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种植园是不能在种了

13:08:22【 转载互联网】 作者: &&|&责编:李强
&&& &为了解决用户可能碰到关于"我今年种棉花赔了,明年能不能种?"相关的问题,突袭网经过收集整理为用户提供相关的解决办法,请注意,解决办法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同意其意见,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今年种棉花赔了,明年能不能种?"相关的详细问题如下:RT,我想知道:我今年种棉花赔了,明年能不能种?===========突袭网收集的解决方案如下===========
解决方案1:不要种了,除非石油和煤炭的价钱涨很高,否则棉花的替代品就非常便宜,收购商会使劲压价,卖不动。解决方案2:感觉种棉花不如种粮食划算&&今年的棉花好像没超3块吧&&平均下来一亩地收不到500斤&&就按500斤算才卖1500块&&土地承包费按整数1000算(各地不同、之举例子)你才赚了500块&打药&种子&肥料&浇地&地膜&还都没算在本钱里&&拾花+整枝打岔的工钱更别提了&何况花才每年只能种一季&所以说种花不如种粮食&&粮食可以种两季(春玉秋麦)玉米收按8毛算大概就是块&&小麦收800按1块算又是800&刨除浇地种子翻地承包费等还赚个三五百呢&另外省下的出工你在每天挣的呢&&这个帐不用再算了吧&&更别说种成经济作物了&&不过那些需要大本钱来长期投资&所以一般像咱这种普通老百姓来说不建议解决方案3:这两年市场不好,建议你别种了。解决方案4:要看下市场走向解决方案5:投资都有风险,就看你有没有那财运和眼光了解决方案6:一直种会有用的解决方案7:去新疆采棉花算了&股票/基金&
有的农资站不再进棉花种子
作者:王明婧  王晓飞
  本报4月9日讯(记者 王明婧 见习记者 王晓飞) 近日棉价持续下跌,9日,记者在德州市农资站发现,棉种销量也随之下降,有的农资站已经不再进种子了。  “去年种了两亩棉花,今年全种了。”袁桥镇李少槐村村民说,棉花机械化程度低,收益少,不如打工挣钱多。村子里年轻的出去打工,年纪大的改种小麦,种棉花的越来越少。正值棉花播种季节,9日,记者在袁桥镇、二屯镇等地发现,以往的棉花地种上了小麦,有的棉农虽然还种,但也减少了种植面积。  棉花面积的缩减,导致棉花种子的销量随之减少。袁桥镇一农资站的销售人员说,从去年开始棉花种子的销量逐渐下降,今年销量只有去年的八成,而袁桥镇的另一家农资站工作人员说,去年的棉花种子还没有卖完。在二屯镇,有的农资站今年不再进棉花种子了,店内甚至没有棉花种。  据物价部门统计,去年棉农每亩亏了101.12元,收益同比下降两成多。“预计今年全市种棉面积减少三成。”德州市棉花协会秘书长凯说,去年全市棉花种植面积113万亩,今年因国家棉花临时收储制度将于9月份取消,棉花价格预期会有所降低等缘故,预计种植面积将下降至80余万亩左右,棉种的需求也随之下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期货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策划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06版:中国种业人物风采录
& &&& 往期回顾 & && &&&
“棉农的弱势地位若长期得不到化解,受损的就不仅是棉农,最终也会波及棉花全产业链。”卢怀玉认为,棉农合作组织为解决小农户与大产业的不协调提供了一种可能。
我和棉花长在同一条根上
——记国欣农研会会长、国欣种业总裁卢怀玉
&&&&卢怀玉在检查棉花长势。资料图
&&&&本报记者&王瑜&&&&走进卢怀玉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6幅照片,从绿油油的棉苗到白花花的棉桃,每一幅都是棉花的一个生长阶段。“我和棉花长在同一条根上。”卢怀玉笑着说。正是这种源自血缘的亲近感,让刚出大学校门的卢怀玉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出国深造和留京工作的机会,回到河北河间,回到国欣农研会。&&&&20年后的一个周末,坐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国农业科学院东门的国欣科创办公室里,忆当初,卢怀玉眼神里依然充满憧憬:“回到农村是想着做些事情。国欣农研会10年的发展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同时也需要有新鲜的力量加入进去。”就这样,在1994年的夏天,卢怀玉带着年轻人的闯劲儿一头扎进了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也就是国欣农研会。&&&&不当“二传手”抢占“制高点”&&&&国欣农研会的前身,是卢怀玉父亲卢国欣1984年联合11户棉农建立的河间县国欣棉花联合研究会,1994年时有会员4200户、资产300万元。卢怀玉前脚刚踏进农研会,考验就接踵而至。上世纪90年代初,棉铃虫害在黄淮海棉区大面积暴发,把棉农折磨得苦不堪言。“一到棉铃虫暴发期,几乎每天都要打农药,医院走廊里都是打药中毒的棉农。”卢怀玉说,为了解决棉铃虫防治难题,国欣农研会甚至到《农民日报》等媒体上有奖征集治虫方法。&&&&当得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成功选育出转基因抗虫棉后,卢怀玉先后14次进京,终于得偿所愿,重金引进了93-1、93-6和93-4这3个品系的抗虫棉种,这使国欣农研会成为国内最早推广转基因抗虫棉的种子销售机构之一。&&&&“不要说不打药,少打一半药都行。”棉农出于对国欣农研会和棉花研究所的信任,1995年种植抗虫棉将近1万亩,其中品系,在气候不利的条件下,亩产比当地常规棉平均高74.4%,减少农药施用50%~80%。在抗虫棉推广中,虽然遭遇了“抗虫棉官司”等波折,但农民对新品种的认可,让卢怀玉嗅到了商机——农研会是以提供优良种子和技术服务起家的,但仅满足于当“二传手”,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不可能有大的作为,农研会要二次创业,必须“将棉花良种繁育作为支柱产业,集中全力抢占科技制高点”。&&&&棉花育种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行业,但对一个棉农自办的合作经济组织来讲,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谈何容易?眼光长远,有魄力,这是国欣农研会棉花所所长徐东永最佩服卢怀玉的地方。1995年,卢怀玉顶着“抗虫棉官司”的巨大压力,亲自带队去海南南繁,这也成为农研会自主科研的起点。&&&&1996年,农研会投资150多万元建起1200平方米的科技楼,并完善了实验室、微机房等配套设施;2000年,成立棉花研究所,更新复壮国欣牌系列抗虫棉;同年,投资百万元组建北京国欣科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国家863计划转基因抗虫棉项目专家郭三堆合作研发抗虫棉新品种;2002年,与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成立郑州国欣创世纪种子有限公司,从事转基因抗虫棉引进、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开发。此外,农研会还常年聘请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等十几位专家担任技术顾问。&&&&通过建好“内脑”,借助“外脑”,开发“合作脑”,农研会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高。自2004年培育出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虫棉品种至今,农研会已有13个棉花品种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并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007年,卢怀玉参与的“棉花化学控制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如今,国欣农研会已成为我国首批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中最大的棉种企业。&&&&取消农户繁种,全部农场自繁&&&&推广抗虫棉,同时改变了农研会的繁种方式。&&&&农研会最初的成员,基本上是来自河间县卢村棉花原种组的骨干户,然而在“抗虫棉官司”中,散户繁种无法控制种子质量的弊端已露端倪。卢怀玉建议农研会取消农户繁种,从株行圃、株系圃、原种生产到一级良种繁育,完全依靠农场自繁。&&&&“全国没有先例,能成?”&&&&“种子繁多了,卖不出怎么办?”&&&&诸如此类的质疑,在农研会内不绝于耳。“农场繁种,土地、人员、田间管理的投入都要增加,但因为是一个利益主体,能做到质量怎么有保证怎么来。”卢怀玉举例说,棉花植株下部籽棉光照不好,上部籽棉成熟度差,自繁基地的做法是只选择中段适合做种子的籽棉,这就确保了棉种发芽率和纯度。&&&&1996年,农研会在河北衡水和北京大兴、清河、高阳分别租地开发农场近万亩,拉开了自办农场繁种的序幕,此后繁种农场逐步拓展到天津、山东和新疆等地。如今,农研会的自办繁种农场面积达8万亩,每年向棉区输送自繁棉种300万公斤。&&&&农场建起来,由谁去管理,怎么让管理者更关注繁种质量?经过多年摸索,农研会建起了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所有繁种农场统一选派场长,统一规划,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采摘。河间市龙华店村村民候汉勇是农研会第一批会员,先后在清河农场和新疆担任场长。他告诉记者,农场的土地,农研会统一去租;土地租费和职工工资,统一支付;各农场所用的品种,由会里研究决定;农场场长按天发工资,吃饭会里管。“每年按农场纯收入的5%提取我的奖金。当场长第一年,我得了6000元,以后都比这次多,最多时有十几万元。”候汉勇说。&&&&随着抗虫棉繁种面积的扩大,农研会投资新建了良棉加工厂,初步实现了原种场、繁种场和种子加工厂三配套,并扩建种子加工车间、露天存放货台和种子仓库,更新添置轧花、加工设备和检验、检测仪器,新建了与国际接轨的棉花加工流水线。2003年,农研会通过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每个环节都做好,种子质量才有保证。”为了满足棉农对于好种子的渴求,卢怀玉对于种子质量的追求近乎严苛。2007年,山东农场2万多亩“中棉23”在收棉时遭遇连阴雨,种子发芽率受到影响,虽已超过72%的国家标准,但没达到80%的企业标准。召回还是不召回,卢怀玉与创业元老们产生了严重分歧,最终卢怀玉拍板决定:“召回,不能让一个棉农受损失。”历时3个月,辗转5省市,奔波几千公里,农研会终于将65吨棉种全部召回。农研会因此损失了220多万元,却维护了品牌的信誉。&&&&山东聊城东昌府区凤凰办事处棉花经销商刘绪森坦言:“棉种发芽、出苗不正常,是零售商最头痛的一关,自从改为专营国欣牌棉种,烦心的事情没有了,随之而来的是顾客盈门。”&&&&依托“农研会”组建“棉委会”&&&&棉花是我国最晚放开走向市场的大宗农副产品之一,随着市场的放开,小农户面临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夹击,在品种与技术选择、市场信息获取与识别、质量控制与保障等方面处于劣势。“棉农的弱势地位若长期得不到化解,受损的就不仅是棉农,最终也会波及棉花全产业链。”卢怀玉认为,棉农合作组织为解决小农户与大产业的不协调提供了一种可能。&&&&为了把农研会建设成更多棉农的“娘家”,2002年,国欣农研会在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支持下,建立了一个以棉农为主体的全国性专业技术组织——中国农技协棉花种植专业委员会,卢怀玉任主任委员。经过10年发展,目前会员达到6万人,遍及全国12个棉花主产省。&&&&每年,棉委会都投入几百万元对棉农进行技术培训:编印技术小册子,会员人手一份;制作双月刊《国欣桥》和植棉技术光盘,及时发给会员组长;在棉花备播和生长关键时期,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授课;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随时解答棉农生产中的疑问,传递虫情预警、市场预报等信息……&&&&“服务跟着种子走,从种走到收”,棉委会延续了国欣农研会这一宗旨,并通过“服务站—特派员—会员组长—棉委会会员”完善了服务网络。2005年,农研会投资1000多万元建起了被称为“棉农之家”的培训大楼,在农闲时节对会员组长进行培训,不仅报销往返路费、培训免费、吃住免费,每天还发20元补助。几年来,已有数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棉委会会员接受培训,成为先进植棉技术的“二传手”。&&&&提到棉委会,河北廊坊会员朱少堂对一件小事记忆犹新。日早上8点,卢怀玉带着专家驱车到村里讲课。从朱少堂家到棉田有2里路,雨后的乡间小路十分难走,棉田里更是泥泞不堪,卢怀玉和专家的皮鞋上、裤腿上都沾满了泥水,但他们一点也不在意,只顾着为棉农解答难题。“讲完时已近晌午,我留他们吃午饭,他们执意不肯。”朱少堂说。&&&&为了及时给棉农提供信息,2006年,卢怀玉组织成立了中国棉花协会棉农合作分会。这一年,农研会投资98万元购买了5辆车,配齐了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投影仪等先进设备,聘请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棉花所的顶尖专家组成小分队,下乡帮棉农解决生产难题。每年从6月下旬到8月中旬,专家下乡小分队行程13万公里,为12个植棉区、10万多棉农进行技术辅导。&&&&如今,国欣农研会已经从河间棉农的技术合作组织发展成为集棉花研究、推广、生产、加工、经营于一体的全国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卢怀玉也从“新鲜力量”变成了掌舵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村科普十大标兵、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代表,但到了棉花生产季节,他依然头戴草帽在棉田中间奔波:“棉农是最实在的,如果你的工作能给棉农中用,他们就会对你有认可。跟棉农共同成长,这种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是挣多少钱都无法与之相比的。”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棉花,种还是不种?
◆比较效益低,种植逐年萎缩◆进口猛增,超过山东棉产量1.3倍
本报记者 张海峰  本报通讯员 李 峰
  □ 本报记者 张海峰    本报通讯员 李 峰农民植棉意愿创新低  春耕备播,往年这时候,高青县黑里寨镇油马村的农民马兆武正是忙着栽种棉花的时节,今年他却很清闲。“我是不再打谱种棉花了。现在到处缺工,打个零工一年还能挣个一两万呢。”马兆武已经找了一个家政公司的活,据他说一天最少50块钱。  他给记者算了笔账,种棉一季用工约25个,亩产籽棉450斤,单价就往高了按4元计,亩收入1800元,不含人工除去生产成本300元,亩均纯收入1500元。种粮食两季用工也就十二三个,因土地较盐碱小麦玉米都按亩产800斤算,加上补贴亩综合收入也得近2000元,不含人工除去成本500元,按纯收益比较,种棉与种粮效益相当,但实际上,种粮食耕种收获一个电话,靠机械就解决了,中间顶多回来两三次,省力省时;种棉花,打药、整枝、采摘,费力费时,要辛苦得多。  高青县地处鲁北黄泛区,碱性的土壤较适宜棉花生长,是全国百公斤皮棉县、国家棉花产业化试点县。该县过去家家户户种植棉花,高峰时期全县棉花面积达30多万亩,占到全县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高青棉花生产办公室高级农艺师韩兆朴说,今年全县的棉田面积肯定比去年的10万亩要调减。从当地行情看,2009年至2011年,籽棉开秤价格每斤分别为4.6元、7.3元、3.6元,而如果低于每斤4元农民就没什么积极性种了。更何况,现在农民打工的机会多了,越来越重视人工成本,棉花这种耗时耗力的营生就更不愿意干了。  根据中国棉花交易网,德州棉花协会等对我省鲁北地区植棉集中区的调查,今年农民植棉意愿再创新低,粗略预计2012年棉花意向种植面积将减少20%以上。其中东营、滨州因土地较为盐碱,下降略少;德州等地下降较多,可能超过30%。实际上,在结构调整中,棉花一般是被砍掉的首选,但目前仍是我省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种植面积约1200万亩,占全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约1/4。10年来仅进口美国棉花就增加了20倍以上  “收棉花喽,谁家有棉花?”这些天,在高青唐坊镇及周边的大街小巷,孟君村的棉花经纪人何传文和同伴们虽然天天去收棉花,可大都空手而归。“照往年,老百姓存到这个时候不管涨跌都会出手。因为天气一转暖,棉籽一冒油,棉花就会降一个品级,价格会落下来。”今年很多棉农“不买账”,坚持捂棉不卖,过去棉农们大都将棉花送到他的收购点上,现在他每天上门收购也不及过去的零头。  棉花是棉纺企业赖以生存的“口粮”,多年来,高青县依托棉花资源建起102家企业,形成了棉花种植、收购加工、纺纱、织布、印染、服装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全县企业年皮棉加工能力超过5万吨,近年来本县皮棉供应量为每年2万吨左右。为确保企业生产不断线,除本地棉外,还需购买新疆棉、网上竞拍国储棉、进口外国棉和配额棉。英汇纺织总经理姚方青说,棉价不稳,他们只能收一点儿加工一点儿,不敢多收,担心加工利润被上涨的棉价吃掉。  韩兆朴说,培育发展一项产业很不容易,毁掉它却很简单。农民种地有自主权,弃棉种粮无可厚非,但如果我们的棉花全依赖进口,就容易被人“卡”脖子,受伤害的是整个棉纺织产业链条和国民经济。  入世之后我国棉花市场逐步放开,获高额补贴的廉价美国棉花如潮水般涌入,10年来仅进口美国棉花就增加了20倍以上,国内棉农节节败退。2011年,山东农产品进出口首次出现逆差,进口主要产品是棉花、大豆等资源性商品,其中棉花进口114万多吨,是山东棉花产量的1.3倍。省农业厅对外合作处于永德处长表示,根据对鲁北两个产棉大县的产业损害监测,在进口冲击下,这些地方的棉花种植普遍呈现萎缩态势,产品定价权、产业话语权也有丧失风险,对相关产业的冲击持续显现。应从战略上重视棉花生产  省农业厅有关人士认为,尽管受欧美债务危机、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我国对原棉需求会有所波动,但2012年仍可能是增加趋势,且会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在国内外棉花种植面积趋于减少的情况下,棉花价格走势有可能向有利于种植者的方向转变。希望通过努力力保2012年全省植棉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总产达到80万吨。  德州棉花协会副秘书长马俊凯认为,棉花也是一种战略性资源,但相比粮食,目前棉花得到的重视还是远远不够,比如粮食有农资等各类综合补贴上百元,棉花则只有良种补贴15元。美国对棉花的补贴达到棉农收入的80%,棉农根本无需担心市场涨跌。我国也应逐步借鉴,补贴棉花生产,最好直接补贴棉农,以调动棉农积极性。  作为植棉大户,高青县常家镇刘坊村的李文文盼望改良品种――培育一种“不修棉”,因为种棉效益低很重要体现在人工上,如果棉花用不着修剪整理了,可以省出不少人工。  对此,韩兆朴给出的建议是尽快提高机械化水平,棉花在耕耩锄播阶段已初步实现了机械化,但在整枝、摘拾等重要环节还需大量人工,大型采棉机往往价格昂贵,适合在小型地块作业的中小型棉花摘拾机技术不成熟,对此有关部门应着力研究。  长期在棉纺织企业一线工作的省政协委员孙青林告诉记者,当前纺织企业十分不景气,销售困难,开工不足,欧美棉纺织品需求量缩减,国内纺织企业外贸订单减少。银行资金趋紧造成以民间融资为主的中小型纺织企业融资困难,利息成本增加,使原本不景气的纺织行业更加困难。棉纺企业和棉农一样,正在过大关。  姚方青表示,为减轻对棉花的依赖,该县不少企业在纤维的混纺技术和纱线的结构变化方面介入多种纤维不同混比的混纺纱,开发应用高科技新型纤维、差别化纤维,发展专用纱。他建议,除给棉农实行直补外,应加大对棉纺企业支持力度,减少棉花流通环节,尽快使棉花价格、质量标准、营销方式与国际市场接轨。  他建议,尽快解决棉纺织企业增值税“高征低扣”问题。我国现在执行的增值税政策是棉花采购进项税率为13%,产品销项税率为17%。这意味着棉纺企业即使没有实现增值,将购进的原棉原价卖出,同样要负担4%的税收。棉纺织企业承担了高税赋,削弱了竞争力;改善国内棉花储备办法,鼓励农发行资金用于棉纺企业储备棉花,使棉企手中有“粮”心不慌,增强企业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
本版主要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民在早春播种棉花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