务员、政府部门的参谋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调研和评比工作,充分发挥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同志们,2009年我市城乡建设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悉心指导的结果,是全市建设工作者共同努力、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建设局党委,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城乡建设工作的各届人士表示由衷的感谢!向始终坚守建设一线、默默奉献的广大建设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应该看到建设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建设市场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人民群众对于工程质量、物业管理等方面问题反映比较多,房地产业一些遗留问题还亟待解决;队伍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个别干部自律不严,出现了腐败案件,严重损害了部门形象。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0年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主要任务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也是开启“十二五”的承上启下之年,建设部门所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任务更加繁重。市委在三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要立足财政收入超“百亿”的新平台,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冲刺经济总量、固定资产投资双双超“千亿”的新高峰,坚定不移地确保经济增长继续走在全省前列,不断创造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辉煌。为此,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坚持走工业化、城市化双轮驱动之路,下大力气加快城市化步伐,着力构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和重点中心镇为纽带、农民集中居住区为基础的城镇化体系,到2010年底,城市化水平达到40%以上,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75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超过50万。
围绕上述目标,2010年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三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又好又快”和“建设美丽城市、树立美好形象”三大理念,切实履行好住房保障、工程建设、行业管理三项职能,发展房地产业、建筑业、建材加工业三大产业,提升科技进步、行业资质、队伍建设三项水平,促进城乡建设和发展方式转型升级,走出一条体现科学发展、富有宿迁特色的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道路,为全市经济发展冲刺“双千”高峰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0年的工作重点是:突出抓好招商引资、服务民生、重点工程、产业发展、科技进步、行业管理六大板块工作,加强信用管理、干部任用、工作推进、监督管理、信息交流和综合保障六大机制建设,努力实现目标考核、党风廉政和政行风建设全面先进,打好建设事业翻身仗,创造城乡建设新辉煌。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做好2010年的各项工作,必须确立新的理念。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将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信号,将人民群众的评判作为最高标准,以建设最佳人居环境为目标,充分彰显城乡建设为人民服务的功能。突出抓好“住有所居”这一民生之本,加快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二要坚持“又好又快”的理念,就是要完成好加快城乡建设与转变发展方式“双重任务”,统筹好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双重使命”,在迅速提升城市化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群的同时,加强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新技术的推广运用,使科技进步成为提升城乡建设和行业发展水平的主要动力。三要坚持“建设美丽城市、树立美好形象”的理念,就是始终将加强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建设事业发展的根本措施,以“阳光建设”为抓手,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政行风建设,加强能力培训和素质培养,努力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建设队伍;以“诚信建设”为抓手,强化教育培训,加强工程建设市场各方主体诚信体系和行业资质建设,打造资质优、讲诚信、守规范的建设铁军。
围绕上述目标和工作重点,今年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中心工作,招商引资要有新项目。按照市委提出的“全员招商、专业跟进、主帅出征”的要求,集主要精力、精干力量开展招商引资。分解下达2010年招商任务,建立每个单位都有任务、每个人都关心招商的考核奖惩和激励机制,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年度招商引资任务,确保招引1个亿元以上项目,力争完成下一年度2个以上的项目储备。
成立招商办,局专职招商人员每月初排定外出招商计划,每月外出招商不得低于21天。局分管领导每月带队外出招商不少于1次。各处室、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均为兼职招商引资人员,每年必须向局招商办提供2条以上有价值的招商引资信息。
围绕招大引强目标,充分发挥建设部门的行业优势,重点引进技术含量高、投资实力强的开发、建筑和建材项目,提升区域产业的质量和水平。加大现有招商引资企业的帮办力度,安排专人负责项目帮办对接工作,以帮办创品牌,以帮办促招商。
细化完善《宿迁市建设局招商引资工作督查考核及资金支出管理暂行办法》,加大对招商引资和帮办服务的资金保障力度,加强督查考核,严格奖惩兑现。
(二)加强住房保障,服务民生要有新成效。完成住房保障“提标扩面”工作,把人均月收入低于600元、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足18㎡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纳入保障范围,会同民政部门做好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申报和认定工作,实现应保尽保。建立住房保障对象家庭档案和信用管理机制,明确廉租住房的退出条件,实行动态监管,提高住房保障工作成效。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全市新增廉租住房668套,新开工经济适用房5600套;完成市区150万㎡危旧片区改造任务。创新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在危旧片区改造建设中配套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人才公寓,对一次性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有困难的家庭,实行共有产权安置。探索在居住小区配套建设老年公寓和无障碍设施,完善小区的服务功能。发布人工单价信息、标准工程和典型工程造价指标以及城市住宅造价信息,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成本控制提供技术支持及依据。按照建设“低价房”,杜绝“低质房”的要求,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管理和质量管理,在控制造价的基础上,确保规划、设计、质量、配套、品位五个不降低。加强对廉租房入住情况的动态考核,督促已经筹集的廉租房源尽快装修入住,让这项惠民工程真正惠及于民。
切实加强小区物业管理工作。从强化监管职能、加强属地管理;坚持权责统一、做到物管全覆盖;推进市场运作、鼓励做大做强;健全奖惩机制、提升整体水平四个方面,统一协调和监督物业管理活动。争取将物业管理补贴纳入各区(管委会)财政预算。探索住宅维修资金收缴和使用方式,逐步改造老、旧小区的居住环境,提升群众居住水平,争创省级优秀住宅小区不少于1个。加强物业服务的动态管理,加快推进业主委员会建设,建立投诉调解工作站和物业管理公开栏,强化群众监督。开展物业服务等级评定工作,通过资质管理和优化组合,逐步淘汰一批规模小、服务差、满意度不高的物业企业,到2010年底,市区物业服务企业总量保持在20家以内。
(三)推进城乡建设,重点工程要有新进展。以2010年底城市化水平达到40%以上、打造与江苏沿海开发距离最近、连接最紧、影响最大的现代化城市群为目标,加快推进市区总投资269亿元74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各县(区)也要超前谋划和推进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开展精品城市创建活动,创建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
加速推进危旧片区改造工程。启动“幸福公社”一期地块415亩改造工程,确保年内完成20万㎡以上的住宅建设和片区内两条市政道路、相关配套工程,年内投入不低于8亿元。年底前一期工程竣工交付,二期工程争取开工。
加快建设城市客厅靓装工程。全面推进宝龙城市广场、金鹰天地广场暨国际购物中心、金田国际广场、中豪国际广场建设,加快形成城市中心区地标群。加大对宝龙和金鹰项目的帮办力度,确保宝龙项目2号地块1-26号楼建成并交付使用,27号楼、5号地块购物中心完成地下室工程建设,5号地块中多层住宅主体施工。金鹰项目1号地块中心店3月份开工建设,年底完成主体工程施工。
实施基础功能提升工程。完成青年路建设任务,6月底前全面建成通车。做好市区市政基础设施维修工作,完成总投资1850万元。加大燃气管道铺设和推广力度,提高管道燃气使用率。
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按照“镇当城建”和“集中集中再集中”要求,加强对小城镇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调研指导,推进产权登记和交易制度创新,促进建新与拆旧衔接推进,新房入住与老宅置换同步落实。加强监管队伍培训和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规范服务网络和窗口建设,集中提供技术咨询、办证交易等综合性服务。加大项目争取力度,争取省环境整治试点村不少于16个,争取专项奖补资金不少于500万元;争创省级康居示范村不少于4个。
(四)立足做优做强,产业发展要有新突破。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和省下发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精神,制定出台文件,以强化保障、控制房价、稳定市场、规范秩序、落实责任为目标,加强市场监管与调控。在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同时,增加普通优质商品房的有效供给,全年实现房地产新开工建设650万㎡,竣工不低于400万㎡,其中市区分别完成230万㎡和150万㎡。加强商品房交易管理,争创国家级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规范化管理单位。实行商品房预售“实名制”认购,严控期房转让行为。加强房地产信息公开披露,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动态监测机制,提高房地产统计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时效性和针对性,积极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引进和培育优质开发企业,新增省级房地产开发综合实力50强企业1个。实施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与工商、物价、国土等部门联动机制,加大对房地产市场存在问题的处理力度,切实防范市场风险。
加快建筑业发展步伐。抓住省厅将“扶持苏北建筑业发展”列为实事项目的机遇,深入开展建筑市场调研,做好建筑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制定扶持建筑业做大做强的政策措施,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年内培育特级资质企业1家、一级资质企业1-2家、二级及专业承包资质企业15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40亿元,增加值70亿元,建筑业从业人员35万人以上,外出15万人以上。大力发展现代建筑业,推进建筑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劳动密集型向科技效益型转变,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建筑业品牌建设,积极争取举办建筑业高层论坛、企业家峰会,帮助广大企业经营者开拓视野,更新观念,提高研究开发、组织管理和创新能力。督促建筑企业制订奖惩激励措施,鼓励职工参加执业资格学习和考试,加快现代产业工人培养。加大企业推介力度,新开拓外埠市场10个,扩大市场覆盖面,力争实现海外市场零突破。加强施工规范化管理,积极创建优质工程,全年争创“扬子杯”不低于8个,省级文明工地不低于40项。同时,努力争创国家“鲁班奖”。
培育发展建材加工业。未来5~10年是我市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推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期,城乡建筑规模总量将越来越大,建筑质量和节能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建筑物重要物质基础的建筑材料,将面临着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建材产业必将成为大有作为、大有可为的产业。为此,要加强对建材产业特别是新型建材产业研究,以打造技术领先的支柱产业为目标,用好用足国家产业政策,组织编制《宿迁市建材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我市新型建材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提升产业发展水平。鼓励、支持和引导建材企业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优质新型建材产品,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和产品。编制市内建材企业和产品目录,组织召开优质企业和新型建材推介会,提高新型建材生产企业知名度和产品竞争力。以太阳能光电技术应用为重点,开展光伏建筑一体化示范和推广工作,实现提升城乡建设水平与推动光伏建材发展互促共赢。做好新墙材和散装水泥的推广应用工作,实现新墙材产量10.5亿块,新型墙体材料占墙材总量比例达51 %;将粘土实心砖产量控制在2.1亿块以内,实现新墙材年竣工面积占比52%以上。全市推广使用预拌砼100 万立方米,全市完成水泥散装量120万吨,水泥散装率实现70 %。确保泗阳通过省级发散达标县验收,泗洪通过省级“禁止现场搅拌县”验收。
(五)建设低碳城市,科技进步要有新亮点。大力推广建筑节能措施。以低能耗、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的城市建设为目标,着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起草并出台《贯彻落实&江苏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实施意见》,确保完成全年建筑节能11.14万吨标煤指标,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要达100%。争取建筑节能专项资金,全面实行建筑节能闭合监管,积极打造绿色建筑,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至少利用一种可再生能源。积极推动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各县(区)分别完成1万㎡既有建筑改造任务。加快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和节能运行监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省级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创建工作,努力创建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示范城市。完善室内环境监测、装潢管理等一些直接服务群众的职能。
坚持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城乡建设水平。加大科技研究投入,组建重点企业或重大关键技术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技术研发中心,通过自主技术创新、引进消化科技成果、提供高端检测和行业信息等方面的服务,有效解决我市工程建设中的共性问题。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一头联系企业,一头联系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分阶段、分类别的组织本地企业开展交流学习,加强人才培养,积极组织注册执业资格培训,督促并帮助企业提高资质等级,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
积极开展抗震防灾管理工作。加快编制《宿迁市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加强城市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开展建设工程隔震、减震技术质量安全检查,督促建设单位加强对抗震新技术工程相关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编印宣传手册,开展抗震知识宣传。配合市教育局做好全市校安工程技术指导。
(六)坚持建管并重,行业管理要上新台阶。全面履行职能,开展“行业管理年”系列活动,将加强行业管理作为规范市场、服务人民的主要抓手,大力整治建设工程领域的各类突出问题,建立诚信经营、严守规范、违规必究、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
加强工程合同管理。建立现场管理与招标市场联动的监管机制,严格审查合同备案表,把好施工许可证发放关,将下浮幅度较大的工程和中介服务纳入重点监管范围,及时发现和严厉查处中标后违法、违规和违约行为,及时向社会公布,促进合同全面履行。
加强综合执法管理。在对历年来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的基础上,严把规范性文件制定关,对涉及市场管理和群众利益的文件,要通过听证等方式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力求少出文件,多抓落实,重在成效。完成PDA 智能执法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市、县(区)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协调联动的综合执法机制,加强市场和工程巡查,严肃查处市场各方主体违法违规行为。
加强质量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分户验收制度,出台住宅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实行全程管理。实施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杜绝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发生,严格控制伤亡事故发生率。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推进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加强核发施工许可证前建筑和拆除施工方案审查,对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起重机械等重点危险源和拆除施工开展专项治理,严肃查处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推行高危行业全员持证上岗制度,提高各类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和应急自救能力。探索镇村建设安全和质量管理模式,将镇村建设的安全和质量管理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加强燃气管理和燃气灶具检测工作,保障燃气供应和使用安全。
加强房屋拆迁管理。下大决心整顿和规范拆迁市场,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堵住监管漏洞,清理一批素质差、影响坏的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严格贯彻落实新的拆迁管理实施办法,完善配套措施,形成系统的政策保障体系。加强市、县(区)联动,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政策宣传或调研检查活动,严格履行行政许可、裁决等管理职责,保障2010年全市计划实施的120个拆迁项目、260万㎡拆迁工作顺利、有序推进,争创全省城镇房屋拆迁管理规范化优秀达标单位。
三、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确保队伍形象取得有效提升
今年的工作目标任务已经确定,目标能否实现,措施能否落实,关键在干部,关键要干事。当前建设系统干部队伍正处于历经磨练、浴火重生的非常时期,加强队伍建设、重塑建设形象,必须采取非常之策。要以建立健全信用管理、干部任用、工作推进、监督管理、信息交流、综合保障六大机制为抓手,实行严格的队伍管理,全面加强建设市场各方主体和建设管理系统两支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加强党风廉政和政风行风建设,在建设美丽城市的同时,树立美好形象。
信用管理机制。建立市场主体信用档案制度,将从事工程建设活动的单位和执业人员的资质等级、业绩、不良行为等有关情况记入信用档案和网上公示系统。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施信用等级差别化管理,大力扶持讲求信用、行为规范的企业,同时,实行“黑名单”制度,严格市场准入和清出,强化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突出抓好中介机构管理,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中介市场的调研分析,制定市场规范措施。加强行业工会和协会建设,开展彰显行业特色、富有文化内涵的群体性活动,打造讲文明、讲诚信、讲规范、守法纪的行业文化。
干部任用机制。积极推进机构改革,推行机关事业单位标准化管理,科学核定编制、岗位、职责和要求,实现人人有职责、事事有人做,杜绝职能交叉、权责不清、苦乐不均的现象。强化干部到一线锻炼,实绩在一线考核,人才从一线选拔的用人导向,加强后备干部培养,选派优秀干部和技术骨干到重点工程和招商企业帮办服务,推进宝龙城市广场、金鹰国际、园博园、翔盛粘胶等重点工程建设,将招商引资、工程推进和帮办服务作为干部考察任用的主要依据。稳步推进企业改革,强化市场主体地位,努力提高资质等级,规范参与市场竞争。
工作推进机制。以高层次的目标定位推进工作,各个条线都要有明确的争先创优目标,确保相关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有特色、有品牌、有位次。以求实效的工作机制推进工作,实行重点工作领导挂牌领办,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推行一线工作法,开展一线交办、会办、查办、督办,做到工作在一线推进,问题在一线解决,项目在一线帮办,成效在一线显现。以大力度的督查考核推进工作,成立专门的督查机构,大力实施月度工作汇报点评制度、重点工作挂牌督办制度和工作日记跟踪考核制度,强化督查机制,创新督查方式,严格奖惩兑现,全面推进落实。
监督管理机制。按照每一个人、每一个事项、每一个流程、每一项权利都要接受监督的要求,进一步梳理内部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完善,并及时在网上公布。大力度推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加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建设,形成前台后台相互联动、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加强“12319”建设,建立接受群众咨询、投诉、举报的联动机制,限时办结,跟踪督查,办结回访,确保实效。以“12319,市民好帮手”为主题开展系列宣传和服务活动,扩大“12319”的知名度和参与度。
信息交流机制。在阳光建设的基础上,建立开放的建设工作新机制,让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界群众和新闻媒体更多的参与建设工作。按照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的要求,加强宣传工作。善待媒体,就是要主动与媒体对接,搞好新闻发布,通过媒体公开政务、接受监督;善用媒体,就是要加强对媒体宣传的研究,体现宣传的层次性和针对性,提高宣传的综合效益;善管媒体,就是要加强自身宣传队伍和宣传媒介的建设,成立新闻宣传中心,由新闻发言人兼任宣传中心主任,统一扎口负责。加强网络建设,整合宿迁建设网、房地产信息网及系统内其他专业性网站,建立市、县(区)互动机制,提升服务功能,提高信息流量,加强网络互动,疏导网络舆情,使之成为权威发布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的门户网站,成为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服务的品牌窗口。
综合保障机制。加大教育培训和人才引进力度,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开展“每月一课”活动,组织执业资格培训,鼓励提高学历和执业资格水平。推行薪酬改革,多渠道提高现场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骨干的薪酬待遇,加强与市场对接,高薪聘请或柔性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着力提高行业管理的专业水平。加强执法、应急队伍建设和装备建设,提高执法巡查和现场查处能力,强化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抢险水平。开展项目投资绩效审计与评价,严格控制工程造价。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节约开支,杜绝浪费,合理调度资金,保障重点工程和工作。
加强党风廉政和政风行风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加大违纪违规问题的查处力度,不论是对内还是对外,发现问题,坚决查处,树立遵章守纪、违纪必究的鲜明导向。进一步规范部门和处室主要负责人抓党风廉政和政风行风建设的责任要求,实行严格的“一票否决制”,凡本单位当年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的,单位及主要负责人一律不得评先评优。实行党风廉政与日常工作“三同步”,即工作安排时,要同步提出党风廉政要求;工作推进中,要同步开展党风廉政监督;工作总结时,要同步进行党风廉政评议。加强经常性的教育管理,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纳入领导班子理论学习和各类培训教育计划,局领导班子成员每年至少讲授1次廉政内容的党课。加大对权力监督制约的力度,对廉政风险源实施重点监管,建立起从源头上有效防控廉政风险的新机制。
同志们,新的一年,寄托了我们美好的愿望;新的形势,赋予了我们新的挑战;新的任务,更燃起了我们后发快进的干事激情。加快宿迁住房和城乡建设的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但我们坚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加上建设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旺盛的干劲、更加务实的作风,我们一定能够打好翻身仗,创造新辉煌,实现住房与城乡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夺取2010年城乡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胜利。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请允许我代表市建设局领导班子祝大家新年愉快、全家幸福、万事如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仆翻身大作战tx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