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治 |作者: 电脑桌面小闹钟钟邮箱

上海法治报
 |法治悦读|
名校连环爆炸案动机:出名
------------------------------------------
  2003年,这一年的春天在中国人的记忆中无疑是多灾多难的。春节期间,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新型传染病,异常迅猛地在南中国及周边国家蔓延开来。在人们防“非典”时,清华、北大发生了连环爆炸案。  两校相继爆炸  2月25日,天气清冷但晴朗。11点53分,没有任何征兆,清华大学校园西北角猛地传出一声闷响。好些人都听到了这不寻常的响声,不久“水木清华”(校园bbs)上就有人发帖子了:是爆炸!发生在荷园!  爆炸当场炸伤6人,其中一位是博士后,一位是北京广播学院的进修生,其余四人皆为清华教师,所幸伤者并无生命危险。事发3分钟后,清华大学派出所立即出警,初步判断这是一起人为的爆炸事件,随即封锁现场,报告刑侦总队。  12点15分,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长王军率队赶到清华大学,展开现场勘察。13点20分,又传来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与清华一街之隔的北京大学校内,农园餐厅也发生了爆炸!  全国顶尖的两所高校相继发生爆炸,当时又是十届全国人大、政协一次会议召开前夕———事情如此严重。还可能发生什么?王军沉住气,立即兵分两路,派员驱车直奔北大。  农园餐厅位于北大三角地附近,面积约4000平方米,是北京高校最大的学生食堂之一。爆炸发生在农园一层,爆炸使餐厅部分顶棚受损,窗户玻璃被震碎。由于爆炸发生时间已过就餐高峰,3名伤者都不是学生,一位是餐厅管理员,一位是餐厅保洁人员,一位是餐厅应聘者。  作出六个部署  两案现场类似,案发时间临近,初步判断是同一人或一伙人所为;而现场越多,线索就越多,案犯就越不容易逃脱法网。  当即,王军作出六个方面的部署:  第一,走访两餐厅经理,着重关注因被两餐厅开除,可能心怀不满的人员;  第二,访问伤者,询问其受伤前在餐厅内与谁邻近,附近人员有何外貌特征,携带什么物品,是否曾看到什么可疑现象;  第三,到清华、北大两校各校门值班室调取今日进出校门情况的录像,重点关注荷园爆炸发生后一段时间内离开清华和进入北大的,形迹可疑、神色慌张的人;  第四,在全市范围内搜集情况,通过“秘密力量”调查所有曾扬言要炸高校、制造情况的人,搜集对社会不满分子的线索;  第五,派刑侦技术部门搜索清华、北大两校上空出现的手机信号,对其中吻合爆炸时间、分别出现在两处的信号进行分析;  第六,研究爆炸装置,根据现场物品进行组装,恢复装置。  通过对爆炸装置的调查,两处所用炸药都是爆竹火药,火药都装在水暖管件之中,炸弹都是用石英钟定时,两个小闹钟齿轮相同,方便面盒内都有双面胶粘贴痕迹……种种迹象表明,这两个定时炸弹确属同一手法所制。  现场勘察之后,王军判断:这两起爆炸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有预谋的。但有几个特点值得注意:第一,在校园内制造爆炸,选择的地点是食堂,而不是人更多的教室;第二,爆炸装置的安置尽量靠近服务台而不是餐桌;第三,爆炸发生的时间基本错开了就餐高峰时段。———看来,案犯的心理不完全是要人的命,主要是想要影响。  发现重要线索  为了防止判断失误,北京市公安局请到了新疆公安厅爆破专家前来协助。在塔利班培训的恐怖组织活动中曾出现过类似的定时爆炸装置,新疆的专家对此了解很深。但他们带来了所有的爆炸装置图解,比对后发现不像,遂排除了这一可能性。北京市内和清华、北大校内的信息收集尚无重大突破,专案组压力很大。  很快,侦查员在清华西门附近的一家摩托车修理店得到了重要线索:2月23日,一名身高1?7米左右、二十五六岁、留平头、外地口音的男子在这家店购买了两组蓄电池,和现场发现的一致。  由于涉及两所知名高校,案发后网上对这起连环爆炸案掀起了如火如荼的讨论,王军意识到这也可能是破案的一个突破口,他特意安排了一组刑警从网络搜寻案犯的踪迹。  3月6日上午,北大、清华校园网电子邮箱先后收到了一封非同寻常的邮件:  “先生们:我是2月25日清华、北大爆炸事件的制造者。以下为证:  清华荷园的爆炸装置共装药约200克,药室由铸铁水管配件[一个活接,两个堵头,其中一个堵头钻有孔,内径约50mm]构成。12V蓄电池连接普通小灯泡形成纸雷管则为引信,在桶面盒中粘有小闹钟一个[泡沫双面胶],共有两根与电线相连的接电针,其中一枚与闹钟分针粘牢。单肩包一个。  北大农园的爆炸装置共装药约800克,药室由铸铁水管配件[一个内接、两个外套,两个堵头,一个有孔,内径约70mm]构成。另有一塑料饮水杯,内装黑火药约500克。余同前。双肩包一个。  我之所以制造此事件是为了心灵的自由,却不是为了伤人。且不说爆炸时间的选择,只需将两处装置对换定有更多人受到伤害。然而为了最终的理想,难免有人无辜受累也是无可奈何。近日余遍观众媒体,竟无只言片语提及,深感不安……”  这封信立即引起了王军的注意。这绝不是一般好事者的胡编乱造,也不是在调查过程中知道了部分案情的无聊人士的拼凑捣乱。来信提到水暖管配件头上有钻孔,刑侦人员在对外侦查时都留了一手,从未提过该细节。  王军立即给市公安局局长打电话请领导立即到专案组,他说:有进展!我现在可以说写这封信的人不是放炸弹的人,就是炸弹的制造者!  网络跟踪罪犯  经商定,立即派出3名侦查员,一名网监处工作人员,于3月7日化名“水木清华”,和对方接触。  3月7日上午,“水木清华”出现在对方指定的论坛上,不多时,一个叫“黄老邪”的账号和他搭上了话。  “黄老邪”称自己就是真正策划清华、北大连环爆炸案的人,问及作案时间、炸弹放置地点、炸弹的制作方法、所用蓄电池的品牌等细节问题,他都能对答如流。有些细节甚至侦查员本人也不清楚。侦查员把此情况汇报给王军后,王军更加坚信这位“黄老邪”就是案犯————他说的细节的确不错,为了保密,诸如用接电针作触点控制起爆时间等情况,只有专案组的主要领导和王军本人才知道。  再问他现在身在何处,“黄老邪”口风很紧,不肯透露半句。大概他认为自己是安全的,才会肆无忌惮地细说案情点滴。  但侦查员们早已展开了对其地理方位的追踪,发现近日来其IP地址都位于福建省境内,他们把这一情况报给了王军。  对方一定是案犯,而且这几天进出过北京、福建境内。王军叫侦查员盯住“黄老邪”;又做出相应部署,清查各旅馆2月25日前后的福建房客;同时将案情进展上报至公安部。  很快,铁道部招待所反馈:2月21日,一位名叫黄?翔的福建人人住209号房间,25日上午离去。警察在暂住的房间搜查时,发现了爆炸定时装置的剩余零件。  黄?翔,他就是“黄老邪”!  王军下令:侦查锁定福建!锁定黄?翔!王军将案情进展上报至公安部,请求福建警方支援。  根据对“黄老邪”的网络跟踪,侦查员最后将目标锁定在福州市。公安部向福州市公安局下令:一定要抓到黄?翔。福建警方为此成立破案指挥部专案研讨部署,福建省公安厅动用了100多名警察。王军也派出北京刑警飞抵福建参战。  3月7日晚,“黄老邪”又出现在论坛上。“水木清华”稳住他,继续和他聊天,听他倾诉“内心的自由”。  上网不多时,经过侦查分析,千里之外北京警方的技术力量很 快明确地掌握了他的实际地理方位:福州市交通路“猎人网吧”,48号机。  3月8日凌晨零时20分,北京和福建警方协作,冲进“猎人网吧”,将48号机位上一平头男子抓获,擒拿过程不到一分钟。  北京这边,“水木清华”再没等到“黄老邪”的回复。  付出沉重代价  3月8日下午2时,涉嫌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校园餐厅制造爆炸案的犯罪嫌疑人黄?翔,被北京警方押解至京。  黄?翔,男,1976年出生,福州市人,在海口琼山市工作。他家境不错,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有一个妹妹在美国读研究生,他本人中专文化,相当聪明。平常不爱和人打交道,爱好上网,经常看兵器知识、无线电方面的书。  黄?翔称,2月19日他从海口携带从爆竹中拆出的黑火药乘火车来到北京,入住一家招待所,此后分别在朝阳区一家建材城购买了水暖管件,在海淀区一家摩托车修理店购买了蓄电池等物品,在招待所制作了爆炸装置。25日中午,他来到清华大学荷园餐厅和北京大学农园餐厅,放置设置好的炸弹。25日下午,他乘火车到达石家庄,在当地报纸上看到有关清华、北大爆炸案的消息后,于28日乘火车到福州其父母处。  10天破获举国震惊的高校连环爆炸案,王军对此感到十分欣慰。北京、福建相隔数千里,扎实的基础工作配合高科技手段的运用,技术警察网络追凶却是一点不含糊。  王军推测得不错,黄?翔此次制造事件,的确意在制造影响。  黄?翔在接受警方审讯时称:选择在清华、北大制造爆炸案,是因为两校都是名校。在那里搞爆炸可以出名。之前,他曾携带爆炸装置去过北京的几处教堂,但中国的教堂里平时并没什么人,造成不了太大影响,于是作罢。  黄?翔说,自己的人生黯淡无光,得不到这个世界的认可和关注,这样过一辈子有什么意思呢?如果这一次不能出名的话,他还打算10月份再制造一次爆炸事件,连装置都已经做好了。没错,他是出名了。而代价是法院的判决:构成爆炸罪,判处无期徒刑。  本书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作者 邢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肠胃小闹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