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火车以每分钟2千米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5千米的港珠澳大桥是一座空桥共用了1.2分钟,如果要

七年级(1)班的全体同学集体步行去市博物馆参加科技活动.小刚担任通讯员.在队伍中,他先数了一下他前后的人数,发现前面人数是后面的两倍,他往前超了8名同学后,发现前面的人数和后面的人数一样.
(1)七年级(1)班共有多少名同学?
(2)这列学生要过一座长60米的大桥,前进速度为2米/秒,从第一名同学刚上桥到全体通过大桥用了96秒时间,学生队伍的全长为多少米?
(3)在(2)的条件下,排在队尾的小明想把一则通知送到队伍最前面的小丽同学,若小明从队尾追赶小丽的速度是5米/秒,他能在1分钟内追上小丽吗?说明你的理由.
(1)设七年级(1)班队伍中小刚后面人数有x名,前面有2x名,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结果;
(2)设队伍全长为y米,根据题意列出关于y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结果;
(3)设小明z秒追上小丽,根据题意列出关于z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做出判断.
解:(1)设七年级(1)班队伍中小刚后面人数有x名,前面有2x名,
根据题意得:根据题意得:x+8=2x-8,
解得:x=16,
则七年级(1)班共有16+32+1=49(人);
(2)设队伍全长为y米,
根据题意得:60+y=2×96,
解得:y=132,
则队伍全长为132米;
(3)设小明z秒追上小丽,
根据题意得:(5-2)z=132,
解得:z=44,
则他能在1分钟内追上小丽.知识点梳理
1.行程问题是分数应用题的特例,它与整数的工作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探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个数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应用题。 2.解题关键: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时间的倒数,然后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公式。 3.数量关系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
单位换算:在计算中要注意单位间的换算:1公里=1千米=1×1000米=1×100000厘米图上用厘米,实地用千米,厘米换千米,去五个零;千米换厘米,在千的基础上再加两个零。
1.确定观察点,建立方向标;2.用量角器确定物体方向;3.用根据物体方向距离确定其位置;4.找出物体具体位置,标上名称。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根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小明以每分钟走50米的速度从家到学...”,相似的试题还有:
我会找方向和位置如图,每个方格的边长代表50m,小兰从家里出发,以每分行50m的速度向南行走4分钟就到达学校.请在图上用点标出学校的位置.学校的位置可用数对表示为(_____,_____).学校在小明家的_____方;小明家在学校的_____方;图书馆在小明家_____方.如果小兰每分钟仍然走50m,从家里出发,向东行走.小明每分钟走30m,从图书馆出发,向西行走,两人同时出发,经过_____分钟后两人在途中相遇.
(1)量一量图中小明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精确到整厘米数)是多少.已知小明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是600米,请写出这幅图的比例尺.(2)量一量图书馆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和学校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3)一天小明先从家到学校上学,再到图书馆,最后回家,他至少要走多少米?(4)贝贝家在学校东偏北30°距学校400米处,在图中用“o”标出贝贝家的位置.
小明以每分钟63米的速度从家出发,到达学校需要16分钟,小明家距离图书馆有多远?阅读材料:(1)等高线概念:在地图上,我们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叫等高线,例如,如图1,把海拔高度是50米,100米,150米的点分别连接起来,就分别形成50米,100米,150米三条等高线.(2)利用等高线地形图求坡度的步骤如下:(如图2)步骤一:根据两点A,B所在的等高线地形图,分别读出点A,B的高度;A,B两点的铅直距离=点A,B的高度差;步骤二:量出AB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距离为d个单位,若等高线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m,则A,B两点的水平距离=dn;步骤三:AB的坡度=铅直距离水平距离=点A,B的高度差dn1;请按照下列求解过程完成填空.某中学学生小明和小丁生活在山城,如图3,小明每天上学从家A经过B沿着公路AB,BP到学校P,小丁每天上学从家C沿着公路CP到学校P.该山城等高线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50000,在等高线地形图上量得AB=1.8厘米,BP=3.6厘米,CP=4.2厘米(1)分别求出AB,BP,CP的坡度(同一段路中间坡度的微小变化忽略不计);(2)若他们早晨7点同时步行从家出发,中途不停留,谁先到学校?(假设当坡度在110到18之间时,小明和小丁步行的平均速度均约为1.3米/秒;当坡度在18到16之间时,小明和小丁步行的平均速度均约为1米/秒)解:(1)AB的水平距离=1.8×(厘米)=900(米),AB的坡度=200-;BP的水平距离=3.6×(厘米)=1800(米),BP的坡度=400-;CP的水平距离=4.2×(厘米)=2100(米),CP的坡度=1717.(2)因为110<19<18,所以小明在路段AB,BP上步行的平均速度均约为1.3米/秒,因为18<17<,所以小丁在路段CP上步行的平均速度约为11米/秒,斜坡AB的距离=6(米),斜坡BP的距离==1811(米),斜坡CP的距离==2121(米),所以小明从家道学校的时间=906+0(秒).小丁从家到学校的时间约为秒.因此,小明小明先到学校. - 跟谁学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 阅读材料:(1)等高线概念:在地图上,我们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叫等高线,例如,如图1,把海拔高度是50米,100米,150米的点分别连接起来,就分别形成50米,100米,150米三条等高线.(2)利用等高线地形图求坡度的步骤如下:(如图2)步骤一:根据两点A,B所在的等高线地形图,分别读出点A,B的高度;A,B两点的铅直距离=点A,B的高度差;步骤二:量出AB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距离为d个单位,若等高线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m,则A,B两点的水平距离=dn;步骤三:AB的坡度=铅直距离水平距离=点A,B的高度差dn1;请按照下列求解过程完成填空.某中学学生小明和小丁生活在山城,如图3,小明每天上学从家A经过B沿着公路AB,BP到学校P,小丁每天上学从家C沿着公路CP到学校P.该山城等高线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50000,在等高线地形图上量得AB=1.8厘米,BP=3.6厘米,CP=4.2厘米(1)分别求出AB,BP,CP的坡度(同一段路中间坡度的微小变化忽略不计);(2)若他们早晨7点同时步行从家出发,中途不停留,谁先到学校?(假设当坡度在110到18之间时,小明和小丁步行的平均速度均约为1.3米/秒;当坡度在18到16之间时,小明和小丁步行的平均速度均约为1米/秒)解:(1)AB的水平距离=1.8×(厘米)=900(米),AB的坡度=200-;BP的水平距离=3.6×(厘米)=1800(米),BP的坡度=400-;CP的水平距离=4.2×(厘米)=2100(米),CP的坡度=1717.(2)因为110<19<18,所以小明在路段AB,BP上步行的平均速度均约为1.3米/秒,因为18<17<,所以小丁在路段CP上步行的平均速度约为11米/秒,斜坡AB的距离=6(米),斜坡BP的距离==1811(米),斜坡CP的距离==2121(米),所以小明从家道学校的时间=906+0(秒).小丁从家到学校的时间约为秒.因此,小明小明先到学校. 阅读材料:(1)等高线概念:在地图上,我们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叫等高线,例如,如图1,把海拔高度是50米,100米,150米的点分别连接起来,就分别形成50米,100米,150米三条等高线.(2)利用等高线地形图求坡度的步骤如下:(如图2)步骤一:根据两点A,B所在的等高线地形图,分别读出点A,B的高度;A,B两点的铅直距离=点A,B的高度差;步骤二:量出AB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距离为d个单位,若等高线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m,则A,B两点的水平距离=dn;步骤三:AB的坡度==;请按照下列求解过程完成填空.某中学学生小明和小丁生活在山城,如图3,小明每天上学从家A经过B沿着公路AB,BP到学校P,小丁每天上学从家C沿着公路CP到学校P.该山城等高线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50000,在等高线地形图上量得AB=1.8厘米,BP=3.6厘米,CP=4.2厘米(1)分别求出AB,BP,CP的坡度(同一段路中间坡度的微小变化忽略不计);(2)若他们早晨7点同时步行从家出发,中途不停留,谁先到学校?(假设当坡度在到之间时,小明和小丁步行的平均速度均约为1.3米/秒;当坡度在到之间时,小明和小丁步行的平均速度均约为1米/秒)解:(1)AB的水平距离=1.8×(厘米)=900(米),AB的坡度==;BP的水平距离=3.6×(厘米)=1800(米),BP的坡度==;CP的水平距离=4.2×(厘米)=2100(米),CP的坡度=.(2)因为<<,所以小明在路段AB,BP上步行的平均速度均约为1.3米/秒,因为,所以小丁在路段CP上步行的平均速度约为1米/秒,斜坡AB的距离=2+1002=906(米),斜坡BP的距离=2+2002=1811(米),斜坡CP的距离=2+3002=2121(米),所以小明从家道学校的时间==2090(秒).小丁从家到学校的时间约为2121秒.因此,小明先到学校.科目:最佳答案解:①由题意知:CP的坡度为:=,②因为:,③所用小丁的速度为1米/秒,④小丁所用的时间为:1(秒),⑤由于,所用小明先到学校.解析(1)欲求CP的坡度,在题目中已经告诉了CP的水平距离,由图知:C、P的高度差为(400-100)米,根据公式进行计算即可;(2)根据(1)题计算出的CP坡度,然后判断出此坡度在什么范围内,进而得到小丁的步行平均速度;计算小明所用的时间,已知了路程为2121米,在上面求出了小明的步行速度,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即可求得,进而可判断出哪个同学先到学校.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一列火车长500米,以每分钟2千米的速度行驶,经过一座长为1500米的铁路桥。请问火车从车头上桥到_百度知道一列火车以每分钟1600米的速度通过一座长两千米的大桥如果火车全长1200米,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共用多少分钟?
()÷1600=2(分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座大桥长2400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