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一年地球发生的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比较多专家会把这一年称为什么年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引力子线是地球上自然灾害的主因(第二版)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引力子线是地球上自然灾害的主因(第二版)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22:22:0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引力子线是地球上自然灾害的主因(第二版).DOC
官方公共微信2012年预测地球毁灭事件有科学依据吗_百度知道
2012年预测地球毁灭事件有科学依据吗
提问者采纳
按照马雅人的预言2012不是世界末日,所以所谓的2012其实是很多年以后的,他们的年历与现行公历不一样
其他类似问题
地球毁灭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目前只知道太阳活动在2012年会达到高峰,还有厄尔尼诺~
2012世界末日其实是个大骗局
网上一度流传最快的古玛雅文明预言2012世界末日信息,根据玛雅文明的记载,日是“世界末日”,这一天当黑暗降临后,黎明便永远不会到来。好像2012世界末日这个说法随着最近各种矿难空难车难事故频发又开始引起人们注意了呢。甚至好莱屋也制作了解码2012世界末日电影,导致了世界很多人对它的猜测和可信度。 到底2012年是不是世界末日呢?其实,2012世界末日,其实是一个大骗局。地震频繁很正常,看完我的这篇日志,希望让你不再忧虑;
2012年地球会好好的】
时下,由于美国大片的热卖,导致一部分人趁机散步谣言。加上近期地震频发,一部分更是添油加醋。512,112,227的言论更是让人们不安的心开始轻微地恐慌。在西方社会,各大论坛关于玛雅人末日预...
等待您来回答
为您推荐: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常去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这一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科学新闻
  2012年过去了,但美国《科学新闻》杂志的编辑们并没有忘记那些曾让他们夜不能寐的科学故事。
  在这份年度最佳科学新闻榜单上,前两个故事曾让小编们通宵达旦地加过班:日凌晨,他们在网上收看视频直播,那一边在日内瓦,物理学家们正在举行发布会,宣布发现了科学家们梦寐以求的希格斯玻色子;接下来的一个月中,小编们又熬了个通宵,这次则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号”探测器于8月6日一早(美国东部时间)登陆火星。
  当然,也有一些夺走小编美梦的故事,则是因为它们的可怕影响。2012年6月,研究人员在两份争议性论文中描述道,禽流感病毒非常容易发生突变,以使其能够通过空气传播。如果全球流感大流行还不足以让小编们睁眼到天亮,那么剩下的就只有气候变暖了,气候变暖已从一个遥远未来的理论问题,变成明确和现实的危险。一些最新研究将今年创纪录的热浪和干旱与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暖挂上了钩;2012年9月,北冰洋的海冰覆盖面积已创下史上最小纪录,比此前的纪录减少了近20%。
  不只是焦虑和恐惧让小编们辗转反侧。其他故事之所以能够登上榜单,是因为它们让小编们昏昏欲睡的脑袋中充满了令人着迷的问题:我们很快就能去在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发现的、离我们只有几光年远的星球参观访问吗?是什么导致了人类与尼安德特人相遇并交配,这个奇特亲戚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在现代人的基因中已经终结了吗?
  这里只有一个故事似乎不值得小编们为此损失他们的睡眠。尽管考古学已提出相反的证据,但一些现代神秘主义者仍然声称,古老的玛雅预言将在日准时到来。不过,现在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已安然度过这个“世界末日”。
  1.希格斯粒子的发现有助于对物质的理解
  梦寐以求的玻色子使物理学标准模型功德圆满
  为一场物理学讲座召集满满一屋子人已经够难的,更别说通宵排队了。但在日晚上,位于日内瓦附近的欧核中心(CERN)主礼堂外,科学家们却牺牲自己的宝贵睡眠排起了长队。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抢一个席位,准备亲耳聆听美国加州大学粒子物理学家乔·因坎德拉宣布这些年来最重大的一则物理学新闻。
  第二天早上9时,主礼堂内水泄不通,因坎德拉以成堆的图形图表开始演说。他解释说,数据中的光点代表质子束在CERN庞大的粒子对撞机中与另一个相撞时会发生什么情形。这个数据中埋藏着的一个光点,代表着科学家们多年来一直在苦苦追寻的亚原子——希格斯玻色子。
  因坎德拉没有让人失望,他告诉焦急的观众:“我们已经看到了,它是比较明显的。”他点击到下一张幻灯片,光点变大了。它就是希格斯粒子。房间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在许多方面,CERN的那一刻达到了数十年科学追问的顶峰。发现希格斯粒子意味着物理学家们终于可以成功地解释为什么宇宙看起来会是现在这幅模样。他们基于亚原子尺度的宇宙框架终于得以圆满。
  现在,大多数科学家认为,有了希格斯粒子的存在,他们就能开始描绘未知的领域,从空间和时间的额外维度到数量巨大的伴随着已知粒子的各种神秘粒子。
  希格斯粒子是重要的,因为它有助于解释质量。它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希格斯场是宇宙在大爆炸后没有保留海量无质量粒子的原因所在。
  宇宙诞生后仅仅几纳秒,一个渗透到所有空间的场就开启了,这就是希格斯场。突然之间,周围呼啸而过的某些粒子撞上了希格斯场,如弹珠滚过蜂蜜般放慢了速度。这种减速赋予其质量。一旦它们有了质量,并能适当地结合在一起,这些粒子就能凝聚成原子和分子,从而形成从恒星到人类的一切事物。
  但仅有某些粒子能减速,像光子这样的其他粒子,可顺利地通过希格斯场,因此仍然没有质量。
  所以,难怪物理学家花了这么长的时间来追寻希格斯粒子。但是,科学家们无法直接指认希格斯场,他们只能通过检测希格斯玻色子来推断它的存在。玻色子是一种与力紧密相关的粒子类型,希格斯玻色子也与希格斯场相伴相生。
  在宇宙大爆炸140亿年后的今天,观察希格斯玻色子的唯一途径,就是在粒子加速器中通过高能撞击产生一个这样的粒子。几十年来,没有人能拥有足够强大的机器来生成所需的能量。
  美国费米实验室的粒子加速器Tevatron进行过尝试。根据爱因斯坦方程“E=MC2”,能量和质量是可以互换的。以足够高的能量,或者说以接近光速轰击两个粒子,就可能造成更大质量粒子的出现。
  Tevatron实验帮助科学家缩小了希格斯粒子可能拥有的质量范围,但它仍没有让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松上一口气。每万亿次的质子碰撞,也许只有一次能创建出罕见的、不稳定的希格斯粒子,因为它能迅速衰变为其他类型的粒子。
  从500万亿次质子碰撞的碎片烟雾中,两个探测器都曾独立地发现了希格斯粒子衰变的迹象。通过对粒子碎片进行逆向作业,科学家们计算出希格斯粒子大约拥有133个质子的质量。
  为了证实自己看到了真正的希格斯粒子衰变,CERN的物理学家们制定了严格的统计标准。他们采用了5西格玛标准差,亦即每350万个机会中仅存一个统计误差。在CERN公布结果的那一刻,两台希格斯粒子探测器均独立地达到了5西格玛水平,此后统计强度得到增加,现在两个探测器均已在6到7西格玛之间。
  目前的理论可预测希格斯粒子的一个非常具体的行为,但CERN发现的粒子是否符合这些行为特征尚未明确。新发现的粒子,或许只是希格斯粒子的一个近亲,而不是同卵双胞胎。科学家们几乎每天都在arXiv.org论坛上提交自己的论文,以探求一个非标准模型希格斯粒子可能意味着什么。
  来自ATLAS(超环面仪器)项目组的最新结果发现,新粒子在质量以及衰变为双光子的速率等属性上与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的预测有一定偏差——新粒子的质量比以其衰变为Z玻色子来计算要多大约3GeV(1GeV=10亿电子伏特)。这使得新粒子为“上帝粒子”的身份依旧存疑。
  如果真是这样,物理学家们需要新的理论来研究这是怎么回事。这可能需要数年时间:他们的最佳工具——大型强子对撞机,预计于2013年年初关闭,升级时间将长达两年。但它重新归来时,其能量也会增加一半。这个能量足以使物理学家们从数种希格斯粒子的可能性中加以识别。也许最终的结果甚至变成不是一种,而是许多种希格斯粒子,每一种都拥有不同的质量。
  火力全开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也许还能回答到目前为止对撞机最大的谜团:为什么寻找超对称粒子的实验迄今一无所获。超对称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希格斯玻色子的质量不是无限的。超对称也可能意味着,希格斯粒子本身也有其自己的大量超对称粒子。拥有更高能量,或可让大型强子对撞机探测到这些充满无限希望的粒子。
  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的物理学家罗布·罗瑟说:“这不是故事的结局,而是科学新篇章的开始。”
  2.“好奇号”登陆红色星球
  火星车寻找生命友好环境
  一直受困于预算削减和航天飞机时代结束的NASA,在2012年8月总算打了一剂强心针。在美国加州帕萨迪纳的喷气推进实验室中,NASA的宇航任务指挥员们目睹了最新的“星际使者”安全降落火星的全过程。“好奇号”登陆红色星球,迅即点燃了空间科学爱好者的热情,数百万人在网上见证了这一壮举。
  火星车的着陆过程,包括高超音速降落伞打开,然后在反推力火箭作用下下降,空中吊臂用尼龙缆绳将火星车降至红色星球表面。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将这一过程称为“恐怖的七分钟”。火星车的着陆由NASA电视网全程直播,日凌晨1:30火星车踏上火星土地的那一刻,在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前观看直播的观众发出了阵阵欢呼。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给指挥中心的电话中,称赞科研团队正在超越地球探索广阔无垠的未知世界,他们是“美国知识和匠心”的最佳典范。
  在开拓性的旅程完成后,“好奇号”现在已开始实施它的首要任务:寻找火星上过去或是现在对生命友好的环境。
  项目科学家约翰·格勒青格说:“我们想要做的就是开始寻找宜居环境的特征。”任务的主要内容包括寻找有机碳及可给远古时代火星微生物供能的能量来源。2012年9月,火星车传回的证据表明,水曾经流过盖尔环形山的表面。在其完成的首次土壤分析中,“好奇号”发现了有机化合物,但这些有机化合物到底是起源于火星还是由火星车自己带来的还有待甄别。
  现在,火星车正在去往埃俄利斯·蒙斯山的途中,该山由数十亿年的沉积物堆积而成,峰高约5500米。最终,“好奇号”会爬上这座山,并读取记录在火星岩石层中的悠悠历史。
  格勒青格表示:“宜居问题并不只是观察火星上有没有水那么简单,要以更详尽的细节来重建当时的化学环境,要问问微生物是否可以一直存活在这样的地方。”
  一个随车携带的“化学摄像机”(ChemCam)可对散落在火星表面的岩石成分进行分析。测量结果可对早期火星是否温暖、潮湿和能承载生命提供重要的线索。
  “好奇号”的调查由在轨宇宙飞船进行监测,宇宙飞船传回的火星车空降到火星表面的影像,展现了喷射的背壳和被反向火箭烧焦的尘土。火星车也会发回“家庭明信片”,某些是自画像,另一些则是其捕捉到的特别熟悉而又完全不同的火山口景观。
  但是,最好的图片应来自“好奇号”降落阶段拍摄的视频。随着航天器隔热罩的脱落,火星车腹部摄像机拍摄的视频,跟踪到了摆动、急降直到着陆的全过程,火星砂的扬起则是代表火星车着陆的最佳标志。
  3.禽流感论文备受争议
  研究虽已被冻结,但暗流仍在涌动
  禽流感研究人员2012年曾自愿暂停了一项被认为对大众太过危险的研究工作。但此项禁令仅维持了短短60天时间,随着年底的到来,研究又开始死灰复燃。科学家们一直在为这些研究的意义争论不休,因为这些技术一旦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可能会传播致命的疾病。
  研究之所以被中止,是因为在两项颇具争议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创造了H5N1禽流感病毒的变异版本。与原始病毒不同的是,新设计的病毒可通过空气在雪貂间传播,而雪貂在流感研究中通常作为人类的替身出现。美国政府的一个咨询小组认为,这些研究的危险性在于,恐怖分子可能会利用研究中的信息,创建和发动一场致命的流感瘟疫。
  在这些研究中,两个研究团队在实验室中首先将H5N1病毒从一只雪貂传送到另一只雪貂,直到将之诱变成新的病毒变种,并可自动在雪貂间传播,此时这些动物会表现出打喷嚏或咳嗽症状。最初,由于这些病毒兼具传染性和致命性两大特点,美国政府的咨询小组建议,这两篇论文都不许发表。但这一裁决在2012年3月份发生了逆转,两篇论文在当年6月份都得以面世,一篇发表在《自然》上,另一篇发表在《科学》上。
  是否允许出版的决定,最终落在了荷兰伊拉兹马斯医学中心罗恩·傅希耶实验室已感染空气传播病毒的雪貂能否存活上。自薛定谔猫以来,也许还没有一头动物的命运如此地引人关注。
  在咨询小组的23名成员中,大部分人的结论是,因为雪貂还活着,变异病毒并未构成直接威胁。这些研究人员还认为,这两篇论文的发表给公共卫生官员提供了一个工具,使他们能够更迅速地发现新兴流行病,并加快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研发。
  但咨询小组中的6名成员投下了否决票。他们认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河冈义裕研究小组的论文并不构成即时危险;但傅希耶的工作存在被滥用的可能性。咨询小组成员建议,傅希耶的研究成果如果要发表,只能提供节选版本,除了该病毒能在空气中传播的内容外,几乎删除了一切。
  流感病毒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希望从流感病毒创造出生物武器的任何人都需要专门的培训。但是,拥有能创造空气传播的致命禽流感病毒技能的任何人,可在不了解这两个小组研究成果的情况下创建他们自己的禽流感病毒。流感已成为几乎失控的沉重武器。
  出于对这两篇论文的忧虑,美国政府修改了其对双重用途研究(基础研究可被用于邪恶用途)的政策。2月,美国国家生物安全科学委员会提出了对从事这些工作的研究人员强化行为规范的方法。
  包括傅希耶和河冈义裕在内的39名流感研究人员提出了暂停此类研究的倡议,并禁止那些使H5N1病毒更易传播,或增加其致病力(功能增益实验)的工作。科学家、公共卫生官员、安全专家和其他人员对此类研究不断地进行激烈争论。2012年夏天,美国政府提出了无限期中止的禁令。
  作为《生物工艺学》杂志的编辑,纽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微生物学家阿图罗·卡萨德瓦利受托编辑了一系列关于H5N1研究的文章。傅希耶、河冈义裕及其同事在该杂志上辩称,此类研究应该继续向前走,因为它会产生禽流感如何适应哺乳动物及如何遏制其传播的宝贵知识。也有其他研究人员加入了这场辩论,称应对实验室中的病毒加以控制,并采取安全措施。
  “我们必须要向科学家们问一个他们还没有真正回答的问题,”卡萨德瓦利说,“我们从功能增益实验得到的信息是研究向前发展的关键吗?如果是的话,我们还能以任何其他方式得到这样的信息吗?”
  4.无敌金刚离现实越来越近
  外科修复术和新的治疗方法使残障人士恢复活动、观看、行走的能力
  配备上仿生学眼睛、手臂、腿和上世纪70年代的头发,经典电视连续剧《无敌金刚》中的主角史蒂夫·奥斯汀成了世界上首个仿生人,这些植入物使他如虎添翼,追回被盗原子武器,与外星人战斗并保护遇险的密码破译者。如今,现实生活已在开始追赶无敌金刚的脚步。2012年的仿生学突破之一就是,一名瘫痪妇女完成了自己的超人壮举:利用植入的大脑芯片,她用意念控制机器手臂端起了一杯咖啡,并通过一根吸管长长地、满意地啜了一口咖啡,这是近15年来她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行为。
  在突破性的一啜后,因为中风而瘫痪多年的凯茜·哈钦森莞尔一笑,然后大笑起来。满屋子的科学家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领域,我们可以开发各种非常复杂的技术,其在生物医学上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并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生物工程学家格里高利·库尔蒂纳说,“这是一场革命。”
  无论实验室内还是实验室外,今年是义肢部件表现最为抢眼的一年。在伦敦举行的奥运会和残奥会上,残疾运动员利用高科技炭素刀片驰骋百米赛场,利用微处理器控制的C腿平衡力投掷标枪。坐在轮椅里的人利用电池供电的机器人套装使其下肢处于良好状态。在一次摩托车事故中失去右腿的一名年轻男子,用意念控制下肢,爬上了美国芝加哥威利斯大厦的103级台阶。虽然这项技术目前仍处于开发阶段,成本之高也令许多潜在用户望而却步,但一些仿生部件已开始走出实验室,并首次进入临床。
  称为“大脑之门”的脑机接口允许哈钦森利用她的意念来指挥机器手臂,这是数十年研究结出的硕果。20世纪60年代的猴子实验,首次将手臂动作与脑部特殊神经元的激活联系起来。2008年,科学家报告说,一个意念控制的义肢可让猴子给自己喂食。
  另一个新的假体则可让那些患有黄斑变性或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人恢复部分视力。在欧洲市场现有的视网膜假体中,能滑入眼睛后面的芯片可与电线和线圈一起植入眼部。目前正在大鼠体内进行测试的这个新的视网膜植入体,仅需在视网膜下方植入纤细的光电芯片。该硬件的其余部分可纳入一个带有微型视频摄像头的高科技护目镜,它将把信息发送到一台智能手机大小的便携式计算机。护目镜片内的激光器接着将影像投射到眼睛,光电芯片再把信号发送给大脑。
  库尔蒂纳团队的工作预示了一种不同类型的科幻般未来——一个人将不再需要仿生学。他们的研究显示了根本不用义肢就能恢复四肢功能的潜力。对脊髓进行药物和电击治疗,再辅以在跑步机上的物理治疗,因脊髓损伤而瘫痪的大鼠数周后恢复了行走、奔跑能力,甚至还能爬上楼梯。但不只是技术使这一壮举成为可能,研究表明,还有一种叫动机的无形东西也很重要。那些没有进行过诱惑治疗的大鼠从来就学不会走路,但当研究人员用巧克力诱惑大鼠时,奇迹就发生了。
  5.气候变化走向极端
  最近的一些怪异天气与气候变暖紧密相关
  欢迎来到新气象,从美国的大旱、多风暴雨到沿海洪水,这一切让在现场报道的天气频道的记者们忙得团团转。毫无疑问,2012年地球迎来了狂野和令人烦恼的天象。这一年是10个最热纪录年份之一,其中也包括了许多创纪录的热天。气候学家把这样的事件称为极端事件。新的分析表明,全球变暖是部分但不是所有极端事件上扬的肇因。
  最有力的证据表现在地球表面的温度上。2012年夏天的两项分析证明,天气正在向更热转变,而气候变暖的序幕大约是从1981年左右拉开的。虽然这些研究都没有试图与全球变暖挂钩,但也有研究将2011年的重大气象事件与气候变暖联系起来。
  2012年,北美的大部分地方都陷入了干旱;到8月底,中度乃至极度干旱侵袭了美国本土几乎三分之二的地区;从1月到12月初,美国各地创下了近33000个高温新纪录。一个稳定的气候环境应该是一年中高温纪录的天数与低温纪录持平。但是,在此期间,创纪录的热天数量达到了冷天的5倍,这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高温相对于低温逐渐增加的趋势相吻合。
  北冰洋的冰盖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消融。自1979年以来,夏季结束时的海冰面积每10年减少13%,剩下的也越来越薄。2012年9月,最低时曾跌至341万平方公里,这比2007年时的纪录减少了约20%。
  至于飓风桑迪,目前尚不清楚全球变暖是助长了风暴的威力,还是在格陵兰上空形成了高压系统,继而转向陆地。尽管桑迪的等级最高也只有2级,但其横扫海地和美国东海岸,造成一片狼藉。数据显示,加勒比海和大西洋东部罕见的气象条件相结合,形成了此次百年一遇的超级风暴。
  6.你的社交型大脑
  神经细胞会注意到错误,并具有学习别人的欲望
  有些神经细胞会嘲笑错误,另一些则会强迫一个人觊觎别人的东西。通过研究这些现象,科学家们要搞清楚的不仅仅是幸灾乐祸和嫉妒到底产生于大脑的哪个部位,他们正在极力研究社交影响是如何蠕动进人类大脑的。
  这些新成果使研究人员不再孤立地研究大脑,而是将大脑作为一个社会因子进行研究。最终,这项工作将有助于更深地了解大脑是如何将别人的行为作为导引来学习的。
  2012年早些时候,日本研究人员发现,当一只猕猴目睹其它猕猴犯错误时,大脑中的一小群神经细胞就会激活。这些细胞位于大脑的前端,当猕猴自身犯错时会保持静默,但当其看到同伙将事情搞砸时就会活跃起来。研究的合著者、日本大阪关西医科大学矶田正树认为,人类可能拥有相似的细胞。
  细胞会对其它动物的错误作出反应而对自身犯错却无动于衷是一个令人惊奇的发现,这表明这些细胞的行为明显来自大脑的镜像神经元系统。一个主体在做事并观察其他人做事的时候,一批神经细胞被激活,镜像神经元系统此时会被提议弄清他人行为的意义。这些新的研究结果正在描绘出一幅复杂的景象。
  其他研究也揭示了镜像神经元系统是如何帮助大脑向他人学习的。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镜像神经元与大脑中的其他系统合作,使拥有他人财产的目标自动地变得更为可取。法国研究人员发现,别人手中的糖果、工具和衣服比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更具诱惑力,哲学家勒内·吉拉尔将这种现象称为“模仿欲望”。
  研究人员发现,这种无意识升级的发生分为两个步骤:开始时,镜像神经元系统检测到其他人拥有他感兴趣的东西;然后,这个信息被发送到大脑的价值评估系统,它会向上调整对象的价值。
  研究人员说,虽然觊觎财产和挑剔错误这些特质,父母是不会教给他们孩子的,但这些特质也有可能成为一项重要功能。看其他人做错了什么,获得了什么,对于他们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相处也是很有价值的信息。
  7.科学家开始接受推特的挑战
  社交媒体本身已成为研究的工具和课题
  你也许会说2012年科学和社交媒体越来越“亲近”了。但是,像许多友谊一样,这其中也有跌宕起伏。
  一方面,对于实时跟踪特定事件,像推特这样的平台被证明是有用的工具。例如,美国哈佛医学院和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科学家们发现,对2010年在海地暴发的霍乱疫情,推特密切跟踪了官方的卫生报告。推特上关于流感的言论也和该疾病的传播紧密契合。通过跟进与地震相关的推特,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研究人员画出了一张2009年加州摩根山地震强度最大地点的草图。
  除了探索社交媒体作为现场数据代理的价值,科学家们还详细审查了它们在行为塑造内在动力方面的出路。
  科学家们也证明了社交媒体是如何传播误导性和强烈政治性信息的。虽然传播虚假信息对选举的影响尚不明确,但科学家担心政客可能会欺骗性地利用这些社交平台来影响投票。
  “在过去的五六年中,我们已经历了这种转变,”美国纽约大学专事研究信息角色、传播和影响的司南·艾瑞尔称,“人们正在面临数字信号的大暴发。”
  这种暴发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制定规范并不容易。科学家们还在设法弄清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社交媒体才会奏效。例如,在实验室进行的实验中,设置一个对照组可缩小范围,观察哪些东西引发的效果会相对简单。但对社交媒体来说并非如此简单,信息很容易“泄漏”并影响对照组。与分子或蛋白质相比,在社交媒体研究中的人类玩家是多样、动态且难以约束的。
  8.女人也许能产下新卵子
  此项发现或许会导致新的不孕症疗法
  50多年来,这件事早被认为已彻底解决了:一个女人甚至在她出生前,就已生长出她将拥有的所有卵子。但是,2012年公布的一项研究认为,这个长期公认的事实也许并不准确。
  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生殖和发育生物学家乔纳森·蒂莉领导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女人还是小鼠,其卵巢中的干细胞会在整个成年期补充卵子的供应。随着年龄的增长,干细胞制造卵子的能力会逐渐减弱,最终在更年期消失殆尽。
  许多人为这条新闻欢呼雀跃,因为它增加了在实验室培养皿中培育卵子用以不孕症治疗的可能性。而且这种可能性已有点接近现实了,因为日本科学家已宣布,他们在实验室中用胚胎干细胞和重组干细胞培育出了具有生育能力的小鼠卵细胞(或称为卵母细胞)。
  蒂莉说,利用他和他的团队发现的干细胞,不仅对那些有生育问题的人是一个福音,也有助于延缓更年期。
  但一项后续研究对蒂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质疑。瑞典哥德堡大学的刘奎及其同事报告说,他们发现了可能会被误认为是干细胞但又不会产生卵子的卵巢细胞。但熟悉蒂莉研究工作的科学家说,瑞典研究团队分离出的是一种不同类型的细胞,而未能发现干细胞。
  也有一些科学家怀疑,这些干细胞即便是真的,也会在体内积极地产生卵母细胞。爱丁堡大学的伊夫林·特尔弗对蒂莉的干细胞进行了研究,她认为,这些细胞只在卵巢损伤时才会积极行动,否则就会静静地待在那儿。
  尽管科学争论还在继续,蒂莉已经成立了一家称为“卵巢科学”(OvaScience)的先创公司,准备利用他在卵子前体细胞上的研究成果开发新的不孕不育疗法。
  9.地球新邻居看起来很熟悉
  在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发现的行星离我们只有几光年之遥
  对系外行星来说,大小真的很重要。这也是一个只有4.4光年远、与地球大小相仿的行星或会成为2012年最令人兴奋的天文学发现之一的原因所在。这颗行星在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绕一个类似太阳的恒星旋转。而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系统,是未来星际探险最为青睐的目标。
  在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发现的这颗岩石行星,终于使数十年来关于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的3颗恒星是否拥有行星的争论尘埃落定。在地球上最强大的行星探测仪器高精度径向速度行星搜索器投入应用之前,这一区域一直是冷冷清清的。现在,科学家们都渴望通过进一步的观察来确认此项发现。
  比地球略大的这颗行星,被非正式地命名为半人马座阿尔法Bb,其离母星的距离非常之近,仅需3天就可环绕一圈。这个超近轨道意味着,其一面始终面向恒星,另一面则遭受强烈炙烤,达到1200℃的温度。面向恒星的一面虽然是星际空间探测器登陆的优选地,但同时又是寒冷的,并不适合人类生存。
  但也别不把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当回事。天文学家们猜测,在这个3恒星星系中应存在更多的行星,它们也许会更远一点并处在恒星的宜居区域内。
  10.朊病毒或会引发阿尔茨海默氏症
  其与疯牛病背后的破坏性蛋白具有相似性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一个具有传染性的、可自我复制的蛋白可能是引发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核心因素。此项发现或会改变科学家们对该种疾病的看法。
  从理论上说,危险蛋白的一颗微小种子可能会破坏其他无害蛋白,继而在大脑中创建和释放出一支破坏性的大部队。这个过程可能不仅限于阿尔茨海默氏症。一些研究人员相信,这种蛋白在大脑中的扩散可用以解释帕金森氏症、亨廷顿氏病和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等其他毁灭性疾病。
  在阿尔茨海默氏症中,受到密切注意的可能致病原是β-淀粉样蛋白,这是在病患大脑中发现的大块粘性斑块的主要成分。而β-淀粉样蛋白在累积成斑块前很久就已形成损害。β-淀粉样蛋白形成低聚物后,可扰乱大脑信息,并最终杀死神经细胞。
  一些科学家现在认为,这些低聚物就是被称为朊病毒的致病原。30年前,美国加州大学的斯坦利·普鲁西纳在研究可造成脑损耗的克雅氏病、羊痒病和疯牛病时,发现了这种可自我复制的蛋白。20年前,普鲁西纳预测到,类似的东西也可发生在阿尔茨海默氏症和其他脑部疾病中。最近几年,他和其他研究人员已陆续找到一些证据,表明他的预感是正确的,并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
  普鲁西纳及其同事2012年早些时候报告说,注入半个小鼠大脑的β-淀粉样蛋白可刺激其他β-淀粉样蛋白缓慢地累积起来。瑞典科学家发现,在培养皿中的大鼠和人类细胞中,β-淀粉样蛋白可直接从一个神经细胞跳转到另一个神经细胞,这表明这种蛋白可追随大脑中的神经连接。
  还有更多的证据则来自对一种特别危险的β-淀粉样蛋白类型的研究。只要“微乎其微”数量的这种焦谷氨酸化β-淀粉样蛋白,就会导致普通型β-淀粉样蛋白的灭亡。这些蛋白仅需24小时就可杀死培养皿中一半的小鼠神经细胞。
  如果朊病毒的想法是正确的,那么一个小的、危险的β-淀粉样蛋白种子,经过多年后可能会导致无害β-淀粉样蛋白变身为具有破坏性的蛋白类型。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这种转变会在人体中发生。
  将阿尔茨海默氏症作为朊病毒病来思考,或对如何延缓甚至阻止病情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新方法将致力于将破坏性的β-淀粉样蛋白形式阻挡在大脑外,或是扰断其蔓延。
  11.发现拼写“生命”的新方法
  XNA分子连同DNA和RNA加入基因目录
  生命的遗传分子“动物园”2012年又稍稍扩大了一些。通过用其他分子替换DNA链主干中的糖,科学家们创造了ANA、TNA、HNA、FANA、CeNA和LNA。这些统称为XNA的合成遗传分子,每个都有其自己的经设计的酶,从而允许分子被“读取”,然后进行复制。此项进展或有助于理解地球生命是如何发端的。
  在一个好的旧DNA的帮助下,XNA也可以有自己的下一代。通过选择一个特定的性状,如附加到其他分子的能力,研究人员还能诱导XNA随时间而改变。遗传和进化将不再只是DNA和RNA的专利。
  这项工作表明,地球及宇宙其他地方远古时代的生命,也可能出自其他种类的分子。此项研究成果在生物医学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由于研究人员可引导分子的进化,经设计的XNA可由能传递药物的特殊性状组成。这些新鲜分子或可为从头开始构建新生物提供复制机制。
  “我们现在只知道生命的一个例子,那就是40亿年前地球上的生命形式,”美国加州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生物化学家杰拉尔德·乔伊斯说:“也许我们还会发现木卫二上的某种生命证据,抑或是火星上的生命化石。再不然,也许我们还能制造一个生命。”
  12.量子的盛装舞会
  离超远距加密传输和超高速计算机更近了一步
  未来正在呼唤。在防止黑客窃取消息方面,物理学家们2012年在更远距离上实现了量子编码压缩信息的传送。他们还发现了一个梦寐以求的粒子,其量子特性将来或可用以开发超高速电脑。
  一提到发送信息,即便是即时通信也无法与量子态隐形传输相提并论。研究人员使用一对“纠缠”粒子来传送信息,即使它们相距甚远,也只需测量其中一个的特定属性就可决定另一个的属性。有关属性的信息于是就可在瞬息之间在两者间传递。
  中国研究团队在青海湖首次成功实现百公里量级(97公里)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很快,奥地利物理学家安东-泽林格领导的一支国际小组成功在加那利群岛的两个岛屿拉帕尔玛岛和特纳利夫岛间实现了143公里的量子态传输,一举打破中国科学家的纪录。
  科学家们下一步将在卫星和国际空间站进行永久的量子态隐形传输实验。将信息送入轨道意味着传送距离将比以往远上3倍以上。因为在高空中存在较少的干扰分子,物理学家认为在未来几年内实现上述目标是完全可能的。
  另一个梦想则是建造一台量子计算机,其将基于粒子的量子特性以极快的速度来运行计算。2012年,科学家们已在实现此一目标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他们发现了一个苦苦追寻的粒子马约拉纳费米子。
  马约拉纳费米子于上世纪30年代提出,其不像其他粒子一样拥有反物质伴子。因此,它们可在量子计算机中形成一个更稳定存储单元的基础,几乎不受外界的影响。
  13.北极熊迎来悲惨时世
  两项遗传学研究扩展了北极熊的家世
  北极熊这种毛茸茸的野生动物,正处于气候变化的危险之中。现在看来,它似乎已在过去的温暖期存活了足够长的时间。究竟有多长虽有待观察,但2012年发表的两份遗传学研究报告将该物种的起源追溯到了冰河时代。
  北极熊历史的改写,使人们重新思考它的未来。不过,虽然北极熊在过去已安然度过了好几个温暖期,但也无法保证它们将逃过这最新的一劫。
  在2012年的遗传学研究报告出台前,北极熊作为一个物种的历史一直被认为是短的。来自挪威的北极熊颚骨和牙齿化石,可追溯到11万年至13万年前,这也是现存最古老的北极熊遗物化石记录。布法罗大学的夏洛特·林克韦斯特及其同事开展的遗传学研究表明,雌性北极熊的家世可溯回到大约15万年前,这与棕熊的血统相一致。
  法兰克福生物多样性和气候研究中心的进化生物学家弗兰克·海拉尔表示,如果北极熊作为一个物种真的进化得如此之快,这将是“快速适应的奇迹”。
  但2012年,两个独立的研究团队首次对北极熊细胞核中的DNA进行了详细分析。林克韦斯特此前曾对线粒体中的DNA进行过分析,而线粒体仅能对母系进行追踪。
  海拉尔团队的研究将棕熊与北极熊的分异往前推进到大约60万年前,林克韦斯特的研究则将之推进到更遥远的400万年至500万年前。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德分校的古气候学家吉福德·米勒说,往回追溯到60万年前意味着该物种安然度过了40万年前的温暖期。更早一些的研究则把北极熊投入到一个可能不会有冬季海冰的不同世界。
  至于为什么他们推断出的日期如此不同,两个团队提出了很多的解释。但他们一致认为,更长的家世并不意味着,这种已被列入濒危动物名录的物种现在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它们专享的海冰栖息地正在不断融化。
  还有一点,现今的北极熊已不再是昔日的北极熊。北极熊的早期祖先也许根本不是专业的海冰捕食者。随着人类造成的气候变暖,地球可能热得更快,比北极熊曾经历过的温暖期更长久。这也是北极熊第一次和数十亿的人类共享这个正在变暖的星球。
  14.人类的血统可能不那么“正”
  DNA描绘出石器时代的杂交乱象
  科学也闹“狗血剧”。2012年的一些研究曝光了人类祖先和近亲种群之间也曾交配过。这些新发现(莫名其妙地被街头小报忽略了)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数万年前的智人间到底发生了多少基因交换。更重要的是,这种混乱的家庭树将现代人类在非洲进化和扩散并击败了尼安德特人等近亲的流行观点连根拔除。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揭示了一份从石器时代女孩指骨化石中提取的基本完整的基因图谱。DNA数据表明她是西伯利亚的丹尼索瓦人种,他们在数万年前移居到东亚。研究发现,今天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人继承了丹尼索瓦人6%的基因。
  因为没有足够的化石,研究人员无法确定这个西伯利亚女孩或其他丹尼索瓦人是否代表了一种新的智人种群。来自一个古代个体而非代表性种群样本的DNA,是无法确定一个新物种的。
  另一方面,尼安德特人被普遍认为是一个独立的种群,即使他们也偶尔与智人杂交。最近发现的石制工具表明,尼安德特人从75000年前开始长途跋涉从欧洲转向东亚,使他们有机会在一个广阔的地域内与古人类杂交。对丹尼索瓦人的研究还发现,今天的东亚人与尼安德特人共享的基因要比南美人或欧洲人多。
  然而,尽管知道他们共享DNA,目前还不清楚他们之间是否确实发生过杂交,或发生过多少次杂交。一些科学家说,非洲种群是人类和尼安德特人的共同祖先,其携带的基因成为了这两个物种基因组的一部分。其他科学家则推测至少发生过低水平的杂交。无论是哪种情况,有证据表明,今天的欧洲人带有2.5%的尼安德特人DNA,中国人为3%,非洲人则不到1%。
  当谈到这些遗传线索意味着什么时,研究人员总是各执己见。一些人怀疑,石器时代的杂交要比这些数字表明的多,从而形成了智人的遗传进化。其他研究人员则认为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只是偶尔与智人交配,对人类进化没有或很少造成影响。抑或是,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都属于智人种群的一部分,只是他们在石器时代要比现在表现出更多的遗传多样性。
  如果在冰河世纪,欧洲和亚洲的小股智人孤零零地隐藏起来,那么这个群体可在没有或是很少杂交的情况下共享大量的基因。在相对温和的区域隐藏了较长时间的种群本可保留许多相同的基因,但进化成了不同的物种,如尼安德特人,也有可能是丹尼索瓦人。在天气变暖后,这个群体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结果在偶然之间也会发生跨物种联姻。
  这种混乱的情形多起来后,古人类可能就有了其他近亲属。在两个中国洞穴中发现的化石表明,这里居住的未知智人种群与14300年至11500年前的人类很接近。这些古老的亚洲人看上去像是今天的人类与10万年前的非洲智人的合体,其可能是带有一点丹尼索瓦人血统的智人,又或是因孤立生活得太久而进化出不同外貌的纯人类。
  非洲或还保留着更多的人类近亲。现代非洲狩猎采集者的DNA显示出其在7万年至3万年前与一种未知智人种群杂交的迹象。狩猎采集者的DNA还表明,在横跨非洲的遥远网络中,人类至少在10万年前就已相互交配。&
  15.美丽的银河或不复存在
  与仙女星系的最终碰撞将撼动太阳系
  2012年5月,美国巴尔的摩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报告说,假设地球再活40亿年,它的天空中将闪烁着史诗般的宇宙碰撞所造成的发光碎片。银河星系和离它最近的邻居――巨大的仙女座星系将投入彼此的怀抱。如果太阳系在碰撞时能幸存下来,而且人类文明依然存在,那么我们的位置也将被重新定位。随着碰撞进程的开始,银河的外形也将发生巨大变化,大大改变了地球上所观察到的夜空。
  研究团队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对仙女座星系中的恒星运动进行测量后确定,该星系正以每小时近40万公里的速度直奔银河系。虽然两个星系间仍有250万光年的距离,但万有引力正在将它们拉在一起。研究人员推测,邻近的三角星座M33星系也可能会被拉入这场连环碰撞。不管怎样,这场大合并应是一幅壮丽的景象。
  虽然天文学家们认为银河系与仙女座星系将在40亿年后发生碰撞并融合,但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即仙女座星系的横向移动速度还是个未知数。研究人员希望借助欧空局发射的探测器来确定横向速度值,这是判断星系在宇宙空间中移动路径的一个关键性参数,目前所确定的仅仅是通过恒星光谱多普勒效应计算出的视向速度。
  16.我会走,我还喜欢爬
  化石研究表明两足行走的原始人类仍喜欢攀爬
  300多万年前,一个黑猩猩大小的动物爬上了树,并小睡了一会儿。醒来后,它又爬下树,用两条腿站起来,四处觅食或寻欢。后来,它又爬上了另一棵树。
  科学家们一直在争论,著名的人类祖先露西及其阿法南猿属是否经常爬树。新的化石证据表明,早期人类即使其主要活动是在地面上直立行走,但它确实仍会在树上待上一些时间。该化石的发现对有关人样物种取代更原始野兽的人类进化观点提出了挑战。相反,原始人类家族树是一个混乱的杂色灌木丛。
  华盛顿大学生物人类学家布赖恩?里奇蒙德说,人类最早祖先在解剖学和行为上具有多样性的观点在近一年中得到了强化。
  对露西们生活习惯的深刻理解,来自一个330万年前生活在埃塞俄比亚的阿法南猿孩童。与其他古老的原始人类、现代人类和类人猿相比,该孩童的肩胛骨经历了与类人猿一样的发展变化,其肩胛骨的大小和形状都受到了幼年时期攀爬的影响。这种相似性预示着,阿法南猿至少将部分时间花在了爬树上。
  露西不是一个人在树上。科学家在埃塞俄比亚还挖出了一个34000年前的古原始人类足部化石,与阿法南猿不同的是,其拥有像黑猩猩一样的可抓树的脚趾。这表明,这只脚属于具有良好攀爬能力的不同物种。
  美国波士顿大学生物人类学家杰里米?德席尔瓦说,有些物种成了更好的双足步行者,而其他的则花更多的时间去攀爬。拥有奇特解剖学特征的是来自200万年前南非的南猿源泉种,其具有灵巧的内弯脚掌。
  原始人类多样性的研究还不限于脚踝。一些人类学家认为,至少有两个独立的智人种群生活在古人类出现在非洲后的200万年前。在肯尼亚出土的古生物化石――一个孩子的部分脸及两个下颚骨,与同属一个物种的其他一些早期智人化石完全不同,研究人员说,这为早期智人具有多个种类提供了最好的例证。
  17.你就是睡死了还在学习
  大脑即便在熄灯后仍在不停忙碌着
  新的研究表明,大脑在睡眠过程中亦可同时完成学习技能和巩固记忆等多项任务。
  你可能会认为,睡眠是大脑休息的时候。但是,科学家们今年发现,在正常情况下,你沉睡的大脑其实正在上夜班。
  人们在访问睡梦之乡的同时或会提高他们的音乐能力,学习将气味与声音联系在一起,或是强化负面情绪。这些结果正将科学家们认为的沉睡大脑所能完成的任务推进到极限。
  “我们想要了解的是,大脑在睡眠中到底能做多少事。”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解剖学家阿内特?阿兹说。这一年,她的研究小组发现,处于熟睡中的大脑可将特定音调与臭鱼的气味联系在一起。另一项研究发现,人们还可在打盹时提升现有技能。在午睡时间听完一首歌后,志愿者们能更准确地敲击键盘上的音符。
  科学尚不能明确地建议一个准备参加托福考试的学生是否应该整夜地听一盘英语磁带,但研究结果确实表明,沉睡中的大脑能够吸收这些信息,而且效果要比死记硬背强得多。
  在一场痛苦经历后的睡眠,或许会将负面记忆锁定在大脑内。在关键的窗口期保持清醒,有助于减轻精神创伤的影响。对小鼠的研究表明,在动物打盹时将药物注射入大脑,可减轻痛苦记忆的效果。
  科学家们仍然没弄明白,为什么人类要将生活中的很大一部分时间花在睡眠上。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睡眠研究人员罗伯特?斯迪克高德认为,在晚间大脑也许应该放任不管,给它时间让它做任何需要做的事情,“睡眠也许比你还聪明”。
  18.肥胖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各种研究成果正在充实脂肪背后的故事
  肥胖正在扩大全世界的集体腰围,而研究人员也一直在寻找为什么我们越来越胖的新原因,并评估体重增加的更多后果。
  2012年,科学家们发现,催产素和睾丸素等激素似乎有助于防止体重增加,或至少可控制食欲。其他研究则发现,饮用苏打水或对控制体重帮助不大,垃圾食品进入学校的影响可能被高估了,但这项成果似乎有悖常理。
  肥胖研究似乎是个大杂烩,但有一点是明确的:美国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已患上肥胖症,另有三分之一的人已达超重标准。在这一代人中,肥胖已从一个医疗和社会问题转变为一场公共卫生灾难。
  肥胖会引发动脉粥样硬化、代谢问题和其他慢性疾病。美国佛蒙特大学生物化学罗素?特雷西说:“如果你想要降低这些疾病的风险,减肥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肥胖不只是暴饮暴食的结果,研究人员常常会发现,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影响到人类的的神经系统。经常食用大豆和玉米油可使体内的热量感应网络混乱。身体会将某些植物油的成分转化为内源性大麻素,其对食欲的刺激类似于大麻中的化合物。更重要的是,某些暴食者的大脑区域会变得异常活跃,尤其是与食欲相关的区域。
  虽然这些发现有助于科学家揭示食欲的复杂性,引起肥胖的其他原因则可能更为直接。长期暴露于二手烟环境中的成年人,可能会患上糖尿病和肥胖症,这表明禁止吸烟是比禁止垃圾食品更为迫切的事情,应该通过立法来对抗肥胖的流行。
  对婴儿使用抗生素,似乎也会在3岁前引起超重。对小鼠开展的研究也表明,这种抗生素效应可能源于肠道有益菌的改变。
  甚至连你的邻居也可能成为肥胖风险。生活在有足够绿色空间且周边有杂货店的孩子,与那些没有这些便利设施的孩子相比,肥胖的可能性会减少一半。此项新的研究结果提请人们注意“建筑环境”这个可加改善的肥胖危险因子。
  当然也有好消息。减肥可使人们化解肥胖、炎症甚至是癌症等三方面的风险。最新数据显示,肥胖女性仅需减去5%的体重,其炎性蛋白和细胞的数量就会下降。现代医学已将肥胖列为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之一。
订阅我们的资讯
关注我们的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球 灾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