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姑娘课文题目学霸君游戏

当前位置: >>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六)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挂图,使学生懂得预习、复习课文的重要性,逐步养成课内 外主动预习、复习的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并结合平时教学使学生了解, 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和应该具备的态度及有关要求,逐步养成认真完成课内外 作业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教给预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强调自主, ,形象强化。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无 教学时间: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已经学过的习惯。 二、看图,认识预习的意义,明确预习的要求 1、想:我们为什么要预习呢?预习有什么好处呢?(有助于自学能力的 培养,提高阅读能力。 ) 2、对于我们来说,预习有什么具体要求呢?看书中的图: (1)第一幅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 (2)指名读黑板上的预习要求并板书: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自学 生字新词 三、学习方法,借助方法预习《1 长城和运河》 1、看书中的图,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是怎样做的? (动嘴读课文,动手画生字新词,动脑想课文内容,动口问疑难问题。 ) 2、尝试预习 (1)出示预习的步骤 (2)用以上步骤进行预习 第一步:试读课文,用“――”画出生字新词,提问:画出了生字新词, 你会怎样处理? 第二步:生再读课文,出示长句子,学生读,难读通顺。小结 第三步:学生再读课文,质疑。 总结: 四、提出开外自觉预习的要求 看第三页最后一幅图,问: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五、总结全文 自觉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促使我们1 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学好每门功课都十分重要,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地坚 持下去。 第二课时 一、学生讨论为什么要完成作业? 二、出示《小学生行为规范》要求中的: “认真完成作业”一条。学生讨 论“认真”指的是什么? 三、师生共看第四页下图: 1.观察后,说说,以下作业认真吗?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教师指导写词、抄诗、抄句子和习作的格式的不同。 3.说说看了范本作业,有何感想? 四、观察第五页图。 1、观察第五页的四幅小图。 (1)说说图上的同学都完成是哪些作业?你做过哪几类作业?教师指导学 生了解作业分课内和课外,口头和书面。 明确学习语文有很多途径,不光读书、写字、还可以剪贴报纸,收集资料。 (2)说说自己的学习环境。 2、观察第五页下图。 (1)读读黑板上的字,说说有什么想法。 (2)将自己的寒假作业拿出来,认为不认真的内容进行修改。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1 长城和运河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 人民的热情。 4、观察课文中长城的图片,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课文理解他们的特点,了解有关长城和运河的历史。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教学光盘 教学时间: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我们中国的“人间奇迹” ,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大家知道吗? 2、2 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播放教学光盘)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 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杭州 嘉峪关。 (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出示生字卡片。 (3)指名理解词语。 (4)齐读出示的词语。 (5)指导书写生字(在小黑板上) 。 三、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想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写了哪三个方面? 学生读后讨论(名称、特点、抒发情感、点明创造者) 。 四、课堂总结第二课时 一、复习 听写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杭州 嘉峪关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 1、2 节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看:第 1、2 节有什么相同之处? (引读) (2)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人间奇迹的?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引读)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作者所看到的景象(很奇异) 这应该怎么读呢? (3)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呢?找一找,读一读。 (光盘播放)长城像什么穿行在大地?(板书:像巨龙) 书上是怎样写长城的?大家一起读一读,结合图理解:连绵起伏、蜿蜒曲 折 引读: 万里长城动起……西到…… 她是多么雄伟壮丽。几千年来她谱写了……3 怎么把这两句读好呢?(范读,生读) 你能把这两句话背出来吗?(试背、指名背、齐背) (4)万里长城是这样一的雄伟壮观,作者还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运 河) 引读:运河像……(板书:像绸带) 与长城相比,你觉得运河怎么样?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 这一句该怎样读呢? 引读:京杭大运河北起……南到……几千年来,它谱写了…… 学生再读描写运河的这两句。 你能把这两句背出来吗? (5)作者把“长城” “运河”称作是“人间奇迹” ,你能说说“人间奇迹” 是什么意思吗? 引读: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说明中华民族的祖先――? 再读这两句,你能背出来吗? (6)朗读全文 光盘播放朗读课文,激发情感。 (7)背诵全文。 三、作业设计 1、多音字组词 行( ) 曲( ) 折( ) 2、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长城和运河 长城――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奇迹 (像巨龙) 动起山海关 西到嘉峪关市 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 运河――银光闪闪 伸向天边 (像绸带) 北起首都北京 南到天堂杭州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4 2 美丽的南沙群岛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 学会 12 个生字, 两条绿线内的 6 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语言优美,如“星罗棋布”“碧波浩淼”等,注重对学生的积累。 、 教具准备: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光盘、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看地图(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份中国地图) ,解说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及 概况。 2、指导看图:说说图上都有些什么? 3、指导读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体会有关词语的意思。 (2)认真朗读课文,能大致说说南沙群岛美在哪里。 (3)在课文中找出本文的生字并注上拼音。 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老师正音。 3、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浩瀚:广大。 浩淼:形容水面辽阔。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字音。 三、感知全文内容 1、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思考: 南沙群岛是祖国的 ,也是 。 2、在课文中画出句子,齐读这几句话。 3、光盘播放,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巩固生字 同桌互猜字,并说说是怎么记住的。 2、指导书写,在小黑板上。 重点指导“礁”和“域”两个左右结构的字。 五、作业 抄写生字三遍。5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你们知道了些什么?(指名回答,并相应板书) 二、精读感悟 1、过渡: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 2、指名读第 1 自然段 (1) “晶莹的珍珠”指什么?“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说明了什么? (2)还从哪儿看出岛屿的多?边读边想象,并找出重点的词语。 (3)指导读 1、2 两句。 (4)这段话还告诉我们什么?(指名说) (5)指导朗读第 3 句话。 3、默读第 1 自然段,回答课后第五题。 4、学习第 2 自然段。 (1)学生自学,思考:你用什么方法打开“宝库”?在“宝库”里你发现 了什么? (2)四人一小组讨论。结合理解“蕴藏” “用之不竭” 。 (3)你能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 ”吗? 生自由试读,再比赛读。 5、学习第 3 自然段。 过渡:我们讴歌了南沙群岛的富饶,你们闭上眼睛在脑海里去想象那美丽 动人的景象。 (1)自由读第 3 自然段,把表示颜色的词画下来。 (2)这些句子你们都读懂了吗? (3)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 (4)引导学生说,你想到了以怎样的画面? (5)指导朗读。 (6)看图,试背第 3 自然段。 三、作业 1、摘抄课文中的妙词佳句。 2、仿段练习。 以“菜市场真是营养的宝库”为中心句写几句话。 板书设计: 美丽的南沙群岛 难以计数 物产丰富 用之不竭 美丽的南沙群岛 蔚为壮观 景色迷人 心旷神怡 旅游胜地 四、教学反思:6 3 庐山的云雾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 思想感情。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 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 2、3 自然段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重点词语,句子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善的 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教具准备:教学光盘,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播放光盘,欣赏庐山的云雾。老师借机简介庐山的基本情况。可以让 学生自由发言(通过课外准备的资料) 。 2. 揭题。 (板书:庐山的云雾) 3. 谈话导入:庐山的云雾这一神奇的现象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令每一 位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庐山的云雾到底奇妙在何处呢,通过 学习我们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就上新课,齐读课题:庐山的云雾 4. 范读课文。 二、 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 提出自学要求: 读准生字字音,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找出本文的生字给它注上拼音。 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2. 学生自读课文,同座位互相讨论第二个问题:每段写了什么? 3. 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 每读完一段及时正音, 并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这 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了庐山的云雾多和美,第二自然段和第 三自然段分别写了庐山云雾的特点,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7 忘返。 ) 4、 (光盘播放)欣赏课文朗读。 三、 齐读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庐山云雾的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千姿百态,二是瞬息 万变) 四、 教学生字 突出下列字形的书写指导: 幻、添 重点理解的词语: 秀丽、尤其、缠绕、弥漫、变幻、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五、 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在习字册上描红、抄写生字、组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 听写生字词。 2.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 细读课文第 1 自然段 1. 默读、思考:第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2. 指名回答,互相交流,教师点拨,指导朗读引背。 第一句: “秀丽”是什么意思?(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用“秀丽”说 一句话。齐读这句,突出“十分秀丽” 。 第二句: “尤其”是什么意思?( “特别” 。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庐山的云 雾特别在哪里?(引导读书,找出“变幻无穷”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词的意思)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句。 第三、四句:在山上游览、漫步,会有什么感觉?(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云多)启发想象:在山上游览、漫步,眼前漂浮的是 云雾,迎面拂过的是云雾,身边流动的是云雾,脚下踩着的是云雾,此时此刻 你仿佛升上了云端,驾起云雾,在天空中行走,进入了仙境。引读:在山上游 览~漫步山道上指导朗读,体会这种情境。 3.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并引导背诵。 4. 小结:围绕云雾多,写出了游人漫步山道的感觉。总写了变幻无常的 云雾给庐山的景色增添了神秘色彩。 三、 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 自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2. 齐读中心句,说说这一段是围绕庐山的云雾哪个特点来写的。 (板书: 千姿百态) 3. 轻声读文,联系情境,说说“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哪些语句写出 了云雾的千姿百态?(读书回答)8 4. 再读课文, 想想作者用什么方法具体地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的。 (打 比方) 5. 齐读第一句,引读分述部分: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那些缠绕在半 山的云雾~云雾弥漫山谷~云雾遮挡山峰~(感悟总述和分述的关系,体会作 者是如何具体描写“千姿百态”的) 6.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比喻句之妙用并引背。 7. 联系语境说说“笼罩”“缠绕”“弥漫”的意思;练习用“千姿百态”造 、 、 句。 8. 小结:这一段围绕中心句,具体地描绘了云雾在四个不同的位置所呈 现的不同姿态,突出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一特点。 9. 讨论学法:画出中心句――认识云雾特点――理请总分关系――感受 云雾现象――练习背诵课文(以读贯穿学习的全过程) 。 四、 运用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五、 检查自学情况(读、议、背。重点是通过读议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云 雾的特点写具体的) 六、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七、 总结全文 1.齐读全文。 2. 小结:总分的写法突出了庐山云雾的三个特点――多、千姿百态、瞬 息万变。 3. 引导学生逐段背诵课文。 八、板书设计: 3 庐山的云雾 多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习作一 看图作文习作目标: 习作目标: 1. 看例图,读例文,学习例文是怎样用语言描述图意的。 2. 阅读例文后的习作要求指导,初步懂得观察多幅图作文的方法。 3.根据练习要求,采用学得的方法,学习写多幅图作文。 教学时数: 教学时数:二课时9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无 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观察画面,学习例文,总结要点。 1. 图上有几个人物? 2. 这四幅图写了一件什? 3. 分图简洁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4. 阅读例文 (1).指名分段读例文,图文对照,说说每段分别写了哪幅图? (2).由例文的安排段方法,你知道了可以如何安排段落吗? 5. 教师小结: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他们看到了什么,是怎么 想,怎么说,怎么做的。 二、 组织讨论,学习写法。 1.读提示语,结合例文看图,自主思考这些问题。 2.学生围绕几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集体交流,明白多幅图的基本要求。 a.仔细观察。看懂每幅图,弄清每幅图的意思和联系。 b.展开想像。图上看到的可以写,没有的内容可以展开丰富的想像和联想 来写。 c.层次分明,每段写一幅图。 d.重点突出。几幅图中选一两幅写具体些。 3.你认为还有什么技巧和方法向大家推荐。 三、学习写法,尝试写作 (1)看图选择内容。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组进行重点细致的观察。 (2) 学生自由说说四幅图意,小组交流,班级交流。评议。 四、 学生练写,指名点评,修改文稿 1. 同桌先看图口述 2. 指名连起来完整地说 3. 师生点评 4、 学生练写,师指导。 五、 指导誉写 第二课时 一、学生小组交流学习,并指导修改。 指导: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讲了托尔斯泰改小说的故事作为范例。修改入 手的几个方面。 1、改病句。方法:自己多读两遍,不通的句子改过来,不会改,可以请 教老师同学。 2、添词句。方法:小组讨论,互提建议。修改效果自评办法:自己读读 修改前后的作文,觉得有进步就给自己画上一朵红花。互评办法:请小组其他 成员或班上其他同学读两篇作文,有进步就给打朵红花,看谁得的红花多。10 二、优秀习作全班朗读。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练习 1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要求 1. 弄清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的基础上背诵简称歌,理解带有简 称的句子。 2. 书写时注意写好捺画,并巩固笔顺规则。 3. 熟记 8 个成语和记诵古诗《夏日田园杂兴》 。 4. 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一是让学生想说,二是让学生会说。 5. 练习两个笔画及含有这两个笔画(横撇、撇点)的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弄清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的基础上背诵简称歌,理解带有简称的 句子。 启发学生留心观察、记录简称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指导学生熟读成诵,大致体会成语。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 教学时间: 教学时间: 3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熟记并背诵简称歌。 1. 出示中国地图。 帮助学生对中国地图有一个整体认识,即中国地图像一只傲然挺立的雄 鸡。 2. 接着,借助地图了解我国有 34 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 少数民族自治区: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内蒙古 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3. 了解有关内容 直辖市是由中央直接领导的城市,自治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是相当11 于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区地方。 4. 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简称。 5. 熟记并背诵简称歌。 6. 找朋友游戏。 巩固对简称与省、市、自治区名称之间对应关系的了解。 一、 理解有关各省、市、自治区的句子。 1.出示句子。 启发学生边读边想:通过刚才的学习,哪些原本不理解的内容现在理解 了? 2.交流。 3.巩固对简称所代表的含义的认识,初步知晓我国几大地方戏的名称。 小结:恰当地运用简称能使语言表述更简洁。 4.运用简称的词句。 (留心观察、记录简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如:黔驴技穷、湘江、滇池、京沪铁路等。 第二课时 一、写好钢笔字 1. 看看写的字。“遮、越、处”三个字)要注意什么? ( 2. 讨论要注意的地方。 3.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三个字的捺画的不同走势。 正确把握三个字的捺画起笔走势。 “遮”字一捺走势平缓; “越” 字一捺比“遮”陡; “处”字一捺更陡。 4. 知道学生认真、仔细、规范地描红、仿写。 5. 注意写字姿势。 二、读读背背。 1. 熟记 8 个成语。 (1)结合第一单元的课文, 《庐山的云雾》加以理解。 风云变换:像风云那样变动不定。比喻事物变化复杂或局势动荡不安。 气象万千:气象,景象。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富于变化。 飘飘欲仙:漂浮上升,像要超脱尘世而成仙。 (2)指导记忆。 2. 背诵《夏日田园杂兴》 (其七) (1) 介绍:范成大写了一组《夏日田园杂兴》 ,今天学习《夏日田园杂兴》 (其七) 。 (2) 引导学生看图,并借助图画读读古诗。 (大致体会诗的意思与表现的 情趣) (3) 小结:全诗用通俗的语言描绘了夏日农家昼耕也织的忙碌景象和儿 童不会帮助织布,却在树下学种瓜的有趣情景。 (4) 指导学生熟读背诵。 (5) 搜集其他《夏日田园杂兴》进行积累诵读。12 第三课时 一、口语交际 聊聊春节 1. 设问导入:今年的春节,你是怎么过的?你知道过春节时,咱们这儿 有什么习俗吗?今天咱们一起来聊聊春节。 2. 出示题目:聊聊春节 3. 借助插图(贴春联、全家观看“春节联欢晚会” 、舞龙灯、吃年夜饭、 给老人拜年……)勾起回忆。 4. 交流本地春节的习俗,也可交流其他地方过春节的习俗。 5. 自由练说、同桌练说、全班交流。 6. 指名说。 二、学写毛笔字 1. 笔画练写: 横撇:要注意拐弯处的提笔与顿笔,横要短,撇要长而舒展。 撇点:注意起笔时要顿笔,收笔时回锋,至折处主要用的是笔锋,此时以 提笔为主。同时还要注意撇与点的长短与倾斜度。 2. 写字练习: 夕:第一画“撇”要短,起笔从竖中线开始;第二画“横撇” ,横从短撇 的腹部落笔,横画不能长;第三画“点”是圆点,位于米字格中心便下一点。 女:整个字要向四周舒展。横画在横中线上,要写长些,撇点的起笔与撇 的收笔基本在一条线上。4、微笑着承受一切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 12/11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6 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 成的词语。会用“康复”“意外”造句。 、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感悟桑兰面对天大的不幸仍坚强不 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桑兰的语言、动作等细节的生动描写,训练学生的朗读水平。13 教具准备: 教具准备: 教学光盘、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板书课题,生读题。 2、问: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3、师选择板书。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轻读课文,要求: (1)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同桌通过猜字,记忆生字。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卡片, “开火车”读、齐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了解生字的掌握情况。 (3)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思。 a、重点理解: 失声痛哭:控制不住而大哭起来。 剧痛:剧烈的疼痛。 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 大汗淋漓:汗水向下滴。 b、学生提,并当场解答。 4、生再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说了些什么。 5、谁微笑着承受一切?她所承受的“一切”指什么?用笔画出有关句子。 并指名回答。 6、默读课文,画出表现桑兰坚强的语句,再读一读。 三、小结 桑兰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 “天大的不幸” ,为什么还能微笑呢?她具有哪 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呢?我们下节课学习。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字,并齐读。 2、指导,注意 选:注意笔顺。 摔:注意右上的左右两边。 套:注意中间有三横。 疗:最后一笔为“竖钩” 。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14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过渡:17 岁的桑兰为什么能微笑着承受一切?她有什么样的精神呢? 二、精读课文 2―3 自然段 光盘播放指导朗读全文: (重点指导 2―3 自然段) 桑兰的美好人生刚刚开始,可她的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 1、齐读。 2、桑兰的美好人生是什么?自由轻读第 2、3 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3、画出最能体现桑兰人生美好的词,有感情地读。 4、 “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 ,这句话什么意思?这对于桑兰来说意味 着什么? 5、指导朗读。 三、精读 4―7 自然段。 1、桑兰是怎样面对这天大的不幸的呢? 自由轻声读第 4―7 自然段,找出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指名读最后一段。 2、再读 4―7 自然段,画出具体描写“桑兰这个坚强的小姑娘,她用无 比的勇气承受着一切,她以一贯的微笑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 ”的句子。 3、讨论交流。 (1)出示:队员们看到桑兰的伤势后都忍不住失声痛哭,而桑兰却表现 的怎样? 指导用坚强的语气朗读,品味。 (2)每天上午和下午,医生都要给桑兰进行康复治疗。 “康复”是什么意思?用“康复”造句。当医生给桑兰进行康复治疗的时 候,桑兰总是怎样做? 指导朗读。 (3)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桑兰可以自己刷牙,自己穿衣,自己吃饭了。 但有谁知道, 在这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背后, 桑兰是怎样累得气喘吁吁、 大汗淋漓的! 你觉得怎样读才感人呢?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 1、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具有坚强不屈的意志品格的桑兰大姐姐,她为 所有的瘫痪者做出了榜样,也为我们这些四肢健全的人做出了表率。 2、课后,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默读全文,完成填空。 桑兰在她美好人生刚刚开始时,就发生了天大的不幸―脊椎骨骨折,然 而她用( ) 的毅力, ( ) 的精神,( ) 承受( ) ,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15 敬佩。 二、仿照第 4 自然段,想象作文。 1、出示第 4 自然段,分析 (1)默读,看看每一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讨论交流。 2、出示第 5 自然段,想象仿写。 (1)指导朗读。 (2)请你在桑兰的刷牙、穿衣、吃饭中任选一个,发挥想象,仿照第 4 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3、生想象作文,师巡视指导。 4、生交流、反馈。 三、作业设计 1、造句。 (1)康复―― (2)意外―― 2、在下面句子中填上恰当的词语。 (1)桑兰 忍着剧痛配合医生, 轻轻哼着乐曲。 (2) 前来探望的队友们失声痛哭, 桑兰没掉一滴眼泪。 (3) 桑兰是个坚强的小姑娘, 她能微笑着承受一切。 板书设计: 微笑着承受一切 美好人生 天大不幸 坚强 微笑着承受 课后反思5、雪儿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4 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语。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理解“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16 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 教具准备: 教学光盘,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趣 1、板书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发言) 3、过渡: “我”和雪儿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不会的字可查字典解决;画出本课生字。 (2)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遇有不理解的词句可联系上下文理解; (3)初步懂得文章写的是什么事。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出示生字卡片,指导认读生字 (2)理解词语 明媚: (春光)鲜明可爱。 信使:奉派传达消息或担任使命的人。 快慰:痛快而心里感到安慰。 (3)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学生写好“剩” “鸽” “捡” “盼” “线”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以 及“哀”字。 三、理清脉络(光盘播放指导朗读) 1、齐读课文,感受课文大意 2、默读课文,按“盼望――渴望――快慰”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想 想每部分讲了什么。 学生自学后讨论。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一读 2、自由读一读,想一想,我为什么一个人在家?我心里会想些什么? 3、指导读“冬天过去了,我多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啊! ” 五、学习生字 1、自由读一读17 2、用你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 3、交流 4、利用小黑板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六、作业设计 1、继续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 3、比一比,组词。 划( ) 便( )转( ) 找( ) 更( )传( )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读词语 2、过度,导入 二、精读第 2、3 段 1、指导看图,问: 这是一只怎样的鸽子?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文中的“我”和“爸爸”是怎样对待它的呢?又是怎么做的呢? 在课文中用――画出做的,用波浪线画出想的句子。 交流 2、板书句子: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看蓝天上那 飘篇悠油的白云…… 此时,我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讨论 3、指导朗读第 2 段,读出作者的怜爱之情。 4、我又是怎么想的呢? 交流“于是,我更盼望着雪儿的伤快点儿好起来。 ” 我为什么更盼望呢? 指名读文中的句子。 区别“飞越”和“逾越”“传递”和“传送” , 。 用波浪线画出并理解表示信鸽品格的词。 5、指导朗读 6、小结并过渡 “于是”可换成什么词?渴望雪儿好起来干什么?作者见到雪儿展翅飞翔 是,心情会怎样? 三、精读第 4――6 段 1、导读 自由读第三部分,看看哪些动作能够体现作者的情感,边读边圈出有关词 语。 2、讲读18 (1)比较:终于有一天,雪儿展开双翅飞起来了。 有一天,雪儿展开翅膀飞起来。 通过朗读,比较两句语气上的差异。 (2) “啊”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还有哪个词也可以表现这种心情?是什 么使“我”如此惊喜? “弧线”指什么?“划”又指什么?在句中加上一个比喻词。 这样的景象美不美?作者会怎样欢呼?你能想象当时的景象吗? (3) “雪儿又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 ”你听懂它在叫什么吗? “我”此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有什么动作表现? (4)雪儿渐渐地从“我”的视线中消失了, “我”此时变得――( ) ,高 兴的是什么?得到的安慰又是什么? 3、指导朗读。 四、总结全文 1、指名看板书,口述全文。 2、讨论: “我”的腿伤好起来后,会做些什么令父母惊喜一番呢? 3、教师小结。 五、作业设计 1、写近义词 本领( ) 似乎( ) 快慰( ) 向往( ) 忠实( ) 于是( )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设计: 板书设计: 雪儿 洗澡 取名 渴望 ← 飞越万水千山 传递信息 快慰 ← 欢呼 望着 喃喃说道 轻轻捧起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6、花瓣飘香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19 ⒉懂得为什么说小女孩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体会小女孩的一片爱心。 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本课的重点词语。 2、理解课文,体会小女孩对母亲的一片爱心。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光盘,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 《花瓣飘香》 同学们看了课题想提出什么问题? 。 (学 生自由发言)老师了解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 ⒈自学生字词。 ⑴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 ⑵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的生字。 ⑶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红艳艳 不知所措 惶恐 懂事 阳台 ⒉检查自学效果。 ⑴出示词语: 小屋 清晨 惶恐 红艳艳 阳台 花丛 懂事 舍不得 ⑵指名读词,注意读准字音,重点读准:花丛 舍不得。 ⑶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 。 ⑷出示生字卡片,齐读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读课文,光盘播放指导朗读。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试读课文,读后学生评议。 6、光盘播放指导朗读课文 三、读讲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讲了什么。 2、你觉得这一丛月季怎么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3、谁会读这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描红。 3、抄写生字,并组词。第二课时20 一、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第 2-11 自然段 1、自由读第 2-11 自然段,说说这部分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有几个人 物,主要写谁。 (板书:小女孩、&我&) 2、&我&是怎样发现这件事的呢?(齐读第二自然段,板书:摘花瓣) ⑴、读这一自然段时,你注意到哪些词?在这些词下面加上着重号。 (教师 引导学生在&俯在花前&&小心地摘&&双手捧着&下面加上着重号) ⑵想一想:从这几个词语中你的头脑中会看出小女孩对花怎样? ⑶谁会读这一句? ⑷读了这一句,你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疑问呢?(小女孩为什么摘花瓣?) 3、过渡:课文中的&我&同样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因此几天后的一个清晨, &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摘花瓣时叫住了她。 (指名读第 3 自然段) 让学生仿照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在认为重要的词语下面加上着重号, 并围绕这些词语提问题。 (小女孩为什么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4、&我&叫住了小女孩,同小女孩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读一读他们的 对话,注意对话的语气,并在表示提示语气的词语下面加上着重号。 5、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后引导学生在语气上进行评议。 ⑴&轻轻的问&说明&我&并没有责备小女孩,只有感到不明白,想弄清楚原 因。 ⑵小女孩&不好意思地说&说明小女孩只摘了花瓣,自己也觉得左得不对。 ⑶&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说明小女孩想到妈妈生病了,爸爸又不在身 边,心里感到难受。 ⑷比较句子: 板书句子&摘花瓣做什么呀?&&摘花瓣做什么?& 6、读了对话说说有什么地方使你感动。 (板书:让妈妈高兴)引导学生体 会小女孩既爱花又爱妈妈的一颗金子一样的孩子吗?(懂事的好孩子) 7、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这件事不但深深地感动了同学们,也 深深打动了&我&。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 ⑴齐读第 11 自然段。 ⑵引导学生围绕这一自然段提问: &我&为什么要买两盆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到母亲的阳台上? (小女孩的爱心深深地打动了&我&,从开始的不解到买花送花是被爱心打 动的具体表现) (板书:不解 买花 送花) ⑶有感情地朗读第 11 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讨论:与小女孩比一比,你平时是怎样爱妈妈的? 2、教师总结: 小女孩的妈妈生病了,爸爸又不在家,作为一个小女孩,她能为妈妈做些21 什么呢?她只能用她一颗金子般的爱心去安慰妈妈。多么懂事、多么可爱的小 女孩呀! 四、作业设计 1、朗读全文。 2、抄写词语。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花瓣飘香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习作 2 我的好友武建设》 《我的好友武建设》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通过习作将自己熟悉的人或者想象中的人的特点表现出来。 教学时数: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话题。激发兴趣 二、范文引路,掌握要领 1、小朋友,你们看这副图,图上的小朋友可爱吗? 2、谁来说说这个小朋友长什么样? 3、赵建设小朋友不仅把自己的好朋友画的很生动,而且抓住了好友的特 点进行描写,写得很生动,小朋友来读一读。 4、我们来看看,赵建设是抓住是什么来写的? (外貌 兴趣 爱好) 5、图文对照,你看看武建设的什么地方与众不同呀? 6、现在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我们为别人画像,用习作介绍别人,要注 意什么? 7、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相机出示。 A、介绍人物要写人物的外貌、兴趣、爱好 B、介绍人物要抓住人物的特点DD与别不同的特点 C、要按一定的顺序写 D、图文尽量保持一致22 三、各自画像,尝试表达 1、请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人或者自己的好朋友长什么样。 2、在学生的发言中教师及时提供一些描写人物外貌和兴趣爱好的语句。 3、画出好友的样子,可以给他穿上各种衣服,手上拿着他最喜欢的东西。 4、小组交流,说说这个人的兴趣爱好。 5、各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全班交流。 四、评价交流、尝试写作。 第二课时 一、学生小组交流学习,并指导修改。 宗旨: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讲了托尔斯泰改小说的故事作为范例。修改入 手的几个方面 1、改病句。方法:自己多读两遍,不通的句子改过来,不会改, 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2、添词句。方法:小组讨论,互提建议。修改效果自评办法:自己读读 修改前后的作文,觉得有进步就给自己画上一朵红花。互评办法:请小组其他 成员或班上其他同学读两篇作文,有进步就给打朵红花,看谁得的红花多。 二、优秀习作全班朗读。 三、学生誊写作文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练习 2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1、按笔顺规则,把“施”“剩”“缘”3 个字写正确,写端正。 、 、 2、学会用数比画查字法查字典。 3、写出意思相近的词。 4、照样子改写句子。 5、照样子修改病句。 6、熟记 8 个成语。 7、进行“关于春游建议”的口语交际练习。 8、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练习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 2、学习并掌握笔画查字典的方法。23 教具准备: 教具准备:无 教学时间: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卡片,齐读“施”“剩”“缘”3 个字。 、 、 (2)从笔顺规则来看,它们的规则是什么? (3)在书写时,你认为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 (4)教师在田字格黑板上范写。 3、练习 (1)按笔顺规则,书空这三个字的笔顺。 (2)每个字练写两遍。 4、反馈 (1)指名板演。 (2)展示好字,表扬。 (3)指出存在问题。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板书:专。指名读。 (2)从字形结构上看, “专”是什么结构的字? 你能说出这个字的部首吗? (3)师生按笔顺数笔画。 (4)学生把字典翻到“难检字笔画索引” ,按笔画找到该字。再按后面所 标注的页码,翻到字典正文部分,找到该字。 3、练习 学生根据以上方法,自行完成书上的填空。 4、反馈 学生口头汇报。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行填写。 (2)学生汇报所填。 (3)集体讨论,确定一个意思相近的词。 3、练习 请几位同学到黑板上填写,其他同学修改。24 4、反馈 教师及时纠正错误。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齐读例句。两个句子意思一样吗? (2)有什么不同呢? (3)教师小结:在文章中,有些句子如果改变词序,则意思会随之改变, 而有些句子即使改变词序,基本意思也不会改变。 3、练习 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其余同学在书上填写。 4、反馈 及时纠正黑板上的错误。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齐读例句,讨论:这个句子有什么问题吗? (2)指名读第一句,讨论:李明是我们学习的什么? (3)指名读第二句,讨论:谁会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了? (4)指名读第三句,讨论:这个句子有什么问题吗? 3、练习 请三个同学到黑板上修改病句,其余同学自行在书上修改。 4、反馈 教师巡视,有错误及时纠正。全班同学反复练读修改好的句子。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 8 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 8 条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座位练习背诵。 ‘ 4、反馈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25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1、课前准备: (1)把教室桌椅如书上插图拼成八个小组,学生按小组围坐。 (2)准备一块小黑板,上面写有:这次春游去哪儿?可以安排哪些活动? 春游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审题 (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要求。 3、指导 (1)启发谈话:这个星期六,我们班将组织一次春游,大家高不高兴?你 们想去哪儿?可以安排哪些活动?春游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提出要求: 小组讨论, 要求人人参与。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发言。 课后, 每人写一份 《关 于春游的建议》 。 4、练习。 (1)每人在小组里练讲。 (2)代表发言。 二、教学第八题 内容:写毛笔字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7菩 萨 兵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 、 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胞的优秀品 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句子的意思。26 2、通过学习课文,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时间: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小黑板、教学光盘,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1. 简述红军长征背景。 2. 板书课题后提问:什么是“菩萨兵”?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 萨兵”呢?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 (1)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小黑板上的词语 (2)指名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3)齐读词语。 (4)指名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糟蹋、翻译、糊涂、热火朝天 3.各自轻声读课文一遍。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光盘播放指导朗读全文。 6、分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出感情。 三、学习生字,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2、老师正音 3、指导生字的书写 四、读讲第 1 自然段 1、自由读 2.指名说说对“长征”“藏族”的理解。 、 3.指名说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4.指名读第 1 自然段,注意读出感情。 五、作业 1. 熟读课文。 2. 用钢笔描红。抄写生字并组词。 3. 完成课文后第三题。27 第 二 课 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读讲第 2~5 自然段 1. 自由读第 2~5 自然段,思考:这几自然段讲了什么? 2. 指名回答上述问题,教师引导概括,主要讲朱总司令想办法动员藏胞 回来。 指名读“这么多天了,藏族同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 。 教师提问:这句话表达了朱德怎样的心情? 再指名读、齐读,体会朱德同志对藏胞疾苦的关切之情。 指导朗读第 5 自然段。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体会朱德同志深知藏民疾苦的阶 级感情和对藏胞一片赤诚爱心。 三、读讲第 6、7 自然段。 1、自由读。 2.画出朱德同志对藏胞春耕工作关心、重视的词语。 3.指名说说所画词语。 4.指名读“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这一句,并 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这句话表面上讲春耕,实质上是要让红军的形象 在藏胞心中生根使藏胞知道,红军是一心为民的。 5.指名说说这两段讲什么。 四、读讲第 8、9 自然段 1.自由读。 2.默读思考:藏胞为什么全都流出了感激的泪水?为什么会说出“几时 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啊“? 3.指名回答上述问题。 4.指名读第 8 自然段,引读第 9 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1.自由朗读全文。 2.说说藏胞为什么把红军称为“菩萨兵“。 3.教师小结:本文记叙了长征途中,朱德同志亲自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 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得到了藏胞的信任的事。我们从中体会到藏民与红 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六、作业设计 1.朗读全文。 2.写一段话,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要求用上“热火朝天”“干干 、 净净”等词语。 板书设计 设计: 板书设计 7 菩 萨 兵28 朱德:急坏了 怎么受得了 尽心尽力 藏民:躲 跑 返回 流泪 课后反思:《李广射虎》采用“文包诗”的形式介绍唐代诗人卢纶所写的著名诗篇《塞 下曲》 。本课以文助读诗歌,故事简明生动,为理解诗的意境与形象提供了很 好的基础。8李 广 射 虎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武艺高超 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1、学生第一次遇到“文包诗”的形式 ,要让学生要让学生诗文结合,理 解诗的意思。 2、血线股市发展的顺序协议坚实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 教具准备:教学光盘、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 每句话。29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神勇无比、边境、朦胧、巡逻、疾风、警惕、搜寻、影影绰绰、 猎物、惊呆 2 教学生字 (1)指读课文,卡片正音,强调“塞、搜”都是平舌音, “境、硬、蒙” 都是后鼻音,指明“扎”是多音字,并引导比较“扎”的其他读音和意义。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意思。 石棱、朦胧、疾风、巡逻、警惕、影影绰绰 3、指导书写生字。 (1) (出示生字卡片)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2)指导书写(出示小黑板) 。 (3)学生练字,教师巡视指导。 4.范读课文(光盘播放)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点) 6.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1)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 “射虎”的含义是什么? (2)根据课文的故事内容,说说塞下曲每句诗的意思。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讨论,对诗意只要初步弄清即可。 (3)范读塞下曲。 (4)指名读、齐读 塞下曲。 三、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第 二 课 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细读课文 1. 细读第 1 自然段 (1)指名读。 (2)读后讨论:这一段主要交代了什么? (3)介绍卢纶和他的塞下曲。 (4)指名读塞下曲。 (5)齐读塞下曲。 2.细读课文第 2 自然段。 读读议议。 (1)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 (2)他是怎样的将军? (3)齐读第 2 自然段。 3.细读课文第 3 自然段。30 (1)默读课文,思考讨论 这一自然段写了一件什么事?(讨论,相机板书:夜晚 风吹草动 以为有 虎 拉弓猛射) 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练习朗读,对照挂图,说说李广射虎的经过。 (3)继续讨论。 课文写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虎、发现虎、射虎这一过 程说明了李广怎样?(机警、敏捷、善射、勇敢沉着) (4)指导朗读。 (5)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前两句。 4.细读课文第 4 自然段。 (1)轻读课文。 (2)讨论。 “蒙蒙亮”指什么时候? 李广的随从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为什么全都惊呆了?(相机板书:清 晨 寻找猎物 扎进石头) “深深地扎进”“怎么也拔不出来”说明什么?(武艺高超,力大无穷) 、 (3)指读课文。 (4)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后两句。 (5)将全诗的诗意连起来说一说。 三、总结全文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教师小结:本文采用“以文包诗”的形式,叙述了李广将军一次夜巡, 路过一片松林,光线暗淡,风吹草动,误以为虎,射箭入石的故事,表现了李 将军的机警勇敢,武艺高超,力大无比。 四、作业设计 背诵塞下曲。说说故事的意思 板书设计 设计: 板书设计: 8 李广射虎 夜晚 风吹草动 以为有虎 拉 弓 猛 射 清晨 寻找猎物 扎进石头 教学反思:31 9、少年王勃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 17 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 8 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 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难点: 理解《滕王阁序》中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时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 1.指名读题。 2.在这里, “少”应该读“shao” ,用“少”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 3.你对王勃有什么了解? 4.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如何写《滕王阁序》的? 二、初读。 1.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应的生字词。 3.出示生字词。 (1)自生字词。 (2)正音 “昌、章” :读翘舌音。 “诵” :读平舌音。 “都、督”“都”是多音字,在这儿读“du” : 。 (3)带读,光盘播放指导朗读。 4.老师这儿还有文中的一些词,你会读吗?(出示:滕王阁序、整修一 新、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千古传诵。 ) (1)自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5.把生字词和这些词带入文章中,再去读一读。 6. (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32 (1)自读,看看在哪儿停顿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 /一色。 (2)指读。 7.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三、理解课文内容。 1.王勃写《滕王阁序》的原因是什么? 经过又怎样?结果呢? 想一想,文章哪些部分写出了以上问题的答案。 一、 (1-2)二、 (3-4)三、 (5) 2.教学第一段(第 1-2 自然段) (1)自读第一段,你知道王勃写《滕王阁序》的原因是什么吗? (2) “探望”可以换什么词? (3) (指导看图)简介滕王阁,相机理解“整修一新” 。 (4)当都督请人写文章,众人表现怎样? (5)齐读第一段。 (6)王勃是如何面对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老师及时正音。 2.分析字形。 “诵” :右边是“甬” ,不能写成“角” 。 “读、篇” :学习课课后笔顺,并按笔顺描红。 “突” :下面是“犬” ,不能忘记写一点。 3.指导书写(在小黑板上) 。 “昌、景” :都含有“日” ,写得要扁一些,宽一些,不能写成“日” ,其他 的生字学生自己说出每个字的关键笔画。 4.生描红,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默词:探望、南昌、景色、宴请、文章、千古传诵、文思如泉。 3.用以上默的词,说说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新授。 1.教学第 3 自然段。 (1)面对都督的要求,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这时 王勃在干什么呢? (2)指读第 3 自然段,其他同学看多媒体画图。 (3)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美景? (4)出示) ( 1.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飞翔, 灿烂的云霞在天边飘荡……33 2.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 荡…… A. 自己读读句子,意思相同吗? B. 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你体会到什么? C. 有感情地读第 2 句。 (5)有感情地读第 3 自然段。 2.教学第 4 自然段。 (1)王勃只用一句话就把这美景写了出来。 (2)自读第 4 自然段。 (3)齐读诗句。 (4)理解诗意。 (联系第 3 自然段的内容) 。 (5)诗写得如此棒,如此美,我们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诗句。 (6)他为什么能写么好的诗句? 他边走边想,想些什么? (7)是啊,他写时才会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一气呵成,做做 动作来理解这些词的意思。 (8)还从哪里可以看出王勃写的诗好?请人表演都督的语言、动作 (9)我们也不禁为王勃的才华所折服,真是一位奇才!有感情地齐读第 4 自然段。 3.教学第 5 自然段,齐读第 5 自然段。 三小结。 四.作业设计:有感情地齐读全书。第三课时一、复习。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是啊,王勃确实是一位奇才。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王勃是个奇才? 3.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二、指导背诵三~四自然段。 1. (播放教学光盘)读读书,看看景色,把 3~4 自然段背下来。 2.自背,同座位互背。 3.指名背,齐背。34 三.作业设计: 四.教学反思:10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 10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6 个字只识不写。认识 1 个多音字,理 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从萧伯纳的话中体会其谦逊自律的宽广胸怀,学会做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对话的反复朗读,体会文章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搜集一些有关肖伯纳的资料及他的作品以及关于谦虚方面的格言。 教学时间: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由题设疑,引发思考 自读课文,思考: 1、作家是什么意思?大作家呢? 2、这篇课文中的大作家指的是谁?是哪一国的人? 3、小老师是谁?是哪国人?35 4、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小姑娘”怎么会成了大作家的老师的? 二、读文解疑,弄清事情 学习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1、思考、答问: 萧伯纳在莫斯科与一个小姑娘相遇后,为什么会和这个小姑娘“玩了好 久”? (萧伯纳非常喜欢这个孩子,萧伯纳童心未泯。) 这个孩子为什么让萧伯纳这么喜欢? (“小姑娘白白胖胖,一对大眼睛很有神,头上扎着大红蝴蝶结,真是可 爱极了。“) 2、小结: 萧伯纳与小姑娘相遇,一起玩耍。第二课时一、学习第二部分(第二到四自然段) 1、思考、答问: (1)临别时,萧伯纳对这个小姑娘说了怎样的话? (“别忘了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萧伯 纳。“) (2) 萧伯纳称自己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反映了萧伯纳怎样的思想? 要点:得意。 自以为了不起。 有点瞧不起别人的意思。 希望别人崇敬他。36 (3)你是从课文哪里的描写中看出来的? (“他暗想:当小姑娘知道跟自己玩的是一位世界大文豪时,一定会惊喜 万分。”) (4) 小姑娘听了萧伯纳的话后,是怎样的反应?她是怎么说的? (“出乎预料的是,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道:‘请你回去后告诉你 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娜塔莎。”) “出乎预料是什么意思? 出于谁的意料之外?萧伯纳意料之中的应是什么? 小姑娘有没有“惊喜万分”?小姑娘答话中用了一个“请”字,这个字你觉得 用得好在什么地方? 小姑娘的话表现了她的什么意思?为什么? (自己是人,萧伯纳也是人,同样是人,“大作家”又有什么了不起呢?) 小姑娘在自己的名字前为什么要郑重其事地加上“苏联小姑娘”? (一种爱国之情。在她看来,你萧伯纳为自己是世界闻名的英国名作家而 自豪,我也为自己是苏联小姑娘而自豪) (5)萧伯纳听了小姑娘的话后有什么反应? (萧伯纳听了,不觉为之一震,他马上意识到刚才太自夸了。“) “震”是什么意思?“为之一震”究竟是为什么而“震”? “意识”是什么意思?他意识到了什么?(“刚才太自夸了“) 3、小结: 正因为这件事情使萧伯纳产生了震动,意识到在小姑娘面前太自夸了,所 以才有后来的反思,才会认识到小姑娘娜塔莎是他的老师。 二、抓住“感触”,明白由来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感触”是什么意思?“深有感触”呢? (小姑娘的话使萧伯纳深受刺激,使他的思想感情久久难以平静) (2)具体说说萧伯纳究竟有哪些“感触”? 要点:37 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 对任何人,包括对小孩子,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 小姑娘娜塔莎让自己明白了这些深刻的道理,应该成为自己的老师。 萧伯纳“感触”中最后一点“这就是那位小姑娘给我的教育。 她是我的老师。 ” 除了给上文所写的事情作结外,在全文中还起了什么作用? (点题。点出课题之由来) 三.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并组词.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大作家的小老师 不能自夸读文 平等相待永远谦虚解词 读懂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习作三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次作文共分三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例文” 。主要写小作者仔细观 察看到的景物。写得清楚、明白,充满同趣。第二部分是“习作要点讨论” 。 紧扣本次习作训练要点,对“例文”的有关写作方法)作了提示。第三部分是 “作业” 。先提出本次习作的要求,然后建议充分进行习作的交流。 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 1 读懂“例文” ,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作者是怎样按顺序抓住重点把在 观察所见景物写出来的。 2、借助“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领会写发现一要新,二要细。38 3、按照“作业”要求,从观察到的景物中,选择两三次,有条理地写出 来。 教学时间: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交流,导入新课 1、交流平时生活中新发现的情况 二、揭示要求,明确目标 1、出示要求,思考: (1) 、写什么? (2) 、怎样写? 三、学习例文,总结写法 1、 指名读, 思考: 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个新发现?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默读,讨论:小作者是怎样把发现写具体的?(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 读) 3、小结:这篇例文通过小作者细致的描写小作者又抓住了“新”这个重 点,使文章变得具体、生动、有趣。所以,要写好这次作文,我们必须做到: 细观察,抓重点。 (板书) 四、迁移写法,循序练习 1、口述。 ①自由练说。 ②同桌互说 ③指名说 ④师生共同评议 2、写稿。第二课时一、学生小组交流学习,并指导修改。 宗旨: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讲了托尔斯泰改小说的故事作为范例。修改入 手的几个方面 1、改病句。方法:自己多读两遍,不通的句子改过来,不会改, 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2、添词句。方法:小组讨论,互提建议。修改效果自评办法:自己读读 修改前后的作文,觉得有进步就给自己画上一朵红花。互评办法:请小组其他39 成员或班上其他同学读两篇作文,有进步就给打朵红花,看谁得的红花多。 二、优秀习作全班朗读。 三.誊抄作文 课后反思:练习 3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1、按笔顺规则,把“陷、遮、傻”写正确、写端正。 2、写出海带有指定偏旁的字。 3、读一读,认识含有数量词的词语。 4、读一读,说说作者是怎样打比方的。 5、照样子,修改病句。 6、熟记 8 条成语。 7、通过口语交际,学会商量。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时间: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卡片,学生认读。 (2)看看这 3 个字是什么结构。40 (3)从笔顺规则来看,这几个字的书写笔顺怎样? (4)在书写时,你认为哪些地方该提醒大家注意? (5)教师范写,学生注意观察。 3、练习 (1)按笔顺规则,边说边书空。 (2)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3)根据情况,及时小结。 4、反馈 (1)请同学写,其他同学注意观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端正。 (2)展示写得好的同学的作业,进行表扬。 (3)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练习。 二、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自由读 6 个偏旁的名称。 (2)指名读一读。 (3)出示“反犬旁” ,说说哪些字带有这个偏旁。 3、引导学习其他的偏 (1)学生字自己的书上填上带有指定偏旁的字,请同学板演。 (2)教师巡视指导。 5、反馈 表扬做得好的同学,指出存在的问题。 三、第三题 1、审 2、指导 (1)请学生试读 6 个词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集体读一读,教师指导。 (3)指名读,思考:这 6 个词语有一个相同之处,是什么? (4)小黑板出示:万众一心 瞬息万变万里长城 通过查字典,理解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结合词语,理解词语中的“万” 。 小结:这两个词语中表示数量的“万”并不是指“一万” 。 让学生用笔画出其他词语中表示数量的词,看看它们是什么意思? (5)小结:遇到类似的词语,就要细细地分辨,揣摩,搞懂它们的真正意 思。 3、练习读 4、反馈 第二课时 一、第四题41 1、审题 2、指导 (1)请同学读一读句子,其他同学思考:这两句中把什么比作什么?用什 么比喻什么? (2)想一想:为什么云雾一会儿像“茫茫的大海” ,一会儿又像“巨大的 天幕”? 引导进行比较分析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图,增添感性认识。 (3)教师范读,学生想象句子所描绘的情境,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这两个打比方的句子与我们以前学的打比方的句子有什么不同? 3、练习 采用多种形式的读练习 4.反馈 二、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例句: 讲解修改符号所代表的意思。 指名读改过的句子,想想为什么要这样改? (2)出示第一个病句 轻声读一读。 找一找,这句话有什么毛病? 思考:毛病找到了,该怎样修改呢? 指导学生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让学生读一读修改后的句子,凭借语感检查是否正确。 (3)归纳修改病句的一般步骤:一读(读读有毛病的句子) ;二找(找出 句中的毛病) ;三思(思考如何改) ;四改(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五再读(读 改过后的句子,检查所做的修改是否恰当) 。 3、练习 (1)让学生用以上的方法步骤练习修改两个病句。 (2)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4、反馈 (1)评议 (2)表扬修改全对的同学,让有错的同学进行订正。 (3)朗读修改以后的句子。 三、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自由读 8 个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42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 8 条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自由练习读 (2)同桌练习背诵 4、反馈 (1)集体背诵 (2)指名背第三课时 一、第七题 1、谈话,揭示课题 2、自由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3、引导学生看图,弄清图意。 4、让学生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5、引导学生想象一下每幅图中所遇到的事情的原因。 6、以第一幅图为例,让学生说说,当你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准备怎么办, 你准备怎样去同别人商量? 7、根据发言,进行指导: (1)态度要诚恳(2)在与别人商量时,要让别人充分发表意见,注意取长 补短。 (3)要把自己的想法跟别人说清楚(4)在一起商量时要注意有礼貌, 互相谦让。 8、分组练习商量,准备表演。 9、请几组学生表演每幅图遇到的情况。 10、小结,启发学生出题,根据情况练习商量的话题,也可以进行表演。 11、总结谈话:我们平时遇到难事应该多商量,这样可以把我们的事情做 得更好一些。 课后反思:43 11.赶海 赶海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中词语的借代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时的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 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卡片,教学光盘 教学时间: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 1、以口头填空的形式说说对大海的印象。 (--――――――的大海) 2、板书课题,理解题意。 二、初读课文,了解自然段大意 1、读课文,读准字音。 (1)先读准课后生字的字音,再边读课文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出示词语,指导读准生字词的字音,重点指导 2、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1)要求:把句子读正确、通顺,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复,不读破句。 (2)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老师正音。 (2)光盘播放指导朗读,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3)抽读课文,了接学生掌握情况。 4、再读课文,了解自然段的大意。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以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卡片。 2、重点提醒“舅”“载”的笔顺。 、 3、指导书写。在小黑板上指导书写 4、给生字组词。44 四、作业设计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在课后描红。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1、读词语。 2、多音字组词。载 zai ( )zai (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议。 二、精读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习第 1 自然段。 (1)听录音歌曲: 《大海啊,故乡》 。 (2)理解“每当……便……”句式的作用。 ① 强调指出童年时赶海的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 ② 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3)指名朗读,评议。 2、学习第 2 自然段。 (1)自读课文思考: ① 文中哪个词表现了“我”赶海的迫切心情? ②“我”初到海边,看到了哪些有趣的情景? (2)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①“闹”字表现了“我”赶海的迫切心情。 (3) 指名试读,强调“闹”字。 ②我初到海边,看到了还水退潮的情景很有趣。 a. 指名读第 2 句。 b.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浪花像人一样,好像不忍心离开,去了 又回,非常有趣) c. 指名朗读,评议。 ③我初到海边,还看到人们在沙滩上赶海的有趣场景。 a 指名读第三句。 b 画出表示动作的词。 C 这些动作用什么关联词连接起来的? d 指名朗读,评议。 3、小结第二自然段。 过渡:第二自然段写了我看到的有趣的情景,第 3 自然段写了我在海边的 活动 。我在海边到底做了些什么呢?45 4、学习第 3 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我在海边有哪些活动? (2)论交流。 (3)自由读第 3 自然段,想想文中哪些地方有趣。 (4)名读第 3 自然段, 加深理解,指导朗读。 5、学习第 4 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2)理解“满载而归” “战利品”的意思。 (3)指导读。 6、学习第 5 自然段 指名读。 (2)结尾再次出现歌词,首尾呼应,表达了小作者怎么样的感情? 三、总结全文,朗读体会 1、总结课文 2、有感情的朗读全文,体会小作者热爱大海的思想感情。 四、作业 1、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2、抄写课后词语。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说出下列字的结构和偏旁。舅努痒虏载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评议。 二、讨论写法、品味朗读。 1、小作者是怎样把“赶海”这件事写的这么生动的呢? (1)课文开头、结尾都用了《大海啊,故乡》的歌词,首尾呼应。抒情优 美。 (2)小作者把“浪花” “大虾” “螃蟹”当做人来写,生动有趣。 (3)小作者用词很准确。 2、然我们没有赶过海,但读了这篇课文,我们都觉得赶海非常有趣,小作 者的文章写的多好啊!小作者的文章写的多好啊!我们再来听一听这篇的读音 仔细品味品味。 3、听课文录音。 三、说话、写话练习 1、指名读课文后第五题,明确说话、写话要求。46 2、 启发学生回忆参加过的活动, 选出一种玩得最开心的活动, 练习说一说。 3、指名说,评议。 4、同桌互说,互评修改。 5、把说的话写下来。指名读,评议。 四、作业设计 完成写话练习。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2 荷 花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一.通过看图学文,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启 发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 二.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述能力。 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文最后两段能背诵。并通过补 充教材《王冕看荷花》 《爱莲说》片段的略读, 《多美啊,野花》的介绍,扩大 学生的知识面,培养阅读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准备: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小黑板、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语,揭示课题。47 1、小朋友,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王冕学画的故事,知道荷花是 一种很美的花,有个小姑娘非常爱荷花,她在公园里仔细观察了荷花后,写了 一篇文章,这就是我们书上的《荷花》 (板书课题) 。荷花又叫“莲花” 。 (板书:莲花) 2. 荷花的叶子叫什么?(荷叶,又叫“莲叶”) 。 (板书:莲叶) 3. 我们还学过一首古诗, 里面也赞美过荷花, 我们把这首古诗背诵一下。 (师生一起背古诗――宋朝杨万里的《咏荷》 )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花还会结果呢,它的果实就是“莲蓬” 。 二.观察图画,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荷花池边。 启发:那个小姑娘看到的是什么样的荷花呢?你们看那一池荷花就像这一 幅美丽的图画。 (指导看图,并且向学生提出看图学文的要求。 ) 指导看图:请小朋友按次序仔细看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再读读 课文。读中启发:课文中有个小朋友在看荷花,她见荷花非常美,就写了这篇 文章。 现在打开书本, 自己看看图, 读读文章。 看看文章先写什么, 再写什么? 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三. 自读课文。 1、老师提出自度要求老师提出自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在课文里找出本课的生字,并注上拼音。 3、借助拼音自学生字 4、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卡片,抽读生字,正音。 5、给生字组词。 四、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光盘播放课文朗读,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2、采取各种形式朗读课文 五、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指导学生认清字形。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字形,并说说自己的方法。 3、学生边说笔顺边描红。 六.自学讨论,理清层次。 1. “我”去看荷花。 2. “我”看荷花。 3. “我”看荷花时展开的美妙想象。 4. “我”又回到看荷花的情景中。48 综合板书: 我去看 看着 想着 看着 七、作业安排 抄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精读课文。 (启发学生把这幅图当作真的荷花,使学生进入想象的境界,置身于情境 之中。 ) 第一节: 1.启发:同学们,你们再看这幅图,画上的荷花多美,我们看着,觉得 它就是真的荷花。现在我们就把它看作一池真荷花,边看边想象,好像看到什 么?闻到什么? 2.指点:课文一开头就是这样写的。 “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就把 荷花的特点写出来了。现在请同学们带着想象读课文的第一节。 3.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节。 第二节: 1.学生默读第二节,要求很快地读。简单地说说“我”看到些什么? (出示小黑板。提供句式,分步训练) 我站在荷花池边看: 看到( )荷叶( ) ; 又看到( )荷花( ) ; 还看到( )花骨朵( ) 。 (小莲蓬) 要求学生用“又” “还”这两个连词口述一句完整的复句。 ) 2.进一步要求: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什么样的荷叶,什么样的荷花,什 么样的花骨朵。 (进一步启发学生在上述荷叶、荷花、花骨朵前面加上附加语, 把句子说得更好、更美一些。 ) 例句: (1)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看到碧绿的荷叶,又看到雪白的荷花,还看到含 苞待放的花骨朵。 (2)早晨,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碧绿的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看到 雪白的荷花在微风中摇摆,又看到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小巧玲珑,还看到嫩黄的49 小莲蓬躲在荷花中间张开笑脸。 (3)早晨,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碧绿的荷叶上露珠滚来滚去,看到雪白 的荷花在微风中舞蹈,又看到含苞欲放的花骨朵胀得饱饱的,还看到嫩黄的小 莲蓬在花心中藏着。 3.指点:小朋友已经说了荷花是雪白的,这是白莲,我们平常看到的粉 红的荷花叫红莲。荷叶的颜色是碧绿的,这就写出了荷花色彩的美。 (板书:色彩美) 4.还有刚才你们说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荷花在微风中舞蹈,花骨 朵小巧玲珑,小莲蓬张着笑脸,这些是写荷花的什么?(姿态)这样把荷花的 姿态写出来,就把荷花写活了。 (板书:姿态美) 5.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的第二节。 6.这一节里还有两个字用得很好,你们看出来了吗?( “冒” “露” 7.指点: “冒”出荷花亭亭玉立的样子。 “露”来是躲在下面的,而现在 显露出来了,好像把头探出来了,露出来了,这个“露”把小莲蓬写得可爱极 了。 (板书“看着”加上“冒”“露”“美“三个字) 、 、 。 8. (激起情绪,展开想象)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看着,看着,觉得自己仿 佛就像一朵荷花。 表情朗读第四节。 9.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看荷花的? 那么请小朋友们想想,表示看的时间长,表示看得很专心,或者表示看时 显出爱荷花的神情,可以用哪些词。 出示一块准备好的卡片,上面写着: “我[ ]看着满池的荷花。 ” (例:我久久地看;我默默地看;我目不转睛地看;我入神地看;我凝神 地看;我深情地看;我全神贯注地看。 ) (通过语言训练明确认识,在学生理解基础上,启发学生的想象带入课文 情境。 ) 10、诱导:现在请小朋友久久地、凝神地、深情地来看这幅彩色图。 (这时放轻音乐, 学生随着柔和的乐曲, 深情地凝视着图画。 其间轻轻地提示: “荷花翩翩起舞了” ) 11.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进行想象性描述。 12.指导朗读:课文中的“我“爱”荷花,因为荷花非常之美。现在就让 我们深情地读课文。请同学们把这一节再读一遍。 ( “想着”下面板书“爱” ) “自己仿佛”要读得慢一些,要像真的一样,好像看出了神似的, “风吹 来” “风过了”由动到静,要交代清楚。50 二、我们在这一课学习了荷花,同同学们能把它复述出来吗? 提示;复述时要有次序,先说什么,再说什么,要想想好。过了一会儿, “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 三.复习阅读。 1.你们读了这一课,最喜欢哪一节?为什么? 2.第四节是展开想象,课文中的“自己仿佛” “自己觉得”后面写的就是 想象的内容。什么叫“仿佛”? ( “仿佛”就是“似乎” “好像”的意思,不是真的,而有真的感觉的意思。 ) 请同学们按照这个意思用“仿佛”说句话“什么仿佛什么?” “什么仿佛怎么 样?”这样想句子就容易正确了。 (通过用“仿佛”造句,展开想象的翅膀,先同桌的同学相互对讲,然后 集体交流。 ) 例句: (1)我看着小蝌蚪,看着,看着,我仿佛觉得小蝌蚪变成小青蛙了。 (2)我看着金黄的油菜花,看着,看着,我仿佛变成小蜜蜂钻进菜花丛中 去采蜜去了。 (3)我看着梅花,仿佛自己是一朵梅花,迎着寒风开放。 (4)我看着风筝,仿佛自己随着风筝飞向远方。 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荷 花 色彩美 看着 美 冒 露 姿态美 风吹过来 想着 爱 风过了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51 13、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 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 3、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 能理解诗句的意思, 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 《望庐山瀑布》 这首诗描绘的情景。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背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 2、揭示课题,板书:望庐山瀑布 二、学习 1、理解课题的意思: 理解“望” “瀑布” 你在什么地方见过瀑布吗?是什么样的,能不能说给我们听听? 2、学会写课题中的生字: 瀑 3、你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 4、学习这首诗 (1)出示整首诗 (2)指名读一读 (3)再读,可以讨论,看能不能理解诗的意思,有问题可以提出来。 (4)交流: 重点理解“银河” “九天” “香炉” “川” “三千尺” 谁能讲这首诗的意思? 学生评议,他讲得怎样? 再指名讲诗的意思。 5、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6、光盘播放指导朗读。 7、指导背诵 三、自学古诗中出现的生字 四、作业 1、背诵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52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设计 望庐山瀑布 日照 香炉 生 紫烟, 遥看 瀑布 挂 前川。 飞流 直下 三千 尺, 壮美山河 疑是 银河 落 九天。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 《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学习《绝句》 1、板书课题,解题,理解“绝句” 2、简介作者及背景 三、初读诗句,说说你能理解哪些词语或句子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鹂” “鹭”的字音。 2、交流,你了解了哪些词语、句子的意思了? 四、学习诗句,想象画面 1、学习一、二两句 轻声自由读一读,画出还需要理解的词语。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句的意思? 光盘播放指导朗读,读出舒畅预愉悦的心情。 2、学习三、四两句 指名读一读诗句,其他同学思考:诗人卡到了什么? 讨论,理解“西岭” “千秋雪”相机板书,画简笔画。 诗人是透过什么看到西岭上的积雪的? 诗人向门外一看,可以看到什么?理解“东吴” 为什么说是万里船?53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3、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4、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1)一行写一个景,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小结:先写近景,后写远景,有动有静,色彩明丽,表达了诗人无比 舒畅的心情。 5、指名朗读,练习背诵。 6、指导书写“鹂” “鹭” 五、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生字,并正音 2、让学生记住字形。老师在小黑板上指导书写。 3、学生在书上描红。 作业设计 设计: 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新词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设计: 板书设计: 绝句 两个 一行 窗含 门泊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 黄鹂 白鹭 西岭 东吴 鸣 翠柳, 上 青天。 近景 千秋 雪, 舒畅愉快 万里 船。 远景习作 4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乌鸦反哺》 ,了解主要内容,初步了解例文是怎样写人物之 间的对话的。54 2、借助对例文的分析,初步懂得写对话,一是要写清楚说的什么;二是 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和语气等。 3、根据提供的对话材料,让学生按照作业要求,练习写对话。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写人物之间对话的方法。 难点:把提示语写具体,注意提示语位置的变化。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无 教学时间: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1、指导看图。 提问:同学们,这幅图你们在哪儿见过?图上画了什么? 2、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乌鸦们渐渐长大了,乌鸦妈妈也老了,飞不动 了,小乌鸦们是怎样对待它们的***呢?老师请大家读一篇短文《乌鸦反哺》 。 二、初读例文 1、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 (1)这篇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什么叫“乌鸦反哺”?用“――”画出来。 2、讨论交流。 3、这篇短文写“我”和妈妈看到乌鸦反哺时两个人的谈话,又叫对话, 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 (板书:写对话) 三、讨论明法 1、过渡:应该怎样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例文是怎样 写的。 2、再读例文,结合书上的分析,明确写法。 (1)学生再读例文,思考: “我”和妈妈在树林中说了些什么话? (2)讨论交流。 (3)哪些话是“我”说的,哪些话是妈妈说的?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①学生讨论,点名回答。 ②小结:写对话要写清楚是谁说的,说了什么。 (4)①对话中写清楚是谁说的这部分叫做“提示语” ,请大家看“我”和 ***这几句对话,用“~~~”画出提示语,看看它们的位置一样吗? ②为了使文章显得更活泼、不呆板,提示语的位置可以变化。有的放在前 面,有的放在后面,还有的放在中间呢! 在有的情况下,提示语也可以省略。这时,一个人说的话就写一段。我们这次55 作文主要要求同学们掌握提示语在前面和在后面这两种方法。 ③过渡:提示语除了告诉我们是谁说的,还能提示什么? ④小结: 提示语除了告诉我们是谁说的, 还能提示人说话时的语气、 表情、 动作等。写对话时既要写清是谁说的,说了什么,还要写出说话人的语气、表 情、动作等,这样才具体、生动、形象。 (5)结合书上的分析,总结写法(板书) 。 ①写清楚说的什么,是谁说的。 ②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和语气等。第二课时 一、指导习作 1、辅助练习。 (1)情境一。 指名一名同学演示动作:欢蹦着走进教室,同时说: “我们班在比赛中得 第一名啦! ”训练学生说一句描写人物说话时语气、神态、动作的句子。要求 学生们仔细观察,听清说了什么,是怎样说的。 (2)情境二。 老师和一名学生表演对话,要求学生听清说了什么,是怎样说的。 2、模仿作文。 (1)明确习作要求。 通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已初步掌握了写人物之间对话的方法。下面请大 家看一个小品,练习写一段对话,请同学们注意听清说话人说了什么,又是怎 样说的。 (2)课堂小品表演。 (3)同桌互相讨论:小品中的人物说了些什么?是怎样说的? (4)再现情境,帮助学生弄清说了些什么。学生边说边回忆人物是怎样说 话的。 (5)板书句子,学生练习说话。 同桌互说、指明说,然后评议。 (6)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说清楚。 同桌互说、指明说,然后评议。 (7) 同学们, 刚才你们看了小品表演, 根据小品提供的材料说了一篇作文, 把事情说得很清楚,着重抓住了人物之间的对话,下面,我们试着给这篇作文 起个题目。 指名说。 (8)练习写稿,教师巡视指导。 (9)评议修改。 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 1、誊写作文,注意修改。56 2、同桌交换朗读。找找不足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练习 4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1、按笔顺规则,把“搜”“塞”“藏”3 个字写正确,写端正。 、 、 2、注意韵母“??”与“??”“??”与“??”“??”与“??”“??”与“??” 、 、 、 的写法。 3、使学生知道词语间的对仗关系,并进行适当的练习。 4、读句子,注意表示声音的词并仿写两句。 5、熟记 8 条成语。 6、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用语的口语交际训练。 7、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知道词语间的对仗关系,并进行适当的练习。 2、读句子,注意表示声音的词并仿写两句。 3、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用语的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准备: 教学时间: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搜”“塞”“藏”3 个字。 、 、 (2)这 3 个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57 (3)这 3 个字在书写时,你觉得有什么地方值得注意? 3、练习 (1)按笔顺规则书空。 (2)每个字练写两遍。 4、反馈 (1)指名学生板演。 (2)展示写的好的字。 (3)指出存在的问题。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读第一组。说说它们的韵母在写法上有什么区别? (2)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第二、三、四组。 3、练习 采用多种形式反复练读。 4、反馈 板书 下面哪两个字的韵母相似,找出来,分组读一读。 界 买 卫 愧假走六火 三、教学第三题 1、指导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清字音。 (2)学生自由读,注意词语间的关系。 (3)齐读、指名读。 2、练习 为下列词语对对子。 好对( )黑对( )宽对( )表扬对( )坚强对( )山清对( )高楼 对( ) 3、反馈 (1)指名板演 淡对()密对( ) )对芙蓉( )对大海 ( (2)同桌说一两个有对仗关系的词语。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读积句子,找出每句中表示声音的词。 (2)描绘情境,请学生用上声音的词。58 如:下暴雨了,雨点落在地上发出的声音。 你敲门时,发出的声音。 3、练习 (1)学生说说平时都听到哪些声音?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的。 (2)写两句话,用上表示声音的词。 4、反馈 读自己的句子,说说声音的词。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 8 条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纠正读音。 (4)理解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座位练习背诵。 4、反馈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指读要求,想想它告诉我们些什么。 (2)复习有关礼貌用语。 2、指导 (1)解题:什么叫约请? (2)约请的原因是什么? (3)假如你是中队长,见到顾老师应该怎么说? ①指导学生看图,顾老师正在干什么?中队长正在干什么? ②假如你是中队长,我是顾老师正在弹钢琴,你会怎么约请我? 3、练习 (1)同座进行演练。 (2)选一对到前面表演。 二、评议。 (内容表达是否正确,礼貌用语是否恰当,态度是否大方)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59 14、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 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 、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2、板书课题,齐读 二、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同句子,想一想课文讲里一件什么事 情? (2)读读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疙瘩 自豪 骆驼 委屈 足够 沙漠 小溪 陷进 养料 风沙 茫茫 贮存 俯下身子 铺天盖地 2、学生自学,教师注意辅导后进生的学习。 三、检查自学 1、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 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 说一说课文哪一部分是讲小 骆驼跟着妈妈到沙漠旅行的 (3、 自然段) 4 4、指名读词语,注意 3 个加点字应该读轻声。 5、说一说部分词语的意思。 6、小结自学情况。 四、学习生字 1、自由识记生字,注意字形。 2、交流记忆方法。老师出示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3、老师在小黑板上指导书写,然后学生用钢笔描红。 4、反馈,表扬写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60 五、指导朗读课文 1、光盘播放指导朗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霸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