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指结构名词解释释:教育效果的实证指什么

名词解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名词解释)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1页
规律:具有的内在矛盾或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事物在运动和发展变化过程中自身所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研究活动的规律,专门探讨学前教育科学动在方式方法和程序上的规范。阐明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活 科学:理性认识,表现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 科学研究:用一定的方法,是人们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事物的性质和规律,遵循一定的规范,新知识的社会活动。以便发现新事物,探究客观 获得客观性原则:事实,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尊重臆测,妄自论断。以事物的本来面目为依据, 反对主观系统性原则:动中运用系统的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要求研究者在学前教育科研活问题、水平;处理问题,因素的普遍联系中来探索规律,要求研究者在教育活动内外,以提高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在各种研究活动各个方面、互关系,各个环节在工作中的相并充分认识究活动的整体功能。优化研究活动的各种因素, 追求研伦理性原则:本的社会道德准则,要求研究者的科研活动遵循基参与者的权益,避免给他们造成身心伤害。不侵犯研究对象或研究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理论为指导,研究者以科学的思想和教育的现象和问题所进行的研究。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对学前教育性原则: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和科学性水平为研究活要求研究工作者要以有效地提动的宗旨,前教育的基本要求,在研究过程中使研究活动符合学和教育活动的和谐统一,并尽可能做到研究活动作对儿童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防止和避免研究工
科研课题:是科研活动的主题。科研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学习或实践活动中经过反复思考或一系列它是科研工作者在专业的操作步骤从业已发现和形成的理论或实际问题中挑选出来的并确立为某项研究活动所要具体解决的课题的问题。 研究方向:活动在内容上的取向,研究者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研究课题的领域或范围,使研究工作具有连续它规定了研究者选择性、系统性和积累性。 创新性原则:域中前人或他人所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要求研究者选择的课题是该领决的问题,的发现,使研究过程或研究的结论能有新识。
产生新的认识,为人们提供新的知科学性原则:论依据,应用性课题要有理论依据。也就是说,选择课题必须有事实根据和理理论课题要有事实依据, 价值性原则:应具体分析和衡量课题的研究价值,要求研究者在选择科研课题时地选择有较大研究价值的课题开展研究工尽可能作。
课题论证:依据对课题的科学性及课题研究活动的价通过搜集和运用各种理论和事实值性和可行性进行确认和评估。 科研设计:律的前提下,研究者要遵循科学认识的客观规方面的工作和活动过程进行构思和计划,对具体的课题的研究活动中各调科研活动的各种要素,到认识客观事物的目的,以便正确有效地达协动。
获得科学结论的活科研假设: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科研活动中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科讨的问题的本质或规律所作出一种推测性对研究所要具体探论断和假定性的解释,究课题在研究活动之前预先设想的、是研究者针对某一研研究结论。
暂定的文献: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切有价值的典籍,泛指运用文字、图形、符号、音像等括手稿、书籍、报刊、文物、影片、录音录包像、件等。幻灯片、
缩微胶片和各种形式的电脑软学前教育文献:信息,记载了有关学前教育知识和献,教育科学研究的客观记录。它是对人类从事教育活动,对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有价值的各种文 尤其是学前教科书:写的专业书籍,为某个专业的学生的课程学习而编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偏重于阐述某门学科研究成果和讨论的问题,介绍学科领域内的(课程)排上有严格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在内容的选取和编 文献检索:和资料中心查找文献资料的活动。研究者运用科学的方法从图书馆
精读:求透、求新的阅读。在粗读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一种求通、 文献综述:基础上,通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和比较,研究者在全面搜集和广泛阅读的就一定时间内出版发表的有价值的文献的主要内容所撰写的评述。 抽样:程。
按照一定原则从总体中抽选样本的过总体: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全体,又称研究总体,是指在课题适用的时的总和。
即全部研究对象样本:表性的部分个体。从总体中抽取的,
对总体具有一定代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量。 随机性原则:有同等被选人样本的机会或概率。抽样时应使总体中每个个体都
成组抽样:抽样,体的一种抽样方法,是指成群或成组地抽取样本单位或个又称整群抽样、区域抽样、聚类的群体而不是个体作为抽样单位进行随机也就是说,它把总体中抽样,样本。然后把抽取的群体中的全部个体作为 研究计划:究适动各方面的工作和研究活动的过程所研究者在研究设计的基型上对研作的全面规划,领性文件。 是指导和规范研究活动的纲观察法:器设备对处于自然状态中的客观事物进行是研究者运用感官或借助一定的仪有目的、学事实、探索科学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有计划的考察和探究,从而获取科法。
时间取样观察法:表现的时间特点:研究者根据研究对象行为选定时间,确定具体的观察时间,对关事件进行全面的观察和记录。内研究对象的特定行为表现和相 参与性观察:况下参与到研究对象的活动中去,观察者在不暴露观察目的的情对象共同活动时从内部进行的观察。在与研究 事件取样观察法:察研究对象的行为的认识,是研究者根据自己对要观的发生密切相关的事件进行全面系统的观选择与该类行为察。
操作性定义:特征和不同类型、对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的主要别进行的具体描述。不同水平的行为之间的差 观测指杏示:化的数量化表征。衡量观察对象行为表现及其变
主观偏见:的影响而导致观察者对观察结果所作的不就是在观察过程中,因主观因素符合客观性原则的或不公正的评价、解释。
判断和实验观察法:观察对象发生的环境和条件加以控制或改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的,在对变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 无结构观察法:个大致的观察内容范围,只有一个总的观察目的和一过程也不进行严格控制的观察。记录简单, 对观察轶事记录法:观察者发现研究对象表现出有
价值的行为时随即进行的描述性的记录,不受时间条件的限制。
调查法:研究的目的和课题的需要,调查研究法的简称,是研究者根据谈、访问、有计划地运用座对象的有关资料,测验、调查表等手段来收集研究分析,的研究方法。来认识事物的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并通过对资料进行整理和 问卷调查法:对象发放经过设计的统一的问卷来收集研调查者通过向有关单位或研究究资料的调查。
访谈调查法:式,向调查对象提出经过思考或设计的问是调查者通过口头交流的方题,的一种调查。引起调查对象回答问题来收集信息资料
事实性问题:的或将要发生事件、关于曾经发生过的、行为等方面的问题。它一般涉及三种事实:事物的状态、业已存在人的实际人口学资料、事物的状态和人的实际行为。5的表述问题的表格。.问卷:原意是指一种为了统计和调查用在科学研究活动中, 究的需要编制而成的用以反映研究内容、问卷就是研究者根据研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文件,收资料的一种工具。
是研究者收集研究态度性问题:一现象或某类人的认识、关于被调查者对某一事物、某受或体验等方面的问题,态度以及有关的感想、观念、价值倾向、动机、兴趣爱好等方它往往涉及人的思面的内容。 问卷回收率:好的问卷的数量占发放问卷数量的比例。研究者收回的由被调查者填答 问卷有效率:整有效的问卷所占的比例。指研究者收回的问卷中资料完
封闭性问卷:计者既提出问题,也叫结构型问卷,它是问卷设具体规定的问卷。又对问题回答的形式作出
开放性问卷:计者只提出问题,又叫做无结构型问卷,是指设题回答形式不作任何具体要求的问卷。而不提供答案,甚至对问 综合性问卷:计而成的兼有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的研究者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设问卷。
邮寄问卷:通过邮局来发放和回收的问卷。 结构性访谈法:者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和事先规定的访谈又称标准化访谈,是指访谈内容依次向访谈对象提问,规定的标准回答提问的正式访谈。并要求受访者按 非结构性访谈法:提纲进行的非正式访谈。只按一个粗线条式的访谈 社会认可效应:问题时,的期望来回答问题,是按照社会通常的规范或人们普遍被调查者在填答问卷或回答点、态度和行为。
而不反映自己真实的观测验法:据研究的需要,是指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研究者根集有关儿童身心发展和学习结果的数量化运用客观性的测量工具来收资料,效果,探索教育活动的规律的一种研究方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来揭示教育活动的法。 常模:均成绩(或总体的平均发展水平)是某一总体在某个方面已经达到的平。 标准化测验:行的测验。 是指使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进量表:学程序编制而成的用于测定和评价个体某就是由教育或心理专家按照严格的科种心理品质的标准化的测量工具,验指导手册、格等组成。 测验专用的物品材料及记录表一般由测自编测验:具进行的测验。是研究者运用自己编制的测验工
常模参照测验:确定每个被试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的测验。以常模作为评价标准,可以 目标参照测验:验结果的评价标准的测验。是以事先规定的标准作为测 参照点:的起点,是由测量编制者所确定的数据单位进行比较的标准。也是对不同儿童在某个方面的差异
操作测验:实物、即可完成的测验。图形和工具呈现,是测验内容不涉及文字,而是以
被试只需动手操作纸笔测验:文字来回答问题的测验。指测验内容为文字材料, 被试用人格测验:性方面的测试,一般是指对研究对象的个性倾向志、情绪、性格、气质等内容的测试。包括对人的兴趣、态度、意 中国儿童发展量表范大学张厚粲教授、CDCC:1985年由北京师用于测试我国城市和大城市郊区陈帼眉教授等人编制的儿心理发展水平的标准化测量工具。3~6岁幼内容分为其测试28、4项是语言能力测验,第4个部分16项分测验。其中第1、社会认知能力测验,项是认知能力测验,第3、5、6、7、质和动作技能测验。第 12~9、1610项为身体素、11项为专家评价法:关材料送交教育测验方面的专家,将制作完成的测验工具及其相验工具及其制作的过程作全面的分析,请其对测出评价意见。 并提测试结果分析法:代表性的样本,制作者自己选择一个具有系统的测试来获取反映测试过程和结果的通过对该样本中的被试进行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评估来鉴定测验。
实验法:定的方式来主动地操纵和控制某些条件,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的,采取一所要研究的现象发生或产生变化,使现象产生或变化的事实来确定条件与现象通过观测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教育实验法:指导,是研究者以一定的理论假设为条件,根据研究的目的,有计划地操纵某些象随之发生的变化,控制某些条件,并观测特定的教育现间的因果关系,以探索不同教育现象之法。
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研究方现场实验:情景中进行的实验。也叫自然实验,
是在实际的教育自变量:研究对象的身心发生预定变化而确立并呈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的,为引起现或施加给研究对象的刺激,也叫刺激变量,变化的原因,又被称为原因变量。又因它被认为是造成某种教育现象发生 因变量:量的操作而发生或产生变化的条件或因素,是在教育实验中伴随研究者对自变又称结果变量。 无关变量:以外,验结果的因素。一切可能对因变量产生影响而干扰实是指实验研究中出现的除自变量
前实验:任何无关变量都不进行控制的实验。是最原始的一种实验类型,它是对 准实验:和分配被试,只把已有的研究对象作为被是指在实验中未按随机原则来选择试,且只对无关变量作尽可能的控制的实验。
真实验:求,是指严格按照实验法的科学性要变量,全面地控制无关变量的实验。随机地选择和分配被试,系统地操纵自
实验设计:科学地验证理论假设而对实验的条件、是根据实验课题的研究目的,的形式和实验的操作程序等所作的具体计实验为划和安排,并形成和制定完整的实验计划。 双盲法:也不让被试了解实验的真实目的和意图,研究者在实验中既不让实验的主试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主试的态度、这变量的扩散等方面的无关变量。
被试间自教育实验的内在效度:释程度和可归因程度,是指实验结果的可解能否归因于实验者对自变量操纵的程度。或者说是实验的结果 教育实验的外在效度:可推广程度,是指实验所得结论的其他非实验情景、其他变量条件及其他时即实验结果能被正确地应用到间、地点、总体中去的程度。 教育实验的总体效度:到相同或相近的对象总体中去的程度。是指实验结果能推广 教育实验的生态效度:验情境推广到一般的各不相同的教育情境是指实验结论能从实中去的程度。 多重处理干扰:的处理,广到单独处理中。会产生一种后遗效应,一个被试受两项或两项以上
导致不能推测验的交互作用:用,前测与实验处理发生作体中。并导致结果不能推广到未经过前测的群
随机分配等组前后测设计:一种最基本、是:最典型的设计。这是教育实验中其具体的操作然后使实验组接受自变量操纵,随机抽选被试,并将被试进行随机分组。进行实验处理。而控制组不行因变量观测。两组在自变量操纵前后都进 经验:中通过探究和反思而获得的有效的知识和一般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技能。 教育经验:取的从事教育活动的有效的知识和技能,就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获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工作中努力是探索和不断思考的结晶,逐渐形成和丰富起来的。是通过日积月累而 教育经验总结法:理和控制的自然状态下,是指在不进行任何特殊处所提供的事实,人们依据教育实践进行分析和概括,对从实践中获得的教育经验为理性认识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从而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 经验思维方法:的,的亲自感受、它是人们运用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形成是相对于理论思维方法而言思维活动的方法,直接知识乃至传统惯例等进行具体事物及外部联系,其主要功能是认识和把握将经验上升形成一定层次的理论。借此获得新的经验和
理论思维方法:循严密的逻辑而进行思维活动的方法,是依据一定的系统知识、遵用来揭示事物内在本质和一般规律的。它是 描述性总结:主体是怎样想、具体陈述经验产生过程中经验事实,怎样做、有何成效等一系列点,尚处在感性认识水平。其经验总结的过程与结果帮有个人特 解释性总结:事实进行描述之外,除了对经验产生过程的一系列理论依据,还必须分析经验存在的相关的事实或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或相关揭示其原因和理由,发现与经验关系,这是一种较深层次的经验总结。 行动研究法:的探索性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的教育改革科学地解决教育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它是研究者为题诊断分析的基础上来拟定和实施行动计在对问划的一种循环研究的程序性方法。 预诊: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是研究者为准备实施某次研究活动而析。 论证会:行论证的一种方式,是对教育经验总结所形成的结论进论和实践方面的专家、就是邀请有关的教育理中对某次教育经验总结的研究活动及其结学者和相关的人员集论进行研讨,鉴定其科学性和价值性的水平,并提出有关意见。 研究资料的整理:对研究活动中收集到的各种原始资料进行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的符合科学要求的处理,的研究活动。 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研究资料的分析:资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是研究者在对原始的研究点以及各种各类的研究资料之间的相互关对资料的性质和特系进行具体剖析,间的关系,探求教育活动规律的科研活动。以求发现各种教育现象之 文字资料:对象行为的性质、是指以文字记录下来的反映研究象的意见、态度等方面信息的描述性资料。特点及其变化以及研究对 数据资料:中,通过调查、是指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数量形式来表现的有关资料。观察、测验等方法得到的用 摘要:比较鉴别,就是研究者对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型、最能反映实际问题的内容突出出来。“去粗取精”,区分主次,将最典 比较:象之间的异同的一种思维方法,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确定事物或现种从具有同一性的事物中寻找差异性,或者说是一具有差异性的事物中寻找同一性的思维方或从法,即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纵向比较:同发展时间的行为表现进行的比较,是对同一组(个)研究对象在不对某一事件在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上的特或者是点所作的比较。 横向比较:各种事物或各种现象所进行的比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同时并存的 求同比较:方面进行的比较。就是对不同事物或现象的同一性 求异比较:进行的比较。就是对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差异性
分类:的属性)按特定的关系进行区分的思维方是在比较的基础上,将事物(或事物法,他具有不同属性的事物区别开来的方法。即将某些有相同属性或特征的事物与其 分析:方面、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因素和层次,是将研究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并分别加以考察,从而 综合:成一个整体进行考察,是指将有关事物各个部分和要素联结来把握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法。力求从整体的认识上 定性分析:种性质的分析,是为了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是”的问题。 主要解决“有没有”、“是不定量分析:量而进行的分析,主要解决“有多少”的问是为了确定研究对象各成分的数题。 归纳:出发,是从已有的具体事实或个别性的结论法。
概括出一般性或普遍性结论的思维方完全归纳法:部分中归纳出一般性结论的研究方法。是指从所有的个别事实和各个 不完全归纳法:般结论的方法,是指从部分事实中归纳出一归纳法。 又可分为简单枚举法和科学演绎:结论出发,推论出个别或特殊结论的方法。是从已知的一般性或普遍性的原理和 公理演绎:和结论出发进行的演绎。它由三个判断组是指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公理成,结论。其中前两个判断是前提,
后一个判断是假设演绎:是一种条件判断,是以假言判断为前提的演绎。一个判断存在的条件。即前一个判断的存在是后它
统计图:图形来更形象更概括地表明所研究的问题,是运用点、线、面、体组成的几何便于理解和记忆。列的一组数据中居于正中间的数,中数:是指按大小顺序排数。
又称中位正相关:一种变量变动时,是指两列变量的变动方向相同,即小的同方向的变动。另一种变量也发生或大或
负相关:一种变量变动时,是指两列变量的变动方向相反,另一种变量发生或大或小
即的反方向的变化。
零相关:是指两列变量之间毫无关系。 教育科研成果:研究过程中,是指教育科研工作者在科学现或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通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而发值的、被同行专家认可的增值知识。 教育科研成果表述:基本完成之后,文字或图表等对研究过程及所获得的结论按一定的形式和规则,是指研究者在科研过程运用进行系统的阐述和表达。
论文:是专门讨论和研究某个问题的文章。 教育科研论文:某一教育理论问题或实践问题开展研究并是教育科研工作者在自己对获得一定的结论之后,过程及研究结论的文章。用来系统地阐述研究 科研报告:形式,是教育科研成果的一种重要表现的活动及其成果的研究文章。是用来系统地阐述某项教育实证研究 评价:断活动,是人们以客观事物进行的一种价值判行分析、判断和评定的社会活动。即人们对某种事物的作用、 功能进教育科研成果评价:研究成果的科学性、是人们对某项教育科学分析、判断和评定。效用性等方面所进行的 自我评价:科研成果进行的评价。是研究人员对自己已取得的教育
同行专家评价:具有一定学术专长的专家来对教育科研成是聘请相同(相关)领域中果进行评价。 定性评价:准是对研究成果所作的评语式的鉴定。主要是评价者根据具体的评价标 定量评价:具、行评价的方法。运用数量化的手段来对教育科研成果进是评价者通过借用或编制评价工 价值性原则:应具体分析和衡量课题的研究价值,要求研究者在选择科研课题时地选择有较大研究价值的课题开展研究工尽可能作。
科研设计:律的前提下,研究者要遵循科学认识的客观规方面的工作和活动过程进行构思和计划,对具体的课题的研究活动中各调科研活动的各种要素,到认识客观事物的目的,以便正确有效地达协动。
获得科学结论的活结构性访谈法:者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和事先规定的访谈又称标准化访谈,是指访谈内容依次向访谈对象提问,规定的标准回答提问的正式访谈。并要求受访者按
常模参照测验:确定每个被试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的测验。以常模作为评价标准,可以 教育实验法:指导,是研究者以一定的理论假设为条件,根据研究的目的,有计划地操纵某些象随之发生的变化,控制某些条件,并观测特定的教育现间的因果关系,法。
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研究方以探索不同教育现象之描述性总结:主体是怎样想、具体陈述经验产生过程中经验事实,怎样做、有何成效等一系列点,尚处在感性认识水平。其经验总结的过程与结果带有个人特 解剖麻雀法:对某类总体的代表意义,即研究者注重个案的典型性或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虑和分析来认识企图通过对个案的同类个体或事件的一般性质的个案研究法。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理论为指导,教育的现象和问题所进行的研究。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者以科学的思想和
对学前成组抽样:抽样,又称整群抽样、区域抽样、聚类体的一种抽样方法,是指成群或成组地抽取样本单位或个的群体而不是个体作为抽样单位进行随机也就是说,它把总体中抽样,样本。然后把抽取的群体中的全部个体作为
封闭性问卷:计者既提出问题,也叫结构型问卷,具体规定的问卷。又对问题回答的形式作出它是问卷设 参照点:的起点,是由测量编制者所确定的数据单位进行比较的标准。也是对不同儿童在某个方面的差异 教育实验的生态效度:验情境推广到一般的各不相同的教育情境是指实验结论能从实中去的程度。 个案追因研究:研究对象的某种身心品质形成以后,就是在某种教育现象发生或运用各种手段收集教育现象发生或研究对研究者象身心品质形成过程的各种资料,究其发生或形成的原因的个案研究。追寻和探 求同比较:方面进行的比较。就是对不同事物或现象的同一性
第1页/共1页
寻找更多 ""0464中外教育简史 名词解释-五星文库
免费文档下载
0464中外教育简史 名词解释
导读:243.《教育论》P430:1861年,么知识最有价值》汇编成《教育论》出版成册,该书成为其教育代表作,真正的教育应放在对实际需要的基础上,247.《1902年教育法》(《巴而福法案》)P438:英国保守党政府首相巴而福,事莫兰特对英国教育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248.《1918年初等教育法》(《费舍法案》)P439:一战结束后,到德国广泛实施国民教育卓有成效,从而考虑应对英国国民教育的不
243.《教育论》P430:1861年,斯宾塞将先前在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智育》《德育》《体育》《什
么知识最有价值》汇编成《教育论》出版成册。该书成为其教育代表作,系统地论述了智育、德育、体育等问题。
244.“知识价值”观P432:斯宾塞认为,真正的教育应放在对实际需要的基础上,放在对实用知
识的追求上,为使人们过完满的生活做准备。追求实用的知识就是追求最有价值的知识。
245.自然教学P434:斯宾塞在关于智育问题的论述中,也重视对教学原则和方法的研究。反对旧
式教学中强调机械背诵、压制儿童心智发展的做法,提出了“自然教学”主张。
246.“自然后果”原则P435:斯宾塞在德育中提出的,即用儿童自己的行为引起的必然后果来教
247.《1902年教育法》(《巴而福法案》)P438:英国保守党政府首相巴而福指派教育委员会代理干
事莫兰特对英国教育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起草了一项议案,于日通过,日起生效。
248.《1918年初等教育法》(《费舍法案》)P439:一战结束后,在斗争中,英国统治者进一步了解
到德国广泛实施国民教育卓有成效,从而考虑应对英国国民教育的不完善进行改革。1918年,通过了以文教大臣费舍而命名的费舍教育法。
249. 统一学校P446:1936年,进步人士瞿接任教育部长,在1937年提出在中学初级阶段实行统
一学校制度的方案。其重点有:(1)把国立中学与市立中学的初级阶段改为独立的公立学校与初等统一学校相衔接,实现普及教育的统一化。(2)统一规定小学生11岁时进行一次“初级教育证书”的考试。(3)对所有已获得初等教育证书的12岁儿童给予三种课程的教育,每种课程有自己的核心。
250.《1944年教育法》(《巴特勒教育法》)P441:由英国教育委员会主席巴特勒提出。主要内容:1、
废除原先只负督导责任的教育委员会,设立全国性教育领导机构教育部,加强中央对教育的集中领导。 2、废除以往中小学教育不连贯、相互重叠的学制,重新把教育划分为初等教育(5~11岁)、中等教育(11~18岁)和继续教育三个连续的阶段。 3、把义务教育年限从原先的9年(5~14岁)延长为10年(5~15岁),并规定有条件的地方实施11年(5~16岁)义务教育。 4、公立中学实行免费,并根据学生的年龄、能力和性向提供不同类型的教育。 5、根据不同经费来源将学校分为郡立学校、民办的志愿学校和独立学校。(郡立学校是地方教育当局设立的公立学校。志愿学校是教会或民间团体设立的学校。独立学校主要是指预备学校和公学。) 6、详细规定了地方教育当局的职责,如为学生提供免费医疗、午餐、必要时的食宿、奖学金、文化娱乐活动、幼儿学前教育和未满18岁的离校青年的非全日制教育等。1944年教育法是英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法令,决定了英国战后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和策略。 (二战期间,英国教育遭受到严重破坏。为恢复教育,英国政府发表由教育委员会主席巴特勒起草的题为《教育的改造》的白皮书,陈述了政府的教育改革建议。在这些建议的探讨后,巴特勒于1943年年底向议会提交了一项法案,于1944年通过)
251.《费里法案》P445:1881年―1882年间,法国教育部长费里颁布了两个初等教育的法案,被
称为《费里教育法》P354,它是后来在法国历史上实施最久的教育法。费里教育法规定,儿童6岁入学,初等教育为义务教育,实施初等教育的小学和实施学龄前儿童教育的母亲学校都是免费的;废除1850年通过的《法卢法案》中关于教会对学校的特权,取消公立学校的宗教课,改设道德和公民教育课等。概括起来说,费里教育法确定了国民教育的义务、免费和世俗化三条原则,为近百年法国国民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52. 郎之万――瓦隆方案P447:指1947年法国的教育改革方案,它以“现代化”、“民主化”为
目标,提出了六条教改原则:(1)要求一切儿童都应受到教育。(2)无论知识分子还是一般劳动者都应享有一样的尊严。(3)儿童和成人都有平等的教育权利。(4)建立指导原则,设置专门教师指导在校生的学习、就业等问题。(5)根据个人才能、社会需要等,将学生分为各种类型,在一定
文化教育基础上对其进行专门化教育。(6)青年离校后要继续接受社会教育。这六条原则的制定对法国当时的教育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于法国以后的教育改革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53. 富尔法案P449: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运动后,引来了法国战后高等教育的重要改革,其
标志是颁布施行了富尔法也称“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案”,提出改革高等教育的三条中心原则,即:自主自治、民主参与和多科性原则。
254.《汉堡协定》P453:1964年联邦德国各州总理在汉堡签署的一个教育协定,总称《联邦共和
国关于实行教育统一的协定》,由此基本上形成了二战后联邦德国统一的教育制度,实施统一的学校教育系统,是联邦德国现代教育发展中一个起指导性作用的教育法规。
255.德国中学的三种类型P457:普通中学、实科中学和文理中学。
256. 双元制职业教育P458: 是德国独具特色的一种职业教育的模式。这种模式规定每周有3天半
至4天时间在企业里学习实际知识,1天到1天半时间在职业学校里学习理论知识,3年或3年半时间完成职业教育。双元制职业教育的重点是在企业里,职业学校起补充作用,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同时把教育体制与就业体制衔接起来。
257.中等“教育七大原则”P460:1918年美国教育协会提出的作为全国中学教育目标的指导原则:
(1)保持身心健康、(2)掌握基础训练、(3)成为家庭有效成员、(4)养成就业知能、(5)胜任公民职责、(6)善于运用闲暇时间和具有道德品质。
258. 初级学院P461:1902年,美国创立了欧美第一所两年制的初级学院,这是一种从中等教育向
高等教育过渡阶段的教育。
259.《国防教育法》P462:联邦政府于1958年9月,由总统亲自批准,颁布的战后重要教育大法。
其中心内容是由联邦政府增拨 大量教育经费来迅速提高美国的教育质量。它规定从1959年至1962年的四年时间内,拨款8亿多美元。
260. 新三艺P462:科学、数学、现代外语
261. 康南特P463:曾担任过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当过美国驻联邦德国大使,参加过第一、二次世
界大战,并参与研究美国第一颗原子弹。他的教育观点属于新传统派,即注重学校必须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讲究严格的学术标准,要求对受进步主义教育理论影响严重的美国教育进行改革。组成了“中等教育调查组”和“师范教育调查组”。1959年出版了《今日美国中学》,对美国中学教育改革提出了21条建议。1963年,出版了《美国教师的教育》一书,对二战后美国师范教育改革提出了27条建议。
262. 综合中学P463:综合中学首先出现在美国,康南特将综合中学定义为:按社区内所有青年受
教育的需要而开设课程的中学。
263. 布鲁纳P465:著名结构主义心理学家,提出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这一理论观点是强调结构的
重要性,要求按照知识的基本结构来设计课程,并把反映各门学科现代发展水平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作为教材的中心,按照儿童认知发展结构来改进教学方法和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264.《教育基本法》P468:二战结束后,根据新宪法的基本精神,日本在美国派出教育使节团的主
持与配合下,制度了《教育基本法》,作为进行教育改革的依据。是战后日本的一项根本教育大法。确认了“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以及男女同校的原则,规定实施九年制的免费义务教育。
265.《学校教育法》P470:为了按照《教育基本法》的原则设置学校,日本1947年颁布了《学校
教育法》,包括9章108条及附则,采用美国的“6-3-3-4”制确定形式上单轨的学校制度,小学与初级中学阶段为9年义务教育。
266. 统一劳动学校P474:1918年公布了新政权的第一个教育法则:《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
共和国统一劳动学校规程》。规定苏俄的普通学校一律叫某某统一劳动学校。将所有普通学校都统一归教育人民委员部管理。
267. 单元教学大纲P475:1922年至1923年,苏联教育科学组拟定了一个新的大纲,按照自然、
社会、劳动等“生活主题”对初等学校的教材加以综合,构成所谓综合课程教学大纲(或称单元教学大纲)。
268.“9?5决定”P476:苏联调整整顿中小学教育的第一个文件,也是一系列决定中最重要的决
定。肯定了十月革命以来的中小学工作的成绩。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269. 双轨制:在教育学中,双轨制是现代学制的一种类型,它的学校系统分为两轨:一轨是学术
教育,二轨是职业教育。学术教育,其发展是自上而下的,即先有大学,后有中等教育的预备学校(文法学校),再后有初等教育性质的文法学校的预备学校。负担培养学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职业教育,其发展是自下而上的,即先有小学,后有因工业社会发展需要而设立的职业学校,负担培养熟练劳动力,两轨之间互不贯通。优点是两轨学校系统之间分工明确,分别承担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的职责,提高了办学效益。其最大的弊端是严重危害了教育机会均等,背离了现代教育普及化、公平化的基本精神。
270. 新学校P485:“新学校”最早是由英国教育家雷迪于1889年创办的“艾博茨霍姆学校”而
著称。是一种倾向于教育民主、尊重儿童、内容实际、讲求效率的学校。
271. 劳动学校P487:是德国慕尼黑的凯兴斯坦纳提出的理论,是公民教育付诸实施时的一种学校
组织形式和教育机构。
272. 蒙台梭利P489:是意大利著名的女教育家。撰写了《幼儿之家的科学教学法》一书,后改名
为《蒙台梭利教育法》。她的著作还有《科学的教育学》《蒙台梭利教育法》《童年的秘密》《幼儿之成长》等。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是继承和改造了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等人的教育思想并应用当时的医学、生理学、实验心理学等原理而形成的。
273. 实验教育学P491:它的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实证论”。是20世纪初,在欧美各国
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一种资产阶级教育理论。标榜以“科学”的新方法来进行教育理论的研究,寻求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反对传统的教育学研究方法。莫依曼首次称其为“实验教育学”。 274. 莫依曼P491:德国著名教育家,采用心理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的学习和疲劳等问题,首次称
其为“实验教育学”。
275.行动教育学P492:赖伊的教育理论,从生理学、心理学的理论来解释教育问题。
276. 杜威P493: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毕生从事哲学、心理学
和教育理论的研究与著述工作。他一生积极投身教育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其思想是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实验结合的过程中孕育成熟的,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以其独特的创见和精深的思想对美国乃至现代世界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被誉为“哲学家们的哲学家”,“美国人的顾问、导师和良心”,“创立美国教育学的首要人物”。 277. 教育即生长P496: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基本见解,认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基本内容就是以本能
活动为核心的心理机能的不断发展和生长的过程,教育就是起促进本能生长的作用。
278. 教育即生活P496: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基本见解,认为儿童本能的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
开的。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
279.《民主主义与教育》P496:此书为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所著,写于1916年,系统论述了实用
主义教育理论体系,阐述教育与民主社会、(科学实验方法、进化论和工业改造)的关系,强调教育必须适应社会需要,提出了&教育无目的&、&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等基本观点。该书已被译成20多种文字出版,在世界各国有广泛影响。
280.“教育无目的”论P497:杜威认为教育除了过程之外并无另外的目的,过程本身就是目的。 281. 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儿童中心论)P498:这是进步主义教育的一个思想核心,也是杜
威教育理论体系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杜威认为,传统教育的最大缺点就是对儿童实行强迫教育和教师实行“武断性”的主导作用。他在《学校与社会》中批判了旧教育不尊重儿童的弊病,针锋相对的提出了“儿童中心”的主张,认为在学校生活中,“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杜威反对传统教育不尊重儿童的错误做法,他则极力主张应把教育的重心转移
到儿童身上。
282. 做中学P499:是杜威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认为人有四种本能:制作、交际、表现和探
索。其中以制作和探索尤为突出,因此,“做中学”是符合人的本能要求的。
283. 新传统派教育P504:20世纪30年代末首先从美国发展起来的新传统派教育理论以反对不注
重系统知识传授的进步教育为起点,要求重新把知识教育和道德精神培养放在教育活动的首位,以培养有知识和有能力的有用的青年一代。这一理论并不是简单恢复旧式的传统教育,而要求实行一种适合现代民主社会、现代科技发展和道德原则的教育,被称为新传统派教育。 284. 永恒主义教育P507:产生于30年代末批评进步教育的时代,从唯心主义的“实在”论哲学
出发,认为世界由先验的“实在”所构成,并具有永恒不变的真理。人本身也具有永恒不变的人性。教育的任务即在于借助于对永恒真理的认识促使永恒人性的发展。
285. 新托马斯主义教育P508:是以基督教宗教思想为基础的教育理论,以13世纪基督教哲学家
阿奎那?托马斯的名字命名。反对实用主义教育和现代社会生活混乱现象,提倡恢复中世纪以来的宗教信仰为基础的传统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也是“实在论”,但却把永恒真理归结为上帝的“神性”,认为上帝是最高的“实在”,是一切事物的“范本”与“源泉”。
286. 改造主义教育P509:改造主义派的基本要求是教育必须有一个以改造社会为核心的、明确的
教育目的。学校教育应当完成创建新社会秩序的使命,而不能仅仅着眼于个人的发展。
287. 存在主义教育P511:是一种极端唯心主义、唯我主义的哲学思想,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 288. 结构主义教育P516:盛行于50年代,注重儿童心理结构与普通教育中知识、课程结构的研
究。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学说为它奠定了心理学基础。
289. 克鲁普斯卡娅P518:娜?康?克鲁普斯卡娅,曾是前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苏联最高
苏维埃主席团的代表和委员,苏联科学院名誉院士和教育科学博士,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和教育家,共著有教育文集十一卷。流放期间写了第一部教育著作《妇女-女工》、侨居国外后写了《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成为用马克思主义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一本名著。
290. 综合技术教育P521:克鲁普斯卡娅认为时代要求使新生一代必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因此必
须实施综合技术教育。综合技术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对各个生产部门及其相互关系和联系的了解,二是对技术本身的理解。
291.马卡连柯P524:马卡连柯是苏联早期著名的教育革新家。采用了高尔基工学团的经验,发展
劳动生产,实施半工半读制度,在教育经济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著作有《教育诗》、《塔上旗》、《父母必读》等。
292.平行教育影响原则P526:马卡连柯以集体教育为主,在教育集体的同时教育个人,又在教育
个人的同时影响集体。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客体”,而且也是教育的“主体”。
293.苏霍姆林斯基P528: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世界著名的教育学者。他一生辛勤工作,硕果累累,共写出41部专著,600多篇论文,近1200篇童话和儿童故事。他的多篇论著流传于世界各地,被称为前苏联教育思想的泰斗。他的教育实际经验和许多有益的理论观点,对现代教育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在我国已翻译出版的著作有《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让少年一代健康成长》《年轻一代的道德思想教育》《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问题》《给教师的建议》《家长教育学》《给儿子的信》《关心孩子的成长》《要相信孩子》等。)
294.《帕夫雷什中学》P529:苏霍姆林斯基担任校长,并在其中做了20多年的教育实践。
295.科学主义教育思想P532:科学主义教育思想不断地从对立走向融合,追求人的全面和谐的发
展。强调教育的公平、教育的民主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教育上的公正,意味着教师要有足够的精神力量去关心每一个儿童。
包含总结汇报、文档下载、专业文献、人文社科、经管营销、办公文档、教学研究、应用文书、IT计算机以及0464中外教育简史 名词解释等内容。本文共5页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治疗指数名词解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